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创新;培养;特征;因素

中图分类号:J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34-01

一、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中的重要意义

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的有无关系着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成功与失败,因此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广播电视编导来讲,明白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意义是十分关键的。广播电视编导在创作过程中,创新也不是一反生活常态,创造一些广大群众难以接受的作品,那样就得不偿失了。在编辑实践过程中,只有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立体思维等思维方式统一起来进行创作,才能够让观众时时感受到陌生化与间离化的审美体验。

二、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中的表现特征

广播电视制作在今天所采用的传统制作方法,一层不变的创作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广大观众的娱乐需求。在21世纪,广播电视制作,必须要体现出新颖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表现特征。创新并不是单存意义上的改变广播电视作品的内容和创作模式,而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或是精神产品。其中创新性是广播电视编导创新的标志,观点的新、理念的新、表现手法的新能够使作品脱颖而出,这种“新”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而不是单存意义上的一反常态的创作模式。因此,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是要创作出在创作主题上有所开掘、形式上有新招、风格上有新意等的艺术作品。

三、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中的影响因素

由于广播电视创新思维的培养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二是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扎实的知识是基础,创造性思维则是关键。因此,在广播电视作品创作中,影响创新思维发挥的也无外乎这两个因素。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在创作过程中,一般是群体创作,群体创作既对成员产生促进作用又能产生促退作用,所以导致出现基础知识不扎实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广播电视节目缺乏创新还有体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而且由于只是在意创作的目的,一味的追求收视率和吸引观众。

1、找准节目定位,在生活中收集相关类型的创新素材,树立编辑意识对于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首先需要对于广播电视栏目进行定位。栏目的定位,对于如何对于栏目进行创新具有指导性意义,是获取作品生命力的基础,定位越准,对于创新的程度就越容易把握。其次要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最佳的创新素材,它是一个知识储量丰富的大课堂。在创作过程中,不是为创新而创新,使得作品游离和脱轨。于此同时,在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实践的训练,在实践过程中,注意走出线性思维的定式,注意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立体思维等思维方式的培养。

2、注重每一个细节,将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进行创作。

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体现时代的精神,满足时代的要求,然后在这一基础进行合理的创新创作。由于思维的习惯性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活动中逐渐养成的、经常使用的思考问题的方式。通常,习惯性的思维都是单向的,思路狭窄,方向或者角度单一,这种习惯性对思维的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关键就在于能否与创造性的思维相结合。

3、经验理论与直觉灵感相结合,激发创新动机,运用新型的编辑方法一切艺术的创作过程都是经验理性与直接灵感的有效结合。其中与非顺向性思维直接相关的直觉与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环节。要实现电视节目创新,直觉与灵感不可或缺,直觉是对于新出现的现象或规律,未经过严密的逻辑程序,直接地认识到其内在本质或规律的一种思维创新活动,是一种认识过程的飞跃、升华或突变。然而灵感是人通过大脑的潜意识对经过显意识收集的信息再加工而得到的结果。

四、总结

广播电视编导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将各种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时刻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适应于创造性思维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善于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结构,以此为基础有效地促进和发展自己的直觉思维与灵感思维,相信能够创作出大量的更富有创意的广播电视作品来,而且还会被广大的观众所接受,取得艺术上的真正飞跃和成功。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视编导;创新性思维;培养

新时期,电视节目琳琅满目、层出不穷,各个省市的电视节目竞争也日趋激烈。如果要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电视节目就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吸引观众,这就需要电视编导要具有创新能力,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才能在同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电视编导的职业特点

若要保证电视节目能够推陈出新,有亮点和看点,能够吸引广大观众,电视编导就要有较高的职业洞察力,能够了解本行业前沿的发展动态,并能够在较短时间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本土文化科学整合,以创新的视角寻觅与运用有价值的题材,加在此基础上加工与创新,从而打造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

电视编导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会涉及到各行各业的学科内容,因此,电视编导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必须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主动的汲取各类知识的营养,并且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创新运用于自己制作的电视节目之中。电视节目只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才能让广大观众主动接受,才能成为经典节目。

电视编导是电视节目的主导者,在实际工作中,电视编导必须要立足于现实生活,把握电视节目的内容与形式,并且使内容与形式能够科学统一。电视节目录制彩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电视编导就要拥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并且能够迅速的解决突发状况。

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是评价电视编导工作能力的重要因素,电视栏目只有具有了创新的观点、理念和表现手法,才能在新时期的电视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此外,电视编导还应注意把握主流意识,反映社会的新风貌,歌颂社会的“真、善、美”,鞭挞社会的“假、恶、丑”,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电视事业健康发展。

二、影响电视编导创新性思维的因素

电视编导的创新性思维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在电视编导的工作实践中,一个电视栏目的创作需要许多编导人员协作完成,而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想法都存在个性差异,而电视节目的录制则只能选择一两个创意思路,其他人的思维想法就会被同化,这种状况对于编导人员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就要副作用。一个电视栏目若要取得科学发展,就要获得较高的收视率,这种状况之下,电视编导的创新性思维实际上就成为了一种市场产品,因此,编导人员的创新性思维会受到市场化的影响。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旦节目播出出现问题,部分工作人员可能会推卸事故责任,严重影响其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社会因素是电视节目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现阶段我国电视节目并没有像国外一样拥有严格的分级制度,因此节目的内容会受到较多的制约,编导在电视节目创作的时候只有综合考虑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才能保证广电审核时能够顺利通过,这种一刀切式的审核控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编导的创新性思维。

三、如何激发电视编导的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是指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在陈旧的思维方式基础上,运用跨领域或可行的思维方式对对象进行新的思考,并得出富有创造性的、指导性的意见或具体实施方案。

新时期,观众的审美情趣是促进电视编导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因素。收视率是电视节目生存的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编导必须不断创新工作内容与形式,以保证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吸引广大观众的注意力,因此,观众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是促进电视编导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新时期电视节目日新月异,大多数电视节目的生存周期都有限,维持在几年左右,甚至有些节目只录制开播了一两年的时间就无法维系,但也存在着一些个别的案例,例如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和《星光大道》,江苏卫视的《缘来非诚勿扰》。

一个电视节目能够长期生存下来的主要原因就是编导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断创新的结果。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编导人员参与其中,为了满足电视节目的录制播出需求,必须不断地提高编导人员的创新能力,因此,广播电视台的管理人员要考又计划地提高编导的能力与素质。此外,良好的外部条件是提高编导工作能力的重要因素,而独立的节目制作条件则是激发编导创新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电视节目的管理机制同样对激发编导人员的创新性思维有着积极的作用。新时期,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引入独立制片人制度,相对于传统的电视台行政管理模式而言,独立制片人制度下,电视制片人拥有相对独立的用人权限,这种制度下,为电视编导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更有利于电视编导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有利于形成特色栏目和精品栏目,对于提高电视栏目的收视率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电视台在制定管理机制时,应科学地采用一定的奖惩手段,激励电视编导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鼓励电视编导始终保持一定的创新动力,科学激发电视编导的创新性思维。

四、如何培养电视编导的创新性思维

(一)培养新人

积极挖掘新进人员,重点培养电视编导我国的广播电视台每年都会从全国各大院校的编导专业招收大量的专业人才,并通过采访实习的方法不断锻炼新进人员的职业敏感度、思维活跃度等等相关能力,为电视台编导工作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有效地促进电视台收视率的提高。

(二)适当增加工作压力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适当增加工作压力,锻炼电视编导的综合素质工作环境对于编导人员的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帮助,一定的工作压力之下,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成功的电视节目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主持风格,比如央视的《回家吃饭》,江苏卫视的《缘来非诚勿扰》,这些实际上也都是编导人员创新性思维的体现。这些实例也都说明了,在高压环境下,编导人员可以被激发起无限的潜力,因此电视台在编制节目创作机制时应注意编导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 语言 创新思维

语言对思维的促进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中总会有新的发现和创造。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创新性思维的黄金时期。老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做好幼儿创新性思维的引路人,在语言活动中使幼儿的创新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尝试了各种策略,认识、尊重和推动了孩子们在语言活动中的创新性思维,能让他们积极思考,也使他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一)环境渗透策略,为幼儿提供创新的机会。

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环境本身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语言活动中老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幼儿创设舒适而宽松,并充满交流和互动气息的环境。 如在纸偶活动《家里高兴的事》中利用区域为幼儿创设几个温馨的小家,幼儿戴上纸偶后在“家”中表演,由于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家中的许多布置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一些美好的回忆就涌现了幼儿的脑海,孩子没有过多的思想束缚,敢想、敢说,这样也让“家”的环境成了指导幼儿的第三位老师。我们还创设和追随流动的环境,支持孩子的表达表现。对于每个语言活动的开展都积极利用环境的功能,把环境不仅局限于语言活动中的教室内,还在走廊、楼梯、角落等多处挂有抽象画、故事连环画和幼儿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看看、说说、议议、想想,并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渗透于美术活动中,将语言与美术表现相结合,形成一个环境是一道场景,是一个故事,是一个画面,以此激发孩子们表达表现的欲望,孩子们通过自主参与环境,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提问引导策略,为幼儿拓展创新的思维。

在语言活动中,幼儿能否成为活动的主人,积极参与活动,发展思维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因此,在设计每一个提问时,首先把幼儿放在主体的地位,注意向他们提出多样性、启发性和能激发他们想象的问题,发展孩子的创新性思维。

1、 启发式提问,帮助幼儿搜寻以往经验,激发幼儿的创新性思维。 在活动中,当孩子们的兴趣被诱发出来后,我们不失时机的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的问题,激活幼儿的思维。如开展“让爱驻我家”的主题时,我们在语言区中,创设一些幼儿制作的全家福的照片图书,引导幼儿表达。刚开始孩子只会说“这是我的爸爸和妈妈”等一些短句,而且人云亦云,受到了思维定势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启发他们说:“这张照片是在什么地方拍的?你和爸爸妈妈在公园里做了些什么事情?”“你在公园里看到了些什么东西?”鼓励幼儿回忆,把做的事能用一小段话完整地说出来。这样一段时间以后,有许多孩子能用两、三句话把自己做的事情完整地说出来。通过语言孩子们把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了梳理,为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进行铺垫。

2、开放式的提问,促使幼儿活跃思维,提高幼儿思维发展水平。 中班的孩子受思维发展水平的局限性,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经常要借用具体形象的事物予以表达与表现。而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性和可重复性。以语言和多媒体相结合,孩子们会看到具体的事物,甚至自己的所想马上会变成现实,并不断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当他们被某一现象吸引而兴奋时,思维便异常活跃,探索欲望也特别强烈。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教师提出具体的,封闭的问题,还是会束缚幼儿表达表现以及创新思维的发展。为此,教师的提问要“开放”,多鼓励孩子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甚至独立做到“一题多解”。

(三)激励策略,为幼儿提供创新的基础。

“激励”主要指施教者运用言语、动作、神态、情感等诸因素充分调动、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师与幼儿的交往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合作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活动,并不时地鼓励、表扬幼儿新的想法,能极大地增进师幼间的感情,帮助幼儿获得创新的成功感。

(1)情景激励:即通过教师创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幼儿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性。在学习诗歌《家》时,我们从游戏方面挖掘语言的价值,创设情景来激励幼儿,给予充分的创新表达的机会。孩子们坐成马蹄形的位置后,我们用泡沫小垫子做成的筛子往地上一扔,出现了海洋的图片,孩子们就会觉得既兴奋又好奇,在游戏中孩子的思维最敏捷,提出的问题也最多。教师敏感地抓住时机,让幼儿边玩边学,同时也为幼儿创设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2)竞争激励:即运用竞争心理进行竞争激励,使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在欲罢不能中表现得异常活跃,产生最佳学习效果。如:在手偶表演《在幼儿园里》时,要求幼儿能表演一些有关自己生活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我们可以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后让他们合作进行表演,然后评出表演的最好的一组加以鼓励,并说说他们想的哪些事与别人不一样,并好在什么地方,帮助幼儿体验到创新的成功,还激发了幼 儿积极的情感。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教育;数学教学;创新性思维;有效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是对学生理解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和灵活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对于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数学的学习非常困难,不容易理解,而且对于一些数学习题的解答也会感到非常吃力,其实,这都是因为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没有使用一个合理的教学方法。本文针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方法进行分析以及研究。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1.课堂效率低下

在对初中数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效率低下是大多数初中学校所共有的现状。由于数学课对学生的逻辑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且在授课的过程中数学的知识点多而且比较复杂且连接性比较强,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到位而且学习的状态显得比较低沉,进而导致老师无法有效地进行教学,使教学的效率低下。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喜欢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且比较贴近生活的、具有丰富表达内容的学科,而数学是一种对数、形进行教育的学科,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会显得比较枯燥和无聊,导致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对数学产生一种厌烦心理。这就导致了课堂气氛低沉,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的现状,使教学无法达到预计的效果。

3.老师的授课方法过于陈旧

在课程不断进行改革、教育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及教育的要求,老师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必须得到合理的改善以及代替,研究出新的可以很好地被学生所接受、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的授课方法,进而改变传统授课方式过于陈旧、无法有效进行授课的现状。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1.通过活跃课堂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沉闷的环境中会产生一种比较压抑的感觉,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思维的发散是非常不利的,而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不受一些因素的困扰,对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利的。

例如,在讲授一次函数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活跃课堂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老师可以通过例题的讲解进行授课:“开学后,老师让班长去买8元一个的本子作为给优秀学生的奖励,老师交给他200元钱,那么剩余的钱数(y)和所购买的本数(x)之间的关系是?以及x的取值范围是?”然后由老师活跃课堂氛围,“如果把剩下的钱给你你会怎么办啊?”以及“能买到的最多的本子数是多少啊?”通过这样的提问来活跃氛围,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2.通过加强学生思维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维锻炼是对学生各种能力以及思维方式一个比较综合的锻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集中精神去思考问题,通过发散思维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想要的效果。

例如,老师在对二次函数进行解答的时候就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出一些关于二次函数的知识,如:“如何快速地根据点的坐标判断点所在的象限?”还有一些例题,如:“若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2,最小值为-2,则关于方程ax2+bx+c=

-2的根是多少?”等。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进而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行训练,达到教学的目的。

3.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想象力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来说也很重要,只有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提升以及加

强,才能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合理的锻炼,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讲解立体几何的时候,由于立体几何的构成比较复杂,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老师可以让学生对立体几何进行丰富的想象学习。如:可以出一些立体几何的习题,让学生在脑中对一个比较抽象、不全面的图形进行还原,通过自己想象中的模型进行问题的解答,让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个主题,它对于更好地进行教学以及使学生更好地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初中数学进行教学时,运用正确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一种有效途径,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沈昌美.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11(51).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创新思维 语文阅读 想象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