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文化走廊设计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触煤理论;工业铁路遗址景观;改造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5.092
1 触媒理论概述
1.1 触媒理论起源
1989年由美国作者韦恩・奥图(Wayne Atton)和唐・洛干(Donn Logan)在《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一书中提到了“城市触媒”(Urban Catalysts)的概念。“城市触媒”是能够引起城市化学连锁反应,激发与维持城市产生化学反应的“触媒体”,“触媒体”可以是旅馆、物区或者交通中心;也可以是博物馆、戏院和某个开放性空间;或是小规模的、特殊的实体,例如一列廊柱或者喷水池。根据韦恩・奥图和唐・洛干的说法,被称他为触媒的建筑,是一幢独立的城市建筑和计划方案对接继而来的计划方案所带来的积极的影响和最终的城市形式。鼓励建筑师、规划者和决策者去考虑个别开发在市政成长和城市改革中所包含的连锁反应潜力,同时提倡把设计管制作为城市设计触媒战略的一部分。一个具有优良触媒作用的城市设计会给城市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城市触媒是由城市(它的“实验室”)所创造的元素,而后反过来塑造它本身的环境。目的是加快城市结构持续和渐进的发展。最主要的是其触媒并非单方面的最终产品,而是一个可以加快和引导后续开发的元素。在城市触媒理论中主要的突破点在于提出了怎样从目标到实现的途径,在其中作用和反作用、原因和结果是组成触媒概念的主要部分。
1.2 触媒理论概念释义
“触媒”是化学中的一个词汇,是催化剂的意思,是一种与反应物有关,通常是用小剂量使用的物质,他在化学反应中起到的作用是改变并且加快反应速率,而且自身在反应中不被消耗。“触媒”在发生反应时对他周围环境和事物产生的影响效应被称为“触媒效应”。
在城市设计方面上理解,城市触媒可以是城市形体环境中的某一个物质元素,可以促使城市发生变化,把铁路的遗址改造和触媒理论相结合,叫醒人们对旧工业的回忆,制造出工业历史文化和现代景观的一座无形的桥梁。
1.3 触媒理论作用形式分类
城市触媒的作用形式分成以下几个层面:首先,在城市环境中加入触媒,触媒可带动旁边土地升值和帮助功能转型和资源整合;再者,带动周边城市空间环境的改造和吸引更多新的城市元素的聚集,触媒和周边环境融合,形成整个区域的增长点;最后,该区域既影响更大的城市空间范围,而且内部也有动力可以渐进式的自我更新。依据各种城市触媒所起到作用的不同点可将它分为以下三种形式:激发式、链条式和缝合式。
2 工业铁路景观改造案例分析
城市废弃场地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区域不断的向外扩张。遗留在城市中心的很多旧式工厂等工业废弃地,占据城市的中心良好的地理优势却被搁置一旁,形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假设只是一味地进行拆除重建,一方面资源耗费巨大,另一方面将很难保存这些与历史有关的城市发展的见证。在重新建造的过程中更是要考虑和周围环境相互协调,不能破坏他原来有的生态平衡和人文历史等,耗费时间和精力。所以,早前一步进入工业时代的西方国家,已经早先一步对这个问题进行良好的解决。其中比较早的案例就有法国于1863年建立成的巴黎比特・绍蒙(Buttes Chaumont)公园。它把一座废弃的采石场和垃圾填埋场改造成优美的风景式园林。
纽约高线公园是一个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中城西侧的线型空中花园。原是一个铁路货运专用线,曾一度面临拆除的危险。在纽约FHL组织的努力保护下,保存了高线并且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空中花园走廊,变成为国际上设计与旧物重建的模范。美国伯明翰市铁路公园。这个铁路公园是为了怀念伯明翰市11条废弃的铁路线对城市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它的前身是一个废旧的仓库与制砖厂。这个公园里有一架铁路高架桥把城市分成两半,并且湖泊和溪流形成了公园场地的新地貌。高低变换的土丘创造一个“铁路沿线”公园,使得游览者仿佛置身在铁路运输的景观当中。
厦门铁路文化公园作为鹰厦铁路延伸线路,这段旧铁路荒废多年,其虽然被人们遗忘,但是某种程度上也同样保存了厦门交通发展的最原始的记忆,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2011年厦门市政府将其建造成一条供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带状公园,打造成一张体会厦门、临近自然的城市新名片。
3 触媒理论在工业铁路遗址景观改造中应用形式
3.1 功能触媒
废弃铁路周边环境嘈杂,发展规划无章,作为曾经城市重要的交通纽带,对于城市资源优化和组织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工业铁路遗址景观改造,其功能定位为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触媒点,承担着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功能,营造健康、有序、优美的线状空间,居住、商业功能的再生与重构,通过环境的改善聚拢人气,形成有效的带状触媒链条,刺激城市经济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公共服务设施的组织与完善,并辐射周边生活,从而更好的展现城市风貌,形成良性循环。
现代休闲娱乐空间更加注重人在空间中的参与程度,空间设计除展现历史城市文化之外,应注重加强并完善空间内部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并适度增加游憩景观节点,改造地面铺装,增加导向设施,使所改造空间能够为人提供完善的生活服务功能,进而补充城市功能。
3.2 文化触媒
文化是城市营造特色景观符号和城市风貌的重要依据,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遗迹的往往成为人的重要记忆点,相较于其他的文化符号,铁路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唤起久远的回忆,进而带动人们产生城市家园的认同感。将其作为历史、文化、记忆的城市触媒点,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应,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引爆点,催化城市建设快速进行。
在废弃铁路原有地形地貌上,保留带有工业记忆符号的线通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试图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建立一种“创忆”的时空联系。这种联系是基于旧城市空间发展问题的研究以及历史文脉的保留和更新。以文化符号及地域特色为切入点,对铁路重要节点进行整体改造设计,使其成为人们驻足、感悟、思考的空间,并以此提高和改善铁路沿线的环境品质。
对于工业发展时期遗留下来的能够反映城市发展变迁的车站、管理处、库房等大型建筑物的景观改造,应本着尊重历史、保护开发、对周边影响最低的原则,创建新型城市记忆点,打造城市形象新窗口。
3.3 景观生态触媒
城市生态作为城市组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改善环境、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铁路遗迹景观改造中,生态环境的恢复也应该作为重要环节编制在规划设计方案中。
工业铁路在其运营过程中对于内部和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较大,在景观改造过程中,铁路应该作为一条生态廊道,修复地下土壤和水体环境,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对铁路沿线绿地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在尊重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的基础上,考虑本土植物的运用,结合植物季相变化、枝叶、花果实和颜色等特点,营造特定的绿色城市长廊景观效果,将其打造成供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城市走廊,由此作为生态触媒链,通过廊道上各个斑块、斑点带动周边环境的生态修复,共同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网络。
参考文献
[1]王丰慧.“城市触媒理论”指导下的古城保护策略研究――以台儿庄古城为例[M].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4.
关键词:绿道网规划;城市特色;衢州市
1 规划背景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浙西生态市,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十大宜居城市。衢州老城区是衢州府治所在地,历史悠久,衢江穿城而过,烂柯山伴城而立,城市特征鲜明。
但在多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利用自身特征资源条件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一是旅游资源丰富但聚集度不够,整体较为分散;其三是旅游资源很难为民所用,真正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其三是乡村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配套设施与基础设施级别低。衢州市期望以绿道建设为契机,推动市域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活休闲一体化,整合串接特色资源,彰显城市特色,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宜居城市、田园城市内涵。
2 衢州市区绿道网构建总体思路
2.1 规划建设原则
(1)特色原则:充分挖掘和突出地方人文特色,立足于地方历史文化遗迹的有效保护。结合各条绿道的自然特点,优先选用具有衢州本地特色的植物和铺装材料,注重绿道的景观休闲功能,将生态保护和休闲有机结合。
(2)人本原则:突出以人为本,以慢行交通为主,避免与机动车的冲突,同时充分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完善绿道的标识系统、应急救助系统,以及与游客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
(3)生态原则:发挥绿道作为生态廊道的作用,保持和修复绿道及周边地区的原生生态功能,为衢州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物种多样性的修复提供空间。
(4)共享原则:为了减少征地拆迁、节约建设资金、发挥资源的综合价值,尽量将绿道服务节点建设与自然风景优美的地点、游客集散地、城镇公共空间、农家乐等旅游基础设施相结合,使这些设施共享,同时可以服务周边城镇居民。
2.2 特征资源提取
绿道的规划需要在对对象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对城市特色的提炼和升华,本次规划就衢州市区层面,从文化、水系、景区等几大方面进行分析并与绿道结合,突出印象,彰显特色。
(1)文化:衢州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有着一千八百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历史给古老的府城留下了珍贵的文物古迹。衢州中心片内,尤其是府城范围内分布着大量的历史人文景点,包括国家级文保单位孔氏家庙,还有省级文保单位9处,市级文保单位和文保点共46处。
绿道建设可以结合人文资源的分布情况,线路选择尽量串联较多的资源点,一方面丰富绿道的内涵,另一方面将衢州散落的资源整合成动态延续的历史故事,更好地展示衢州文化。
(2)水系:衢州是一个滨江城市,城市水系各有特色,大江小溪各尽其美。衢州市区水系分为外江水和内河水,外江水包括水系:衢江、常山港、江山港、乌溪江、石梁溪、庙源溪、上山溪、下山溪。内河水主要有环城河与水渠组成。另外衢州市还有众多的水库资源,包括铜山源水库、黄坛水库、湖南镇水库等。绿道建设应结合衢州水网纵横、水系发达的自然特征,低成本建设绿道,更能实现水绿相接,把水资源引入城市建设环境中,使水能够市民可观、可赏、可体验的生态景观。
(3)景区:衢州中心城区里有府山公园、斗潭公园、南湖公园、江滨公园等综合性的公园景区,绿地内林木葱郁、曲径通幽。
而整个市区依托自身的自然山体景观资源和良好的植被条件,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紫薇山国家森林公园、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浙江大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烂柯山风景名胜区等等。而规划将通过选择最优或最短路径建设绿道,不受城市交通的影响,将各大公园景区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以步行或骑行的方式,形成出入方便、文化景观丰富的线性绿色通道,为市民提供进入景区的相对独立、便利、安全保障的步行线路或骑自行车线路。
3 规划特点
3.1 匹配城市总体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衢州城市发展的具体目标是:把衢州建设成为先进特色制造业集聚区、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现代服务业新兴区、人居环境优美生态区、和谐社会建设示范区,按照“五位一体”的要求,努力打造“五个衢州”:实力衢州、活力衢州、人文衢州、生态衢州、幸福衢州。
绿道网的建设是加快衢州转型升级与建设五个衢州的结合点,利用现有的良好资源环境,弥补各种不足,真正把绿道建成美景之道、幸福之道。
3.2 因地制宜的细化绿道主题
规划在市区范围内确定了3条省级绿道主线与6条市级绿道主线,贯穿整个衢州市区,串联自然山水、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遗迹、农业观光园等发展节点,全长约483公里,实现衢州市城市与村镇及山林、滨水等生态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的连接,对改善沿线的人居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9条绿道特征分明,主题各异。
3.3 呼应不同绿道类型的绿廊系统控制
所谓绿道,其中的“绿”尤为重要,即绿廊系统,是绿道的生态基底,其主体包括植被、水体、土壤、野生动物资源等。规划中将绿道分为郊野型和城镇型,其中郊野型又分为山地型与乡野型。
(1)郊野型,主要依托现有的县乡公路进行建设,也包括自然走廊、景观通廊,郊野型绿道的绿廊控制范围一般为50-100米。
(2)城镇型:主要集中在城镇建成区,依托道路或滨水绿化带、公园广场等带状绿地设立,为人们提供慢行、散步、休闲场所。城镇型绿道的绿廊控制范围一般为10-20米。
3.4 先行先试的衢州中心城区绿道网详细规划
衢州市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中心城区的绿道网,规划总长约70公里。规划提出将衢州中心城区绿道网打造成为以“溪、江、山、园”为自然特色,以传统文化为意境,以现代风貌为韵律,以“八环十景十二品”为品牌形象的精品绿道,打造衢州第一个“绿道体验带”、“绿道典型示范段”、“自行车滨水游线”。
“八环”包括衢州中心区4个绿道环(环1、环2、环3、环6);衢州西区两个环(环4、环5);东区1个环(环7),巨化片1个环(环8)。然后在绿道沿线的自然景观、人文景点、特色民风突出的区段进行打造,形成“衢城十景”
规划又从使用者的视角出发,希望寻找能够吸引老百姓的兴趣点,哪怕是一组雕塑、一个座椅、一处相对宁静的户外一隅……设计者从衢州近年来的新闻报道中寻找线索,来找到属于衢州人自己的主题节点,最终确定了十二处主题景观节点,包括“最美”城市雕塑群、衢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雕塑点、乡野毕加索窗口、铁路记忆景观等。
详细规划中,针对每段绿道不同的现状条件与资源,确定绿道线路的准确走向,并明确各段的详细断面形式与建设改造意向。对于通行难度较大的跨路、跨水节点,规划也提出了改造方案。
4 实施情况说明
2012年,衢州市委托嘉兴规划院完成了《衢州市区绿道网专项规划》编制,2013年又对近期实施的中心城区绿道网进行详细规划设计方案深化。
目前,位于兴华公园内的衢州首条慢行绿道已经向广大市民开放。接下来,双水公园、江滨北路(西安门大桥至浮石二桥)的绿道也就要开建。
“骑着自行车安全地穿插于城市,边赶路边赏风景的日子来临了……”浙江在线、衢州日报等媒体都在积极报道绿道带来的城市变化,绿道建设获得市民的广泛好评。衢州绿道建设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推动着城市绿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休闲产业发展,而衢州市的宜居城市内涵也得到了深化,实现了规划的初衷。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我院规划二所研究编制的《衢州市区绿道网专项规划》成果资料,在此感谢项目组成员支持。
参考文献:
[1]叶伟华.深圳市绿道网规划与建设创新性实践.规划评论.2012(2)
[2]宋劲松. 珠江三角洲绿道网规划建设方法.城市发展研究.2012(2)
【关键词】历史街区 建筑文化 记忆 保护发展
传统民居在诞生之初必定是和建筑同时期的地理、气候、人文、生产、经济等诸多因素连接并呈现共生的状态,虽然今天培植其生长的大环境已经消失,但其所承载的文化符号却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智慧。一旦这些传统空间消失,那么和这些传统环境空间一起共生起来的历史故事、文化也就不复存在,历史文化名城就不会再有魅力。位于昆明城市中心的文明街历史民居建筑就是昆明城市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文化的主要体现。在记载和延续城市历史和文化方面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和价值,也成为彰显昆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但随着现代化昆明城市建设和曾经无序的开发破坏,真正保存至今的传统民居和历史街道已所剩无几。
一、昆明文明街区历史民居建筑的当代价值
文明街历史街区建筑已经成为昆明城市形象的重要代言,是昆明城内已为数不多的独具魅力的特色所在,是今天昆明百姓缅怀和实际体验往昔岁月的一个重要场所,也是各地游客寻找地域文化差异的窗口,更是专家学者研究昆明城市历史发展的重要实例。它们能对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起到更新与发展的示范作用,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对促进昆明旅游业的发展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文明街传统民居虽为旧时的产物,但在今天看来其价值决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文物。因为它们的使用功能还在继续发挥着作用,同时还具有区别于文物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建筑创作价值。不同的民居具有不同的价值,最根本的意义是继承传统的精华,了解传统民居在适应环境方面和居住空间合理化上的智慧,了解其在发展中的变通及文化兼融方面的哲学思考。为当代的使用者提供便利,给新的建筑创作提供素材,以期得到更好的利用。
二、传承与保护的主要原则与方法
传统民居在今天逐渐消失的根本原因是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居住文化的矛盾。传统居住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所以我们今天在看待历史建筑的传承与发展时,要顺应时代的进步,在发展中看待保护与传承,根据传统民居建筑的现状、价值来分别对待:首先是根据保护历史建筑原真性原则,还原历史建筑过去的式样、格局和旧时的全貌。但以这种方式进行保护的只能是具有时代典型或重要历史意义的历史建筑。作为一个传统的数据载体存在,它可以以历史民居博物馆的方式进行开发利用,因为它已经不再具有过去同时代的使用价值,更多的是文化和展示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是现在还在被人们使用和居住着的历史建筑,虽历经岁月的沧桑,依然承载着使用和居住的功能。对于这些建筑,应该从发展的原则来看待传承和保护的意义。因为时代的进步,这些历史建筑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可能显得格格不入。因而应该针对现今大多数现存的、人们还在使用的历史建筑提出保护和发展并重的方法,既继承了传统的精神文化,又结合现代时尚的生活节奏进行相关的功能化改造,立足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整建、重建和维护,改变历史建筑的使用功能。一味的单方面谈保护只是对时展的拒绝,在今天看来是行不通的。
(一)历史建筑立面的保护方法
保持原有建筑大致风貌不变是保护传统历史建筑的前提。所以把比较具有传统形式的民居檐口及瓦座以上部分保持原有式样,再根据建筑的功能和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对应方法。灵活地处理结构和局部的关系,在修复和利用部分传统民居时,原有的梁架和木构仍沿用最初的基础样式,只是改造部分门窗或墙面成为对街的门面或橱窗。不仅改善了原有建筑的功能,还使立面与新功能相统一,并且保留下了原有的古城风貌。
沿街立面处理应该作为一个连续的整体来考虑。拆除过去曾经出现的卷帘门、墙面瓷砖和铝合金装修,以及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广告牌。最好选择从事传统风貌装修的施工队,并使用与传统风貌相吻合的防盗门窗。用现代材料按传统建筑立面和门窗形式统一加工,解决实际生活需要和建筑立面的矛盾。
(二)历史建筑院落环境整治
院落内违章加建及临时搭建是影响文明街历史建筑的重要问题,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引起的长期住房资源短缺的体现。私自临时搭建虽然暂时增加了居住使用面积,但是降低了居住的质量。经数据调研计算,文明街道大部分居民长期以来生活在低水平的居住空间中,原住居民平均居住面积约5O,甚至有的家庭只有1O,急需整治清理。难点是在清除院内临时搭建和违章加建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应对及逐步拆除,并且在拆除中要有的放矢,去伪存真,避免因缩减居住空间而降低了居民生活质量。
昆明地区传统家庭喜好赏玩花卉,庭院走廊中处处都有绿化。历史街区建筑环境整治要保持和发扬这种生活态度。清理院落内的杂草,保护原有树木,并适当划出一些空间做绿化使用。通过每户人家各具特色的绿化手段营造一片小天地,不仅可以分隔空间,划分出每户人家范围,减小合院内邻里间的干扰,还有利于改善整个院落环境。
(三)历史建筑功能优化重组
在充分尊重传统建筑文化价值的前提下,将原有的使用功能从形式中分离出来,赋予其新的建筑功能。重新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功能空间是传统民居建筑获得再生的方法和前提。这样既能为使用者提供新的空间感受,也能保存下历史的真实。
对于特定的院落,根据所居住人数,在设计师的控制下按照现代科学合理地设计,插建统一的功能区域来满足居民的配套设备要求。如可以把朝向及通风好的位置留作居室使用,在采光不好的转角处及不便利用的位置插入厨卫功能。多数传统的斜坡屋顶内部空间也可用此方法加以利用,提高建筑面积的利用率,缓解院内拥挤状况。
也可以结合其传统空间意象向商业化方向发展,让历史建筑在保持其原有结构样式大致不变的条件下,根椐具体功能灵活处理或改变,部分用于商业功能开发。这种小范围改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传统建筑保护与现代商业环境要求之间的矛盾。把历史建筑改建为家庭合院式餐厅、茶室和民居博物馆等,既能利用历史建筑延续和发扬传统文化,又能把取得的经济效益用作老建筑日常的维护与开支。
三、保护改造个案研究
(一)小银柜巷7号院的改造与利用
小银柜巷7号建于1925年,为昆明市第一任市长马家宅,占地面积约700多平方米,是文明街区内比较典型的“四合五天井”合院。平面大致为方形,土坯加木结构。过去马家在住宅的西面建有两排店面,整个院落保存基本完好,但天井被违章加建得过于狭小,院落采光也不好,有厨房,但设施不齐,特别是四个方向的走廊木构腐烂严重。而且由于墙体基础受潮,西南面的土坯墙已经塌陷,还有一部分瓦座已经破损,经过多年的沧桑,需抓紧治理。
设计人员本着发展的原则来制定保护再利用的方法,把已经建造和即将设计建造的方案综合归纳分析并优化,形成合院式的基本格局。既能保留住历史合院的尺度空间感,又使空间形态变化更丰富,还对整个院落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拆除了违章搭建的临时建筑,更换已经腐朽的木柱、木梁结构;更换破损的瓦座并增加防水层;重新粉刷砖墙及土墙表面,木构按原样做油漆,修整地面石板表面;并把东面院落改成厨房,小天井漏角处增建卫生间。最终改建成为了现在的金兰茶苑。并用文化来串联茶室经营,每周都有红学讲座,还常常请京剧名角和画家、书法家一起举办各种联谊活动。在传统建筑的意境中消费文化,收入所得既维系了茶室的经营又提供了老建筑日常保护的开支。从传统建筑保护的角度来看,小银柜巷7号院的商业化开发利用是成功的案例。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兰茶苑还会从长远的设计与保护上显示出更多的价值。
(二)幸福巷22号院的整建保护
幸福巷22号院的设计方案是在传统建筑居住功能不变的前提下,提出的解决现代居住生活所需的案例。它坐落于幸福巷中段,上世纪30年代建成,原主人是一位名叫黄美芝的商人,占地约700多平方米。黄美芝来自有着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富有阶层,曾留洋,因此这个宅院的形态反映出了民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所特有的文化心态。三个院落由两个内院和一个外院组合而成。建筑北面呈西式建筑式样,整个院落为“中西合璧”式的传统形态。目前此院落是昆明市物资局的职工宿舍。因建造时间早,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加之现在居住人员杂乱,居住拥挤。部分厨房是在违章建筑内自行搭建的,院内无卫生设施。现在22号院的木质结构腐朽老化,多处的屋面瓦座损坏,院内绿化杂乱,环境也缺乏秩序感。
根据目前状况,采用灵活应变的保护方式,希望做到既保护院落特有的中西建筑形态及原有的空间院落布局风貌,又能提高现住居民的生活质量:首先是把居民通过安置搬出院落,私搭建筑也按步骤拆除,腐坏的木构重新整建;在建筑附属用房增加了多人共用厨房,在漏角位置增加了卫生间;用水用电都按隐藏式埋管;二楼处增加夹层空间,扩大了居住面积;室内装修风格统一简约时尚;隔墙和地板填充了隔音棉,皆使用防火材料;每户人家依据不同的功能要求、现状条件,错落空间都不一样;公共空间重新整理绿化,创造出了各家交流聚会的小空间,各家又有私密空间,满足了现代生活的需求。
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对传统居住形式的影响,可以使当今的设计师重新去思考设计与人的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在设计行为中的真正意义。
结语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正视昆明文明街传统民居的时代价值和继承传统的真谛,以人为本,利用现代手段,不以仿形做衡量传承的度量,实际地解决街区原住民的生活需要与历史民居保护的矛盾,才是其存在的前提和出路。传统的居住文化无疑会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而发生改变。虽然传统的居住模式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已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对于民居的发展,继承传统不是守旧,也不是所谓的搞假古董,而是要理解传统的内涵,在发展中继承传统的精华,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中的一些认识和应用问题,为其找到参考的依据。借鉴古人与地理气候相生相融的建房智慧,为历史民居的保护探索、改良措施、新民居的借鉴、旅游景点建设中的文化传承、城市特色营造中的要素提取等打下深远的理论基础。
今天我们从设计学的角度看待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就是我们在不断向前创新思考。同时,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存在,本着历史民居是传统文化载体这一原则,就可以找到解决的手段和方法。我们不能轻易地否定过去,更不能迷惑在所谓新颖、迷幻、现代的形式主义设计之中,要找到居住的本源,弄清传统的真谛。在诸多具体设计问题上,设计人员更应该继承和学习传统生活的哲学思想,理解地域文化实质,正确表达传统居住文化,尊重传统审美习惯,将传统居住模式的生活内涵与现代技术充分结合,让拥有地域特色的设计物象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形似阶段,而是提升到空间意境的再现层面。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当代生活的审美思维和时代需求,将传统空间的居住文化内涵精神与表达形式和谐统一,才能更好地创造出具有昆明地域文化特点并且能适应现代生活、具有良好生活品质的空间环境作品。
参考文献:
[1]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阮仪三.护城纪实[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园林规划设计》主要阐述了进行园林规划设计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手法,注重园林艺术基本知识的介绍和审美艺术的培养,对一些小型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作了较详尽的介绍。内容包括:中外园林的概述,系统的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日本古代园林,西方的近现代园林的产生与发展及西方园林的特点。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园林美的内容、形式美法则、园林布局形式等;园林构成要素的规划设计,包括地形、园路广场、园林建筑小品及园林植物的规划设计等;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包括道路与广场绿地规划设计、滨水绿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单位附属绿地规划设计及公园规划设计等内容。园林绿地设计是为了满足一定的目的和用途,围绕园林四要素山、水、建筑、植物,建造出优美、有内涵的园林环境。园林绿地设计主要包括植物种植设计、建筑设计、地形设计、景观小品等方面的设计。每一项的设计都是至关重要的,“适用、经济、美观”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所有的园林绿地设计要围绕这三个基本原则来设计或提升。
2实习经过
(1)实习时间:2014年2月~至今。(2)实习地点:北京盛妍园林设计有限公司。(3)实习经过:首先熟悉景观设计的整个流程,熟练掌握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施工图的画法,包括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景观设计整个流程
前期调研—收集资料—做出方案设计—出平面图—重要节点平、立、剖及效果图—文本编排—汇报方案—方案通过后—进行初步设计以及扩初(确定每个局部的的景观以及小品、景观建筑的尺寸)—施工图设计—建设部审核批准—施工单位施工—监理进行审核—施工完成。
4工作中参与的主要设计项目
4.1聊城市徒骇河景观规划设计
(1)项目分析定位。
聊城市要构建“江北水城”,首先应该在构成水系的水体形态上尽量丰富完备。东昌湖以辽阔的水面和与古城的相互依存为特色,古运河是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为特色,而徒骇河则以自然生态为特色。因此,徒骇河的景观设计对于聊城市展现城市形象是极为重要的。这几个水系要各具特色,又有机统一。徒骇河是贯穿聊城市南北的主要的生态廊道,其南部融入城市的水源涵养地,北侧与城市防护林带交融在一起。宽阔的水面和两侧茂密的树林为城市输送新鲜空气。
(2)设计特色。
体现聊城市地域文化内涵,要把聊城市徒骇河景观设计做成聊城的、现代的、徒骇河的。植物的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层林尽染、漫步花镜、芦荻荡影”。地形特色主要体现在自然坡地和台地相结合。人有亲水性,因此,在设计时,80%的游览路和停留空间滨水,让人可以自由、安全地亲近水面。在真正的下笔绘图之前,设计师们首先要做到的是胸中有丘壑。而笔者的导师正是这样一位“胸中兀自有丘壑,盏里何妨对圣贤”的设计师,跟他真的学到了好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经过一个多星期的仔细的分析解读徒骇河,最终确定了徒骇河的设计方案,徒骇河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就是植物造景为主,硬质景观少而精;适度的原则;基面整,亮点突出的原则;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就是徒骇河以高大乔木为主,主要目的是隔断外界的噪音,提供一个安静休息区,内部以疏林草地为主,更好地为游人提供休憩游览的环境,常绿树种与落叶树搭配,营造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景观特色。重要节点做重点处理,搭配以聊城特有的景观小品,营造一种徒骇河特有的景观特色。
4.2聊城市湖南路南侧水系景观绿地设
(1)项目分析定位。
首先,湖南路改造后作为聊城中部最主要的交通干道和景观走廊,南侧绿地首先应该作为景观大道两侧道路景观的一部分,应该与北侧的绿地一起展示简洁大方的道路景观。同时,其宽度达到110m,中间包含一条景观水系,因此,它兼有城市公园的功能,应根据地形和水系的总体布局,在其间适当加入游憩和表达聊城历史文化的内容。但总体上应简洁大气,形象突出。其次,它是城市的重要廊道之一,因此,在设计时,不但要形成东西向的开放空间,引导疏通东西向的新鲜空气,还要在南北方向上留出导风通道,使空气能够快速地南北流动。第三,它还是聊城市南部与北部的连接线。因此,在设计时应统筹考虑在湖南路向南观看和由绿地南侧向北观赏的效果,在山水格局、植物配置等方面作出相应处理。(2)设计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把湖南路南侧绿地纳入城市绿地系统、水系规划以及南部新城区的总体规划中来分析和定位,确定其主要功能、景观特征,强化与其相交叉的道路、水系、绿廊的联系。使其成为整个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设计时要统筹考虑聊城市近远期的发展规划;保留利用的原则,现有绿地中,一些长势良好的植物,再次设计时,应注意保留利用,既能降低造价又能形成较好的景观特色;土方平衡的原则,挖河产生的土方就近堆筑于河道两侧,既丰富了景观,又可以减少工程量。挖填方在总量上应保持基本平衡。
(3)主要设计概念。
回流萦玉,七水连珠。规划30m宽的河道贯穿东西,并形成流线和开合的变化,使其成为形态自然的景观河流。在道路交叉口、重要节点等处,将水面适当加宽,共形成七个较大的水面,构建“七水连珠”的景象。将挖水产生的土方就近堆筑一系列带状起伏地形。根据尺度计算,地形高度最高不超过6m,以2~3m为主,东西向共形成5处较大的带状地形,形成“五岭逶迤”的主地形格局。十里樱花情。在湖南路两侧种植五公里长的品种各异,花色各异的樱花,形成十里长的樱花大道,花开烂漫,独具特色。
(4)植物种植设计。
主要地形上植物密植,多用常绿树种,高大乔木居中,向南北两侧形成层次,兼顾路上和河边效果;道路交叉口和水面较宽处以疏林草地为主,选择景观大乔木成丛栽植,重点突出,视线通透;在地形制高点多种植高大乔木,是林缘线变得更加丰富。植物种植设计的主要概念可以概括为:水木润春华,西岭含秋色,一带红樱花,半池黄菖蒲。
4.3聊城市昌东乡愁园景观景观提升设计方案
(1)项目分析定位。
本设计方案是关于景观提升的,所谓景观提升是指在保留观赏效果较好的景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总体的观赏效果。原聊城市昌东公园位于徒骇河畔,是垂钓者、郊游者的乐园,亦是聊城市乡土植物园。但是,由于植物空间杂乱,灌木过密,游览服务设施缺乏,景观主体不突出等一些制约因素,导致公园内杂草丛生,不能很好地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游憩的环境。这也是要对昌东公园进行景观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此次景观提升的整体思路就是去芜存菁,完善设施,适度提升,刻画主题。
(2)设计理念及原则。
聊城市乡土树木形成骨架,结合现有植物形成枣树园、杨树园、榆树园、槐树园、柳树园、藕池、牡丹园等七个乡土植物园。浓郁的郊野气息使城市中人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来此享受安静、美好的时光,营造出城市山林的意境。聊城市的民谣、土胚房、石磨、水井都能很好的表达设计主题。
(3)植物种植设计。
植物种植以乡土植物为主,形成种植骨架,在原有植物基础上稍加点缀花灌木,形成一片浓郁的乡野气息,使得植物的种植既简单又不失去主题特色。植物种植还是以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为主要原则。
5实习心得
关键字:丽江古城概念规划 延续性时代性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丽江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保护完整的古城镇,也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最近几年,丽江古城内商业化倾向严重,带来一系列问题。过度开发的商业活动,使得古城失去了原本的生活气息;外来客商的迁入,使古城的民族文化、本土文化大量地被“外来文化”置换;肆意改变民居外观,造成民居与古城的明清风貌极不协调。而所有这些都严重破坏了丽江古城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而且更重要的是,给遗产保护带来很大的难度。
1、新城的设计理念
新城规划项目是在有利于缓解古城的过度商业化、保护丽江文化遗产的背景下,结合著名艺术家杨丽萍女士的“丽江印象”艺术中心而启动的规划设计项目。新城位于丽江市大研古城内东侧,古城建设控制地带(缓冲区)内,属于历史文化风貌区,占地37.79公顷,用地性质为特色居住用地(图1-1),而大研古城的保护范围为90公顷。
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础上,遵循古城内在的成长规律赋予其新的生长动力,从而使其符合当代生活和古城转型的需要,以利于更好地保护丽江世界遗产和推动丽江的可持续发展。新城的设计理念是:延续古城魅力,创造时代特色
2、前期分析
2.1肌理分析
丽江古城是既无城墙、方正的道路网、更没有严谨的轴线,街道与建筑依山就水,呈现出独特的空间格局。
向心生长—四方街,在大研古城中,四方街不仅是满足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的重要空间,而且对于古城空间品格的形成和确立,同样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决定作用。刘易斯.芒福德指出:城市(镇)主要依靠其所具有的“磁体”功能,脱离村落并不断发展。对大研古城而言,其四方街在相当意义上就是为古城发展提供充足动力的发展“磁体”。同时四方街也是大研古城的重要生长点,古城由四方街出发,向四面八方不断衍生发展。
因水成势的空间格局—大研古城区别于中国古代大多数的城市,城中既无方整的路网,也没有严谨的轴线,街道与建筑依山就水,呈现出独特的空间格局。古城内的水系具有较为明显的“枝状”特征,水系逐级细分形成贯穿大研古城的主要水网。纳西先民结合古城水系的布局和走势, “随形就势”地确立发展了与之相对应的道路体系。在水网与道路共同构架的古城基本空间骨架的基础上, 通过合理划分区域、灵活安排建筑. 塑造出大研古城“因水成势”、“水乡之容、山城之貌”的独特风貌。
2.2外部空间分析
2.2.1街巷空间
古城街巷的两旁通常由密布联排的建筑进行围合,从剖面关系上看,具有很好的空间完形。与街巷相依相伴的是古镇绵密细长的水网脉络。古镇的线状水系与街道的关系有三种:水在街道一旁,在两条街道之间,远离街道。与建筑的关系有两种:从建筑面前流过和进院入宅从建筑下穿过。而街巷和水流所具有的较好完形的线性空间以其较为明确的、可直观感受的空间形态给予人们心理上的庇护感和安全感,进而产生了行为上的凝聚力。
适宜的空间尺度是丽江古镇空间魅力的一个主要方面。根据人的流通量不同,古镇的街道与巷道宽窄不一。但街巷一般宽 3-5 米,两旁的建筑多 1-2层,高 3-6 米,店铺开间 3.6-4 米,空间尺度亲切。从剖面关系上看,街道高宽比多在 2:1以上,空间比例适当,是建筑“拥挤”的结果,一种尺度亲切、舒适宜人的街道尺度,“拥挤”也印证了宜人的步行生活密度。大研古镇中的线状水系河道尺度普遍较小,多为 2-3 米宽,最宽处也不过 5-6 米(主干河道),与主街相邻。随着道路等级的逐步降低,其所临水系支流也渐次变窄,至最窄处则只有几十公分(小巷支渠)。由此,水流的尺度达成了与古镇道路、建筑、空间等在比例上的相互协调。
2.2.2开敞空间
在大研古镇致密紧凑的肌理中又不乏开敞的公共空间,大研古镇中除中心广场——四方街外,还有很多小型集散空地,分布在石牌坊、关门口、大石桥等处。这些公共空间仿佛是致密中的巧妙“留白”,其满足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开敞、松弛、安逸的空间体验和需求。宽敞的公共空间与“拥挤”的街巷形成对比,而每家宽敞的院落与“拥挤”的街巷恰当地满足了人对致密与松弛的双重需要。
3、概念方案的生成
3. 1方案的衍生过程
通过分析古镇,结合基地的资源,得出方案生成思路。即寻找生长点--产生生长效应--构建生长动线—衍生派生点--产生派生效应--生长出新世纪古镇(图3-1、3-2)。
1)、寻找生长点
甘泽泉
甘泽泉位于基地西北角,是古城内最大的一眼三眼井,井上方立有志碑,书“甘泽泉”三个大字。水潭四周古树林立,最著名的是泉边的一棵百年老树,名为古楸树。是场所的记忆和文化的渊源。
文化艺术中心
该艺术中心是本次规划设计的重点之一。考虑大型建筑物对完整的线性街巷空间的破坏,结合艺术中心的对外交通、停车、人流疏散,以及开发时序,将其规划在基地的西南角。
特色酒店
规划设计中的五星级特色酒店,不仅可以分担丽江古城的商业压力,而且可以为新城增加活力。考虑到交通组织和对外的联系方便,将酒店规划在基地东南角的位置。酒店是艺术中心与生态走廊之间的缓冲区。
生态廊道
基地的东部原是农田,规划设计中将最大限度地保留一道完整的生态廊道,由水系、绿植和一定量的农田组成。
2)、构建生长动线
生长动线,即是连接生长点的人流线、商业动线。设计中主要包括一条联系甘泽泉和艺术中心两个生长点的生长动线;另外一条是基地东侧的生态走廊,是基地的生态屏障。
3)、衍生派生点
在联系不同生长点的生长动线上又会产生新的生长点,即派生点。围绕这些派生点发展成一个片区,形成派生效应。
在派生点之间又由次级生长动线联系,在次级动线又衍生出新的派生点,不断地产生派生效应,不断发展,最终形成新城(图3-2)。
3.2方案特点
1)、规划设计方案延续了纳西文化的精髓,继承了古城的传统风貌、地域文化、街巷空间尺度等,体现出自然淳朴,近水和亲人的空间风貌,使得新城与古城统一格调,有利于对丽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2)、与七一街和五一街相接,形成一个大的环路,不仅活跃了新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大研古城的人流,减轻了古镇的生态压力。
3)、增加创意文化产业。比如传统工艺体验区、田园风光的会所及表演、休闲广场。将现代商业活动和传统院落空间相结合,民俗风情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创造充满活力的新城。
4、结语
丽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流动的空间、饱含生命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等,有别于其他历史名城。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建设新城,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认真分析基地环境,深入挖掘周边古镇的内在生长规律,新城的设计要有利于保护丽江世界遗产,有利于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睿.玉龙山下有桃源——浅析丽江大研古城的空间意匠[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S1).
【2】郑曦. 丽江大研古镇传统聚落初探[D].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