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风险的研究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商业银行;治理结构;财务风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008
[中图分类号]F83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0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次发生的经济危机让众多的企业家和学者认识到经济危机对企业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济重创性。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利润,在实践中,企业往往重视的是如何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忽略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面临经济危机,企业所表现出来的脆弱性让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不可忽视的因素日益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治理结构的不同因素分别扮演着不同角色。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公司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也不断提高。
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增强的案例,我们应该反思:在商业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是否也有影响。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市场中金融产品也变得日益丰富,金融产品的不断更新,导致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增加。金融机构的竞争日益激烈,银行为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不得不去涉足一些新的领域,导致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不断增加,也迫切需要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进而增强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抵御能力。
2 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企业中合理完善的治理结构对增强公司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样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对财务风险防范能力有很大影响。本文主要从治理结构的构成因素来分析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治理结构的构成因素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本文主要分析董事会规模、股权集中度和高管人员薪酬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董事会规模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国外学者对此研究众多,但结论多不一致。有些学者认为董事会规模对财务风险有影响,部分学者则认为二者无明显相关性。目前国内学者研究的结论也有些不同。潘佐郑等人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董事会规模和风险指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股权集中度对财务风险的影响。股权集中度反应股权在前几位股东的股权集中情况,它是衡量银行发展稳定与否的重要指标。潘佐郑等人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股权集中度与财务风险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高管人员薪酬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从激励理论的角度出发,对高管人员进行薪酬激励,不仅肯定了高管人员的工作价值,还可激发高管人员的工作激情和创新精神。然而,过多的薪酬激励并未对高管人员起到正向的激励作用。薪酬激励过少,可能降低高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高管人员可能较少地尝试风险高的项目,银行面临的财务风险相对小;薪酬激励增多,可大大提高了高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了给银行创造更大价值,高管人员也会敢于尝试风险较高的项目,但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
3 鉴于治理结构角度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控制的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有一定影响,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这从某一方面也说明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尚不完善。为此,商业银行银行应继续完善治理结构,进一步增强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本文基于治理结构完善角度下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能力防范的建议如下。
合理完善董事会。从管理实践得知,董事会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就需摆脱内部人的控制。具体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避免董事会成员和高管人员的交叉任职情况;董事会下设机构,有审计委员会等。下设机构将成为董事会决策的重要参谋机构,这样可以提高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水平。
优化股权结构。股权集中与否,本身并不能作为判断公司股权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有效的股权结构应具有如下特征:不仅能提高银行的市场绩效,还能保障银行绩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调节非股权结构因素,保障商业银行战略的实施。从商业银行治理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出发,优化银行股权结构,实行分散式股权结构,实现银行治理良性循环,增强银行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根据激励理论,我们分析出,过多或过少的薪酬激励对高管人员都不会产生恰当的激励作用。针对高管人员的薪酬激励这一问题,要求商业银行的薪酬绩效团队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秉承严谨的态度,多方考量影响绩效的因素。建立合理的薪酬绩效激励体系,对高管人员的激励恰到好处,将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
4 结 语
潘佐郑等人通过选取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明: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与财务风险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尽管效果不是很明显,但也给出了进行商业银行风险能力防范方面的建议,我们又找到了另一个突破口来增强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合理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机构,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增强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友谊.从公司治理视角分析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2).
[2]张孝堂.公司治理与财务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2011(30).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评估及预警;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向各个方面日益深入,公立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化,因此医院也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首要步骤就是筹集发展资金。采取负债融资的方式是我国医院筹集发展资金较为通用的途径。但是需要考虑的是融资必伴随风险。如何结合医院现实情况,进行科学论证,有效预测,控制负债规模,保障资金顺畅周转,是医院财务管理者,甚至于政府主管部门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构建医院财务风险评估及预警模型
为不定时、定量监督医院财务资金的运行情况及风险情况,笔者结合公立医院自身特点,建立了医院财务风险监测预警模型。此模式综合运用各种财务及财务风险指标,动态反映了医院的资金情况,负债情况、资金使用及收支情况。当财务负债情况超过一定指标时,此模型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以便相关人员进行补救措施。
(一)构建医院财务风险评估及预警模型的指标原则
一是参照国内及国际其他行业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二是以我国关于医院的相关经济活动规定及财务制度为准则;三是结合我国公立医院的社会定位及现存资金运转模式;四是结合国家关于公立医院的未来定位及发展潜力预估。
(二)医院财务风险评估及预警模型的预警指标的选取
结合上述指标的有关规定,笔者对于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事项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及描述,并初步将财务风险评估及预警模型的预警指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即要素层和指标层,包括盈利预估,偿债分析、经营情况、发展预测及负载率等。
(三)构建医院财务风险评估模型
结合指标的选取标准,对医院的主要指标细分考量指数,并对综合预警指数进行定义:综合预警指数(SWI)=盈利预估指标*权重+偿债分析指标*权重+经营情况指标*权重+发展预测指标*权重
(四)构建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为了能够更加便捷简要的动态监测医院的财务风险,笔者根据医院财务风险情况的严重程度及综合指标,采用颜色区分法对其进行级别分类。
二、财务风险处理对策
医院财务风险是我国市场经济的结果,是现代化医院融资的产物。如何避免财务风险,如何在合理范围内有效治理财务风险,是对现代医院以及我国政府部门提出的必然要求。笔者从我国公立医院管理层及我国政府部门两个层面对财务风险防范和治理两个方面,提出相应意见及建议。
(一)我国政府部门层面
1、出台相应管理制度,对医院融资进行宏观调控及动态监管。由于我国公立医院的社会定位及职能作用,医院财务风险的防治情况不但只是影响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且关乎整个国家、社会和人民的生存及生活状态。因此政府应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尤其是公立医院市场融资的宏观调控及动态监管。
2、严格进行医院项目贷款的实效论证及审批工作。医院提交金额较大的项目贷款申请时,政府应监管医院对于项目风险及失效论证的流程,并且尽力组织相关部门对于该医院的财务现状、发展潜力、偿还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现代社会卫生事业的情况对于项目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以便给医院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同时加强了医院负债项目的审批流程,由此有效地避免了医院负债项目的风险。
3、加强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公开化进程。借鉴企业财务管理的经验,加强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公开化,有效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率、负债融资监管,并且加强了医院资金规范管理程度,促进医院资金流通规范化、有序化。
(二)我国医院管理层面
1、正确处理公立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的关系,明确医院负债目的。我国公立医院肩负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和市场竞争主体两个方面,两个方向的性质。我国公立医院在进行负债经营时应不仅考虑市场竞争力,更应该考虑国家甚至人民的利益。医院管理层面要明确医院所有经营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及服务水平,更应该考虑病人的经济负担及医院医疗费用方面的问题。医院负债经营项目更是如此。
2、综合进行负债项目论证,提高医院决策合理性及科学性。决策合理与否,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经营活动的结果,医院也是如此。医院管理层面应结合国家有关制度和规定,结合医院及社会现状,着眼医院的社会效益,综合考虑医院的经济效益,对医院负债项目进行全方面的分阶段的风险预测和评估。为负债项目的具体环节提供参考及有效依据。
3、实行稳健的资金管理策略,控制医院负债程度。医院在进行负债经营时应严格坚持适度原则,科学负债,合理融资,把负债金额控制在预测偿还范围以内。在进行负债决策时,医院应当采取稳健融资策略,充分估计未来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医院发展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努力在控制融资风险与谋求最大收益之间寻求一种均衡。
参考文献:
[1]余廉,故华夏,王超.企业预警管理实务[M].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2001
【关键词】 建筑企业 财务风险 内容 管理对策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空间还十分巨大,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会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进程的快慢。目前我国为了支持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行业的投资规模较大,较大的资金投入也使得我们的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建筑企业数目增加明显,而且每个建筑企业所接手的工程项目的数目也有了较大的增加,随之增加的是建筑企业的利润与产值,它们的创收能力正在增加。并且建筑行业还带动了其它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从整体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快速的发展同时存在的是较大的风险,对于任何企业而言,若不能够对风险有一个提前的预警与事后的控制,可能就会因为风险最终导致项目失败,甚至是企业破产。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建筑企业的管理层来说,能够及时地设计出一套有效的财务风险防控与预警机制,并研究如何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对于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我们都将风险定义为是一种结果的不确定性,也就是与人们的预期结果之间存在着不相符的可能性。其中,本文研究的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中的一个重要风险种类之一,财务风险存在的主要是由企业融资活动带来的。
在定义财务风险时,我们一般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定义财务风险,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定义方式,财务风险都表现的是企业的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有关财务状况的一些风险,这些风险是不可避免持续存在的。为了防止财务风险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的损害,管理层必须要认清企业特有的财务风险类型,并尽可能对财务风险进项有效的管理,较低其对企业造成损害的可能性。
通常在广义的财务风险定义当中,我们认为这是企业表现出来的一种微观层面的经济风险,并且认为其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以货币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总体经营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财务系统中存在不受控制或者难以预料的因素,导致其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企业最终经营结果与预期的收益相背离的情况。广义的财务风险定义,我们是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通过市场经济这一视角,主要考察的是企业内部的资金运动及最终价值的改变所体现出来的企业全部风险。
在狭义的财务风险定义当中,有关学者定义的出发点在于企业财务管理中某些决策行为的不肯定性。我们认为在狭义范围内,财务风险是由企业的负债行为导致发生的,指的是由于企业负债行为的发生,使得企业的不能按时偿债的风险增加,企业利润具有不确定性。
从以上我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狭义的财务管理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负债后引起的偿债能力的减弱,含义具有片面性。而广义的财务风险更能够体现出企业全部经营风险的综合性关系,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涵盖的主要是企业的资金流运动与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是对企业资金流和资源流的管理,不仅仅是资金流的管理。所以本文在研究中选择了以广义的财务风险作为研究对象,将我们所要研究的财务管理定义为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时,由于发生了某些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变化,导致企业的期末收益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财务风险应当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种风险的综合表现。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内容
我们将建筑施工企业定义为,承担工程建筑项目、土木建设项目、设备安装及维修项目等的建设及拆除工作的企业。建筑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主要是人力资源发挥作用,人力劳动者借助于一定的施工设备、建筑材料等,建造出一定的建筑产品。在建造过程中,除了要完成建筑项目之外,还要求符合需求者的设计要求和审美要求,并且要达到一定的安全水平。
建筑企业在日常的项目建设中,跟普通企业一样,也会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各种财务风险,我们将常见的几种财务风险罗列在下文。
1、合同风险
合同风险,顾名思义是指由于合同条款的不公正性或者是合同履行的困难性引发的风险。目前,建筑市场上依然普遍存在着不规范的行为,在项目招标过程中由于竞争激烈,较多建筑业企业为了获得项目承建资格,在承揽阶段没有谨慎考虑施工合同的可行性,盲目地或者是受生存压力所迫签下了条款不公正的合同。这样盲目签订合同的结果是,最终会导致施工企业在履行合同时,受到极大的不利影响,这必然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2、成本风险
随着建筑行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有限的施工资源对应的是越来越庞大的施工队伍,所以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为了获得有限的施工资源,在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跟显然会存在着灰色竞争,即施工企业主动缩短项目施工期限或者压低项目工程报价,这些企业往往最后中标,但是中标之后却发现对施工企业极其不利,会使得其成本支出后无法获得应有的效益。随着目前原材料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更是大幅度地增长,使得成本无法用效益弥补的情况显得越来越严重,这也是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之一。
3、施工安全风险
从建筑行业的工作性质,我们可以看到其施工作业含有较高的风险性,很多时候需要施工员长时间进行高强度的高空及露天作业,这对于施工员的人身安全会形成较重大的威胁。鉴于此,我们国家已经把施工员的安全管理纳入到了建筑施工企业的重点管理内容中。若出现施工安全事故,不仅仅会给员工个人及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还会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
4、资金链紧张风险
资金链紧张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上文提到目前建筑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所以各建筑公司之间为了争夺项目增加收入,往往没有硬性要求对方提供预付款,于是只能自己垫付款项,占用了施工企业的可流动资金。另一方面,建筑工程项目相比于其他企业的项目具有长期性,在项目一开始,建筑企业就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资源等,但是由于建筑项目的长期性,需要在较长时间之后等项目完工才能够收回,资金的收回期限越长,中间的风险就越大。这两个因素极容易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5、税务风险
自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营改增”后,建筑行业被划归为营改增的行业,建筑企业原来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但是由于营改增的范围还没有扩大到所有行业,这就使得建筑行业的上游,也就是供应商中还有部分依然缴纳的是营业税,所以建筑企业的进项税额不能够全部抵扣,导致其税负实际是增加的,侵蚀了最终的利润总额。不管客户是否拖欠付款,建筑企业都有及时缴纳增值税的义务,这一样也会给其带来税务风险。另外,建筑企业在购买固定资产时可以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的投资力度,产生盲目的大型投资项目,导致企业流动经营资金支出的增加,带来更大的资金压力。
三、加强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
1、在签订合同时,要加强风险控制
建筑企业在签订合同时,有关负责人要尽可能地仔细研究合同中的每一项条款,针对每一项制定的条款都应该深入研究,避免在签订合同后出现后续纠纷等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尤其应该在签订合同时关注验收方式、计价方式、付款时间设定等的重要内容。如遇不合理的合同,对方又不愿意改变的,则应该拒绝签订合同,以免后期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2、要在施工前期加强对成本及预算的管理
企业在进行项目招标进价时就应该对成本形成全面的预算管理,在合同正式订立之后,建筑企业应组织相关的成本管理人员、财务会计和一些工程项目中的技术人员一起商讨并优化项目承建过程中的施工方案,在充分保证工程完工质量达标的前提之下,尽量以最低的成本来实现最大的收益。同时还应该严格控制施工期间的费用支出,对于施工期间不同部门之间的费用支出要严格控制,禁止不必要的浪费,这也是减少成本开支的管理重点之一。
3、在施工中要提高工程作业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建筑企业的安全部门负责人应该定期组织安全意识培训并高频率不定时地抽查安全排查工作是否被严格执行。
4、在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时,要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机制
通常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涵盖了风险管理目标、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方面,并且明确规定了各有关部门在财务风险管理中担当的角色与职责所在,以及具体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程序步骤。处理制度的建立,制度的执行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光有良好的风险管理制度但却得不到有效执行,那就只能形同虚设。为了提高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需要企业的管理决策层能够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倡导员工们尤其是财务人员应该遵守基本的职业操守,深入分析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风险前兆,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5、在选择建筑项目时,需要进行审慎分析
建筑企业在选择是否承接建筑项目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地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并按照一定的评价方法,对其进行总体的打分,要及时地放弃那些无法带来正效应的项目,不能为了取得项目而盲目承接一些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项目,只要有项目就去参加投标上马项目,最后不仅不能够获得项目带来的预期收益,反而会造成成本的浪费,切断自己的资金链条。建筑企业若想在行业中争得头筹,不能依靠“围标”这种不正当不合理的方法,这些手法最终导致的结果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参考文献】
[1] 田学芳: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财政监督,2014(3).
【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表现 财务风险 公司绩效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员工、环境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有关研究也越来越多。在社会责任研究领域,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能为公司塑造良好的形象,有助于提升公司绩效,但履行社会责任也会增加公司的成本,对公司的绩效产生不利影响。已有文献在研究社会责任是通过何种途径影响公司绩效的文章并不多见。笔者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表现对财务风险的作用,会影响到公司财务稳定性,进而影响公司绩效,这是社会责任影响公司绩效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本文把财务风险作为传导机制,按照“社会责任表现―财务风险―公司绩效”的思路,探讨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总体来看,目前的研究大都把财务风险作为研究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关系的调节因素,基于社会责任与财务风险的研究较少,从财务风险角度探讨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的文献更不多见。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展开探讨,希望能丰富现有的研究。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社会责任表现与财务风险。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是维护包括债权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权益的表现。它能向债权人传递积极的信号,帮助公司获取债权人的信任,减轻公司的还款压力,提高财务的稳定性,而且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关心员工、客户、债权人等的利益,保护环境,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能为公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有助于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降低财务的波动性。反之,不履行或履行较少社会责任会给公司的形象造成不利影响,投资者会对公司的责任意识乃至风险管理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会扩大公司的财务风险。据此,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设,H1:公司社会责任表现与财务风险负相关。
2.财务风险与公司绩效。公司利用债务融资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利用利息免税的作用达到提高公司价值的目的,但债务融资也会给公司带来还款压力。负债率高的公司,偿债能力较弱,财务稳定性差。投资者中风险规避型的居多,财务风险高的公司对其的吸引力较弱。受其影响,公司的投资价值便低,公司绩效也相应较低。李义超、蒋振声(2001)发现,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负相关;肖作平(2003)的研究也发现,资产负债率越高的公司,公司价值越低。因此,我们提出第二个假设,H2:财务风险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二、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择与模型设计
1.社会责任表现与财务风险。根据上文对社会责任表现与财务风险的分析,借鉴赵春光等(2011)的模型,本文设计了模型一:
Dar=α0+α1Csr+α2Lnasset+α3Roe+α4Growth+α5Collateral
+ε (1)变量的选择和定义如下:
(1)被解释变量Dar――财务风险。衡量财务风险的指标较多,一般包括会计数据指标和市场数据指标。本文选用资产负债率来表示,因为资产负债率是以会计数据为基础的,相对于市场数据受到的干扰较少,精确度更高。资产负债率是公司年末负债总额与年末资产总额的比值,它反映了公司举债的状况,体现了公司的资本结构,作为财务风险的衡量指标具有很好的解释力。赵春光等(2011)也使用资产负债率衡量公司的财务风险。
(3)控制变量。
①公司规模Lnasset是年末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规模大的公司抗风险能力较强,往往会选择以借款的方式来满足资金的需求,而且其获得银行贷款的机会相对较多,因而财务风险会比较高。
②净资产收益率Roe是年末净利润与年末总资产的比值。盈利能力强的公司,留存收益比较多,公司会优先利用内部留存来满足资金的需求,对外部资金的依赖会少些,财务风险相对较低。
③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Growth,计算公式为:(本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能反映公司的成长能力,一般成长性强的公司,发展速度快,对债务融资的需求较大,财务风险会比较高。
④有形资产比率Collateral,计算公式为:(本年末存货+本年末固定资产)÷年末总资产,用它代表公司的资产结构。存货和固定资产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有形资产比率高的公司需要较多的借款满足资金的需求,因而财务风险会比较高。
2.财务风险与公司绩效。根据上文对财务风险与公司绩效的分析,借鉴肖作平(2005)的模型,文章构建了模型二:
T/Roa=β0+β1Dar+β2Lnasset+β3Roe+β4Growth+β5H10
+δ (2)研究变量的选择和定义分别为:
(1)被解释变量T/Roa――公司绩效。文章用Tobin Q值(T)和Roa来度量公司绩效。Tobin Q值是公司市场价值与期末总资产之比,代表公司的市场价值;Roa是公司期末净利润与期末总资产之比,衡量公司的会计价值。
(2)解释变量Dar――财务风险。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一致性,模型二也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财务风险。
(3)控制变量。
①公司规模Lnasset。公司规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已经得到众多研究的证实,因此本文把它作为控制变量。
②净资产收益率Roe。Roe高的公司,满足投资者利益的能力较强,公司的绩效也相对较高。本文用它来控制盈利能力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③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Growth。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能反应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前景,用它来控制成长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④前十大股东持股比率之和H10,是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之和与总股数的比值,用来衡量公司的股权结构。股权结构会对公司治理产生作用,进而影响公司绩效。肖作平(2005)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正相关。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2011年沪深两市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共有580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如下筛选:(1)删除ST公司;(2)删除金融保险类公司,因为该类公司的财务报表具有自身的特点;(3)删除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根据模型一和模型二涉及到的变量,分别删除数据缺失的样本。最终两模型共取得相同的522个样本。
本文的社会责任评级得分来源于“润灵环球责任评级”网站,其他数据从国泰安数据库获得并经整理而成。本文的数据处理使用stata软件完成。
三、实证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根据模型一和模型二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限于篇幅,有关统计和回归结果的数据表略,下同,编者注),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级得分的差距比较大,各个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迥异,而且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只有32.545和36.019 2,属于较低水平,可知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表现整体不是很好。财务风险的衡量指标资产负债率,最小值和最大值的差距也很明显,其中举债最高的洛阳玻璃高达0.944 4,而最低的天源迪科只有0.038 9,显示各个公司财务风险的巨大差异。Tobin Q值最小值为0.700 2,最大值为6.942 5,平均值为1.557 2,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别,Roa的情况亦然,可见无论是市场价值还是会计价值,样本公司的绩效都存在较大区别。尽管有净资产收益率为负的,但其均值为0.109 4,说明样本公司的盈利能力比较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标准差很大,表明公司的成长能力有很大的差别,而且最大值严重偏离中位数和平均数,可能存在异常值。有形资产比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距也比较显著。前十大股东持股比率的均值为0.592 5,样本公司的股权集中状况还是比较明显的。
(二)多元回归分析
(三)敏感性分析
为保持研究结果的稳定性,本文对模型一的解释变量Csr和可能存在异常值的控制变量Growth在1%水平上进行winsor缩尾处理,回归的结果与上文基本一致;在去除控制变量Growth后重新回归,结论依然成立。可知模型一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稳定性。对于模型二,本文也对解释变量Dar和控制变量Growth在1%水平上进行winsor缩尾处理,回归结果基本一致。去除可能存在异常值的控制变量Growth后,回归结果也没改变。模型二的结果也具有一定稳定性。
(四)实证结果总结
文章以财务风险为传导机制,按照“社会责任表现―财务风险―公司绩效”的思路展开研究。其中模型一的实证结果验证了“社会责任表现―财务风险”的思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越多,财务风险越低,财务稳定性越高;模型二验证了“财务风险―公司绩效”的思路,即财务风险与公司绩效负相关,财务风险越低的公司,公司绩效越高。由实证结果可以推知: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对公司绩效具有积极的作用,社会责任表现越好的公司,公司绩效越高。这样的推论也符合信号传递理论,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司,能向公司外部传递对公司有利的信息,提高公司声誉,这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降低公司财务风险,而良好的公司形象和公司声誉也会促进公司的价值提高。
四、研究结论和启示
与以往的研究将财务风险作为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的调节因素不同,本文以财务风险为传导机制,通过构建社会责任表现与财务风险的模型和财务风险与公司绩效的模型,探讨社会责任表现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这也是文章的创新之处。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的社会责任表现与财务风险负相关,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降低其财务风险;而公司的财务风险与公司绩效负相关,财务风险越低,公司绩效越高。社会责任表现能通过降低财务风险来提高公司绩效。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虽然承担社会责任会增加公司的成本支出,但其对公司的积极意义更高,本文的研究即从降低财务风险和提高公司绩效的方面提供了支持证据。公司应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并加强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本文的不足是只选择了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而没有考虑未披露的上市公司,而这些公司或多或少会从各个方面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使得本文研究结论的适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有很多种,但本文只选择了典型性的财务管理衡量指标――资产负债率。希望今后能在这方面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为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Preston,O’Bannon.The corporate social financial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a typology and analysis[J].Business and Society,1997, 36(12):419-429.
[2] AUPPERLE K E,CARROLL A B and HATFIELD J D.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ofitabil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5,28(2):446-463.
[3] JENSEN M.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and takeover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2):323-329.
[4] 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业绩关系研究――基于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分析[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5] 李正.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2006(2):77-83.
[6] 温素彬,方苑.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面板数据分析[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2008(10):150-160.
[7] 刘长翠,孔晓婷.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2002年―2004年度的经验数据[J].北京:会计研究,2006(10):36-43.
[8] 赵春光,张人骥,李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其财务风险的影响[C]//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与企业社会责任2011学术年会会议论文,2011.
[9] 王力军.大股东控制、财务杠杆与公司价值――国有及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的比较研究[J].北京:证券市场导报,2006(11):63-70.
[10] 王凤.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来自中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北京:经济管理,2007(8):16-21.
[11] 肖作平.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哈尔滨:管理科学,2005(3):16-22.
[12] 李义超,蒋振声.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J].北京: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2):34 - 38.
一、财务风险的概述
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所面临的一种经济风险,是企业的财务活动未来的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这里提到的财务包括两方面,一个是财务的活动成果,也就是收益;另一方面指的是财务状况,包括企业的偿债、营运以及获利能力等。财务风险指的就是财务实际结果比预期结果要少,财务状况变坏的情况。此外,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损失性与收益性、可预知性与可控性等特点。
二、电力财务风险概述
电力企业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能源企业,电力企业的健康运行保证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需求。电力企业和普通企业一样都存在着财务风险,但是由于电力企业其别于其他企业,它的财务风险也与其他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电力财务风险的表现
由于电力企业主要经营的是电力供应、安全供电、电网维护等,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为:政策性风险、供需失衡风险、电费回收风险、资产设备效用风险、融资风险、投资风险以及筹资风险等。
(二)电力财务风险的特征
电力企业主要经营的业务就是将电能通过输配电装置安全、可靠、连续、稳定地销售给广大客户,满足其在经济建设以及生活用电的需要。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其财务风险主要有:受政策影响大、资产负债率偏高、客观存在、不确定性、与收益正相关、全面性、损失性等特征。
三、财务风险预警概述
(一)财务风险预警含义
财务风险预警指的是以企业的财务数据、生产或者是预算方案、会议记录等相关资料为基础,依据财务风险预警理论,通过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选定预警指标、设置警度、观察风险指标异动,最终达到在财务危机发生前向有关部门发出警报并且提出规避建议的目的。
(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作用
第一,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具有监测作用,财务危机的爆发不可能是突然发生的,是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下来的,最终才达到不可控制的局面,出现财务危机的爆发。财务预警系统可以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检测,及时发出警报避免财务危机的爆发。第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具有识别作用,识别作用指的是预警系统不仅可以在发生重大事故时发出警报,它还可以及时找到出现财务危机的决定性因素,这样就可以为管理者制造时间和空间,尽快地找到解决方法,有效防止财务危机的爆发。第三,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还具有借鉴作用,财务预警系统能够详细地记录危机的产生以及处理过程中采取的措施,这样就为以后提供了经验,而且能对现有的管理制度提供改善意见,可以消除潜在的隐忧。
四、构建电力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原则
对于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来说,最关键就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观察财务指标细微的变化,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出潜在的一些财务风险,为经营决策者提供依据,通过防范风险的发生来减少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在选择财务风险指标时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一)预知性原则
预知性原则指的就是企业根据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变化,来预测财务的发展变化的趋势,总结并且制定出这一指标合理的数值,达到有效的界定企业管理经营的状态。
(二)敏锐性原则
敏锐性原则指的是财务风险指标要具备敏锐的反映出企业财务发展方向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调整财务系统的一些变量以及参数,合理地配置企业的资本结构,从而控制财务指标在合理的范围内波动,这样就可以减少财务危机发生的几率。
(三)整体性原则
电力企业是一个完整的经营整体,自然它的财务风险指标监测也要全面完整,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对待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其产生的原因都要进行综合考虑,为企业的整体发展进行考虑。
(四)关联性原则
关联性原则指的是电力企业各项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相互关联、互相影响,也相互配合。在对指标值进行分析时,要将所有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都涵盖在内,要考虑到各个环节的关联性,以便更好地监测和预防财务风险的爆发。
(五)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就是要求风险预警指标可以直观快速的反映出企业财务潜在的风险,要求得到的信息是简明清晰的,分析判断要简洁迅速,这样就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因为繁琐的指标体系必然牵扯到很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的成本与收到的利益不成正比,这样就使得指标预警失去了原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