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眼睛抽动的治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种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英文名字叫Tourette综合征。抽动症这个名字更直观地反映了它的临床表现:身体的抽动和发声的抽动。前者包括挤眼睛、做鬼脸、耸肩等,后者表现为频繁地清嗓子、突然地喊叫或骂人,甚至发出犬吠样的声音。这种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还不太确定它的发病原因,遗传可能起到一些作用,但发病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情绪等。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20%~25%的人在一生中有过抽动的经历,5%~6%的学龄儿童有抽动表现,只是症状轻重不等,病程也长短不一。轻的患者可能自愈,重的患者不但需要治疗,症状还可能持续到成年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抽动症患者经常伴有情绪和心理异常,容易合并注意力缺陷、学习障碍和强迫症。因此,抽动症的治疗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心理问题,需要患者、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为此,我想对患病的孩子、患儿的家长和老师分别说一些话。
首先,对患病的孩子:我知道症状给你们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不适,更有老师和小伙伴异样的眼光,令你们觉得自己是个“怪物”。其实,你们和别人的不同之处只是在于,你们的神经系统在和大脑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故障。情绪控制有可能缓解这种故障,而紧张则加剧这种故障。幸运的是,这种故障不一定永远存在,并且也不影响智力和身体的灵活性。你们仍然可以去参加感兴趣的活动,比如绘画、体育运动等。有些患者感觉,当自己投入地做一件事时,抽动频率会降低。你们身体上的这种不适,让你们变得更加敏感,所以,你们更容易体会和理解别人的困难,对吗?那么,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吧,你会从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和快乐!而自信能够抵消疾病带来的不适,让你有更多机会走出疾病的阴影。
其次,对患儿的父母:我知道你们承受的心理压力丝毫不亚于孩子。疾病的治疗、预后、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未来等,都是家长经常询问的问题。你们关心孩子,但是束手无策,因此焦虑,我完全能够理解。但是,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抽动就说:你看你又抽了!或者虽然不说话,但是露出一脸愁容。这样的结果往往令孩子更加紧张,抽动得愈加频繁。其实,除了积极就医,家长最需要做的是面对和接受自己孩子的“与众不同”,接受症状的长期伴随。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与众不同”并不影响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样才能消除孩子的焦虑情绪。事实上,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到了成年还有挤眼睛症状的患者,他们正常工作、正常生活,我想,一方面他们症状可能轻微,另一方面,他们很可能拥有心理非常强大的父母。
另外,有些家长喜欢要求孩子“忍著点”,而孩子往往忍不住甚至越要求忍越抽动频繁,令家长大为恼火,以为孩子是在和自己对着干。其实,患儿抽动之前常常伴随着一些身体局部的异常体验,比如嗓子发痒、眼睛干涩、疼痛等,这些感觉让患儿产生做一些动作的冲动。这种冲动起初还可以忍受,但随着忍耐程度的增加,冲动也变得越来越强烈,直到不可控制地发出声音或者做出动作。此后,身体的不适暂时得到缓解,但一段时间以后又会重新进入这样的循环。因此,让孩子“忍着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擅长治疗小儿抽动症
我们是来自湖南长沙的求医者。2009年初,我无意中发现我5岁大的儿子经常在看电视时不停地耸鼻子、努嘴。开始我以为是小孩子淘气,故意这么做的,也没有太在意,可是他的症状却越来越严重。我带他去医院进行检查,医生说他得了鼻炎,并给他开了滴鼻液和很多口服药。但他使用这些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耸鼻子、努嘴等症状并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善。2009年7月中旬,我儿子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他几乎每分钟都要耸鼻子、努嘴。我和丈夫以为孩子得了什么怪病,便带他去上海求治。在上海,经过多方打听,我们找到了上海新华医院中医科的吴任。吴主任在给我儿子做了详细的检查后告诉我,我儿子得的不是什么怪病,而是在儿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小儿抽动症。吴主任给我儿子开了一些药物,并嘱咐我回去按时给孩子用药。此外,她还嘱咐我,以后要注意给孩子调理饮食,尤其要给孩子喝纯牛奶,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康复。回到家后,我给我儿子服用吴主任开的药物,仅40多天,他面部抽动的症状就消失了,至今也没有复发。在此,我要向医术高超的吴任表示衷心的感谢。
湖南 长沙 刘芳
吴敏医生简介:吴敏医生现为上海新华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委、上海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国家自然基金委科研课题评审专家、上海市科委科研课题评审专家。吴任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及儿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诊治顽固性咳嗽、哮喘、间质性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肺部肿瘤等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抽动障碍、厌食、腹泻、遗尿、过敏性紫癜、儿童营养性疾病、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吴任主持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3项,并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上海市巾帼创新奖等多种奖项。
北京吴沪生教授治好了我女儿的癫痫
我们是来自山西晋城的求医者。2009年7月11日,我8岁大的女儿被查出患了小儿癫痫。当时我被吓坏了,因为我小的时候,曾亲眼见过一位邻居癫痫发作的情形。而且我听老一辈人讲,得了这种病,基本没人会去医院医治,因为根本不可能治好。但我还是抱着一线希望,来到了我们当地医院进行咨询。我清楚地记得,一位医生看了我女儿的检查结果后,不停地摇头叹息。当时我的心都碎了。后来,一位朋友告诉我北京儿童医院的吴沪生教授擅长治疗小儿神经内科疾病,并到处托人帮我挂号。3天后,我们终于挂上了吴沪生教授的号。记得第一次见到吴教授时,她是那么的慈祥,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吴教授细致地查看了我女儿的病历资料后,建议为她进行24小时睡眠脑电图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她与另一位专家为我女儿进行了会诊,最后才将我女儿的服药方案确定下来。她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处处为患者着想的做法让我们全家为之感动。我女儿按照吴教授制定的用药方案连续服药1年半以后,她的癫痫再没有发作过。然而,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眼看着上次开的药就快服完了,我女儿的症状也已基本消失,那么她服药的剂量是否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呢?可一想到又要挂号我就犯愁,心里很纠结,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吴教授发了条短信,短信中讲明了我女儿目前的情况,并询问吴教授是否应该对她的用药剂量进行调整。让我没想到的是,吴教授第二天就亲自给我打来了电话,并详细地将调整后的用药剂量告诉了我。当时我的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如今,我女儿已经13周岁了,这几年里她的癫痫病再也没有发作过。我很庆幸能遇到像吴沪生教授这样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经验丰富的医生。在这里,我代表我们全家向吴沪生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
山西 晋城 张春玲
吴沪生医生简介:吴沪生医生现为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康复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特级专家、卫生部计划免疫咨询专家委员、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会诊中心专家、国际小儿神经病学学会会员、《中华儿科》杂志及《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吴沪生教授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此后一直从事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她擅长诊治小儿癫痫、脑性瘫痪、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抽动秽语综合征、多动症,以及各种神经肌肉疾病和发作性脑病。近年来,吴沪生教授主持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曾参编《实用儿科学》、《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等9部著作,并荣获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奖等多种奖项。
成都胡天成教授擅长治疗小儿多动症
我们是来自四川自贡的求医者。2010年11月,我13岁的儿子刚刚读初一。他才上了两个多月的课,老师就把我找去学校四五次了,不是批评我儿子作业忘记写,就是说他上课太多动,并认为他的这种表现是一种病态,建议我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回到家以后,我在网上输入了儿子的相关症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他可能患上了多动症。于是,我在网上查找擅长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专家。经过综合考虑,我决定带我儿子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找该医院儿内科的专家胡天成教授进行治疗。胡教授是我见过的对病人态度最好的医生,他非常耐心地听我讲述我儿子的病情,并为我和孩子讲解他的想法和初步诊断的结论,然后建议我儿子去做几项测试,以进一步确诊。当胡教授得知我们是从外地来的患者后,为了尽量节省我们的时间,语气温和地告诉我们:“现在我马上给你开单子,四十五分钟就能出结果,把检查结果拿回来再找我看,一上午的时间应该足够了”。这令我十分感动,像胡教授这样为患者着想的医生正是我们求医者最需要的好医生。检查结果出来后,胡教授认为我儿子确实患上了多动症,并且伴有听力注意缺陷症,好在发现及时,病情不太严重。他建议先让我儿子服用小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一定要选择一种适合孩子病情的药物。我认为应先从国产药一点一点地来试,这样比较经济。用药一个月后,让孩子自己感觉是否有效果,如果效果好就继续用这种药物进行治疗,若效果不明显再来调药”。回家后,我儿子严格按照胡教授的用药方案进行治疗。连续服药半年后,他所有的症状(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记性差)都消失了。我做梦都想不到儿子的病会这么快痊愈。感谢胡教授治好了我儿子的多动症。这回,我儿子也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地成长了!四川 自贡 黄耀明
胡天成医生简介:胡天成医生现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委、成都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成都中医药大学科协副主席、四川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胡天成教授1967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此后一直从事中医儿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治疗小儿多动症、过敏性紫癜、病毒性心肌炎、外感发热、咳嗽、肺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等肺系疾病和厌食、呕吐、腹泻等脾胃疾病。近年来,胡天成教授主持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先后荣获省部级、厅局级科技进步奖5项。
天津马融院长治好了我女儿的抽动秽语综合征
我们家住河北唐山。我女儿今年15岁,上初中三年级。2010年9月,我女儿刚上初中,便莫名其妙地出现了眼睛、鼻子、嘴巴抽动的症状。开始时,我以为她是故意这样做的,还打骂了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她的这些症状是不由自主出现的,而且越来越重。2010年末,我女儿不仅眼睛、鼻子、嘴巴频繁地抽动,连脖子和腹部的肌肉也开始频繁地抽动。更为严重的是,她还经常不由自主地说脏话、吐口水,在晚上睡觉时还尿床。我带女儿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女儿得的是癔症,建议我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可心理医生又说我女儿患的不是心理疾病。这让我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我心想:就算女儿得的不是什么致命的疾病,但一个女孩子,整天挤眉弄眼、满口脏话,以后可怎么办啊。后来,我的一位同事告诉我,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马融院长擅长治疗此类疾病。于是我就带着女儿找到了马院长。马院长在为我女儿做了检查后告诉我,我女儿得的不是什么癔症,而是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马院长还告诉我,我女儿的病情是由于她刚上初中,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马院长的话让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马院长为我女儿开了一剂中药,并嘱咐我回去后按时给孩子吃药,同时不要在学习上给她施加压力。回家后,我按照马院长开的方子给我女儿抓药服用。我女儿仅吃了14剂马院长开的药,病就好了,而且至今没有复发。我非常感谢马院长。在这里,我衷心地祝福马院长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关键词:小学生;班主任;抽动症;真爱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45-02
有的时候,真的觉得做老师很累,特别是学校的事情比较多的时候,好像有万箭穿心的感觉,千头万绪,心神不宁。但回想自己几年来的教育生涯,真正让一个老师开心的莫过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和转变,孩子们的成长牵动着老师的心。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特殊孩子,低年级时他是个积极向上,充满热情的孩子。每每看见他,总会给你送上最灿烂的笑容,就是这个阳光儿童在上学期患上了抽动症。他进入小学开始,就会偶尔眨眼睛,我以为是正常现象。这个学期开始,我发现他平时会时不时地点头。这种点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一个动作,很可能是孩子抽动症的一种表现;到了学期末,症状渐渐转变为时不时不自主地哼出声来。开始时我很友善地提醒他不要随意发出声音,后来发现频次越来越高,我开始找他谈话,并为此批评他。但无论我怎样批评,他总是一直保持沉默,什么也不肯说。后来,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注意力完全不能集中,非常好动,性格也变得非常暴躁。很多任课老师反映这个孩子在进行集体活动的时候,不能遵守秩序,自控能力非常差,情绪波动非常大。由于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会表现出过激的反应,甚至还出现攻击别人的行为。我忍无可忍请来了他的家长,他的妈妈含泪告诉了我孩子的病情。我上网搜集了一些关于抽动症的资料,原来,这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我开始与他的家人一起商量帮助孩子的办法。开始时,我们瞒着班里的同学,担心同学们知道后会看不起他。所以当孩子们问起时,我只能编造一些善意的谎言。随着治疗的深入,孩子的病情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更加严重。这不仅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也让家长更担忧他的病情。纸是包不住火的,周围的孩子也渐渐开始觉察他的这些变化,大家都很疑惑,开始嫌弃他,渐远他。他开始变得自卑、内向。以前上课积极发言,现在坐在那里默默无闻,就连下课也不出去玩了,只是默默地待在座位上发呆。看到这样的情况,作为一个老师,我深感不安,所以我多次与家长交流,家长对孩子的病情非常着急,隔三差五带孩子去不同的医院就诊,可是医生和家长在谈论病情时被孩子听见了,孩子非常害怕,以为自己生了什么怪病,与大家不同,所以,变得更加自卑,敏感的内心渐渐关闭。我尝试着一次又一次地与孩子交谈。开始时,他不太能接受我,但我从不放弃。我不停地告诉他,在老师的心目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渐渐地,他向我敞开了心扉,他和我谈理想,谈学习,谈生活,谈病情,我不断给他勇气和信心,让他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地学习、玩耍、生活。我牵着他的手和他一起参与孩子们的课间活动。课堂上,我会留意他的一切行动,在他认真听讲时给他一个灿烂的笑容;在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走到他身边摸摸他的头,给他一点力量和温暖。一次晨会,趁这个孩子看病不在的机会,我和全班同学谈到了他生病的事,同学们当即表示要帮助他。我与班里的孩子约定,保守他生病的秘密。此后,大家一起关爱他,帮助他,让他感受到了来自同学们的关心。课间同学们主动邀请他一起玩游戏;课后还有同学要主动帮他补课。后来发现他朗诵非常有感情,于是我常把朗诵的机会交给他,同学们听了也不由自主地报以热烈的掌声。久而久之,同学们都认同了他的朗诵,还推荐他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朗诵比赛。他的自信度不断提升。一次,他的作文里这样写道:“学习了《掌声》一文,再回想我生病期间的林林总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这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幸福。”原来,幸福是这么简单。当我们对别人付出爱的同时,也在收获着一种幸福。作为教师,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教育就会起作用了。所以当我得知这个孩子的病情时,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用我的满腔热情去感化他,让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尤其是对那些现阶段稍稍落后一点的孩子,他们更需要老师多一些鼓励与赞扬,多一些帮助和亲近,会使他们信心百倍。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一些特殊的孩子,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不断进步。
二、以生为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用这个孩子自己的话说:“我喜欢咱们班,有人表扬我,和我玩。”由此我发现,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他们更会用自己的方式关爱身边的同学。因此,孩子们和他交朋友,愿意和他玩耍,凡事都想着他,让他感受到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在这件事情中,同学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他爱,给他帮助,这就胜过了任何药。爱是一味治疗心病的良药。
家长们会从医生口中得知,孩子是“过敏体质”这样的字眼。在同一环境中接触同样的物质,为什么有人过敏而有人不过敏呢?这是因为,过敏现象只会对这类特殊的人群“情有独钟”。这类人群就是过敏体质人群。有人这样定义过敏体质: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疾病而又找不到发病原因的人,称之为过敏体质。
为什么会出现过敏体质呢?
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占很大的原因。家族过敏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过敏体质,孩子也是过敏体质的几率高达80%。既然是遗传,为什么父母都没有某一种过敏性疾病,孩子还是会有呢?过敏的遗传是体质的遗传,而不是某一种疾病的遗传。有可能父亲是皮肤过敏、母亲是过敏性结膜炎,结果孩子遗传了他们两个的过敏体质,就可能会患有某一种过敏性疾病,这种疾病可能和父母不同,但是导致疾病的原因,是过敏体质的高度遗传。有些家长会问,父母都没有出现过过敏,孩子为什么还是会过敏呢?这是因为,过敏体质并不一定会发病,很多人在二三十岁之前都没有出现过过敏症状,结果某一天外部环境或者身体情况发生了变化,就会突然出现过敏。所以没有过敏症状不代表不是过敏体质,而这种过敏体质也可能遗传给孩子。另外,非直系亲属,比如叔叔、舅舅这样的亲属也会对孩子的过敏体质有影响,当然,过敏不只和遗传有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过敏和如今的环境污染、被动吸烟、食物添加剂的摄入、过早的摄入牛奶以及抗生素的滥用等因素都有很大关系。
预防过敏,从重视湿疹开始
说起湿疹的治疗,很多家长总是不以为然,不少家长会认为这只是个简单的皮肤病,擦点药就可以了。其实,湿疹的出现,已经说明过敏开始出现了。过敏会发展,会转化成其他的形式,医学上把这种发展叫做“过敏进程”。过敏进程通常都是从湿疹开始的。婴儿一出生就可能会出现过敏引发的湿疹,直到2岁之前都是过敏性皮炎高发的时间。这种过敏大部分是通过饮食引起的。因为宝宝这时候和外界接触不多,基本都是通过母亲的奶水和牛奶蛋白等食物,所以食物过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然而,绝大多数湿疹的孩子父母不知道如何给这类孩子正确的喂养。
家长不认识的过敏
过敏专业的儿科医生在治疗过敏的过程中遇到最大问题,就是家长对于过敏疾病的误解。孩子明明就是简单的鼻炎或者结膜炎,或者长期腹泻,或者高热惊厥,或者多动抽动,甚至引起癫痫和孤独症,怎么医生会说和过敏有关呢?不少家长甚至一些非专业医生会认为你胡说八道,否定你的治疗。实际上,过敏的表现并不仅仅局限在某几种皮肤性疾病上,很多时候,会给孩子全身系统造成损害。过敏可能诱发的疾病有很多,而很多疾病的背后其实都有过敏的影子。因为孩子是过敏体质,只要处于一定的条件,或者受到外界的刺激,就可能会出现相应的过敏症状。所以,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很多疾病都不是单纯的发作,背后都存在过敏问题。
多种途径识别过敏体质
皮肤病:湿疹和脂溢性皮炎是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长出很多红斑或者小丘疹,有明显渗出,如果用手挠抓,会使皮肤表面溃烂,皮肤溃烂处会流出黄色液体而结痂。湿疹常发于头部和面部,比如额部、双颊、头顶部等,也有可能蔓延全身。脂溢性皮炎主要表现在婴儿的时候头顶一直有结痂。此外还有皮肤过度角化、干燥,特别是三岁以上,很多蛋白过敏的孩子就是出现皮肤过度角化变粗,毛囊角化,皮肤扎手。皮肤变黑,特别是双手、膝盖、脖子,很多家长会反复给孩子洗手和洗脖子,但也效果不明显。
消化系统疾病:孩子出生以后放屁很多,并且声音响亮,还经常容易打嗝。有些孩子还会出现生理性腹泻,一天大便6~7次,为稀便,主要原因是乳糖不耐受或者动物蛋白过敏。添加辅食以后这些症状就会明显改善。除了腹泻,便秘也可能是食物过敏的一种表现。
黏膜上的疾病:过敏性结膜炎引起眼结膜的过敏;过敏性鼻炎的孩子常常揉鼻子、抠鼻子、打喷嚏、流清鼻涕或者鼻塞。还有小小的年纪就出现黑眼圈,这都和过敏有关。
呼吸系统疾病:孩子反复气喘,支气管哮喘,和过敏高度相关。
神经系统疾病,如孩子多发性抽动、多动,也和孩子的过敏有关。这是因为长期过敏对黏膜的刺激会导致孩子,频繁眨眼睛、耸鼻子,张嘴。甚至出现耸肩和抽肚子的症状。严重的孩子还会出现眼睛上翻、清嗓子、嗓子有怪声。
心脏上的过敏:过敏性也会引起心肌损害,表现就是孩子不爱睡觉,入睡困难,晚上睡觉的时候容易出汗,其次是孩子不爱走路,经常要人抱,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精力充沛,不感兴趣的东西,就耍赖,没有精神。有些孩子1~2岁的时候会出现频繁的咬人现象。
过敏该怎样治疗
因为遗传是不能改变的,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过敏是不能根治的,但是过敏史是可以控制的。有关过敏的治疗有很多,除了口服抗过敏药,我认为最实用的就是西医的“回避治疗”。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过敏源的检查,找到引起我们过敏的原因,尽量避免接触。比如湿疹的孩子,很多都是牛奶蛋白过敏,这个时候,给孩子换成低敏奶粉,不少孩子就不治而愈了。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我们在生活给孩子很好的喂养和护理。大多数到青春期后就可以自愈了。有人这样总结总结过敏治疗的目标:第一、控制病情在一定范围内,不让疾病进一步对人体有损害。
头部
压力过大或长期持续性的压力会导致紧张性头痛和头皮多油,甚至造成严重脱发。
减压方法:叩头。双手握空拳举于头部,先从前额向头顶两侧叩击,再从头部两侧向头中央叩击。每天早上或睡前进行,每次叩击50次左右,能很好地解决头痛问题。
眼睛
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现代人的眼睛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在办公室明明没干什么体力活,从早坐到晚也会感到浑身乏力,甚至还会头胀、头痛。这很可能是用眼过度造成的。眼睛作为最易受到疲劳侵袭的部位,会对全身的疲劳症状起到预警作用。
减压方法:动眼、敷眼、薰眼。首先,用电脑、看电视、看书时,应每隔1小时休息10分钟,眨眨眼、转转眼球,做做眼保健操。早晚用毛巾敷眼,早上用凉毛巾,晚上用热毛巾;或双手对搓至发热,用掌心热敷双眼,每天数遍,多多益善。也可以用茶薰眼,以保持眼睛湿润。注意,不要随意使用眼药水。
牙齿
长期压力过大易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使口腔内的有害细菌有机可乘,引起牙龈发炎、口腔溃疡,反复难愈。
减压方法:咬牙切齿。双唇轻闭,叩牙30~50次,然后牙齿咬紧1~2分钟再放松。配合按压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第一、-二掌骨延长的交点即为此穴),拇指屈曲垂直按压另一只手的合谷穴,一紧一松,每两秒一次,按压10~20分钟。两手交替进行。以上方法能起到良好的健齿作用。
颈部
颈椎病似乎是现代人无法逃避的疾病。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时,颈椎肌肉的酸胀和疼痛会加剧。严重者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头晕头痛。
减压方法:大鹏展翅。在办公室,经常用手轻柔地摩擦颈后部,直到颈部发热,你会感到颈部轻松许多,酸胀与疼痛慢慢就会减轻。看电视时,可以学一学大鹏展翅的姿势,慢慢弯腰至90°,两只手臂像大鹏飞行一样展开,越高越好,同时注意把头抬起来,尽量坚持久一些,可以帮助增加颈部肌肉的韧性。
胸部
近年来,时有风华正茂者因工作过于繁忙而猝死。慢性精神紧张严重危害心脏,如果你总是感到烦躁、胸闷、心口疼,那就要注意减压了。
减压方法:赶走不良情绪。情绪与心脏健康联系密切,消除负面情绪是养心的关键。在生活和工作中,当遇到令你愤怒、悲伤或焦虑的事情时,要先问自己四个问题:这重要吗?我的反应恰当吗?这种情况能改变吗?它值得我这么做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意味着你应该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改变自己的反应。可以采用自我谈话、调节呼吸,或者其他任何方法来改变过度反应,让自己冷静下来。如果这四个问题的回答均为“是”,就应该以恰当而坚定的方法,说出你所质疑的行为、解释你的感受,要求对方作出改变,而不是发火,把不良情绪一直带下去。
胃部
许多人的胃部不适都与精神长期过度紧张有关,属于神经官能性胃炎。
减压方法:解除精神紧张。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族,有助缓解神经紧张。增加睡眠,给身体充足的休息。
腹部
当人体处于压力之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激素水平会升高,导致多余的脂肪在腹部存积,脂肪肝、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将随之而来。
减压方法:按摩腹部。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减少腹部脂肪堆积。
腰背部
腰酸背痛不仅与长期劳损有关,还与身心负荷太重密切相关。休息后症状略有缓解,但稍微劳累或休息不好就会加重,疼痛难忍,十分痛苦。
减压方法:背手操练。直立站好,两手在背后交握,两肩夹紧下垂,手臂带着胸部往上提升,越高越好,手臂上提时用鼻子吸入尽可能多的氧气,放下时呼出,这样可以有效缓解鼠标手和背部劳损。更大的收获是你走路时不会再弯腰驼背。也可经常搓擦腰肾部位,先将手掌搓热,然后擦搓腰部,至腰部发热为止。
气血不足,慎用按摩器 李淑萍
现今,价格不菲、功能各异的按摩器成了上班族自我放松的好帮手、子女们孝敬父母的热门礼品。按摩器的确能达到一定的放松和保健效果,特别对于精神高度紧张的办公室一族,它能帮助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改善腰酸背痛症状。不过,中医专家指出,气血不足的人,特别是体虚老人,要慎重使用按摩器。
老年人或久病患者往往因气血不足而出现身体疼痛,对于这种疼痛,治疗的关键在于益气健脾,调理气血,气血充足能够濡养经脉,疼痛才会消失。所以对于这类疼痛,最佳的办法是饮食调理。按摩器并不能很好地缓解因气血不足引起的疼痛,相反,还可能引发一些副作用。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皮肤病、淋巴结炎等疾病的患者,要尽量避免使用按摩器,以免诱发疾病。
缩短空气龄,健肺又抗衰 董天恩
人有年龄,空气也有年龄。美国洛杉矶的呼吸病专家莫克斯特经过20多年的研究,认为进入肺内的空气的年龄与人的健康关系十分密切。
他指出,刚通过呼吸进入肺内的空气空气龄较短,进入肺内停留时间长的空气空气龄较长。他通过分析证呢,空气龄较长的空气,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与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力量不足,影响肺的气体交换和氧的吸收利用,也影响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时间长了,容易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过早衰老。如果坚持深呼吸,就能吸进较多的新鲜空气,缩短肺内气体的空气龄,提高肺的气体交换率和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中医学认为,脏腑之气的生降出入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气的生成和运行不正常,都会导致各种疾病。因此,“养气”的最好方法是深呼吸,做到深(一呼一吸都要到头)、长(时间要拉长放慢)、匀(呼吸要平稳均匀)、恒(长久坚持下去),便可使气血充沛、运行通畅、精力旺盛、身体健康。
深呼吸的方法简便易行,人人都可以做到。每天利用空闲的时间,站在空气新鲜的地方,吸一大口气,闭住嘴停两三秒,再用力向外呼气,然后再吸气。这样深吸深呼,每分钟15~20次,每天早晚各做一次,连续3~6个月,呼吸系统的功能就会增强,衰老的过程将会减慢。
耸肩防病,不可小瞧 冀 泽
耸肩动作简单,却能防治多种疾病。
耸肩不仅能使肩部的肌肉收缩与放松,还能带动颈部、胳臂、胸部和背部的肌肉也参加到运动中来,不仅使肌肉发达,还能加快血液循环。
据一些医院的体疗科统计,耸肩对防治肩周炎、颈椎病、颈肩综合征、脑供血不足、头痛、失眠,胸闷气短等均有较好的效果,而且没有副作用。耸肩的方法简便易行,站位、坐位、行走住都可以,两臂自然
下垂或端在胸前均可,耸肩时先轻后重,连续50~100下,每天一两次,长期坚持下去,就能体会到耸肩带来的好处。
梦中抽腿?泡泡脚
近两年,我睡觉时偶尔会出现腿脚或全身突然抽动一下。这种现象时有时无,有时接连几天发作,有时几个月才发生一次。去医院就诊,医生也没说出原因,开了一些药给我吃。这些药都有副作用,也不知道是否对症,所以我急切想找出病因,不知有没有缓解的对策? 安徽 管莉
答:如你所说,如果梦中抽腿或全身突发性抽动只是偶尔发生,那么多数是因为白天运动过量,或身心压力过大,使得腿部肌肉紧张过度,晚上仍无法恢复正常所致。对此,可在减压的同时,进行睡前泡脚,让腿部肌肉得以放松。如果在泡脚的温水中加入食醋、丹参,红花、桃仁或白萝卜汁等,更有助睡眠,还能起到消乏解暑、活血通经的作用。
泡脚时间不宜太长,最好别超过半小时。妇女月经期、怀孕期和惠有较严重的心脏病、精神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预防青少年抑郁,连服12周鱼油 悠 然
鉴于青少年罹患抑郁症的比例有增加趋势,美国医学界加大了相关研究的力度。据青春期抑郁症治疗专家艾明葛医生的一项最新研究,鱼油可以帮助青少年改善大脑机能,克服或缓解种种不良情绪,甚至起到预防抑郁症或精神障碍之效。
临床试验证实,有抑郁或精神障碍倾向的青少年连续服用12周鱼油,至少一年之内其发病风险可降低80%,而且服用鱼油丸很方便,也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据报道,目前在美国一些中小学生中,已开始实施“连续服用鱼油12周”计划。
吃了粗纤维,为何不润肠 张玲玲
越来越多人知道,如果缺少膳食纤维这个“肠道清道夫”,就容易被便秘“缠”上,体内的毒素很难清除,降低胆固醇、稳定血糖的作用也很难完全发挥,因此,红薯、玉米、芹菜、韭菜等高纤维食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但是,有些入常吃高纤维食物,便秘依旧得不到缓解,有的甚至更严重,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高纤维食物缓解便秘虚有其名?其实,是他们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程序――摄入高纤维食物时,要搭配足够的水分,高纤维食物才能起到“润肠”的作用。水分摄取不足,光吃下大量纤维质只会让便秘更严重。
吸水性强是膳食纤维的特点之一,它的润肠作用在于吸水后能使肠内容物体积增大,并使大便变松变软,通过肠道时会更顺畅更省力。如果吸水不够,膳食纤维就无法发挥润肠作用。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天都要摄入30克左右的膳食纤维。在保证适量摄入膳食纤维的同时,每天也应保证摄入1500~2500毫升的水分,出汗量大、活动量多和体重较重的人需要的饮水量更大。饮水最好少量多次,切忌暴饮,因为如果每次喝超过240毫升的水,身体就难以吸收,会很快从肾脏排出,不如每次只喝100到150毫升,让身体充分吸收。
有些食品越薄越有害 益 思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与食物安全中心的最新研究称,在所有的油炸食品中,越薄其所含的丙烯酰胺就越多,对人体的危害也越大。丙烯酰胺是食品经过高温油炸后产生的一种致癌物,长期食用含丙烯酰胺的食品,哪怕每次吃得不多,也会让人出现嗜睡、幻觉和震颤等症状,情绪与记忆改变,并伴随末捎神经病(如出汗和肌肉无力)。
研究人员对103个煎、炸、烤小食样品中的丙烯酰胺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比薯条高10倍。其中一种由土豆淀粉制作的饼干,由于体积细小且薄,每千克的丙烯酰胺含量高达2600微克,谷类早餐和果仁的丙烯酰胺含量较低,分别为每千克16~160微克和每千克10~120微克。
食物越薄,其在油炸时接受的温度就越高;温度越高,产生的有害物质就越多。也就是说,油条比薄饼安全,炸馒头片比又薄又脆的千层饼安全。除了这些食品,被白领喜爱的一些小点心,如薄脆饼干、曲奇也会对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研究者建议,如果在家里煎炸食物,最好切成薄厚均匀的大块。控制好温度和时间。在油温较低的时候将食物下锅,炸至浅金黄色即可。如果给食物沾上一层生粉浆再炸,丙烯酰胺含量可减少55%~65%。
南瓜瓤营养胜瓜肉 兰政文
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抗衰防老以及补血作用都不错。但烹饪时大家常丢弃南瓜瓤,实属浪费,因为瓜瓤的β-胡萝卜素比瓜肉多出5倍以上。为此推荐两款南瓜瓤养生食谱:
蜂蜜大枣南瓜瓤汁:将老一点的南瓜连同瓜瓤,加上蜂蜜、大枣蒸软,然后打汁饮用。功效:补血,并能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
南瓜瓤蜜汁山药:将去籽的南瓜瓤和冰糖加少许水煮熟,倒入搅拌机里打汁。把山药切条,摆盘里隔水蒸熟,淋上南瓜瓤汁食用。功效:具有滋补作用,为病后康复食补之佳品。
爱与玩具说话?那是孩子渴望交流
我和先生工作很忙,女儿一直由外婆照顾。最近,我们发现3岁的女儿整天抱着玩具,对玩具说悄悄话。我们逗她,她也不理,沉浸在和玩具的交流中。带她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她也是自己玩自己的。这孩子是怎么了,为什么宁愿跟玩具说话也不愿意和我们说呢? 上海 施美美
答:喜欢玩具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如果发现孩子有话不跟父母说,宁愿抱着玩具说悄悄话时,家长们就要注意了:与玩具说话的孩子其实很渴望交流。
现在的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多数由老人看管,老人对孩子疼爱有加,百依百顺,久而久之,孩子在心理上完全依赖家人,对外界相对陌生,缺乏安全感。当孩子慢慢长大,情感交流更为迫切,但家长与其共处的机会却不多时,孩子只能通过自言自语来解闷,或者对着玩具说话,这样的孩子容易发展成不愿或不会和他人交流,甚至有交往恐惧,最终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性格。
因此,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经常对着小玩具或小动物说悄悄话,不愿和其他人交流时,就要引起警觉,孩子这个时候很渴望交流,家长应该给孩子制造更多的沟通机会,除了要多点耐心与孩子对话外,还要多带孩子出去接触外界环境,多与同龄人相处,让孩子自己学会沟通和了解这个世界。这样,孩子的心理才会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儿童老叫腿疼,要排查白血病 雷作熹
儿子常喊腿疼,工作繁忙的王先生起初没太在意,记得自己小时候也常喊腿疼,妈妈说是缺钙,给他买了不少钙片吃,年长的爷爷奶奶说是生长痛,每个小孩都会出现的。但随着儿子叫疼的次数越来越多,疼痛时间也越来越长,王先生的心不踏实了,他抽空带儿子去了一趟儿童医院,医生诊断他的儿子得了白血病。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王先生难以接受。
日常生活中,儿童叫喊腿脚疼痛,如果没有明显的外伤,许多家长都不太在意。实际上,儿童腿疼大都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长痛”,对于生长痛,通过休息、补充钙剂一般可以缓解。鲜为人知的是,白血病也会引起儿童腿
疼,由于骨髓腔内大量白细胞增生、压迫、浸润并破坏骨膜、骨皮质和关节,引起骨及关节疼痛,是白血病的早期症状之一,和一般腿疼没有什么明显区别,加上孩子描述不清楚,因此很容易被家长忽视。另外,一些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结核性骨关节炎等,也会发生关节疼痛。所以,如果孩子反复出现关节疼痛,家长不可大意,最好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查血象,在排除了疾病所致的疼痛后,才可以考虑为生长痛。
板蓝根,儿童不宜
听说七八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为了防止我3岁的女儿“中招”,我开始给她服用板蓝根冲剂,以作预防。谁知才喝两天,女儿就拉起了肚子。社区医院的医生说儿童不宜服用板蓝根,而且服用板蓝根对预防手足口病毫无效果。他说的是真的吗?
贵州 张园园
答:板蓝根的确不适合儿童服用。板蓝根虽然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及解毒作用,但其性味苦寒,比较适合体内热邪导致的风热感冒。体质虚寒者,常感脾胃不和、容易腹泻、身体怕冷,就不适宜多喝板蓝根。尤其是婴幼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多服板蓝根,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
至于板蓝根能否预防手足口病,目前还没有研究证实板蓝根有此显著疗效,所以,家长不要随便给孩子服用板蓝根,以免贻误病情。
大笑丰胸 谷雨生
印度有笑诊疗所,法国有笑俱乐部,瑞士有笑面馆,日本有笑学校,德国有笑比赛,美国有笑医院……人生来就会笑,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笑100次,运动效果相当于划10分钟船。但很少有人知道,笑也是一种很好的丰胸运动。
一个人大笑时会肩膀耸动、胸膛摇摆、横膈膜震荡,血液含氧量随着呼吸加速而增加,更重要的是脑部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令人感到心旷神怡,笑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呼吸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笑伴随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中医中有“常笑宣肺”的说法,“捧腹大笑”是很好的呼吸运动,它可使肺部扩张,为肺部传送更多新鲜空气,让气管和肺部处于放松状态,也会产生一定的“膨胀感”,不会因缺水、缺气而下垂。因此在和周密聊天时,别再抿嘴微笑,应与她们一起开怀大笑,定有不错的丰胸效果。
要想有好的丰胸效果,需要经常琢磨笑的艺术,需要“投资”――你得经常和喜欢笑的人交往,注意搜集整理引人发笑的笑话、幽默资料,尽可能去欣赏喜剧、相声之类让人发笑的艺术。
感冒药为何诱发胃溃疡
我丈夫患有慢性胃溃疡,前段时间才住院治疗了一番。上周他晨练时受凉,头痛发烧,我给他吃了些感冒药,第二天他就感觉胃不舒服,越来越痛,到医院一看说胃溃疡又发作了,还伴有出血。难道感冒药也会引发胃溃疡?
广西 王迅
答:的确有一部分感冒药是会诱发胃肠疾病的,惠胃溃疡或其他胃病的患者如果服药不慎就可能加重对胃的损伤。诱发胃病发作。具有退热镇痛作用的感冒药,如维c银翘片、感康、感冒通、康泰克、白加黑、泰诺林等,其主要成分多为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对胃肠道刺激较大,容易损伤胃黏膜上皮层,破坏胃黏膜正常生理屏障。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急性胃黏膜病变,造成溃疡复发,甚至出血。因此,胃病患者尤其是胃溃疡患者,患了感冒之后,用药要特别慎重,尽量选择对胃肠道刺激小的感冒药,同时不要空腹或过量、过长时间服用。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服用治疗溃疡的药物,以防止感冒药对肠胃造成刺激。
甜蜜后,忌喝凉水 梁 君
浓烈的激情过后,犹如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运动,容易感觉口干舌燥,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很想来一杯冰爽饮料。不过,保健专家告诫说,爽快过后后果很严重,因为“甜蜜”过后喝凉水很伤身体。
祖国医学认为,肾藏精,之后人体的精气亏虚,毛窍开泄,肺气不固,抵抗力下降,如果风寒之邪乘虚而入,易引发肺、肾、胃等各器官的疾病。事实上,之后身体血液循环加快,血管充血扩张,此时如果立即喝凉水,会使充血的胃肠粘膜紧急收缩,引发胃肠不适或绞痛等症状。因此,之后切莫猛喝凉水,而应用温水解渴。
同样的道理,“甜蜜”过后吹凉风、洗冷水澡都是不恰当的,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感冒、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多梦宜补心 康 杰
每个人都做梦,但有的人整夜做梦,就像一直醒着一样,真正醒来时就头昏脑涨。中医学认为,多梦的原因在于“心气不足”,因此治疗上当以滋阴补心为主。多梦者可根据自身特点,分清自己所属类型,在日常饮食、生活习惯上加以调整。
1 心脾两虚型: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疲倦,吃不多。治疗以益气健脾、补心安神为原则,日常可选用人参、白术、黄芪等中药来煲鸡汤,也可用龙眼、红枣、莲子等药食两用品煲粥喝。
2 心肾不交型:表现为心烦不能睡,睡着易做梦,伴有头晕、耳鸣、口干等症。治疗要以清心安神、滋阴补肾为原则,可以适当服用六味地黄丸,食疗可选用山药、枸杞、粳米等食材一同煮粥,以助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