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手教师论文

新手教师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手教师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手教师论文

新手教师论文范文第1篇

从新闻传播学角度看,手机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际传播特征使分众传播成为可能

手机的原始功能是进行人际传播,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手机传播已呈现出诸多大众传播的特点。而大众传播中一旦加入了人际传播的元素,信息传递的流程将会变得复杂。而导致这一流程复杂化的,是手机的转发功能。

手机连接的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一个人可以利用手机的转发功能,将接收到的信息很快传递给他的社会关系网中的成员。大众传媒的信息经由人际通道,可以惊人的速度和无法预测的方向在人群中扩散,这样一来,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通过手机的转发功能实现了共振。从另一个角度看,来自人际渠道的消息,也可能在一定情况下成为大众传播的议题。手机传播中的人际渠道信息通过不断被转发,就可以导致人际领域的信息快速扩散,从而形成类似于大众传播的效应。

与此同时,手机使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过程相互交错,彼此影响。学者刘津、张金玺曾通过分析认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向他人信息的方式,加剧了传播的泛中心化趋势,“这一方面消解了大众传媒在信息制造和传播中的垄断地位,促进了信息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当大众传媒未能及时公开公众普遍关注的重大信息时,人际关系网络中散布的流言可能在一定时期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人们的社会行为。”②

“碎片化”是近年来社会学领域经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手机媒体的出现使得“碎片化”过程中的小众得到满足,从而实现“分众传播”。碎片化是指当社会阶层分化的时候,各个分化的阶层内部也在不断分化成社会地位和利益诉求各不相同的群体。旧的阶层不断分化,新的阶层不断涌现,各阶层之间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及利益诉求的差异日益明晰化,每个群体都有着不同于其他群体的利益诉求和职业特征。另外,除了阶层的划分,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个性特征等,也是区别不同群体的标识。由此,各个阶层和群体消费习惯和需求的差异也就不难理解了。

传受双方角色模糊,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地位受到挑战

我们通常把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以后的时代划分为两个媒介时代,第一媒介时代是指以报纸、电视、广播为主的大众传播时代,是一种“播放型传播模式”盛行的时代。第二媒介时代则是一种可能促成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系统生产的替代模式,它是以信息高速公路的先期介入,以及卫星技术与电视、电脑和电话的结合为契机的,双向的、去中心化的交流模式。正是这种模式,颠覆了传者和受者的界限,使信息生产、传播和消费合二为一。③

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中,传者和受者的角色是固定且稳定的,有一批经过专业训练的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报社、电台、电视台等传播机构,大规模地传播信息。在这样的信息强势面前,普通受众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而手机媒体出现以后,受者不再仅仅处于被动接收地位,想看某个节目,不必在某一固定地点或固定时间收看。另外,人们可以通过手机作为某一事件的当事人或旁观者,将信息出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者。

目前,大部分手机可以录音,还可以拍照,可以上网,普通人利用手机可以完成一个记者和编辑需要做的全部工作。

手机媒体的发展顺应了媒体移动化的大趋势

通过对当今传媒发展中各种新传媒形态、新传播手段的梳理,我们很容易发现,媒体移动化是目前的大趋势。目前的手机移动通信与传统固定电话通信最大的区别,就是传统固定电话通信不得不固定在一个地点,而手机移动通信则可以随时随地建立联系,使人们摆脱了“固定”的束缚,联系更加便利,从而“获得了新的意义上的自由”。④

手机移动通信工具的出现及其与传统媒体形态的结合,很好地顺应了媒体移动化的趋势。从最早的短信新闻播报,到目前种类繁多的手机报形式,以及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的逐渐普及,一条新的价值链正在形成,诸多产品形态也在融合中不断分化,形成新的产品链条。这更进一步拓展了移动媒体的发展空间,也在逐渐改变着传统的舆论格局。学者陆小华就坚定地认为,媒体移动化是不能忽视的历史趋势。⑤

为传统媒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机遇

传媒生态圈和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也在通过自身的生产再生产和与外界的能量交换,不断地维持着媒介系统的动态平衡。新的因素出现时,现有的平衡便会被打破,通过一番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之后,会出现新的平衡状态并在一定时期内运转下去。

手机媒体的出现便是这样一种新因素,它改变了大众传播媒体的传统格局,使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手机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和广告份额,还间接分散了人们对传统媒体的消费能力和兴趣。我们知道,受众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手机媒体的出现导致很多受众与传统媒体渐行渐远,转而投入新兴媒体的怀抱。

在迅速占领青年人群体的受众市场的同时,手机媒体还以纯信息和纯商业的姿态占据了另一个竞争优势,即跨媒体和跨地域传播。手机传播的多媒体化特质让人感受到的是对综合感官的立体“按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拥有手机媒体,信息便会如空气一样包围着我们。

所谓“二次销售”理论,就是通过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获取媒体内容收益,然后把受众打包出售给广告商,赚取广告利润,也就是说,媒体是在拿受众的眼睛和耳朵做生意。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可以通过与手机媒体的结合得到改善。这可以从2005年“超级女声”节目的火爆窥见一斑。“超级女声”节目通过传统媒体制作播出节目,吸引受众观看,同时鼓励受众发送手机短信积极参与,媒体一方面从广告商那里兑现观众的广告价值,另一方面与服务商分享受众参与带来的丰厚利润。对于曾经严重依赖广告收入的传统媒体来说,与手机媒体的联姻无疑会“合则两利”。

注释:

①③靖鸣 刘锐:《手机传播学》,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

新手教师论文范文第2篇

“创新”与“守旧”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不能只看重一方。创新即是摒弃旧的推出不同的,于是语文教师就尝试让语文教学出新。我们放弃了看来无用的三字经,弟子规等,学习更多的技巧语文,机械语文。虽然这让语文学习更加容易,得分也容易,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让我们大吃了一惊。语文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味”。人们学习语文高分技巧同时变得不体味语文特有的魅力。于是我们开始反思我们的问题,这样的创新不对,所以我们需要回来。但发现单单“守旧”也不可取,我们用语文教学中强制学习古文、古诗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学习,学生只会抵触学习。当一次次尝试、努力、冷静地思考,不能认同一方就改变。时代不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也不能丢弃所有旧的东西。要守住“旧”之精华。

创新与“守旧”两者结合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例如,前几天看了一部改编经典著作《西游记》的电影,叫作《大圣归来》。它的改编很是成功,其中做了很多的创新,无论是从人物形象上还是部分故事情节上都有不小的突破,但是在创新的同时也守住了观众内心不变的那份对人物的情怀和人物向善向上的性格,激发观众内心的“守旧”情感。在我看来这就是最好的创新与“守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是需要以这种方式去前进。

语文教师的创新与“守旧”在如今教学中是非常需要去实施的,不能再以一个模式或方法去教学。如何把创新和“守旧”更好地结合起来?首先,教师在语文的“感”方面做出创新和“守旧”,像那部成功的电影一样,我们应利用现在的科技和多媒体教学的创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从自身出发深刻去思考和挖掘语文中那最打动人的、最美的、最吸引人的魅力,让学生去感受语文与生俱来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语文教师需要在语文的“知”方面做创新与“守旧”,语文的知识博大精深,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衍生出新的知识,但是经典的知识精华我们也不能丢弃。所以语文教师在创新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守住“经典”。

语文最终目的是运用,是让它活起来。所以语文教师的创新与“守旧”还需要做到将语文的运用方式不断创新,不是局限在考卷上。语文教师首先要让自己在生活中能够活用语文,让学生把语文的“用”变得多方面多方式。但是无论多么灵活的创新它的“用”也不要丢掉语文本身的特点。用语文可以运用在很多方面。

生活中也有一些案例。例如,让语文借助科技的手段出现和运用。在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它让更多人对汉字有了兴趣,了解了汉字,也使汉字有了更大的影响。正是因为创新了,利用这种互动的学习方式,让更多的人愿意重拾语文学习。

相关期刊更多

散文百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作家协会

家庭育儿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国内外香化信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香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