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网络教学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学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网络教学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网络教学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学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网络 安全问题

现今,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病毒也是无处不在,黑客的猖獗,都防不胜防。本文将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面我们来谈谈计算机网络应注意哪些不安全的因素。对计算机信息构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人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发的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或者潜入计算机房,盗用计算机系统资源,非法获取重要数据、篡改系统数据、破坏硬件设备、编制计算机病毒。人为因素也是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

一、谈谈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

互联网是对全世界都开放的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方便地传输和获取各种信息,互联网这种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国际性的特点就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提出了挑战。在使用互联网时应注意以下几项不可靠的安全性。

1.网络的开放性,网络的技术是全开放的,使得网络所面临的攻击来自多方面。或是来自物理传输线路的攻击,或是来自对网络通信协议的攻击,以及对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漏洞实施攻击。

2.网络的国际性,意味着对网络的攻击不仅是来自于本地网络的用户,还可以是互联网上其他国家的黑客,所以,网络的安全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

3.网络的自由性,大多数的网络对用户的使用没有技术上的约束,用户可以自由的上网,和获取各类信息。

二、注意在操作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操作系统是一个支撑软件,是计算机程序或别的运用系统在上面正常运行的一个环境。操作系统提供了很多的管理功能,主要是管理系统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操作系统软件自身的不可靠安全性,是计算机系统开发设计的不周而留下的破绽,都给网络安全留下隐患。

1.操作系统结构体系的缺陷。操作系统本身有内存管理、CPU?管理、外设的管理,每个管理都涉及到一些模块或程序,如果在这些程序里面存在问题,比如内存管理的问题,外部网络的一个连接过来,刚好连接一个有缺陷的模块,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计算机系统会因此崩溃。所以,有些黑客往往是针对操作系统的不完善进行攻击,使计算机系统,特别是服务器系统立刻瘫痪。

2.操作系统支持在网络上传送文件、加载或安装程序,包括可执行文件,这些功能也会带来不安全因素。网络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文件传输功能,比如FTP,这些安装程序经常会带一些可执行文件,这些可执行文件都是人为编写的程序,如果某个地方出现漏洞,那么系统可能就会造成崩溃。像这些远程调用、文件传输,如果生产厂家或个人在上面安装间谍程序,那么用户的整个传输过程、使用过程都会被别人监视到,所有的这些传输文件、加载的程序、安装的程序、执行文件,都可能给操作系统带来安全的隐患。所以,建议尽量少使用一些来历不明,或者无法证明它的安全性的软件。

3.操作系统有守护进程的防护功能,它是系统的一些进程,总是在等待某些事件的出现。所谓的守护进程,就是监控病毒的监控软件,当有病毒出现就会被捕捉到。但是有些进程是一些病毒,碰到特定的情况它就会把用户的硬盘格式化,这些进程就是很危险的守护进程,平时它可能不起作用,可是在某些条件下发生后,它才发生作用。如果操作系统守护进程被人为地破坏掉就会出现这种不良的安全隐患。

4.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时,操作系统提供远程调用功能,所谓远程调用就是一台计算机可以调用远程一个大型服务器里面的一些程序,可以提交程序给远程的服务器执行,远程调用要经过很多的环节,中间的通讯环节可能会出现被人监控等安全问题。尽管操作系统的漏洞可以通过版本的不断升级来克服,但是系统的某一个安全漏洞就会使得系统的所有安全控制毫无价值。当发现问题到升级这段时间,一个小小的漏洞就足以使你的整个网络瘫痪掉。

三、谈谈教学中的寓教于乐

计算机教学本来就是一个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是一个起点,如何保持学生的兴趣,是个漫长过程。计算机教师如何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分析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循序渐进,逐步走向成功,并让这种成功的感觉一直激励他们,期间有着许多环节。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处理课堂教学时,针对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每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组织每一课堂教学时,可设计来调节课堂气氛,这种设置的时机没有一定的模式,教师可视具体情况灵活确定。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教学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安全 教学 改革 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000-00

1 概述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是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一门核心课程。其本身就可以构成一门学科,涉及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密码学、数学、法律、管理等多门学科领域,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内容不断的更新,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已成为这门课程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2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课程知识近年来发展迅速,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从目前教学现状分析,存在以下问题:

2.1生源素质问题

目前高职的学生高考分数都不是很高,基础和素质相对不是很高,对该课程的学习有点畏惧。

2.2教材问题

目前大部分教材选取的内容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不协调,导致了课堂教学知识与实际相脱节,学生不能了解或掌握最新的网络技术,教材的内容大部分以理论为主,实训内容相对较少。

2.3教学方法问题

目前的教学方法基本沿用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训为辅的传统模式。学生学起来觉得枯燥无味,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实训设施设备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院实训室为本课程所提供的实验设备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设备陈旧、性能不足,这使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无法通过实验验证,不利于学生掌握。

3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改革与探索

3.1教学内容的改革

本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紧紧围绕着高职用应型人才培养的主线,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含取,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如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最新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与实际接轨。加大了课程实训的比例,做到理论课与实训课达到1:1比例。

3.2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3.2.1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理论教学手段上,打破以纯理论讲授教学的方式,采用了视频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一些难理解的理论知识,进行实时演示,边讲边操作,做到声像并行、视听并行,使学生感知直接、理解起来更容易,不仅充分表达了教学内容,而且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了更多的课外信息,有豁然开朗的感受。

3.2.2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模拟攻击实训、启发式教学等。比如,在学习网络防火墙时,事先布置学生到网上查找3种以上的防火墙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参考价格等数据,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加深理解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并加以拓宽,比较并总结各种防火墙的优点和缺点,做到还没有毕业,就对市场上大部分防火墙的产品与性能有了深刻的了解。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理论偏多、讲授困难的情况,尽可能地收集相关案例,进行案例教学。另外,还坚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如在讲帐户策略时,学生对复杂密码和简单密码的设置区别不是很清楚,为此我就要同学们下载了一款破解密码的程序,分别对自己用复杂密码和简单密码的设置进行破解,从破解用的时间和难易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写出实验心得,取得较好效果。在讲木马攻击时进行模拟攻击实训,让学生下载灰鸽子程序,在学生的机器上配置好木马程序,然后种植到我的教师机上来,我一点击该程序,立马就中了他的木马,效果良好。

3.2.3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实训课中,强调增加技能性和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步步为营。大量使用操作简单但又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如利用office本身具有对文件进行加密的功能,对自己创建的新文件进行加密,然后又下载一款针对文件解密的软件,对该文件再进行解密。当实验成功后学生兴趣盎然,主动提出了如果我有很多文件,需要对它们一一的加密吗?不需要,我们只需要把这些文件放到一个文件夹里,对这个文件夹进行加密就可以了!这就引申出了如何对文件夹进行加密、如何对压缩文件进行加密的学习要求,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由以前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3.2.4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

考核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学习态度,特别是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在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中,一般都采用期末闭卷笔试,总评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容易导致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做实验不重视、在临近考试时死记硬背搞突击。对以上缺点,本课程进行了以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1)平时上课考勤和作业练习,老师最终根据学生出勤率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给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按20%记入总评成绩;(2)上机实验,老师都要检查打分,实验平均成绩按40%记入总评成绩;(3)期末考试采取开卷笔试,题型灵活多样,成绩按40%计入总评成绩。通过以上多种考核评价方式,许多学生改变了平时学习不积极、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不良学习习惯,同时也使学生改变了只重视理论学习。不重视实践能力的现象,全面检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了高分低能。

计算机网络教学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网络安全;实验教学;虚拟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2-0146-03

Research 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Secu-

rity Course//HONG Yunde,GAO Qia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course from the experimental platform building, the experimental project design and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network security; experiment teaching; virtual machine

1 引言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但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因此,实验课程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使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理解网络安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目前黑客常用的攻击方法和手段,学会使用当前常用的网络安全工具,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与应用水平。本文将从实验平台的构建、实验项目的设计、实验教学实施三方面对网络安全实验教学进行探索。

2 实验平台的构建

网络安全实验如果采用真实的网络环境,不仅需要大量的设备投资和场地,而且维护复杂。另外,学生课内外的自主学习会受到设备环境的制约。为了可以在学校的公共计算机机房无损开展网络安全实验,为了能够使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操作,引入虚拟机技术――VMware虚拟机软件来构建实验平台。虚拟机是指运行在Windows和Linux计算机(以下称为宿主机)上的一个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模拟”了标准PC的环境。在使用上,虚拟机同样需要分区、格式化、安装操作系统及网络、安装应用程序和软件,如同一台真正的计算机。

基于虚拟机技术,可以在一台真实机操作系统上建立若干个同构造或异构造的虚拟计算机系统,每个虚拟机由一组虚拟化设备构成,其中每个虚拟机都有独立的虚拟硬件,同时可以随时在虚拟机和真实机之间进行切换、虚拟机和虚拟机之间进行切换。采用这种虚拟机的方式,可在一台计算机上构建出一个小型网络环境,可在虚拟机上安装没有打过任何补丁的操作系统,从而使虚拟机成为网络安全实验的攻击靶机。

基于虚拟机的网络安全实验平台构建采用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启动VMware Workstation安装软件,安装虚拟

机;接着在安装好的虚拟机上安装操作系统;最后选择虚拟机网络连接方式为桥接,使虚拟机成为网络中一立的计算机,并配置真实机和虚拟机在同一网段,能够互相通信。

3 实验项目的设计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涵盖面广、实践性强,需要做的实验很多[1-4]。设计实验项目的主要思路是:体现实用性,同时在实验中更多地体现未来学生毕业后会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实验项目在基于虚拟机的实验平台上都能完成,对硬件设备要求较低,在学校普通机房可以实施,同时方便学生课前及课后的自主学习。

设置的实验项目如表1、表2所示,共12个,把这些实验项目写成实验指导书,便于学生开展实验。

4 实验教学实施

在具体实施网络安全课程实验教学时,特别注重规范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分别是实验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小结阶段、评估阶段。

1)实验的准备阶段。指导学生阅读实验指导书,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及实验内容,熟悉实验步骤,并做好实验环境的准备,学习预备知识。

2)实验的实施阶段。指导学生开展实验,通过截图方式记录详细过程和重要的实验结果。鼓励学生多思考,深入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能力。

3)实验的小结阶段。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展开分析,写出自己对所做实验的心得体会,并完成实验报告。

4)实验的评估阶段。教师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评分并反馈给学生。

实验过程中,可以将实验教学设计为分组进行,每组学生共同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及实验内容,一起总结项目及撰写实验报告。比如在攻防实验过程中,可以每四位学生为一个小组,其中两位学生担任进攻角色,模拟黑客攻击,另两位学生担任防守角色,负责保护主机安全。这种小组实验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5 结语

本文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实验项目,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些实验项目可通过虚拟机实验平台进行实施,方便了学生课前及课后的自主学习。

实践表明,基于设计的实验项目进行教学,学生能够加深对网络安全理论的理解,掌握一些实际的技能,学习兴趣得到提升,教学的质量及实验效果也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廉龙颖.网络安全技术实验教学研究[J].价值工程,

2010(36):314-315.

[2]曾煌存,宋超荣.高职院校《网络安全与防范》课程实训项目设置研究[J].科技视界,2012(24):55-58.

[3]蒲晓川.网络安全实验教学探索[J].电脑迷,2013(2):

计算机网络教学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 高职 计算机网络教学 应用

案例教学,就是一种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特定场景的模拟以及重现,然后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到案例场景中去,在经过交流以及讨论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对成功或是失败的案例和学生进行了解分析与比较研究,从这些案例中得到学习目标需求的结论以及学术原理,从而使得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或是从与别人的交流思考中参谋别人的思绪,进而开拓自己的思维以及对于知识认识了解的层面,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1 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对于操作性的要求很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弄懂老师上课教授的知识是什么,不仅仅局限在知道的层面上,还需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自如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去方便自己的日常生活,合理健康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去解决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或是丰富自己网络世界的生活,这样才能算是真正的把这门课程掌握好。将案例教学应用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这门课程上的实践能力,能有效地辅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将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应的结合好。以往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在受到保守且循规蹈矩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和多种参差的外界因素阻挠,使得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目的发生了偏差,让很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主要目的都仅仅局限在通过考试这样的狭隘目标上,而不是想方设法的让学生掌握好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让学生能在掌握好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后应用到其他理科科目,对于其他主修的科目进行辅助学习。传统应试的传授教育模式中难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以下就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做简单的讨论说明,以针对这些问题从侧面得出案例教育在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1以往的教学理念,以及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成果可以看出,在这种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系统性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内容不但缺乏应有的联系性,同时也缺少了实用性,教学目的没有真正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社会的需求。从前对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质量已经无法满足近几年国内迅猛增长的经济,社会对于高级技工日益增长的需求。故此必须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思想,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去教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案例教学在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是目前社会迫切的要求。

1.2陈旧的教学模式不单单是严重地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单方面的灌输式教育既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的学习个性被大大的压抑住,使得学生对于学习缺乏一定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时能在具体案例分析上进行学习,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还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思维能动性。

1.3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比较广泛,且对于往后在企事业单位上的文书或是探究开发工作上都能接触到。应试教学的模式不仅仅妨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必然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理论创新能力与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能让枯燥的计算机网络课堂学习活跃起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把学习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与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也把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探索者。案例教学方法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无疑能使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到达目标以及提升质量的可能。

1.4现实情况反映学生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程是先学一课时的理论课,然后在下一次上课时再学一课时的实践课,但往往在下一次的操作课时学生基本上已经把上节课的理论忘记得七七八八了,这时候又需要老师把理论知识大概讲一次,这样一来既浪费了教学时间又不能保证学生在粗略重复理论知识时是否能掌握好,这样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教学模式大大的影响了计算机教学的效果。故此在计算机的网络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非常有必要,应用实际的案例代替过于抽象且乏味的理论,让学生能在教师讲授的同时具有实际操作的机会。

应试教学的模式不仅不一定能保证学生对乏味缺乏实际操作的理论知识掌握好,同时也必然严重的剥夺了学生理论创新能力与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既没有很好运用各类计算机网络操作的能力,同时不具备独立解决各种实际生活中面临的计算机网络问题。针对以上论述,传统教学方式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造成计算机网络课程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应用是社会,学校以及学生极其需要的教学方法,也是顺应时代需求所务必推崇的教学方法。

2 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计算机网络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然而在这门课程中教师教学难和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的现象存在比较明显,如何做好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成为一比较严峻的问题。如何使案例教学能在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应用好,以下有几点具体措施:

2.1广发采集资料,建立以比较全面的案例库。教师在对于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就是要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案例教学库,让在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案例较为经典,且能具有针对性以及代表性。

2.2共享经典案例资料,让学生按照教学的质量目标通过自己对给予案例的基本信息和内容的阅读了解分析,在进行对资料的搜索和补给后,再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小组交流讨论,使得学生能在结合学习的理论知识以及对案例的分析理解,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到计算机网络学习的真正原理和技巧,能举一反三的完成比较复杂的问题。例如某技工学院的老师,在教导学生一些较为复杂的方程式解答的时候,教师一般都会举出一道例题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讲解讨论,然后得出这道题目的解答结果以及这道经典例题的解答原理,之后再举出相关的习题让同学们结合在刚刚例题中得到的解题原理以及自己的思考,解答出之后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这种类型题目的解答方法。共享案例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分享,教师可以利用课间的时间,互联网的非地域局限性在网上和学生宣讲一些比较经典的案例,或是一些日常的案例,使得案例教学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变得更加普遍且易于接受。

2.3有针对性的举出案例,并能让学生纳入场景的讨论问题。有针对的案例能使得案例教学在应用过程中变得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案例教学模式能更加贴切的了解到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实际需求,使得计算机网络教学能真正地辅助到学生自身主修专业,不再把计算机网络学习的目的仅仅局限在应试要求上,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同时拥有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能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合社会经济需求的可用性人才。例如网络模拟配置教学中,应用路由器参数配置设定以及启动,了解Boson NetSim5.31不但可以配置常见的局域网(或虚拟局域网VLAN),还可以配置广域网协议,在配置广域网协议方面网络实物设备配置是很难在实验室实现的。在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会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ISDN配置为实例说明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network)即综合业务数字网,是基于公共电话网的数字化网络它利用普通的电话线实现双向高速数字信号的传输,可在其上开展语音、数据、视频、图像等各项通信业务,因而被形象地称作“一线通”。

经过时间证明案例教学方法有效地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这样新型教学模式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参与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不仅仅呈现的是教师唱独角戏的情景。案例教学方式不仅仅能提高技工学院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质量,让教学在达到预想的效果的同时,还注重学习对于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使得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也显著加强。着重与实践技能的教学培训使得理论知识能都呼应实际需要,同时也把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时不再那么的抗拒,理论知识的简洁明了化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吸收。

3.案例教学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案例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有助于直观的带动起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摆脱枯燥乏味的理论性知识满堂灌的模式后学生能自觉的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就能渐渐的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的对更多新的知识进行独立的认知,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

计算机网络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教学方法,让计算机网络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案例教学模式能更加贴切的了解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使得计算机网络教学能真正地帮助到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能全面地掌握好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要点,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合社会经济需求的可用性人才。

4.结语

本篇文章主要对于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其使用的具体措施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探讨研究,在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案例教学如何能更好地应用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让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积极性,以及对于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掌握,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梅.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教学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3).

[2]黄辉.案例教学法的优劣分析与改进[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4).

[3]段志平.案例教学法及其在计算机网络教育中的作用[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张小军.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实应用案例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0).

[5]陈伟.计算机网络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8).

[6]王瑛淑雅.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应用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0(1).

计算机网络教学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计算机网络课程 教学改革

1案例驱动教学法

计算机网络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掌握协议簇中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网络应用程序的设计思想和编程模型,运用高级语言或者面向对象语言进行开发,同时能够利用相关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网络技g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应用,突出实践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再适合本课程的教学,因此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基于案例驱动的教学法是以任务为目标,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案例的形式提炼出来,让学生据题而思、据题而想、据题而做、案例驱动教学法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教学中,为全体师生构建了一个学习情景,学习内容围绕一个确定的目标,有重点有主次的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它适合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教学的开展。

2计算机网络课程特点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点课程,其特点是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计算机网络”课程要求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计算机网络 OSI 和 TCP/IP体系结构,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描述,更是晦涩、不易理解的难点。计算机网络在整个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高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还普遍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从概念到概念”的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合讲授抽象的网络知识;二是网络教学缺乏实践操作。案例驱动教学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讨论,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评价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这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能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

3“计算机网络”案例化教学实践探索和思考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案例”化实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换句话说,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就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应用案例教学思想,引入了两个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来思考和讨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构成。 其一:有两位不同国家的哲学家要进行对话,他们使用不用的语言。他们所要通话的内容需要有共同的兴趣和认识,但是使用不同的语言不能直接通话。

因而,他们每个人都请来一个译员,将他们各自的语言翻译成两个译员都懂的第三国语言。两个译员可以使用共同懂得的语言交流,但是,他们在不同的国家,还是不能直接对话。都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将交谈内容转换成电信号在物理媒体上传送至对方。然后,让同学们讨论,在这样一个案例中,需要几个层次和什么层间服务?最后,经过讨论,同学们都认识到,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一个方法,就是分而治之,形成了“哲学家/译员/工程技术人员”这样的层次。

(2)实验课“案例化”组织方式探索。

实验课的实验项目往往是很好的“案例”载体,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做了一些探索。在实验环境良好的情况下,把学生按组组织,每组推选一位组长,分配好组员的任务。完成之后,各组通过投影仪交流,并推选学生评分员,进行打分、提问、交流,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中较重要的部分。然而这部分内容的理论讲解总是有限和抽象的,笔者对网络协议可视化教学的设想是:引入实际编辑状态,连在数据总线的 D0、D1、D2 上。此程序在启动转换前根本没有选择好通道,应该在启动转换指令MOVX @DPTR,A 前对累加器 A 置通道号,即在转换指令前加上 CLR A 指令。若实验板的通道选择线接在地址总线的 A0、A1、A2,则前面的程序就正确。碰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教师应尽量先提示,再让学生在调试过程中找到问题的关键,然后独立解决。实现 TCP/IP 各层协议仿真及各层协议字段值的编辑,提供手工和自动计算校验和方式,加深校验和计算过程的理解;灵活的数据仿真发送功能,根据不同实验的需要实现数据的单帧发送、多帧发送及重复发送;便捷的网络扫描方式,提供主机扫描和主机端口扫描功能;形象化的协议模型层次图,使数据帧的编辑不再抽象,协议层次关系表现更清晰更直观;运用多种协议模板快速建立一个数据帧,提高实验操作的效率,这将是一个生动、有趣和深入的过程。

4总结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还有许多章节可以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进行实施,帮助学生直观、形象、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也应该是我们教书育人过程中一直需要坚持和探索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应用案例教学思想,引入了两个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来思考和讨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构成。计算机网络在整个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应用,突出实践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

参考文献

[1] 宋瑾钰,俞成海,孙树森.基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开发教学模式研究[J].校外教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