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显微镜在医学检验中的重要性

显微镜在医学检验中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显微镜在医学检验中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显微镜在医学检验中的重要性

显微镜在医学检验中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医院常用的检查项目是尿常规检查,可更准确地评价身体状况。由于各种系统性疾病患者尿液的相应变化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了解具体情况,可以看出尿常规检测的重要性。目前临床尿检验主要采用尿液镜检法以及尿分析仪法,尿分析仪法具有快速、简便、样品量少、检测项目多等优点,但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测。现将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体检的200名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镜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尿液分析仪的测试结果,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体检的200名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早晨第一次中段尿液作为检测标本。

1.2 方法

取尿液样本10ml,放入离心管,在1500rpm的转速控制,进行5分钟的离心。弃去上从清液,收集0.2ml沉积物,轻轻摇动离心管,用吸管吸出20μL的沉淀物悬浊液进行涂片。在低倍镜、高倍镜的视野下进行多次观察,取平均值报告。注意事项:取尿时,容器应干燥、干净。

尿液分析仪检验:仪器为MIDITRONORM尿液分析仪、Olympus-CH20显微镜。取7~10mL尿液标本放入试纸,多余的尿液是用纱布吸走,根据常规检测和分析过程,检测过程中要注意标记标本,避免混淆。

主要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检查方法后的结果,并且观察两种方法的检测差异。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用检验计数资料,以P

2.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后的尿常规结果:经过普通尿液检查方法进行尿常规检查,其各项指标的测量值和利用尿液镜检的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1 红细胞检测结果对比

以镜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尿液分析仪检验真阳性30例,真阴性152例,两种检测方法符合的有182例。

2.2 白细胞检测结果对比

以镜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尿液分析仪检验真阳性60例,真阴性108例,两种检测方法符合的有168例。表2。

3.对地方加强财政管理的发展对策

本研究结果表明,尿液镜检结果与尿分析仪法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说明检测方法存在诸多干扰因素。干化学主要是对已经溶解或者完整的中性粒细胞进行检测,但不能与淋巴细胞反应,如果服用更多的药物或尿保留在膀胱较长的时间,可能会导致假阳性结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影响。

尿液分析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将由仪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直接影响,降低结果的准确性,且其无法对红细胞、上皮细胞、白细胞、毛滴虫以及真菌等进行检测,因此,在尿液分析仪检测的基础之上再进行镜检,有其重要性及必要性。以显微镜检查的结果为金标准,尿液分析仪的分析结果可以用来找出差异,并及时纠正,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尿液镜检可以较为直观地显示某些有形成分,如管型、血细胞、肿瘤细胞和结晶,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价值,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尿液分析仪检测不能代替尿镜检。尤其是肾脏病患者的尿液进行检测时,尿液镜检结果作为观察指标,最终诊断将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将尿液镜检以及尿分析仪检测结果联合进行参考、补充,并对尿液分析仪法中没有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有效提示。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的灵敏度和所用试剂的种类与试剂种类不同,细胞检测的灵敏度不同。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批次间的差异。而尿镜检查没有这种干扰,干扰因素的结果仅仅是不同的,技术人员的水平,因此,尿液显微镜检查结果的干扰因素是非常小的,它也表明,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尿液显微镜检查在尿常规检查中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韩宁,吴晓丽,李竹青.尿液镜检在尿液检验中的重要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3:2351+2353.

[2]王琳,滕佩红.镜检在尿液检查中的重要性[J].临床军医杂志,2003,02:131.

[3]李作水.尿沉渣镜检在尿液分析中的重要性[J].中国当代医药,2009,04:52-53.

[4]杨荣助,张建.人工镜检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中的重要性[J].中外医学研究,2014,10:68-69.

[5]王淑萍.尿常规检查中尿沉渣镜检的重要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6:2148-2150.

[6]宋继焱.尿液镜检法在尿常规检查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12):113.

显微镜在医学检验中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显微镜;尿有形成分;差异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146

作者单位:030012山西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刘锋); 青海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刘兰)

尿液沉渣检测方法从手工分析到半自动分析仪,目前已经发展为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是一套真正能对临床尿液标本进行自动吸样处理、对尿液中的各种有形成分(原称尿沉渣)进行自动成像并定量分析报告的系统[1]。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有形成分中的差异,现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报告如下。

1 临床材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0年3月本院门诊及住院送检用一次性洁净专用尿液采样管收集清晨中段尿液800份,其中男510例,女290例,年龄2个月~85岁,平均48.5岁。

1.2 仪器 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美国Iris公司),显微镜一台,KORA板,水平离心机。

1.3 检查方法 专用尿液采样管收集清晨中断尿液2管。均为5 ml。其中一管用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分析,第2管作显微镜复查时用,所有标本检测均在采样后2 h内完成。

1.3.1 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 工作前对IQ 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Focus调焦并同时运行阴性、阳性质控物测试(仪器配套),确保在控后进行标本的检测。仪器分析严格按操作说明书进行。

1.3.2 显微镜检测 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取新鲜尿液放入专用离心管,水平式离心机400 g离心5 min 弃上清液至1 ml,取0.2 ml注入KORA板用显微镜准确计数两次取平均值并记录。

1.4 参考值范围 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参考值:RBC:0~12/μl,WBC:0~12/μl,透明管型:0~3/μl,高于此范围为阳性。显微镜检查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RBC>3/HP,WBC>5/HP为阳性标本。阳性结果以显微镜法为标准,即IQ200判为阳性,而镜检为阴性的则认为是假阳性。假阳性率=假阳性例/IQ200阳性例

2 结果

800份尿液经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及显微镜检测,并进行假阳性率计算,具体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

方法红细胞白细胞管型

IQ200阳性例18629145

阳性率(%)23.2536.375.62

显微镜阳性例15223226

阳性率(%)19.0029.003.25

假阳性例345919

假阳性率(%)18.2720.2742.22

3 讨论

尿液沉渣检测是临床检验中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尿液沉渣的检测目的是为了识别尿液中的细胞、管型、结晶、细菌、寄生虫等各种病理成分,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定位、鉴别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是组合了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和成像技术两种方法[3]。流式细胞分析孔可以将尿液有形成分聚集于物镜的聚焦平面上,尿液有形成分在通过该平面时被拍摄像通过APR软件,根据大小、形态、对比度、质地可将尿液中有形成分,分为以下几类:白细胞、白细胞团、红细胞、鳞状上皮细胞、非鳞状上皮细胞、透明管型、未分类管型、结晶、细菌、芽殖酵母菌、、黏液丝。通过图像数据和扫描量,可计算出各种成分的浓度,并能在荧光屏上显示各种成分的图像[4]。具有快速、简便、复检率较低、灵敏度高、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并能进行动态监控等优点。

而普通的光学显微镜检测在标准操作规程下能够有效的去除人为的操作误差,临床检测的结果误差小,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假阳性[5]。但光学显微镜检测受到临床上取样量、镜检液体厚度、镜检视野数、操作繁琐、耗时、检查效率低下等缺点。

IQ200的系统特点是不仅可以进行自动识别,而且具有修饰功能,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有形成分,并对可疑成分进行人工判定,从而减少仪器判定误差,提高了检测准确性,降低了,复检率。当IQ200检测尿液病理成分呈阳性时,再进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IQ200尿沉渣分析仪的错误报告,还可进一步确定病理成分的性质和数量。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和显微镜检查相互结合的重要性,只有两者密切结合,才能既快速义准确地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5]。

通过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尿沉渣检测中,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存在这假阳性结果,在临床应用中,对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阳性病例进行必要的光学显微镜检测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避免假阳性,又能够提高临床检查效率,有效的降低误诊和漏诊。

参考文献

[1] 顾可梁.尿有形成分的识别与检查方法的选择.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6):572-575.

[2]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133.

[3] 玲,张延京,赵亚静,等.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应用评价.医疗卫生装备,2008,29(2):82-85.

显微镜在医学检验中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直方图;血涂片;异常结果

血小板(PLT)具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在人体内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旦体内血小板出现异常,将可能导致出血性疾病[1]。血小板的增加或减少以及血小板质量的异常都与众多病症相关,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常将血小板作为检测项目之一。随着医学检测技术的进步,在检测血小板方面已经基本普及了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检测快速、重复性好等优点,已在临床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2]。血小板是临床检测中常见的重要检测项目,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时,会因为多种因素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性增加或减少,影响诊断和治疗[3,4]。因此在实际的检测中,出现血小板结果异常时,常使用血涂片进行再次的检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6月的血小板检测异常120例,检测患者年龄1~42岁,平均年龄(24±3.6)岁。检测结果中,血小板300×109/L20例,血小板在100~300×109/L的共有50例。

1.2研究方法 对120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出现异常的标本进行血涂片复检,在制作检测涂片时,严格控制涂片的厚度,确保细胞均匀分布。对血涂片染色之后进行镜检,首先使用低倍镜,主要检查血涂片是否合格,然后观察血细胞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类细胞、血小板的比例关系,确定血小板直方图的异常情况。

1.3检测标准 对血液标本进行推片、染色,而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采用血涂片法检测的血小板数=血液分析仪白细胞数×血涂片血小板数/血涂片白细胞数。

1.4仪器 Sysmex公司生产XE-2100血细胞分析仪以及配套试剂;瑞氏染液;双目光学显微镜。

2结果

120例血小板异常结果中假性增加或减少共80例,其中假性增加35例,假性减少45例。血小板直方图中出现血小板的体积过大,分布宽度过长,血小板压积,大血小板比率异常等情况。

3讨论

在造成血小板检测结果偏低的因素中,采血过程的影响是其中之一。检测时通常采集手指末梢血,在采血时用手挤压出血部位容易让组织液渗入血液当中,从而造成血小板检测结果偏低。此外,在采集静脉血的过程中因采血不顺,进行多次穿刺采血,容易导致人体组织中的凝血因子进入血液当中,同样会产生凝块而导致血小板减少[5-7]。

检测标本的放置时间过短也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偏低。血小板离开人体后,形态发生改变,在其外膜会形成游离端,从而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作用。但是,这类假性聚集情况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解聚,恢复原来状态。因此,在进行临床血小板检测时,最后让待测标本放置15min左右再进行检测,使结果更准确[8]。

目前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所得到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基本代替人工检测手段。但是,细胞分析仪在检测血小板时,可能出现假性增加或假性减少的情况。由于血细胞分析仪多使用光散射法和阻抗法进行检测,基本是按照标本中血小板的大小来进行计算的,当检测标本中的血小板出现明显减少或形态异常时,分析得到的数据便容易出现误差。而且部位较大的血小板与较小的红细胞相似,容易被当作是红细胞而未列入血小板检测结果之中,这也会使血小板的检测结果偏低[9-11]。

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有助于提高临血细胞分析的质量和效率,给临床检测带到巨大便利。然而,血细胞分析仪始终只是作为血细胞分析中的一种手段,也有可能出现错误情况。当患者处于病理情况下时,其血液标本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不一定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常需要人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调查表明[12-14],医院中血计数镜检率为15%以下,部分医院甚至不足5%,过于依赖血细胞分析仪而忽略人工镜检,容易导致检测不准确从而造成医疗事故,必须得到格外注意[15]。

综上所述,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检测时,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但是由于血小板易聚集等原因,常出现血小板假性减少等结果,给临床诊断造成错误的影响。避免这一结果的有效方法是对异常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假性增加和假性减少的标本进行血涂片复检。这样能够在利用血细胞分析仪的便利性的同时兼顾到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为临床的诊断提供准确无误的检测信息,避免出现误诊。

参考文献:

[1]徐秀林.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异常结果时血涂片的重要性[J].医学信息,2014(7):67.

[2]李惠卿,赖馨,蔡洁丹,等.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9):764-767.

[3]于秀艳,朱华,高海燕,等.血细胞分析仪假性血小板减少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2):337-338.

[4]刘杰平.从Kx-21血细胞分析仪测得结果看血涂片的重要性[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5(10):2817-2818.

[5]马丽.血涂片镜检对于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9):95-95.

[6]王志东,彭洁,王晨,等.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染色镜检联合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5):100-101.

[7]张继英.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3):653-654.

[8]孟红兵,袁芳,钱卫宏,等.血细胞分析仪人工血涂片复检的临床意义及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9):2830-2831.

[9]薛亚军.血细胞分析仪出现异常结果时做血涂片复检的必要性[J].中国科技纵横,2013(18):187.

[10]高丽娟.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J].哈尔滨医药,2013,33(3):206-207.

[11]李作华.血小板计数方法-血涂片法不容忽视[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1):173-174.

[12]汪从祥,谭雪峰,梁影,等.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应该重视血涂片镜检[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4):2121-2122.

[13]李小平,伍启康,邱志琦,等.血涂片复审准则在血细胞分析仪中的适用性评估[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5):432-433.

显微镜在医学检验中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1.1本科教育忽略学生实验技能、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科生学习模式中老师与学生基本是零交流,老师幻灯片教授已有现成的书本知识,学生接受、理解、记忆,完成考试即可。这种方式严重忽略了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力的培养,使其缺乏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意识习惯。而学生在面临探索型科学研究时就似隔屋撺椽,无法胜任。

1.2本科教育学习环境简单,缺乏必需的社交经验医学生的本科学习任务相对其他专业更加繁重,课业、考试压力大,大学生实践活动较少,缺乏丰富的人际交往经验。而研究生学习环境相对复杂,需要处理好与导师、同门、厂家、其他实验室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利益诱惑。一旦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如何适应这种环境的改变就显得尤为重要。

1.3研究生生源种类多,知识背景相差大目前研究生招生来源很多,甚至还会有跨专业报考的现象,所以知识背景相差很大。比如现代的医学科学研究常常接触到分子水平的实验,本科为临床医学或护理学的医学研究生比较缺乏。即使本科阶段有一些相关基础课,由于没有认识到重要性,知识也比较薄弱;而本科为生物技术的研究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分子生物学背景知识。研究生阶段的教学是以自学为主,在参差不齐的背景下,如何让医学研究生迅速学习和掌握良好的科研技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医学研究生科研技能培养的模式探讨

2.1加强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的积累并进行科研尝试为弥补本科生理论基础薄弱的情况,研究生一年级主要是进行理论学习以满足将来的科研要求,如实验动物学提供动物实验的基础知识,科学研究严谨的设计和分析需要统计学。但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方向很多,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已有的学校研究生课程无法满足每个方向的不同要求。为此,重点学习相关专业的背景知识尤为重要。如对于生殖医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就需要加强生殖医学和生殖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与其他方向的研究生要求略有不同。为了让研究生学习生殖相关基础知识,学校最近专门开设了生殖生物学选修课程,供生殖医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选修。现在的医学研究已经深入细胞和分子水平,需要用到多种大型仪器。仪器分析课程可以帮助研究生了解常见大型仪器的原理,如用于断层扫描的激光共聚焦、细胞检测和分选用的流式细胞仪、超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等。通过这些理论课程的学习,研究生可以掌握常见大型仪器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将来课题的实验设计。以上的努力仍然不能为每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提供足够的理论知识。所以在已有的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通过组织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深入学习专业相关的专着就很有意义。如本实验室从事发生研究的研究生,就组织学习发生相关的英文专着,如HistologicalandHistopathologicalE-valuationoftheTestis和Andrology-MaleReproductiveHealthandDysfunction。研究生自学后以讲座的形式,给其他同学介绍各个章节的内容。通过这种途径,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自学能力和英文专着阅读能力,锻炼了总结、陈述、演示以及制作讲解报告的能力,有助于开题报告和毕业答辩的顺利完成。

2.2培养良好的实验技能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与其他学科广泛交叉渗透,是当前生命科学中迅速发展的前沿学科。医学分子生物学是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其实验技术和方法已普遍应用到各个学科的研究中。除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其他如细胞生物学等技术也在科研中广泛使用,这些实验技能的培养对于其课题开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生数量多,教育资源有限,即使有实验课程安排也无法实现让每个研究生动手操作。所以研究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不能仅靠学校的研究生课程;再者医学研究生一般来自于医学专业如临床医学或者护理学等,本科教育没有经过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实践培训,所以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后,还需要进一步培训。为此,本实验室在培养模式上进行了一些尝试。组织由多位教师、技术员和高年级博士组成的培训团队,以专题培训的方式对实验室基本科研技能进行短期培训,包括RT-PCR、苏木素伊红染色、免疫荧光、Westernblot、流式细胞术、显微镜操作、文献检索等多种常规实验方法和技术,目的是让刚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迅速掌握常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以及常规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实验技能培训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实

验的基础理论,然后演示实验操作,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完成的实验结果由老师统一评价。只有能独立地完成每个实验,才算顺利通过培训。我们深知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所以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的模式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探索思考,形成边动手边思考、理论指导实践的学习模式。本实验室通过这样统一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帮助研究生在短时间内系统而迅速地掌握常用的基础实验理论和技术,为后续课题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3严格实验室规范管理实验室是高校研究生科研实验技能培养的主要场所,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科研实验技能的水平。比如一个实验室通常有多个研究生,每个研究生在课题开展中一般会使用多种仪器设备。有的仪器设备比较贵重,操作不当可以导致仪器损坏,甚至威胁人身安全。如高速离心机使用时,转子不盖盖子,高速旋转时,转子可以飞出离心机,导致财产或人身损伤。所以如何能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和得到高质量的研究数据,有序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以本实验室为例,实验过程中会有常见仪器,如pH计、天平等;有贵重仪器,如高速离心机、荧光显微镜、定量PCR仪等;还有一些大型的仪器,如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本实验室采用如下管理方式:对于实验室常见仪器,研究生通过培训过后可以自由使用。而大型仪器一般都有分析测试中心集中管理,如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设备有工作人员操作,学生只需理解原理,按照要求准备样本和学会分析数据。但有的大型仪器如激光共聚焦,学生可以通过专门的操作培训,自己独立操作。高速离心机、荧光显微镜等设备一般都有专人管理。在学生进入实验室统一培训时,会涵盖这些设备的使用。如此,既使得实验室仪器得到正常使用,又营造了严谨、有序和安全的实验室环境,为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保证。

显微镜在医学检验中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目前人工显微镜检查仍是细胞形态学检查的“金标准”,镜下形态识别能力是医学检验人员的基本功。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学生形态识别能力,首先要重视师资培养,加大设备投入力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医学检验技术;形态识别能力;教学模式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级医院仪器检测项目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对于形态学检测,仪器检测的弊端也日益突显。目前最先进的仪器也不能明确识别各种细胞及有形成分的形态,只能起到过筛作用,人工显微镜检查仍是细胞形态学检查的“金标准”[1]。仪器检测结果的复检工作至关重要,临床上急需具备形态复检能力的检验人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形态识别能力,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是医学院校教师必须思考及关注的问题。

1临床医学检验人员形态识别能力现状

目前,国内大部分医学检验人员外周血和骨髓中异常细胞形态及脱落细胞检查技术薄弱,过分依赖仪器检测,如依赖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查,依赖PCR仪和流式细胞仪等进行白血病诊断,忽视了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作用,导致出现漏诊、误诊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医院实验室ISO15189现场评审中血常规镜检方面问题最多,被评为“不符合项”或“观察项”比例高,主要集中在细胞形态学检验相关项目上。这与很多因素有关,除了医学检验人员过于依赖自动化仪器、科主任不重视经典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相关部门缺乏相应的岗前培训制度等外,也与检验人员形态识别能力参差不齐、医学院校血细胞形态相关课程课时少有关。因此,作为开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培养具备较强形态识别能力的学生尤为重要。

2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形态识别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涉及形态学的内容较多,最主要的有临床基础检验和血液学检验中血细胞与各体液中的正常及异常细胞形态。由于高职学制只有3年,专业课课时明显不足,而形态学内容需要强化学习,短时间内很难掌握,因此学生毕业时只具备初步形态识别能力。工作后临床上不重视血常规先仪器后镜下复检的规则,检验人员在学校里所学的形态学知识就会逐渐遗忘,长此以往,具备较强形态识别能力的检验人员越来越少。

3提高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形态识别能力的措施

3.1培养合格师资是根本

形态识别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经验积累,多看多学是唯一捷径。作为形态学课程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形态识别能力才能正确指导学生,这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新进教师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入职后可用半年时间到临床血液形态室进修,积累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临床知识。青年教师每年定期到附属医院相关科室进行临床实践,参加检验专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职务考试,不断提高细胞形态学识别及诊断典型血液系统疾病能力,并将所学知识融入教学。专业课教师要多参加临床相关形态学培训或学术会议,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拓宽视野,完善知识结构。聘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附属医院医生为任课教师,专兼职教师定期开展集体读片、交流活动,就一些不典型细胞的形态辨认进行探讨,通过集体读片活动起到“以老带新”作用。

3.2学校教学设备投入和维护是保障

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教学手段的联合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形态学教学,离不开现代教学手段的支撑。这就需要学校购置相应的教学设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时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联合应用为血细胞形态教学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应用数码互动系统构建细胞形态图片库,将每年卫生部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图片和临床上收集的与细胞形态有关的案例上传到网络平台,丰富课程资源,供学生学习。因此,所有使用者(包括教师和学生)必须参加相关培训,会正确操作教学设备,爱护教学设备,从而减少设备故障或损坏率,延长使用寿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秩序,促进形态学教学。

3.3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催化剂

3.3.1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均在实训室完成。借助课件中真实、生动、典型、清晰的细胞彩色图像讲解完一种细胞的形态特点后,让学生立即在镜下找到这类细胞,以提高学生积极性,这对于知识的巩固也起到很大促进作用,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当看到典型细胞形态时,把学生集中起来一起观看,对认对细胞的学生给予鼓励,对认错细胞的学生及时纠正,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对血细胞形态的认识,真正实现了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

3.3.2将绘图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巩固细胞形态特点

血细胞形态教学非常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我们采集了大量血细胞形态彩色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观察细胞形态图像时很认真,但是对于形态要点的记忆不深刻或不长久。因此教学中,笔者采用绘图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如在讲解早幼粒细胞和中性中幼粒细胞的区别时,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理解图片中细胞核染色质的粗细程度、核形以及胞浆含量和颗粒之间的区别,在镜下寻找相应细胞,相互交流;再在黑板上边绘图边总结细胞之间的区别,尤其是早幼粒细胞浆内的非特异性颗粒和中性中幼粒细胞浆内的中性特异性颗粒的区别,把两种颗粒的大小、分布和颜色不同之处在黑板上绘出来;最后通过板图,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细胞的主要形态结构特征,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绘图是学好细胞形态的捷径,因此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一边复习各种细胞的形态要点一边在实训报告上绘图,这样既可加深记忆,又可锻炼观察和思维能力。

3.3.3利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师生共同读片,查漏补缺

当学生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后,可采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进行形态观察。由于同一种细胞形态并不完全相同,需要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判断,这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当学生在镜下观察到不易辨认的细胞形态时,可以通过数码显微系统向教师提问并将细胞图像上传,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2]。教师通过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可以观察到每位学生的镜下图像,对学生的实验情况了如指掌,若发现某位学生镜下有典型细胞时,可将其投放至大屏幕作为示教图像供学生集体讨论和观察,以提高教学效率。每次课结束前花一定时间进行师生共同阅片,即在教师机显微镜下放置标本片,将镜下细胞图像展示在大屏幕上,师生共同进行全过程阅片,除按正规流程阅片外,对看到的任意细胞可让学生先判断、讨论,教师再针对性讲解判断该细胞的要点,使学生提升细胞形态识别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

4增强临床检验科主任的形态检验意识

除教学中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形态识别能力外,临床检验科主任的形态检验意识也至关重要。随着临床工作时间延长,分工越来越细,有的检验科主任多年来不专攻形态学检查,对于相应仪器也不熟悉,忽视了手工镜检的重要性,导致先仪器检测后镜下复检的规则不能很好地执行,分片率低,漏检率高。这就需要科主任重视形态检查项目,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提高其形态识别能力。综上所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形态识别能力培养非常重要,需要通过提高师资水平、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多种措施,提高检验人员细胞形态识别能力,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林满华,谢朝阳,吴斌华,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细胞形态学特色专业方向实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4):3831-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