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资源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中生对于乡土文化有着较大的兴趣,希望能够了解乡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能够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
1.弥补现行英语教材的地方特色缺陷
作为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内容,英语教材对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统一的英语教材具有一定的地方局限性,不能将我国的具体国情体现出来。为了弥补现行英语教材在地方特色方面的局限性,应该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积极融入乡土教材,从而使英语教材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的乡土文化资源,能够使英语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充实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鲜活有趣的乡土文化教材,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对本地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运用英语向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人民介绍当地灿烂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扩大本土地方文化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本土地方文化。与此同时,积极运用英语乡土教材,有利于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和课本内容,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乡土文化资源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遇到的阻力
尽管乡土文化资源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融入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由于乡土文化具有突出的地域性,很难出台统一的英语乡土教材,只能靠本地一线教师自行编写英语乡土教材,编写的质量参差不齐。高中教师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能力有限,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这项工作。乡土文化资源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遇到的最大阻力就是应试教育的束缚,很多高中教师和学生都将提高高考英语成绩作为英语学习的唯一目标,缺乏对乡土教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动力。
三、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的具体对策
1.编写高质量的英语乡土教材
为了发挥乡土文化资源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必须编写高质量的英语乡土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为基础,与当地的高等院校联系,将具有特色的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出来,甚至可以开展跨学科合作活动。
乡土教材涉及历史、地理、语文、音乐、美术等各个学科,通过跨学科编写能够降低乡土教材编写的难度,节省一线教师编写教材的精力和时间。高中英语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开发乡土文化网络资源课程库,在课程库中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介绍泰州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传统、风土民情、嫁娶风俗、饮食习惯等内容。
2.高中教师要具备较强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发意识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都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难以编写统一的英语乡土教材,因此编写英语乡土教材的重任只能落到每一个一线高中英语教师的身上。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具备较强的乡土资源开发意识,能够有意识地开发和利用乡土教材,学习和挖掘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并将其合理地转化为教学内容,对乡土教材进行不断地充实和更新。
泰州地区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有凤凰城的美誉,是长江沿岸一颗璀璨的明珠,汇聚了吴楚越文化的精髓,从秦代就开始建立城市。泰州市是江苏省的园林城市和文明城市,也是江苏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高中英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挖掘与泰州市有关的历史名人、文化典故、风土民情、当地特产等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并加以利用。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乡土教材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英语乡土教材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应该进一步提高乡土教材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抓住高中生的兴趣爱好来编写乡土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提高乡土教材的实践性,使学生能够进行体验式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抓住高中学生喜爱美食这一兴趣点,收集泰州市的长江三鲜、泰兴香荷芋、芜湖酱菜、米粉干这些美食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借鉴《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热播纪录片的形式,积极运用多媒体,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这些美食,并用英文介绍美食和美食背后的故事,使学生在快乐和享受的过程中掌握英语知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选择一样自己最喜爱的泰州美食,并用英语撰写一个美食介绍,在课堂上举办“我爱泰州美食”英语演讲比赛。用这种方式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挖掘文化资源,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例如,举办“如何借鉴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的营销模式,对泰州美食进行推广”的英语辩论赛,使学生能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文化学习,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本文以泰州地区的乡土文化为例,分析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尽管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仍然遇到了一些阻力,然而积极开发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丰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是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爱琴.宁夏乡土教材的历史变迁:基于功能主义的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4).
【关键词】地域文化资源;现代纤维艺术;作用
中图分类号:J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64-01
在造型艺术领域,现代纤维艺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才被引入中国。虽然发展历史较为短暂,但由于它所具有的材质表现、材料使用、造型形态的多元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加入到创作中,这使得现代纤维艺术成为具有激情活力的一门艺术。历经16年,“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纤维艺术展,它让世界纤维艺术家走向中国,让纤维艺术走向我们的生活。基于现代纤维艺术蓬勃发展的势态,我们必然要考虑地域文化与现代纤维艺术创作之间的一些关系及作用。
一、浅析现代纤维艺术
现代纤维艺术作为现代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指的是以天然的动物、植物纤维(丝、毛、棉、麻)或人工合成纤维为材料,运用编织、环结、缠绕、缝缀、拼贴等多种制作手段,创造平面或立体形象的一种艺术。现代纤维艺术作为一门具有综合性及多元性的艺术作品,它与我们的高品质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纤维艺术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空间,为人们展现出视觉上及触觉上的美。
二、现有作品中地域文化资源的使用
最早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纤维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家是朱伟和施惠,他们两人一起合作构建的《寿》,是以龟甲为原型,上面的甲骨文清晰可见。在现代纤维艺术上应用地域文化资源的作品还有一些,这些艺术家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在传统技术上及材料上实现自我突破,使作品具有震撼心灵的张力。(二)创新了传统的美术风格,使作品在审美方面更具有现代意义。(三)将地域文化资源应用在现代纤维艺术中,反映了不同地域及不同文化背景中艺术家对艺术不同的表现形式及理解。通过作品可以使我们看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构建出现代不同的文化理念及形态。[1]
三、地域文化资源对纤维艺术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作为艺术创作资源,地域文化是凝聚了先人们的优秀文化传统及品质,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热爱纤维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应该一边本着与时俱进的创作态度寻求创新之路,一边思索如何将广博的地域文化合理地应用到现代纤维艺术创作中去。现代纤维艺术虽然起源于西方,但在传统编织技艺中,中国是当之无愧的鼻祖。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因为在刺绣技巧、使用原料、表现题材、造型特点等方面有着各自显著特点,自成一体,流传至今。作为地域文化资源,无论是东北地域的萨满文化,关东文化,还是西北地域的黄河文化、太行文化、抑或是其他地域的中原文化、岭南文化、齐鲁文化及吴越文化;无论是南方的亭台楼阁,还是北方的大漠草原,抑或是少数民族的风俗都可以是纤维艺术创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各地域文化资源均具有较高的受众意识,将其合理应用在现代纤维艺术中,不仅能够充分反映不同地域文化特点及美学内涵,还能通过受众特性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地域文化资源的存在,使地域文化资源能够继续传承下去。[2]
四、结束语
从古至今,任何一种能够持续发展的艺术形式都离不开本民族的文化根基,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亦是如此,如何将纤维艺术作品烙印上中国地域特色的印迹,是每一个从事纤维艺术创作的艺术家都值得思考与践行的问题。受地理、文化、宗教、民族、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资源,这也是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将其运用在现代纤维艺术中,使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新出全新的设计理念,必然有助于地域文化向更广泛的领域传承及发展,必然会赋予现代纤维艺术更加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汪帆.苏绣在现代纤维艺术中运用的意义[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10):237-237.
[2]刘珊.浅谈现代纤维艺术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的运用[J].当代艺术,2011,(4):61-62.
我家花园里有一个蚂蚁窝,是我和表弟在花园里玩耍的时候发现的。当时,表弟想把它用泥沙堵住,我拦住了他。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可能是出于一时的好奇心吧。
其实那个蚂蚁窝也不是很大。蚂蚁的窝建在花园边的一块石头下,窝前面的两旁有两盆花,像两个巨大的守门卫士。
下雨天时,天气很潮湿,但它们从不搬家。它们好像在这里住了很多年了,熟知这里的环境,洞穴不会被水淹着。那它们吃什么呢?哦,想起来了,我经常用面包做早餐,而且喜欢到花园里一边赏花一边吃,难道它们也吃我的面包屑?这个疑问很快被我证实了。
关键词:土地资源;规划;开发;超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具有地理位置固定、数量有限以及不可替代等重要特征,因此在现代生活环境中土地资源已经成为极度缺乏的资源之一。土地资源作为我国社会生产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结合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如何提升土地的管理水平,促进土地资源规划良性循环发展,这是我国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土地资源超规划开发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2、土地资源超规划开发问题分析
社会主义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城乡建设规划对本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布局起着总体指导的作用,土地资源作为城乡格局进行布置的最为基本的承载体,关系到这个地区未来的发展。所以,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土地资源规划和开发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超规划先行,对土地资源造成很大浪费,甚至对城乡格局布置以及本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布局产生影响,对地区环境、生态进行破坏,最后对本地区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2.1 土地资源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土地资源管理体制还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相对来说,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在结构上较为分散,容易导致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无法突出主体性,每一个部门在进行问题处理时,尽量推卸责任,从管理体系上来说,缺乏一个较高层面的宏观调控,土地管理中政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对土地资源管理进行统一协调。
2.2 土地资源管理不协调
现阶段,我国土地资源规划还存在规划手段较为落后的情况,其中涉及到的相关规范也是较早以前就已制定的,比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利用不协调。除此之外,相关用地指标和实际情况不符合,甚至和实际情况相差很大。因此,在土地资源管理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尽力避免出现城市建设大举推进,人民住房建完没几年就拆,拆完再建的情况。
2.3 耕地占用面积和城市建地面积的制度冲突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可以肯定的是就目前而言,耕地依然是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基础。在对农业进行管理时,首先要对土地开发的目的进行明确,为了保护耕地,达成节约耕地的目的,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并最终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农民增效和增收。然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为了大力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规划中建筑占据较大范围,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为了确保农业用地,制定了一条最为基本的保护制度,即是当城市建筑用地占用农业耕地时,占用耕地面积的单位要对被占用的耕地作相应的补偿,以此确保农民的权益不被占用,确保耕地的数量不会减少。然而,按照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耕地的补偿仅仅体现在金钱方面,无法在确保耕地质量和耕地数量上进行补偿,因此为农业耕地留下了隐患。
2.4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我国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但是人们对土地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所有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必须要对土地综合性和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考虑,以此确保土地资源被合理利用。按照土地开发和经营的特点,我国在土地方面的投资具有周期长和资金大的特点,所以很多单位在对土地进行开发和投资时,极易出现急功近利的情况。往往看重眼前利益,没有对未来的、长远的利益进行考虑,没有对土地开发对本地区环境以及未来环境的不利影响作充分考虑,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许多地区出现围湖造田、毁林造地以及开荒的情况,在进行土地资源规划的同时忽略了河流湖泊、丘陵山坡等生态对土地规划的影响是长远而又有益的,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在短时间内得到利益,而埋下的隐患在不久后的将来最终暴漏出来。
2.5 违规扩大用地面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粗放型的城市化进程对土地资源,特别是对耕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无法有效确保农业耕地。数据调查显示,近些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每年约1000万亩的速度减少,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粗放型城市化扩张模式,对周边农业耕地造成挤压作用。尤其是近几年城市出现的房地产热,在一定程度上对耕地面积的减小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造成耕地面积和绿地面积的不断减少。除此之外,开发商在购买完土地之后,没有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土地被放置,没有运用有效管理方式和方法,导致土地植被被严重破坏,导致水土资源的严重流失。总而言之,在对耕地进行破坏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灾难。
2.6 占地面积控制管理水平较低
我国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尽管我国也已制定了较为严格的土地资源规范和管理制度,对城市的长期发展和规划有着严格的审批制度,然而在实际过程中,无法严格而有效的执行,尤其是一些政府单位,只看重眼前利益,在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和利用时,缺乏科学的开发利用手段,甚至是采用违规的、非法的手段。除此之外,还存在非常多基建项目用地未经批准就私自用地,导致占用空地、劣地以及荒地的不良占地情况。尽管这类事件已经被多次曝光,然而还是无法有效控制和管理。
3、土地资源超规划开发的应对思考
3.1 从紧规划、从严管理
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是为了对土地资源更好的被利用,对土地有效利用,以及科学利用的重要前提,这是土地利用的最前沿的手段。因此,对其进行总体规划,并促进其有效实施,首先要切实严格把关,从严规划、从紧管理,尤其是在土地规划的预审环节,对预审的原则和内容进行确定,对建设用地审批施行厅内会审制度,对建设用地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进行严格审查,避免与声疲漏,真正发挥出规划的龙头作用,确保用地单位能够按照土地规划对土地进行利用。
3.2规范审批程序
城乡建设进行总体规划,这是一个涉及到本地区发展总体设计和未来布局的规划,在城乡建设和规划过程中着重注意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其中,规划的内容包括发展和保护两大个方面,尤其是对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所以,在城乡建设和规划方面要制定高起点以及适用强的方案,而且要符合该地区实际情况,容易进行操作。除此之外,城乡建设和规划要防止出现粗放和外延的扩张现象,着重注意集约和内涵科学扩展手段,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既要传承历史文化,对山水景观和地方特色进行借助,在一定程度上突出地区的民族文化。在对村镇进行规划方面,要先对村庄的布局进行规划,对村庄规划进行科学编制,对其进行统筹安排,并对与周边村镇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进行综合考虑,共同塑造现代文明农村新社区。
3.3.注重人才、科学规划
我们要明确的是,土地资源是有限的,然而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是无限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土地的开发过程前要切忌土地资源的浪费,摒弃简单粗放型土地开发,主题思路回到集约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上来。在土地资源开发和规划的实践方面,相关工作人员要切实加强学习,积极采用最新科技成果和丰富经验,特别是在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规划时,对科学技术的推广和运用进行综合考虑,促进土地资源利用和规划朝着有利于科学技术推广的方向发展。同时,要利用现有科技成果,比如现代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GPS全球定位系统等科技手段和方法,建立土地资源监测体系,为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和利用提供准确数据信息。
4、结语
综上所述,所有和土地资源开发和规划是主观的,规划理论既有其可取之处也有缺陷,我国在进行土地资源利用和规划时,要充分借鉴西方土地规划理论,并结合我国土地规划开发的实际情况,对各方利益获得者进行积极动员,促进其参与到实际土地规划当中来,对彼此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综合考虑,以期制定的规划制度能得到各方的支持。本文对有关土地资源超规划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如何积极改进和面对,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期对于我国土地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平.引进沟通式规划理论弥补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缺陷[J]. 科技创业月刊. 2011(04)
[2] 朱海珍.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05)
[3] 万年庆,吴国玺.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河南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
[4] 欧壮胜,温长洲.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分析及应对措施[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0(05)
[5] 刘娜,张雨姝.保护开发区内农用耕地资源[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0(03)
[6] 龙花楼,李秀彬.美国土地管理政策演变及启示[J]. 河南国土资源. 2006(11)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文化企业;创意经济;文化品牌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意是企业生存的资本,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企业作为一种经济实体,主要经营和生产文化产品,是现代企业存在的一种重要形态和方式。文化企业不仅消费投资品,而且也向其他企业提供投资产品,利用科学技术文化资源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根据普华永道的预测,在未来5年内,中国传媒业总消费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9.5%。世界娱乐与媒体业将以2.7%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从2008年的1.4万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1.6万亿美元。而我国在未来的5年内,互联网接入、互联网广告、电视节目订购,和收看许可费、唱片、电影娱乐、视频游戏等类别都将有大幅度的增长。[1]
(二)我国文化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发展阶段
“文化企业”是指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国家统计局将以下8类列为“文化产业”的范围: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服务等。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给文化企业带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与国际文化产业相比,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阶段。其中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长期以来中国文化业都是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产业,囿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自我满足和自我封闭状态,致使其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较低,而且现有的资金调配能力和外部的市场空间不匹配等。
二、地方文化资源为文化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契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地方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中国也不例外。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文化合作交流越来越密切,传统文化精髓与民间工艺文化以特色赢得市场,在竞争中备受关注。广西作为东南亚进入中国的第一门户,成为中国与东南亚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同时广西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这都给广西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山清水秀、四季如春、物产富饶,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12个民族,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广西地域独特,12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风情万种,自成格局。从历史悠久的“刘三姐歌墟”到现代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品牌众多,中外闻名。少数民族悠久独特戏剧和地方剧种,如壮剧、桂剧、彩调剧、邕剧、苗剧、毛难剧等成就斐然。因此重视广西少数民族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随着东盟贸易合作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显得更为迫切与严峻!文化企业应该抓住和利用这一发展契机,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创新地方经济发展。
三、地方文化资源与文化企业的创意经济
创意经济也称创意产业、创造性产业、创新经济等,是指依靠个人的创造力、经验和技能获取发展,以及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就业机会和潜在财富。例如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等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意经济的内涵外延越来越宽泛,成为公共文化组织与机构品牌服务的重要内容。[4]
(一)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区域旅游经济
旅游文化品牌是旅游地无形的资本,是影响旅游者行为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2]如果能推出具有本地区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构筑完善的旅游品牌体系,它就能在国内外的旅游市场上获得较强的旅游竞争力。[6]广西三大知名文化品牌的成功推出已经充分证明这点。
1.民歌文化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山歌好比春江水。广西不但地域独特,而且地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厚。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项目优势再演绎成为产权优势,以智慧铸造顶级精品,用精品拼搏天下,《印象・刘三姐》产业化带来的巨大经济贡献,远远出乎人们的意料。至今,演出总场次已超过1000场,观众超过160多万,直接票房收入超过了2亿元。演出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带动了当地公交、宾馆、饮食、娱乐、商品零售业的增长,带动了其他项目的升值,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项目辐射全国中心城市,版权输出了国外,继续产生着巨大的经济效益。[7]
1993年广西国际民歌节创办,1999年正式改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它由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和南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是一个融文化、旅游、经贸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节庆活动。该艺术节一年举办一次,举办地点定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省会南宁市。首届民歌节筹办当年,只找到160万元赞助费。如今仅是南宁大地飞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为民歌节筹资了上亿元人民币。首届民歌节时,南宁市的对外经贸洽谈签约额为70亿元左右,到了今年,签约额已超过800亿元!
南宁国际民歌节为广西带来了“旅游冲击波、投资冲击波”。民歌文化不仅是民众抒感的表达方式,还把广西的文化艺术推向了世界,也为广西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市场拓开了通道。
2.少数民族工艺文化
民族传统工艺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广西民族传统工艺正走出广西,直向国际化市场,百色市靖西县旧州村被文化部命名为“绣球之乡”,全村家家户户从事绣球生产。广西绣球不但被人们当作馈赠亲友之礼品,家庭中的装饰品,企事业单位的对外宣传、开展公关活动之赠品(可按客户意愿绣制特定文字:诸如单位名称、品牌、祝词等)。还正成为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正成为“让世界了解靖西,让靖西走向世界”的文化载体。农民用全新的创意,在小小绣球上表现了中华大地的风土人情、民间故事。
广西最大规模的芒编出口生产基地博白县,农民设计生产出品种丰富、造型生动、经济实用的芒编产品打入欧美市场,每年芒编产品出口额达10多亿元。广西的壮锦、绣球、铜鼓等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已经走出广西,为广西旅游经济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3.红水河文化
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1996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确定为自治区区级风景名胜区。1998年1月国家建设部专家考察组实地考察后,认为七百弄风景名胜区是国内外罕见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据光明网广西频道报道,2010年5月16日,广西红水河文化艺术促进会成立大会暨广西潘氏文化研究会2010年年会在南宁召开。促进会的成立,有利于团结广西和海内外文化艺术家共同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研究和开发,通过兴建旅游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文化长廊;筹办红水河文化艺术促进会会刊,从而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
(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英国安东尼・帕伦斯爵士曾指出:“如果你十分熟悉别国的语言、文学,如果你了解和喜爱其国家、城市、艺术、人民,在其他因素相同或接近相同的情况下,你会本能地买她生产的产品,而不是买你不了解和喜欢的国家的产品。”目前各地最流行的做法就是举办“文化节”、“文化年”、“旅游节”等活动,利用这些活动,建立交流平台,使各地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我们应更多地采用对外文化贸易的方式,在赢得掌声与喝彩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3]
地方文化企业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在配合国家整体文化外交的同时展示地方文化特色,提高地方文化参与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贡献率,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国家的建设。
(三)打造地方文化创意品牌――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民歌文化、少数民族工艺文化、红水河文化都是地方文化创意品牌,把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作为突破口,广西民族文化中具有文化品牌潜力的还很多,比如龙母文化、山歌文化等。《印象・刘三姐》在获得商业成功的同时,还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还带动了南宁的招商引资、房地产、城市建设乃至整个第三产业。地方文化创意品牌是在现代化新时代地方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的另一种形式。[5]
四、参与多元力量建立区域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建设要求建立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区域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企业可以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当中,充分挖掘地方科技文化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该以政府主导、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发挥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三种力量,在保证公共部门承担主要职能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的基础上,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和企业的作用,形成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
地方文化资源是创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企业参与多元力量建立区域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也为自身的创意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地方文化资源信息为文化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文化企业应该抓住和利用这一发展契机,依托地方文化资源促进地方创意经济发展,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区域旅游经济,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对外文化贸易交流,打造地方文化创意品牌,保护与传承地方文化,在政府和文化企业等各种社会组织的多元力量下建立区域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roomx[EB/OL].(2009-6-21)[2011-3-15]..
[2]丘磐.论创意经济的政府公共政策导向[J].商业时代,2007,(24).
[3]李伟,聂鸣,李顺才.组织文化、外部知识管理能力与网络嵌入性收益[J].管理科学,2010,(3).
[4]张雷.地方文化资源与创意经济的融合机理分析[J].理论学刊,2009,(7).
[5]张志元.创意产业发展误区[J].企业管理,2007,(2).
[6]陈宝丽,倪海燕.整合地方文化资源信息,服务区域旅游业[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