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山东;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对策

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2010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对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山东出台了山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分析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战略性。这些产业不仅对经济发展有极强的拉动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对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作用。

2.新兴性。这些产业的产品、服务或者组织形式以科技创新为灵魂,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能够适应市场需要,实现高速增长、可持续发展。

3.辐射性。这些产业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而且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兴起。

二、山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前景

(一)山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山东紧随国家的产业发展指导,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山东工业坚持“高端、高质、高效”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战略,在不断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作为经济转型的支点、持续发展的的新生力量。

早在2010年初,山东省便在《山东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中确定了包括新医药及生物、新型数字化装备、高速列车和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船舶制造及海洋新兴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后在全省范围内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尽快扩大规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山东将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和海洋开发的“四新一海”战略以及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出台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集聚发展,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二)山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景

为进一步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2011年山东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规划到201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到2020年比重力争达到20%。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再造地区发展新优势的必然之路。山东工业正处于结构调整的转型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尤其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个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制定产业规划,引领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被国家确定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发改委已确定,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编制作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也将随之确定。工信部也将结合工业和信息化体系的总体考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研究编制专项规划,如重大节能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宽带、航空、海洋装备、卫星等,积极引导和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

山东应抓住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难得机遇,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先行先试,力争上游。山东省围绕“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医药和生物、海洋开发、高端装备制造”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33 个重点发展领域。

1.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特种高分子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精品钢新型材料、功能陶瓷等领域;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通信网络设备与产品、集成电路、高端计算机、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领域;

3.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节能技术及装备、环保技术及装备、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及装备等领域;

4.新医药和生物产业,重点发展新医药、生物育种、生物制造等领域;

5.海洋开发产业,重点发展海洋开发重大基础设施、海水健康养殖、海洋精细化工、海洋工程技术及装备、高端船舶制造、海底资源勘探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

6.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数控加工装备、轨道交通设备、通用航空装备、石油装备等领域。

山东应抢抓机遇,结合本地的资源,和优势,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引领和促进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新兴产业发展的资金困境

1.制定财税扶持政策

一方面,加大财政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通过设立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大产业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另一方面,对纳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给予贴息或税收减免。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5-0153-0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共同命题,也是未来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任务。我国已经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十二五”规划重要内容,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但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传统产业发展不充分的背景下提出来的,面临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如何处理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关系,实现两者的互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需与传统产业互动发展

(一)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审视和改进

从国际上来看,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已经使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遭受了重创,抑制国外产品进口和向发展中国家施加节能减排压力成为了它们转嫁危机、维护本国市场的重要手段。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巩固和强化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领先地位,纷纷把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了依靠科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保障。就国内而言,长期以来实行的以破坏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使我国陷入了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匮乏的发展困境。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和节能减排压力,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向消费主导、扩大内需和低碳经济转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发展潜力大和辐射能力强等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必将成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吴晓青,2012)。实际上,我国已经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列人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到“十二五”规划末和202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由现在的3%分别增长到8%和15%,产值由现在的1.19万亿元分别达到4.5万亿元和11万亿元的目标(吴金希,2012)。2012年,我国也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75亿元,支持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脱离传统产业而独立发展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传统产业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培育起来的,面临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双重任务。产业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水平共同决定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与传统产业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的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既需要传统产业为其创造条件,又必须以经济的稳定增长作为基础,否则,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就无法实现。实际上,传统产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保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推动就业不可或缺的力量。据有关数据显示,传统产业企业数占据了整个企业数的2/3,其创造的产值占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7%,约70%的国家财政收入也是由传统产业创造的。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为传统产业提供其转型升级所需要的科学技术,通过新技术、新知识、新成果的渗透对传统产业产生革新、嬗变、改造和提升,促使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从这个意义而言,战略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交融、相伴而生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应该否定传统产业,更不能抛弃传统产业而独立发展。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立足现实经济发展水平,相互协调,互动发展才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选择。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面临的困境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同构问题突出

近年来,我国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快速起步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选择的非科学性使得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同构问题十分突出,既浪费了资源,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又产生了局部恶性竞争问题,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28个省份把物联网作为发展重点,不少省市希望7个产业都做,18个省市提出了打造新能源基地,上百个城市提出把新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部分省(市)则提出打造上千亿、上万亿元新能源产业的计划。全国拟建设中国“动漫之都”的城市已经超过50个,将动漫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的省(市)约20个。选择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地区超过90%,选择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地区约达80%,选择发展生物育种和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分别达到了60%、50%。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场外市场 战略性新兴产业 支持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国务院总理于2012年5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会议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对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要加强自主创新,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显然,除政策支持外,无论是发挥市场的作用,还是加强自主创新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而新兴产业的公司大多属于创业型的高科技公司,间接融资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高门槛限制,IPO又很难达到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的要求,故而面临较大的融资困难。而场外市场的扩容对解决这一困境具有重大作用,并且能在其他诸多方面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场外市场发展沿革

1990年12月5日,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系统)正式开始运行。1992年7月1日法人股流通转让试点在STAQ系统开始试运行,开创了法人股流通市场。1993年4月28日,由中国证券交易系统有限公司(简称中证交)开发设计的NET系统投入试运行。由此在全国形成了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和STAQ、NET两个计算机网络构成的“两所两网”的证券交易市场格局。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STAQ和NET两个交易系统日益萎缩,上市公司效益也不尽人意。1999年9月9日,这两个系统停止运行。

为妥善解决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流通股的转让问题,2001年6月12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试点办法》,代办股份转让工作正式启动,7月16日第一家股份转让公司挂牌。为解决退市公司股份转让问题,2002年8月29日起退市公司纳入代办股份转让试点范围。这时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被称为“老三板”。老三板挂牌的股票品种少,且多数质量较低,转到主板上市难度也较大,因此对投资者吸引力较低,被冷落多年。

为改变我国柜台交易过于落后的局面,同时也为更多的高科技成长型企业提供股份流动机会,2006年《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办法》公布,使得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也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这时的股份转让系统被称为“新三板”,也被称为场外市场。场外市场设立的目标主要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同时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孵化器。老三板市场和新三板市场统称为三板市场。

三板市场发展缓慢,自2001 年建立至2012 年5 月8 日,11 年多的时间仅有171 家公司挂牌。其中,新三板自2006 年设立至今有126 家公司挂牌,2012 年前4 个月新增挂牌公司数量已达18 家,接近前几年全年数量。新三板市场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制度设计。为改变现状、促进新三板发展,制度改革在即。场外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基础部分,理应成为主板和创业板的土壤,然而我国的新三板发展却比较滞后,不同层次市场间也没有建立起链接桥梁,转板制度缺失。因此新三板扩容是改革明确的主导方向,并且非常迫切。

2012年5月7日,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要积极搞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切实为中小企业、文化创意企业、科技企业和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直接服务。证监会副主席姚刚介绍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特别是全国性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原则。他指出,证监会在总结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建设全国性的场外市场和区域性的股权交易市场,这将有利于证券公司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同时将使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再上新台阶。由此,场外市场扩容成为影响我国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件大事。

场外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在美国市场结构中可以分别以NYSE-Euronext(US)、NASDAQ OMX、OTCBB 代表“场内主板”、“场内非主板”与“场外新三板”。从美国的经验可以发现,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场外市场交易的股票数量占比大约在30%-40%之间。就此而言,我国的新三板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公司将会获得在这一市场挂牌融资,甚至转板至主板融资的机会。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大多集中在产业开发区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此后,高新区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在逐步全国普及。为了促进新兴产业的高科技公司发展,我国在各地建造了88个国家级高新产业开发区(见表1)。

而场外市场挂牌的企业是注册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创新性企业”,主要品种包括IT 信息业、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文化传媒等质地优良的公司。按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所属技术领域分布,高新区企业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电机一体化、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为主,这五大类占比超过70%。显然这些产业跟《“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里的产业是高度契合的。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公司大部分集中在产业开发区中。资料显示,现时高新区产品按照技术领域分类,电子与信息领域排在首位,产品数达到22457 种,产值为14694 亿元。其余前五位依次为光机电一体化领域11797 种,产值7443 亿元;生物技术领域5920 种,产值3937 亿元;新材料领域5774 种,产值6003 亿元;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2355 种,产值3839 亿元。

(二)场外市场可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融资问题

目前新兴产业的公司大多是驻各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中小企业,企业规模较小,很多都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而融资难问题是多年来制约这些企业发展的瓶颈,我国高新区中有超过5万家企业遇到融资难的瓶颈。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是中小企业主观上不愿从银行或其他渠道融资,而是因为客观上从这些渠道融资的难度较大。我国的金融结构不合理,发展缓慢且缺少直接融资的金融市场,缺乏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较少。

我国金融市场目前仍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依旧占主体地位。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难度较大。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2011年轻工业运行情况显示,当年仅15%左右的中小企业从银行争取到新的贷款。全国工商联2011 年针对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受调查民营中小企业表示,实际上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另一方面,从直接融资手段看,中小板及创业板的设立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了便利。但由于IPO 条件较高,依然有较多中小企业无法满足上市条件,或因各种原因无法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显然,与中小板、创业板相比,新三板在挂牌条件上要求较低,并且主要面向产业开发区的企业。新三板扩容后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另一条融资渠道。只要制度改革得当,未来新三板将是面临融资困境的众多中小企业优选的市场。新三板市场首先锁定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并预计扩展到其他高新园区。新三板市场恰好能为高科技产业提供如此平台,促进其高速 发展。

(三)场外市场给VC/ PE增加新的退出渠道

PE/VC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三板扩容在制度设计上尤其是转板制度完善后将给VC/ PE 增加一个新的退出渠道,为VC/ PE提供一个股权投资及收益兑现的新通道。VC/PE 机构通过以低成本注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通过“新三板”实现退出将获得丰厚的回报。这将促使VC/PE 机构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促进这些企业治理规范,快速成长为公众性公司。这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公司就会得到较好的培育和孵化,并且能促进企业间的专业性、协同性发展。

(四)转板制度进一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

随着新三板扩容加速及融资制度的完善,未来会有更多的小企业凭借在新三板的融资获得更快的发展,逐步符合IPO 条件。自2006 年新三板成立至今只有极少数公司(如世纪瑞尔)成功从新三板登陆场内市场。未来随着新三板不断发展壮大,必然有更多的企业希望转向更高层次场内市场融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转板制度)是新三板发展的必然。在转板制度建立完善后,新三板市场将与场内市场尤其是创业板市场联通。如果“新三板”与中小板、创业板之间能够建立相对绿色的转板机制,为企业的IPO 节省时间和成本,使满足创业板、中小板财务要求的公司能够较顺利实现升板,将极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杰.STAQ与NET系统简介[J].新疆金融,1994(5)

2.孙建波,秦晓斌.论“新三板”扩容[R].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研究报告,2012

3.程定华,诸海滨,范妍.星火燎原—高新区与新三板专题投资报告[R].安信证券研究中心研究报告,2011

4.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证监会网站,2012-5-7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现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5月19日 

引言 

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浙江作为推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各种数据表明已开始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速增长阶段转换,经济结构体制增效升级势在必行。经济调整期正是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窗口期,新能源、生物医药技术、3D打印等各类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对传统经济模式正形成潜移默化的颠覆,推进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国务院在2010年《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重点领域。浙江省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还包括海洋新兴产业和核电关联产业,共九大重点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结合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最终形成战略性“支柱”产业。2012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2,520.8亿元,同比增长9.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3.7%;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2,744亿元,同比增长8.2%,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核电关联增速超过10%;2014年1~5月,增加值达到1,119亿元,同比增长7.8%,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浙江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拉动浙江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基于上市公司数据 

2011年以来,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浙江省陆续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等规划和意见文件。针对不同的行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体制机制的完善,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并且规划引导发展;二是发展平台提升,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三是增强要素保障,即加大财政扶持。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2011年开始,省财政设立了每年5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然后是保障发展用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可以以工业用地最低标准确定出让底价;还要落实税收优惠,支持金融创新,浙江省金融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开展未上市公司股权转让试点,支持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可转债等方式进行融资;最后是引进高端人才,出台《浙江省博士后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支持开展重大产业技术创新研究。在积极的政策指引下,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上市公司不断增加,本文选取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名录中浙江省的64家上市公司进行考察,这些企业的规模及行业地位在我国具有代表性。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企业官网和巨潮咨询等官方网站,手动下载样本公司各个年份的年度报告。 

(一)经营状况总体向好。从2013年64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三个指标可以看出,企业经营状况整体向好。具体来说,有35家企业净利润达到1亿元,有20家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海康威视甚至净利润达到30亿元以上,大华股份、正泰电器等净资产收益率都将近30个百分点。一半以上的企业资产负债率都在40%以下。(表1) 

(二)布局相对集中。根据本文所随机采集的64个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情况表来看,主要分布在环杭州湾地区。64家上市公司中,杭州有19家,绍兴有15家,宁波有8家,台州有6家,嘉兴有5家,其他地区都在4家上市公司之内。这种分布状况与战略新兴产业占浙江省、及各市区的比重具有一致性,据浙江省规划发展规划研究院公布数据统计,2011年,杭州、嘉兴、绍兴和宁波四个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了浙江省的65%。四个市的总量位居前四。其中杭州占23.2%。其他7个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整个浙江省的比重都未超过10%。2012年,宁波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为3,030.94亿元,杭州为2,955.37亿元,绍兴为2,074.73亿元,嘉兴为1,232.62亿元,四个市的产值合计占了整个浙江省的67.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布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区域集聚性。同时,各市区也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如海洋新兴产业被舟山独占鳌头,新能源产业则是嘉兴位居第一,宁波、杭州等地则聚集了大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物联网产业。 

(三)产业内部结构相对集中。如表1所示,在调查的64家上市公司中,生物产业占6家,节能环保产业占9家,新材料产业占14家,新能源15家,物联网产业占15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占4家,核电关联产业1家。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三大产业上,分别是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 

二、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一)企业规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由规模经济理论可知企业的规模对企业的利润有直接的影响,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的规模。根据表1看出,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企业的净利润与总资产有一定的追随关系,总资产大的企业其净利润也相对较大,总资产小的企业其净利润也相对较小。由此可见,一个企业的规模与其利润有着正向关系。总体来说,一个企业规模越大,其单位成本会减少,产值会增加,利润也会相应增加。(二)政府补助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府刺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是政府补助,所以政府补助可以映射出政府对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由此,认为政府补助资金可以作为衡量政府财政政策的指标。由以上表1可以看出各个企业当年享受的政府补助资金都相差不大,居于几百万、几千万的水平,与企业净利润比较起来是一个非常微小的数据。各个企业的净利润确实相差甚大,各个企业净利润额起伏波动非常大,净利润最大的企业海康威视达到30多亿元,而最小的只有500万元;但他们得到的政府补助为人民币3,903万元和456万元,差异并没有如净利润的差异明显,由此可以认为政府的直接财政扶持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关系,但是影响并不是非常明显。 

(三)税收优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由表1中所呈现的各个企业税收优惠力度即税收返还额与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以及净资产收益率,可以比较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税收优惠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从表中数值看出税收优惠与战略性新兴企业存在着一定关系,而且呈现出正相关,税收优惠大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也大,两者有一定相关性,可见政府税率优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效果,政府的扶持政策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税收的优惠对新兴企业的成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四)R&D经费投入强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企业R&D经费作为技术创新活动实现的“血液”,是技术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竞争力的物质基础。每个企业都非常重视这一块的经费投入,大多数企业都维持在3个百分点以上,但是也不乏部分企业存在偶然性,报告期的营业收入不乐观,导致比重较大,此类企业可忽略不计。从表中可以看出R&D经费投入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并不如税收优惠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大。R&D经费投入具有一定滞后性、高风险性、时间长、不确定性的投资回报率等特点。但却是企业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投入。 

三、结论及建议 

从调查64家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结果看,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势头良好,企业主要集中布局于杭州、绍兴等地,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是9大培育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对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作用明显,政府补贴和企业规模的影响相对较弱,因此在产业政策完善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引导和刺激作用,适当使用政府补贴对产业的扶持,转而运用政府采购或其他方式加强对产业的支持;同时,要注重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链完善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苗苗,肖洪钧,傅吉新.财政政策、企业R&D投入与技术创新能力——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4.8.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5篇

产业规划密集出台

据统计,2011年11月份,共有18份“十二五”产业规划出台,仅11月28日一天,工信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就出台了包括《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内的8个产业规划。目前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还有纺织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质能源、软件行业、家电、医药包装、节能环保业、金融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

据悉,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以及和卫生部共同组织规划的生物医药规划在内的“四个半”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已经上报,预计的时间将在2012年初。

由发改委牵头,汇集环保部、财政部、国税总局、央行等多部委意见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已历经5稿,即将提交相关部门会签。

医疗行业也在近期密集出台了一批包括《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内的产业规划,《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等规划也将在近期出台。此外,通信业、文化产业等相关规划也已上报有关部门,预计将在近期出台。

“保增长”新动力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GDP增速从2007年的13%大幅下滑到9.6%,为了解决经济增速、工业增速快速下滑的问题,我国出台了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成功拉动我国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时至今日,在欧美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全球经济有进一步衰退可能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也不可避免地再次走到了下滑的十字路口。专家普遍认为,加快寻找、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支撑,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仅是我国应对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的基础,更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为了调整我国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提出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并以此作为我国下一轮经济的新增长点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华融证券分析师肖波认为,以往我国过度依赖外部资源、依赖国家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在外部需求持续萎缩的情况下,这种发展模式必须要得到转变,大力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为了转变现有的经济模式,这也是“十二五”规划出台的大背景。

此前,国家曾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按照近几年我国GDP发展速度及规模测算,预计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约达4.3万亿,2020年将达到11.4万亿,在2011年至2015年间要实现24.1%的年均增速,2016至2020年要实现21.3%的年均增速。

业内人士表示,从国家的发展目标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速成长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十年最大的增长点,伴随2012年进入经济调整期,我国经济增速与工业增长速度会平稳回落,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将超过整体工业增速约10个百分点。

掘金战略新兴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密集出台,给人以目不暇接的感觉,也让市场担心如此多的产业规划是否都能落实到位,不过日前有外媒透露,美国商务部部长布赖森称,中国已向到访的美国官员确认,未来5年计划对战略性产业投资1.7万亿美元(约10.8万亿元人民币),此举也表明了中国政府力图让增长动力向清洁和高科技产业转变的决心。

国家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利支持将是行业快速发展的契机,市场人士认为,随着产业规划的陆续,市场将掀起一波“掘金潮”。

机构普遍认为,由于政策微调的反弹行情已经告一段落,在政策出现实质性放松之前,市场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业绩稳定的大消费行业以及政策导向明确的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