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锻炼对生理健康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身心健康是中学生成才的基础,中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未来高新科技队伍的健康水平和科技效益.长期以来人们把身心健康仅仅理解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长期忽视.针对目前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状况,根据体育运动的特点及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探讨体育运动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影响和作用.
曾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在很早就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至理名言。可见,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于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而强健的体魄则来源于体育锻炼。总之,体育锻炼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尤其是对于现今这些中学生。
中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我们往往由于忙于应对繁重的课业负担以及其它一些事情而忽视了体育锻炼,另外,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又使学生们没有长时间的活动,所以,等容易忽视体育锻炼给身心带来的健康作用。
一、体育锻炼与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指标。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学生通过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参加那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一些研究表明,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人,大脑会分泌一种可以支配人心理和行为肽类,具有振奋人心的作用。研究还认为,体育锻炼是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适度的应急并达到愉快水平的工具。因此,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并使烦恼、不安、寂寞、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改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心情郁闷时去运动一下能有效宣泄坏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能被升华或转移。学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以及对未来考学的担忧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
二、体育锻炼与意志
意志品质指一个人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独立主动的精神,是一个人行为特点的稳定因素的总和。意志品质需要在克服困难的实践过程中培养。体育锻炼本身就要不断克服困难,才能取得成功。体育锻炼的参与者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培养自身良好的意志品质。任务越困难,对个体的意志锻炼的作用越大,而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人的活动(尤其是体育锻炼)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坚韧,顽强也是意志的重要内容。参加体育活动,既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意志是的考验。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懒散,懈怠,无所作为,为体育运动所不齿;而敢于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拼搏,则是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勇敢者的运动――铁人三项赛,高山滑雪,冲浪运动,地球之颠被征服,是人类向自身极限的冲击,更是人类向大自然的挑战。有的人倒下了,再没有醒来,更多的人又冲上去,这就是意志的力量。
三、体育锻炼与心理适应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平均寿命的延长,从21世纪初开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人口老龄化规模巨大,人口老龄化发展日益恶化,并逐渐呈现高龄化,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这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的社会问题。伴随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龄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生理功能日益衰老、退化,躯体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也成为社会各界需要提上日程的事情之一。
现代社会中, 老年人对自身心理健康关注意识并不强,研究发现,老年期常见的心理精神疾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无价值感:不能适应退休后无所事事的状态,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失去存在的价值,对自己评价过低。(2)自卑心理:由于老年人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下降,很容易因为感到不受人尊敬和重视,而产生深深的失落感和自卑心理; (3)黄昏心理。由于丧偶、子女离家工作、自身年老体弱或催患疾病,从而丧失生活兴趣以及对未来失去信心,对生活前景感到悲观失望;对任何人和事怀有一种消极、否定的灰色心理。(4)不安全感。有些老年人因为对外界社会反感、有偏见.从而封闭自己,少与人交往, 同时,也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变得恐惧外面的世界。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着老年人晚年是否健康幸福,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对老年人的生活至关重要,因此引起人们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二、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增进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同时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已广为接受。随着社会进步,物质生活改善,卫生保健的发展,人类寿命逐渐延长。体育锻炼的健心作用表现在长期心理效益与短期心理效益两个方面[1]: 长期心理效益是指长期系统参加体育活动对个体的一些稳定心理特质的影响,即对减少抑郁,提高认知功能,建立心理自我观念的作用; 短期心理效益是指单次体育活动在较短时间内对个体的心理状态的不稳定的影响,即改善情绪状态、降低焦虑水平、减少应激和紧张等作用。
有研究表明[2],老年人中参加体育锻炼的随锻炼年限的增长,能有效地缓解心里情绪;不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心理焦虑和抑郁较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严重。还有研究显示[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能够很快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不会因为离退休而变得孤独和忧虑,同时增强了自信心而且价值观念更新快。
老年人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和身体训练年限越长,越能有效地保持身体能力和心理健康,越能有效地延缓人体机能衰退过程。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有以下几点:
1.体育锻炼能调节老年人心态,稳定情绪。体育锻炼可以补偿情绪上的孤独感和自卑感,以提高人的生活乐趣,可以从人们日常生活的紧张、焦躁不安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达到心理上的满足感,而不同的锻炼方式对老年人的心理情绪也有着不同的影响,缓慢、舒展的体育锻炼更能有效的缓解老年人的心里焦虑和抑郁。
2.体育锻炼可增进老年人的人际关系,增加交流。老年人的普遍心理特点是害怕生活单调和生活孤独,他们需要正常的人际交往,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扩大他们的社交圈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并且老年人在一起可以谈论许多有关老年人的话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起到了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老年人在这种群体的活动中感到心情舒畅,生活充实。
3.体育锻炼可预防和治疗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有研究表明[4],参与体育锻炼的健康人能预防心理疾病,对于患轻度与中度情绪心理疾病的患者,运动也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 体育锻炼既可降低正常人的抑郁,也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能在运动中寻求最佳的心境,在各项运动中感受到快慰感,充分享受体育运动的馈赠,陶冶情操、开阔心胸、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三、适合老年人体育锻炼的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不仅有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效果,而且能避免运动中发生意外。l、老年人运动处方运动类型可以选择令人喜欢和愉快、有趣的运动项目;有氧运动或有节奏的腹式运动。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秧歌、保健操、交际舞、上下楼梯、钓鱼等运动项目。这类运动项目所需运动负荷低、获得的满意度高,能更好地整合老年人的意识和注意力,改善老年人的心境。2、运动强度对运动效果与运动安全有直接的影响,而心率是制定运动处方强度的可靠标准。老年人由于体质弱,在体力和精力方面都比中青年差,所以在运动中应严格控制运动强度尤为重要。老年人运动强度以选择本人最大心率的60%-90%为宜的体育运动,因为这个运动强度能够使其取得较大的心理效应。3、运动时间一般视强度大小而定,大于5分钟的运动都属于有效的锻炼范围。每次运动时间至少20-30分钟的运动,60-90分钟的运动也会产生理想的心理状态,但一次运动持续时间过长并不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果,老年人只有养成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获得所期望的心理效应。4、运动频率即是每日或每周运动的次数,一般每日或隔日运动一次,视运动量的大小和主体感觉而定,老年人健心运动可以选择有氧运动,采用重复的方式,每周3―5次,最好每天一次[5]。
四、结论与建议
对老年人的关爱,一方面需要培养老年人广泛的兴趣爱好,广交朋友,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交活动,克服孤独寂寞心态;另一方面给予老年人情感支持、精神抚慰,对保持老年人心理健康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老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应因地制宜,社区可以通过开展义务健康讲座,印制健康手册等,使老年人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方法,达到科学锻炼的目的。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心态 情绪 健康情感
“拥有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胜过拥有一座金矿”。所谓心态,即心理状态。与情绪体验是一致的,都是对客观事物跟自己的需求之间所持的态度表现出的情绪反应。情绪能够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提高或降低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它是观察一个人对于某人某事真实情感的窗口;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志向、胸怀和度量;标志着个性成熟的程度。一个具有良好修养的人懂得保持健康情绪,能够自觉而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因此,健康情绪的养成或保持对一个人的工作、学习或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愉快的、稳定的情绪是健康的重要心理条件。
一、愉快的情绪有益于健康
情绪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情绪直接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认知发展、个性发展和人际关系。积极情绪在身体健康方面能促进机体正常活动,提高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而消极情绪容易引起机体功能紊乱,导致免疫系统功能障碍。长期的消极情绪还会致病,正如中医所说:“愁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世界上有一剂包医百病的良药:快乐、开朗、稳定、适度的愉快情绪是治疗的良方。“笑一笑,十年少”。许多研究证实:长寿老人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具有乐观情绪。美国一份长期对300名受试者所作的研究显示:笑会改善生理健康,笑和具有良好幽默感者活得健康。调查表明,战争结束后,胜利者的伤口愈合比失败者要快。因为快乐,不仅容易克服压力,更能促进呼吸和血液循环,分泌有益于身体的激素,并会抑制压力产生的有害激素。实用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如果你有了快乐的思想和行为,你就能感到快乐。”情绪与情感有利于有唤醒个人的心理能量和生理能量,两者存在着互相交换和互相促动的关系。心情愉快、心态平和更能促进人做弹性与复杂思考,有助于开拓思路与自由联想,有助于提高智能。所以人们把乐观情绪称为心理健康的灵丹妙药,正如马克思所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的疲惫和痛楚。”
情绪乐观的人会看到希望,希望是相信自己具有达到目标的意志力与方法。始终保持情绪稳定、乐观是健康的需要,也是生活乃至生命的需要。
二、体育锻炼改善情绪控制
应激反应是指一种不适宜的紧张表现。通过运动可以降低应激反应,这是因为运动可以降低肾上腺素受律的数目或敏感性,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而减轻特定的应激源对生理的影响。心理学实验表明,运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运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心理坚韧性。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在已发现的可以降低个体生活中心理应激发生率的影响因素中,社会支持和体育运动是最为突出的两个因素。心理学家指出,与习惯坐着的人比较,经常从事运动的人更少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反应。如果有应激反应,就能尽快从中恢复过来。这就要求一些高应激反应的成年人参加散步或慢跑训练,或接受预防应激训练。结果发现,接受其中任意一种训练方法的被试者都以控制组被试者(即未接受任何方式训练的被试者)处理应急情景的能力强。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的竞争,使人们常常受到情绪波动和过于紧张的刺激。要适应这种环境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必须多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缓解内心的紧张情绪,使身心张弛适度,始终保持一种比较稳定、积极的状态。
三、学校体育锻炼对健康情感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健康的生命是保证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健康的大脑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健康的身体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身体的健康与体育锻炼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体育锻炼,增进健康,增进人际间的情感交流。人的情绪与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一个人身体健康往往表现为精力充沛、心情开朗,一个人长期疾病缠身,则容易抑郁。因此,积极锻炼身体、合理安排生活、适当睡眠是情绪饱满与安定的基础。
1.体育锻炼有利于走出情绪的低谷
消极情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能量。这种能量会使人处在高度兴奋的“应激状态”,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呼吸加深、肌肉紧张。这种被紧急动员出来的能量若得不到及时发泄,则不仅会使不良情绪进一步加深,而且会危害身体健康。青年学生甚至会出现冲动行为,对他人或自己造成伤害。因此,当你突发震惊、恐惧、极度愤怒或过于紧张等不良情绪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体育活动来释放这种不良应激能量。
2.体育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集体感
学校体育的诸多方面蕴含着竞争因素,体育课中的教学比赛和对抗练习,课余时间班级和校际之间各种形式的对抗赛、邀请赛、达标赛、选拔赛,全校性的运动会,都为学生投入竞争提供了参与机会。一方面,体育比赛反映了青少年学生乐于参与竞争的心理需求,是他们参加体育活动最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一种形式。另一方面,体育比赛的效应在于以运动竞争为媒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而且必将在学生(包括参赛学生和观赛学生)中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他们对所代表群体(班级和学校)的集体感,从而起到体育比赛部分学生直接参加,多数或全体学生间接参与,共同受教育,激发集体情感的作用。
3.调节身心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快乐感
青少年儿童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他们活泼好动,在完成紧张学习后的休息中,为了寻求生理和心理上的放松,乐于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学校体育寓教育、健身、娱乐于一体,学生在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参加和观看体育比赛中,在锻炼身体、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调节了身心,获得了精神享受,心理上产生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感受。他们在参与体育中获得的这种情感体验,有利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培养和发展。
4.多种体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学校体育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点在于,学生要在身体直接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运动技术。在多种身体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不断体验着成功的感受,如在跳跃投掷中,高度上升、远度增加;运动技能由粗略掌握改进提高到熟练运用;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升级;体育课考核中良好成绩的取得;比赛中的获胜和老师的表扬……这都是对成功的体验,而且这种体验最直观、最及时、最频繁,因而对学生心理的刺激最深刻。
5.共同参与有利于增进人际间的情感交流
体育运动的群体性特征,决定每一个参与者都时常会与他人发生接触,有着各种关系,如分工、协作、竞争等,在相互交往中,可以发展人们彼此的情感,增进人际间的情感交流。如篮球运动是一种两队之间竞争,分出胜负的多人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一个队要想在竞争中获取胜利,首先要对队员进行正确分工,这就需要队员们相互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每个队员的技术特点、战术风格作出准确分析。另外,还要有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胜不骄,败不馁”的竞争精神。学校体育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其特点决定了要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和比赛的方法,这就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直接接触和交流。他们在体育学习和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相互之间具有依赖性、牵制性和影响性。为了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和实现参加体育活动的满足感,必然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生长期生活在这种体育关系中,就会加深了解,密切来往,心灵不断受到情感的熏陶,相互之间产生一种深厚的友情。
体育锻炼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人们在参与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相应的情感,从而推动自身情感的变化、发展。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人的情感,消除不良情绪,稳定心理平衡,减少疾病发生。有关研究认为:紧张、恐惧、焦虑、忧伤、沮丧、悲观、嫉妒、暴怒等消极情绪对健康不利;通过体育锻炼所产生的快乐、饱满、愉悦等积极情绪则是抗疲劳、抗疾病及抵抗不良情绪的“良方”,这是体育锻炼对健康情感发展的促进作用,而情感的发展又进而推动人们更好、更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李薇等编.体育心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技能;体育意识;健康意识;体育素养
一、引言
我们非常关注中学生的体质问题,特别是在当今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家长都全力以赴地培养孩子成才,但是忽略了对孩子全面发展的培养。知识的积累是不断更新的,而一个好的身体则受用终生。在当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每天锻炼一小时”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尤其是这些年来我国中学生体质有很多指标都在下降。随着《山东省2012年和201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试行)》的颁布,该方案规定2012年山东省将加试体育。该方案的实施让体育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身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教师、家长、孩子开始注重体育课程,并且加强了身体锻炼,体育开始被广泛关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关注的话题。
二、体育素养及其构成
(一)体育素养的概念
《辞海》对“素养”的解释是“经常修习涵养”。对“涵养”一词的解释是:“身心方面的修养。”《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可见,素养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在某方面的修养,二是说这种修养是平时养成的。据此我们可以把体育素养理解为体育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的影响所产生的,包括体质水平、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体育个性、体育品德等方面的要素综合体育素质与修养,它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体育,指导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二)体育素养的构成
体育素养是在长期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包含多方面的要素,且内在的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构成要素有:
1.健康意识
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出发,没有把竞技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列为体育素养的主要内容,但并不排斥学生掌握一定的竞技运动技能和知识,只是认为应把竞技技能作为健身手段,因而不应也没有必要把它作为体育素养的必备内容让全体学生掌握。故把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能作为体育素养的基本内容更符合实际,也更符合全民健身的国策要求。
2.体育文化水平
体育文化水平包括两个方面,即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体育知识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理卫生常识、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锻炼。具体地说就是初步了解人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基本的生理常识;了解体育活动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作用;能够科学地、有计划地安排体育锻炼;了解和掌握相关体育人文知识;具备对重大体育赛事的欣赏能力和初步评价能力;对重大体育事件有所了解;懂得体育功能与价值。体育技能它包括锻炼技能和对锻炼的自我评价技能。
3.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包括健康素质和运动素质。健康素质是运动素质的基础,所谓健康素质即具有健康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的身体状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使自己具有能够适应从事多种体育锻炼的能力。体育锻炼、体育比赛等体育行为的正常进行需要相应的身体素质,也就是说,体质水平影响体育行为,一般来说,体质太差会导致体育行为的减少。反之,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比赛等体育行为可以使体质水平得到提高。
4.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取决于文化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对客观世界认识能力、个体心理素质和智力等因素。一个具有强烈的体育意识的学生对体育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锻炼动机,成为激发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动力,从而培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其常年自觉地参加锻炼,终生受益。体育意识,一方面来源于体育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来源于体育实践(体育行为)。全面的体育知识与积极的体育意识有利于体育技能的形成与发展,体育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体育意识的发展。
判断体育意识的标准:第一,是否具有一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第二,是否正确认识体育的作用。第三,是否具有对体育正向积极的态度。第四,是否具有主动体育需要和行为倾向。第五,是否具有终身体育意识。
5.体育品德和体育个性
体育品德是一定的体育道德规范,是一个人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体育道德在个体体育行为中的反映。通过体育行为表现出的体育品德也是体育个性的重要方面。
体育个性是一个人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具有个体特点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品德和体育技能是体育个性的重要体现。
三、当代中学生体育素养的现状
体育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的影响所产生的,包括体质水平、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等方面的要素。当前我国学生的体育素养整体偏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体育意识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要想在体育方面有成绩就必须以牺牲智育为代价。所以在学校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缺乏整体性,学生虽然认识到体育运动的健身功能,但对许多运动项目的实际价值不甚了解。在学校、院系、班级组织的体育比赛中的参与意识和协作意识仍显不足。
(二)学生的体育素质普遍较低
在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动下,学校应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意识,然而学生的体育能力较低和终身体育意识不强。有部分学生对生理卫生知识和体育锻炼常识的掌握程度很不够。另外,有部分学生由于功课繁重,学生会活动和社交活动过多,抽不出时间来锻炼。从健康意识与锻炼习惯的角度看,其中大部分学生缺乏身体锻炼的自觉性。
1.适应概念
心理学范畴里使用适应概念时通常有三个角度:一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即生理适应,如感官对声、光、味等刺激物的适应;二是心理上的适应,通常指遭受挫折后借助心理防御机制来使人减轻压力、恢复平衡的自我调节过程,这是一种狭义的适应概念;三是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包括为了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和努力改变环境以使自己能够更好地发展的适应,这是社会适应的概念。适应的直接目标是建立个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根本目标是个体自身的发展。
2.心理适应概念
心理适应是指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即应激源产生时,个体通过认知评价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的发展。心理适应被认为是与心理健康水平不可分割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现象,是心理健康的构成要素之一。有实验说明心理健康与心理适应有一定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体长期在某种环境中生活,并逐渐适应这一环境之后,便形成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固化状态,当其转移到 一个新环境时,便会出现心理不适应问题,影响自身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3.心理适应的方向
心理适应有三种方向:一种是消极的适应。这种心理适应是个体与应激源之间的消极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被应激源的消极因素所左右,并夸大消极因素的影响,压抑了自身的积极因素,即自身的潜能没有得到发挥,行为违背了个体的心理发展方向,结果是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二是积极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个体客观的分析应激源中存在的积极的一面及消极的一面,在客观环境中积极地调整自己与环境的不适应行为,增强个体在应对应激源时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自身得到发展;三是趋避适应。这种适应是个体客观地认识到应激源的利弊,在趋避心理的影响下,个体采取应对措施时,没有采用最直接、最合理、最有效的应对方式。在此应对过程中,个体考虑到其应对方式给自身及他人带来的影响,有可能采用折中应对。
4.体育锻炼与心理适应
运动时常受场地、器材设备、气候环境等影响,我们要适应客观要求,还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才能完成练习的技术动作。进行身体锻炼可以使个体的意志得到锻炼,在锻炼中培养果断、自信、勇敢、细心等优良品质。运动中获得的愉可以调节个体情绪、改善心境,使个体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经常参与身体锻炼,面对锻炼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有助于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是一个人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平衡,以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在身体锻炼中,必须身心力行,克服主客观方面的阻力。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如健身、减肥、康复、社交等,常常要对运动项目、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等作出选择。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个体产生挫折感,这就要求个体不断地提高适应和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能力,求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通过自我调节,个体不断地克服不良情绪,进而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身体锻炼的多样性、复杂性与多变性能使人体验到兴奋、焦虑、忍耐、奋进、满足、愉悦等多种不同的情绪。在锻炼过程中,尤其在一些集体性的运动项目中,可以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增强自尊、自信心、责任感,培养顽强的意志。身体锻炼可以使人的注意力得到转移、情绪得到发泄,减少消极的心理影响,为积聚的不利心理能量、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合理的发泄场所。
有研究表明,心理适应和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关系。有人对高职校新生心理适应水平进行研究,发现心理适应能力较差组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这组学生转入新环境后更易受挫。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适应能力更强,能以较佳的状态进入新环境,以较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学习,形成良性循环。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王若光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的影响》一文中指出,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对生理适应能力的促进,增强体质差的大学生对疾病的免疫抵抗能力;二是对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与改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的“耐挫能力”,减少大学生心理不良的概率;三是对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积极影响,培养大学生的感知能力,促进主动休息,提高学习效率。体育锻炼促进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在国内尚无人涉足。身体锻炼与心理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多通过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体现出来,人们只是将身体锻炼对心理适应能力的影响进行描述性的推断、概括。身体锻炼对心理适应能力的作用途径有待进一步研究。心理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面对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知识信息的不断更新,人才竞争的激烈化,只有具备较高的心理适应力,才有望拥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身体锻炼与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具有研究价值,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了解不同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对心理适应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汪素霞,郝海涛.探析大学生心理适应与体育教师领导行为的关系[J].浙江体育科学,2006,2:67-70.
[2]陈瑜,何跃.高校研究生的心理适应及对策[J].高等建筑教育,2005,1:116-118.
[3]丁忠元.心理健康的体育科学基础――心理卫生的体育手段[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78-84.
[4]伍志臻.心理应激和应对[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5,2:13-16.
[5]廉串德,郑日昌.高一学生学校适应与教师主导行为关系之初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4: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