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孝文化教学设计

孝文化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孝文化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孝文化教学设计

孝文化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多媒体网络环境;化学教学

一、多媒体环境下化学教学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的主体需求理念。现代高校化学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主要目的在于使用先进的教学技术促进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深入研究化学现象,引导学生掌握完整的化学理论知识体系。2.运用刺激反映的教学规律。从本质上来说,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实际上是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源,这对于学生掌握化学理论知识,给学生提高有效的教学渠道有重要意义。3.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理念。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环境下的高校化学教学,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联系,可以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环境,能够促进学生深入的掌握化学知识。在认知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化学教学在多媒体条件下优化教学设计,更强调围绕着学生的需求选择进行教学,教师不只是信息的单向传递者,而且还要根据学生的主动需求,给学生提供他们需求的信息。

二、多媒体环境下化学教学设计原则

1.课件内容要有选择性。在多媒体环境下给学生呈现的教学内容要有选择性,注重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能够在课件中呈现出化学基本原理,化学实验的设计思路,以及化学教学的创新思想,注重把化学理论知识与化学学习方法融为一体。大学化学课堂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更注重反映课本没能体现的知识内容,注重结合课本充实各种化学实验,实现各种图表、关键知识点与化学公式的总结。特别是随着高校化学知识的深入复杂,化学多媒体课件应当充分借助动画、视频等有效的教学形式,着力通过课件建立线上线下联系,形成完善的课堂教学沟通体系。2.课件形式要有丰富性。只有提高多媒体课件形式的丰富性,才能提高课件对学生的吸引力,着力吸引学生参与到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多媒体课件是直观的教学载体,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演示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直观的印象,可以让学生记住化学实验演示的过程。为了达到最佳的课件演示效果,应实现新旧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注重在归纳总结等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全面丰富课件教学的形式。

三、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注重事项

1.多媒体教学不能代替传统教学。多媒体技术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活动,高校化学课堂仍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通过师生的有效沟通,引导学生主动的思考和解析化学问题。多媒体课件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直观化、简单化和有效的分解。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板书,不能代替教师讲授的过程,只有围绕着有效的师生互动探讨,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化学知识,发挥教师的实际指导作用。2.围绕网络丰富精品资源库。网络是实现师生有效互动的平台,教师可以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的客户端为学生推送各种有价值的学习信息,教师也只有注重使用网络渠道获得精品教学信息,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化学领导的前沿知识内容,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学生学习前沿化学知识的实际需求。学生学习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持,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获取资源的重要渠道。但是,学生辨识网络资源质量的能力稍差,还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把握,能够由教师推荐给学生丰富有效的化学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学习能力水平。

随着现代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多媒体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只有注重使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才能发挥出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全面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水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孙晋营.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化学课堂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8(10):83-84

孝文化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一、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正如《新课标》所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发展什么?学生的发展应是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和“传授”是根本不同的,“传授”主要靠教师的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而“发展”主要靠学生内部的动力作用,使自身的素质和个性得到提高。教师要给予必要的、适当的指导、激励。

小学语文本身包含了促进儿童发展的诸多因素。语文是个载体,它所载负的文化科学知识,都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内涵及审美意义。通过语文学习,儿童不仅能学习语言,还会获得文化科学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及思维能力、丰富情感。所以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语文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原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根据教材特点,除确定语文知识、能力目标外,还要确定思想教育、情感渗透及思维训练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时,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个性的发展。

二、体现学语文和学做人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教语文、学语文,也要教做人、学做人。其实学语文和学做人二者是统一的。

学语文和学做人二者是必然统一的,但不是自然能够实现的,更不是把语文课变为思品课就能完成的。必须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因此在贯彻该原理时,必须以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统一各项任务。

(一)认真读书、作文,从学习语文中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及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养成喜爱读书、作文的兴趣和习惯

在《新课标》的教学目的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这样的目标不是老师讲几次能够达到的,必须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作文,从篇篇课文中,从作者的精美语言中,如,词汇的丰富,句式的多样,篇章构思的巧妙;从文字所载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之中逐步吸取。经过日积月累,学生会逐步体会出祖国语言文字之美,接受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从而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及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逐步养成准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好习惯。

(二)认真读书、作文,从学习语文中悟出一定的道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语言体现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和成果。每篇文章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因此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的过程,就是凭借文章的语言去理解、感悟、推想作者表达事物的道理和思想感情的过程。不论是写事、写人、写景的文章,其中总是蕴含一定道理的,只有明白了事理才能提高思想认识。通过习作,学生能写出日常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等,其习作过程也是受教育提高认识的过程。

(三)认真读书、作文,从学习语言中感受丰富的情感,为做一名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人类、热爱地球的现代人打下良好基础。

培养学生的情感,不能脱离读书、作文,因为文学作品大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小学语文教材不论是什么题材、体裁,作者所着力的是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使作品所表达的景、情、语三者统一起来,从读书中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因素;作者往往以事达情或以理激情,读书时就要先明事达理,才能入情,达到和作者情感的共鸣。

总之,要贯彻学语文和学做人统一的原理,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体会作品中表达道理的事例、词句,着力表达情感的笔墨,并以此作为指导学生阅读的重点。关键还在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人格力量;教师要有高水平的语文能力和正确的思想认识以及真挚的情感,从学语文和学做人上给学生做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遵循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创造性

教学是一种规范的社会行为,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必须在科学思想指导下进行,指导思想是科学的、先进的,其教学设计才是高水平的。

科学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科学性要求正确、准确;科学决不仅仅是结果,它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态度和方法,要重视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孝文化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40

一、小学教研组建设的理论概述

1. 教研组概念

教研组:教研组是我国基础教育有的教育名词,在英文中并没有确定的一个词与之对应。195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以下称两规程)是我国教研组最早的立法依据。最初,这类教学研究组织的名称各有不同,有的叫作“学科小组”,还有的称作是“小学小组”,其研究的内容和形式也没有统一的规范。本研究所指的教研组是指在小学中数学的教师组成的教师组织,主要任务是钻研教材,互相交流教法,共同学习探讨有关教育理念,诣在提高数学教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教师共同体。

2. 教研组建设的理论基础

在小组学习中,强调小组成员的异质性,各成员之间能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小组功能的最大发挥。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有共同的目标,学习者有积极的体验,能够在小组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以另一个人的失败为前提,有利于培养小组成员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能够在小组中获得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本研究中所倡导建立的教研组就应该是这样一个基于合作学习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之间团结合作,互相尊重,人格平等,在互帮互助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研究的活动,促进教研组整体的发展以及每个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中存在问题分析

1. 数学教师任务重压力大易倦怠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琐碎繁杂,教师感到数学教学任务繁重,身心疲惫,抽不出时间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研组活动中。很多数学教师反映,在学校整天都忙得团团转,要备课,写教案,做教学设计,上完课后还要批改作业,有时候还要进行个别辅导,一天下来整个人话都懒的说,更不用说再去做别的事情了。

2. 数学教研组活动及管理存在缺陷

数学教研组作为学校教师参与教育教学讨论的教师团体,而教研组的活动就是就是数学教师进行相互交流的重要载体。数学教研组活动在形式上单调刻板,在内容上缺乏新意,在一定程度上教研活动是只是单纯的为了提高数学成绩,强调应试教育,没有给教师创造足够自由发挥的空间。再加上数学教研活动的随意性较大,管理上也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虽有一定的工作计划,但缺乏制度的帮张,在具体落实制度方面落实不到位。数学教研组不能及时提供给数学教师感兴趣并且急需的资源和资讯。数学教研组的活动缺乏专家引领,在数学教研组长的任用选拔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教研组相对较为封闭,没能做到“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

3. 数学教研组内部不和谐,缺少外部支持

教数学师这个职业有它特定的人格特点,自尊心比较强,各自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主见。在现有的教研组文化氛围中,数学教研组内的关系很紧张。有些数学教师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能力比别人强,所以只是表面上的假合作。当教师有困惑时,只能自己单枪匹马地解决,没法获得更多的信息。有些老数学教师不舍得把自己的经验传给新教师,害怕别人超越自己。数学教师各自固守自己的思想,不愿与大家分享交流。

三、完善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策略

1. 树立自主专业发展观念

有效的教师发展应该是自主的和能动的。教师确立自主专业发展观,这是指向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得以实现的最根本方面。我们强调教师要树立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它包含三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教师要有发展的内部动力,而不是依赖于外部的要求。这种内在动机源于教师自身的人生目标,追求事业和志向等;另一方面,自主的发展还意味着和别人的发展是不完全相同的,是自己的发展,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提出的,是有针对性的,是个性化的发展,而不是千人一面的发展。

2. 关注学生、教材与课程

笔者认为,教师有责任参与到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这是因为:首先,教师作为教学一线人员,他们掌握更多来自教学实践的信息,对课程开发与实施拥有重要发言权;其次,教师参与课改,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课程决策与开发的权利,可以克服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建设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课程改革来自教师方面的阻力;再者,教师参与课改,本身就是教师对课程建设各环节的学习和理解过程,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实施教材和做出针对性的评价反馈。这是良性循环。

3. 合作+反思

孝文化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反思

一、对“文化”概念的再把握

“文化”这一概念已经被我国学校教育工作者广为熟知和运用。文化是什么?文化的结构如何?对人类文化这一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论抽象,种种界定无需赘言。

一个社会如果崇尚“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它在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制定各种社会制度时都会认真关注百姓的利益。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如果崇尚勤俭的价值观,那么,他就会有意无意地在他的日常生活、企业管理中贯彻这一观念:他不会建造富丽堂皇的厂房、办公楼,也不会在日常交往中奢侈浮华,在制订员工的行为准则中也会要求勤俭节约。

同理,一所学校的校服,你可以说它属于物质,因为它用各种纺织材料做成,占据一定的物理空间;你也可以说它属于制度,因为它本身体现了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你还可以说它属于精神文化,因为它体现了学校管理者重视通过统一形象加强身份认同的重要性。同样是学校的建筑风格,有的体现了浓厚的地域文化,有的颇有西方现代简约的艺术气质,还有的形同商务大楼。走进学校,你能够从这些作为物质存在的建筑中大致推测出管理者办学的理念。他可能关注本土意识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可能关注学生的国际视野,也可能在学生的发展方向上缺乏明确的思考。同样是基础设施,有的学校拥有装备良好的操场和体育馆,有的学校拥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还有的学校可能拥有优雅舒适的书画室。通过观察一所学校的基础设施,我们可以大致判断这所学校对学生发展方向的不同定位。

近年来,在教育领域新的概念仿佛井喷般层出不穷,这些新词汇一经出现,常常很快成为“学术流行语”,其内涵又容易被任意解读以至于不知所云。概念是理论体系的基本单位,因而正确地把握概念是正确地把握理论的基础,也是促使教育改革步入正确轨道的第一步。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对“文化”概念及其结构的诸多解释?

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界定“文化”,它都关乎文化现象的“整体性”。所以,思考学校文化的关键不在于选择何种界定作为“文化”的概念和结构,而在于我们是否用关乎“整体”的思维方式考察学校文化,也即关注整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校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而忽视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容易“见木不见林”,例如津津乐道于提炼校训,却不能将之贯彻于学校的制度、基础设施等工作,或者止于外在形象系统的设计,而不重视教育观的彻底反思。

当然,要把学校教育现象真正作为“文化现象”进行考察,除了关注“文化”的概念及其结构之外,还必须深入了解文化学的相关研究,否则就会发生词不达意、名不副实的现象,从而无法充分发挥引入“学校文化”概念的独特价值。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学校文化既然是一个整体,那么,我们应当从哪个部分开始思考?是挖掘学校传统,还是改造课程体系完善基础设施,还是重新设计形象系统?

设计一所学校的文化,首先要解决学校的功能问题。学校的功能即“学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具有的价值。学校的功能自然是“教育人”,通过教育活动塑造出具有一定素养的人。那么,该依据什么对“人的素养”做出界定呢?

人的素养是由情境决定的。情境,就是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了生活的“可能状态”和“理想状态”,从这两种状态出发界定的“人的素养”才具有现实意义。为此需要关注三个问题。

第一,要避免舍本逐末。

学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对教育基本问题的思考。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人应该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接着思考:“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帮助人们实现这样一种生活?”据此对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等教育问题进行价值判断,进而将这些价值判断贯彻于教育活动的诸方面。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才可能避免舍本逐末。

第二,要谨慎地面对“传统”。

当代教师理应尊重学校的传统,但是,传统本身是特定历史的沉淀物,只有当它适合当下和未来的社会发展要求时,才可能继续生存并发挥积极的作用。如果我们不顾生存的条件,硬将它移置于当下,那么,它不仅会奄奄一息,还会对个人的幸福、社会的进步造成阻碍。所以,搬出学校的历史档案“深挖传统”而忽视时空条件的变化,只能造就没有生命力的学校文化。

第三,要防止“闭门造车”。

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须臾不可分离。中国社会自近代以来经历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从东部发达地区的再创业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崛起和追赶,从物质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传统价值观的不断解构,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文化转型时代,而这一转型正以加速度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学校教育如果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就不可能履行好自己的责任。

三、学校文化设计的主体

谁来设计学校文化?是学校管理者、普通教师、校外教育专家,还是教育企业?

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是社会分工日益分化。分工的目的是通过发展高度的专业性提高劳动的效率,但是,分工也存在潜在的危险:如果没有彼此之间的密切合作,社会系统就不能提升整体的竞争力。

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者之间的隔阂由来已久,双方既缺乏高度的热情也缺少必要的平台进行持久而有效的合作。较为成功的合作局限于数量有限的重点院校和同样数量有限的基础教育学校之间。一方面,大量普通院校的研究者不得不依靠个体的力量和中小学进行有限而短期的交流,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普通中小学又难以获得足够的专业帮助。数量有限而短期的合作,既无法满足教育理论蓬勃发展的需要,也无法满足教育实践领域快速而全面进步的需要,由此出现恶性循环:理论越不能和实践密切联系,就越失去对实践的指导力,实践也就越远离理论,进而偏离科学发展的轨道。

理论的生命力植根于实践的土壤,它需要从实践中寻找有价值的课题,并从中概括、抽象有用的规律以实现自身的进步;实践也需要理论的指导提高自觉性、科学性,以避免低效、无效甚至是有害的劳动。只有两者密切合作,才能使理论和实践的互动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随着全社会对教育质量的日益关注,依靠科学理性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已经迫在眉睫。然而,除非理论和实践能够实现充分、有效的合作,无论是教育理论还是教育实践,都不可能有根本的变革与进步。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教育公司等盈利性教育机构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以教育服务为经营对象的企业大量涌现。有的学校为了应对上级部门的检查,或者为了省时省力,把学校文化的设计全盘交由教育公司完成。缺乏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深刻思考而仅仅由漂亮的“口号”组成的学校文化符号,可以经过精美的包装作为宣传手册吸引眼球,却无法成为学校建设的有力向导。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亟待建立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长期而高效的合作平台。

首先,由高等教育机构改革科研评价机制并提供必要的支持至关重要。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机构的科研评价重视由教育部、教育厅等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自上而下的课题研究,而忽视直接面向基础教育学校实践提供的知识服务。这就直接导致理论工作者既缺乏热情也缺乏必要的机制支持面向基础教育实践领域寻求科研课题和研究资源。

其次,基础教育学校要树立科学发展的信念。由于理论和实践的脱离,理论日益失去对实践的洞察力和指导力。置身于教育一线的管理者和普通教师一方面渴望理论的帮助,另一方面又对理论的指导力持怀疑的态度。经验自然是进步的基础,但是,只有这个基础却一定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从自发、感性、个别走向自觉、理性、规律,是实现学校文化建设科学化的必要途经。

再次,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制度安排。“产、学、研”合作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日益被转化为实践。如果承认教育理论知识也是一种“生产力”,那么,我们希望在基础教育领域也出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密切合作的热潮。在这个热潮中,政府主管部门在项目、资金、人事等方面提供的帮助无疑是不可或缺的。

孝文化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1丝绸文化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意义

丝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技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在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文化已逐渐渗透到历代社会的多个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秉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指导思想,对于传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传承即是激活其生命力,不断发展,不断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丝绸文化发展至今,应适应新时代的诉求,在创造中转化,在创新中发展,实现与时俱进的当代价值。教育传承是实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推动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机构,应担负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使命,为其提供平台和支撑。丝绸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造物智慧,在设计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基于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设计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将丝绸文化引入高校艺术设计课程,通过教学传承弘扬丝绸文化,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引导设计专业学生从传统造物智慧中汲取设计创新的养分。在推进丝绸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同时提升当代设计的文化底蕴,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之路。

2丝绸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2.1基于理论教学实现传承弘扬

高校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与思想引领的作用,基于高校理论教学的丝绸文化传承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进一步构建丝绸文化理论知识体系,有助于更加科学地传承丝绸文化。教学内容涵盖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即丝绸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丝绸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2.1.1立足本土纵向的教学内容侧重于中国本土的丝绸文化。教师以时间为主线,以设计领域为主要视角,集体讲授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丝绸文化,为学生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脉络,搭建好基础的知识框架,并提供进一步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由教师结合教学重点设置更为具体的专题,如“西汉马王堆刺绣云气纹”“唐代织锦中的团窠与团花”“明清丝绸设计的吉祥寓意”等。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教学组织形式,以专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主探究、整合汇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丝绸文化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以“西汉马王堆刺绣云气纹”专题为例,小组成员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三个方向进行自主探究,以造型设计为切入点分析云气纹的形态流变,以工艺技术为切入点分析云气纹的刺绣针法,以美学思想为切入点分析云气纹的文化内涵。由现象到本质,深度探究西汉马王堆刺绣云气纹的技艺特征和设计思想,并形成图文并茂的PPT进行汇报。通过“集体讲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不再做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丝绸文化理论知识体系的主动构建者。2.1.2拓展视野横向的教学内容侧重于中外丝绸文化的交流。在传统讲授模式的基础上,择优引入相关网络资源辅助教学,采用“线上视频学习+线下课堂讨论”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拓展学术视野、提升思维能力。如央视出品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以现代方式解读传统文化,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节目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推选了两件丝绸文物,其一为绢衣彩绘木俑,其二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北京服装学院楚艳老师团队带来了绢衣彩绘木俑的真人版服饰艺术再现,透过服装色彩讲述草木染技艺,解析了经由丝绸之路传入并流行于大唐的红花染料(图1)。中国丝绸博物馆赵丰老师团队带来了根据老官山汉墓模型复原的织机,现场演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的织造技术,解析了传统织机的“编程”思想及其对现代计算机的启示(图2)。线上视频学习在课前进行,设有两个目标,一是了解学科前沿的探索视角,二是对关键信息建立较为直观的视觉印象。线下课堂讨论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展开,学生围绕视频学习的收获与思考各抒己见,在思想碰撞中深度学习,再经过教师归纳整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直观呈现。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层层推进,为更加全面、深入地构建丝绸文化理论知识体系做一些基础工作。

2.2依托实践教学推进创新发展

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以探索丝绸文化在当代设计领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教学重点。通过设计实践探寻古今转化的路径和方法,激活丝绸文化的生命力,提升当代设计的文化底蕴,以期实现丝绸文化、艺术设计和现代语境的有机结合。2.2.1文化元素的提炼转化教学模块1以文化属性为切入点,基于丝绸文化基因的传承,提炼具有设计价值的文化元素,进而借助现代语境下的艺术设计形式进行转化运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引导式教学。路径1是从文字到图像的转化,通过对丝绸历史文化进行图像化呈现,以达到更加直观的展现与传承效果。首先确定图像化呈现的内容,如丝绸起源的传说、丝绸之路的故事、诗歌中的丝绸意象等;再根据内容拟定风格形式,如细腻具象的白描、恣意洒脱的写意、风格化的艺术表现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设计,需要注意知识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以及与载体形式相契合。以博物馆宣传册设计为例,在四川早期丝绸文化主题板块中,用图像表达“蚕以蜀为盛”较为直观易懂,更有利于发挥公众教育功能。甄选最能反映该时期丝织业状况的场景进行图像化呈现,如采摘桑叶、纺线织造、浣洗晾晒等。绘画风格可以参考战国采桑宴乐射猎攻战纹铜壶,该文物出土于四川,纹饰设计简练朴拙且意趣盎然,其中的采桑场景更可以作为直接借鉴。除主体部分外,可适当穿插形似丝绸飘动的带状纹饰作为视觉引导。通过这样的设计,有助于丝绸文化的传承推广,实现了地域文化元素的转化运用,同时也符合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属性。路径2依托于载体形式转化,通过对丝绸中的传统设计元素进行创新性表达,实现跨材质的碰撞与融合。立足现代设计语境,让传统文化底蕴焕发出与时代相呼应的魅力。以书籍装帧设计为例,丝绸封面是中国传统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形式,而现代书籍大多采用纸类材质,将传统设计的精髓转化为现代设计的资源并创新运用是探索的核心和关键。设计对象的主要定位是历史、文化、艺术类书籍,设计风格应与书籍内容相契合,以兼具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为佳,表达方式可归纳为“显性”和“隐性”两类。“显性”的表达方式侧重于视觉效应,通过多维度的设计创新实现。如汉代云气纹的气韵延续与色调调整,唐代团窠纹的元素置换与图式衍生,宋代八答晕的骨架变化与设色创新,等等。“隐性”的表达方式侧重于触觉感受,主要依托特种印刷工艺实现。例如凹凸压印工艺,可呈现出多层次的浮雕效果,适宜刻画较为立体的设计;又如UV印刷工艺,可呈现出类似覆膜质感的纹饰,适宜表现较为平面的设计。通过跨材质的设计转化,延续了传统书籍装帧设计的文化底蕴,同时实现了丝绸文化的创新传承。2.2.2传统技艺的现代演绎教学模块2以工艺技术为切入点,以延续丝绸传统技艺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同时与当今时尚文化的审美需求相契合,在实践中探寻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创新之道。第一阶段,提炼丝绸传统技艺的精髓,挖掘创造性转化的新契机。高校可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积极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为其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如邀请丝绸传统技艺传承人进校园入课堂,传授技艺、传承匠心。设计专业学生与技艺传承人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研讨创造性转化的方向和路径,共同提炼出适用于现代设计语境的核心技艺。以此拉近传统手工技艺与当代大学生的距离,传承弘扬“道技合一”的工匠精神,并促使丝绸传统技艺成为培育文化自信的载体,推动文化创新的源泉。第二阶段,赋予丝绸技艺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复兴丝绸技艺作为设计资源的价值。本阶段重在探索丝绸技艺从“传统文化”到“设计资源”的转化,力求实现技艺传承与设计创新的并行推进。首先以丝绸技艺为设计源泉汲取转化创新的养分,再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甄选适用的设计元素,最终创新运用于艺术设计以实现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时尚文化的融合共生。充分发挥专业所长,探寻丝绸技艺、艺术设计、时尚文化的结合之道。如:染缬技艺在家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织造技艺在箱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刺绣技艺在服饰设计中的创新运用,画缋技艺在装饰品设计中的创新运用,等等。延续了丝绸技艺的核心价值,实现了传统手工技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同时提升了当代设计的文化底蕴。第三阶段,探索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为丝绸技艺注入新的生命力。例如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丝绸技艺在设计领域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又如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趋势下,积极推进丝绸技艺与环保材料的融合创新;等等。既培养了当代大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也实现了丝绸技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

3结语

基于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设计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将丝绸文化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探索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路径。基于理论教学实现传承弘扬,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一步构建丝绸文化理论知识体系;依托实践教学推进创新发展,把丝绸文化转化为设计资源,实现丝绸文化、艺术设计和现代语境的有机结合。以文化传承推动设计创新,是一个值得持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袁熙旸.创造力在边缘:传统工艺、地方资源与可持续设计之路[J].装饰,2013(02):16-21.

[2]雷丽.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社会学解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03):9-13.

[3]陈炜,郝继旭.民族传统技艺融入高校美育的路径研究[J].湖南包装,2020(01):116-122.

[4]何思倩,张明.“民艺的传承与创新”设计专题实践教学启示[J].装饰,2017(01):110-111.

相关期刊更多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教育厅

时间频率学报

CSCD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生命与灾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民防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