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精品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高司函[2007]18号
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我部和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特尔公司)2006年共同签署未来五年合作备忘录的安排,2007年我司与英特尔公司将合作实施“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该项目将按照我部精品课程建设精神,支持高等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促进信息产业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与高校相应课程建设紧密结合,提升我国信息技术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要面向普通高等学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工程等相关院系,英特尔公司在2007年度出资支持10门计算机基础类及应用实践类课程建设。立项课程经过建设,通过验收并符合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条件的,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参评国家精品课程。同时,立项课程所在学校还将获得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课程计划的相应支持。
现将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 申报课程必须是在高校已经开设三年以上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及新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实践类课程。
2. 课程负责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
3. 申报的课程学时安排不少于32学时,平均每年开课次数不少于一次,平均每学期选课人数不少于30人。
4. 申报课程有支撑网站,并在网站上已经提供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
二、课程分类
2007年度“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申报主题分为两类:
1.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即主要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鼓励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增强师生互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内容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结合,教学内容能够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采用新的微架构或多核技术等。2007年重点支持微处理器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微机原理、操作系统、编译技术等内容的课程。
2.计算机应用实践类课程,2007年重点支持多核应用系统开发实践、多核程序设计、并行计算原理与实践等内容的课程。课程需提供系统的教学案例,通过实验案例,覆盖多核技术原理课程及多核软件开发技术的各知识点。
三、申报材料清单
1. 《“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详见附件一)。
2. 课程申请报告(由课程负责人撰写,要求详见附件二)。
3. 提供课程网址。网站上要提供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
四、申报程序
每所学校限报1门。请申报课程的学校于2007年4月10日前,将加盖学校公章的推荐公函和申报表、申请报告(一式二份)寄往我司。地址:北京西单大胡同37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科教育处(100816),联系人:刘苏明,,电话:010-66097821。
同时,请将申报表和申请报告的电子版于4月10日前发送至英特尔公司大学合作部,王靖淇,,电话:010-85298800-1580。
项目的评审由我司与英特尔公司共同组织,我司将在2007年4月底确认2007年度“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立项课程名单。立项课程将得到英特尔公司的资金支持。
附件一:“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
附件二:“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请报告(要求)
注:附件一和附件二的具体内容请访问网站。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精品课件 制作与应用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件建设的基本条件
1.计算机技术基础课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重要基础课,在原先的计算机原理、输入法训练、计算机辅助工具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文化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网络与多媒体应用等新技能,实用性更强。在改革理论知识传授方法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的技能,这不仅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而且成为其他专业的素质教育基础课。特别是对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辅更强,甚至成为各专业首选的必修基础课。
2.教师是精品课件制作的主力
教师既承担理论课教学,又承担实验课教学。他们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并且了解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接受能力,是精品课制作的主力和具体使用者。
3.教学手段的改革重在精品课件的系统化和专业化
作为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入门课,陈旧老化的黑板式教学,简单演示式的电子教案,已远远满足不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工作要求。高新技术应用软件模块的引入及多方位与相关学科的链接,进一步地要求精品课件建设的系统化和专业化。
二、精品课件制作与应用的几点体会
1.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件的系统化制作
精品课件的制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我们组建了课件制作小组,将计算机应用基础按章节、模块分配给有专业教学经验的教师,每一个课件量精确到每节课的45分钟,再将各位教师制作的课件集中起来。课件制作小组进行各课件的“串接”,然后按教学计划,课件随机由代课教师在课堂上应用。课后征求学生们和教师们的意见,经过后期改进,最后形成系统化的精品课件教学工具。在教学应用过程中,随着计算机新技术的推出,课件制作小组在原精品件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改进,使精品课件始终与先进技术接轨。
2.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件的专业化链接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对其他专业的辅助作用增强,成为其他专业首选的必修基础课,这就要求精品课件必须加强与相关专业的链接,因此课件制作小组特别增加了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比如我们在制作多媒体幻灯片教学的课件时,结合机加工专业的万向轴专业课教学,将万向轴的工作原理通过幻灯片制作并展示出来。再比如我们在制作“EXCEL电子表格”一节课件时,将财会专业的“数据统计”课程中的专业术语、计算化公式、统计报表结合赶来,深受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欢迎。这样既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新特点。
3.加大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件的互动性
应用精品课件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而精品课件不但是教师教学的平台,也是学生运用的学习工具。针对计算机应用课精品课件的使用,我们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精品课件放到了校园网上,以便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和下载。同时,我们向学生们公布了课件制作小组的邮箱并开通BBS,利用网络资源,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师生论坛供大家讨论交流。师生们还可以将自己制作的课件上传,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整体水平,还可以进一步促进精品课件的更新与改进。
4.大胆尝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新的考试方法
引进了考试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定期按精品课件的章节及教学进度进行阶段化、模块化考试。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每一节精品课件所讲解的计算机知识制作成题库。在每一个精品课件中,划定一定比例的学分,按总学分及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打分,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性。
三、验证教学应用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件的制作与应用,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在精品课件的推广和教育改革尝试中,做到了“理论讲解有载体、技能实训有实体”,受到了一线教师和其他专业学科教师的好评和学生的欢迎。个别班级的通过率达100%,教学效果和质量大幅度提升。
摘 要:本文结合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设计与实现,阐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点介绍了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建设、发展、改革及特色等。
关键词:网络技术;精品课程;课程体系;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我系“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自开设以来,逐步完善了课程档案、丰富了教学资源,2005年评为院级精品课程。2005年5月~2008年5月,本课程组借学院专业人才教学水平评估之东风,加强本课程建设,参照评估标准,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考核方法、工学结合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课程2008年评为山西省省级精品课程。笔者作为本精品课程负责人,现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实现概述如下,以期与同仁共勉。
1 本课程的历史沿革
1.1 第一阶段(1999-2002):课程开设与定位阶段
本课程开设于2001年,至今已历时8年。主要定位于学院计算机应用、金融、会计电算化等三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金融行业培训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由于当时硬件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实施。
本课程组于2003年9月,开始建立课程档案,当时的课程资源只局限在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案、课件、测试题库等。
1.2 第二阶段(2003-2004):教学模式转变阶段
(1) 教学模式转变
2003年12月,我院被国家六部委联合确立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04年4月、2004年10月,笔者先后参加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相关培训工程的培训,明确了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及办学指导思想;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研究并制定出“计算机教学改革方案”;带领我系专兼职教师全面开展了我院计算机教学改革。至此,计算机教学由传统的学科教育根本性地转向现代的职业教育。
(2) 课程体系构建
本课程组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遵循我院办学理念“理念先导、市场引导、素质主导、实践指导、就业向导”,不断更新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以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学生综合素质标准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本位,构建科学的、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理论够用为度,实践实用为主”的知识体系与技能标准。
(3) 课程内容整合
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技术应用已广泛应用于金融、工业、商业、教育等各行各业。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维护、管理以及互联网的应用已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和必备的能力。
本课程分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理论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技术概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传输介质与互联设备、计算机局域网、Internet技术及应用、网络操作系统简介、网络安全与维护等。实践教学包括: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网络协议安装、双绞线制作、双机互联、局域网组建、综合布线、子网规划与划分、Internet接入、Internet技术应用、杀毒软件的安装与设置、个人防火墙的安装和配置、数据备份与恢复工具的应用以及课程设计综合实训等。本课程以精简理论知识,突出实用部分,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赢得广大学生的喜爱及校内外专家的认可。
1.3 第三阶段(2004-2008):课程改革与完善阶段
(1) 师资队伍建设
2004年7~9月,我系组织本课程组相关教师参加国家CEAC网络工程师培训,9名教师获取“网络应用工程师”职业资格,2名教师获取“网页设计师”职业资格,4名教师获取“平面设计师”职业资格。培养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2007年7~12月,我系先后选派本课程组4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锐捷网络公司的网络技术培训,并获取“网络工程师”职业资格及企业网络培训讲师资格。进一步提升了我院教师的网络技术水平及行业知名度。
(2) 实训基地建设
1) 校内实训基地
2004年12月建立我院“计算机网络组网与维护实验室”;
2005年3月建立我院“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
2) 国家实训基地
2007年10月申请到“2007年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建设“网络技术实验室”。2008年6月投入使用。
3) 校外实训基地
太原市奥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山西省邮电建设总公司
山西华兴科技有限公司
以上实训基地主要用于我院师生、中职教师培训、金融等周边行业培训实训。
(3) 专业建设
1) 专业方向
通过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2001年开始至今,我系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方向进行了调整,其中增加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供学生在第二学期末进行专业方向选择。
2) 新增专业
2004年12月,经过专业论证,我系新增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并于2005年开始招生。
(4) 教材建设
本课程组的教师,针对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对本课程先后选用的《实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应用》等教材进行整合,编写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自编教材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指导教材》。
(5) 教学方法
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实际网络案例导入。首先让学生明确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情感目标,并将信息时代网络世界的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6) 教学组织
在教学组织中,采取分层次、分小组的教学组织形式。良莠搭配,使学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通过分层教学对基础不一的学生分配不同的实训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取相应层面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分组教学,既有利于提高学生互相交流、相互沟通、团队合作的能力,又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1) 兴趣诱导
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前,课程组教师准备充实、完善的教学案例及实习内容,这是一个艰苦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广泛地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包含一定知识点及技术含量的综合案例,使学生通过案例明确每堂课的学习目标及实习任务。
2) 分组学习
实践课采取分组学习,按课程模块进行分组。通过划分学习小组,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体现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由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参与。试行以来,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7)考核方式
技能考核:依据课程特色,本课程结合实训大纲及授课进度计划,适时进行考核。
综合考核:按照学院教考分离制度,参加学院期末统考。
资格认证:要求计算机类学生根据专业岗位需求,结合自身特点及优势考取“网络管理员”、“网络应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具备就业必要的职业技能。
2 本课程的建设特色
2.1 梯队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2005年以来,课程组重新组建了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合理、专业技能过硬的“双师型”优良教学团队。本课程组的所有教师均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取“国家CEAC网络管理员”、“国家CEAC网络应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
2.2 国家级的网络实训基地
2003年12月,我院被国家六部委联合确立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2007年10月,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了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领域“2007年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建设“网络技术实验室”。
2008年6月新建的“网络技术实验室”投入使用。
2.3 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本精品课程包含:课程描述、课程大纲(理论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知识结构图、技能结构图、教案与课件、教学指南、实训指南、教学视频、实训视频、在线测试、教学交流、工学结合等优质教学资源。
2.4 易于更新维护的精品课程网站
本课程网站由2005年的传统静态网页制作技术(Dreamweaver)改变为当今比较流行的动态网页设计制作技术(ASP),使网站界面更加人性化。网络资源获取在一个界面完成,更加方便、快捷,网站后台的更新与维护更加容易实现,课程组的教师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来更新、添加教学资源。
2.5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5.1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 以职业需求为依据,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按企业标准,组建“网络技术实验室”、“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
按职业标准,组织课程组教师,参加网管员、网络应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培训认证。
以企业工程案例导入实践教学内容,准确定位实践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按企业要求组织校内实训内容。
结合职业需求,组织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
(2) 以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开发校企合作实践教学项目
1) 与太原奥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针对网络技术课程的实训项目:
中小型园区网络构建实训项目
交换机调试案例
路由器调试案例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实训
2) 与山西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联合开发网络技术高级资格认证项目,学生可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综合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2.5.2 工学结合的改革及实际效果
(1) 顶岗实习
第5学期开始,安排学生分期分批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强化学生的认知学习能力,提高职业素养。
(2) 请进来
于2004年9月,成立计算机网络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及金融行业专家参与教学方案的设计与指导,并承担部分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
(3) 走出去
为了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选派部分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高新技术培训。进而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培训)。
(4) 毕业设计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以及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毕业前能自主确立选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提高了学生网络维护与管理技能,为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质量控制
通过对毕业生进行质量跟踪,获取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根据毕业生反馈意见,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本课程组及时采取分组、分层教学,效果显著。
3 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及课程建设经验,笔者认为,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的关键,课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
参考文献
一是提高了备课的效率
传统的备课方式,教师用在书写、绘图和查找资料等手工操作方面所花的时间很多,使备课占用教师太多的宝贵时间,也减少了了教师真正用来准备上课的时间。可电子备课,则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老师从上述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教师可以把更多时间放到思考课堂教学设计和做上课的准备上来。当然,这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为前提。同时,电子备课特有的修改和编辑功能,也更利于教学设计的完善。
二是提高了备课的质量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特有的资源共享性和信息的搜集功能,使得教师在备课时,除了教材和教参外,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和下载最新教学备课资料、优秀教学课件,这些信息和资料,开阔了教师的眼界,拓展了教师上课的思路,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己对信息的加工和创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
三是便于教师组建个人教学资源库
传统的纸质教案,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系统,教师一般要到第二或第三年再上时才拿出来参考。而教师在平时接收的很多相应教学资源和信息,很难及时收藏到原来的教案中来。而运用电子备课,教师可以随时对旧教案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平时在网络和报刊中看到的相应教学资料、课件等,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拷贝和输入保存到相应的教学单元中去,只要平时善于做个有心人,教师的电子备课系统,就是一个不断更新、完善和升级的动态系统,经过多年的积累后,就是一个十分完善的个人教学资源库。会减少许多重复性的劳动。
四是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
运用电子备课,教师可以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在电脑中建立相关的备课资料库。优秀的备课资料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财富,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运用电子备课可以方便的让其他教师共享自己教学资源也可以共享其他教师的资源和教案,方便相互交流,从而使更多教师上出精品课。
摘要:本文从政策支持、课程规划、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介绍了烟台大学在建设“数据结构”省级精品课程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数据结构;精品课程;课程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烟台大学“数据结构”课程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踏踏实实地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课程组承担的“‘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课题,获得了2004年烟台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得2005年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数据结构”课程在2002年被烟台大学评为首批校级优秀课,并于2004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烟台大学首批三门省级精品课之一;2007年又被烟台大学作为学校唯一一门推荐课程参加国家精品课的评选。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有如下一些体会。
1学校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一系列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早在2004年学校又出台了《烟台大学关于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国家、省、校、院(系)四级精品课程十年建设规划,积极组织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全面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精品课程建设全面带动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为本科教学提供高水平的课程教学平台。
根据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学校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形成并执行了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学校对各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聘请专家评估。精品课程重点建设项目实行激励滚动机制。学校投入大量的专项经费,支持精品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的网络建设、网络维护与资源共享。此外学校在职称评聘、岗位津贴等各个方面也向精品课教师做出倾斜,学校的这一系列相关政策,充分调动了教师参加精品课建设的积极性。
2抓住切入点及早规划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80年代初,“数据结构”课程才逐步在国内高校计算机专业开设,并成为国内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核心课程。ACM/IEEE CC-2004仍将“数据结构”课程列为核心课程之首,“数据结构”愈显出其在计算机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学校的支持下计算机系把“数据结构”课程确立为计算机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并有计划、有目的的给予重点扶持。
“数据结构”课程在我校的发展沿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学习、初创阶段:烟台大学是一所80年代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支援下新创建的地方性综合大学,1984年开始招生。“数据结构”是烟台大学计算机系成立伊始即开设的课程。当时计算机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都由清华大学的骨干教师担任。在此期间,烟台大学计算机系就有目的选择了具有敬业精神、教学效果优良的本系几位年轻教师组成了“数据结构”课程组,全面接受清华老师的帮助,接受他们的教学新理念、好经验和好方法。
初始发展阶段:1990年清华援建老师返回清华后,“数据结构”课的全面教学由烟台大学教师担任。由于学习、初创阶段的良好基础,这一阶段基本上形成了我校“数据结构”的课程体系结构,从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的确定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上都认真严格按照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高标准要求。
初级提高阶段:1999年学校提出了百门优秀课建设规划,“数据结构”课程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和提高的阶段。首先从教师队伍建设着手,一方面派教师出去攻读博士学位,另一方面吸取教学认真、效果好的老师进入到课程组,进一步充实课程组教师队伍。其次从教材建设和实验体系结构等方面做了精心的准备,并把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在:2002年达到校优秀。在此阶段,课程组进行了一系列教学内容和教学法的研究,发表了多篇课程教改论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现了2002年达到校优秀课程的目标。
提高阶段:随着“数据结构”的发展,算法在“数据结构”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为了把算法与数据结构紧密联系,2004年课程组教师在多年使用的教材和讲义的基础上编写了系列教材(《算法与数据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与习题》、《算法与数据结构考研试题精析》)3部,2004年9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教材把算法放在了“数据结构”教学中的重要位置。该系列教材覆盖了从课堂授课、课后复习和练习到考研复习材料等多个方面,满足了我校“数据结构”课程的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因此2005年至今开始采用自编教材。
从1984年至2003年,采用课堂讲授和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实习时间为16个机时。从2004年开始,增加了“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学时为24学时。在授课学期结束后采用集中的形式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设计一个综合性的数据结构设计题,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对数据结构的应用有了更为深刻和良好的理解,效果较为显著。从2002年开始,制作电子教案,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学,并在每一轮授课过程中进行更新,确保在课件中体现新的技术和理论。从2004年开始,使用自编教材配备的多媒体课件。同时在学校多方帮助下建立了“数据结构”教学网站,网址为,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网络课程、网络课件、考研试题等教学资料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同时设立了网上答疑系统,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方便的平台。
2006年,在学校各级单位的支持下,64学时的全程教学录像工作完毕,并且全部都挂到网上,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全方位共享。
这一阶段又吸收更加年轻的教师进入课程组,使教学队伍进一步壮大和年轻化。
通过各阶段不断的改革和建设努力,课程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获得2004年烟台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得2005年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此期间,课程负责人被评为“数据结构”课程群首席教师。2004年“数据结构”课程被评为我校首届山东省精品课立项课程,2007年该课程被推荐参评国家级精品课立项。
纵观“数据结构”课程在烟台大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的看到正是由于首先选好了切入点并及早做好长期规划,课程组有计划地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名校高水平教师的传、帮、带,课程组基本功扎实,师资队伍力量雄厚,为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重点抓好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数据结构”课程一直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核心课程。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据的基本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一些典型的数据结构算法及程序设计方法和技巧,要求学会分析数据对象特征,掌握数据组织方法和计算机的表示方法,为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相应的处理算法;要求具备算法分析的基本技术和能力,并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掌握开发复杂、高效程序的技能。课程组主要从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和实践性教学的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建设。
根据课程的重点(如线性表、二叉树、排序等)和课程的难点(如图、集合等),课程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采用多媒体授课的方法,将算法思想通过CAI课件进行动态的演示,使学生通过直观的认识掌握抽象的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分析实例,让学生通过各章的基本实验理解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设计复杂的程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从实践中理解并掌握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课程组进一步提出了“以理论学习为主线,以课程实验、项目设计为补充”的数据结构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让学生学会如何把书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软件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实践活动通过两个环节来实现,第一个环节为课程实验(16机时),较偏重于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实验题目与章节内容相呼应,随课堂授课内容分散在整个学期进行。第二个环节为课程设计实习,用集中的一周时间(24学时)进行。课程设计是进行软件设计的综合训练的第一门课,包括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程序设计基本技能和技巧,以至一整套软件工作规范的训练和科学作风的培养。课程设计规定若干难度较大的题目,学生可在这些题目中任选一题或两题完成。
通过实验实践内容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组织数据和编写较大型程序的能力;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算法设计所需的技术,为整个专业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课程设计课从设立以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课程设计才更加真正了解了数据结构,对课程期末考试的算法设计题目也更加胸中有数。
4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学校和院系各级部门为本课程提供了大力支持,从教材、配套实验教材、实验设备以及实践性教学环境和网络教学环境等各方面都为课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本课程在教材的选择上,一直选用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的教材。对于应用型高等学校,教材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尤为重要。本着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的原则,课程组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教学实际编写了“数据结构”系列教材三部。其中的《算法与数据结构(C语言版)》在每章最后都单独增加一节算法设计举例,这个内容实际上把本章进行了一个高度的概括,使得学生能够从更高层次理解本章的内容。三部教材是课题组多年教学研究结果的结晶,在教材教学的内容安排及顺序以及所选的例子等方面都做了精心的安排,覆盖了从课堂理论授课和学习、课后练习和作业、实验课到考研复习材料等有关教学的各个方面,把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融为一体,满足了我校“数据结构”课程各层次学生的需要。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和考研成绩的检验,证明我们所编写教材的科学性。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课程组教师对所编教材多次开会进行研究,对教材中出现的疏漏之处进行了修订,到目前为止教材均已重印多次,并于2008年出版了第一部教材的第二版。
实验环节采用自编教材《数据结构实验与习题》,该教材详细列出了具体的实验要求和内容,使学生充分了解每次课的实验目的和步骤,消除了学生实验的盲目性,使学生有预习和编写静态代码的时间,增强了知识的系统性。同时将每次的实验内容上网,在实验结束后将程序代码放到网上供学生参考。经过各学期的教学检验表明教学效果良好。
实践教学一直在我校的实验中心机房进行,做到了人手一台机器,指导实验采取教师加实验员加学生小教员相结合的方法,尽最大程度保证指导的时间和质量。2005年计算机学院创建了本院的开放性实验室,该课程的实验采取了在开放性实验室进行的方法,提高了实验的效果和质量。
网络建设方面,在学校、学院和网络中心的大力支持下,课程的网络建设有了一定的成效。课程网络主页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教学文件、教学系统、辅助教学系统、考研辅导、远程教学系统等不同的模块。目前课程的全程教学录像也已经上网,学生可以随时在线或者下载收看学习。该课程网站的访问点击率已经达到近16万人次。经常有不少兄弟院校的教师或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向课程组教师索取相应资料并进行探讨。该课程网络主页在学校服务器无故障的情况下全天24小时对校内外开放。这些网络资源对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现个性化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课程组同时还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计算机学院与大型企业东方电子集团公司合作建立了“东方电子实习基地”,通过在基地的参观和实习,使学生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尽管或许和课程内容看上去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通过参观学习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想象,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5充分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从传统的粉笔+黑板模式为主过渡到“计算机+大屏幕”为主的授课模式。授课的电子教案开始时使用以静态文字为主的Powerpoint幻灯片方式提供,现在采用以动态算法演示为主的CAI和多媒体课件;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算法用形象的动画在屏幕上展示这些抽象算法的执行过程,辅之以板书交流,大大增加了从教师到学生传递的信息量和信息种类,有助于建立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入理解与掌握。
在教学手段上:通过研制和引入课程辅助教学软件CAI,融入新的教学理念。通过采用模拟方法、单步显示、自动演示多种方式,突出实质观察算法实现过程。在CAI个性、针对性和交互性的基础上,渗透模块化、抽象和信息隐蔽等新观点、新技术,使教师在讲课中可以对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为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发挥提供基础。课件和CAI教学已在我校5届学生的教学中应用,课件作为远程教育的教学工具,便于学生课后的学习和答疑,使授课过程突出重点,发挥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能力优势,提高了教学质量、效率与效果。
此外课程组还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基于Internet的数据结构试题库系统。根据教学的需要,自主开发和建设了标准化试题库,将多年搜集的各个高校的考试试题和考研试题加入到该系统之中。该系统可以根据教师的需要,进行随机抽题或手工选题,能够生成完整的试卷和试卷答案。
教学辅导方式上:从传统的辅导老师面对面的辅导教学逐步过渡到教师辅导与通过校园网进行实时联网辅导相结合的方式。答疑系统开通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同学中的影响也很大,现在许多同学都将自己的疑问提交到网上,教师基本上都能在第一时间给出问题的解答。网上答疑也是精品课建设的一个重点,让同学们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提交到答疑系统,教师统一作出回答。开通答疑系统有三个好处:消除学生提问时的恐惧心理;避免重复回答;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目前,学校已经投入专项资金建立起了Blackboard教学平台,学校将分期分批地把学校各级各类精品课和优秀课接入到该教学平台上,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教学和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数据结构”课程将被首批接入到网络教学平台,课程组将很快在该平台上创建在线课程,并将使用该平台和学生开展在线讨论。该教学平台的使用必将为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6教学法研究常抓不懈
教学法研究在课程建设中始终不断线。课程组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定期讨论、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探讨某个章节某个内容的教学方法以外,课程组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于2005年成功的举办了山东省高校首届“数据结构”课程建设研讨会,来自29所高校的教师代表们热烈的讨论了“数据结构”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课程的教材建设、课程的课件建设、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课程的考试改革以及建设精品课程的经验。大家普遍反映这次会议开得好,问题讨论得透彻,希望今后能定期召开。课程组也通过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该精品课的影响,同时也为该课程的进一步建设吸取了很多兄弟院校的很多有益的经验。此外,通过课程组积极协调,于2007年11月专门邀请全国“数据结构”课程知名教授、国家《数据结构》教材特等奖获得者、清华大学严蔚敏教授,到我院讲授了6学时的“数据结构”(集合一章)课,课程组全体教师全程聆听了严教授的讲课,课程组还和严教授进行了多次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这对课程组的教学工作是一个巨大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