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防疫的必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预防医学; 教育; 必要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508-02
加强预防医学教育,实施预防对策,是医学教育里重要的举措,由于目前我国的临床专业领域的的预防医学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医学专业的学生对预防医学的意识不强,在分辨疾病的知识上、突发性疾病的应急处理方面的能力都还不够,随着经济的了快速发展,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完善,许多疾病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控制,但传染病仍然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传染病的蔓延,必须加强预防医学教育。
1 加强预防医学教育的必要性
1、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加强预防医学教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的同时,全球环境污染、各种传染疾病的蔓延等各种问题相继而来,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考验,人们对自身的健康以及生存环境的改善从心理上重视起来,对于自身的健康需要社会和全球共同努力,对传染病进行预防,并且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对全球性的污染进行预防,这些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和选择。在全球环境污染的基础上,人口数量的剧增、全球化温室效应的加剧、生态环境严重被破坏等问题也相继出现,人类面临着严重的卫生方面的挑战,对于广大的医学专业人员,尤其是从非预防专业学院毕业的医生及其他医护人员成为接受卫生挑战的主力军。在生活实践中,许多医疗工作人员卫生观念缺乏,加上预防意识太过淡薄,对如今的形式已逐渐无法适应,因此,对非预防专业的学生的预防医学观念要进行提升,使其对预防医学教育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2、加强预防医学教育是为人民健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卫生队伍的需要: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医疗活动,服务对象是全部社会人员。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服务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变,这些转变要求卫生技术人员不仅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精神与良好的职业道德, 还要具有掌握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社区保健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措施等预防医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做到不仅会治病, 更要会防病。因此为了适应卫生服务模式变化的需要,对于预防医学继续医学教育我们一定要大力开展,将卫生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逐步调整, 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预防保健能力。
3、控制和消灭流行病的需要:对于流行病的控制和消灭来说,切实可行的预防和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球化加速的今天,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政府加速建设现代化的公共卫生系统,尽快建立应对可能突发的有潜在危险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信息沟通、预防治疗与全球协作的机制,更要求必须充分调动全社会每一个社会组织、每一个公民和国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而且已从医学预防将现代预防医学的范围发展到社会预防,为此就一定要做好社会宣传动员与流行病防治知识的传播,加强普及预防医学知识的教育。
2 加强预防医学教育的相关对策
1、加强预防医学教育的意识,转变思想:实施教学改革,加强预防医学教育,首先需要占主导地位的管理层、教师层更新观念,特别是决策层的观念转变是关键。按传统观念,临床医学专业是培养“会看病,会治病”的医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预防医学并非主干课程,这就导致了某些决策者忽视了预防医学教育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削弱了预防医学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投人、学科建设等方面过于倾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主干学科。因此,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健康”概念更新、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首要的是转变观念,特别是决策层的观念转变了,才能使预防医学教育的地位得到真正重视。
2、改革预防医学教育模式,引入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目前,要加强预防医学教育,根据我国的医学教育现状,一定要从教育目标确定,组织教学过程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改进。首先,确定预防医学教育的目标,在我国医学教育改革领域,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目标的研究仍是薄弱环节,因此,引人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施预防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是:首先要制订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基本要求,强化预防为主观念、群体医学观念、社会医学观念,加强“三级预防”概念的教育,使培养的医学生不仅能从生物、心理、社会、行为因素等方面来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而且能指导和帮助人们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其次,进行改革预防医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和改革课程体系是预防医学教育改革的主体内容。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医生,不是预防医学专业人才,不能简单地照搬或浓缩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就是要打破“预防医学专业压缩版”的教学模式,既要顺应医学模式转变,体现预防医学教育目标,也要适应临床医学专业特点。应开设适量的课程,“以便理解健康问题的起因、分布和后果以及社会经济、人口、文化等决定因素。要形成在课程设置上有机的整体,必修课、文化素质选修课、专业选修课、课外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等要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注重调整、充实、精减的有机统一,应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特点,促进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探索以医院或以社区为中心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
3、加强非医学院校的预防医学教育:(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已并入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为医学生掌握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融合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医学院在综合性大学中尚未发挥应有的素质教育的作用。建议应尽快对具备有医学院的综合类大学由医学院开设适合非医学专业学生选修的预防医学方面课程,为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提供全球卫生战略、现代医学模式、流行病学、健康危险因素、心理学、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及课程。同时针对不同时期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可有针对性地开设流行病学的讲座,使学生掌握流行病的传播规律、途径以及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培养学生面对传染病大规模流行、爆发时正确应对和采取科学预防措施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预防医学的实践性很强,实践教学是预防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从时间上首先要予以保证,预防医学实践周数和实验课程学时数要科学设置。其次要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学生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测定、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人群健康评价等方面的实践技能训练。第三是要加大投人,大力改善目前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设施落后、环境条件差的现状,特别是要积极探索与实践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建设。上海、广东等地的医学院校在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功经验。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积极探索和实践如何构筑稳定的基地管理机制、基地师资建设、硬件环境建设等,把基地建设为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的主要阵地,通过现场实践,让医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社区居民的卫生现状,把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树立群体卫生观念,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和健康促进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束语
加强预防医学教育,实施预防对策,才能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社会发展需要和人们健康服务的需求,从思想上对预防医学重视起来,在各个环节加大力度,通过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最终使预防医学深入人心,从而减少传染病的不断蔓延滋生,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张勤,管远志. 加强预防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01:93-96.
【关键词】新医改政策;医院药房管理;必要性;措施
药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医院的发展,影响着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及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药房是集管理、技术、经营、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医院药房是体现新医改政策的一个重要的窗口,其服务理念应以患者满意为目标,满足患者对医药消费的更高、更新需求;更要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药品,实施个体化药物治疗;同时确保医疗费用更为经济合理[1]。因此,加强医院药房管理是当务之急,是转换观念,转换医院管理模式的需要。
1目前医院药房管理的现状
1.1 药剂人员配置不够,人员素质不高 保证医院用药的安全、有效,应有药学专业人员把关,药房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取决于药师的业务水平,但目前药房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综合业务素质偏低。一是结构不合理,缺乏中高级药师。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例太低,中专学历占大多数,技术职称以药师、药剂士为主,缺少本科药剂专业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医院对药剂人员重视不够,有些基层医院让年老体弱不能参加值班的护理人员转行去门诊药房工作,甚至安排未接受药剂专业培训的非专业人员上岗,这严重不符合新的医改政策的要求[2]。
1.2药品管理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新医改政策要求对药品实行统一的管理,但目前有些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药品管理非常不规范,比如有的内服、外用药混合放在一起;有的、品、毒性药品不按规定位置摆放,且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管理品的规定等。
1.3进货渠道混乱,影响药品质量 药品的质量优劣不仅影响医疗效果,而且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危,更关系到新的医改政策对药品的要求。各级医院由于补偿机制不完善,为了增长药品的经济效益,维持单位的运转和事业的发展,在药品进货上热衷于选择低价高扣率的生产企业,以求得高回报率,尽量越过各级医药主渠道这些中间环节,钻价格及管理上的空子,致使药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假劣药品顺而畅之地进入各级医院药房,既影响临床用药效果,又坑害了患者利益,违背了职业道德,与新医改政策相违背。
2新的医疗改革政策对医院药房管理的要求
新的医改方案已确定,“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制度的重大变革。新的医改方案明确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治病救人的必须药物不仅仅是价格便宜的药物,而且是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中西药结合的原则[3]。医院药房作为医院为病人服务的一个重要的窗口,药房人员的工作态度、服务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医院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及医院在社会上的名誉,它的管理优劣直接关系着医疗制度的改革的成败。
3 新医改下加强医院药房管理的策略
3.1加强药品购进管理 首先指导医院药房建立严格的药品购进管理制度、库房管理制度、供应管理制度等,并要求严格执行到位。由于医院药品品种多、数量大、周转快、收发琐碎,用于药品采购的资金数量巨大,加之药品是特殊商品,所以管理的重点是:(1)保证全部药品的优质和安全有效;(2)根据医院的性质、任务和规模大小,保持一定数量的药品品种供医生选用,《基本药品目录》中的常用和主要品种保证不断货;(3)严格认真管理好毒、麻、精神和贵重药品,执行有关规定;(4)重视对有效期药品的管理。
3.2 提高药剂人员素质新医改政策下,药房药师的职责不仅仅是配方发药,更重要的是给患者提供各种各样高附加值的专业服务。规范药学服务是一项内涵丰富,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服务。
3.3 统一药品质量管理 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用药安全,新医改下药品的质量问题更是要放在重点突出位置。加强药品质量管理,首先要做好严把进货关,每进一批货,首先看其品名、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使用期限等,再看其包装是否正规,然后看其外观性状。
3.4提高药房硬件水平 网络管理系统是医院不可缺少的部分,使用计算机对药品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检索迅速、查找方便、易修改、可靠性高、存储量大、数据处理快捷、保密性好、成本低等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医院药品流动及库存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新医改下,应督促有条件的医院加大经费投入,改进药房环境和设施,确保药房整洁规范。卫生主管部门应督促乡镇卫生院配备保证药品质量的温湿度调控设备,保证需在冷处保存的药品控制在10℃以下,需在阴凉处避光保存的药品控制在20℃以下。
4小结
医院药房工作是责任重大的一项工作。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药房只要能刻苦学习业务知识,养成认真、细心的工作作风,时刻把病人的安危放在心上,克服“重医轻药”、重经济效益忽视药品质量管理的偏差,完善药房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加强药品 人员管理,提高硬件水平,规范服务和接受社会监督,就一定能把药房管理好,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陆俊杰.谈医院药房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建设[J].中国药房,2006,17(13):983~984.
【论文摘要】科学主义方法论虽然促进了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弊端。通过分析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内涵,分析教育活动的人文特点,我们得出在教育研究中坚持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必要性。
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人们倾向于以自然科学技术的方法来进行科学研究,教育研究自然也受到影响。“当今严肃对待教育理论学者的主要职责是养成归纳研究的习惯和学习统计学的逻辑”。但同时,许多思想家看到自然科学方法阻碍了教育研究的发展,因为这种方法:只处理与教育有关的技术性问题,听命于现实或经验的统计趋势而无法在符合价值与理想的方向上提出真知灼见,触及不到教育活动的本质性问题及教育中的灵魂和实质。而教育中的智慧、人格、情感、精神这些才是研究的焦点。
对此,我们提出在教育研究中坚持人文主义研究方法论的主张。
首先,人文主义方法论是与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差别在于前者试图解释,后者试图理解。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当代西方人文科学方法论中最具人文精神,最有影响的派别。社会现象研究和纯科学的区别在于社会现象涉及有意识的行为主体,他们自己赋予行为以意义,所以社会科学家为了描述和说明社会现象就要有理解的概念与实践,即理解、移情作用和直觉,所以人文主义传统坚决反对要求社会科学把人的行为客观化,把行为主体物质化的观点。
其次,人文主义方法论关注的焦点为三方面:
1.关于经验的客观性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事实中人的主观性方面,如人的信念、动机、需要和希望等并不完全表达于客观的外表行为中。单纯的外表行为研究,不足以深透主观动机和意向领域,因此,人的行为仅仅部分的由它同外界对象或未来结果的关系构成,它的意义相当大部分在于它表达了某种主观的心理状态。没有同生活于一定社会中的具体个人的直接接触,是不可能完整理解有关的事实的。选择哪些资料作为有意义的事实,在何种深度或层次上挖掘事实本身的意义都与理论的解释有关。
2.关于因果律的有效性。在社会研究中人们往往把各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归结为原因——结果模式,而人文主义者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在自然世界中,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对于不同的社会或文化都是中立的,对于支配任何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的意义都是无关的,但人的行为却由它们对行为主体或对象参与者所具有的意义来辨认,而这些意义的内涵与阐释都是由一种给定文化与行为者本身的意义感受来决定的。众所周知,每一种文化有相应的意义库,不同的人对意义的感受、辨认与理解不一样,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里不同人的行为之间,要作出正确的因果概括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当然不能把因果规律固定下来解释人的具体行为,要了解这种渗透着社会意义的范畴之间的联系,只能靠对那个意义系统的深刻体会,而不是外部的机械概括。
3.关于理论或解释的性质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科学理论或解释的目的,并不是要推导出经验概括或统计定律,而是要对人的行为和语言的意图和意义的深刻理解。人文科学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以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人而不是事物为研究对象,理论解释的目的不是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回答行为的内在依据,包括个人的、社会的、文化的问题。因此,一个好的理论要能提供合理的行为主体有关的规范标准,要理解他的行为规范的标准,并不是提供当作客观事件的行为的演绎说明。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的价值观念不可能是中立的,不能免除意识形态的影响,总是要受到一定文化的规范、预设和偏见的支配。
教育作为使人性完善的最佳方式,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人文主义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所以说,不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如何无所不能的程度,自然科学方法论被推到如何高的地位,只要教育还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那么它的人文性就一天也改变不了,人文主义方法论也一天不能被抛弃。
再次,教育活动本性特点与教育实践的内在构成决定了方法论的取向。
一般来说,教育活动的特性表现为:教育活动在对象与目的维度上的特殊性;教育活动进行过程的点双边、共时、交互作用性和要素关系的复合性;教育活动具有预测性与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在特殊的交往活动中有目的的使社会对学习者的发展要求,向学习者的现实发展转化。教育活动是人的科学精神的活动,表现在求真;教育活动是美感经验活动,表现为求美;教育活动是人伦道德活动,表现为求善;教育活动是实在主体探求生命意义的心灵历程,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或灵魂的洗礼,关怀人生或命运问题,不依赖哪一门学科。教育活动是一种人文活动,而且是人文活动的最高境地,虽然达到这种境地的人是凤毛麟角。
说到底,教育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其精神的、价值的、人文的、意义的一面。完整的理解教育,就是要清晰的认识教育活动的精神性、人文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设备的更新并不代表教育的先进,可能传播的是非科学、伪科学的知识,训导如野兽般争斗的人生哲学,展示一个紧张、无人性的社会,培养出毫无生趣,面孔呆滞的“接班人”。这样的教育显然是失败的。因此,教育活动形式的完美并不代表价值的实现,教育活动表达的是宇宙的真理,人生的真谛,生命的觉悟,包含了对真、善、美等价值的追求及对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寻觅。况且,科学精神本身也是从人文主义传统发展而来的,所以,唯有从人文角度理解科学,才算把握了科学精神的本质。
人类无法将全部教育的意蕴客观化,无法从纯粹客观的角度理解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教育过程无法还原为一个实体或得到严格控制的操作过程,不论历史上的以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教育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教育活动中较高层面的内涵并非在归纳推理或统计规律的意义上层面的内涵推演而来的。教育中的人文性是历史的生成的,是传统的,同时也依据个人的觉悟和感觉而存在。教育活动搀杂了历史的内省因素,这些因素与文化价值、目的意义等这些人文性经验的范畴联系在一起,教育活动客观上有很强的独特性,因此,教育科学必须对教育活动达成普遍性的因果规律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用以一种意义标准,一种思想框架或解释尺度来说明全部教育问题,我们能对某一特殊时间、地点、情境的教育发表评论,一旦离开具体场合则可能失效。我们对教育问题的说明或解释常常是暂时的、相对的、主观的。教育中与意义、价值相关的核心问题本质上是约定的,不是外在规定的,教育的历史是一种互为主体性的过程,任何关于教育的思想如果未经主体心灵深处的认同,也是毫无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83-284.
关键词:金融机构;分类;货币金融统计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1-0022-02
1 货币金融统计方法论体系概述
货币与金融体系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由货币统计和金融统计量部分构成。其基本目的主要在于获取宏观经济统计中货币、信贷、债务等金融总量数据,从而为国家制定各项经济政策提供相应的依据和建议,该体系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稳定运行有其独到的意义。
其中,货币统计是指一个经济体的金融部门的资产和负债的存量和流量的宏观反映,而金融统计则是指一个经济体所有经济部门的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存量和流量的宏观反映。二者都是依赖于微观基础,从宏观角度出发对金融总量加以衡量。
根据《MFS2000》中对货币统计和金融统计的定义和论述,我们可以将整个货币金融体系作如下概括,进而形成货币金融统计方法论体系(如图1所示)。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货币金融统计方法论体系由目的体系、微观系统体系和总量体系构成,其中, 目的体系由基本目的和其他目的构成,而微观系统体系则由主体识别、客体识别和一致性约定构成,从而通过同质性分量加总得到总量,通过对总量的静态和动态分析从而达到构建该体系总量体系的目的。
2 金融机构部门分类
根据MFS2000的定义,金融性公司部门包括所有主要从事金融中介或相关辅金融活动的居民公司或准公司。主要依据其经济目标、职能和行为是否具有同一性,将其划分存款性公司和非存款性公司,而存款性公司有课进一步划分为中央银行和其他存款型公司,如图2所示。
在我国,中央银行主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他处于金融体系核心地位,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它具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控制监管金融市场,防范化解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同时国库、主持清算等其他金融部门所不具备的特殊职能,是政府机构,需要单独列出。而央行的划分对于货币金融统计学方法论体系的重要意义在下文中会有所阐述。
金融机构部门分类是金融主体识别的主要内容,也是货币金融统计学方法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下分别从两个角度论述金融机构部门分类的必要性。
3 从金融视角加以分析
3.1 从货币政策实施的角度分析
众所周知,中央银行首先是发行的银行,同时也是银行的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他承担着国家制定货币政策、发行货币、对金融系统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维持币值稳定,保持经济增长。其中,央行作为法定支付手段和即时流动性的唯一提供者,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作为央行工作的重中之重。货币政策借助银行体系,率先应用于实体经济,通过超导机制发挥作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央行希望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实现高就业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利率稳定、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稳定六项最终目的。然而由于这些目标之间自身存在的冲突性是央行需要根据经济运行状况在其中做出适当的选择,以期使国家经济获得最大的发展。央行可以通过例如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工具间接影响这些目标,但由于政策本身实施和作用的滞后性,直接盯住这些目标是不现实的,于是央行通常选择盯住指标而非目标的方式观测经济运作情况,通常选择对就业率和物价水平有直接影响的中介指标加以观察(譬如货币总量),同时对例如准备金总量等一系列对货币政策极为敏感操作指标进行控制。即是借助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引导货币政策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由此可见,中介指标对于货币政策实施不可或缺。在我国通常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加以观察。分而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机构范围正是以金融机构部门分类为依据。通过衡量金融机构与其他国民经济机构部门之间以及金融机构之间发生的金融交易,进一步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进行核算,从而反映货币的创造过程,揭示影响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因素。如果不进行金融机构部门识别和划分,则难以依据同质性原理对货币供应量做出准确的划分和统计,难以详尽反映货币创造过程,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和制定,违背了货币统计工作初衷,也难以实现了货币金融统计的基本目的。
3.2 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性的角度加以分析
央行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降低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这不仅需要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金融稳定性测定与评估,同时也需要加大金融市场监管,积极推动金融改革,以改革促稳定。可以看到,无论是出于对系统分险的事前防范预警亦或是事后评估,都难与宏观数据的搜集脱离干系。只有掌握各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和金融子市场的交易情况, 才能避免金融市场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的巨大灾难,或是对已然产生的恶性后果加以妥善处理,譬如对受冲击机构实施救助。其中,救助的实施则需要我们对于求助机构有一个全面而细致的了解。机构的性质、职能、和目的决定了我们需要对其采取的救助方式以及流动性支持的规模。而这一切都与金融机构部门分类息息相关。金融机构部门分类不仅提高了央行政策工具的使用效率,也降低了救助时间和处置成本,使得央行救助的以规模化,从而更好的发挥央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为金融市场稳定做出突出贡献。
同时,对于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以及稳定评估框架的建立,都需要我们从微观层次对照国际标准与金融各部门机构自身的性质,设计出一套合理科学的监管指标。对于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部门分类监管,分类测定,从而及时掌握金融机构运营状况,及时监测金融风险。同时针对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部门各自运行特点和局限,制定适宜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制度,从而保证各金融部门有条不紊的运行,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此外,推动金融改革,以改革促稳定未降低金融市场风险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如何能够立足于金融机构各部门特点,对现有金融机构部门分类和划分所存在的滞后性、过渡性和局限性加以变革,在与国际划分标准接轨的同时依据中国国情,保留中国特色,从而能够帮助政府真正把握宏观经济形势,了解各金融部门发展动态,切实制定相关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
3.3 从统计视角加以分析
根据货币金融统计方法论体系,货币金融统计主要研究对象是经济单位,即微观系统体系,而其中的主体识别系统中金融机构公司的性质、分类及其演变等内容是货币金融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
从统计数据的获得来说,一切宏观数据的获得与评价都是依赖于微观数据的质量,毫无疑问,对金融机构进行科学的分类,不仅大大简化了数据搜集和汇总过程,使数据自成体系,清晰明了,也对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难以想象,对于在性质各异的金融机构中使用同一套统计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所造成的工作不便和获得的统计数据质量各异。只有对开展对金融机构部门加以科学的分类,才可以针对各类金融机构制定适宜的核算范围和特定的核算监管机构,从而确保统计工作的不重不漏,保证统计工作完成质量。
此外,针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各自的发展和运行状况,及时有针对性的修订金融统计手册,明确金融交易核算范围,从而能够在满足金融统计需要的同时更好地兼顾货币统计要求,提高统计所获的微观数据的可用性和真实性。由此可见,金融机构部门分类不仅决定了其对于可提供分析、有一定质量的宏观金融数据的可行性,而且更好地反映出金融活动的变化的真实性,为国家正确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019-01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No:2012360】。
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总书记也强调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①。当今社会人才竞争激烈,成为创新型应用型的复合人才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医学本科生除了必须具有过硬的基本知识,理论及技能外,更要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国家赋予高等学校的使命,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②。在此情况下,加强和完善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迫切。文中以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为例,对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预防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必要性
(一)科研有利于本科生专业学习的促进和提高。预防医学本科生所修的专业课程基本上都包括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儿少与妇幼卫生,这些都属于公共卫生,公共卫生俗称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范畴。因而预防医学本科生对专业知识的牢固掌握和应用非常重要,但是单纯的理论课知识性授予很难达到牢固掌握和应用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最终发现自己所学知识根本没有掌握也不会用。而科研实践的内容恰恰与已学过的书本知识相结合,在科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帮助学生学会理论指导实践。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就会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学以致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课本知识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课本基础知识的积极性。
(二)科研有利于本科生拓展知识面,培养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科研时,经常发现自己缺乏太多的相关知识,经常需要带着问题了解和学习很多课本上所没有的前沿知识。为了解决一个研究课题,通常需要很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和交叉。因此,本科生在进行科研工作时,可以学习和了解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前沿知识,先进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此外,这些知识通常是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或者咨询老师获得的,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解决了很多科研问题,因此本科生参与科研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科研有利于提高本科生的科研素质,提升综合能力。到目前为止,本科生科研训练不足,科研素质不高仍是一个普遍现象③。虽然预防医学本科生学习过做科研的具体知识,从选题到最后的数据整理分析都有相关的课程支持,应该说预防医学本科生接受的科研方法相关知识是所有本科生中最系统最全面的,但是当他们进行毕业设计时,仍然一塌糊涂,学过的知识应用效果并不好,也就是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因而让本科生参与科研,边教边学边做,是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科研素质提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定位为科研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让本科生参与科研,通过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日后顺利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生深造做好了铺垫。
二、预防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可行性
(一)参与科研符合预防医学本科生的心理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能,他们本身有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只是他们的这种潜能和欲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激发,所以他们非常愿意参与某项科研活动,从而体现自我价值同时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另外,他们迫切想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实践,进而检验所学,巩固所学。尤其是预防医学本科生,他们所学的课程基本包含了科研方法的全部内容。从如何选题,如何设计,如何确定样本量,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做试验,试验过程中该如何取样,如何减少混杂因素,如何避免偏倚,直到最后的数据分析整理该用什么样的软件和程序,如何结合学科知识及数据结果得出合理结论全部都可以在具体的科研活动中得到应用,因而预防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完全符合学生希望学以致用的心里诉求,取得教学研相长的效果。
(二)从入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学生刚踏入大学校门一切都很新鲜,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具有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想法,并将创新意识的思维模式贯穿于各种活动和整个教学中。在这种主导的培养模式下,学生日后进入科研活动中才能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同时,入门时就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科研是一种艰苦的科学探究行为,绝非依赖浓厚的兴趣就能完成的。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遇到困难积极开动脑筋,打破常规,寻求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永不言弃。培养学生始终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做人,做事,做科研,严禁弄虚作假。
(三)建立预防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招募平台。学校可制作网页作为科研招募平台向师生公布开放。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得到科研相关训练,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而作为老师,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除了科研之外老师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投入精力,尤其是青年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提高。有了这个平台,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科研课题挂上网页招聘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同时提供一定的劳务费,符合条件的本科生可以去应聘。这样学生既可以得到科研训练,又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助,还没有在社会上打工的风险,又有打工的约束力,学生,老师,家长都放心。而老师也可以在其他事情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科研上,学生操作部分只要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就可以了。两全其美,达到了双赢甚至多赢的效果。
总之,将本科生参与科研纳入到本科生培养计划之中,是高校发展的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绝对的必要性和极大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罗志伟.培养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120-121
[2]昂海松.在教学科研实践中感悟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7):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