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造业的未来趋势

制造业的未来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制造业的未来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制造业的未来趋势

制造业的未来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后工业化;上海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

近年来,受到产业结构调整、外部需求不振、全国产能过剩以及要素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上海制造业表现持续低迷,2016年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已经下滑至26%,距离“十三五”规划纲要中25%的“底线”仅一步之遥。曾经风靡一时的“上海制造”似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风采。在上海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后工业化时代,上海的制造业究竟何去何从?“上海制造”应该如何重新崛起?本研究将通过对上海自身特点和产业结构的分析,结合国际城市的先进经验和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就这些问题给出答案和建议。

一、制造业是上海未来五年发展不可或缺的“压舱石”

1.从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看,制造业是防止经济波动的“稳定剂”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相对于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而言,制造业的发展更为稳定,不容易受到外部市场和环境的干扰。因此,扎实的制造业基础,是应对经济波动、稳定城市就业、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稳定剂”。以上海近10年的数据为例[1],相较于金融和房地产业而言,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的波动幅度明显较小(见图1)。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上海以金融为主的服务业发展受到较大冲击的背景下,上海制造业为全市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2010年数据为例,当时上海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8.1%,但当年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了66.6%,“稳定剂”的作用可见一斑。

2.从对标国际城市看,在人均GDP2万美元以上阶段保持25%的制造业比重是必要的从国际大都市的经验来看,保持一定比例的制造业是城市稳定发展的重要砝码,尤其是在人均GDP为2万美元左右的后工业化阶段,保持25%左右的制造业比重是非常必要的。以新加坡为例,从1990年至2005年,新加坡人均GDP从1万美元提升至3万美元的15年间,其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均保持在23%以上,特别是在与上海近期人均GDP相近的1990~1995年这5年期间,其制造业占GDP比重一直稳定在25%左右(见图2)。即使是到2014年人均GDP已经超过5万美元的时期,新加坡的制造业比重仍保持在18%的水平(见图3)。由此可见,在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的后工业时期,保持25%左右的制造业比重是相当必要的。

3.从上海自身发展实际看,广阔的郊区是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本身就存在着内部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郊区和中心城区的资源情况和产业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虽然上海整体上来看土地资源非常稀缺,但在广阔的郊区,仍存在适合制造业发展的土地空间。此外,相较于中心城区服务业高度发达的现状而言,郊区还处在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在未来五年仍应把制造业作为发展的重点。一方面,从大都市产业空间布局规律来看,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科技产业、制造业等四大产业布局总体呈现“3、8、12、15”的特征,制造业通常分布在距市中心15公里范围之外,即上海的郊区。由此可见广阔的郊区是适合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另一方面,近年来的实践表明,郊区大力发展服务业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以商办楼宇的数据为例,原静安区的商办楼宇空置率一直控制在5%以内,而奉贤全区48栋商务楼宇中,空置率超过50%。因此,依据目前上海产业空间布局集聚规律和土地资源情况,未来五年,上海的郊区非常适合也必须依靠制造业的稳定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仍有保持一定比重的制造业的必要。

4.从上海服务国家战略看,制造业是建设科创中心必须依靠的扶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赋予上海的重要战略任务,不仅关乎上海的未来,也关乎整个国家的未来。因此,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不是打造“盆景”,而是做成“苗圃”,要培育成“森林”。对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要求中就重点强调了“要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如果过快地实行“去工业化”,上海就失去了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就无法为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中试和产业化提供“足够肥沃的土壤”,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也就无法真正落实到产业发展上,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国家战略任务自然也就难以完成。由此可见,制造业是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必须依靠的扶梯,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保留适当比例的制造业是上海完成国家战略要求的必要基础。

二、后工业化时代上海制造中心崛起必须坚持“三个体现”和围绕“四个方面”

未来五年,处在后工业化时代的上海制造业的发展,应坚持“三个体现”的原则,即“体现国家战略、体现支持城市功能和体现推动转型升级”。同时,还要结合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和自身特点,紧紧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这“四个方面”下功夫,争取早日实现“上海制造”的重新崛起。

1.高端化:打造占据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的“上海制造”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任务来看,上海未来重点发展的制造业,必须是技术含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引领全球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占据创新链高端的先进制造业。如极限制造、石墨烯材料、卫星应用及位置服务相关设备制造、机器人、3D打印、航空航天和海洋装备制造等。从上海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使命来看,未来五年上海制造业应着力向全球产业链高端迈进,切实抓住全球产业链中“微笑曲线”两端,努力提升上海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价值,时刻警惕高端产业低端化,避免重复以往“两头在外”的低端制造模式。从上海资源约束和综合成本高企的自身条件来看,未来应重点发展的必须是附加值更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更高,占据价值链高端的先进制造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产业和高附加值都市型产业等。2.智能化: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向智能化、数字化和个性化发展随着以机器人、3D打印和数字制造等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发生新一轮调整,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加速转变的趋势日益凸显。上海制造业要提升全球竞争力,就必须牢牢把握这样的变化趋势,在未来五年应着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环节全面融入新型的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深化机器人、3D打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和创新,全面提升制造业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2],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向智能化、数字化和个性化发展。

3.绿色化:加快淘汰和转移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的相对劣势产能“十三五”期间,上海整体发展受到土地、能耗、人口、环境等多重底线约束,“上海制造”要实现绿色化和集约化发展,就必须快速提升要素投入生产效率。因此,上海必须要在未来五年加快淘汰资源能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相对劣势产能”,从而为附加值和效率更高的新兴产业腾出更多环境和资源空间。一方面,上海应在钢铁等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的重化工业方面“深度挖潜”,争取淘汰更多相对劣势产能。以钢铁行业为例,其平均单位产值能耗远远超过制造业的平均水平(2013年上海市钢铁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单位产值能耗为整个工业平均值的5.25倍)[3]。同时,由图4可知,和东京、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钢铁业占比依然偏高(近年来东京、纽约的钢铁业占制造业比重长期维持在2%左右,而2015年上海钢铁产业占工业比重为3.49%,相比而言明显偏高)。另一方面,上海还要加快推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二次转移”。2014年上海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仅是纽约、东京的约1/6和1/4,因此必须尽快淘汰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以提升劳动力的投入产出效率。加工制造业曾在上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成本上升和要素供给条件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本市已不具备大规模发展条件。近年来,尽管广达、昌硕、“四英”等代工型企业加速向市外转移,但退出进程不如预期,仍有空间。未来五年,上海应把握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制造业整体布局调整的契机,充分利用“东西联动”效应,加快推进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向市外的“二次转移”。

制造业的未来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制造业 节能减排潜力 节能减排潜力指数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954(2013)11-70-04

一、节能减排潜力的概念及分析方法

潜力,是指潜在的能力和力量,是内在的没有发挥出来的能力和力量。本文所指的节能减排潜力,即在能源消耗和CO2排放两方面可能存在的进一步下降趋势。结合本文的研究主题具体来说,制造业节能减排潜力,就是制造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和单位增加值排放两个衡量制造业节能减排状况的指标,在未来是否具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由上述概念可知,节能减排潜力具有动态性和参照性两个特点。所谓动态性,是指节能减排潜力的大小是相对于某一时刻来说的,与某一阶段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相关技术的开发利用水平密切相关,是动态变化而不是静止不变的。所谓参照性,即在一个固定时刻考察节能减排潜力的大小需要参照一定的标准,选取的参考标准不同,衡量出来的节能减排潜力大小也会有所差异。

本文针对北京制造业节能减排潜力的相关研究均立足于政府等有关机构的管理、调控职能,以向其提供政策制定、实施的指导和建议为研究目的。

首先,由于节能减排潜力具有动态性特点,所以随着时间的推进,制造业节能减排状况会有所变动,其节能减排潜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考虑到相关数据的完整性和可得性,本文选取了2000~2011年这一覆盖了“十五”、“十一五”两个五年时期的时间段,考察制造业节能减排潜力的变化趋势。

其次,由于节能减排潜力具有参照性特点,而在参考标准的选取上,一方面可以把发达地区的节能减排状况作为参照对象,另一方面也可以把行业平均的节能减排水平作为参照对象。考虑到统计口径差异、数据可获得性等问题,本文依据后一类标准,通过对比北京制造业与工业平均节能减排效率的高低,对北京制造业节能减排的潜力进行分析。

二、制造业节能潜力分析

由于能耗强度表示每单位产出增加值的能源消耗量,因此它常用作评价节能潜力和政策效果的重要指标,而能耗强度的变动量则很好地反映了节能潜力被挖掘的程度。但是,相对于基期能耗强度较高的部门,能耗强度较低的部门在节能方面会面对更大的困难,这是因为进一步降低能耗强度或者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的边际成本将更高,以致一些技术限制会阻碍相关节能行动的实施。因此,在研究节能潜力的过程中,不能单纯采用能耗强度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而是要同时考虑到各部门能耗强度的差异,在此条件下研究各部门的节能潜力。

假设整个产业部门在基期t = 0的能耗强度为e0,到第t年时能耗强度的变化量为et,则产业整体能耗强度的增长率为:

若epi > 1,表明部门i的实际能耗强度变化量大于参考能耗强度变化量,说明部门i在降低能源消耗方面的效率高于产业整体平均水平,节能潜力相对较小;反之,则表明部门i的节能效率低于产业平均水平,节能潜力相对较大。

利用式(3),考察北京制造业不同时期和总体的节能潜力大小,节能潜力指数的计算结果见表1。

表1显示,2000~2011年间,北京制造业总体的节能潜力指数为1,说明其降低能耗的效率与工业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能耗强度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分不同类型来看:传统制造业的节能潜力指数有下降趋势,且各时期及总体的指数值均接近于1;现代制造业 的节能潜力指数有上升趋势,且各时期及总体的指数值均显著小于1。这说明,传统制造业的节能效率与制造业平均水平相近,而现代制造业的节能效率明显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结合北京制造业降耗的实际情况可知,由于传统制造业包含了制造业中几乎全部的高耗能行业,所以从一开始它就是北京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对象,而十几年来也的确取得了明显成效,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传统制造业的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大、速度快;相比之下,现代制造业主要由轻工业构成,能耗所占比重及能耗强度基数均比较低,所以该领域尚未大规模开展节能工作。因此,未来北京制造业应逐步加强对现代制造业节能的关注,同时继续推进传统制造业节能,但在使用高新技术和清洁能源的成本没有突破性下降的条件下,传统制造业能耗强度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将十分有限。

具体来看现代制造业各行业:5个行业中仅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总体节能潜力指数大于1,节能效率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各时期及总体的节能潜力指数均为负值,节能效率较低。对5个行业按照节能潜力大小进行排序,节能潜力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

三、制造业减排潜力分析

与分部门节能潜力模型的建立原理相类似,利用排放强度指标构建产业分部门的减排潜力模型。

若cpi > 1,表明部门i的实际排放强度变化量大于参考排放强度变化量,说明部门i在减少CO2排放方面的效率高于产业整体平均水平,减排潜力相对较小;反之,则表明部门i的减排效率低于产业平均水平,减排潜力相对较大。

利用式(6),考察北京制造业不同时期和总体的减排潜力大小,减排潜力指数的计算结果见表2。

表2显示,2000~2011年间,北京制造业的减排潜力指数有所上升,反映出制造业整体在减少CO2排放方面的效率有所提高;12年间制造业的总体减排潜力指数接近于1,表明其减少CO2排放的效率与工业平均水平相近,排放强度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分不同类型来看:传统制造业的减排潜力指数明显减小,由“十五”时期的1下降到“十一五”时期的0.8,说明传统制造业减少CO2排放的效率有所降低,减排潜力有所增强;现代制造业在两个五年期间及总体的减排潜力指数均小于1,说明现代制造业的减排效率仍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同样具有一定的减排潜力。两类制造业减排潜力指数的不同变化趋势反映出各自的能源结构特点:传统制造业包含了制造业中大部分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对煤炭、原油等CO2排放系数较高的能源品种依赖性较强,虽然近年来传统制造业的能耗总量已得到一定控制,但其重点消费能源只是由煤炭向原油转移,能源结构尚未得到明显优化,所以传统制造业的减排强度仍有下降空间;而现代制造业由于能耗总量基数较小,对煤类、油类等高排放能源的依赖性不强,所以目前针对该领域还没有大规模开展减排工作,同样也具有一定的减排空间。因此,未来北京制造业在减排方面应同时关注传统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前者重点改进能源结构,后者重点控制能耗总量,但在使用高新技术和清洁能源的成本没有突破性下降的条件下,传统制造业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将十分有限。

具体来看现代制造业各行业:除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减排潜力指数显著小于1外,其余4个行业的总体减排潜力指数均超过1,说明这4个行业的减排潜力相对有限。值得注意的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减排潜力指数均有所下降,特别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其减排潜力指数由“十五”时期的2.22减少到“十一五”时期的0.36,说明近年来这3个行业的减排潜力有上升趋势。对5个行业按照减排潜力大小进行排序,减排潜力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四、制造业节能减排潜力的综合评价

通过构造节能——减排潜力矩阵,对十几年间北京制造业总体的节能减排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即将节能潜力指数与减排潜力指数相结合,x轴代表北京制造业及其各部门的节能潜力指数,y轴代表北京制造业及其各部门的减排潜力指数,依据两项指标的具体数值,构造节能——减排潜力矩阵。节能——减排潜力矩阵中,选取节能潜力=1和减排潜力=1的位置分别作横向和纵向的参考线,将矩阵划分为4个象限,不同象限反映了不同的节能减排潜力,并且离参考线交汇中心越远程度越强。

2000~2011年,北京制造业及其各部门的节能——减排潜力矩阵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北京制造业及其各部门中,节能减排综合潜力较大的为现代制造业,特别是其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节能潜力较大而减排潜力较小的有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节能潜力较小而减排潜力较大的为传统制造业;节能减排综合潜力较小的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于不同类别的节能减排潜力,可以考虑采取不同的降耗减排措施:对于节能潜力较大、减排潜力较小的部门,可以首先从控制能耗总量入手;对于节能潜力较小、减排潜力较大的部门,进一步控制能耗总量的空间可能有限,所以可以优先考虑优化能源结构;而对于节能减排综合潜力较大的部门,则可以双管齐下,控制能耗总量的同时改善能源结构。

构建节能——减排潜力综合指数的方法为:为节能潜力指数和减排潜力指数赋予相同的权重0.5,然后对两个指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综合指数;若某一部门节能-减排潜力综合指数大于1,说明该部门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效率高于产业整体平均水平,节能减排综合潜力相对较小;反之,则表明该部门的节能减排效率低于产业平均水平,节能减排综合潜力相对较大。与节能——减排潜力矩阵不同的是,节能——减排潜力综合指数可以从量的角度反映不同时期节能减排综合潜力的大小。

2000~2011年,北京制造业及其各部门的节能——减排潜力综合指数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北京制造业及其各部门中,节能减排综合潜力较大的为现代制造业,特别是其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二者的节能——减排潜力综合指数均明显小于1,即二者的节能减排效率显著低于产业平均水平。分不同时期来看,医药制造业的节能——减排潜力综合指数在“十一五”时期超过临界值1,节能减排综合潜力进一步减小;传统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节能——减排潜力综合指数在“十一五”时期降到1以下,节能减排综合潜力有上升趋势。

五、结 论

经过上述一系列分析,大致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在分部门节能潜力方面。北京制造业整体仍具有一定的节能潜力,但能耗强度的下降空间相对有限;现代制造业未来的节能潜力大于传统制造业;现代制造业各行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节能潜力最大,其次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再次是医药制造业。

第二,在分部门减排潜力方面。北京制造业整体仍具有一定的减排潜力,但排放强度的下降空间相对有限;传统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减排潜力体现在不同方面,前者为优化能源结构,后者为控制能耗总量;现代制造业各行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减排潜力最大,其次是医药制造业,再次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并且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减排潜力均有进一步上升趋势。

第三,在分部门节能减排综合潜力方面。节能减排综合潜力较大的为现代制造业,特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传统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节能减排综合潜力有上升趋势。因此,未来北京制造业节能减排的工作方向应是在不放松传统制造业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加强对现代制造业节能减排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Carolien Kroeze, Jaklien Vlasblom, Joyeeta Gupta, Christiaan Boudri, Kornelis Blok. The power sector in China and India: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reduction potential and scenarios for 1990~2020 [J]. Energy Policy , 2004, (32): 55~76.

[2] Xiaoyu Yan, Roy J. Crookes. Reduction potentials of energy demand and GHG emissions in China’s road transport sector [J]. Energy Policy, 2009, (37): 658~668.

[3] Bing Zhu, Shanying Hu, Qiang Li, Charla Griffy-Brown, Yong Jin. CO2 emissions and reduction potential in China’s chemical industry [J]. Energy, 2010, (35): 4663~4670.

[4] Nan Zhou, David Fridley, Michael McNeil, Nina Zheng, Virginie Letschert, Jing Ke, Yamina Saheb. Analysis of potential energy saving and CO2 emission reduction of home appliances and commercial equipments in China [J]. Energy Policy, 2011, (39): 4541~4550.

[5] Maarten Neelis, Martin Patel, Kornelis Blok, Wim Haije, Pieter Bach. Approximation of theoretical energy-saving potentials for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using energy balances for 68 key processes [J]. Energy, 2007, (32): 1104~1123.

[6] 侯步蟾,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我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 2011年。

[7] 杨红亮、史丹、肖洁,自然环境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中国各地区的理论节能潜力和实际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9第4期。

[8] 于鹏飞、李悦、高义学、郗敏、孔范龙,基于DEA模型的国内各地区节能减排效率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4期。

[9] 杜春丽,基于DEA的我国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潜力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第7期。

制造业的未来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械设计与制造;重要性;设计准则;发展趋势

一、现阶段我国机械设计的准则

1.机械设计的标准化准则。在机械设计中,标准化准则具体包括概念标准化、实物形态标准化、方法标准化三个方面。其中概念标准化主要指的是在设计机械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符号、名词术语、计量单位等要符合标准;实物形态标准化主要指的是零部件、设备、原材料和能源等在结构形态、性能和尺寸等方面都要在统一的规定中进行选用;操作方法、测量以及试验方法等按照有关的规定来具体实施主要说的是方法的标准化。简而言之,标准化准则是对机械设计全过程的所有行为制定的准则,根据使用的强制性程度不同,现在我国已经的机械零件设计有关的标准可以分为必须执行和推荐使用两种,而根据运用范围的不同,现在我国已经的机械零件设计有关的标准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2.机械设计的安全性准则。在机械设计中机械如果能够在规定的条件下没有故障,能正常的实现总体功能就可以称作是整机安全性;如果我们在机械设计的过程中能够确保操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能够对操作人员进行适时地保护就可以称作工作安全性;如果能确保在机械设计的过程中不对机器周围的环境和人造成污染和危害就可以称作环境安全性;同样在机械设计过程中能确保有关的零件在规定外载荷和规定时间内零件不发生如断裂、过度变形、过度磨损和不丧失稳定性等情况就可以称作是零件安全性。整机安全性、工作安全性、环境安全性和零件安全性都是机械设计安全性准则的重要内容。

3.机械设计的技术性准则。技术性准则是指在机械设计中相关的技术性能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技术性能既可以指静态性能也可以指产品的功率、效率、使用寿命、抗摩擦、振动稳定性等动态性能,也就是说产品功能、制造和运行状况在内的一切性能都可以称作是技术性能。以振动稳定性准则为例,振动会产生额外的动载荷和变应力,尤其是当其频率接近机械系统或者零件的固有频率时就会产生共振现象,这时的振幅会有明显的增大,很有可能会立刻损坏零件甚至是损坏整个系统,这时就需要振动稳定性准则的约束,具体来讲是该准则可以将机械系统或者是零件的相关振动参数(频率、振幅、噪音等)控制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二、我国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我国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就发展的不错,现在已经成为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国家之一,同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销售市场。目前机械制造和市场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但是工程机械行业的资源流通状况却一直是我们许多人的心病,如资源利用方式的粗犷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我国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尤其是和欧美国家相比较起来,中国想要走节能、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还有许多的困难要克服,我们要向欧美国家成熟的工程机械产品回收体系和工程机械再制造技术学习,就现在我国工程机械的发展现状来看,向工程机械再制造领域进军是非常可行的。

虽然这些年我国一直在出台各种各样的政策为再制造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但是和国外成熟的再制造行业相比较,还是有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想出解决措施。如,在我国工程机械再制造处于发展初期的现状下,国家的各项有关政策的制定还存在许多的漏洞;我国再制造行业的行业标准几乎是一片空白;我国在对再制造产品的宣传引导上做的工作不够完善,对再制造产品存在排斥心理的用户大有存在。需要明确的是,虽然我国的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中还有许多的问题,但是政策的支持和丰厚的利润成为我们克服这些困难的最大动力,我们该有信心使我们的机械设计图制造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好。

2.我国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各国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密切相关,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在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强劲增长的需求拉动下,全球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业保持了连续几年高度发展的状态,但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的机械制造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根据现在全球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未来全球机械设计与制造业的发展主要有三大趋势:(1)整个机械设计与制造业的发展重心将逐步向亚洲迁移,这样迁移的趋势是为了获得本地化的成本优势并很好地位本地客户服务。另外,以我国机械设计与制造业为主的亚洲竞争对手成长速度非常迅速,在全球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在逐年的增加,现在我国在201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械制造国已经成功地印证了这一产业向亚洲迁移的方向,在未来,我国必将成为主导全球机械制造业的主要力量。因为在二零一零年到二零一五年这五年间,我国的国内生产制造业保持着远高于发达国家普遍将近百分之三的增长速度,这对未来几年中国机械制造业的高速增长是一种拉动,并且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以其巨大的规模优势争取着全球机械制造业的领导权,到二零一五年我国将能领导接近半数的全球细分市场,最主要的是我国正在努力地缩短和领先国家技术水平上的差距;(2)全球市场的竞争将聚集在中端市场;(3)节能环保类产品将会越来越受用户和制造商的重视和关注。

参考文献:

[1]刘斌,刘安心.先进制造技术与先进制造模式[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9年第1期.

[2]张宝坤,王淑霞,王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J].化工装备技术,2011.

[3]陈静,机械设计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

[4]杨元红.浅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前景[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

制造业的未来趋势范文第4篇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83)

摘 要:人口红利是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劳动参与率下降和用工成本的不断增长,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因此,制造业必须在顺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积极进行技术研发、结构升级和产品更新,才能不断推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关键词 :人口红利;人口老龄化;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92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0.012

*基金项目: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院级科研项目“人口老龄化与武汉市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3CYYBKY006)

收稿日期:2015-03-15

从耐克、阿迪达斯将中国加工厂迁出,到温州、泉州老板跑路潮,曾经响亮的“中国制造”已走入困局。制造业面临外部市场紧缩、内部资金短缺、研发投入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问题。

1 人口红利助推中国制造业崛起

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局面。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工厂”,劳动力成本低是重要原因。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形成了巨大的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效应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造就“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因素之一。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进行工业化改革,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和税收等形式,为工业化提供了大量资金积累,结果是农民负担过重,农业生产率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农民为了增加收入,不得不进城打工。由于劳动力的大量供应,使得农民工工资长期以来处于偏低的水平,一些城市农民工甚至出现“20年工资基本不变”的情况。农民工平均工资只有城镇职工工资水平的1/3~1/2。

从图1可以看到,农民工工资长期在1 000元以下,增长缓慢。正是由于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供应,使得企业得以用较低的生产成本维持一定的利润水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加上土地、资源、税收方面的优惠,吸引了许多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迅速发展,并成就了中国“世界工厂”的称号。但是,“人口红利”不是一直可以持续的,从2004年珠三角地区开始出现“民工荒”以后,农民工工资出现持续快速上涨。至2011年,外出农民工月平均工资已增长到2 049元,与2005年的875元相比增长了一倍多。尤其是当老一代农民工由于年龄增长而进入退休年龄,人口红利就会趋于消失。

2 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困局

2.1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

中国10多年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 243万,占总人口的14.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 161万人。在人口老龄化的推动下,中国劳动力资源开始减少,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比2011年减少了345万人,2013年比2012年减少了240万人。

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趋势还将继续,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报告认为,2010-20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2 900多万。与此同时,劳动参与率(即劳动年龄人口中实际参加工作的比率)的显著下降同样令人担忧。时寒冰认为,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参与率下降必将导致用工成本上升,对我国制造业带来更大的挑战。经合组织的研究报告也指出:中国未来新增劳动力将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中国在服装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将逐渐被削弱。

2.2 现有就业人员工资成本不断上升

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降低收入不平等,2004年3月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并实施了《最低工资规定》,根据十二五规划,最低工资的年均增幅要超过13%,这一政策直接导致企业的用工成本呈不断上升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日益紧迫。2011年7月起施行的《社会保险法》明确,国家建立基本“五险”社保制度。基数和费率决定了企业社保支出的金额。按照上海市的规定,企业上述五项保险的缴费费率共计为37%,北京为32.3%、江苏32.6%、广东23.81%。2011年上海市崇明县统计局针对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253家工业企业的一项调研显示,《社会保险法》实施后,预计3年过渡期253家企业将分别增缴社保金额0.8亿元、1.9亿元和2.5亿元,用工成本较之前分别增加4.6%、10.9%和14.3%。

在信贷紧张的状况下,用工成本上升进一步挤压盈利空间,许多制造业工厂开始倒闭。2014年1-9月,私营企业利润增幅降至9.7%,而2013年全年为14.8%。制造业私营企业平均工资水平2013年上涨了13.5%,而2012年工资涨幅是16.9%。在利润和营收均在下跌的情况下,很多工厂可能将关门。相关数据表明,中国越来越多的服装和制鞋企业正在将工厂转移到各项成本都低的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中国大陆的平均用工成本比柬埔寨高224.8%,比越南高195.3%,比印尼高206.6%。

由于没有足够的挑战和改善时间,会使过多的企业面临困境甚至猝死,如果投资撤离和企业大规模外迁,就会形成一种产业结构调整的休克疗法,不利于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3 解决思路

制造业为中国的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刺激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国的制造业必须重整旗鼓、不断创新、走出低谷。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中国,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积极推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这里考虑到制造业对解决就业的巨大作用,要求一部分企业转型升级向为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制造业,而以服装、鞋类为代表的低端制造业对解决我国内需和解决低水平劳动力就业都能有不小的贡献,需要政府从资金支持到税收优惠等方面予以照顾,否则企业难有空间和动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2)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加老年消费用品的供应。由于我国的老龄化趋势已经是客观事实,虽然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会比中青年有明显下降趋势,但老年消费市场还是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而目前我国还没有重视对这一块的开发。因此,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研发和生产适用于老年人口的相关产品,比如老年服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辅助用具(如轮椅等)、老年人的医疗卫生用具等等。适应老龄化的趋势,未来企业在老年消费市场还有相当的潜力可挖。

(3)考虑延后退休年龄,积极推行养老观念转变。提倡老有所为,对于犹有余力的60岁以上老人,倡导适当延迟退休,合理发挥余热,从而保证社会劳动人口的合理供应。

(4)政府从立法和管理的层面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的研发和创新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同时严查低价倾销和恶意竞争,保证制造企业的合理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制造业的未来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业4.0;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趋势

什么是“工业4.0”?德国技术学院的院长卡格曼曾经做出一个非常通俗的解释,“工业4.0”就是,生产过程高度的灵活,产品极具个性化,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地节省地球的资源。在整个智能系统中,从产品、设备到运输系统等所有的成分都是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彼此之间能够实现自动通信。

1 “工业4.0”概念的提出

“工业4.0 ”又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个概念最早在德国提出并发起,就是指制造业领域,将资源、信息、产品和人相互关联的“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实现人、机器设备与物品的有效联通,建立起来一个极其灵活的数字化及个性化的智能制造模式。“工业4.0”对制造业的未来面貌进行了描述,提出了继蒸汽机的发明、机械化生产和信息技术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将迎来一场全新的革命,这场革命以生产的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为主要标志。目前“工业4.0”这个概念在全球工业领域反响强烈,引起了极大的共鸣。“工业4.0”可以让设备和设备之间展开对话,生产设备及产品之间互相交流,创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对话窗口。也许到了2020年,每个病人吃的药物是根据其个体的独特基因来配方的;用户的午餐能够依据个人的爱好和营养需求来调配生产;工厂生产线能够依照员工预期的时间开工;而正在生产的车间里是由上一台机器来告知下一台机器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这一切都无须技术员亲手操作。“工业4.0”时代的特点就是将工作的重心向符合用户个体化需求的生产方式转移。“工业 4.0” 的效率将远远高于以往的机械自动化,甚至也要高于数字制造。“工业4.0”在制造业方面更加重视对产品生命周期的掌控。以往研发一款新产品需要7~8年的时间,现在需要两三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就够了。“工业4.0”的未来趋势就是使产品设计、生产和上市的时间间隔缩短。

自从人类步入工业社会,社会每经历一次重大变革,都要历经由新技术而引发的产业改革,进而引起社会形态的重大改革。21世纪以来,面临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工业4.0”时代迎来新的曙光。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的中国,面临这场新的技术革命,既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 中国在“工业 4.0”时代面临的挑战

智能生产、智能控制……“工业4.0”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画面。但即便是科学技术水平领先的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想要真正进入“工业4.0”时代,仍然任重而道远。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虽然有着巨大的工业制造体系,然而目前制造业的发展仍然以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特别是近年来面临着高端制造业产品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速度缓慢等影响制造业转型的特殊困难,通过“工业4.0”这项新的工业革命能否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对中国制造行业来说,是异常严峻的挑战。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跨入了制造业大国的行列。可在产品方面,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竞争力较强的产品主要有服装、鞋袜、纺织品等,而这些都不属于高附加值产品,个别高技术产品也主要是靠来件组装或来料加工。是“中国制造”而非“中国创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制造”在国际上就是“廉价货”的代名词,也是中国最大的悲哀。其次,在技术方面,中国大量企业主要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技术的对外依赖可以达到50%以上。中国80%的芯片,几乎全部的高档液压件及发动机要依靠国外进口。在中外合资企业里,外商掌握着所有的核心技术及售货渠道,而我们只有用廉价的劳动力制造国外的品牌,也只能换来的是少之又少的效益,大量的利润被国外资本家赚取。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在世界上实际上是充当“世界加工厂”的角色。最后,在工业制造业行业,中国进入世界前500强中的企业越来越多,但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比较,中国工业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还严重不足,想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具有影响力的大企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今年的3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贯彻“中国制造2025”做了重要部署,这很快让人联想起德国提出的“工业4.0”计划,“中国制造2025”,其主要着眼点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这与“工业4.0”中提到的以信息技术带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为了能够迎接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我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又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做大做强高新技术行业,促使新技术与新产业深度融合。“十二五”期间,我国研发新技术的经费占GDP的比例超过了2%,甚至超过了法国、加拿大等国。政策和资金的转移效果显著,比如在2013年,在全世界制造业的32个行业中,中国在其中的7个行业中地位领先。

尽管中国在工业制造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 “工业4.0”时代向我们袭来之际,如果我们不想被这一新的工业革命搞得手足无措、缺乏准备,就需要及时在战略、技术和人才层面上,作出重要的战略调整,推动工业制造业全面发展。

3 “工业4.0”时代影响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就业因素分析

3.1 就业能力因素

通过对往年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我们了解到,企业比较关心的是一名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是否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大多数企业对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视甚至远远超过了对学生在校成绩的重视,他们往往对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比较青睐,因为这些学生一般都有比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从事管理类职业的人必须拥有的专业素质,在未来的“工业4.0”时代,生产的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则需要它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拥有这项技能,他们身上的这些技能能帮助企业实现人、财、物的最佳调配,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3.2 激烈的就业竞争

目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因为经管类专业主要培养高级管理型人才,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白领”,人们认为这一职业拥有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这一趋势使得很多学生对这一专业心向往之,每年都成为大学生选报专业的重点,因此每年都有一大批经济管理类的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并且,多年来,我国高等学校连续扩招,大学生入学的门槛越来越低,入学率也越来越高,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大学生人数的急速增加,学生一毕业就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重就业的难度。在未来十年内,也就是“工业4.0”时代到来之前,经管类大学生还会不断增加,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4 “工业4.0”时代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利弊及趋势分析

4.1 就业前景利弊分析

在未来的“工业4.0”时代,由于从产品、设备到运输系统等所有的成分都是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彼此之间能够实现自动通信,实现了全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自动化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智能化意味着机器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人脑,这都会极大地节省劳动力,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在这样一个浪潮中也无法幸免,这对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也会带来整个行业高速的运转,这就需要专门的管理人才来进行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整合,从而带来最大的效益,所以,未来的“工业4.0”时代将急需这样的高级管理人才,这也为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提供了比较大的契机。

4.2 就业趋势分析

陈德基教授认为,其实,未来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没什么大的改变,依然看重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及创新能力,能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乌守保认为,未来“工业4.0”时代需要两类人才:一是具有系统性思维的人才,能够让智能产品、智能工厂和智能物流实现互相连接。二是有创新型思维的人才,而这两方面的技能都是经济管理类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要求。在未来的“工业4.0”时代,可以肯定地说,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肯定会对某些从事体力劳动员工的就业产生巨大的冲击,但笔者认为,“工业4.0”也会给经济管理类人才更大、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为经济管理类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为在管理方面,目前大多数行业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及销售等环节,大多数都是独立运行,分别是由不同的行业去操控,而要真正让“工业4.0”时代转变,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管理系统把这些环节都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具有高效率的网络。这就需要经济管理类人员能够高效、及时、灵活地进行分析与决策,充分调动和整合行业所有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等资源,使之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等院校的扩招,目前人才市场趋于饱和,在未来的十年内还会有大量的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走向市场,这无疑会对他们顺利就业造成很大的困难。但是,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应对未来的就业充满信心,相信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也会给高质量的经济管理人才提供很好机遇。所以,“工业4.0”时代,经济管理类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超越了前面任何一次工业革命,在未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或许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就业机会。经济管理类学生为了能够在未来的“工业4.0”时代顺利就业,应从现在做好准备,全面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包括自我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增强适应时展适应职业需求的能力,富有团队意识,增强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在选择职业方面,要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争取在“工业4.0”时代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级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小娟.基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

[2]张芊.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J].大众商务,2010(5).

[3]包迪鸿.经济类研究生的就业趋势与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