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素质测评技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心理素质; 市场营销; 测评;大学毕业生;训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156-03
[作者简介]葛晓鸣(1978-),女,汉族,辽宁大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一、研究背景
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具有大学文化层次的应用型、实用型、操作型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在走入工作岗位后应该能够迅速熟悉工作,并很好地承担起社会职责。可是,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普遍存在较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羞涩、怯懦、懒惰、容易气馁、喜欢抱怨,存在易骄傲,甚至自负等心理问题。
营销专业的职业特点是压力大、竞争激烈。毕业生在未来就业中所面临的职业压力较其他专业比更大,这种压力来自于业绩要求、管理工作、学习发展、沟通、工作与生活协调等方面。同时工作中始终存在激烈的竞争,使很多学生无法面对和承受,最终不得不放弃专业,转入其他行业。这造成了极大的教育资源浪费,对学生本人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同时还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因此,心理素质的好坏,成为关系营销专业毕业生事业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对营销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心理素质的专项培养,提升其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最近几年,高等院校围绕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知识体系建立和完善、动手能力的增强等方面都进行了切实可行的教改探索,成绩显著,但一些院校却较少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探索。因此,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特别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应该是未来教改探索的关键。
二、研究内容
(一)确立“实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应该以确立“实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前提,以突出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特征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为落脚点,以专职教师构成为条件,构建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使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心理素质方法的探索具有明确方向,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综合业务素质与实战技能,以适应未来市场营销实际工作的需要。
市场营销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教学中必须以锻炼学生实战技能为出发点,所以不断提高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该学科教学中首先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尤其在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的实践中,设计一些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操作项目,是培养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各专业学科知识点的必然选择。
(二)运用陈湘赟心理素质模型选择调查对象
1.设定研究对象
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09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动员后,将其中积极要求参与此次研究的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13人和对照组12人(如表1)。
表1研究对象
1实验组1对照组性别构成1男:5 女:81男:3 女:9毕业后选择1就业:10 升学:31就业:11 升学:1行业选择1营销:9 改行:41营销:9 改行:32.问卷方式和心理素质模型进行调查和测评
由于时间和能力所限,难以调查营销人员心理素质与业绩之间的关系,所以本研究直接选取了陈湘赟在《保险营销人员心理素质研究与测评》中所使用的包含115道题的调查问卷。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调查问卷所反映的保险营销人员心理素质4个方面14个测量项目具有普遍适用性,可推广到所有营销人员的心理素质研究中,在心理素质测评项目构成上具有一致性;陈湘赟的模型经过多次反复检验,在类似研究中被证实有效;陈湘赟的模型是对已就业营销人员的心理素质的研究,剔除了与业绩弱相关的心理因素,比对陈湘赟模型可以找到在校生心理素质上的不足。
14一般创造性
16直觉创造性陈湘赟在研究中验证了保险营销人员的心理素质模型与业绩之间的关系,证明了保险营销人员心理素质与业绩之间呈正向强相关关系。本研究直接采用陈湘赟的调研问卷和心理素质模型,对在校营销
专业学生进行研究。
3.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为了找出在校大学生与营销人员的心理素质差异,本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对参与实验的25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使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通过t检验寻找出在校学生与营销从业人员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4个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3:
表3心理素质各分量表t值
1f11f21f31f4t11.77312.954**12.451*12.586*注:*p<0.05,**p<0.01
4.对学生心理素质t检验结果的评价
(1)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两项心理素质水平显著低于陈湘赟对保险营销从业者的测试水平。说明本校营销专业学生在这两个方面存在明显的欠缺,可能将影响未来的业绩水平发挥。
(2)学生的创造性心理素质水平显著高于陈湘赟当年的调查数据,陈湘赟之前的研究显示创造性与业绩间存在明显正向强相关,说明营销专业学生在创造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可以通过加强训练将其转化为未来从业的竞争优势。
(3)在就业动机这一心理素质上,营销专业学生与陈湘赟的模型结果无明显差异。
5.针对营销专业在校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确定项目研究重点
陈湘赟在研究中提出:“自我调控能力占心理素质结构的核心地位,对其他三种心理素质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美国著名的推销专家ferdinard在其著作中也提出:“营销始于失败,营销员做的第一步就是推销自己。”对于营销人员来说,面对顾客的拒绝,最重要的心理素质就是“对挫折失败的容忍性”、“目标的自律性”和不同情景下“正确的判断能力”等心理素质。因此,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教弱,是制约营销专业毕业生未来就业和工作绩效水平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因此,本项目的研究重点是“如何提高营销专业在校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模式提高学生心理综合素质
营销专业学生由于特定的知识结构层次,在就业中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突出表现在自我控制能力低下。本着以需求导向为主的教育改革精神,客观上要求在校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实现动态的适应和有效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工学结合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体现高等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1.教——教学生明确职业心理训练的目的
一方面,帮助学生进行自我了解和职业环境认知。了解自我包括对职业心理素质中的心理调节系统和职业能力系统的充分认知,了解职业特点、职业气质、职业现状和前景,提高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职业态度,从而积极乐观地接受未来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挑战,能够自主调动积极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拥有团队合作精神等。同时,通过教学使学生把职业看成人生的一种体验,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自我提高的过程,学会动态地看待自己的职业生涯。
2.学——学习帮助及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将模拟实战教学的方法引入课堂,以推销技巧课程为试点,强调学生边学理论边实践操作,通过不断的练习磨练性格,提高心理成熟度,从而提高心理素质。在实践课上增加心理辅导,结合破冰式的团队建设和团队拓展训练,强调学生自我控制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实时监控,不断调整心理辅导的频率和方法。
3.做——强调学生参与,积极分享心得
在试点课程推销技巧的教学中以及校内实训中,强调学生参与,弱化考核,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对于实验组学生,创造条件进行多次不同角色参与实践,并针对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辅导和小范围的心得分享。使学生减弱心理压力,增加自信心,同时积极分享心得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提高心理素质的作用。
另外,利用校企联合平台,努力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将实验组部分学生选送到平安保险公司进行为期一周的寒假实习,利用保险公司提供的内训和实践机会,参与社会实践,将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并与实验组其他同学分享。
(四)心理训练的组织和实施过程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心理素质提升训练采取封闭式训练方法,由项目参与教师采用经过精心设计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教师遵循认真、严肃的程序进行讲授、引
互动、干预和主控气氛等活动。
选取实验组学生13人,采取自愿形式参与。训练的方法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穿插个人拓展训练、团队游戏、团队竞技、故事分享、头脑风暴、音乐影视激励等手段,具体训练内容见表4。
操作方法:
1.经验分享。由教师和有从业经验的学生与实验组学生分享从业心得,通过讨论的形式,分析每个成员的性格特点和缺陷;由教师讲解营销行业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训练积极性。
2.团队活动。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团队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并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干预。每次选取一个模块的一个训练,模块间交替进行。在一次训练结束后, 带领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和感受分享。教师对于情绪不稳定者进行个别辅导,引导他们如何管理和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3.反思内化。组织学生定期进行自我总结和经验交流,通过思考、讨论、分享、总结和互助等形式,把训练的成果内化为自身的心理品质。学生通过不断反思和强化,将有目的的性格培养变成学生习惯性的心理素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湘赟.保险营销人员心理素质研究与测评[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1(6):58-61.
[2]丁茂芬.创新“教学做合一”训练方法,提高职业实战能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72-173.
[3]彭移风.大学生心理训练及其效果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2):74-76.
[4]彭移风.大学生营销职业心理素质训练与效果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46-51.
[5]涂勇.市场营销类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训练初步构想[j].决策管理, 2005(17):51-52.
abstract:in order to avoid that the graduates give up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or fail to play to the best professional level, this paper carried on the grouping study on marketing professional students,using spss17.0 software for items questionnaire data of chen xiangyun to carry on t test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workers exis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our aspects. on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unity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intense training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eventually form examination system.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实质;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是国际通行的解决大中学生学业与就业问题的学说和方法体系。职业指导是一定社会组织帮助人们走上职业道路的各种措施体系的总称,是对将要就业的学生和职业岗位不适应的已就业者的学力、智力、体力、个人性格、经历、志向以及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各种条件全面进行分析与了解,然后根据社会职业需要情况做出职业方面的建议,使其能够选择合适的职业和胜任工作,从而较好地完成个人职业定向的过程。
一、高校就业指导的实质应是职业指导
现行各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还保留着很强的行政工作痕迹,基本上是以把大学毕业生“送出去”为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没有以塑造大学生、“教之以渔”、提高其就业能力为中心。在实践操作中,当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大部分还停留传统的就业政策咨询、派遣等工作,政策解说、组织招聘活动、再加传授学生喜欢的技巧指导。毫无疑问,这些工作对学生就业是有帮助的,但这种应急性安排,同学生的职业生涯预备和发展相分离,只重就业之果而忽视发展之根,本末倒置。
(一)重就业率、轻就业质量
我国高校重就业安置的就业指导模式不利于就业质量的提高。在就业率成为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时,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就业率,不管就业质量如何,尽量让毕业生在规定的期限内找到一份工作,最终各高校的就业率都不低。但这种高就业率却掩盖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难,漠视了大学毕业生与民工同酬的极度不合理,漠视了重点大学就业率低过一般专科院校的非正常现象,出现高就业率下毕业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学校也诸多抱怨的现象。可以说是低满意度下的高就业率。
(二)先“就业”后“择业”
现行的就业指导工作围绕就业进行,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必然提出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先就业再择业”,越来越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的大学生起到了误导的作用。很多大学生在择业之初,没有慎重考虑,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进了第一家公司,无论这家公司是否好,是否是适合他的,总之在他们的心中,总是认为这一家只是跳板,更好的“一定”在后面。导致频繁更换工作单位,毕业十几年了仍不能定位。
二、提升高校职业指导方法
职业指导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涉及领域宽泛,有其特有的理论体系、工作规律和专业化的方法。以下从六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随着社会进步,学生对职业指导的需求不断提高。职业指导过程中咨询指导是一种常用的技术,顺利实施咨询指导,使指导者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非常重要。全面地接纳、关心、尊重学生,可以提高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同时可以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放松,畅所欲言,与职业指导人员交融在一起,促进问题的解决。应做到真诚相待,也要以生活中真实的自我与学生接触,坦率地与其分享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体会,并提供他所需要的各类信息。
(二)实行“个性化”指导
职业指导如何才能对学生更“实用”?关键应在“个性化”指导上下功夫。将职业指导深入化、体系化,转目前的“学校本位”、“团体辅导”为“院系本位”、“个体辅导”。
目前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其本质是盲目。在校读书期间普遍缺少对未来职业生涯的科学合理规划,不少在校大学生盲目跟风,走了很多弯路。考证热、考研热、考G考托热等等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大学生不甚成熟的心态,也造成大学生时间和精力的大量浪费。而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上,由原来的毕业生分配办公室基础上改组而来的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显然能力有限。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功能主要是组织一些校园招聘会,以及对毕业生求职进行一些团体指导。但由于人力物力所限,中心通常不会对毕业生进行个体职业指导和信息服务。而对非毕业班的学生来说,得到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相应咨询和指导就更为有限。因此,院系级就业指导体系的建设是无法忽视的一个中间环节,毕业生职业指导必须回归“院系本位”。只有在院系级层面上,职业指导才能更深入,才能真正把个体充分考虑在关注的视野之内,针对学生的学业情况和个性特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指出学生的症结所在;院系可以针对自己的每个学生进行相关的咨询或者职业发展方面的系统测验,完全有力量实现职业指导的“个性化服务”。
(三)搞好学生素质测评
在职业指导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哪些人适合做哪些工作。这就需要我们职业指导人员首先是能帮助求职者真正了解自我,解决这个问题常用的技术方法就是心理素质测评。目前常用的心理测评,按照与我们职业指导工作相关的内容进行划分,一般分为职业能力测评,人格测评,职业兴趣测评,气质测评等几类。随着测评技术的发展,目前人们又采取了情景测评技术。
(四)开设职业指导课
职业指导课程构建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实用性原则,要适合学生需要,满足学生要求,解决学生实际等,要注意充分发挥职业指导课程独特的教育作用。 二是针对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是实用性的进一步深化,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理想、做人、创业、求职和就业等问题,并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三是阶段性原则,内容体系的阶段性、层次性,是逐步完成职业指导目标与任务的客观要求,课程如何设置,每个年级实施的主要内容、完成的主要任务、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求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进程,不同时期的需要和困惑,分别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学生;职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271-03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者行列,据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超过630万人,可以说,高校毕业生已成为我国新成长劳动力的最重要群体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开展职业指导工作,进而最大限度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高校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
一、充分认识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战略意义
(一)做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保证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未来高素质人才的核心,是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关系到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全局。目前,我国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现代知识和技能的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基层、边远地区和一些艰苦行业,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高觉悟人才,但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制约和世俗价值观念的影响,当下不少大学毕业生陷入严重的就业误区,导致了很多需求高校毕业生的岗位无人问津、而毕业生想去的地区和行业又缺乏岗位的矛盾和现象,形成了人才的结构性过剩和令人痛惜的人才浪费现象。因此,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促进其充分就业,事关国家改革和发展大局。
(二)做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保持高等教育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的改革是要全面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大学生就业问题在高等教育发展链条上处于关键位置,高等教育是否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通常可以通过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反映出来,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也可以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际使用中,得到检验和评价。因此,通过职业指导这个中介环节,就可以对就业中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推进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整体办学理念的再定位,从而推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做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保持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包括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内的“扩大就业”部分,被放入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部分,这与党和国家高层以往把就业视作一个单纯的经济建设问题有战略层面的不同。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大学生身上,寄托着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希望,特别对于广大农村和城镇贫困家庭来说,解决了一个大学生的就业,就能使一家人脱贫。因此,做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高校毕业生这个群体知识层次高、活动能力强、影响力大,兼有离散性、流动性、从众性等特点,能否对其提供满意的职业指导服务和就业岗位以及相关社会保障,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大局。
二、以人为本,实施全方位的职业指导系统工程
(一)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高校的职能也历史性地发生了实际上的转变,即由传统的以培养精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型人才为目标定位向以培养学科基础理论与职业能力并重的复合型人才为主导培养方向的转轨。然而,受制于传统观念、教育管理体制、师资现状等因素,不少高校仍跳不出坐而论道的学院式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走上人才市场后就业能力仍然低下的缺陷凸显,因此,深化改革势在必行。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下,高校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更新培养理念,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来提升自身适应社会的办学能力。
高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上,应密切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态势,在周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和建设特色学科专业群。培养计划的制订,应兼顾专业知识结构和岗位职业能力结构,把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地位,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同时,不仅着眼于当前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还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多样性、多变性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对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在课程建设上,加强就业所需的针对性教学,以岗位职业能力规范为依据,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相适应、与专业教学计划相配套、规范且实用的课程与课程体系。课堂教学不仅要及时引入相关专业科技发展最新信息,不断更新和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展能力、合作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非技术性的职业能力。在开展好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为学生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训练。积极推进“双证书”培养培训制度,对学生考取与专业相关的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提出强制性要求,并把日常的教学活动与岗前职业能力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教学链。在教学管理上,采取灵活的机制,实行弹性学分制,建立动态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就业需要对专业计划滚动修改,同时,为毕业生顶岗实习和提前到签约单位见习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学生择业、就业的主动性。高校还要主动走出校门,积极开辟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在发挥自身科技、信息与人才优势为广大企业开展多元化服务的同时,努力开辟稳定的毕业生见习基地、就业基地和创业基地,建立起广泛而持久的互惠双赢合作关系。
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当前形势下,高校应突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师岗位考核体系的导向机制,建立起一支专业教学科研能力强、指导学生岗位职业实践水平高的师资队伍,真正形成学术与技术结合、学位与岗位接轨、学校与社会互动的良好办学格局。
(二)突出重点,努力推动职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
1.切实加强学校职业指导队伍建设
建立系统、高效的职业指导机构和队伍,是做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一些西方国家高校职业指导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有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职业指导队伍,并有足够的业务经费保障。如美国南加州大学规模虽不算大,却配有9名工作人员(多数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且年专项经费达42万美元,这在美国还处于一般水平。我国多数高校受制于人员编制、经费等因素制约,在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化、职业指导行为专业化、职业指导领域系统化建设等方面尚有较大差距。当务之急是尽快完善以就业指导中心为主体,学校和二级学院专职就业指导人员、辅导员队伍、专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学生就业自助组织相互配合的职业指导体系建设;同时,通过不断加大职业指导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力度,尽快提高这支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工作能力,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指导需求。
2.规范职业指导课的教学
个体的职业兴趣、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高校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也不是在面临择业时才有的单一事件,而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因此,高校职业指导课程应该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全过程。一般来说,大学一年级应着重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二年级应着重职业心理品质培训和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着重职业定向指导和政策法规培训,四年级着重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较为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职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要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实效性原则。要贴近学生实际,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对职业认知的水平、所学专业等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教学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尽量导入案例教学和情境式教学,力避空泛说教,能真正对学生起到职业导航的独特教学效果。二是系统性原则。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是学生得到全面指导的基本前提,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应完整、有序,不仅每个年级的指导内容要科学合理,而且各年级指导内容要相互衔接、分层递进、互为印证,使学生真正建构起求职就业所需的良好心理素质、科学理念定位和基本技巧能力。
3.教育和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合理就业定位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因为就业价值观念世俗化和就业期望值定位脱离实际,从而造成了人职匹配的极大不和谐。受消费主义文化主导的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少高校学生求职时一味追求所谓体面的职业,过分强调职业的社会地位;不顾自身条件,把目光盲目盯在报酬较高的职业岗位上;过分看重地理因素,走不出人才济济之地域的圈子;狭隘地理解专业,片面地强调所谓的专业对口;只图眼前一时的安逸,不顾及长远职业目标;等等,过高的就业期望值,无形中人为地抬高了就业门坎,从而使个体很难在现实社会中找到合适的就业位置。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团委等专职学生工作部门、就业指导课教师、“两课教师”、辅导员等要通过多种载体、以行之有效的多元方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找准就业定位,志存高远,努力把个人价值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在施展个人才能与寻求最大发展空间的结合部孕育和开拓自身价值的生长点,在就业、乐业的基础上实现建功立业的人生目标。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职业观,鼓励他们从最艰苦、基层的岗位踏实起步,先积累工作经验和职业能力,等时机成熟再去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边远地区、农村和城镇基层是富有生命力的就业增长点,要把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组织毕业生党员和优秀毕业生率先参与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三支一扶”、“农村教师特岗” 、“大学生村官计划”等项目中去,不断开辟新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导向作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天地。
4.积极开展心理素质测评服务
人的心理素质具有差异性、相对稳定性和可测性。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也像他们的指纹一样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每个学生的能力、个性、行为风格等方面都呈现出独特性,并且这些个性特征与不同的职业岗位要求具有密切关联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不仅有助于了解他们个人当前的素质状况,为目前的人职匹配提供指导性信息,而且还可以提供被测评者的未来发展可能性的信息。要了解个体差别,可以通过不同的心理测验进行,包括一般能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个性测验、人格类型测验等。测评指导教师要熟练掌握测评工具的运用方法,熟悉测评系统的标准化指数体系与常模,确保测评的信度与效度,及时反馈测评结果,并根据每个个体的心理特征开展个性化辅导和咨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智力、特殊能力、职业兴趣及人格类型等特征,指出其负面的心理品质和克服途径,帮助他们分析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
5.协助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设计,就是在对个体的内在心理特征和外在环境条件进行评定、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其设定明确的长期职业发展目标,并制订相应的发展步骤和具体活动计划。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职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协助学生找到工作,而且要帮助每个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并结合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确定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拟定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明确具体的职业生涯发展途径,设计具体的活动计划,以期实现个体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职业指导老师要在开展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和个体职业理想意向性咨询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自省分析、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帮助其分析自我职业取向的最佳选择,还要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定向和激励作用,让更多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并提前做好素质储备。
6.把创业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也是缓解我国社会当前整体性就业难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学生开拓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高校应下大力气做好国家各项有关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的宣传和引导,积极引导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发挥其在就业中的倍增效应。要突出创业教育的特殊重要地位,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力争使他们走出校门后,在适当的条件下敢于和善于自主创业,使更多的毕业生由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高校应加快创业教育的实体化建设,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建设创业基地,努力为毕业生创业搭建指导服务平台、培训平台和企业孵化平台,对毕业生创业给予大力度的扶持帮助,真正为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春华.大学生就业指导[M].天津:天津出版社,2000.
[2] 莫雷.大学生心理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3] 朱启臻.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 袁志刚.中国就业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5] 李学东.大学生创业实务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6] 吉拉尔德・科瑞.大学生最不能逃避的课[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3.
Discussion about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and implementing countermeasure
of the colleges vocational guidance work in the new situation
ZHANG Ru-shan
(Dongying vocation college,Dongying 257091,China)
摘要:本文对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剖析,创新提出了“六维引导法”,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 :企业 人才队伍建设 六维引导法
人才是企业成长与竞争之源,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并日益成为左右企业战略实现的关键因素。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一、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选拔模式单一。对干部、班组长及管理人员的选拔仍以组织选调为主,公开竞聘选拔力度不够,选拔面窄,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人才素质有待提高。人才开发、配置、培训、激励的整体联动不够,未能充分盘活人力资源存量,对各级各类人才的专项培养针对性不强,效果亟待提升。
3.人才评价不够科学。人才评价制度、标准、工作流程不健全,未能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且过于注重业绩,缺乏对行为、态度、能力的综合考量。
4.人才激励效果不佳。分配模式单一,结构相对固定,员工知识、能力的提升未能在薪酬分配中有所体现,仍然存在一定的“大锅饭”现象,激励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与策略
要实现企业的平稳有序发展,必须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秉承“人人都是人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理念,以“六维引导法(3-PC Inspiring Methods)”为统领,建立健全涵盖“选、用、育、留”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人才培育机制,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以事业造就人才,实行任职(Position)引导。健全人才成长路径,拓宽人才发展通道,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形成凭实绩论英雄的用才导向;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陈旧观念,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坚持用人所长、扬长避短;大胆启用青年人才,在人才成长的最佳期及时提拔使用,为其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灵活运用人力资源市场调配手段,通过组织选调、公开竞聘、挂职锻炼、人才帮扶等多种方式,把人才放在最适合的职位上,有力促进人才效能的充分发挥。
2.以培养锤炼人才,实行培训(Cultivation)引导。坚持“优秀人才优秀培养、重要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方针,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以能力为核心、素质与业绩为导向的“一体两翼”式培训;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异化的培养开发策略:经营人才注重经营技巧,管理人才注重管理技能,技术人才依托“项目制”,技能人才依托“导师制”,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为各类人才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创造条件;实施将才提升、专才培育、人才接力“三大工程”,构建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
3.以评价鞭策人才,实行绩效(Performance)引导。在工作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人才评价标准,量化人才评价指标,健全人才评价制度,优化人才评价流程,同时引入人机对话、情景模拟、心理素质测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从德才兼备、实绩贡献和前瞻发展的角度,科学评价人才,通过业绩看能力、透过能力看业绩,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活力、释放人才能量。
4.以氛围聚集人才,实行(Condition)环境引导。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给予员工平等的待遇和机会,提高其忠诚度与认同感,激发员工进取精神,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争做知识型员工;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氛围,在公司形成人人渴望成才、努力成才的风尚,关心人才、包容个性、创造条件,使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涌现。
5.以待遇留住人才,实行分配(Payment)引导。不断完善薪酬分配体系,坚持按岗定薪、按量定薪、按绩定薪,将收入与职责、业绩、贡献相挂钩;积极探索差异化激励分配模式,坚持收入分配向生产一线、关键岗位、优秀人才和骨干人才倾斜,通过实施专项津贴、提高福利待遇等措施,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方法,形成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报酬的激励政策。
【关键词】 师范生;必备素质;职业道德修养;提升途径
“人的素质是一种复杂现实的身心能量的整合。它是一个综合的整合性概念,而不是指向某一具体方面。”师范院校学生在校只管上课、考试两道关,完成学分就能从容毕业,知识容纳量极其有限的同时,还存在综合能力欠缺,综合素质现状不容乐观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2008年9月1日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其中规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包含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及终身学习等方面。并且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该《规范》分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6个部分,引导广大教师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所以在教师职业道德的改革下,结合我国高等院校的实际,应探究提高师范生自身素质和修养的途径。
一、提高师范生自身素质和修养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连串的师德败坏的现象出现在公众面前。据中新网2013年5月23日报道,广东雷州市英利镇某村小学校长郑某波自2013年5月以来,以辅导课程等为借口,将该校两名女生多次诱骗至学校宿舍实施。除了震惊社会的校园事件,2013年10月30日,成都市一名十岁男孩跳楼自杀,在语文课本上留下一行文字“老师我做不到,跳楼时我有好几次都缩回来了”;中新网报道,2013年6月20日江苏一名10岁女生因不会答题遭老师扇60耳光;厦门晚报报道,幼儿园老师结婚给全班孩子发请帖……个别教师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损坏教师道德形象和社会的认同感。这些偶发的师德败坏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应当从当代师范生抓起,找到提高师范生自身素质和修养的途径。
二、提高师范生必备素质的途径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播知识,目前,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一般来自于师范毕业生。所以加大师范生培养,使其具有教师的必备素质至关重要。
1、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
这是对师范生提出的基础要求。要求师范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相关文化知识,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在专业知识方面,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学习,如参加举办的大型专业讲座,教学参观,专业知识竞赛等活动。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为例,2012年开展首届历史学本科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反响。通过“听”、“说”、“读”、“写”这四项,使学生将其专业知识牢固掌握并扩展相关的文化知识素养,能够充分做好从事教师工作的准备。
2、打好基本素质功底
教师的基本素质功底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必有技能。它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汉字书写技能、现代教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技能、沟通交流的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和汉字书写技能是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技巧,包括:“三笔”、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如何强化“三笔”和两表达的训练呢?设立师范生技能专业培训课,对师范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举行大型的师范生素质比赛;开展微课堂说课比赛、板报设计大赛等。
(2)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在现今的教育方式下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师范生首先得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其次,学校可以开展“PPT课件制作评比”活动,使现代教育与科技紧密结合。
(3)沟通交流的能力是每位老师必不可少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交流及教师协调校内外的各种复杂关系。为了增强师范生这方面的能力,学校可以开展大型的交流会,班级集体出游活动,志愿者活动,开展主题班会等。
3、提高心理素质
只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才能健康的传道授业解惑,才能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培养师范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开设关于心理的专业课,组织学生观看励志片,定期给学生做心理素质测评等。
三、提升师范生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道德情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所以切实提升师范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新时期学校教育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1、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情感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灵魂,强化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这是教师职业专业化所不可忽视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提出,“情感人格型师范教育的建构”,认为教师缺乏这种素质,就无法真正理解教育,对教育没有热爱之情,是不可能自主的从事教育工作,只能是就知识论知识。
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所产生的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教师基本职业道德的标准,师范院校的教师更是这一标准的代表。在师范性的课程和校园内,应让师范生在优秀教师的典型事例中感受爱的教育力量。
先生在《教育独立主义》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从课程内容上,应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培养师范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从教学过程上,应重视人文素质养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为师范生提供一个舞台。
2、加强师范生的师德建设
长期以来,每每提到“师德”,大家想到的都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新时期师德的最基本核心是敬业,其次在此基础上第二核心是爱生,爱生是师德的一个重要核心,没有爱就说不上教育;师德的第三个核心是师格,师格指教师的人格品行,身为教师要严于律己。
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说过:“一流人品的道德品质比其单纯才智成就对于人类历史的意义更大。”首先要培养强烈的责任感。责任感是巨大的压力,督促人们奋斗,使人坚强;其次要培养师范生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视学生为自己的亲人。为此,学校可以开展教育实习、课程实习等项目,学生之间可以自主的组织活动和策划,举办大型的文艺晚会,宿舍装饰大赛,参加学生支教工作等。
综上所述,要提高师范生的自身素质和修养,除了要求师范生要对传统的专业知识与理论掌握外,还要进一步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综合能力系统化,并且改革传统的师范类人才培养模式,为同学们打造多样的职业情感体验、能力拓展的平台,提供丰富的实践训练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潜质,推动学生各项素质全面发展,为从事教师工作做好全方面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郭秀荣,高微.新时期师范生的素质教育与培养途径.高等建筑教育,2011.4.166-170.
[2] 傅宝英.从教师“教育爱”谈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培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1.101-104.
[3] 车文艺,石琴.师德建设的现状及思考.聚焦教育,2008.20.19-20.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