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

财务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

财务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范文第1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降低自身的税收负担,必须要做好纳税筹划工作,有效预防纳税筹划风险,从而增加自身的收益,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在纳税筹划方面的研究还相对不足,难以形成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理论,其风险研究缺乏应用性和针对性。本文就对纳税筹划的主要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试探性提出有效的规避措施,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纳税筹划;主要风险;规避措施

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有效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企业应对自身的发展战略加以重视,关注纳税筹划工作,促进自身应纳税款的降低,强化市场竞争实力,实现自身的最大化利益[1]。当然,高利润伴随着高风险,纳税筹划虽然能够产生节税利益,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政策风险,经营风险等,因此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工作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有效预防风险,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纳税筹划概述

(一)含义

纳税筹划也称之为税务筹划或税收筹划,其主要指的是纳税人以政府税收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为指导,事先筹划自身的经营活动,并科学合理选择纳税方案,从而充分行使和享受自身的合法权利,降低税收负担,实现自身最大化价值。一般而言,纳税筹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伴随着公民依法纳税意识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法治化与规范化的提升而出现,能够有效促进纳税人税收负担的降低,因此其也称为“节税”,纳税筹划的发展前景将会更为广阔。

(二)特征

对于纳税筹划而言,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事先筹划性。就纳税筹划行为来看,纳税人需事先调整与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并对行为和结果加以重视,保证纳税人的筹划行为。如果纳税人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税收负担问题没有进行充分考虑和合理安排,即便最后能够促进税收负担的减轻,仍然不属于纳税筹划。二是合法性。纳税筹划应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保证其行为的合法性;而违法行为应结合法律加以惩处,即便其没有收到法律的处罚,也不属于纳税筹划行为[2]。三是税负减轻的目的性。纳税筹划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税收负担的减轻,达到最低税收负担,从而保证纳税筹划行为的成功。纳税筹划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纳税时间的推迟以及减少应纳税额等都是税收负担减轻的具体表现。

二、纳税筹划的主要风险

纳税筹划风险主要是指纳税筹划活动受不同因素影响而出现失败的可能性。一般纳税筹划风险主要包括竞争风险、经济风险、经营风险、意识形态风险以及政策风险等。

(一)竞争风险

竞争风险主要是指纳税人没有全面认识到纳税筹划的作用,导致自身利益和竞争实力的降低,从而产生竞争不利风险。纳税筹划作为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企业能够利用筹划减轻税负,增加利润和整体效益,强化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实现最大化价值。如果企业认为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难以减轻自身税收负担,因此出现少缴税款或偷税行为,这样不仅会降低既得利益,也会影响自身的竞争实力,不利于参与竞争活动。如尤丽华公司的两家姐妹公司,分别设在荷兰和美国,并在我国设有多家子公司,涉及到快速食品、化妆品以及香皂等领域。由于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税制,该公司在进行纳税筹划活动时聘请了多名高级专家,一年即便只节税一项,就能增加数百万美元收益,有效促进了自身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

(二)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主要是指纳税人因纳税筹划成本难以收回,承担法律责任而多支付和多交款项,从而产生的经济损失。一般纳税筹划成本包括公共协调费用支出、企业职工福利支出、工资、方案筹划费以及其他费用支出等。如果纳税人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漏税,其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与义务,必须要交罚金和滞纳金,并接受税务机关频繁和严密的稽查,这样会降低自身的信誉和销售,减少客户,导致经济损失的增加。

(三)经营风险

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市场和管理等方面的变化,导致其生产与销售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一般经营风险主要表现在财务风险和经营失败这两个方面,其对方案具有根本性和重大性影响[3]。对于纳税筹划方案而言,其主要是合理预测企业的经济活动,如果其基础出现较大变化,将会影响纳税筹划。例如在对利息费用进行纳税筹划时,如果采用财务杠杆效益,一旦企业资金或利率出现变化,企业将会面临严重的财务负担,影响利润的提高。

(四)意识形态风险

对于意识形态风险而言,其主要是指征纳双方在纳税筹划效果和目标等方面存在的认知,从而产生风险。由于纳税人生产经营行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其实际经营过程中往往会自己确定筹划方案及其实施,税务机关不参与其中,而方案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主要取决于税务机关对其认可度。如果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对税法精神的理解难以形成一致,税务机关将可能会认为该方案与税法精神不相符合,影响方案的具体实施。同时纳税筹划是对边缘效益的追求行为,其不合理行为将会被税务机关认为是偷税和逃税等行为,影响纳税人的经济效益。此外,纳税筹划应具备合法性,但是部分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对其具有较高期望,难以全面理解纳税筹划的概念,将其与欠税、漏税和偷税等行为混为一谈,导致方案的税务机会成本过高。

(五)政策风险

税收政策的变化主要指的是国家税收法规具有不确定时效时,往往会导致纳税筹划行为存在一定的风险性。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受经济结构以及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税收政策也不断变化,从而适应经济的发展[4]。纳税筹划作为一种事前筹划行为,其多是以现有的税收政策为依据来设计方案,如果税收政策出现变化,将会导致纳税筹划方案缺乏合理性与合法性,产生纳税筹划风险。如在2006年之前房地产企业可采取一方出资联合建设项目,另一方出资土地,并且出地一方不需土地转让所得营业税以及土地增值税等税种加以缴纳,但是随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的下达,该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纳税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由于税收存在无偿性特征,其会对纳税人的经济利益造成不利影响,导致纳税人难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纳税人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对政府立法精神和税收政策进行认真把握,并从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采取有效的纳税筹划,促进自身税收负担的减轻。同时,我国相关税法不够健全和完善,虽然税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稳定性以及原则性,但是其难以及时修订,导致纳税筹划风险产生,影响纳税人的经济效益。

(二)主观原因

税收主要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众对社会产品的需求,从而进行相对规定、无偿以及强制的分配,纳税人不需付出代价以及直接偿还,这使得纳税人开始采取措施来促进自身税收负担的减轻[5]。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要扩大自身生产经营的规模,选择新工艺和新技术改造固定资产,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自身的收益。一般情况下,如果生产力水平较为稳定,经济资源有限,且生产成本降低和收入增长存在限度时,纳税人只有降低税收成本,有效采用纳税筹划方案,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税收政策原因

我国社会经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不平衡的区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经济发展受阻,因此调整产品与产业的结构,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应将收税的经济作用加以充分发挥,制定行业、产业、产品以及区域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为纳税筹划提供可操作的空间[6]。此外,由于国与国之间存在不同的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国情,因此税收制度也不尽相同,税基和税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使纳税人的选择机会变多,便于纳税筹划的操作。

(四)纳税筹划人因素

纳税人在开展纳税筹划工作时,如果难以全面理解和熟悉税收与财会业务,对纳税筹划风险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了解,存在判断失误现象,将会影响该工作的顺利实施。一般因纳税人产生的风险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信用丧失的风险;二是无法有效运用与执行相关税收政策的风险;三是难以全面准确理解税收政策的风险。

四、纳税筹划风险的主要规避措施

(一)提高纳税筹划风险的意识

由于市场环境存在复杂性、多变性以及不确定性,导致纳税筹划风险时刻存在,因此纳税人应对这些风险加以正视,并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其保持警惕性。同时纳税人可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设备,创建快捷合理的纳税筹划预警系统,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及时收集与整理,综合分析影响纳税筹划的风险因素,便于纳税人做好预防风险的工作,保证纳税筹划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经济效益。此外,在实际纳税筹划过程中,纳税人应对其风险进行充分考虑,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合理的决策,制定科学的纳税筹划预警系统,使其具备风险控制、危机预知和信息收集等相关功能。这样一旦出现潜在风险,筹划人员则能够利用其对风险产生的根源进行详细分析,做到有的放矢,预防风险的出现,提高纳税筹划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强化风险管理

首先应对纳税筹划方案进行综合衡量。成功的方案应具备合法性与合理性,能够有效实现预期的效果。当然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导致纳税人管理成本的增加,因此必须要重视其对税负产生的影响,综合考虑税收环境变化以及战略规划等对其的影响,从而保证纳税筹划活动的顺利实施,减轻税负,增加收益。其次应对税收政策动态进行及时全面把握。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就是税收政策,在其基本稳定条件下,以经济运行状况为基础适度调整政策,如调整利息税税率等。纳税筹划会受企业经营活动、国家政策以及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风险,这要求纳税人应对税收政策情况进行及时了解,系统学习税收制度和法律法规,对税法细节变化进行全面掌握,建立相关信息数据库[7]。同时纳税人应对税法精神进行科学把握,对税收政策的变动情况进行合理预测,重点掌握市场经济的动态,从而保证纳税筹划方案的准确性、预见性、合理性以及合法性。最后应对利益与风险关系进行合理把握。纳税筹划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节税效果,因此必须要全方位监控风险情况,对成本效益进行准确比较。如果方案实施成本高于收益,存在一定的风险成本,应以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放弃或优化纳税筹划方案,保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三)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纳税人享有的权利是纳税筹划,则依法纳税是其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对于企业而言,其会计核算资料是其纳税基础,因此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的税收政策以及财会制度的标准,依照法律要求对会计凭证和账册加以设立和规范,并相税务机关及时报送财务报表,保证纳税筹划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企业应对内部管理加以强化,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从而达到纳税筹划风险的有效预防。

(四)强化纳税筹划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纳税筹划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较强的综合性,纳税人在进行筹划活动时应对会计和税法的相关内容加以全面掌握,并了解物流、贸易、金融以及投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8]。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缺乏专业人才,要想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可聘请注册税务师等专业人士进行纳税筹划业务,从而保证纳税筹划的合理性与规范性,促进纳税筹划风险的降低。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开展纳税筹划工作时,由于主客观因素、自身原因以及税收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导致纳税筹划存在竞争风险、经济风险、经营风险、意识形态风险以及政策风险等,影响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市场竞争力,无法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对纳税筹划进行正确认识,提高提高纳税筹划风险的意识,强化风险管理,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强化纳税筹划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从而保证纳税筹划活动的顺利开展,减轻税负,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剑云.纳税筹划风险应对策略探讨[J].才智,2011(01):7-8.

[2]靳占宁.浅谈企业纳税筹划[J].中国集体经济,2011(19):95-96.

[3]郭文.企业税务筹划中的风险与规避问题探讨[J].市场研究,2011(07):57-59.

[4]伍冬凤.大型商业连锁集团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及其风险分析[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6):24-26.

[5]伍冬凤.商业连锁企业纳税筹划风险检测及策略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2):64-65.

[6]陈磊.新增值税法下纳税筹划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0(21):89-90.

[7]李静荣.试析企业纳税筹划中如何做好风险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4(12):256.

财务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内部控制

新医改的推进,拉开了新时期医疗事业改革发展的序幕,强调医院在适应新医改的同时,应着力于内部控制的建设,以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发展需求。当前,医院在新医改的推进之下,取得了诸多的改革成效,但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机制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医院应紧扣新医改的步伐,在深化内部控制建设的过程中,从改革发展的长远视角出发,通过制度的完善、机制的健全,夯实医院内部控制的内外基础。

一、新医改下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是新时期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创设新的医疗环境、形成新的医疗体制,推进医疗事业面向未来发展。

(一)优化医院内部环境,确保经营管理有序开展

医院作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医疗事业,要求良好内部环境的创设。新医改的推进,强调医院应着力于内部控制的优化,提高内部控制在推进医院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依托医院内部控制,优化医院的内部环境,为医院经营管理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通过优化资产管理、资金管理和会计管理,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效率,更好地适应新的医疗环境、新的医疗制度。并且,医院内部控制的全面开展,为医院成本核算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来源,也为医院财产、物品等的保管及使用提供了有效且安全的保障。

(二)提高医院运行效率,有效控制医院运行成本

运行效率的提高是新医改下医院内控优化与调整的重要内容,强调内控制度的建立,强化与有效考核管理的衔接。一方面,医院运行效率的提高,依托于内部管理制度体系的形成,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为导向,为医院运营管理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另一方面,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有效控制运行成本。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之下,通过内部控制管理的实施,优化医院资产配置与使用,降低医院运行的成本,适应新医改下的医疗环境。

(三)增强医院竞争力,提高医院管理及服务水平

医疗体制改革着力于医疗市场化发展的推进,通过公平、公正的医疗市场竞争,盘活医院资源、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为此,医院在新的医疗环境之下,一是要着力于内部控制管理,提高医院的服务管理质量,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二是提高医院运行的安全性。通过财务管理水平等的提高,避免因财务管理等风险状况的发生,而对医院经营管理造成影响;三是基于全面内控体系的建立,为医院适应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新医改下医院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在医疗改革之下,医院的经营管理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日益增强,强调内部控制建设在提高医院改革中的重要性。

(一)内部环境缺乏:内部控制环境不足,缺乏组织实施的基础保障

良好的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全面实施的重要保障,而医院缺乏对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视,在内部环境的创设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对内部控制缺乏重视。在“重经营、轻内控”的管理理念之下,医院内部控制的组织实施,缺乏领导层的重视,以至于内部控制建设缺乏必要的资金、人员等的支撑。并且,医院上下缺乏对内部控制的准确认识,从各科室,到各个岗位,都以“事不关己”的态度,对待内部控制工作,群众基础不牢靠;二是医院组织结构不合理,内部控制建设力度不够。新医改下的医院改革,强调内部组织机构精简,消除机构冗余、管理层交织的现状。而从实际而言,医院仍存在组织结构重叠、人员素质偏低、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导致责权不明晰,影响内部控制的全面实施。

(二)内控制度缺陷: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制度的导向力发挥不到位

医院全面实施内部控制管理,依托于内控制度,强调完善的制度实行为前提。而医院内控制度的缺陷,一直是影响内控管理的重要因子。首先,内控制度不完善,缺乏制度的规范化建设,特别是岗位分离制度的缺失,弱化内控管理的有效性。由于内控管理涉及面广,在不相容岗位上设定分离制度,是确保相互监督及制约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会计内控管理等方面,岗位分离制度的缺失、监督管理制度的鲜有执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出现挪用公款等问题的发生;其次,内部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难以满足医院经营管理发展的内在需求。医院在医疗器材、药品及基建等方面,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成本控制流于形式,导致医院面临诸多的内部风险;再次,财务管理预算体制不完善,预算编制脱离实际,预算管理的重视与执行不到位,进而影响预算管理在医院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三)监督管理不足:内部审计效能不充分,弱化了内部控制的作用发挥

内部监督管理是内部控制作用的重要发挥,强调监督力量的建设,以确保医院有序、稳定的经营运行。当前,监督管理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在对医院的监督方面,缺乏对医院的审计监督,导致医院经营风险加大,医院腐败问题的频繁发生,不利于医院在新改下的改革发展;二是内部审计建设不足,内部审计力量单薄,并且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欠缺,难以在内部控制中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权威性;三是医院内部的“文化”欠缺,医院内部的文化软实力正成为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主要是医院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缺乏会内控环境的建设,医院职工的职业道德、岗位职责教育的缺失,让医院在新医改下的内控成效被削.弱,难以满足并适应当前的新医改环境。

三、强化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应对措施

(一)夯实基础:切实强化内部控制意识,优化医院内部组织结构

良好的意识形态,是提高内部控制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医院应在夯实基础的过程中,强化机构与意识的提高,以良好的意识形态,推进医院内部控制建设。首先,医院领导层要对内部控制有正确的认识,将内部控制纳入考核管理体系之中,明确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其次,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强化医院上、下对内部控制的认识,通过教育培训、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医院各科室、各部门在贯彻、落实内控制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再次,优化医院内部组织机构,消除组织机构冗余、重叠带来的责权不明确的问题。各科室、各部门要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并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发挥主人翁的重要作用。

(二)完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创设良好的内部环境

内控制度的完善,强调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化制度在规范管理中的重要性。为此,医院完善内控制度的着力点在于:一是完善分离制度。在岗位职责及管理中,为了提高内控管理效率,应针对不相容岗位建立分离制度,通过制度形成相互监督、约束的效能,进而实现责权分明的管理现状;二是落实会计管理制度。通过会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实现财务的标准化、规范化,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三是完善内控处理程序。内部控制的科学化,强调医院应形成完善的内控处理流程,提高内控管理效率;四是完善内控风险评估制度。日益复杂的医疗环境,强调医院在适应新医改的基础之上,应强化对风险的防范,通过风险评估制度,发挥内部控制在提高医院经营效率、规避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健全监督机制:强化内部审计效能,确保内部控制建设落实到位

财务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日显其重要性。依照2007年统计数据,民营企业创造的增加值已占到2006年我国GDP总量的60%以上。然而,在民营企业显现重要性的同时,其普遍存在的经营风险亦倍受关注――民营企业经营失败显著高于传统国有企业。对此,研究者除了通过公司治理不健全而引发内部风险控制缺陷来给予解释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存在于企业具体经营决策失误而导致的相关风险,多元化引发的风险就属于此。

对于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价值之间关系的研究,尚未有统一之结论。一般来看,存在多元化溢价、多元化折价和多元化与企业价值无关等三种观点。但事实上,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结果的主流来看,多元化折价观点一定程度上更占上风。

多元化折价,即多元化经营将降低企业的价值,认为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的绩效为负向关系。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公司制企业的问题:具体而言,企业管理者有可能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而进行多元化(一般认为多元化、大集团将带给职业经理人更大的荣誉感和更高的薪酬),导致企业会并购没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业务,从而降低企业价值;同时,多元化程度加大,将导致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企业营运成本的增加可能会大于多元化带来的利益,从而降低企业价值。

就国外而言,相关的文献较多。其中,Berger,Ofek(1995)通过对经营单元的加总价值与公司价值的对比,揭示出在1986~1991年间,多元化经营平均带来了13%~15%的损失,其原因是多元化企业存在过度投资和交叉补贴问题。但是,多元化经营带来的税收利益减小了损失。与单一经营企业相比,多元化企业内的部门经营盈利能力较低,过度投资倾向更大。在国内,李善民、朱滔(2005)则以1998~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251起多元化并购事件为样本,考察了多元化并购公司的长期市场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元化并购公司股东在并购后1~3年内财富损失达到6.5%~9.6%。

与此同时,研究者更倾向的分析路径是多元化经营带来了经营风险、融资便利和税收利益等问题,这些因素对股东利益的汇总影响,才是多元化是否存在价值的判断依据。

二、民营企业多元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风险与表现

虽然问题的两方面因素都可能导致多元化折价,但显然第一种分析范式对我国民营企业多元化发展的价值判断意义不大――毕竟在我国,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保持统一,因而逆向选择的问题并不严重。研究者更应将分析的重点放在多元化本身所带来的成本和收益问题上。

基于上述考虑,可以将我国民营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风险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战略决策风险。多元化经营意味着企业要将有限的资源投入更多的经营领域,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原有的经营主业。如果管理者不能有效增加新项目占用资金的收益率,将直接导致企业整体收益率的下降,特别是企业投资较大新项目,若缺乏对前景的准确预测,将直接面临财务状况的恶化甚或财务危机的出现。目前看,民营企业由战略决策导致的多元化风险较为常见。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现代企业多元化途径中较多采用并购方式,并购决策的科学性对民营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成败至关重要。较多民营企业由于缺乏对企业经营战略的科学考量,不能充分考虑被并购企业与本企业间的战略匹配,并购存在一定盲目性。而对目标公司认识不足导致的是被合并企业的风险因素在并购中未被察觉,并购结果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多数企业在多元化的混合并购后,较普遍存在的是主营业务被稀释,有限资源被分散,企业的竞争优势受到削弱。

第二,财务风险。某种意义上,民营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意味着多元化投资,这对企业的资金支持提出了较高要求。并购企业所需的大量现金,可以通过公司股票、外部举债等多种融资方式获得。在选择具体的融资方式时,企业必须要考虑未来的项目获利能力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然而,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在股权融资上处于劣势(相对国有企业),因而多元化并购的资金往往更多来源于借贷资金。在此情况下,如果民营企业不能对高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作出可靠预期的情况下,将往往导致其在多元化后陷入财务困境。

第三,管理效率下降的风险。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的提高,意味着企业部门增多、下属子公司增多,而管理范围的扩大和决策过程的复杂化将加大企业管理的跨度和难度,带来企业组织成本的不断攀升。同时,结构庞大、内部信息传递缓慢会带来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企业内部的协调活动可能造成决策失误增多,尤其是当企业面对不同产业的复杂经营状况时,更易出现顾此失彼。

与此同时,多元化经营还将衍生出内部资源的整合问题――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市场竞争策略和营销模式,还有不同的技术开发模式和组织运行模式,企业的管理机制必须随着上述模式的多样化一同改进。从实践看,较多的民营企业往往在自身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就急于实施多元化并购,这客观上导致了企业管理低效的发生。

第四,人力资源风险。人力资源整合对并购企业之间发挥相互协同效应、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民营企业并购时,在人力资源整合过程中常存在缺乏周密计划、人力资源整合时间滞后等问题。由于事先缺少周密的计划,使得整合工作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容易使人力资源整合工作偏离整个并购的战略方向,带来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如果企业采用的是内部新建企业的形式进行多元化时,面临的是对新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新的管理机制的创设、企业文化的植入、新员工的岗位适应等问题。显然,这对随意性较强的民营企业多元化而言,是较重要的风险成因。

第五,文化整合风险。当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进行多元化经营时,还将面临不同文化能否成功融合的风险。由于企业文化事实上只是企业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和信仰等意识形态,具有不易觉察性和相当程度的稳定性。因此,当目标企业被合并时,往往会出现保护自身文化、抵制并购方采取的变化措施等反应,这将导致合并双方发生所谓整合中的文化冲突。这种企业文化冲突会对企业经营产生致命影响。由于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公司治理缺陷,决策者在面对意识形态冲突时,往往缺乏理性的解决方法,从而将带来较为严重的文化整合风险。

三、民营企业多元化风险成因分析

根据我国民营企业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及其表现,可以从决策过程、股权结构、管理效率、激励机制等四个方面来探讨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风险的内在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过度自信与战略决策风险。过度自信指人们在形成决策时往往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这一心理学概念被研究者越来越多地引入到经济研究领域,用于分析相关的经济现象。

Langer(1975)、Weinstein(1980)的研究发现,当人们认为他们能够控制某件事情,并且是积极参与了此事时,就容易产生过度自信,即所谓的“控制幻觉”。民营企业在创业之初,企业的各种决策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的自身能力、经营、知识及判断分不开。而在多元化的战略决策时,主要的决策者仍然是企业家本身,这种亲力亲为将容易导致企业家产生过度自信的心态,对决策的成功期望过高,而低估可能存在的失败风险。

第二,所有权、控制权分离与财务风险。现代公司制企业可以通过发行不同投票权利的多类别股份或者金字塔式持股以及交叉持股,使大股东运用较少的现金流获得更多的投票权,从而实现所谓超额控制。Claessens,Djankow和Lang(2000)对东亚9个国家和地区的2980家上市公司的分析发现,家族制企业和小型公司中,通过金字塔式持股或者交叉持股模式获得超额控制的现象比较显著,所有者与控制权的比率为74.6%。事实上,就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讲(以民营上市公司为例),最终控制者的所有权也的确远低于拥有的控制权。(例如,相关数据显示前者比例为22.42%,后者为34.32%)。

对我国的民营企业而言,大多存在融资困难――但如果能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则可利用上市公司的资产取得较多的银行信贷。在这一诱因下,民营企业存在利用超额控制方式获取利益的动机。

事实上,由于我国部分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两权分离程度较大,因此金字塔式持股的终极控股股东的股权收益往往很小,这些控股股东完全可以不用顾及被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而通过关联交易、并购重组等方式,操纵上市公司、实现套利。而这势必导致多元化经营的集团公司出现较为严重的整体危机。

第三,扩张成本函数与管理效率风险。民营企业开展多元化过程中,需要将组织和决策分散到各多元化产业中去,同时每条生产线都要进行采购、雇佣、生产等工作,并购后的企业文化融合、企业组织模式的进一步复杂化等都会带来相应的扩张成本。

同时,产业组织理论的Penrose模型也表明,随着企业扩张必将导致管理需要的增加,企业要雇佣更多的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而由经理人数扩张带来的企业管理能力的扩张是有限度的,超过一定限度雇佣经理人员的费用将抵消企业扩张的收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存在最佳的扩张规模。

可见,在企业多元化过程中,管理效率存在边界,这一边界制约着企业规模的无限制扩张。如果企业过度多元化,盲目扩张,就将给企业的管理带来风险。

第四,委托关系与人力资源风险。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造成了股东和管理者利益的不统一,由此产生了股东和经理的问题。虽然,如前文所指,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企业业主就是管理者,并不存在问题。但是随着多元化的实施,企业扩张达到一定规模,将导致民营企业大量雇佣职业经理人,从而产生问题。

而问题的存在,要求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人的最优决策与委托人的最优决策保持一致。如果民营企业不能在多元化一定程度后,寻求对雇佣的经理人员进行最优的报酬激励、进而实现员工优效配置、增进企业价值,那么将不可避免地面临逆向选择的风险。

四、民营企业多元化发展风险防范对策

针对民营企业所表现出的相关风险,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进行防范:

第一,目标导向的多元化战略决策。民营企业在多元化过程中,必须做好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规划,对战略、经营方向等做出前期规划,合理确定多元化的领域和战略目标,避免盲目的多元化。而产业领域的合理确定应建立在企业长期经营目标的基础上,不能为短期利益所吸引、进入不能胜任的领域。

同时,多元化战略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服务,因此,无论是基于何种目标的多元化,是否实施多元化战略、如何实施该战略,都应看是否有利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二,具备必要的多元化经营的能力和资源储备。民营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和资源。其一,企业应该培育和积累了核心能力,即在企业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等各环节具备独特优势的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将能够被移植到新的多元化业务中,有助于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其二,企业应具备充足的资源储备。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等。由于多元化经营跨越了原有的生产经营范围,需要面对新的产品与市场,这对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应当拥有具备熟悉原有业务、驾驭新业务的管理人员资源。而财务资源则应当从自有资金和可筹集资金两方面考量,自有资金是企业发展新业务的基本资金来源,但在自有资金不足以应对时,企业应通过良好的融资能力,从证券市场、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足够的资金支持。

第三,以核心竞争力塑造为中心,处理好主业与多元化的关系。企业应恰当处理主业与多元化的关系,在积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基础上,考虑多元化经营。事实上,具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主业可以为企业多元化提供坚实的财力、物力等,多元化也才更容易成功。相反,如果主业效益不佳,企业将缺乏足够的资源建立优势,进而拖累企业的生存。虽然企业规模扩张的结果一般是走向多元化经营,但抛弃主业的多元化必将令企业走入多元化陷阱。当然,强化主业的竞争力和培育新的、更具生命力的主业,二者并不矛盾。

第四,准确把握多元化经营的时机。多元化经营的时机应综合考虑行业的发展周期和外部经营环境。首先,行业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所有行业都会经历幼年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果企业自身所处的行业处于幼年期和成长期,企业将需要大量的研发、营销等投入,也不具备资金能力推进多元化;但进入行业成熟期后,企业的技术、营销、管理等优势充分,资金充足,比较适合多元化;而处于衰退期,企业的资源退出存在一定难度,资金变现成本较高,不宜推行多元化。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将要进入的行业处于幼年或成长期,则更适宜进入。其次,多元化经营应当考虑外部环境状况,充分把握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考虑经济的繁荣周期。当市场繁荣时期,企业的投资机会较多,在资金充裕情况下,企业可以把握市场机会,选择多元化战略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Berger, Philip G, Eli Ofek. Diversification’s Effect on Firm Valu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1995.37(1):39~65.

[2]Claessens,S., S. Djankov . L. Lang. 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East Asian Corporation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0(58),81~112.

[3]Malmendier.U..Tate G..CEO Overconfidence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J]. Journal of Finance,2005.60(6):2661~2700.

[4]李善民、朱滔:《多元化并购能给股东创造价值吗? ――兼论影响多元化并购长期绩效的因素》,《管理世界》2006年第3期。

[5]姚铮、金列:《多元化动机影响企业财务绩效机理研究:以浙江民企雅戈尔为例》,《管理世界》2009年第12期。

[6]张敏、黄继承:《政治关联、多元化与企业风险――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09年第9期。

财务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范文第4篇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我们采用最新的COSO报告中内部控制的定义作为对内部控制的定义。该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3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COSO报告正式提出内部控制系统由5部分组成: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控制活动(Control Activities)、信息与沟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和监督(Monitor-ing)。

内部控制实质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是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制衡关系的体现,是一种过程化的管理,而这些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内部控制就会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无论从管理的角度还是从审计的角度看,内部控制最基本的目标包括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维护企业资产安全、确保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果、促进企业实现战略性发展。

企业的内部控制从性质上来说可以归结为两大部分,一是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内部控制是由企业内部制定和实施的控制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的行为。在内容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等两大部分。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没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如企业单位的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那些直接影响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的内部控制。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财务收支的有效合法和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还能保证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效率、效益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但是当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在实践应用中进行改革探讨。

二、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

对于内部控制的描述和解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讨论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和丰富着。内部控制不仅仅受到会计行业的关注,它同时也受到其他有关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一开始,会计职业团体就认为内部控制是包括在组织内部的、以保证资产的安全、核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运营效率、促进管理政策的贯彻和实施为目的的计划,以及与之相协调的方法和措施。内部控制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灵丹妙药,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在企业内部对各项活动、各个环节进行制衡,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支持和保障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

内部控制的成功与否已成为现代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1)保证企业的合法经营必须在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内合法经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和管理以及与此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在国家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实施。内部控制在对企业的各种管理部门、经营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对国家的政策法规在企业内部的实施细节进行落实。内部控制还可以经过对企业各项经营和管理活动的监督、检查来揭示经营决策和规章制度的具体执行情况,及时制止和纠正偏离国家政策和法规的行为,保证企业的合法经营。2)有效防范和降低企业风险对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进行有效和全面的防范和控制是企业实现生存和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在现代竞争的社会中,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成功的挑战和失败的风险,对风险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的主旋律之一。风险影响着每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也影响其在产业中的竞争力及在市场上的声誉和形象。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识别并采取相应行动来管理对经营、财务报告、符合性目标有影响的内部或外部风险,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等具体工作,使得企业能提前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控制,有效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对企业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3)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企业为了达到经营目标,就必须让各部门全面配合使整体作用得以发挥。内部控制可以利用会计、统计、业务、审计等各部门的制度、规划及有关报告,将企业的生产、营销、物资、财务、人事等各部门及其工作结合在一起,使各部门之间形成协调统一、相互制约和监督的关系,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内部控制还可以通过对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严密的监督与公平合理的考核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及潜能,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与效益。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风险意识薄弱,管理水平较低。在企业面临的诸多风险中,最主要的是营运风险,识别和应对运营方面的风险对企业长期经营目标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当前情况下,风险管理思想和理念还没有完全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中,企业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低,企业还缺乏一种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反应机制,企业抗风险能力低。

2、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足够重视。在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时均“惜墨如金”,笼统带过,信息含量低。总体披露质量不尽如人意。在监事会报告中披露内控信息时,许多上市公司更是用近乎相同于现行规定文件中的语言和格式进行表述(杨雄胜,2007)。可见我国内部控制披露完全是走形式,企业没有主动的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意愿,一定程度上表明对内部控制的社会认同还不够。企业对内部控制的不重视,必然导致消极应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内部控制实现的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

3、内部控制对控制环境的关注不够。内部控制理论认为,内部环境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业务活动的组织以及风险的识别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中国主要是从会计控制的角度来规范内部控制,而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之所以失效,很大程度上缘于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例如,中国企业缺乏有效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很多公司虽然形式上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等,但实际中,因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等原因,中小股东利益得不到切实保护。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1、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有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分,正式制度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企业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包含各项规章、制度、执行程序和作业方式等。而非正式制度通常被理解为在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不依赖于人们主观意志的文化传统和行为习惯,比如社会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在新经济形势下,伦理道德具有极高的价值。企业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应是实现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无为而治”,即作为内部控制重要环节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渗透到内部控制的各个层面,达到“不令而行”的效果时才是内部控制的最高境界。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养员工正确、全面的价值观,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将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在共同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团队精神。只有当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品行端正、信仰明确、思想鲜明,内部控制才更有实效。

2、优化治理结构。英美等国家的股份公司,股权比较分散,董事会建立审计委员会来指导内部审计发挥作用。德日等国家股权比较集中,股东为了减少投资风险,需要严密监督经营者。在这种外部治理模式下,对以投资者为导向的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相对较少,更需要的是加强对经营者的直接监督。我国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德日等国的做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理结构。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明确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责任。同时指出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经理层负责内部控制的运行,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执行进行评价,从而解决了内部控制一旦失效却不知道由谁负责这一问题。

财务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范文第5篇

一、医院财务管理的内涵

医院的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更是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医院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金管理、物资管理和财务监督与分析等多个方面,其财务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编制和执行财务预决算、加强经济核算和经济预测,为医院决策提供参考。

医院财务部门的工作包括医院货币资金的筹集、调拨、使用、收入和分配。 具体讲包括,与国家预算的拨款和缴款间的关系,与银行间存款和贷款的关系;与其他单位物资购销、劳务供应等的货币结算关系;单位内部部门间的物资购销、劳务供应等内部结算关系;单位内部部门间财产管理等内部结算关系;单位和员工间的分配关系等等。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一个医院的未来发展。

二、医院财务管理制的度内容

为了规范医院财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发挥财务在医院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促进医院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疗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1.医院管理的任务。医院财务管理任务包括: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正确安排和合理使用资金;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确保国有资产安全;认真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积极推进绩效考核方法,完成目标管理,做好财务监督、检查和经济活动分析;进行经济预测,参与经济决策,做好医疗收费的管理工作。

2.医院财务管理范围。医院财务管理范围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对外投资、货币资金等,以及财务分析和监督检查。

3.医院财务管理体制。医院财务管理体制包括: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模式,医院一切财务活动在总院长的领导下,由医院财务部门统一负责管理。医院财务实行“计划”为特征的总院长负责制。各医疗分支机构预算内的支付,由本单位财务负责人复核,执行院长审批,即可办理;属预算外的,由医院财务负责人复核,经医院总院长审批或由总院长书面授权的执行院长审批。

4.院长为医院财务总负责人。对医院财务负总责。执行院长为各医疗分支机构财务总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财务负总责。医疗分支机构的财务主管人员由医院任命,接受医院财务部门的管理。

5.各医疗分支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定期上报会计报表及财务分析,服从医院的管理、监督和检查。

6.医院的财务管理接受财政、审计、物价等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医院的正常维持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和运作,因此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寻、有法可依,必须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强化资金管理和账目记录,达到使医院的资金走向与账目相符,促进医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观念陈旧,执行能力较弱

新会计制度为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与落实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本身存在滞后性,同时财务管理缺乏对工程项目、实物资产等的严格操作,因此没有完全按照医院财务管理的标准去发展,从而导致医院财务管理的执行力度难以发挥,出现了部分医院现资金分散、机构重叠乃至医院实物资产浪费等问题。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职权不清晰

当前,不少医院由于自身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医院成本核算的力度不足,相关机制难以落实到位。而且,一些医院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度,各个部门工作不协调,责任分公不明确,职权不清晰;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复杂交叉,账户不实等原因导致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3.财务监管机制不完善

财务监管机制不完善极大地削弱了财务管理效力。导致医院出现财经秩序混乱,经费管理出现漏洞,以及重供轻管的现象出现,间接造成医院经费物资的严重流失与浪费。

4.财务人员的素质不高

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高难度的工作,必须具备专业知识才能完成对财务指标及分析方法的操作,以保证把财务分析作用发挥到最大。但是如果财务人员素质低下,就可能造成医院财务风险、财产严重流失、浪费等不良现象。

四、优化财务管理,保证医院财务工作正常运行

1.思想上重视,观念上更新

首先,要加强财务管理意识,提高财务管理的主观能动性。要切实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意识,以良好的意识形态促使医院形成良好的主观能动性。此外,为更好的配合医院发展、落实新会计制度,医院应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在管理中强调高效管理下的优质发展。

2.更新财务管理观念,进一步强化财务预算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的进步,医疗改革制度也在稳步向前推进,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将财务管理渗透到医院的各个部门以及各项工作中,要重视财务管理对于医院发展的作用,对财务管理有较深入的认识了解。要不断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注重财务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在财务预算的编制过程中,需要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科学编制。狠抓成本落实也是强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强调基于多样化的财务手段,实现高收益下的有效内部控制。

3.完善内部控制,建立财务管理预警机制

内部控制,要求从业者能够经过批准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且有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监督。还要不定期的对人员进行综合性的考核,提高专业素养,在工作中实施奖罚措施,来鼓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要在监督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找出解决的方法。医院的内部管理主要就是以标准化的制度来约束人员行为,防止出现差错,最大限度地实现单位的节约。医院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的,因此要加强各个科室与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协调能力,这样才能逐步完善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财务管理预警机制,可以提高医院财务风险管理能力。首先,要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提高自身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其次,逐步建立并完善风险预警体系,实现风险最小下的收益最大化;再次,基于风险预警机制,以现代管理学的观点构建医院市场化的财务管理形态。这样不仅提高了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并且能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医院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发展,以更加良好的发展姿态迎合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