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几年,围绕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从未停歇,话题不断更新,层次逐渐深入,气氛愈加热烈。这是一场政治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念碰撞,体现了政治经济学在新形势下要重新定位的努力。其中或众说纷纭,或针锋相对,种种纠缠不清的争论,多因两大理论体系相对独立,概念语言不通的缘故。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一味辩论的结果只能是似是而非,欲理还乱,无果而终。只有站在更大范围的经济学比较的基础上,才能看清这场争论的实质和意义,从而理清思路,得到有价值的成果。
以最近争论的焦点“服务业是否创造价值”为例。其实这已经不是一个辩题了,因为学界已经基本上肯定了“服务业创造价值”的观点。大家争论的只是,这个观点马克思已经说过了的呢,还是马克思没说但可以从他那儿引申出来的,还是马克思根本就是反对的。由此引发的另一个比较热闹的辩题,就是我国的私营业主是否存在剥削的问题,大家都认为我国的私营业主是应该存在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争论的只是他们是否在剥削,这种剥削如何定性和定量,于是又去马克思那里寻找根据加以印证。
总之,学界对命题的态度基本是一致的,与目前的经济学大方向并无二致,差异的只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态度。这个态度,总结起来,又不外乎有三种:一种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完全正确的,现在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疑惑,都是源于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不够深刻的缘故,所以应该加深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一种认为劳动价值论的确有不足和偏颇之处,应该被发展和革新,其内涵和外延都应该进行新的拓展;一种则认为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坚持劳动价值论会走回阶级分析的老路,不利于生产力发展,所以它应该被否定或是束之高阁。
劳动价值论是分析命题的理论武器。现在大家对命题的基本态度一致,却对分析命题的理论武器的态度出现差异,这只能说明对理论的整体把握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出现了分歧。在实际争论过程中,争论的核心也的确不断地追本溯源,大家都感到不搞清楚一些基本的概念就无法再讨论下去。于是如“什么是价值”、“怎样的劳动创造价值”、“非劳动生产力是否创造价值”、“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等问题又重新被提了出来,但是进一步的争论却没有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这是把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基本范畴和理论出发点相混淆的缘故。把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和手段直接用来分析西方经济学的命题,自然要出问题,反之亦然。二
劳动价值论虽然博大精深,但它的核心就是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这个“劳动”还有许多的规定,比如“抽象劳动”、“生产性劳动”等,这个“价值”也有自己的定义,它的经典表述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我们就来看看实际争论中的一些情况。
首先是关于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问题。
有的学者说:
在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实际上不再把劳动分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在他看来,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劳动是计划分配的……也就不存在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过去我们没有注意到马克思这方面的论述。……而西方国家却从实际出发,不拘泥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认为第三产业也创造国民生产总值……使第三产业得到空前发展,所占比重已超过70%。……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也采纳了三次产业的分类,也承认第三产业创造国民生产总值。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已经跳出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凡是对社会有效用的劳动。都视为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1]
这段论述的逻辑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三产业属于非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但实际情况是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扩大,所以第三产业也是生产劳动,也创造价值。首先,这个逻辑的因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并不一定意味着它就创造价值。在马克思严密的理论体系中,这只能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第一、二产业的效率提高,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并且第三产业分割价值的比重增加了。其次,“国民生产总值”是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它从来都是以具体的货币来表达的,无法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来衡量。第三产业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并不能说明它创造了价值。最后,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与马克思所设想的也不一样,以之佐证,颇为牵强。这是想证明劳动价值论仍然正确的。再看另一种论述:
从今日展望,停留于原来的劳动价值论,已不能充分解释新的经济现象、市场现象与企业现象。在新经济条件下,传统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等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以及资本和传统技术不再稀缺,稀缺的是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经营创新及其载体或称人才。……仅从第三产业的不断成长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渐居首位看,所谓非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创不创造价值,多年来引起争论,确有其时代意义。否则,就劳动价值观,生之者寡,分之者众,主客易位,道理上说不通。[2]
这是想说明劳动价值论需要发展的。但是他的理由却很奇怪。难道某种东西“稀缺”了就会引起它的质变吗?技术不“稀缺”,就不创造价值,“稀缺”了,就创造价值了吗?“稀缺”是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它仍然无法与“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直接相联。再看一个:
劳动价值论辩论之透析
我国学术界一致认为党政部门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主要理由是党政部门属上层建筑领域的范畴,它们并不参与价值的创造。现在看来,这是忽视了社会主义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及其经济职能,其实党政部门为此而付出的劳动,理应属于生产性劳动。这种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创造高倍数的价值。[3]
“为人民服务的性质”以及“经济职能”就可以证明一种劳动创造价值了吗?前一个证据明显与结论无关。“经济职能”也是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它指的是对经济运行发生作用。影响了经济为什么就是创造了价值,还“创造高倍数的价值”?论者没有交代。就笔者所知,在马克思那里,非生产性劳动也对经济产生影响,可是它不创造价值。
可以看出,上述说法的逻辑漏洞都出现在同时使用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概念之时。并不是说不可以在两大理论体系间做沟通工作,只是做的时候要慎重,不能拿来就用,直接组接。否则,这样的理论探讨不仅不令人信服,而且没有意义。
其次,关于生产要素问题。如有的学者说:
我们要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的源泉。和传统的把其归结为人的抽象劳动,即与人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体力和脑力支出不同,我根据我的价值定义认为:价值源泉一方面是人和自然界的结合,白手是不会起家的;另一方面是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并且,各种生产要素在不断增加,它们之间的比重和作用在不断调整。最初由土地和劳动起主要作用,到资本、经营管理加入价值创造,再到二十世纪中期科学技术又加入,并且成为第一生产力。从而在新经济环境中我要提出生产要素价值论或财富论。我认为这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根据我对价值及源泉的重新认识,我进一步认为这些要素的作用不是平等的,在不断变化,从而我们又说新的意义上的劳动是价值主要源泉,这就是我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4]
论文劳动价值论辩论之透析来自
从生产要素的“比重和作用在不断调整”到“加入价值创造”的推理,也就是数量可以改变性质的推理。为什么比重大一点,它的性质就会变化呢?很简单,因为这“比重”和“性质”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正如作者把“价值论”混同于“财富论”一样。在两个理论中,生产要素的“性质”本来就不一样,这与“比重”的变化无关。我们看到,为了确立数量可以改变性质的推理,作者不得不抹杀历史,提出资本、经营管理、科学技术以前从未“加入”的说法。这是想要改革劳动价值论的。
再次,关于我国私营业主的剥削问题。
有的学者倾向于不存在剥削或是剥削很少。如下列文字:
生产资料或资产作为商品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虽然不是同劳动相并列的价值源泉,但在商品价值的形成中也不能说毫无作用,至少它可以代替人的部分劳动,发挥着同它所代替的劳动相似的作用,因而它的使用也会带来一定的价值。所以,在现代条件下,所有者的投资所带来的回报,并不全是剥削,其中包含生产资料这种物的社会使用所带来的增值。……过去我国公有制经济内部的“投资饥渴症”、无数损失浪费等等,都同否认资产能够带来一定回报的观点有关。大量事实已经证明了这种观点的谬误。[5]
资本对商品价值的形成“有作用”就说明不全是剥削,这也是一连串看不懂的推理。首先,“有作用”为什么就是“带来一定的价值”?后文说的清楚:“带来的回报”--这就对了,不是“价值”,而是“收益”,那是西方经济学的概念。马克思早就澄清过,此与“价值”无关。其次,资本“代替人的部分劳动,发挥着同它所代替的劳动相似的作用”,因为劳动可以带来价值增值,“因而它的使用也会带来一定的价值。”依此推理,如果全部使用资本,没有劳动,价值创造照样进行。资本和劳动属于不同的生产要素,要是它们之间存在这么简单的替代关系,那就不是两个不同性质的要素了。倒是西方经济学中大量的理论假设是基于资本和劳动可以相互替代。最后,“大量事实已经证明了”的是资本参与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是资本本身可以“带来一定回报”的“观点”。
有的学者认为存在剥削: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二重性的理论,同样适合于对我国私营企业的分析。
随即作者在引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我国的私营业主的劳动进行了分析之后,承认存在剥削,于是说:
经典作家曾多次讲过: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剥削。……现阶段允许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企业剥削的存在和发展,显然不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长远目标,但它却可以成为我们实现目标的手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也存在一定范围的剥削,但它并不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漫无边际,而且这种剥削还受社会主义国家的引导、监督、控制和调节。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制度不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的剥削,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不能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制度同日而语。[6]
看起来作者十分正确,但细想却不知道他的目的何在。如果想说明这种剥削应该存在,那么那是我国的政策如此,不是劳动价值论证明如此。作者运用劳动价值论的结论只是承认了剥削的存在,所谓目的好,规模小,这些都不属于劳动价值论。整篇文章最后的结论是劳动价值论正确,剥削也应该存在。我可以接受这两个结论,但不能接受这两个结论之间有因果关系。没有因果关系,这样的研究又有什么意义?理论研究的目的应该是指导实践,现在变成了实践指导理论,生拉硬扯,结果只能是牵强附会。
劳动价值论辩论之透析
以上只是择其要者,篇幅虽少,但其代表的态度却具有普遍性。为什么出现这些现象?我认为这与理论界的躁动情绪有关。政治经济学遇到了挑战,的确需要应战,但也要首先弄清自己的角色与性质。政治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从来就是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理论分工,更有不同的独立的理论框架和体系。政治经济学是规范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是实证经济学,前者探讨的是公平问题,是人性的解放,后者探讨的是效率问题,是财富的增加。两者各有作用。以政治经济学指导营销,恐难如意,以西方经济学争取人类的自由平等,也是无力。三
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里,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而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非生产性劳动的报酬是从生产性劳动创造的国民收入中再分配而来的,即从生产性产业工人创造的价值中分割而来的。可是马克思并没有说非生产性劳动分割生产性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有什么不正当。从理论上说,即使分割的比重到了90%,也与它是否正当毫无关系。既然如此,大家为什么要急着给非生产性劳动正名?
这是因为大家都感觉到了“价值”这个概念所包含的社会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创造的价值比分割来的价值似乎更优越。所有接受的人都有这种意识,那是因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里的确贯穿着这种意识。
换个角度来看。既然在理论上创造的价值与分割的价值同样正当,那区分它们还有什么意义?直接研究价值分割后的形态不是更简洁了当吗?马克思在年青的时候也曾试图像他人一样如此表述价值,但是他之所以后来发明了“劳动二重性”理论,又区分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都是为了导出剩余价值理论。没有劳动价值论就没有剩余价值论。在马克思看来,如果不从价值的本质而是从价值的现象开始研究,以价值的最终呈现状态为研究依据,就无法区分劳动与剥削。换句话说,剥削的部分将很容易与非生产性劳动所得混淆在一起。西方经济学就是这么做的。当时的经济学家们对这一点也很清楚。马克思曾转引一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话说:“关于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的学说,看来既是错误的,又是危险的,因为它不幸给一些人提供了把柄,他们可以断言一切财产都属于工人阶级,别人所得的部分仿佛都是从工人阶级那里抢来和骗来的。”[7]当然劳动价值论并没有断言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也没有断言一切财产都属于工人阶级,但在这个理论中的确突出了生产性劳动的地位,从而特别反衬出了工人所受到的沉重剥削。
因此,劳动价值论是一种特别从社会公平价值角度进行判断的理论。与之相反西方主流经济学是特别从增加财富的角度进行判断的理论。现在学界很多人在争论的问题,是要用劳动价值论去谈增加财富问题。这也不是不能谈,只是不能移花接木地谈。在马克思那里,公平与财富的问题是他早在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解决的问题了。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可以高效率地增加财富,但人不是机器,工人仍在怠工,因为他们的人性得不到实现,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会充分发挥。人类只有自由了,完全可以实现对象性的人性了,经济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时研究如何提高经济效率的经济学才会真正起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公平和平等,要求劳动创造的价值与报酬相当。因此,界定剥削和剥削量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
再进一步说,马克思所关注的对象比普通的经济学更高更远。他本来就是从哲学研究转入经济学研究的。他的哲学研究的是人性为什么受到压迫的问题,他的经济学也是为了揭示这个问题。他之所以要研究经济学,是因为他在研究哲学和政治的过程中发现,人性受到压迫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要揭示的是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剥削和压迫的问题,剥削是经济问题,是生物性问题,压迫是政治问题,是人性问题。工人们被剥削走剩余价值,不仅仅是吃不上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性压抑的问题,是做人像做动物的问题。所以相对于贫穷,马克思更重视的是异化--人于动物性。之所以要反对剥削,因为那是异化的根源,是人性的大敌。
我们都知道,经济的发展并不能解决人性解放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最终关注是人性的解放,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最终关注是经济的发展。所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两个不同导向的学问,即是不同社会价值判断的学问,不能直接互通。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确有冲突,基本理论相悖,但那是因为它们分别处在不同的研究领域里,对基本的社会价值判断不同造成的。他们的关系并不是同一个窝里的死对头。他们之间的争论,只能是一种基本价值判断的争论,如讨论财富增长重要还是公平重要,或者剥削的标准和意义等等,而不应是各自理论体系中的某个具体问题,更不应用一种体系的概念理论解释另一种体系的概念理论,或是干脆相互混杂,因为从它们各自的理论范式中去看,对方的理论都大谬不然。
西方经济学的蛋糕理论就是说把蛋糕做大是至关重要的事,财富增长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再去兼顾公平,而他们同时又认为效率(增长财富)与公平平等是永恒的矛盾,所以是否存在剥削不是他们要讨论的问题,只要财富增长就完事大吉。政治经济学则是首先把公平问题放在首位,研究生产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是首要的,而经济增长以及如何增长则不是它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因而不管我们是搞何种经济理论的研究,必须能沉进去也能浮上来,只有我们跳出了圈外,用更高的眼光看待学科的立足点和局限性,才会更深刻地发现它们各自的意义,珍视它们各自的价值。
劳动价值论辩论之透析
劳动价值论在当代是否还有用?当然。是否需要发展?当然。只是,讨论归讨论,发展归发展,但要沿着它本来的轨迹讨论和发展,不要僭越身份,否则只叫。劳动价值论既然指向的是剥削问题,研究的是公平标准,目标是人性的解放,那么在当代,在改革开放突飞猛进的今天,需要研究的事情还少吗?就像服务业是否创造价值的命题,实在没有什么意义,需要我们研究的倒是服务业所得到的价值是否合理,有多少合理。像私营企业是否存在剥削的问题也是早有定论的,需要我们研究的倒是剥削了多少的问题。而且,我们需要的是像马克思那样的量化的研究。至于剥削是不是对经济有利,也不是我们的课题,我们可以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说一声“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然后大声疾呼反对剥削。实际上,不仅是这些具体的研究十分必要,就是基本理论的推展也十分必要。但推展也要沿着原来的方向推展,研究在当代人性是如何受压迫的,为什么经济这么发达,人们仍然感到不自由?隐藏在那些丑恶和荒谬的社会政治现象背后的是什么样的经济根源?经济的不断增长为什么会带来新的异化现象?所以,我们要继承的是马克思在过去做过的工作。
社会需要各方面的理论,反对不平,关注人性是我们的任务。在我国,西方经济学可以用来指导经济,当然还需一边研究和创新,而政治经济学是我们用来把握整个国家方向的理论,因为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国民的幸福和未来的发展当然是比经济的增长更远大的任务。
注释:
[1]何伟《重新认识劳动价值论》,《经济学家》2002年第1期第12页。
[2]沈立人《劳动价值论的理念创新与政策整合》,《经济学家》2002年第2期第23页。
[3]何炼成《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经济学家》2001年第6期第47页。
[4]晏智杰的论述,张兴明《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探索--访经济学院院长晏智杰教授》,《北京大学校报》2001年12月。
[5]董德刚《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前线》,2002年第2期第13页。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5-45 -02
现代服务业是国际上通行的产业划分标准概念,指那些提供非实物产品的行业。一般认为现代服务业是指生产和销售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服务产品与其它产业产品相比,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实际工作中,将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即将服务业定义为除农业,工业之外的其它所有产业部门。
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自从出现到发展到现在的现代服务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发达国家正是由于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其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不断进步。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集中体现,作为制造大国,目前我国正处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阶段,加快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形成高科技引导的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兴产业格局,是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需要,也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现代服务业又称为“现代生产业“,其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基于布朗宁和辛格曼在1975年对服务业的功能性分类。 M.J.Healy&B.W.Ilbery将生产业(product service) 定义为向其它产业提供服务,生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改变了服务产品的内容、性质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业。生产业的效率在于其作为中间投入所发挥的微观积极作用和宏观经济影响,它有助于促进产业密集,工业化和经济增长。
关于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已经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Horst Raff和Marc von der Ruhr (2001)基于国际直接投资对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做了研究,认为现代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的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即需要有高端的现代服务业与其匹配,而高端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端制造业对其的需求。
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代经济增长有着一个显著的趋势是,服务业,尤其生产者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投资和从业人员在总投资和总就业人员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高。跨国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总产出的比重以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都会不断上升,生产者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和从业人员占比重都同比例地的上升。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制造业内不断将一些非生产性的活动逐步外包,从而导致生产者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张;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制造业的结构升级和转型,从而使得生产过程中对中间性的生产者服务投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促进生产者服务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也拉动了生产者服务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
国内学者中,郑吉昌(2004)提出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双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服务业构成工业生产中间投入的重要部份。
2、制造业企业活动外置带动了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何勇(2006)认为在买方市场的大格局下,有形产品的服务内涵不断延伸和丰富,产品服务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小产品,大服务“现象将从现在的中间产品为主向最终消费品领域扩撒,从大件耐用消费品向一般消费品延伸,客户从以企业为主转向以消费为主。
张云朝(2008)认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好的城市,基本上也是新型工业发展较快的城市,所以,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已经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这是以新型工业经济为基础,借助于信息化手段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新型生产方法。
汪永太(2008)指出制造业为求进一步发展,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在原有核心业务基础上,为客户提供融入现代高新技术的,与产品相关的,高附加值的现代制造服务,企业的服务外包和现代制造服务使现代服务业得以快速发展。
“做你最擅长的,其余的让别人去做“,将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剥离出来,以创新的方式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制造业升级加速,让服务业与制造业都做大做强,真正实现双轮驱动,通过现代服务业为制造业增加附加值。由于现代服务业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实际地为社会节约了劳动时间,并且能加强生产与消费的联系,使产品顺利地经过流通达到消费领域,又能帮助消费者更好地利用产品,指导和扩大消费,加速社会的再生产过程,还能传递信息,促进生产者和消费者相互了解,其对制造业乃至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起连接作业和协调作用。现代服务业经营范围广,业务门路多,能容纳大量劳动力,发展服务业是解决和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研究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需要重点研究以下问题:
1、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关系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钻石模型;竞争优势
“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十五大报告概
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产业结构转换特征,认为这个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十五大报告通过引入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将农业和服务业各自一分为二,进一步描述了工业化时期就业人口结构的演变特征。此后,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又不同程度地提出了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主要包括增加值和就业人口)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理论界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准确概念和范围仍然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
一、现代服务业概念的界定
对于现代服务业的界定,朱晓青、林萍认为现代服业是传统服务业的对称,与传统服务相比。它具有高技术性、知识性、新性三大基本属性。庞毅、宋冬英认为现代服务业是指依托电子信息和其他新高技术,以及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刘志彪认为现代服务业是那些依靠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服务的部门,如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技术与网络通讯服务、教育培训与卫生保健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以及一部分被新技术改造过的传统服务等。顾乃华认为现代服务业是指当前那些能够向其他行业释放出较强外溢效应,从而有利于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的服务行业的集合体。在世界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拓深的背景下,现代服务业最本质功能不是提高服务业的增加值,而是通过产业关联效应,提高整个地区经济的竞争力。由以上定义可以归纳出:现代服务业的现代性,即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发达阶段的产物,和传统服务业相对,是新兴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高新技术性,尽管现代服务业是属于服务业的范畴,但它的服务过程和服务活动是依靠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通讯技术而进行的;现代服务业的知识密集性,和传统服务业不同,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提供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具有较高的知识含量,是知识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动态性,现代服务业是一个产业发展演进中提出的概念,其内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现代服务业的生产性,作为服务业,既包括为企业等提供的中间服务的生产业,也包括为居民提供的最终服务,但是专业性的生产业无疑在现代服务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波特“钻石”模型及对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一)钻石模型
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最直接相关的战略模型乃是波特的“钻石”模型。波特将产业竞争力置于企业、产业和国家这3个主体的互动过程中进行分析,认为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如下4个因素:生产要素条件――要素条件涉及国家或地区在该行业发展中所投入的各种要素,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需求条件――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不仅为企业的投资和创新提供初始的动力,而且促使企业对投资和创新进行动态调整,包括需求结构、消费者的行为特点等;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产业竞争力不仅取决于该产业的企业,而且同其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有密切关系;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企业经营的得失常常可追溯到企业的经营战略。在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中,竞争对手最为重要,竞争为产业的高级化和创新提供了推动力。竞争对手在地域上的集中又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适宜的组织环境。由上述4项关键要素形成的“钻石”模型,关系到一个区域的产业能否成功。而且“钻石”模型中任何一项因素的效果必然影响到另一项的状态。拥有“钻石”模型的每一项因素并等于不必然拥有竞争优势,只有将这些因素形成自我强化、自我发展的系统,才是真正的竞争优势。
(二)我国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四大影响因素发展状况
波特模型中的要素条件不仅包括传统的资源因素,还包括人才、资本、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等依赖于个人、企业和政府行为的高级要素。其竞争优势表现在将自然资源、教育、基础设施等基本条件转换成特殊优势的能力。当今服务业的竞争受自然资源等初级要素的影响越来越小,相反,对知识、人才、通讯手段等高级要素的依赖性却越来越大。在人才、知识技术方面,我国服务业人力资源等初级要素较充裕,但整体来看,我国各服务行业普遍缺乏高素质资本、管理、技术等高级资源要素。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具备相对成熟的教育体系、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机制,构建起现代化的人才高地。目前,我国多数地区,无论从人才总量上还是结构上与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先进国家比都有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缺乏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优秀团队和领军人物。在基础设施方面,要想发展现代服务业,就需要有先进、发达的金融和物流业作基础,这样才能形成现代服务业必不可少的集群联动发展态势。就我国的运输、物流业的发展来看,其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费用仍存在进一步降低的空间,在很好满足整个国家发展的需要方面存在欠缺。
波特模型强调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获取所起的推动作用。对于服务业来说,需求不足就会抑制企业竞争,从而影响其规模经济的实现。目前,我国现代服务业绝大部分仍处于幼稚期,其面临的国内市场是不成熟的,许多服务行业的发展还远远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的水平。由于生产成本较高,服务提供价格也较高,影响了这些服务行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大大提高了其他行业获得信息的成本。同时城市是消费的主要载体和流动中枢,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也使得需求不足。
服务业是一个大的关联行业群。服务业对其他行业以及各服务业间具有极强的相关作用,某一行业的发展或滞后会促进或制约其他行业的发展。各服务业之间也具有较强的相关作用。波特理论认为,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发展水平对区域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相关产业间合作的紧密程度、相关产业企业密集度、产业集群环境和产业服务环境。目前,我国服务业在这几个方面都存在不足。因此,要协调好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关系。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会拉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注意到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越来越紧密的相互融合的国际趋势,使得产业经济活动中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附加价值提高,加工制造环节附加值比重下降。因此,我国在着力打造国际制造业中心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产业组织和生产经营方式,加速产业升级步伐。同时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波特认为,决定每个行业的竞争力的因素之一就是如何组织、创立和管理公司以及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整体而言,我国服务业组织化程度较低、规模效益不高,服务企业在组织规模尤其是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际化的公司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从市场竞争程度来看,众多服务业领域市场化程度都比较低,市场配置的基础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且市场规范化程度低,竞争秩序混乱,企业信用度差。市场的无序竞争和企业信用的缺失抑制了相当一部分消费需求,也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加之现代服务业中的一些行业中存在政策性进入壁垒和垄断现象,这种垄断性质的市场结构导致了服务供给质量差、价格高、抑制了需求,同时严格的进入限制使得不少现代服务业的经营主体投资渠道单一,竞争能力差,经营效益不佳。
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路
波特认为,在钻石体系中,每个因素最终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他因素的表现,任何一个方面出问题,都会限制整个产业进步与升级的潜力。从波特的“钻石”模型来看,想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就要做好如下两点:一是在详尽分析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特点的基础上,识别出最具有发展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二是创造条件弥补上述四方面因素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使四因素能协调地发挥功能。
要想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应以政府为引导、需求为导向、产业为主体,通过模式创新带动服务业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服务模式的升级;深入展开现代服务业理论体系与工程实验研究,支持自主的技术和产业创新,构建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技术标准和规范;坚持自主创新,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现代服务业帮助第一、二产业的提升和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就业人口的重大转移和社会物质能源的显著节约做出重大贡献。通过政、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技术与服务龙头企业,促进国家创新服务体系的形成,推动现代服务业商务链的建立和传统服务业的提升。
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全面改造将为我国农业、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传统产业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机遇。我国应切实利用世界经济全面服务业化的趋势与机遇,促进现代服务业对传统要素的改造与更新,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与政策措施,利用我国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以及在新经济中的“后发优势”等有利条件,加快形成和发展生产业、研究业与消费业,利用服务经济改造传统经济,促进我国早日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形成并保持我国在21世纪的“国家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青,林萍.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界定与发展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4).
2、庞毅,宋冬英.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0).
3、刘志彪.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决定因素与政策[J].江苏社会科学,2005(6).
4、顾乃华.对现代服务业基本内涵与发展政策的几点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7(3).
《大学生》:节能环保产业的产业结构是怎么样的?
李碧浩:可以从两个角度划分。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链、也就是纵向领域看,可以分为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从节能环保产业的横向领域来看,包括工业、建筑、交通、民用等诸多领域,环保业则包括水、气、声和固体废弃物处置等领域。
节能环保是一个产业链,包括生产性链环和非生产性链环。生产性链环是产业链的主体,包括产品和设备生产商、服务提供商、研发机构、经销商、中介机构、规制机构、用能单位和环境污染单位等。非生产性链环主要是为企业提供服务、信息、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研究与技术等支持的。消费者则是产业链的终点,通过其消费需求和购买能力等影响产业链的组织运行。
《大学生》:“节能环保”这个概念并不新鲜,我国的环保模式、节能环保产业近几年有什么变化?
李碧浩:我们的环保模式已经由“末端治理”开始向“源头控制”转变,未来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第二是市场需求渐渐从工程型需求转向服务型需求。比如说水环境治理,城市里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逐渐饱和,工程建设需求慢慢降低,但污水处理厂所需的管网设备配套、污水处理运营管理等服务需求快速上升。第三是市场需求渐渐向高技术设备和综合化解决方案设计方向增加。比如,未来市场需求会集中体现在煤的清洁化利用技术、碳捕捉碳截存技术、固体废弃物焚烧技术等相关设备的需求上,而在建筑节能、循环经济和受损环境修复领域,对提供综合化解决方案的需求将日益增加。
《大学生》:所谓“末端治理”与“源头控制”的区别是?
李碧浩:比如说水污染,有条河被污染了、散发出臭气或者看上去不堪入目,那么我们就要治理,对这种已经出现的污染进行治理,就叫末端治理。今天还有很多人的观念停留末端治理的思维阶段,一说起环保,就是不乱扔垃圾,这并不是先进的、治本的思维。今天的节能环保早就不止于此,比如节水,不是号召大家节约用水,而是从设计管道、水龙头设备时就考虑到如何控制水量。节电也是一样,不是让大家少开灯,而是整个照明系统整体变省电了。这就是源头控制。
毕业生产业基本能吸收
《大学生》:国家已经明确了“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要达到的规模,这个目标将对就业产生多大的作用,特别是应届生就业?
李碧浩:节能环保产业目前粗略统计,大概能提供3000万人就业,而且每年会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3000万是个总就业人数,如果算每年能新增的就业岗位,我认为大概是600万。也就是说每年跟节能环保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有多少,产业基本能吸收。以现有的节能环保产业人才结构分析,实际上人才有点偏老化,青年人、特别是青年研究性人才,青年高端技术人才是很缺的。整个新兴产业的专业性人才都是不足的,比如新能源领域,太阳能、风能现在产业都发展起来了,但相关专业此前没有人才储备,现在出现很大的断层。像我半路出家,也算是专业人才(李碧浩现在为复旦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在读博士)。
现在大家已经意识到这个产业的重要性,也都愿意来相关企业或机构就业,据我所知上海高校与能源相关的专业,现在招生都爆满,以前学生常常是被调剂去的。
《大学生》:是说跟节能环保相关的企业,无论“大国企”也好,民企、创业公司也好,普遍在招人吗?
李碧浩:国企我不太清楚,民企缺专业人才是非常普遍的。我们(全球节能环保网)团队曾在上海做合同能源管理,这也是现在节能领域最火的一种商业模式,能做的人就非常有限。
《大学生》:“合同能源管理”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李碧浩:所谓“合同能源管理”就是假设一家大型耗能企业,原来每年要消耗1亿度电,现在有一种专门的节能服务公司,他们能做到,让企业在不买设备不多花钱的基础上,把原来每年消耗1亿度电变成5000万度。假设一年省下来电费2000万,那么这2000万就作为利润,节能服务公司从中抽取一定比例。能做到这样的服务不简单,首先要对企业所在行业有了解,起码要对它各个环节的耗能了若执掌,其次要进行能源审计,还要提出优化生产流程的方案。
这种模式是由合同能源管理团队与耗能企业达成一个协议,企业是不出钱的,而合同能源管理团队,也就是节能服务公司可以拿着协议去找金融机构贷款,“我拿自己贷款的钱给你企业买设备、给你安装调试,每年赚了钱之后你分给我一部分,把银行的钱还了,剩下就是我赚的,这样的合同可以一签签几年。”在国外就是这样做的,这样的节能服务公司多是轻资产型的。
跨界+整合
《大学生》:节能环保产业的创业点有哪些,尤其是对大学生,应该从哪个点切入?
李碧浩:想在这个领域创业我觉得应该考虑几个现实情况。什么样的领域适合大学生创业?第一一定是轻资产行业,重资产行业需要投很多钱,而且还涉及复杂管理问题,不太符合。节能环保产业内部有重资产的领域,比如大型装备设计、研发,甚至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这很多是政府或者很有实力的企业才能做的事儿。
但对大学生来说,节能环保产业也有很多的机会,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方向是可以尝试的:一是把用科研成果创业,比如在某些领域有专利,可以从专利出发创业。二是与节能环保相关的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其实很大一部分是相关设备制造,还有一部分是节能环保服务——这里的服务要排除那种国家层面的大工程——咨询、设计等等。第三是把成熟技术、产品重新跨界整合。我曾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是把太阳能蓄电池用到广告牌上,白天蓄电,晚上不用外加电源就可以发光。它未必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却是个跨界整合很好的切入点。
美国的节能服务产业就特别发达,2011年我们(全球节能环保网)去美国观摩他们的清洁技术创业大赛。美国跟我们不一样,美国大量的节能环保技术已经深入到民用环节里,大量的新发现新技术是应用于家庭的。比如有人研究了一种新的饮用水处理技术,应用这种新技术形成的装置不需过高门槛便可以大量投产。
这两条路哪条都有很多创业机会,但前提是必须得对某一专业领域有一定深度的研究,比如说你是学环境工程专业的,想做污水处理方面的咨询服务,那你可能会有相对优势。
《大学生》:您刚才特别提到了“跨界”和“整合”,大学生想在节能环保领域创业,是否也可以循着这两个概念思考?
李碧浩:其实“跨界整合”就是更多的创意,这对年轻人来说是优势,年轻人思路活、想象力丰富。像刚才提到的太阳能蓄电池广告牌,无论是太阳能蓄电池技术,还是广告牌技术都早就有了,创业者只是把它们整合在了一起。基础原理都有,把很多跨界的原理知识组合在一起,或许就会产生你想要的结果,我觉得这种能力对想创业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要求大学生知识面、信息来源都要很广,还需要商业敏锐性。
TIPS:一些发达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特点
1.美国——节能服务业
美国是节能服务业的发源地,是节能服务公司最多、节能服务产业最发达的国家。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支持节能服务业发展,并制定了多项鼓励措施。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是推动美国政府机构节能的重要方式之一,也为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2.日本——节能环保车
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后,日本汽车厂家开始重视研究开发节能、环保型汽车,并相继推出了直喷发动机、混合动力轿车等节能环保轿车。2010年,随着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大部分消费者纷纷改换省油的环保型车辆。于是,日本厂商生产的节能型轿车受到了世界各地消费者的青睐,销售大幅增长并连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3.德国——太阳能产业
虽然德国一年到头雨水不断,但经过努力,德国仍然成为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大国。EEG法案——可再生能源法,功不可没。EEG的核心是一种“费用返回”机制,即对任何利用太阳光电系统、风力或者水力发电的人,给予他们从当地电力公司获得一种有保证的费用偿还。
4.法国——企业替政府分担环保税
法国的环保税主要包括,二氧化硫税、氮氧化物税、水污染税、水资源税、废物垃圾税、轮胎税、油税、汽车税、地方设备税、伐木税以及犬税等。法国的环保收税收入主要用于环保支出,由法国环境保护部来负责掌握,实行专款专用。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国际化动因;创新系统
Abstract:Withtheintegrationoftheglobaleconomy,componentsofanationalinnovationsystem(NIS)haveintensifiedtheinteraction,exchange,andcooperationwiththeircounterpartsinothercountries,andthisfurthermakestheNISasawholetowardinternationalization.Because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s(KIBS)areplayingamoreimportantroleinanyNIS,thereshouldbeaninternalrelationshipbetween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thesetwo.Basedonacriticalreviewofexistingtheories,thispaperexploresthefunctionsofKIBSintheNISandanalyzestheinternationalizationdriversofKIBSfromaNISperspective.
Keywords: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s;internationalizationdrives;innovationsystem
一、KIBS国际化动因现有理论研究及评价
由于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异质性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与制造业明显不同,服务业进入国际市场不能采取线性的方式逐步推进,而需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行。[1]早期关于服务业国际化动因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上。如Dunning(1989)将基于制造业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应用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认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也需要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及区位优势,并且只有同时拥有上述三大优势时,才能进行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2](5-39)之后,很多学者从更多角度对国际化动因进行了分析。Lovelock和Yip(1996)从市场驱动、竞争驱动、技术驱动、成本驱动、政府驱动五个方面分析了服务业国际化的动因。[3](64-86)李慧中(2004)认为,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对服务业的适用性是不突出的,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产品差异条件下追逐规模报酬的产业内贸易导致的结果。[4]郑吉昌(2004)则将服务业国际化动因概括为生产性和消费的拉动、供给的推动(专长、劳动力)、服务业的竞争、进入壁垒降低(标准成本化、全球范围优势)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赢得信赖以及全球学习。[5]魏江等(2004)认为,KIBS国际化是需求拉动及供给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需求方面是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及竞争的需要,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它更擅长的企业,实现价值链的分工,使KIBS企业有了进一步生存的空间;供给方面是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而主动向国外扩张。[6]
以上学者尽管从不同角度对服务业及KIBS国际化动因做出了解释,也注意到服务业与KIBS、与制造业的差别,但是,这些学者更多地是从产业角度来进行分析,注重的是服务的特征。KIBS不仅仅在于具有服务性的特征,还具有创新性特征,这也是KIBS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现有的研究忽视了KIBS具有创新功能的特征,忽视了KIBS在创新系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KIBS的特点,在借鉴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另外一个角度——创新系统的视角对KIBS国际化动因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更为圆满的解释。
二、KIBS创新特性及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及功能
在知识经济下,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并逐渐取代了土地、资本、劳动力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及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创新过程的关键所在。KIBS具有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功能,在创新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非一般的生产和消费部门。
(一)KIBS创新特征
KIBS创新是指发生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创新行为及活动,是KIBS与客户利用各自的知识及技能,为完成一项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任务而做出的一系列合作行为。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具有显著的高客户相关性,即KIBS与客户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创新服务质量的高低依赖于KIBS与客户的交互作用。在创新中,客户与KIBS之间的知识流动是双向的:KIBS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在交互中传播现有的知识,同时通过客户反馈也加强了KIBS本身的知识基础,扩大了KIBS的知识存量,并可能引起新的交互作用。Strambach(2001)建立一个模型(见上图),将KIBS知识过程分为明晰知识和缄默知识的获取、知识的重新整合、知识向客户企业的转移与扩散三个阶段,说明了KIBS与客户间的这种知识流动及交互作用。[7](53-68)
(二)KIBS在创新系统中的角色
KIBS创新具有高客户相关性,这不仅仅促使其本身必须具备高的创新性,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也使其有可能将创新性知识传递、扩散给客户,即KIBS不仅仅具有知识生产的功能,也具有知识扩散的功能。具体而言,KIBS在创新过程中主要有三个角色:创新推动者(Facilitator)、创新转移者(Carrier)及创新来源(Source)。[8]
1.创新来源(提供者)。KIBS在进行创新时是创新主角,KIBS为制造业或其他服务行业提供服务或知识,提供创新概念及思想,并与客户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完成创新。Hertog(2000)认为,KIBS作为知识及创新的合作生产者,是一种私人知识库,即所谓的“第二知识库(theSecondKnowledgeInfrastructure)”或“新知识库”①。[9](491-528)如广告商为客户开发并组织实施一个新的广告策略。2.创新推动者(合作者)。KIBS企业为客户的创新提供支持服务,但创新本身不是来自KIBS,也不是由它从别的企业扩散到客户企业。如管理咨询公司协助客户开发一种新的服务分销渠道或引入一种新的会计制度,在这里,KIBS为客户传递它们需要的知识或服务来支持创新。3.创新转移者(购买者)。KIBS企业将现有的创新从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传播到另外一个行业或客户企业,创新本身不是从KIBS产生的,KIBS只是一种中介。此时,KIBS也扮演着购买者角色,即KIBS从制造业或者其他服务行业购买知识、设备及资本品,但KIBS在购买后还承担一个重任,即将该产品客户化,适应客户的需求。如KIBS企业为客户引进及实施一个先进的、创新性的ERP软件,并将该软件客户化。
可见,KIBS在创新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它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功能,是创新系统的节点及桥梁,是创新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KIBS在创新过程中扮演多种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KIBS本身作为一个创新主体,在不断进行内部创新的同时,也为创新系统中的其它主体提供了创新的平台,对创新起到催化作用。
三、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扩展——KIBS国际化的动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国际化的系统,国家创新绩效取决于该国利用全球创新网络及全球创新资源进行创新的能力,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已成为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Toivonen,2005)。[10]另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自身创新系统的不完善及创新资源的缺乏,通过国际化获取创新资源,提高本国创新系统竞争力就成为一个必然选择及必要的途径。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发展,增强了作为创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KIBS国际化发展的动力及压力,主要体现为实现如下四个效应的需要:(一)国家创新系统边界的国际扩张效应
Coase(1937)认为,企业的扩张与收缩在于交易成本的节约。[11](386-405)创新系统也存在由于交易成本节约而导致的边界扩张与收缩。创新系统边界的扩张表现为创新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创新行为的融合与协调两个方面,前者是单一组织形式下的规模扩张,后者是对创新系统的改造。[12]创新系统革新的动力来源于知识在系统内流动的机制。信息通讯科技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创新活动之间的互动与依赖日益加深,为了获取更多、质量更高的创新资源,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创新主体主动向外扩张,实现国际化发展。KIBS国际化一方面是实现本身规模经济的需要,另外一方面降低了知识在创新网络接点传播的交易成本,使报酬递增得以实现,并促进其他创新主体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同时,KIBS作为知识扩散的桥梁及中介,它的国际化有利于改造跨国创新组织结构,建立灵活的组织创新网络,有效降低创新主体在国际化进程中由于规模扩大而带来网络接点之间连结不稳定的风险(规模扩大与风险加大之间存在“两难”问题),实现创新系统质的扩张。(二)知识的放大效应及国际扩散效应
知识系统要么是网络结构,要么是层级结构,而无论哪种结构,KIBS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网络结构中,KIBS加强了不同网络接点之间的知识流动。在层级结构中,KIBS有利于知识沿着层级进行流动,如典型的专业会计服务就属于这类。而创新系统竞争力的差异在于知识创造和扩散通过不同的中介和组织交互作用来进行。[1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各国国内市场日益与国际大市场融为一体,产业全球化以及企业生产、研究活动的国际化,使国际间的知识流动愈加强烈。由于KIBS具有知识生产性和扩散性并重的特征,KIBS在国际化发展中不断吸取国外知识,并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加工,不断进行知识创新,放大知识存量,提高了知识流动的质量,促进知识在创新主体之间的国际流动,在不同类别的知识网络中传递,加强了国家创新系统知识生产子系统及知识扩散子系统功能,通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有效联结来提高学习和创造能力,使国家创新系统立足于国际创新前沿,利用国际创新系统的优势,迅速提高创新能力。
(三)制造业、服务业创新子系统的国际互动效应
KIBS所具有知识生产及知识扩散功能,使传统的创新系统发生了变化,服务业创新子系统与制造业创新子系统出现融合的现象,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创新活动互相表现对方的特征。它们之间存在信息、知识及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并通过这些流动使两者产生极强的互动作用,互相为对方的发展提供支持。制造业生产的国际化产生了对金融、会计和法律等服务的需求,为了满足国内制造业国际化的需要,KIBS企业跟随进入东道国提供服务。随着服务水平的提高及在国外提供服务经验的不断丰富,KIBS企业有能力主动在国外寻找发展的机会,实现从跟随战略到主动寻求新市场的国际化战略转变。跨国制造业规模经济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服务的能力而不是制造产品的能力,[14](45-56)在制造业国际化程度较高情况下,KIBS国际化是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四)国家创新网络的国际综合协同效应
创新系统创新效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各创新主体本身的高效运转,更取决于各创新主体间相互联系和合作形成的网络协同。在强调知识流动的创新系统架构中,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关系愈趋复杂。创新主体之间存在正、负向反馈及增强、抑制作用,有着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要提高创新系统效率,不仅要提高内部效率,即各子系统(如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内部管理过程的效率;更要提高外部效率,即各子系统之间(包括区域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与国际创新系统的联系)合作与交流的效率。KIBS作为连接国际、国内及区域三个不同层次的知识系统的重要桥梁,只有与国际接轨,保证知识在各个层次的创新系统、各个创新主体及创新主体各要素之间的横向与纵向流动,产生互动和作用,形成创新网络的国际协同,使国家创新系统在国际环境下有效地运行,降低创新风险,减少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