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条件

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条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条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条件

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条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认知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a)-0167-03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伴随循证医学近十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临床护理理念、模式或护理方法学,是21世纪临床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1]。EBN是从临床问题出发,通过对临床实验性科研的系统综述,评价某一特定领域相关研究的基本条件、科研设计、研究结果、剔除不严密的科研,归纳总结合理的科研,作出系统综述或研究趋势分析,形成实证,指导变革,并通过系统干预和动态监测,保证变革的正确方向。EBN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中审慎、明确、明智的将科研结论、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2]。我国循证护理工作起步较晚,而且主要是在一些大城市大医院逐步开展,地市一级医院EBN工作几乎还是空白。本研究正是基于这种现状,通过对九江地区四家三级医院EBN工作现状的调查及研究,了解地市级医院护理人员的素质、护理队伍的构成、护理队伍的管理水平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按照EBN的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并为我国地市级医院开展EBN工作提供经验,顺应循证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跟上我国EBN事业发展的步伐,使护理质量和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更好地造福于广大患者。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某专科医院2013年2月28日所有在岗的408名护理人员中抽取281名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具有护士执照;②自愿参加本研究;③理解力正常,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异常;④能够胜任护理工作。

1.2 方法

自行设计护理人员EBN知识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是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并征求多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它就多个问题的调查来概述EBN是以医师及护士的技能和经验为基础,寻找最佳的研究证据,强调遇到临床护理问题时护理人员应主动查阅专业杂志,运用网络(EBN中心),使用检索工具对护理专业文献进行正确评价,通过自身能力查找到相关的答案,解决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遵循科学的证据为患者服务。EBN强调任何决策都需建立在相关证据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护理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并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用现阶段护理人员足够的权限来改变护理患者的程序,用现行继续教育中关于EBN的专题系统来辅导护理人员,开拓护理人员的视野,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护理人员应用循证结果制订最佳护理方案的决策能力,以探索出地市级医院开展EBN切实可行的办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调查。调查前进行预调查(Alpha值分别为0.82),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统计分析

调查表的录入采用EpiData 3.0软件平行双录入,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研究人员发放问卷并向调查对象解释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当场填写。共发放问卷281份,回收问卷281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2.2 EBN认知现状

2.2.1 循证态度 152名(54.09%)护理人员认为有机会可了解EBN相关知识,109名(38.79%)护理人员希望了解,16名(5.69%)护理人员认为无所谓,4名(1.42%)护理人员不想学习。对EBN的关注程度:155名(55.16%)护理人员偶尔留意,102名(36.30%)护理人员从未留意,仅有24名(8.54%)护理人员经常关注。

2.2.2 循证知识 19名(6.76%)护理人员熟悉EBN知识,61名(21.71%)护理人员对EBN知识有所了解,121名(43.06%)护理人员听说过EBN,80名(28.47%)护理人员从未听说过。对EBN信息资源的了解程度:130名(46.28%)护理人员听说过,82名(29.18%)护理人员不知道,59名(21.00%)护理人员有所了解,仅有10名(3.56%)护理人员熟悉。获得EBN知识的来源:160名(56.94%)护理人员通过医学讲座获得、163名(58.01%)护理人员通过医学杂志获得、195名(69.40%)护理人员通过网络信息获得、130名(46.26%)为高年资护士。制定护理方案的依据:115名(40.93%)护理人员认为是遵循科学研究结果,70名(24.91%)护理人员是通过查阅文献,56名(19.93%)护理人员是遵照教科书常规,40名(14.93%)护理人员是以自身或他人的经验为主。

2.2.3 循证技能 护理人员遇到临床护理问题的解决方法:127名(45.20%)护理人员采用EBN的科学证据,162名(57.65%)护理人员采取查阅文献,91名(32.38%)护理人员凭个人经验解决,173名(61.57%)护理人员采取向高年资护士请教。实施EBN感觉困难的主要原因:226名(80.43%)护理人员为缺乏相关指导,147名(52.31%)为看的护理杂志不多,120名(42.7%)为对网络查询不熟悉,118名(41.99%)为没有时间。

3 讨论

3.1 开展EBN的态度积极

调查发现,92.88%临床护理人员想了解和希望了解EBN相关知识,说明被调查者普遍表示出对EBN的积极态度,愿意接受EBN的理念和知识,这充分体现出临床护理人员强烈的求知愿望。虽然影响开展EBN的因素较多,但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对开展EBN的态度主动积极,同时迫切希望以继续教育的形式,学习EBN知识,学会掌握开展EBN的相关技能,以适应本医院开展EBN工作的需要。从本质上来讲,这对从传统经验或思维和工作模式转到EBN的整合性思维和工作模式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2 普遍存在对EBN认知不足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EBN有所了解和熟悉的护理人员仅为28.47%,而从未听说过的达28.47%。即使对EBN这一名词知晓,也存在没有真正领会EBN内涵的现象,与万丽红等[3]报道的结果相似。说明近些年EBN虽然成为我国护理领域的热门话题,其主要反映在大城市、大医院的开展情况,但专科医院真正了解EBN并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人并不多,基层医院更是如此。本调查结果显示反映出该专科医院临床护士普遍存在对EBN的认知不足,究其原因,主要与基层医院临床护士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关于EBN知识教育培训不够有关。

3.3 护理人员EBN技能不足

本调查显示,护理人员遇到护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仅有45.20%的护理人员采用EBN的科学证据,实施EBN感觉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关指导、看的护理杂志不多、对网络查询不熟悉、没有时间。可见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知识面较窄,未系统学习EBN方面的知识,对检索和文献评价这一技能的正确使用存在困难,且外语水平低,查阅外文文献能力有限,因此,对一线低年资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EBN方面的知识培训迫在眉睫。

3.4 提高EBN的对策

①要定期组织护士进行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加强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如职业道德、美学意识、心理辅导等方面的知识;②指导护士在学习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断发现、探索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寻求实证,并运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努力提高护理业务技能;③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提升教育和学术会议、讲座,输送各个层次的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和培训,并根据护士的职称、年限、业务水平进行分阶段、分层次提升[4],完善护士的各项基础护理技能,提高综合能力,提升护士的科研素质和科研意识,提升护士的循证素质及循证能力。

总之,对护理学而言,EBN可有效提高护理实践的科学性,其本质在于寻求最新、最佳的临床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5]。EBN将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了临床护士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6]。EBN是一种工作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观念和理念,它使护理人员以最新、最科学的方法,实施护理方案,加强医护间的协调性和护理的科学性[7]。循证医学发展方兴未艾,成为主流,然而,EBN的研究与实践却明显滞后于循证医学,显得不相适应。EBN树立了以证据为核心的科学医护观念,对护士本身提出了增强循证能力的更高要求。可以说,EBN的推行是临床护理发展的必由之路,它与疾病护理有很大区别[8]。所以护士自身循证能力的提高,对开展EBN工作非常重要。本调查从地市级医院的实际出发,通过对地市级三级甲等医院EBN现状的调查,了解此项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以期跟上国际护理发展的步伐,探索出我国地市级三级医院开展EBN切实可行的办法。

[参考文献]

[1] 胡雁.循证护理实践: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3-5.

[2] 严美琼.实践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1,(10):5-7.

[3] 万丽红,林细吟,梁嘉定,等.广东省循证护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70-272.

[4] 李雅静,纪彩卿,张卫红.循证护理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32-33.

[5] 胡雁.正确认识循证护理,推动护理实践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714-717.

[6] 赵梦遐,王惠连,朱乐凤,等.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行为、态度、技能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26(17):24-26.

[7] 胡红仙.循证护理实践的难点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0,9(12):1027-1029.

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条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医护理模式; 辨证施护; 技能培训

随着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护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在逐渐走向科学、规范,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也愈来愈得到人们的推崇。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优势,造福于广大患者,笔者从临床中医护理实际情况出发,和同仁们探讨目前辨证护理的实用模式和工作体系。

1 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前景

1.1 先进的卫生保健理念中医早在远古时代就提出“整体观念”“上工治未病”等先进理论,并逐渐形成动态、平衡的整体健康观,生物社会心理环境一体化的先进护理思想[1]。认为人是一个统一整体,构成整体的各部分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互为影响。

1.2 灵活、简便的方法优势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华,临床上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三因(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护理方法以其更符合人性化的优势赢得国内外护理同行的赞叹。中医护理技术以其便捷、安全、有效、低价的优势,在社区护理、老年护理、临终关怀、家庭护理等领域发挥着其他医疗护理技术无法替代的作用。

1.3 浓郁的文化背景中医学是中华民族认识生命,认识疾病和诊疗疾病的经验结晶,这些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有效地指导临床达数千年[2],是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护理的价值早已被百姓广泛接受和认可,其独特的传承背景,浓厚的人文主义特色,深入民心,所以传统的中医护理无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习俗上都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

1.4 明确的发展目标《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 年)》中指出“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要根据中医护理防重于治,注重养生的思想,发挥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突出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可见中医护理在当今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像其他专业一样既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作为我国护理界的骄傲——中医护理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2 临床中医护理现状

2.1 辨证施护流于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护理学科得到了飞跃发展,从功能制、责任制、到现代的整体护理模式,护理技术水平突飞猛进,但便捷、有效的传统中医护理在临床的应用并未得到迅速发展。罗坤华[3]调查显示中医院有60.2%的病区护理人员和护生未开展辨证施护,目前临床开展辨证施护率普遍偏低。即使在开展辨证施护时往往因证候复杂难辨、辨证结果与医生诊断证型不同时必须服从医生、护士辨不辨证结果都一样、护理措施中涉及中药使用等超出护士权力范围等问题而使辨证施护流于形式。中医护理病历的特色也大多停留在节气、舌苔、脉象、证型的记录上,很少有实质性的辨证施护内容和传统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措施的实施记录。

2.2 护理人员中医操作技能缺乏传统中医护理技术如推拿、按摩、中药雾化、中药足疗等在各种保健场所广为人们喜爱,但在临床的运用状况却不尽如人意。诚然其中有体制和经济因素的牵制,但护理人员的理念和中医操作技能水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虽然全国各大中医院校设立了中医护理专业,为各级中医医院输送了一定的中医护理人才,可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中医医院大部分护士大多从西医院校毕业,一般基层中医院从中医院校毕业的只占 3%~10%[4]。还有一部分中医院校毕业的护士由于临床很少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而使操作技能生疏,不能正确运用。

转贴于   3 创建实用型护理模式

3.1 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构建背景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前景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但如何有效促进辨证护理的开展,提高临床中医技术参与率和辨证施护质量,一直是困扰各级中医护理人员的难题。近年来有专家对中医护理模式的框架进行了科学的构想,对在新形势下怎样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开创性的思考,尚未形成规范的、操作性强的模式来指导临床中医护理工作。我院根据新形势下护理服务的要求及我国临床实际现状,以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适应现行医疗法规要求为原则,成立专门的科研小组,研究探索符合护理工作现状及现行法律法规要求,具有实用性的中医护理模式,促进中医护理系统化、现代化、科学化发展。

3.2 临床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是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基本条件我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虽然前期举办了多期中医培训班,临床护理人员全部取得了中医培训结业证书,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较全面开展辨证施护的人员只占调查人数的10%,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病人的开展率不足30%。为此我院结合当前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改变以往重理论轻技能的培训方式,从失眠、便秘等常见症状的简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入手,进行短期分期分批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强化集中培训,重点讲解拔罐、药浴、耳穴埋籽等的规范操作,反复练习,人人过关后鼓励各科室在临床开展实施,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有效的培训与考核后,护理人员能正确熟练地运用中医传统护理方法, 把简便易懂、疗效可靠的中医护理技术提供给患者,不仅突出了中医特色,也得到了病人的认可,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率达到70%以上。广泛的临床实践使护理人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实践的基础上定期进行经验总结、理论学习,加深其对中医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明显提高了临床辨证施护的开展率和临床护理人员中医操作技能,不失为当前经济、有效的在职人员中医护理培训方法之一。

3.3 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核心是辨证施护的实施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传统的“辨证施护”作为方法论欠全面,因为当今医疗护理服务要面对的是“人”而非“证”,如果直接用来进行中医护理实践,有收集资料不全、不到位的可能,因此需要对“辨证施护”进行创新性继承。针对如何使辨证施护和临床实际护理工作结合,更好地发挥中医优势,陈颖提出将国际通用的护理诊断与中医护理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把护理程序“中医化”,实施“四诊-辨证-施护-评价”的中医特色的护理程序[5],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难以开展。我院研究的实用中医护理模式从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提出护理人员根据医生的辨证证型结果,再去搜集与护理相关资料,运用中医八纲辨证、病性辨证、病位辨证等方法进行辨证后,制订以中医独特的护理技术为主导的护理措施,用护理路径的形式及时有效地落实于病人,最后对护理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的护理程序,给传统中医辨证施护的内容赋予现代内涵,并以临床实践为准绳不断修正、完善,建立一套完整的辨证施护工作体系,使新模式成为真正能指导临床实践的实用模式。

3.4 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重点是辨证施护的管理思路纵观国内中医护理现状,尚未形成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护理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上缺乏科学客观的衡量标准,中医医院现行护理管理标准基本是借鉴、引用西医院的管理, 由于中西医理论体系不同,临床护理中常常出现医护之间思路不一致,步调不和谐,配合不默契的现象,不同程度制约了中医特色的发挥。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管理目标以实用、对专业有促进为基础,重点加大辨证施护覆盖率,通过路径这种质量效益型管理方式,加强每一个环节的控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质控标准,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管理模式。新模式的管理思路一方面立足于中医内涵建设与发展,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多途径的方法,开展中医的循证护理,制定出既符合中医护理学自身规律,又可让不同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且认同的科学评价方法,对常见证型建立统一规范的客观量化指标,形成临床护理效果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加强质控管理,护理部每月通过护士长手册对各护理单元中医护理技术开展情况进行统计,将中医护理技术参与率纳入护理部质量检查考核内容,对影响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非护理因素进行协调,定期总结效果,向医院强化中医特色领导小组反馈信息。同时每3个月组织护理人员召开1次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交流会,介绍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体会,探讨运用技巧,进一步提高辨证施护护理质量。

4 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护理现状虽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中医护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当今人类医疗保健“回归自然”的潮流中有着无法估量的前景。当务之急是认清新模式的先进性, 在人文主义前提下,立足于发扬传统中医护理中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被认为行之有效并广为人们接受的护理技术,创建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的中医护理模式。“变而不失其正,遣形而存神”。相信通过中医护理同仁们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独立学科的中医护理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展现出其独特的风采与魅力。

参考文献

[1] 王 敏.对中医护理发展前景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07,7(5):19.

[2] 张 华,魏 红.对如何发展中医理论的思考[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2):105.

[3] 罗坤华.医院开展辨证施护现状调查分析与管理思路[J].中医药导报,2006,12 (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