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载体 涵义 特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的覆盖面在不断地扩大,特别在高等学校,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涵义及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中所谓的“网络载体”即通过互联网这一先进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向大众传播丰富、生动、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从而帮助人们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涵义,必须理解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严格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过程中,主体是教育者,客体是受教育者,介体是主体对客体进行教育。第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必须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只有把握这个两方面才能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涵义。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世界,大学生又是接触和使用网络最为密集的群体,所以网络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载体。
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特征
1、网络载体信息传播和更新的快捷性。
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是高效性的传播途径。互联网是当今世界最具高效性的信息高速公路,传播速度的快捷、高效,信息更新快速,其信息更新周期以分钟进行计算,是其他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无法比拟的。这种便捷性有利于教育者通过网络及时传播科学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性。正因为如此,把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利于提高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2、网络载体信息的专门化和海量化。
整个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突破了国家、地域、民族的限制,将整个世界融入到一个地球村中来。以快速的方式将信息传送出去,并且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任何网友都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并在网络世界中输入信息、加工信息并输出信息。其所传播的信息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也有利于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因此,以网络为载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整合。
3、网络载体信息传播方式的交互性。
网络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是双向平等互动的空间。在这个平等互动的空间里,交流的双方是平等的、双向互动的,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积极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以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提供选择和引导的教育过程,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亲和力,体现平等性和交互性。网络载体传播方式的交互性就为在网上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技术条件,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三、以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原因
1、以网络为载体是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需要。
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扩大其覆盖面和影响力。使学生通过网络获得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同时,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信息,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影响,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形成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态势。而这就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有效性。
2、以网络为载体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网络传播与过去任何一种传播方式相比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同时,网络载体的运用还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其他方面的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例如会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明确的的现代化信息观念,注重双向交流,形成网络管理组织,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机制等。
3、以网络为载体是用先进文化占领新的思想阵地的迫切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网络为载体,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先进文化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让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中充分发挥重要作用,使网络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接受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以网络为载体是在网络条件下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网络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应充分运用这一新的载体,大力宣传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一致的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等等,要努力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生动活泼,各式各样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与特征
刘梅于2000年2月份在其论著中明确阐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她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根据传播学理论和思想宣传理论,通过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而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这是国内最早的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依托于网络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具有一下鲜明的特征。
(一)网络所含内容广泛,传播迅速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通过书籍、报刊等文字传播,由于版面有限,所含内容只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一方面,不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强烈关注,影响力较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托于网络新媒体来进行传播的,其传播方式不只是文字这一单一的方式,还配有图片、音频、视频等,表达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极易引起大学生的关注。随着网络的迅捷发展,人们经常使用QQ、朋友圈、微博等工具传播,其不断更新、数据变化快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好的传播平台。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与隐蔽性
网络是一个通过丰富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传播信息的共享虚拟平台,它具有开放性的鲜明特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缚,不受信息传播途径和范围的时空界限,使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得到共享,极大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学校、家庭、社会中,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隐蔽性也十分明显。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在课堂中进行的,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讲述。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受这一形式的限制,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师生间的沟通,师生间没有身份、地位上的差异,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轻松的氛围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更能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性、互动性强
网络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享有接受网络教育的权利,其中就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在虚拟环境中实现的传播过程。在虚拟环境中,受众所接受的一切均是网络所提供的,内容以及方式由教育者所制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学生面对面,一对一或一对多,教师的主导地位很明显。但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的主导性弱化很多,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传播过程中起到“把关者”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高校通过学校网站、论坛等网络工具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平等的氛围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网络使得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意义的单方面灌输向双向、多向交流和互动转变,这种转变,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需求,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需要。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
由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尚浅,学术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没有一个权威的表述,更没有优秀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范本,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没有进行理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学科深入研究。(3)没有形成一系列完整的理论指导体系。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空洞,形式单一,很多网站只是单纯的运用网络这个平台,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书本内容照搬到网络上,完全忽视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点,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即使一些高校设置了一些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的交流平台,但缺乏创新,更新滞后,网络优势的在线交流等网上互动更是形同虚设,网络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没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体现出来,难以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效果。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素养欠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教师专业和计算机技能都有较高要求,但高校存在着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不擅长计算机技能,网络技术应用水平高的教师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若两者不能较好地结合,势必会影响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很多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照搬书本,不能在线与大学生实行互动、交流,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密切相关,严重影响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工作。
(四)网络监管不力,不良信息充斥网络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的渠道较为广泛,而平台内容又具有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征,增大了对网络平台监管工作的难度,网络平台能控率较低。网络内容不规范主要是由于网络平台监管不力造成的。网络立法滞后,缺乏完整的网络立法体系,网络监管缺乏法律依据。目前,我国网络监管软件发展水平不高,无法对信息进行筛选,是一些黄赌毒不良信息充斥网络。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而无法自拔,导致大学生的人格扭曲,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解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重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网络化,是顺应时展的要求,满足大学生心里发展的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重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理念。不管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还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者来说,都应该认识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网络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是俱进的需要,有必要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目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如何摆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说教式的教育,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是当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进行宣传,也要对一些大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内容事例进行宣传,让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树立正确的意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单纯利用文字的形式来呈现内容,只会使大学生感到厌烦。所以,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采用图片、音频、视频等网络手段呈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将理论与具体事例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参与到热点事件的讨论中,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
(三)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高低。学校应该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力度,加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培训力度,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一个合格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有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良好的网络操作能力。具体来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一方面要具备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好地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应增强对网络技术知识的了解,具备较好地网络操作能力。此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应对网络信息进行实时审核,优化网络内容,提高信息质量,对大学生起到正面引导作用。
(一)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重要性。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协调四个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物质文明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有些人为了追求不切实际的超额消费或是为了自我享受而不择手段,忽视了精神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滞后,因此,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网络信息社会来说是势在必行,不可或缺的。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协调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同样也是离不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今社会进步和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人的素质的提高和成功不仅仅在于正确的处理与社会的关系,而且还取决于对社会的责任、认识和贡献,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类全面发展和成功的成功因素,在现今信息社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人类的政治思想教育素质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总是依赖于高素质的人们。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快了信息化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是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今信息化社会必不可少的形式和种类。因此,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和必然要求。
(二)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必要条件。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必要条件包括基本的硬件设施、教育环境、队伍建设和软件开发等多方面,这些基本条件缺一不可,缺少了将会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无法正常进行,要不就是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境脱节,无法有机结合。
二、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容
(一)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要统一部署和规划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积极的探索用积极、健康、正确的思想、信息和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从满足不同人们实际需求出发,利用网络广阔的资源为人们提供需要,进而不断的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确保设施和网络意识在不同地域、地区和不同部门能够相对的平衡发展。
(二)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机制。
在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时候,要根据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据上级的统一要求和统一部署,制定具体的管理和实施方案,确保实施方案富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在国家大方针政策的引导下制定网络信息服务和网站监督制度,加强网络管理工作,开展好网络道德教育工作,对每一位参与者进行科学化管理,使每一个人都能受益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三)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督机制。
监督是为了方便管理,也是属于管理的其中一部分。在当今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通过互联网能够接触的信息多种多样,良莠不齐,这对于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因此,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监督机制是必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的利用好技术、法律、行政等手段,构筑可靠地网络信息防火墙,广泛的调查了解和深刻的总结归纳广大网名的思想动态,建立良好的网路信息反馈制度,从而加强监督与引导的有机结合,发挥监督和引导的重要作用。
三、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需要坚持的原则
(一)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在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实施性,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要坚持合法性、全面性和优选性,要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手段,寻找能够达到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目标的所有可实施性方案。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在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时候要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要坚持实事求是,保证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程序科学化。要坚持以我国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的状况为依据,科学性原则是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生命线。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环境
[作者简介]吕新艳(1979- ),女,吉林磐石人,长春理工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李娟(1978- ),女,河南范县人,长春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吉林 长春 13002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057-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信息网络技术对高校学生群体的思维形式、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也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困难。如何在新时期网络环境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成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遇
一方面,新时期网络环境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了新空间,带来了新的教育方法。现代社会中网络的普遍使用,将每个家庭与学校、社会环境联系在一起,共同创造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大学生能够借助网络最大范围地了解党和国家最新的改革思想与发展思路,了解现代社会对大学生最直接的教育需求,提供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思想教育内容,与教师教学一起成为新的教育合力。此外,现代网络中的多元信息能够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范围,大量网络媒体具有传播信息数据方面的时效性、大量性等优势,能够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提供最及时的时事信息,从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类资料体现教学的多元化信息优势。另一方面,新时期网络技术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征,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时效性、广泛性等特点。网络技术以其信息传播迅速和交流便利等特征在现代化教育中占据了相当地位,这种便捷性突破了时间、空间以及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不必在固定的教学场所接受教育。这种教育模式适切高等教育,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大学生可以发挥其自学、自觉、好奇等学习优势,对课堂上感兴趣的教师教学观点和理论进行深入学习探讨,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更大的范围、更广的思路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成果。将更多最新的、最有价值的时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相结合,对大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是一种强化。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挑战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甚至是思想道德观念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网络环境下,多种思想政治文化观念相互交叉,众多信息的辨识度较为模糊,这让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围不断扩大,逐渐提升了难度,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巨大挑战。
1.我国互联网络秩序亟待建设与规范。互联网往往在社会中扮演着“不羁派”“自由派”这样的角色,在网络世界这种没有边际,完全开放自由的新新世界里,多种思想文化的汇集,各种不同国家不同价值观念都会在此得以体现。有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会借助网络对我国进行政治渗透和分化,以网络聊天、论坛跟帖等形式大肆宣传自己的思想意识和政治谣言,这种没有约束的言论带来的是网民的思想迷茫。大学生在我国网民中占据着一定的数量,思维模式和政治理念还没有定型的他们极易受到这种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甚至会改变自己的政治信仰,对理论产生怀疑,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很多学生都会对教师提出类似的怀疑类问题,且多引用网络传播的所谓“证据”,对我国的国体和发展表现出了“担忧”的思想,这是在混乱网络秩序下社会阴暗思想的直接表现。难以受到有效控制的网络媒体对于高校的舆论引导方向是难以把握的,特别是在国内网络监管技术和相关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仅依靠自觉性来规范网络秩序显然不足以起到预期效果。同时,网络对于科学有效的身份验证制度的缺失使得网络道德丧失,对于是非辨别能力较差而又有极大接受能力的大学生而言,极易出现“跟风”的情况,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大阻力。
2.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方式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而在高校教育中,掌握着主要的传播权与话语权的是教师群体,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角色来对教育主体进行有效控制和引导。但是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打破了这一常规,网络传播信息因其时效性、交互性、隐匿性、开放性等特征使得参与其中的网民失去了身份权威。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成型过程中,很容易在网络中放纵自己的言论和感情,这种无监管现象对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回顾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从1996年开始,我国互联网技术开始发展,并且呈现出惊人的速度。根据我国互联网中心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2年12月底,国内固定上网人数已有5.64亿人,网络普及率达到42.1%。网络信息的五花八门使其成为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除去网络中的大量实用信息外,也有一些、暴力、垃圾内容,杂乱无章的信息交叉纵横,使得我们的大学生接受到的网络信息有些过于“丰富”。而与之对应的高校课堂上,所传达的信息就显得有些枯燥无味,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成了学生“休养生息”的地方。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在大学生之间似乎变得无足轻重,但这却在提醒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境界,必须改变既有的教学方式,借助网络技术纠正大学生的现有思想。
就以往而言,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校园媒体广播为主要途径,高校学生们通过这些方式来了解大量信息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所以很容易达到高等教育的目标。在课堂上的思想教学和一对一的交流教学模式,以及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可以对大学生进行个人思想的引导和启发,这种较为深入且持续的教育带来的是对学生心理的根本性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因其针对性和及时反馈的特点,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较为透彻,而网络技术的加入直接改变了这种格局。大量信息的涌入和难于辨别的内容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同时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危机。
三、网络环境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进策略
一方面,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增加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但另一方面,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良好机遇和挑战。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上提出,“要充分发挥出互联网在我国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大作用,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观念与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我党宣传思想政治工作阵地,更加有利于拓展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震撼力与感染力,增强我国新时期的软实力。”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面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努力探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方法。
1.借助互联网络系统,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高校教师要正确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有意识地选择积极、健康的新时期思想意识文化占领我国高校网络环境主阵地。教师在教学中不应排斥网络技术,应尽量利用网络易于被学生接受的特点,为学生多介绍一些“红色”网站和论坛,鼓励学生参与到其他高校的BBS论坛讨论中,在交流中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准。此外,在本校网站上建立宣传党的文化的版块,外链一些红色经典影片和文献的网址,以吸引更多学生的目光。网络在拓宽学生信息知识的同时,也为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备课资料,拓宽了文化视野,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渠道。网络交流更容易暴露学生的内心想法,教师通过对校内贴吧和论坛的浏览,能够把握学生的基本思想走向,更好地制订教学内容。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用学生在论坛上讨论最为激烈的话题作为本节教学课的开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更愿意了解关于同一话题教师这一角色的观点。在课堂讨论中将思想政治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传递到学生中去,高校教育的启发式教学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以这些教育内容为依据进行更深层次的话题讨论,这样,教师在网络的利用上便占据了有利地位,发挥了网络力量的正能量。
2.培养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教学二者兼容的教师队伍。很多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教龄长,对于网络等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尽管可以与学校的宣传技术部门合作办理学校网站的思想政治版块,但在个人操作上能力上有所不足。这就要求高校在青年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中选拔一批较了解网络的人才,进行一定的网络技术培训,使其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内容与网络紧密融合起来。这种两种技术兼容的教师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与新闻时事和热点话题做一个紧密结合,改变书本的表述方式,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网络话语向学生传递思想政治内容。高校中这样一支教师队伍的存在,将教师教学从课堂延伸扩展到网络世界,教师可以以网络中的“楼主”“好友”等身份对大学生进行更为直接和深入的思想谈论,在交流中通过易懂的语言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传统课堂的一支粉笔、一面黑板的场景将会发生质的变化,如多媒体的引入、场景讨论的结合、视频短片的欣赏等。教师将网络技术与教学融合起来,不仅仅通过语言传递,甚至通过一个深入人心的微电影便将思想政治内容铭刻于心。
3.注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的网络生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是一大重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公开自己“潜伏”已久的网名,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诧异间接纳教师在教学中的身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进行更好的疏导,对学生的网络生活进行更好的引导。教师可以采用说教的方式,以自身为例引导学生采用正确健康的心理发泄方式,将学习生活中的烦恼以合理的减压方式来实现。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深层接触网络世界,澄清其中利害关系,明确网络文明与个人自律的底线,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避免网络沉迷。
总而言之,现代网络环境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多元的内容,扩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与空间。教育工作者在新时期要增强创新观念,努力转变自身角色,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不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这样才能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性与有效性,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亚萍.文学接受理论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4(11).
[2]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6).
[3]黄曙林,张淑萍.应用网络手段改进函授教育的策略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7(5).
[4]段鹏飞.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5]马国芝.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文化变异功能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5).
在利用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网络会带来很多负面的东西,谣言的散布、负面新闻的冲击等等都影响着我们年轻的一代。我们必须加强网络监管,坚决杜绝非法犯罪、暴力行径,让网络净化,共同传递网络正能量,传播网络好声音。
(一)学校组织给予保障
高校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教育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要给予积极的支持和保障,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要通过净化校园网络,制定网络管理条例,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氛围,过滤网络各种不良信息,形成科学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以引导和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不断的拓展。校级党委宣传部、团委,要以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道德风尚引导和管理学生的思想政治行为,以不断创新的精神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思政教师积极引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网络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教师提供了“第二课堂”,思政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利用这一新兴媒体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育,引导传递网络“正能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青年教师更应该参与其中,青年教师对网络的熟悉程度更高,运用更娴熟,更容易接受网络新潮流,因此,必须加强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中青年教师队伍的针对性培养,使其尽快成为既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又具备网络信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其他专业教师也应该更多地参与到网络与学生互动。学生会有对自己专业问题的困惑、心理上的障碍、就业的疑问等,专业教师通过互动平台参与解答学生的问题,既满足了教师与学生平等沟通的心理,也保护了学生的隐私。
(三)学生自觉参与大学生应积极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提高辨识、驾驭信息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中做出正确的信息选择,选取自己需要的、有利于自身成长成才的信息,同时还要自发的将正面的、有影响力的事例和典型得以发扬和传承,正确树立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此外,还应加强学生志愿者建设网络志愿者队伍,对学校网站、公众平台等进行不定期检查,一经发现不良信息立即举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有效的在网络上开展。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