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精讲多练 问答教学 实际操作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48-01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各种类型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其既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实践技能。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3]可见,中职教育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相当重要。
1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地位及作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成为职业学校学生必修课程。开设此门课程,能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机学校素养,为毕业后尽快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和任务
(1)中职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较弱。现在的中职生都取消入学考试,降低了中职学生的入学门槛,使中职学生在学习中,对专业理论知识难以掌握。(2)多数学生此前并不了解计算机的功能和作用,他们仅仅只是把计算机看做是网络游戏的一个工具,而不是学习的工具。(3)由于成本限制,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很少,能力得不到锻炼,一旦进入工作中,便束手无策。
由于此严峻的形势,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教学,使中职学生达到应有的人才规格、要求,刻不容缓。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开放思维,寻求更好、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程度使学生了解及掌握所学知识,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创新、突破,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全面、系统的接受所学知识,以便在将来的学习、工作中能更好利用计算机。
3 巧妙设计教学,正确引导学生
(1)仔细钻研教材,因材施教:根据教材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采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方法,[1]遵循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景中学习,将工作中的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实例,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学生逐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2)仔细研究学生,根据其不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有一部分中职学生,由于家庭条件较好,家里有计算机,这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相关基础知识。而有的中职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仅限于网络游戏和聊天。对计算机相关知识和基本构成一无所知。前者加以适当的引导,锻炼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后者则需从零开始,由浅入深。
4 从教学策略方面着手
计算机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2]因而不仅在备课设计上要求精益求精,在教学策略上也讲求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学中应注重:
(1)“精讲多练”法。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实际操作为主,强调操作的准确性、迅速性、灵活性、协调性;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只需把相关基础知识以及操作要点告知学生,培养学生多动手、动眼的能力为重。
(2)“问答式”教学。有的学生平时不注重基础知识学习,甚至有的学生连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的时间地点都不知道。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这些常规的基础知识整理成复习题的形势,每次课以提问-回答-解释-计分的方式学习,学生既积累了基础知识,又增加了平时成绩分数的积累。
(3)“启发”式教学。在Word学习中针对某一个环节,先告知学生,我要制作一份个人简历,应该怎么办:先利用系统提供的表格制作功能,制作一份规范的表格;要想与众不同呢,就要作一些修改,这时,则利用手动制表功能加以修改……一步一步,引领学生动手制作出不同风格的表格。
(4)“设计错误”教学法。教学环节中,设计一些错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指出错误,改正错误。比如,很多学生在Excel学习中,对计算公式的绝对地址不易理解,容易出错。教师可以设计一份工资表,对某固定项目采用相对地址,要求学生通过计算进行改正。
(5)“比喻法”。在Windows的学习中,可以将文件与文件夹之间的关系比喻为树干和枝桠的关系,由外而内,层层递进,
(6)“利用学生自主教学法”。设计一个主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收集素材完成。然后,小组推举一个主讲人,通过教师机向全班演示,由其他小组来打分,评价。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以及信息收集、整理、利用的能力。
5 注重学生课外学习能力的培养
(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创造一些实地考察、学习的机会,带学生到一些工厂、广告公司等地进行参观、学习。使之了解,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学习、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激发其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2)创造实际操作的机会:可以尝试与一些广告公司合作,接一些平面设计,如名片、请柬等单子,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以此促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既锻炼了学习技能,又能有一定经济收益,一举两得。
(3)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观察,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发现有操作基础又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引导他们由“自主学习”向“共同学习”转化,要求他们帮助、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总而言之,如何在教学中有良好的教学构思、方法策略,以及如何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加强自身学习,开拓创新,发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中职教育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志增.计算机应用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目标;创新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各类职业院校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怎样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知识,提高其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全面评价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培养,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门目多而杂,缺乏针对性和探究性。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对象基础层次不齐
一般选择就读中专的学生大多是在中考中失利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初中阶段的文化基础课程就很吃力,现在又让他们去学习一些远远超出他们接受范围的知识,对他们而言无疑是读天书,更不用说学到专业知识,精益求精了。许多专业课的学习只是蜻蜓点水,这违背了中职教育以就业为主导,培养操作能力强,适应一线生产要求的目标。
在理解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方面相差很大,还有任课教师在教学水平、教学手段和教学经验方面差距明显,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都影响到教学质量。要大力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运用网络教学、多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进行计算机素质教育。搞好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是从事这方面教学工作的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探索的问题。
二、教师缺乏研究性和创新,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新可谓是一天一个样,每天都会有新知识不断涌现出来,新的软件不断开发出来,新的技术不断发展起来。但是许多一线的计算机教师因为过于注重理论的研究忙于学校的日常事务,加之有些校领导对计算机专业的不理解或跟风思想的误导,教师们没有机会进入企业实地接触和进行市场调研,对快速发展的计算机行业缺乏充分的了解和研究,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严重落后于时代,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三、过于注重理论的学习,学生缺乏现场操作和实地训练
目前,大部分的中等职业教学都还是处于理论教学,学生每天就是在教室和图书馆里面看书考试,把计算机理论知识倒背如流,但是真正的要设计或者编程,只能笨拙的在晃动这鼠标。严重缺乏现场工作能力和实地演练。这种现象不仅达不到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目标,也过不了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全民技术水平的初衷
四、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为了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出几点建议。
(一)以知识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要想在高等院校中走出一条新型的办学道路就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正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中职学生就业的岗位需要以及学生的自身文化素质,确定技能培养方面、加强专业课程以及辅助课程的研究和建设,努力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用人单位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优化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核心问题。目前,值得提倡的思路是: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确定必要的知识单元,分层次将它们组成系列课程。将不同的知识单元有机地结合在一门课程中,可以改进教学效果,节省学时。
(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为辅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因为教学方法直接决定于教学任务,而教学任务又决定于所建立的教学培养目标。而职高学校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所以,职高学校的计算机教师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计算机知识,而且还要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并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就是架构于这种思想基础之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让学生理解计算机只适合内部建构的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而教师只是作为指导者参与到知识的建构当中,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输入者。这使得计算机教学方式从传统的“由外而内”注入方式变成了“由内而外”的自主吸收,使得教学效果明显增加。
(四)创新意识和个性化培养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向个性化发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把学生创新意识和个性化发展溶入计算机课程教学当中。这更能正明学生已经很好地理解和熟练掌握了该知识点,他们做到了举一反三。同时,这样做还便于教师能快速对学生进行评价。
总而言之,为了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要,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是必行的阶段。要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计算机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就必须相互配合。我们只有认识了自己。认识了这个人才市场,认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我们才会给自己找到一条成功之路.才能让我们的计算机专业也真正的热起来。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148-02
计算机专业是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专业之一,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学好该专业的重要基石,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前提。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信息意识、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为了培养更多专业化、实践型人才,在中职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例如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教学法等,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逐渐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未来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和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但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内容,是一门实践型课程,在当前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教材单一,内容更新慢,对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不够多,导致不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失去兴趣。第二,实践教学力度不够。当前有的中职院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过多的理论教学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之一,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三,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不高。由于教师没有及时对自身的能力素养进行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讲解一些理论知识,忽略了综合能力培养,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恶情绪。
为此,笔者研究发现,要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来避免过度地依赖教材,从而更快地引入新内容,并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
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而且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但因为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足,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到迷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各种实际案例,尤其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案例,来增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认识。下面以“Word 文字处理软件的熟练掌握与运用”的教学为例,谈一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些做法。
“Word 文字处理软件的熟练掌握与运用”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使用 Word 对文字进行处理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学习者特征分析
笔者授课对象是中专一年级新生,班里的学生整体素质较好,只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且每个小组长都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带领本组的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学生的学习习惯也较好,当遇到疑难问题时,学生会主动讨论、交流,如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会主动找教师帮助解决问题。中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非常感兴趣。在 Word 文字处理软件的学习过程中,设计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任务,如职业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等,对提高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而且能有助于学生快速适应中职的学习方式,找到有效的学习方式,以达到快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分析
综上对学生的分析和认识,在教授“Word 文字处理软件的熟练掌握与运用”教学模块中,针对学情安排了用Word 制作电子板报的工作任务。电子板报在 Word 软件的教学中常常被用作教学案例,是因为制作电子板报要综合运用 Word 的各项功能,是 Word 软件教学无可替代的案例:(1)综合众多知识点,利用 Word 软件的各项功能编辑一份电子板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 Word 软件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2)通过电子板报的排版,可以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3)学生通过对资料、图片等信息的搜集、检索与整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网络资源利用能力。
?@次电子板报的主题为“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个主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去了解未来的就职情况,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做好铺垫。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掌握 Word 软件的编排、图形绘制、插入等图文混排、版面编辑的技术,而且能密切联系所学专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设定
1.知识目标:认识 Word 软件窗口,了解各选项卡的功能;掌握图文混排的要点。
2.能力目标:教会学生熟练运用Word 软件进行图文混排、页面设置、表格制作等操作,并且能够(下转第152页)(上接第148页)学会从网络上搜集、整理和加工信息,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设定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导入案例,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
1.设置情景。首先,播放一段《将进酒》的视频,然后展示一些相关图片。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即对刚才展示的视频和图片进行讨论,看有哪些编排特点;分析其文字素材和图片素材是如何编排和搭配的,为什么在这个地方插入图片,又如何控制图片的格式和大小。设定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讨。
2.分组合作。在教学过程的中,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小组先由学生自由组合,后再由老师做适当调整,进行优差生搭配,更好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保证各学习小组的整体水平相当。每个小组的成员 5 到 7 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编排的素材由学生自由选择,编排的格式等也由各小组自由讨论确定。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分配任务,通过组内成员合作,完成文档的编排任务。
3.作品展示与评价。分组学习之后,先让学生将讨论的结果与实践成果进行展示,即让每个小组在多媒体教室将各小组设计的作品进行展示,然后要求各小组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分析、评价,找出不足并且加以改进,使作品更完善。
关键词:云计算;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6-8707-02
高性能计算产品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引发一场新的变革,众多领域出现新的模式,逐渐形成以“云计算”为平台的多种应用。云计算的特点是高可靠性、超大规模、虚拟化、高扩展性、通用性等基本特点。云计算不受时空、机器等方面影响的新服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网络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另一方面,信息获取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更为方便与准确。在这样的情形下,如何改进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成为当前重大社会课题。下面重点从计算机基础硬件、软件以及网络技术教学等三个方面,展开详细的论述,以期更好的了解,当前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情况与传统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差别,更好的提升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
1 中职计算机基础硬件教学内容
传统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对硬件部分的介绍重点是关于“冯诺依曼”结构中的计算机系统的五大部分的介绍,在硬件介绍方面强调以传统个人电脑为对象,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定位在普通个人电脑的结构组成上。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个人电脑之外的多种计算机设备开始逐渐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国,比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学生对这些方面知识有一定的需求,因此,应该适当对中职计算机基础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加以补充。重点来讲,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1.1 计算能力实现快速增长
计算机在硬件技术发展迅速,在计算能力上实现快极速增长。计算机在“双核”、“多核”等处理框架逐渐设计与推广,提升了计算机硬件数据处理能力,这也进一步拓展了计算机的使用领域。例如个人电脑能提供网络应用、小规模科学计算等方面的服务。
1.2 形式呈现多样化
当前已经增加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充分结合当前的通讯网络,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云应用,将来也会出现智能冰箱、智能空调、智能电视等产品,这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上面谈到的这些应用在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是很少涉及到的,或者是与当前的实际情况联系不那么紧密。教师在讲解相关内容过程中,应该注意将“云计算”的应用加入到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以便将最新的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了解当前计算机使用情况。
1.3 计算机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云计算”实现了实时计算、善适计算,人们在使用“云端”设备,就能实现对智能家电的控制、实时接收信息、接收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方面的服务。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逐渐发展,这些基本应用已经在生活中逐渐得以实现。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对这一方面的知识需求更为强烈。当前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对这些部分的相关内容涉及相对较少。所以,中职计算机教师还应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再次补充。
总的来讲,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硬件部分的内容,应该与当前“云计算”的情况相匹配,需要时刻关注“云端”设备的相关内容,主要包含智能化手持设备的介绍,比如智能数码、智能手机、电子书等方面的内容。并且辅助相关的实例加以适当的介绍,让中职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最新的科技设备及其应用。
2 中职计算机基础软件教学内容
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基础软件教学,重点是操作系统软件与桌面软件。当前,特别是随着“云计算”的技术的日臻成熟,云端设备已经开始脱离计算机操作系统架构的平台,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出现了新的云应用。当前中职计算机基础软件教学方面的内容,还应该补充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计算机操作系统方面
因为计算机逐渐得到了普及,很多学生在初高中,甚至是小学阶段,对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已经一定的熟悉,该部分的内容需要加以精简与压缩。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结合当前“云计算”普及的大好形势,适当补充云端设备方面的系统教学,例如当前的苹果ipad平板电脑使用了IOS。
2.2 操作软件方面
中职教师在办公软件方面,在OFFICE办公软件在教学基础上,补充相关的在线办公软件方面的教学内容,这是云应用的具体情况。比如baihui等。中职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的内容的时候,重点讲述和传统OFFICE办公软件的区别,对其优点、缺点也要加以介绍,方便学生有更明确的认识。
2.3 讲解手持设备方面的内容
中职教师在对常见的操作系统软件与办公软件内容加以补充的基础上,需要从云端设备的特点出发,补充手持设备上的常见软件教学。在这方面应该使用如“谷歌地图”等方面的内容,内容做到新颖独特,更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3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网络技术教学内容
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网络教学部分,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当前学生不断增长知识方面的需求。当前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在“云计算”方面的内容不断加以普及,将“云”应用作为平台的方面非常多,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比较少。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加入上面谈到的具体内容到课堂之内。例如创建校园无限网络技术方面有哪些具体的特点;当前城市积极开展的3G移动通信技术与2G移动通信技术的区别,以及这些技术所要面临的考验。从上面谈到的相关内容出发,在原先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础上,加入了无限网络方面的技术,包括3G手机网络、无限局域网建设、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等。针对每一项技术的讲解,应该注意和学生生活实际应用实现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确保知识不至于过于空洞,这能有效吸引广大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
4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注意事项
从当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的课程应该从自身专业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设计,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和设置的专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中职计算机基础方面的教学应该与专业相匹配,并且要和学生未来的就业情况加以适当结合。当前承担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应该积极寻找云计算相关情况,确保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服务和本专业能实现有机结合,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加以有效契合,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进行阐述,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当前的会计教学,教师可以重点探讨手机邮件使用、云办公软件等。
总之,在当前云计算背景下,当前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已经和传统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发生明显的改变。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渐发展,新的内容不断出现。在当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将更多的知识补充到教学之中,不要只是局限在教材内。云计算出现后,出现了新的体验、技术与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渐使用,只是这些方面的知识还不是很了解。作为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前技术的发展方向,这些新的技术给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等。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重点从硬件部分、软件部分以及网络教学部分等三个部分进行适当的改革,特别是在当前云计算教学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也要做到科学改进,适应未来中职计算机教学发展形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杨旌. 面向云计算的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创新[J].科技信息,2010(23).
[2] 袁国骏.浅谈云计算及其发展应用[J].实验室科学,2009(2).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计算机基础 课程教学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技术手段,其技术与方法日益与其他学科融为一体。计算机的使用成为人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不会使用计算机的人将会成为新文盲,难以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在中等职业学校,一方面学生喜欢计算机课,但是对计算机基础所讲授的内容缺乏足够的兴趣,他们只对游戏感兴趣。另一方面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当需要用到计算机时却又感到什么都不会。因此如何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更好、更快地融会贯通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是中等职业学校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问题
1.中职学生的特点。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变革,中职教育变成了一种以培养行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向决定了中职学校对生源挑选的宽松性,也决定了中职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基础差、厌学情绪重、自我约束力弱,心理易损等现象,这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发展。中职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大多较低,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系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当接触到系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时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缺乏兴趣。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大部分学生也存在积极的一面:他们选择中职学校都想以中职学校为新的起点,重新开始,学习技能,成才立业,所以这更加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要摒旧纳新,转变教学观念,针对于中职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2.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因为全国教育的不平衡,如农村里的一些学生可能到进入中职学校时才接触计算机,导致中职学校新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的起点也大为不同,这种差异使得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组织起来非常难,这就需要中职学校加大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育力度,根据学生入学时计算机的实际水平进行分层次教育,使学生都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另外,目前由于各个学校的计算机资源并不平衡,这样就导致了有些学校的学生能够熟练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而有些学校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和掌握则比较困难。再加上,有很多学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上缺乏特色,且其教学方式还是以授课为主,没有形成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学习没有兴趣。最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材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要求都过于强调计算机是一门知识,而没意识到其是一种应用工具,教学过程联系实际少。这就导致了学生知识面过窄,对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弱,这是与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极不协调的。因此,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二、提高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几点意见
1.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多数学生接触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反而更容易产生较为浮躁的想法。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计算机基础只是在重复学习,浪费时间。但是因为中职学校的生源比较广,并不是所有地区的中小学都有条件学习计算机课程,有些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即使初中阶段学过的学生基础打得也不是特别牢固。所以,计算机基础教学在职业教育中仍然十分必要。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学生掌握技术、取得技能证书,对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很有帮助。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浮躁现象,教师应该先将学习计算机基础的重要性向学生讲清楚。在第一节课中,就要特别强调,学好计算机基础才能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走向社会后才能让用人单位知道你已掌握了基本的工作技能。各个行业现在都采用计算机管理,不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文盲”。这样,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树立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心。
2.完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首先应该改变学生不重视计算机操作应用的思想观念,让教师在教学过程有足够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重视计算机的操作应用,提高其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理地安排上机操作等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如将考试改成上机与笔试两者并重的形式,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深入地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摆脱那种计算机学习只为考试的观念。关于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要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出发,开设选修课,充分利用质量高的教材,合理地选择一些能反映计算机前沿知识和特色知识的教材和辅助教材,或是着手编写适合自己学校的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等。另外,计算机基础教学还应该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与学生自身专业的应用相结合的课程,比如计算机专业软件、会计电算化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提高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还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课程案例来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体验到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好的直观性和交互性。我们也可以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比如,我们可以把黑板或白板搬进多媒体教室。这样就把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结合,把教材上的内容与教学资源库相结合。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可以满足各种形式课堂教学的需要,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摆脱了课堂内容的抽象与枯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增强了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还应尝试上一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讲座课、学生作品演示课、任务实现讨论课,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软件、手机短信、电话等通信手段与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在线答疑等,利用局域网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学生作业保存、学生作品展示,等等。
4.实施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把教学的总目标进行分解,把学习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几个项目上。学生通过对这几个项目要求的实践和探索,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在解决问题时不在于寻求答案的一致性,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和动手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一种教学改革的尝试。研究性学习实践后教学与过去传统的教学相比较具有较大的变化。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对学到的知识有更深切的体会,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方法多样,有启发式、讨论式,应做到师生互动,选择经典样例和优秀作品点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研究性学习法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平面图像处理的知识和技能,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在课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效果处理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作品,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
5.举办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外实践活动。
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而言有限的课时远远不能满足那些对计算机有特殊爱好的学生,如何使这些入学时计算机基础就较好的学生的兴趣向更积极的方面发展,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我认为,通过举办计算机教学的课外实践活动,对这些爱好者加以引导、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必须有计划地开展课外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组织一些计算机兴趣小组或课题小组,举办一些程序设计、网页制作比赛,等等。通过在这些课题小组和比赛活动中的锻炼,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能够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在举办计算机的课外实践活动时,应有针对性,不能搞统一化。比如,对文科的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就应该与理科的学生相区别。通常情况下,文科的学生形象思维强一些,更适合清楚且具体的实践活动如网页制作等,理工科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强一些,更适合程序设计等难度稍大的实践活动。
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强的特点。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师需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教学设计与改革。应精心准备实践内容,鼓励和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同步做好过程管理和评价工作,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刁才富.浅谈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成功(教育),2010.4.
[2]蒋占生.浅论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福建电脑,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