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的文化涵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建设园林城市的探讨
1.1可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通过建设园林城市,将建平的城市、街道、森林、水系等特色资源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座具有“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林居相依、人在景中”的森林城市。为居民创造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生活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健康、持久地发展。通过建设园林城市,进一步提高县城生态质量,改善人居条件,优化经济发展。
1.2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标志
大力推进城市生态建设,创建园林城市,让居民生活在有山、水、林、花、草、鸟的优雅地方,可以改变人们的精神风貌。在提高物质生活的同时,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1.3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建设园林城市,能够给人们提供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技术,对招商引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1.4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基础条件
建平县是清朝末期建立的一座具有人文历史的新兴城市,是集城、林、山、河四大自然景观于一体的中国北方著名旅游休闲圣地。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态旅游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机遇。建平县地理位置优越。明显的地域优势对充分发挥旅游资源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借助“建设园林城市”平台,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弘扬生态文化,可以发挥林业在绿色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建设园林城市发挥的效益
2.1生态效益
美化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随着林地面积的增加,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在扩散和气流运动中遇到森林冠层会被树木枝叶吸收、过滤、阻隔,最终分解。同时,大量栽植乔木树种,可以优化城市内街道遮阴树木的配置,起到了美化环境、减弱噪音、提供负氧离子及萜烯类物质的作用,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森林能涵养水源,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降水通过被树冠截留,与林地土壤蓄留,再通过植物吸收与蒸发返回大气,起到调节雨量的作用。到2018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由43.9%提高到现在的44.6%,林分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水源涵养林将充分发挥其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增加碳汇,减缓温室效应。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林木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地利用光能,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将碳元素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温室效应。另外,乔木的枝叶能够遮挡阳光,从而降低城市空气温度。防风固沙,构筑生态屏障。建平县处在三北地区,沙化、沙漠化土地在不断扩大。通过园林城市建设,积极推进三北防护林建设,进一步防止辽西地区受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侵,构筑抵御蒙古高寒气流东下南移的有效屏障,对保障“环渤海经济圈”的生态环境和“京津唐生态防线”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维护生态平衡,协调发展。通过建设园林城市,植物资源得到了全面的保护,必然会给野生动物创造良好的生存、栖息环境,使植物、野生动物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依存,从而有效地保护了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
2.2社会效益评价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园林城市,使城市得到优化、美化,街道整齐、楼房林立、树木成荫、城区森林绿地布局合理,增加了生态休闲游憩地面积,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森林城市建设,有利于带动当地水、电、交通等各项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娱乐场所等服务设施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从而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建平县建设园林城市的各大工程对种苗的需求量较大,这对当地苗木产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带动木材加工、油料加工、种子加工、种苗、特色经济林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
3经济效益评价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绿化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
1 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及内容
1.1 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应运用生态学的三个基本原则:整体性、循环再生性、区域分异性原则。整体性谋求的是经济、社会、自然三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循环再生性是要求城市物质循环对环境的破坏及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区域分异性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工环境、城市类型等,制订不同的建设计划和对策。结合城市规划理论对其规划应坚持“协调性、区域性、层次性”的原则,生态城市规划首先强调经济、人口、资源、功能布局、各项工程设施及专项规划要协调发展,这是核心所在;二是生态城市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区域,故需特定的区域为依托,包括产业结构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匹配,生产力布局,人工、自然环境和各种基础设施的合理安排等;三是强调层次性,城市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
1.2 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
规划内容包括四个层次:一是新生环境的自然属性,即城市的区位、地势气候等,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层次,包括生态位的趋势、开拓、竞争和平衡过程,最后达到地尽其能,物尽其用;二是社会功能属性,主要指城市的社会经济、功能结构,包括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增强城市有机体的共生能力;三是历史文化的内涵属性,考虑到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旨在增强人的历史文化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变自发为自为;四是管理和规划意识属性。重在提高全民规划意识和加强规划管理机制,保证规划按计划分期实施。
规划内容要点为:(1)新生环境的自然条件;(2)区域经济分析及资源的开发利用、生产力布局和功能的匹配;(3)城镇的合理体系和职能的合理搭配;(4)适宜的城市规模及环境容量;(5)有机完善的城市形态及适度的土地利用和合理的功能结构;(6)绿化系统及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的涵养;(7)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废弃物无污染处理及环境污染的防治;(8)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9)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10)完善的管理机制。
2 生态城市的规划
2.1 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配合
城市规划要从城市与自然环境和谐观出发,才能体现生物圈与技术圈的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学原理。为此,生态城市规划应注重城市布局与自然山川的有机结合。好的规划都懂得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已有的自然因素,如山丘、河流、湖泊、植被、林木、地形、气候等,甚至把远处的自然景色,如高山、海洋等“借用”或“引入”到城市中来,加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接触和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创造一个更为贴近自然的宜人生存环境。
2.2 建立再生、循环利用的产业结构
建立合理的再生、循环利用产业结构,可以减少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城市性质规定了城市基本的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和空间分布,也规定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基本轮廓。所以,在确定城市性质和职能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和地位、生产力布局和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城市在国民经济职能上的特点等,遵循生态工艺原理,将各部门组成综合利用资源、互相利用产品和废弃物,使其成为首尾相接的有机统一体,从而形成具有高效率、低耗能、低污染、规模化、集团化的产业结构。
2.3 利用自然地域空间的城市形态
就我国目前城市建设而言,其形态基本上有四种类型:一是在原基础上向四周扩伸,规划界形象的称为“摊大饼’,即同心圆式形态;二是原基础上形成一城多心的组团结构;三是保留旧城,在周围建设卫星城,形成多中心开放式,达到地区全力的作用;四是充分利用地形,形成自由式城市形态。从生态城市的角度考虑,后三种是大中城市发展的方向,其优势有:(1)将城市分解成若干具有一定职能的组团单元,组团之间留有明显的绿色空间,拓宽了城市和自然界的接触面;(2)工作生活尽可能在组团内就近解决,形成相对独立平衡的“工作――居住――学习――休憩――社会活动综合区”,克服了钟摆式交通;(3)富于弹性和开放性,使城市可持续发展。
2.4 加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力度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中,绿地规划一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大多只求在规划图上完成“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化覆盖率”这两项硬指标。而从城市生态的角度,对不同城市的绿地总量、布局等,常常缺乏定量的分析研究,因而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科学性与生态的平衡关系。
2.5 加强城市绿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所以,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
2.6 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
而当今,随着城市的发展愈加迅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以技术和数字为即时可见的衡量指标下,城市环境中本应该蕴含的文化元素淡化和浅显。一座城,因其涵养的文化底蕴而使其更加有韵味和悠远绵长。如何看待城市环境建设和文化的关系,如何将无形的文化特质融合到有形的城市环境建设当中,让城市重新成为关怀人和陶冶人的场所?这些都是亟待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城市环境建设中文化的缺失问题
(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与城市面貌的趋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个城市都不断脱离了旧有的气息,高楼林立、商务区CBD、购物圈、住宅区等等,不论你到了哪个城市,都感到亲切熟悉,感觉置身于自己所在的城市中。然而,这也表明了城市的建设在不断趋同,没有自己的特色。
但是,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差异性。而差异主要体现在城市文化的真正独特性。各个民族、地域、城市的文化,都是自己一方水土独自创造的,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就失去了地方个性特征,失去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关键所在,即城市精神。
(二)城市记忆的消失与文化传承的缺失
“近代文明吸收了古代文明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并使之面貌一新,近代文明对人类全部知识的贡献很大,它光辉灿烂,一日千里,但是,其伟大的程度却还远远不能使古代文明暗淡无光,并使它沦于不甚重要的地位[2]。”
1893年,从美国芝加哥兴起的“城市美化运动”曾引起人们大兴土木去“美化”城市,大修广场,采用散射状来规划城市的现象盛行。但是,这股浪潮在1909年首届全美城市规划大会上遭到了批评和抵制。而近年来出现于中国的城市进程,与当时的美国以及随后发生在其他国家的城市美化运动有相似之处,也同样造成了文化的淡化和荒芜。城市中原有的古老建筑多是历史上皇家与宗教遗产中的精华,显示着一个城市文化创造的极致。同时也让人们记忆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故宫的存在让人们记住“礼”,从而在环境氛围中规范自己的礼仪风范。而在大片的民居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城市整个生活文化的载体。
(三)城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双重恶化
城市的发展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随之而来面临着一系列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质变差、噪音污染;交通堵塞加剧、资源短缺加剧;绿色空间减少、安全空间减少、人的活动空间也减少。大都市的现代化观念也使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难免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观念,公共道德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淡薄,人们的行为规范没有建立起来,导致公共场所脏、乱、差现象一时难以根除,公共设施经常遭到人为破坏。偷、抢案件的发生,食品不安全、交通不安全的环境使人们生活在焦虑之中。
二、城市环境建设与文化结合的必要性
(一)文化融入到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历程
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文化与环境建设结合做的很好的城市,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由“culture in city”到“city in culture”,即由“文化融入城市中”到“城市浸润在文化中”。可见,文化与环境最终合为一体,让人生活在其中,无时无刻不是沉浸在文化的熏陶之中。
从微观层面来看,从建设城市环境的具体操作来讲,城市也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细化-美化-文化-德化”,其具体内涵是,首先,城市环境建设要做好,必须做到“精细化管理”,从细节开始,一步步推进和扩散;然后在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美化城市,将城市装点得具有美感,此时文化已经逐渐包含其中,到了一定量变的积累,文化则发生质的飞跃,紧接着由“文”化“德”,完成这样一个过程。这也是人性的“真善美”在城市环境建设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二)文化融入城市环境建设结合的重要性
城市环境建设不仅仅包括狭义的环境,如城市景观、街头巷尾、交通等,还要树立“大环境观”,包括城市的文化产业,市民的文化权益,采用的文化手段,公共环境文化体系等等。城市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相互联系和影响。一个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呈现出的样态,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与城市环境的建设和发展紧密相关。
城市环境建设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的重要领域。城市环境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明显。因此,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文化权益的有效保护,文化手段的多样高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都是对文化融入城市大环境建设的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文化元素与城市环境建设有效融入
(一)理念与规划先行,多视角形成建设方案
关键词:观赏园艺植物;园林绿化;城市
1 观赏园艺植物的造景概念
植物园林绿化建设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植物让园林充满生机与活力,可以更好地净化城市中的空气,让环境变得更加良好,而那些观赏园艺植物还可以让市民更加赏心悦目。植物景观建设是相对于园林中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情况而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以植物为主体进行园林绿化建设。利用观赏园艺植物来造景,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观赏植物,还可提供生态上的景观、文化上的景观。总的来说园艺植物在城市的绿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且观赏园艺植物造景的观念不仅停留在概念的提出阶段,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被运用和发展。
2 观赏园艺植物的主要功能
2.1 美化的功能
观赏园艺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主要功能是美化功能,利用植物各种各样的颜色相互搭配、以及不同植物不同姿态的设计等,为园林绿化起到很好的美化作用。
2.2 生态的功能
生态功能是利用植物原本的特性(例如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净化城市的空气提高空气质量),来起到防护功能、改善功能等。
2.3 社会功能
观赏园艺植物起到的社会功能是可以让城市居民的城市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以及让居民身心健康得到提高。
2.4 生产功能
生产功能就是包括例如一些观赏植物同时具有药用功能,还有一些植物可以当成工业原料使用。
3 观赏园艺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具体运用
3.1 地被植物
3.1.1 地被植物的特点。地被植物的特点首先是可以覆盖地面很好的涵养水源、植株低矮且品种也较为的丰富,地被植物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生命力很强,容易繁殖,栽植工序也较为便捷,地被植物的养护也十分便捷,它是一种比较粗犷的植物,地被植物的绿色期也较长,全年覆盖也较好,所以被作为园林绿化栽植植被的首选。
3.1.2 地被植物的种类。首先是1、2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取其花开鲜艳,大片群植形成的大色块,可以更好地烘托欢快的节日氛围。其次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有吉祥草、沿阶草、麦冬等。园林绿化中所使用的蕨类植物有肾蕨、凤尾蕨等。蔓藤类植物如常春藤、爬墙虎等。
3.1.3 地被植物的运用。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运用的十分广泛,在园林的草坪、湖边、坡地等地方都可种植,有利于绿化建设。种植绿被植物可以选择在光线较好的地方栽植,可增加植被的色彩,使园林的色彩更加丰富,达到空间层次的统一。在绿源地带如大草坪上也可栽植地被植物。
3.1.4 地被植物运用的优势。建筑的功能,地被植物可以很好的界定空间,在园林中有一些地方禁止市民进入,可以利用地被植物来阻止市民进入,还可以很好地连接空间和组合空间。气候上的功能:在气候上,地被植物可以降低地面散发到空气中的热度调节气候。工程上的功能,可以很好地涵养水源减少风蚀和水蚀。
总的来说,地被植物不仅具有美化园林、丰富生态的作用,且地被植物还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3.2 草本观赏植物
草本观赏植物就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例如宿根花卉),宿根花卉的栽植较为便利,后期的养护也较为简单。在种植之后的3、5年内,依然具有观赏价值。宿根花卉也可更好地丰富园林的色彩,使园林空间更加具有层次感。但是要注意草本观赏植物都有自己的花期,所以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季节进行安排。
3.3 木本观赏植物
Abstract: The city wetland patches have the ability of self-repair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t city landscape restoration. Based on discussion of Sponge City, and Elastic Restoration theory, this paper takes the wetland patches restoration in Dounan district of Dianchi Lak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wetland elasticity landscape patches,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elasticity landscape patch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and proposes the ideas and methods about reorganization of landscape patches, water network repairing, etc. It is aimed to find the entry poi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with the landscape toughness development and sponge city, in order to build more way to get a solution to restore elasticity and toughness of the city.
关键词: 景观斑块;弹性修复;海绵城市;湿地
Key words: landscape patches;elastic restoration;sponge city;wetland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0-0181-04
1 背景
城市景观是自然与人力在不同条件相互作用的产物。一个城市长期生产力、繁荣度和宜居性,从根本上由城市的可持续性(承载能力)和弹性(应对能力)决定。[1]我国以农业立国,在历史长河中,城市被良田所围绕,对于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随着经济发展,昔日城市中的绿地斑块如农田、湿地、林地等被各类建筑、道路、广场等人工斑块所代替。城市化地表斑块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透水斑块取代了透水良好的自然斑块,自然水过程受到影响,城市环境恶化失去原有弹性,导致城市生态系统严重退化[2]。
过度开发使得城市景观破碎化,许多涵养水源的绿色弹性空间相继消失,城市绿网破坏,河流、湖泊等水体受到污染甚至断流。如此矛盾的局面正需要城市规划师在城市规划中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键点,建设具有良好生态基础设施系统的城市[3],保护好城市的弹性景观斑块,通过绿色、蓝色以及灰色廊道的连接形成生态屏障,组建城市韧性(抵抗灾害的能力),从而创造弹性宜居的城市环境。
2 相关概念辨析
城市过度发展,生态环境变化,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城市病”被广泛关注,传统观念中被认为是废弃物的雨水,也被重新审视,[4]人们逐渐意识到雨水作为一种可循环资源,影响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城市的生态健康状况,塑造城市的景观斑块,组织城市的缓冲空间。城市绿色缓冲空间往往是城市弹性斑块的有机构成体,反作用于城市景观及生态系统,确保了城市的物、能平衡与资源的良性循环。(如图1)
2.1 海绵城市与弹性景观
海绵城市(Sponge City)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韧性”与“回弹”能力,有效保护和修复城市水生态,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涵养城市水资源,复兴城市水文化[5]。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减少城市洪涝灾害发生。西方国家对雨水的利用由来已久,形成了最佳管理实践(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简称BMPs)、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水敏型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简称WSUD)、绿色(雨洪)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简称GI)等措施。这些都是海绵城市(Sponge City)雨水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如表1)。
弹性景观(Resilient Landscapes)是城市中用于抵抗自然灾害,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韧性空间,强调基于人工参与的同时注重自然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能力。合理设计城市的弹性景观斑块,将不同功能的生态空间与雨水管理、生物栖息、公共休闲和审美需求相结合,连接城市“绿色”和“蓝色”斑块,为城市生态环境搭建起重要的生态保障屏障。城市湿地斑块构成城市景观,组织城市能源循环,如“海绵”一般,在应对城市生态失衡与自然灾难时,为城市生物提供安全庇护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证城市景观的稳定与持续发展。
2.2 湿地斑块与弹性修复
湿地斑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城市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被认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最佳利用方式。[10]国内许多学者认为,湿地(Wetland)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是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城市湿地(Urban Wetland)是指位于城市中,由水文、地貌、植物、动物等要素构成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防洪、污水净化和气候调节等特定功能的一种水陆生态系统。[11-12]湿地斑块对城市的建设贡献主要在于连接了城市(人工斑块)与水域(自然斑块),形成了半自然半人工的中间过渡地带,是重要的城市水陆枢纽与弹性缓冲空间,是城市与自然间的天然屏障,具有以下的生态学意义:
2.2.1 疏导水流,涵养水源
对于城市,湿地斑块无疑是良好的水流“储藏器”,随着城市无序扩张,河渠硬化,防浪堤高筑屡见不鲜。城市给、排水不畅,下雨时地表径流增大,形成快速排水模式,水资源难以保存。[13]城市污水处理不当,水体受到污染,湿地斑块支离破碎,蓄水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城市土地河流的水源安全问题。
2.2.2 净化水体,形成良性水网
湿地的植物,在长期自然演替过程中,对水体中的污染物有着一定的过滤、吸附和降解作用。“以绿养水”的生态支持模式[14],在其自身生态承载力允许条件下,会促进水循环,形成良性水网络。在城市生态环境中,许多湿地斑块以及绿地斑块被河流廊道等联系成绿网,对城市水流起到层层净化的作用,形成天然依水而生的缓冲空间。
2.2.3 可持续发展,形成城市综合“海绵体”
可持续发展,需要可持续经济,首要就是对环境的低影响开发,低成本维护,低干扰管理,让城市可以自由的呼吸,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是城市中水的资源化,从而进行景观的弹性组织与资源循环利用。[15]水流的循环利用带来的是能流的循环持续,既促进了城市的物质、能量循环,又可以调节城市的自然环境。[16]
将湿地的弹性修复融入城市建设中,恢复景观斑块在应对城市问题中的稳定作用,从广义的角度理解海绵城市理论,发挥城市绿河流湿地等水陆交界面对雨水的吸纳、缓解作用,充分发挥城市绿地斑块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缓解的能力,采用融、滞、消、散等措施,建设具有自然缓解、自然容纳、自然重构的城市综合“海绵体”(如图2)。[17]
总体来说,湿地的弹性修复设计,需要城市在防御自然灾难时做到以下4方面内容:
①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形成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屏障和缓冲空间;②调节城市旱涝的基础上,加强绿地应对灾害的能力;③以城市绿色空间涵养水源,从而调节城市生态,减少自然灾害;④形成绿色弹性景观斑块,化对抗为共生,使城市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提升。
3 城市的弹性景观――湿地斑块修复设计
3.1 研究区概况
云南滇池是城市发展中与湖争地,导致城市生态破坏的例子。1950年-1970年随着“围湖造田”运动,滇池先后萎缩近30km2水域。1990年“防浪堤”建造工程的启动,阻断水陆能量交流,沿湖湿地斑块严重破坏,城市生态系统失稳,蓄水、净水能力下降,自然灾害频发,昆明城市人居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研究区位于滇池湖岸东侧水陆交接处,北纬24°53′11″-24°53′34″,东经102°46′4″-102°46′30″,面积约24hm2,是斗南片区城市空间与滇池水域空间最后的生态屏障。研究区全年平均降雨789.6mm,有旱、雨季之分,降雨量集中于5-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6%-90%。随着斗南片区发展,城市生活生产废水肆意排放,导致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维持该地区生态平衡的弹性景观――湿地斑块,在“造田”运动中消失殆尽,植被减少,生物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研究区主要面临以下城市问题(如图3):
①湿地退化,蓄水困难,内涝严重,交通受限。研究区较为平坦,在雨季后存在内涝问题,主要道路被雨水淹没,严重影响区域交通。湿地斑块退化,场地无法储存雨水,造成二次污染。
②水体富营养,水陆交接面硬化,生态失稳。作为水陆媒介的驳岸系统有着重要的生态学作用。研究区均为水泥驳岸,阻隔水陆物质能量传递,造成湿地景观斑块弹性缺失,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③水体分离,排水困难,湿地斑块缺乏弹性。研究区水体分离,水网不联通,不能引导排水,造成雨季水体倒灌,植被受损,动物生境破坏,湿地斑块弹性不足,应对措施不够,无法达到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与稳定。
3.2 弹性修复设计与措施
弹性修复,即在分析场地存在的主要城市问题基础上,运用生态设计、柔性恢复等方式进行场地各个景观斑块的修复和重建设计,以较低影响,增强其景观与生态系统应对生态扰动、人类活动及自然灾害时自我修复与重回稳定的能力。
通过对景观斑块的研究比较,依据研究区独特的水文、地理气候等条件,进行湿地生态系统的韧性修复,形成城市中良好的弹性景观斑块。尊重场地原有景观记忆,延续场地景观斑块的演变脉络,减少对场地的破坏。通过水体网络的重构组织场地绿地斑块的修复与更新引导场地产业的转型达到湿地景观斑块的韧性修复,做到低成本修复、少管理维护和弱生态破坏,营造良性、有序的城市景观过渡带。柔化城市边界,促进水陆生态系统物、能循环,形成依托于滇池周边城市的弹性湿地景观斑块。(如图4)基于对水陆交接带湿地斑块修复设计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3.2.1 整合地形,构建湿地骨架,通过水网联通形成弹性蓄水空间
在原有肌理基础上,根据场地降水、污染物种类等影响因素,利用研究区原有鱼塘,缓和边形成曲线水陆界面,增加水岸边长,创造供湿地鸟类等生物生存的小环境。增加观赏度的同时活化了水岸,使水、陆之间的物质、能量传递界面增长。
梳理地形,将研究区低洼内涝地块整理开发形成“湿地泡”,设置长淹没区、半淹没区域、偶尔淹没区域,与边界原有鱼塘链接形成净化网络,恢复湿地斑块的生态功能,创造动植物的生活生境,形成应对雨水的弹性空间。
3.2.2 软化驳岸,路网修复,形成多级式水体净化模式
进行水循环交流,将防浪堤岸进行适度开口,形成沿堤内流湿地泡,在防浪堤外增加立体绿化,形成水陆生态廊道,解决水泥堤岸高筑的生态隔离问题,同时也阻止雨水倒灌造成的堤顶路塌方,路网断裂。运用厂区拆卸废料加工形成空中景观高架系统,为湿地恢复提供空间,借鉴海绵城市理论形成水网净化系统,通过过滤池、氧化池、潜流湿地净化泡、表流湿地净化泡、末端强化池等多级式水体净化池,形成弹性可淹没区,收纳雨水,在必要时业区转型后的花卉大棚浇灌使用。
3.2.3 更新地块产业,借鉴海绵城市等理论,形成水循环系统及景观修复机制
海绵城市是关于水循环的智慧,城市湿地作为弹性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绿地斑块的缓冲空间,为城市的生态健康及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研究区中依据不同条件,设置雨水的储存装置利用自然集水槽与大棚集水设施,从源头留住雨水。
通过产业更新,在温室大棚区通过立体绿化、无土栽培等技术栽植花卉、中草药等植物。防止浇灌废料中氮、磷等物质流入场地水系统,抬高厂区地平面在其底部形成1m的水槽用于收集雨水与浇灌用水,应用生态、物理等水处理方法,由湿地泡净化后排入研究区水网系统,既能够保证水体的自然循环,又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湿地、湖泊的水体安全。在湿地内部形成完整水循环系统,从而完成湿地斑块的景观修复,达到城市水陆交界带的柔性回归。
3.3 小结
对滇池斗南片区湿地斑块的修复研究,通过梳理研究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找到湿地斑块恢复的切入点,重构湿地斑块水网,以海绵城市理论研究入手,形成水循环系统网络,组织湿地斑块的柔性恢复,为动植物生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将研究区融入城市环境,尊重场地记忆,促使产业转型,把斗南片区的经济支柱产业――花卉贸易与地块产业衔接,形成特色鲜明集聚科研与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城市弹性斑块,达到水陆交接面湿地与城市发展的和谐,使城市中的景观斑块得到弹性修复,韧性重构及景观更新。
4 结语
城市发展对自然的掠夺造成绿地斑块支离破碎,水生态恶化、生物生境缺失,城市失去弹性和应对灾害的韧性。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建设带来了健康发展的契机,为僵硬的城市加入地下和地上水系统的互动[18]。城市中的弹性景观空间、绿地斑块等在应对自然灾害时扮演着城市保卫者的角色。湿地作为城市景观斑块的一员,人们更应该意识到保护城市弹性空间与水环境安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城市弹性空间的景观修复研究中应该站在建设广义的“城市海绵体”水循环的角度上,对绿地斑块进行组织与重构,尊重场地精神,保证场地内部与外部生态循环的自我稳定。
湿地斑块是城市水岸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提供城市中动物生存的必要环境。对城市湿地景观斑块的修复研究,既能对城市景观斑块的弹性进行重构,也能对城市的水安全、水循环和水环境进行恢复,达到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稳定与长久发展。湿地景观是海绵城市组成的一个重要环节,斑块间的连接性十分重要。单一的湿地仅仅是城市众多弹性景观斑块中的一员,对水循环、水网络的影响有限,需要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考虑绿色生态斑块、蓝色水体斑块与灰色基础设施斑块的连通性,通过韧性修复与设计形成统一的综合网络,才能使弹性斑块在城市的资源循环及应对自然灾害中达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托尼黄,王健斌.生态型景观,水敏型城市设计和绿色基础设施[J].中国园林,2014(04):20-24.
[2]Grimm,N.B., Faeth,S.H., Golubiewski, N.E., etal. Global
Change and the Ecology of Cities[J]. Science,2008(319): 756-760.
[3]俞孔坚,张媛,刘云千.生态基础设施先行:武汉五里界生态城设计案例探析[J].规划师,2012(10):26-29.
[4]刘颂,章亭亭.西方国家可持续雨水系统设计的技术进展及启示[J].中国园林,2010(08):44-48.
[5]车生泉,谢长坤,陈丹,等.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中国园林,2015(06):11-15.
[6]沃夫冈・F・盖格,陈立欣,张保利,等.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技术――愿景与传统[J].景观设学,2015(02):10-21.
[7]Lloyd ,S. D.,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in the Australian Context[R]. CRC For Catchment Hydrology, 2001.
[8]吴伟,付喜娥.绿色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国际城市规划,2009(05):67-71.
[9]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01):11-18.
[10]曹新向,翟秋敏,郭志永.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保护[J].水土保持研究,2005(01):145-148.
[11]王建华,吕宪国.城市湿地概念和功能及中国城市湿地保护[J].生态学杂志,2007(04):555-560.
[12]仇保兴.城市湿地公园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J].中国园林,2006(05):5-8.
[13]刘滨谊,张德顺,刘晖,戴睿.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园林,2013(03):6-10.
[14]洪菊华,宋文静.辽河生态恢复规划与实践研究――以沈阳市辽河干流生态恢复规划为例[J].价值工程,2016(07):24-27.
[15]王春晓,林广思.城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和实施 以美国费城为例[J].风景园林,2015(05):25-30.
[16]潮洛蒙,李小凌,俞孔坚.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J].城市问题,2003(0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