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生物知识

基础生物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生物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础生物知识

基础生物知识范文第1篇

1.原核生物的种类

蓝色细线织毛衣

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2.高倍显微镜使用方法

找 移 转 调

找: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

移: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调:调节细准焦螺旋、光圈和反光镜

3.微量元素

新铁臂阿童木猛!

Zn、Fe、B、Cu、Mo、Mn

4.八种必需氨基酸

甲携来一本亮色书

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

5.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排序和宽窄

色素带排序(由上至下):胡叶ab

即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色素带宽窄(由宽到窄):ab夜壶

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

6.光合作用过程

光合作用两反应,(光反应、暗反应)

光暗交替同步行;(光反应为暗反应基础,同时进行)

光暗各分两不走,(光反应、暗反应都包括两步)

光为暗还供氢能;(光反应为暗反应还原C3化合物提供氢和能量)

色素吸光两用途,(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

解水释氧暗供氢;(分解水释放氧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氢)

ADP变ATP,光变不稳化学能;(光能转变成ATP中不稳定的化学能)

光完成行暗反应,后还原来先固定;(在光反应的基础上进行暗反应,先固定CO2再还原C3)

二氧化碳由孔入,C5结合C3生;(CO2由气孔进入,与C5化合物结合生成C3化合物)

C3多步被还原,需酶需能又需氢;(C3化合物的还原需要酶、能量、还原剂氢,经历多步反应)

还原产生有机物,能量储存在其中;(C3化合物被还原生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C5离出再反应,循环往复不曾停。(C3化合物被还原,分离出C5化合物,继续固定CO2)

7.有丝分裂过程

前中后末由人定(各期人为划定)

膜仁消失两体现(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

形定数晰赤道齐(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点裂数增均两极(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膜仁重现两体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

8.遗传方式判定

核、质基因,特点不同。

父亲有,子女没有,母亲有子女才有,基因在细胞质;

父亲有,子女也有,基因在细胞核;

基因分显隐,判断要细心

无中生有,此有必为隐;

显性世代相传无间断;

基因所在染色体,有常有X还有Y,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难逃,是X隐;

父病女必病,是X显;

基础生物知识范文第2篇

1.(·昆明一中模考)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C.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主要原因是图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下降

D.该图反映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活动来进行的

解析 图示既反映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性状,也反映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活动来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答案 D

互动探究

认真识别题干及图示信息,基因1和基因2对性状的控制原理一致吗?

提示 不一致。基因1通过控制正常(异常)血红蛋白的合成,直接控制性状——正常红细胞(镰刀型红细胞),而基因2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而控制代谢活动来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

考查中心法则及其补充

2.(·天津理综,7)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面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N是________________。

(2)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7 5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________个。

(3)图中+RNA有三方面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V71病毒感染机体后,引发的特异性免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病毒衣壳由VP1、VP2、VP3和VP4四种蛋白组成,其中VP1、VP2、VP3裸露于病毒表面,而VP4包埋在衣壳内侧并与RNA连接,另外VP1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若通过基因工程产生疫苗,四种蛋白中不宜作为抗原制成疫苗的是________,更适宜作为抗原制成口服疫苗的是________。

解析 (1)病毒只能在宿主细胞中才能生存繁殖,图中物质M(多肽)的合成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N是RNA复制酶(或RNA聚合酶);(2)欲合成一条子代+RNA,必须先合成一条-RNA,+RNA、-RNA碱基互补而等长,根据+RNA中A+U=40%,得出G+C=60%,因而合成一条子代+RNA需要G+C=7 500×60%×2=9 000个;(3)识图可知+RNA的功能至少有三个:EV71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翻译的模板,复制的模板(另外还有携带遗传信息)。(4)EV71病毒感染机体后引发的特异性免疫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5)根据描述VP4包埋在衣壳内侧,VP1 、VP2、VP3裸露于病毒表面,VP1虽然裸露于病毒表面,但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因而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疫苗时四种蛋白中不宜作为抗原制成疫苗的是VP4,更适宜作为抗原制成口服疫苗的是VP1。

答案 (1)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RNA复制酶(或RNA聚合酶或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 (2)9 000 (3)翻译的模板;复制的模板;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5)VP4 VP1

信息给予题的特点及解题模板

基础生物知识范文第3篇

【摘要】

生物技术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其在中药学领域的应用,将会对传统中药学的研究带来新的生机。文章从构建课程内容与知识体系,构建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构建中药生物技术教学内容及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中药学 生物技术 知识体系

中药生物技术是中药学和生物制药相关专业本科及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新兴的复合型学科,利用生物技术的思路和方法,解决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中面临的难题。中药生物技术大量应用现代生物学的理论并综合利用了如生物化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化学工程等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所以被列入高技术的范畴[1]。目前,国内开设该课程的院校不多,因此,中药生物技术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对传统中药学和生物技术教学思路的转变和教学内容的扩展。

1 课程内容与知识体系的构建

1.1 教学内容的构思课程目标是确定课程知识体系的主要依据,中药生物技术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技术的原理和生物技术领域发展的动态以及生物技术在中药学中的应用,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生适应中药学现代化发展的能力;掌握现代生物工程和技术方法在中药学中的应用技术,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思维模式;力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药生物技术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多,包括基因工程、植物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以及生物转化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2]。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技术对中药资源的改造与改良;二是利用发酵工程、酶工程技术将药用植物原材料加工成商品,如用发酵法生产的虫草菌丝体、灵芝菌丝体等发酵制品;三是利用生物技术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新的产品,如许多功能性的低聚糖、保健食品添加剂等;四是利用酶工艺、发酵技术、生物反应器等对传统中药加工工艺进行改造,降低能耗,提高产率,改善中药品质等。

1.2 教学内容的组织

1.2.1 以生物技术在中药学应用中的发展组织教学内容目前,生物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还十分局限,除了在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方面有一定进展以外,基因工程刚刚起步,而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尚未涉及。教学内容着重讨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及发酵工程等技术在中药基础和应用中的研究,突出“生物技术”与“中药学”的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不能把中药生物技术讲成了生物技术,需要突出中药学的相关内容,重点介绍生物技术在中药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中的应用。

1.2.2 教学内容的融合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具有系统性、基础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中药生物技术与很多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药用植物学、中药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分离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中药生物技术与各个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对重复的教学内容,尽量在授课时少讲或不讲,引导学生复习相关学科知识,安排学生专题讨论,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例如,基因工程技术与中药研究的内容学习,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部分安排学生自学,基因工程原理部分我们安排一个学习小组准备了学习课件,在课堂上精讲30 min,然后各小组课堂讨论。教学重点讨论药用植物基因工程,中药分子鉴定技术和基因芯片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以论文文献为例,详细讲授材料处理、实验方法、结果分析及讨论,以期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实验设计及生产应用技术,提高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3]。

1.2.3 及时增加新资料,扩展教学内容现代生物技术和中药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仅仅依靠教材知识很难跟得上发展的速度,这样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满足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所以需要教师通过阅览国内外专业期刊、网站,将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科研成果和技术及时地介绍给学生,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使学生了解到当前中药生物技术最前沿的知识,从听课过程中受到更多启迪,获得学科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实用研究技术和思维方法,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拓视野,增强了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如我们在讲述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时及时介绍“神七”搭载可产抗恶性肿瘤药物生物原料的植物内生真菌,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抗癌药物紫杉醇产生菌的分离与工程菌株的构建”课题等。教学中,我们在围绕主教材完成教学大纲的同时,力求将国内外基因组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最新技术与方法、最新热点课题与方向、相关专业网站等及时介绍给学生,内容不在于知识全和系统性,而重在突出学科领域新、特、尖内容。此外,我校及我系每年有关中药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制药学及中药生物技术的学术报告、讲座不少于十几场,这对课堂教学内容是一个很好的拓展。

2 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构建

中药生物技术实验课程主要目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药研究生产相关生物技术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相关技术方法的能力。因此,中药生物技术实验设计要充分体现该课程所具有的应用性、广泛性和综合性的显著特点。使所开设的每一个实验都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技术路线,采用多种生物工程技术方法完成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全面了解某一中药生物技术产品或某一综合技术方法的特点与关键环节,加强学生对中药生物技术原理与技术全面、深刻的理解。

中药生物技术实验涉及的植物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实验技术在前期的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训练,所以我们结合目前生物技术在中药学较成熟研究应用,我们教师相关的科研课题和实验条件设计实验项目。实验以基因工程、植物细胞工程和发酵技术在中药中应用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为基础,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精选实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力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设计相应三个综合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学习实验技术。每个实验项目包括两部分实验内容。药用植物马齿苋组织培养包括植物MS培养基的配置和马齿苋组织培养技术;泰山蛹虫草发酵包括泰山蛹虫草菌丝体发酵和泰山蛹虫草菌丝体多糖提取;丹参分子标记鉴定技术包括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DNA提取及丹参RAPD实验。实验教学效果表明该课程实验的设定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我们三届毕业论文中与中药生物技术相关的题目占30%以上。这些实验项目的开设对弥补传统的验证性实验项目的不足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3 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教学内容

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高等教育的新形势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发展的新趋势。与其他一些基础学科不同,中药生物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必须从实践教学入手,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3.1 实验室开放及课外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实验室开放活动,让学生提早得到充分的科学研究综合训练,以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学生正在进行专业课学习时,除了必修的实验课外,鼓励同学进入实验室观摩学习,逐渐训练学生实验技术的规范性、熟练程度。每学期我们针对中药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和兴趣小组设定一些题目,如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丹参药用成分,泰山蛹虫草菌丝体发酵条件优化,泰山四大名药分子标记鉴定,丹参活性成分合成关键酶的克隆,马齿苋的组织培养及悬浮细胞培养等一些与中药生物技术相关的科研课题,可以帮助其选择有兴趣的合适方向课题,积极参与其中,为以后的毕业课题和就业选择打下早期基础。从毕业生的考研和就业发现,参与实验室工作比较多的同学在考研面试和就业专业面试中优势明显。

3.2 生产见习生产见习是中药生物技术教学中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与课堂教学相互渗透又各有重点的子系统,是中药生物技术进行直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利用周末走进生产企业、研究所等工作领域,不仅加深了感性认识,并且对以后的工作选择也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作用。我们每届学生都要到泰安市的制药企业参观,与中药生物技术相关的如四维制药的泰山赤灵芝菌丝体发酵工艺,泰山药用植物种植园道地药材种植,泰安中信灵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赤灵芝破壁孢子粉加工,泰安山东中药技术学院中药炮制车间等。

3.3 引导学生参加科研部分学习好、能力强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申请主持了泰安市大学生创新科研计划课题,或者参与部分教师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创新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到不同学科的实验技术、科研方法,开阔学科视野,拓宽思维空间;尽可能增加应用性、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科研水平,积极加强与校内实践基地、校办企业、实习实践基地单位的合作联系,为学生构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余伯阳.中药生物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基础生物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育 教学质量 求知欲

由于物理课程在初中教学中的编排课时有限,学生学到的知识相对较少,致使学生对物理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在物理课程之中的求知欲望不强,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较差,影响了物理教学课程的顺利开展,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障。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提高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望,是当前初中物理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从培养兴趣做起

学生的求知欲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推进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在对教学活动具有较大的热情和耐心、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具有足够的需要等,学生的兴趣是其进行课程学习的内驱动力。如何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当前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初中教育是促进学生良好发展和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阶段,需要教师通过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促进学生素质提升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同时初中物理也是一项较为注重应用和实践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学习动力。

二、初中物理教育中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途径

1.做好物理教学“第一课”。由于人们对大多事物的学习和认知都依赖于第一印象,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做好物理教学的“第一节课”,确保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物理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是影响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进行第一节物理课时,要做好课程的导入工作,给学生良好的物理“第一印象”;课程进行可采用设置悬念和实验演示等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物理教学课程设计要科学合理。初中物理课程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因素,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将物理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欲要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做好课程设计,对物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和规划,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物理教学技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同时,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善于利用网络信息及多媒体技术,使物理教学更为直观生动。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多次实验对各项材料的浪费,还可适当进行相对较为陌生的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教师应树立良好的教学风格。教学课程开展的效果与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和风格有很大的关系,良好的教学风格或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尤其在物理课程教学中要对教学风格加以注重,因为物理课程比较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不能一味地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会致使教学过程过于枯燥,影响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应注意规范教学语言的使用,通过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可适当采取幽默性的语言活跃物理教学气氛,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物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师生互动,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下实现教学内容的传授。这样不仅能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和教学风格,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求知欲。

4.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布置和评改作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应不断在教学活动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物理课程教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对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等行为加以积极引导和科学指导,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肯定,提高学生参与物理课堂学习的自信心,并逐渐树立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应认真对待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评改工作,强化对趣味性、层次性课后作业的布置,依据课程进行情况,科学规划和制定作业内容,并对学生作业加以认真评改,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合理指导和改正,确保作业任务布置和评改的有效性。学生通过作业的形式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可以激发其对更深层次知识的求知欲。

三、结束语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促进物理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方式和手段,教师应通过对物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找出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低下的原因,并积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增强,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

参考文献

[1]蒋永春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5)。

[2]梁柏林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5)。

基础生物知识范文第5篇

【摘要】:通过基于护理职业岗位开展细菌学综合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与技术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帮助学生完善护理职业素质所要求的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从事护理工作的使命感、责任心,全面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实践教学,改革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要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护理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要求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好习惯,具备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

病原微生物学是护理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1病原微生物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临床医学中感染性疾病密切联系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检测方法以及相关感染性疾病防治措施。实训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病原微生物学实训课不仅是学生了解和掌握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的一个学习过程,同时也是锻炼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护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实训课,可以更好的掌握病原微生物的“形”,对病原微生物具备感性的认识,在理解和巩固微生物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微生物的研究方法和实训基本技能。增强无菌观念,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因此,开展好病原微生物学实训教学对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病原微生物学实训课主要以细菌学为主,其系统性不强,内容零散繁多,例如:细菌形态和结构的观察、革兰氏染色、培养基制备、细菌接种、消毒灭菌、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等。各试验之间相对独立,似乎都没有直接的联系,学生对这样的实训不易感兴趣,不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传统的病原微生物学实训教学模式为:课前预习—课堂实训—提交实训报告—教师评阅。先由教师向学生介绍实训原理、方法,以示教为主,然后,学生被动地按照要求去做,往往是用已知的标准菌株来验证理论,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忽视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主体的学生在这种旧的教学模式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常出现学生不重视预习、实训时不动手、课后不认真总结,抄袭实训报告、有些学生在微生物实训课上,无菌观念不强,取菌液时滴在实训台上也不消毒,工作服随意放置,上完实训课不消毒洗手就直接到食堂吃饭,对实训室的生物安全重视不够等不良现象。

2基于护理职业岗位的病帮派微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改革

针对当前的情况来看,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实训教学活动的主体,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护士职业岗位的要求,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院病原微生物学课程组开展了基于护理职业岗位的细菌学综合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从病原生物学实训中较为散乱的细菌学各论入手,把细菌学总论及各论的实训内容有机地合为一体,将以往总论教学中“细菌形态观察、革兰染色法、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接种与人工培养、细菌生化反应、细菌生长现象的观察、药物敏感试验、消毒灭菌”等实训与各论中“化脓性球菌及肠道杆菌的分离鉴定”实训项目重新整合为两个实用性强的综合性实训项目,改为“临床标本病原性细菌的分离鉴定”和“环境中细菌的分布调查与消毒灭菌”。更方便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微生物学基本的实训技能。

2.1临床标本病原性细菌的分离鉴定

教师针对某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和防治给出典型的临床病例,如皮肤的化脓性感染、感染性腹泻、败血症等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学生可选择感兴趣的病例以小组为单位,从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培养基的制备、微生物分离培养开始对所分离到的微生物进行形态、生化、及毒力方面的鉴定,测定所分离到的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要求学生自己准备,自己操作,自己总结,自己分析。实训全过程教师只作引导,由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训围绕病例进行,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加强与临床的紧密联系,缩短基础与临床之间的距离,为学生以后临床学科的学习和从事临床工作打好基础。

2.2环境中细菌的分布调查与消毒灭菌

老师带领学生做关于手、实验室地面、桌面和空气中细菌的调查,在采取各种消毒措施后进行对比,验证消毒灭菌的效果和影响因素。通过实训,使同学们认识到细菌无处不在,加强学生的无菌操作观念。

实训结束后,学生还要完成详尽的实验报告,包括实训设计方案、实训操作程序、实训材料及预期的实训结果、正式实训的实施步骤、实训结果的观察和记录、对实训结果的整理和分析等。实训报告的撰写也可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为将来科技论文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综合性实训项目中,始终注重强化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如显微镜油镜的正确使用、接种针的使用、细菌的培养法、各种无菌操作方法等基本操作技能。

3结语

通过综合性实践教学,可使学生把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与技术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帮助学生完善护理职业素质所要求的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从事护理工作的使命感、责任心,全面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丽华.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全科护理,2009,7(10):925-927.

[2]杨朝晔.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3(9):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