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内部审计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质量 内部审计制度
财务报告的真实有效性和完整性是外界对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唯一了解方式,但是有的企业却由于各种原因并不出示真实的财务报告,也有的企业在财务报告的编写中由于不重视而出现错误,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很多关注信息的个人或者企业利用了错误的信息,尤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内部审计的作用非常重要,这其中体现的是对信息使用者的公平问题和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负责。
在国际中重大的财务舞弊案件“美国安然”、“世通财务”等发生后,各国监管机构的监管中心逐渐转移,原来的监管过程中只注重财务报告本身的信息质量,但是逐渐发展为重视财务报告本身信息质量与建立健全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保证体系并重。我国财政部会同相关部委先后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这些制度的监管部门是国际资本市场,这促使企业内部审计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在今后的企业日常业务中与财务报告审计一样,逐渐具有周期性和频繁性。显然,对内部控制审计中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进行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1.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是互相依存的,也是相辅相成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是由内部审计直接决定的,内部控制就是在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同时产生的影响。内部控制的质量直接由内部审计的质量决定。近些年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加强,学者对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内部审计决定着内部控制的质量,却也包含在其中。内部审计质量的决定因素有很多,但是主要以审计部门规模和负责人素质为主,内部审计的改进就是内部控制质量的改进。
2.制度的背景
2.1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评价
内部审计的评价本身就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所操作的一个过程,内部审计人员的在审计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内部控制的失控环节或者是薄弱环节,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这些意见来进行漏洞的填补和控制环节的改进,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加强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得到了提高。内部控制的评价是一种审计的方法,将审计的重点难点和范围进行了划分,审计在实施的过程中评价的是企业的整个控制系统,审计得到的评价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审计的过程中工作量十分的大,详细的对审计范围内的业务进行检查和总结,正确的出具评价报告。
2.2政府对内部审计的重视
早在1991年的时候,中国就有过针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研讨会。当时的研讨方是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和中国审计学会,研讨会将内部控制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主题,并且对中国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划和改革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内部审计的真实性是内部审计存在的价值所在,也直接关联到内部控制的质量,所以,内部审计也要受到管理,要有专业的人员来合适内部审计的真是、有效性。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中规定,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要直接对董事会负责,所以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要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内部审计部门要定期检查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2.3内部控制审计中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的界定
内部审计的狭义的内容就是为了使财务报告保持真实性与合理性,内部审计工作的认真负责是对企业的负责,审计报告的准确也是企业对外信息使用者的负责。在内部控制审核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内部控制设计,其次是评价其合理性,最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审计是一项与其他财务无关联的业务,在内部审计的工作的进行中不仅仅是局限于财务报表。执行财务审计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时,同时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将其作为财务报告审计的成果之一即可,不需单独作为一项业务。所以,从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用一个较大口径的内部控制比较适宜。既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又可以扩展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让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的工作时提高了质量,与此同时也无须做重复的工作。
3.内部审计特征与内部控制质量研究结果
3.1关于内部审计部门的规模
内部控制的规模和质量是内部审计实力的体现,也是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保障。一般来说内部审计部门的规模大则可以主观的认为部门囊括了更多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员工,也证明了企业对内审部门的重视,大的内部审计部门的竞争性和相互监督也会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在监督和控制方面的职能就会更加的有效。内部审计的规模越大,就会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越多的问题,这是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的手段。所以,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内部审计部门规模与内部控制质量正相关,内部审计部门规模与内部控制质量改进正相关。
3.2内部审计负责人专业能力
内部审计的负责人的专业能力决定着内部审计部门的整体水平,在审计的过程中以负责人为主要核心力量,所以负责人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执业能力。审计或者是会计水平首先受着阅历的限制,一个有着十年工作经验的审计人员一定是比有两年审计经验的人员在工作方面得心应手的(不排除例外)。其次是资质的限制,资质高的审计人员在金融方面的知识更加全面,更加懂得思维的发散,职称是专业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的体现,比如,注册会计师或者是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的水平一定高于普通的审计师。再次是学历,学历的高低说明了在学习阶段接触的专业课程的难易程度的不同,也反映了综合素质水平的不同,甚至映射了在工作中的适应环境能力和责任心。另外,有过相同的工作经验也是十分的可贵的,如果审计人员之前在其他企业做过相同或者类似的工作,则谨慎度和敏感性以及执业态度都会更加有助于对内部审计的实施。因此,内部审计的负责人的专业能力强一定有助于审计工作的进行,也就是一定有助于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能及时、准确的反应问题。所以,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内部审计负责人专业能力与内部控制质量正相关,内部审计负责人专业能力与内部控制质量改进正相关。
一、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
作为一名审计人员首先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机制,一个内部控制完善,组织机构设置合理的行政事业单位,涉及到的内部管理机制一般包括: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民主决策程序、工作分配、重要工作审核把关、工作情况监督检查、工作业绩考核评价以及行政问责制度执行、奖惩激励措施等几方面。
二、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要素
1、审计主体
包括提出审计主体(审计的授权人或委托人)和实施的审计主体(实际执行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2、审计客体和审计对象
审计客体是指接受审计的经济责任承担者和履行者,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领导干部。
审计对象是指审计客体的经济责任,包括审计客体承担和履行经济责任而发生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3、审计范围
一般包括被审计领导干部担任被审计职务的整个任期或某段任职期间。
4、组织方式
领导干部任职经济责任审计应当按计划进行,每年年底,组织人事部门应根据干部管理监督工作需要,以书面形式向内部审计部门提出审计委托书,提出下一年度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委托建议。
三、具体事项审计实施范围内容及方法和步骤
(一)贯彻执行有关经济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审计
范围内容
包括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法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系统内上级单位的重要决策和领导批示;执行部门有关经济规章制度和决策部署情况审计。
方法和步骤
1、收集关于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以及职责履行情况的相关文件和资料,对被审计单位的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和被审计领导干部的中心工作做到充分了解。
2、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行业的情况,被审计单位适用的相关经济法规,被审计干部任职期间党和国家对该行业系统的具体方针政策适用会计制度。
3、了解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总体工作思路,调阅领导干部任职间的事业发展规划、经济规章制度、被审计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思路、工作总结、年度业务统计资料、个人述职述廉报告,党组(党支部)会议纪要、办公会议纪要,检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被审计单位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情况。
4、了解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机构设置及运转情况。约请被审计单位党委(党支部)、办公室、人事等重要机构负责人,可采取座谈、个别访谈等方法。
5、走访或咨询有关部门。
(二)重要经济决策制定和执行情况审计
范围内容
包括决策调研、咨询论证、征求意见、决策合法性、会议决定、决策纠错以及决策责任追究机制。
方法和步骤
1、检查决策机制的建立健全情况。
2、检要经济决策依据的合法合规性。
3、检要经济决策程序的规范性。
一般包括重要预算分配管理决策执行情况审计、重要基本建设项目决策执行情况的审计、重要对外投资项目决策执行情况审计、重要国有资产处置决策执行情况审计。
(三)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审计
方法和步骤
1、检查预算编制与批复
2、检查预算执行
具体检查包括基本支出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控制,涉及政府采购范畴的事项必须履行政府采购程序,涉及资产管理必须由资产管理部门实施相应的管理和控制。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应遵循科学论证、合理排序的原则,申报的项目应当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严格审核,分轻重缓急排序后,视当年财力状况择优进行安排。
3、检查非税收入管理
具体检查包括立项审批、收费许可证和票据管理、收入征缴。
4、国有资产管理
具体检查包括固定资产管理、流动资产管理、对外投资管理、无形资产管理,涉及国有资产处置是否履行报批、公开拍卖等相关法律规定程序。
5、政府采购
具体审计包括以下内容:
(1)预算编报
审查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是否按照预算法和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编制;审查是否存在已列入支出预算的货物、工程和服务未按规定编报政府采购预算;审查有无在年中因追加预算、政府采购目录及标准调整等原因需要补报政府采购项目。
(2)计划编制
与政府采购预算相比较审查是否存在未按照规定编制政府采购计划,未及时将采购计划报送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等问题;审查是否存在随意变更采购计划和计划外私自采购的行为。
(3)组织实施
审查是否存在将应由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进行的采购化整为零,或以各种非正当理由转为部门集中采购或部门分散采购的问题;对于单位自行采购的项目,是否符合自行采购标准,采购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审查采购方式的确定是否合规,有无将应公开招标采购的项目化整为零,审查招标程序的适当性。
(4)合同的签订与履行
(四)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效益性审计
1、基本支出效益性审计
(1)人员支出的绩效审计
根据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情况,审查部门的定员定额标准是否合理,有无超编、空编和人头费膨胀的现象;审查被审计单位人员与机构职能是否配比,是否存在超员、冗员、人浮于事的现象;审查被审计单位关于工资、人员配备等的规定,职业准则、技术规范是否恰当。
(2)公用支出的绩效审计
关注被审计单位是否最经济地利用资源,包括是否遵循了有关财政法律法规,是否采用适当的管理程序,是否建立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办公用品的采购是否货比三家有无追求高标准和铺张浪费现象。
(3)项目支出效益性审计
项目立项背景和过程的检查
审查项目立项是否经过科学的决策程序,是否经过充分的论证,是否与国家方针政策、预算资金支持的范围和方向相符合等。
项目申报和批复程序的检查
审查项目实施单位是否按规定程序和要求报送项目申报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支出预算等;是否对立项依据的充分性、项目目标的合理性、组织实施能力与条件、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风险等事项进行评审。
项目的实施情况检查
关键词:内部审计;医院;审计
一、内部审计的涵义及特征
1.内部审计的涵义
内部审计,是企业组织内部设立的一个独立部门,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性的监督和评价,通过系统的审查和评价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内部审计的特征
(1)内部审计具有服务的内向性,企业专门设立一个部门完成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审计部门的工作象就是审计工作履行的职责。
(2)内部审计工作具有独立性,这是内部审计的重要特征,也是内部审计的本质特征。内部审计独立于企业的管理层,不受企业具他部门工作的影响,客观公正的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3)内部审计具有审查范围的广泛性,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即包括财务收支的审计,也包括企业基本建设的审计。
(4)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存在着依存性,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起到再控制的作用。
二、医院内部实施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1.实施医院内部审计有助于提高医院运作的效率。
内部审计是医院内部设立的一个独立部门,用于评价医院经济活动和服务质量的。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疗机构不仅要关注医院的经济增长情况,还要关注医疗资源是否被合理的运用了。医院内部审计作为医院管理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必要充分发挥该部门的评价和鉴证作用,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效率。
2.实施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有助于控制医院经营的风险
内部审计工作承担了咨询、协调、建议等多种角色。任何一个决定都有一定的风险,通过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可使医院在经营过程中降价损失,治理缺陷,为医院的发展寻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医院的经营增加收入,减少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3.实施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有助于管理层加强经营决策能力
出于对现代经营管理念对内部审计模式重特点的影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减少了管理层对年度任务领导审批工作量,提高了管理层决策工作的效率。
三、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
1.医院内部制定的审计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一套健全的内部审计法规,医院的内部审计只是依照内部审计的规定实施工作,造成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没有统一的标准,实施程序不够规范。在审计的控制制度上也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手段和内部审计工作约束机制。
2.医院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
按照相关规定,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在本单位的领导下同本单位的权力机构共同开展工作。但大多数医院的权力机构没有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一些医院没有设置专门的审计部门,而是由财务部工作人员兼任审计工作;或是医院内部虽设了审计部门,但该部门的设置只是出于医院经营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医院的的内部审计机构,大部分还是由财务部的主要负责人兼任审部门领导工作。
3.医院内部审计的内容和范围比较狭窄
目前,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比较狭窄,一般只是审计财务部门账务上的收入和支出是否符合会计法规的规定,纠正账务处理上不合理的行为,主要在医院内部行使监督职能。由于我国正处在医疗改革的发展阶段,医疗单位的竞争也日趋的严峻,使医院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更大的考验。另外,随着会计工作慢慢的全面进入电算化时期,使得会计核算过程中发生错误的机率越来越少,审计部门单纯的对财务审计工作进行审计已经无法再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因此,审计工作的范围应该适当的扩大,适应当前医疗卫生的改革发展的形势。
四、改进医院内部审计的措施
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我国应该根据审计法的相关规定,制定出一套符合医院内部审计工作需要的规章制度,完善医院内部审计机制。完善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流程可使内部审计工作更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医院应该以书面形式赋予审计部门特定的职责,使审计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不受人为意志的干扰,真正发挥审计的作用,保障医院经济发展的健康。
2.建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创造良好的内部审计工作环境
医院内部应该建立专门的审计机构,使审计工作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对医院整体进行评价。审计部门在单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门,它对其他部门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但也不能单纯的认为审计部门的权力高于一切,医院的本职工作就是治病救人,医院的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应该是合作关系,审计部门既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又要与财务、监察等部门的职责区分开;审计部的工作应该由医院的领导直接管辖,独立行使审计职权。
3.拓宽医院内部审计领域,发挥审计工作作用
医院设置的审计部门应该随着国家医疗卫生的改革,不断的扩大审计范围,审计部门不但要监督医院内部的财务收支情况,还要监督医院经济效益管理的发展。站在审计的角度,发现医院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医院增加收益的同时降低成本。审计部门通过审计结果,提出对医院发展有益的建议,树立起审计部门在医院内部的信誉,使审计工作发挥他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
内部审计独立性是保证相关内部审计人员履行职责的的关键核心,是具备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部门独立和交易独立是内部审计部门独立的两大核心。具体来说,部门独立是指公司其他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之间无任何利益来往; 交易独立是指内部审计部门认真运行回避体制,保持交易与交易之间的相对独立。而对企业来说,应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应满易上和组织上的客观需求,以使内部审计活动的有序进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内部审计工作品质,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内部审计独立。
在国外的文献中,Gordon and Smith( 1992)发现,为了改善内部审计控制氛围以及改善内部审计报告品质,内部审计人员应在相对应的职责上保持独立。Stephen( 1993)发现,内部审计工作需要相关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的共同努力,即保持内部审计在机构内部的独立。
在国内的文献中,王光远、瞿曲( 2006)的《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运用受托责任理论阐述企业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认为维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至关重要,同时在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时,内部审计相关人员应加强各方面的有效沟通,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王进朝( 2011)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与高管更换的相关性检验基于2002 年2009 年中国A 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以2002 年- 2009 年企业高管CEO、CFO 更换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以及Logit 模型回归方法得出,标准审计报告的出具可能被大股东左右,但审计委员的设立等方法的实施,可以提高审计质量。
尹顺达、曲世友( 2012)的《对提高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思考》从加强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加大内部审计质量相关程序评估以及提高专业素质三个角度出发,通过介绍现状、分析理论的方法来分析公司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如何改善质量。研究表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在一定条件下影响了内部审计的发展,内部审计机构应相对独立于其所审计的活动之外,同时企业应保证内部审计部门有足够的权利,使得部门可以落实所提出的意见,而非是仅形式上的。
江锋、唐均、于荣霞( 2013)的《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实践探索研究》通过阐述对武钢内部相关信息审计的案例,发现内部审计独立性会被公司管理方式所影响,这样,内部审计独立质量会有所改善,保持独立是其作用发挥的保证,所以足够的领导层次是内部审计部门的需求。
二、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内部审计职员是进行内部审计活动的主角,其专业胜任要求、专业怀疑、道德要求都会对内部审计质量产生一定的作用。内部审计人员的目的是提升企业的价值,有关学者研究发现,当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主要由非专业内部审计人员组成时,其发现企业的内部问题的可能性较小。
曹军( 2011)的《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探讨》以及姚雪玉( 2012)的《浅谈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认为相关企业审计职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品德、足够的义务和责任以及善于沟通的本领等,符合要求的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拥有一定程度上的解决问题本领以及善于沟通和交流的本事,同时在听的过程中,要认真思索,以获取更多有效信息。
李军涛( 2013)的《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工作对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认为内部审计相关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影响审计质量,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健全的专业知识,包括理论和实务知识、环境知识以及协调能力,同时应具备很强的心理素质以及足够的兢兢业业。
三、内部审计规模
内部审计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内部审计质量,因此要改善内部审计的质量,就要求我们研究内部审计规模的影响因素。Goodwin - Stewart 和Kent( 2006)以115 家企业相关数据为基础,从企业管理、内部相关控制和风险把控方面阐述了如何对内部审计规模产生一定的作用。研究发现,企业规模愈大、内部审计规模愈大。刘国常、郭慧( 2008)的《内部审计特征的影响因素及其效果研究》以30 家上市公司2006 年年报数据为基础,通过研究假设、指标选取以及运用pearson 相关性检验等,研究影响内部审计特征因素。研究发现,外部审计成本、企业分支数目与审计规模成正关系,速动比值、流动比值与审计规模成负关系,即外部审计成本愈高、企业分支数目愈多、审计规模愈大; 速动比值愈大、流动比值愈大、审计规模就愈小。
同时,刘霞( 2009)的《关于内部审计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我国中小企业板公司为对象,以2007 年年报中数据为基础,通过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来研究影响内部审计规模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公司规模、外部审计成本和资产负债率与内部审计规模正反应,也就是说,企业规模愈大、外部审计成本愈高、资产负债率愈高,内部审计规模亦愈大。
四、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为使所有内部相关审计活动按一定的政策和程序有序进展。内部审计机构在进行审计活动时,应对审计全过程实施动态控制,即审计前、审计中、审计后实施控制。因此,设置良好的内部质量相关控制,内部审计质量相关控制就越强,内部审计对应质量就越高。
毕秀玲、薛岩等( 2005)的《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对策》认为提高内部审计质量需要实施全面质量相关控制,包括合理设置相应部门、获取相关委员会的支持和监督、提高相应部门的独立、建立相应部门人员的保障机制以及对整个相关审计过程实施监督等。
高等学校内部审计监督过程中,经常出现学校领导、财务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出于不同角度考虑相互纠缠的情况。文章应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兼顾内部审计“差错防弊”的功能,建立相关博弈模型,分析学校领导、财务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三方合作与不合作情形下的成本收益。
关键词:
高校;内部审计;博弈论
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以下简称“高校内审”)是高等学校自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和高校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通过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帮助组织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审查范围的广泛性和内部的服务性等特征。但是由于高等学校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不完善再加上一些组织治理中的缺陷,高等学校内部审计这种强大的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同时,作为“理性人”,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也因为自身的利益关系而进行权衡,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博弈策略。
一、高等学校内部审计的发展
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的历程与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是相一致的。内部审计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内部审计、近代内部审计和现代内部审计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内部审计的发展是缓慢的,审计的对象也限于一般的财务收支。到了20世纪40年代后的现代内部审计阶段,随着企业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复杂化,内部审计工作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4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的成立,是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内部审计向国际化、正规化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绩效审计、5E审计(经济、效率、效果、合理、环境审计)等项目逐渐发展起来,推动着内部审计的发展。到了21世纪,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逐渐形成,内部审计的对象也扩展到了组织治理的各个方面。内部审计模式的发展只是一种,从早期的财务收支审计到现代的风险向导审计,内部审计的范围和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核心的目的是不变的,就是要实现组织利益的最大化。2011年1月IIA在《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中,对其最新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既指出了内部审计的本质特征,又说明了它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它在监督与评价的同时也为组织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做出了一定的保证。同时,现代内部审计也在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博弈论与审计博弈的理解
博弈论是专门研究理性个体之间相互冲突和合作的理论,故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谢识予教授认为,“博弈即一些个人、对组织或者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者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和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可以初步得出,博弈论主要是通过研究各博弈主体在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和决策特征,观察在何种情况下采取哪种策略,来探讨最终会达到何种结果即决策主体决策后的均衡问题。最基本的博弈结构至少包括以下三个要素:(1)局中人(player),即参加这场博弈的相关人员,也是博弃的参与者,它的定义要求局中人至少是两位。(2)战略空间(strategyspace),在博弈中,参与各方有自己偏好的各种不同的博弈方法和对策,这些方法和对策组成了属于每个局中人在进行博弈时必须具备的“战略空间”。(3)支付结构(payoffstructure),它是博弈参与者在选择某一战略并付诸实施后在博弈过程中得到的效用,不同的战略可以获得不同的效用水平。审计博弈是以数学为基础,研究审计与被审计双方在一定的环境和约束条件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可能的行为或策略集合中进行选择和实施,并从中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是监督和威慑企业管理层欺诈行为的关键战略的组成部分。基于现代数学、运筹学的审计判断与决策,有助于分析审计与被审计双方对抗冲突中最优解问题,有利于观察审计博弈双方信息、行为的变化对决策判断及策略生成的影响,为审计风险测度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审计效率与效果。博弈论在审计中的应用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被用于研究审计定价问题以及在审计业务招标中注册会计师如何竞价的问题,以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琳达•迪安吉洛在1981年发表的《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虚报低价”以及披露规则》为主要代表。
三、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博弈假设与构建
(一)博弈假设
根据研究需要,作出如下假设。
1.假设在博弈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与学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是理性经济人,会根据博弈参与者行动的变化作出合理的行动策略,最终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2.内部审计部门审计的有效性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关,学校领导重视的程度越高,审计产生的效果越好。
3.处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再高、责任心再强,也不可能对所有的疑点进行全面细致的审计,当内部审计人员有着良好的责任心并且执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我们就应当认为内部审计人员是尽职的。
(二)博弈模型构建
1.内部审计部门与内部会计部门博弈模型在高等学校中,内部会计部门从事财务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可能出现各种原因的会计造假行为,所以需要内部审计部门的存在对其进行监督控制,在这个博弈中,博弈双方为内部会计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我们把博弈过程分解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会计人员的选择:一是舞弊,获得收益为10;二是不舞弊,获得收益为5。在博弈过程的第二阶段中,内部审计人员选择如下:一是报告,获得收益为5;二是不报告,获得收益为10。
2.内部审计部门与职能部门的博弈模型在高等学校中,内部审计和内部管理是不同的行为主体实施的活动,它们为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有各自的策略选择和行动,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博弈的关系。实施内部审计的是内部审计部门,实施内部管理的是高等学校的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对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有评价建议和不评价建议两种选择;实施内部管理的职能部门有接受和不接受两种选择。
3.内部审部门与学校领导之间的博弈模型内部审部门与学校领导之间的博弈是一种局部的博弈行为。学校领导对内部审计重视程度,可以从组织的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内部审计部门有有效和无效两种选择,高等学校的内部控制有健全和不健全两种选择。
四、博弈结果分析
(一)针对高等学校会计部门博弈的分析
通过分析,若会计部门不舞弊,内审部门客观地了审计报告,假定这种情况下,它们获得最少的收益组合为(5,5);若会计部门不舞弊,内审部门不发出报告,二者利益均不受影响,这时的收益组合为(5,10);若会计部门舞弊,内部审计部门客观地了审计报告,会计部门利益受损,而内审部门由于查处了违规行为,但很可能不利于以后工作的继续开展,尤其在独立性不强的单位这种潜在的损失会更大,此时的收益组合为(10,5);若会计部门舞弊,内审部门不发出报告,甚至因为潜在的利益关系帮助其掩盖,此时的收益组合为(10,10)。显然,这个博弈的最终结果很可能就是会计部门舞弊,内审计部门不报告,双方都获得了收益,但高等学校利益是受损的。
(二)针对高等学校职能部门的博弈分析
通过对表2分析可以发现,若对于内审部门的评价建议,职能部门选择了采纳,其收益组合为(10,10);若对于内审部门提出的评价建议,职能部门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不采纳,组织利益可能会受损,收益组合为(5,10);若内审部门对内部管理没有提出有效的评价建议而组织对内部管理的缺陷自行整改了,内审部门会面临不作为的指责,其利益可能会受损,此时的利益组合为(10,5);若内审部门没有提出有效的评价建议,管理层也没对内部管理的缺陷采取有效的整改,二者的利益都面临最小化(5,5)。对于内审部门,无论职能部门采纳还是不采纳,它都可以得到10的收益,反之不评价只能得到5的收益,因此评价建议是它的上策。同理对于职能部门,无论内审部门有没有提出评价建议,它对组织内部管理的缺陷积极地整改,收益便提高,因此,采纳是它的上策。所以这个博弈存在一个纳什均衡点:内审部门客观评价建议,职能部门积极采纳。
(三)针对学校领导的博弈分析
因为通过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来反映学校领导对内审机构的重视程度,因此下面的分析也是在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之间展开的。在这个模型中,最优的选择是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都起作用,这时获得组合收益是(10,10);次优的结果是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有一方是有效的,这样的情况下组合收益是(5,10)或(10,5);最不好的结果是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都没有起作用,这时的收益最小为(5,5)。因此在这个博弈中,可能出现两种均衡的情况:一种是内部控制健全有效且内审机构有效,另一种是内部控制不健全且内审机构无效。
五、基于博弈分析的治理分析
(一)内部审计首先要加强自身价值化定位改变传统的查错纠弊的理念,树立内部审计也是组织的价值部门的观点,内部审计的目标就是为组织增加价值。价值取向的统一,可以使内部审计和组织的目标相一致,在这个基础上内部审计再将策略选择和风险评估结合起来,必然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使组织的利益得到提升。
(二)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性、权威性的建设独立的审计机构,意味着内部审计开展的工作不受其他部门的制约和干扰,从而避免一定的利益关系。权威的审计机构,代表着内部审计的报告和建议是客观而严肃的,有关部门应当有效地执行。
(三)组织应当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制度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可以使组织自身的损失减少到最小,而且也使得内部审计能够得到学校领导重视,从而减少内审无效的现象,这样更有利于达到最优的均衡点。
作者:李洪亮 朱文倩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审计处 国网曲阜市供电公司财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