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解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解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104-0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可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为了真正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行之有效,必须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为此,本文针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际,对完善该课程评价体系进行较为系统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一、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内容建设的思考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内容是该课程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课程评价的基础与依据之一。我们在总结参照大学本科的多年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做好每年的心理健康月宣传、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工作外,还十分重视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但许多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却重视不够。只有少数高职院校于2006年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于上级部门的不断重视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的重要性,从2010年起才开始普及开设此课程。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课程至今没有统一的教材,为此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需要不断研究逐渐完善,并具有创新性。目前不少高职高专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大体包括:心理健康意识、自我意识、人格心理、情绪情感、人际交往、学习心理、挫折应对、性心理与性健康、恋爱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网络心理、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与心理咨询。从整个课程体系来看,已符合教育部对该课程的基本精神的要求,但共性有余,个性和创新性不足。实质上是本科心理健康教材的简单翻版,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的独有特色。

要体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特色,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制定必须考虑两方面的因素。首先,教材内容要结合高职学生的心理实际。因为高职学校招生对象是高考招生中的底层生源,面对多变、纷繁复杂的社会,高职学生比同龄本科学生显得更加困惑,心理压力更大,他们在心理上表现出更明显的自卑性、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在课程体系中要根据高职生的心理实际,设计有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课堂教学轻松活跃,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并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形成强化与内化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良性教育机制。其次,教材内容要结合高职学生的专业实际。在课程设计中,要根据高职学生将来职业的实际情况,将“工学结合、职业导向”,“热爱职业,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了课程的整体设计之中。如针对狱政管理专业,要考虑监狱民警工作的复杂艰苦环境,考虑现场心理体验教学,就需要在体系完整的基础上,体现出狱政管理专业的特点,随后要形成与专业特点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心理影视资源库、练习题库等,并建立教学网站、监狱系统实践基地,这些都使该课程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操作性、实践性的内涵。

二、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内容的思考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性质比较特殊的课程,它涉及青年心理学、精神卫生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它与一般学科课程不同的是特别注重开放性、实践性、亲历性、活动性、体验性,因此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内容也同样具有其独特的要求。

(一)要有科学的课程建设目标体系。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实现过程,是一个教育影响力生成、接受、内化、体验与评价选择的复合过程。课程建设目标体系自然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和教学管理等目标要求,评估的目标内容不仅包括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应该包括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提高,而且应该以学生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的能力为评估重点。具体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及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的精神,清楚了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的和主要任务。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属于高校大学生德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育需要分阶段对大学生进行辅导,使辅导更具针对性。例如,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适应新环境,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为主;二年级学生以处理好学习、人际交往、恋爱与性、人格等问题为重点;三年级学生则要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做好择业心理的调适工作。只有建构科学的课程建设目标体系,才能发挥其导向、调控和激励的功能。

(二)要有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教学与科研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必须构建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机制,在互动中推进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教学与科研是一个辩证统一体,二者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课程教学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最佳途径,也是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源泉,而教师参与科研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及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最终有助于自己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授课质量。可以说课程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有助于课程教学的发展和提升。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涉及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而目前不少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只是本科心理健康教材的简单翻版,基本上共性有余,个性和创新性不足,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的独有特色。主要原因就是高职教师团队没有对课程教学理念进行精心凝练,没有在课程日常教学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创新,对教材建设进行精益求精的探索。为此,我们必须通过注重教学团队建设,通过科研来不断把握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重视课程的内涵建设,及时吸收和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不断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以真正拥有自己的特色。同时,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中,既要重视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评估,也要重视教师科研成果的评价,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标准对其科研能力、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进行客观评价,并将教师在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一个重要条件。如对教师科研不能只看重档次和数量、转载情况等,更应该关注其在教学中的可操作性,是否提高了教学质量,最后综合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情况来决定该教师未来的培训、升级、激励甚至是薪酬。

(三)要有老师与学生的互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强调知识传授外,更为强调学生的心理体验和成长,于是老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是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作为一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老师,必须拥有阳光的心态,在教学中尊重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起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的良性互动关系,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真正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拥有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能够接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及行为方式,较好地理解和适应社会,做好学生人生旅途的引路人,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作为心理健康状态的最好注释,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供潜移默化的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强调教学的互动,促进学生心理自助。心理专家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是助人自助,而不能代人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单纯理论说教现象,要与学生建立起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的良性互动关系,让课程教学变为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强调学生的参与,创造出无拘无束、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自助,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有效的作用。

(四)要有实践教学的体验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构是一个广阔的、综合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同的高职院校可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实践情况灵活变通,探寻和构建更理想、更适宜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增加实践环节、注重心理体验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一大内容。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通过开展富有启发意义的实践活动来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造成学生个体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心理体验,增强个体的心理感受,以达到促进其心理健康的目的。教学方法既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行为训练法,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心理电影分析、案例讨论等课堂活动方式,以及采用课堂外的素质拓展训练、社会调查与见习、个人成长分析报告等多种教学实践方式,这样就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更多地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操作、去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个体社会化,等等。

(五)要有全面改善的效果标准。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十分强调个体发展的感悟与体验,需要一个内化的累积过程,效果并非立竿见影,这就彰显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参与性评价的重要性,因此全面改善的效果标准是课程评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主要内容。

1.需要全面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质量。除了检查学生是否获得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有关信息外,还要注意考查:是否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是否培养了阳光的心态;学生是否有情感投入,是否获得了有益的情感体验;学生是否获得了有用的人际交往技能;学生是否有决心完成某种有意义行为的“行动意向”。例如,一个与同学产生隔阂的学生,决心明天主动找对方谈心,以消除隔阂。

2.需要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往每门课的考核,以课程作业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而这种方式不适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生成绩评价,没有强调心理课程独有的参与性体验过程,评价过于简单和片面。所以,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成绩的评价应采取“1∶2∶2∶5”评定方式。“1”是选课听课就得10分,第一个“2”是积极参与师生互动活动为20分,第二个“2”是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能够适应校园及社会20分,“5”是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最终书面成绩评价都会使每位学生的成绩在合格以上,既符合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只要积极参与就会有进步,成绩自然就会合格,又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提高教学活动的参与性,有效引导学生通过充分的心理体验内化为自己的品质,进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管理环节的思考

在考虑完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内容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的管理环节,才能不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规(下转第150页)(上接第105页)范化,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全程的监控,调动教师与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此,我们应注意如下问题:

(一)提高认识,组织保证。高职院校相对本科院校而言,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实施的时间还不太长,许多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尚未完全到位。有人认为高职学生重在学好专业课、练好技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可有可无的,毕竟有心理问题的人占绝少数。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些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出于形势,是为了应付有关的检查和评估,从而造成课程教学规范缺失、师资力量的缺乏等,教学效果不佳。为此,各高职院校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构,狠抓“课堂教学、宣传教育、指导咨询、危机干预、调查研究”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工程,其中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要认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工作,对课程建设目标体系、教学与科研的互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实践教学及全面改善效果等方面进行检查评估,让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强师资,确保质量。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是思政教师,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缺乏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缺乏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和经验,原有认知行为模式影响心理健康课程的质量。能否有效地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质量这个瓶颈问题,已成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应对已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加强心理学知识及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以及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能力,逐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要求,并争取按需配备一定的专职心理学教师,这样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才可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

(三)建立制度,加强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评价制度。首先,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比内容体系建立评分体系,整个体系分为师资队伍及水平25分,教学条件建设20分,教学管理过程25分,教学效果30分。再次,按具体板块进行细化突出特色内容,教学与科研的互动为师资队伍及水平的评价内容,课程建设目标体系为教学管理过程评价内容,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全面改善效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内容等,全面改善效果评比再细化就包括了学生成绩落实方式内容,要通过“1∶2∶2∶5”的评定方式突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评价必须以学生的参与性评价为主,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有这样,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才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最终让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有效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小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刘华山.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标准的思考[J].河南教育,2006(5)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研究2010年立项课题(2010SZ013)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心理教育  课程改革

        0 引言

        当前,随着高院职校施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掀起新一轮专业课程改革的热潮,致力打造各级精品课程,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形势的需要。在专业课程改革中,强调课程设计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最大结合,增强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在行业实践中的操作能力。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停留在传统的理论灌输的教育教学模式,没有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与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因此,该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1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新问题

        一直以来,为了与本科通识教育区别,高职院校的课程更多强调知识的易懂性、实用性。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实教学中,除了教材标榜是高职院校专用外,教师授课的内容、方式方法等,与本科院校没有实质性区别,并没有体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特点,没有达到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效果。

        1.1 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师“舞台”缺失。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多数是“双师型”两肩挑的教师,即既要担任心理健康理论的教学,又要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但是,当前在高职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属于公共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象其它专业课的教师,既可以给学生进行理论讲授,又可以在学生专业实践中进行技术知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依然只是从理论层面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因此,其没有发挥“双师”的作用,纯理论讲授的教育教学没有体现出如其它专业知识的操作性与实用性,以增强学生未来竞争的砝码。

        1.2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创新不足。我们不可否认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也有日常实践指导,如授课之外,参与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大学生心理讲座、大学生心理沙龙活动等等,也在为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尽一份力量。试想一下,这些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与本科院校的并没有区别,还是停留在传统教育意义方式方法的框架,没有体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用理论指导学生实践的创新性。

        1.3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课改研究不足。虽然有个别教师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也体现了一定理论的前沿性、时代性,但多是对这门课程的一些个别现象进行研究,而对课程的改革的整体性思考不强,没有深入思考这门课程改革根本性方向的问题。在高职院校中,教师对课改的研究,主要落实在专业课方面,如精品课程研究、某某专业研究等等。

        1.4 课程设置及内容与人才培养要求不符。如果参照专业课程情况来设置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体现实践在课程安排中所占的份量,这样才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而日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是讲授理论,缺少了实践的环节,没有鲜明的人才培养特征。再者,课程内容也多为心理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无法起到如其它专业知识能直接应用于实践,解决实践问题,或者说增强就业、创业和发展的砝码。

可以说,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与其它专业课程相比,没有鲜明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2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关键点

        综合以上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该课程的改革必须从思维上理清几个关键问题,即改革的重点及难点的结症所在。

        2.1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出路问题。在高职院校中,专业教师既可上理论课,又可以在实践中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在倡导“双肩挑”的高职院校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天地。而同为“双师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何解决其“双肩挑”中对学生实践指导的问题,搭建一个让其跳出课堂的“舞台”,发挥其探索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作用,这是解决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出路、课程改革的根本问题。

        2.2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问题。现在所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内容,是否已经完全满足高职生对这方面知识的需求,这些内容是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否对高职生在社会生存与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即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必须多方论证,寻找出对高职生成才成长最有用的知识。

       2.3 高职心理教师的素质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综合素质是否真的胜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如果进行课改,课程的内容改变了,对他们的知识结构需要哪些调整和提高?

        3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新问题以及课改的难点、重点,可从以下个方面着手课改:

        3.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应转向对行业心理的研究。在高职院校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除了开展日常心理健康常识教育外,应分门别类深入研究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潜在就业的行业或岗位的心理,围绕毕业生适应行业岗位需要的心理知识进行研究,以提高毕业生行业或岗位的适应性。如商务文秘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到政府部门、公司企业从事文秘工作,那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研究学生在政府部门、公司企业应该要熟悉那些人员的心理,自身应该具备怎么的心理素质等等,通过授课让学生初步掌握这些行业心理知识,毕业后更好、更快适应工作,在“察已知人”的情况下更好处理工作,使自身获得生存与发展。

        3.2 精心编写行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现在高职院校所用的教材,虽然结合了一些高职生特点来编写,显得更容易理解掌握,实用性也相对强些,但也多为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协及到行业心理方面的内容很少。从学生对行业心理知识需要的角度看,教材的针对性并不强。因此,学校要组织相关人员,在深入研究与各个专业相关行业心理的基础上,编写出适应不同专业授课的行业心理教材。

        3.3 加强行业心理师资力量。一方面可派学校教师深入行业调查,了解掌握行业心理的相关情况,积累教师行业心理知识的厚度。二是根据校企合作的情况,派老师到企业挂职学习,深入行业第一线,掌握真实可靠行业心理相关知识。三是聘请行业中懂心理学的人士作外聘教师,专门给学生讲授行业心理学知识,让其以自身的感悟,传授给学生最真实的行业心理知识。四是鼓励行业人士与校内心理教师共同开展学生心理课题研究,在思想交流、碰撞中,彼此完成知识的升华。

        3.4 专业行业心理课设为专业必修课。如果确定了专业心理课程,可从一般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分离出来,作为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学生除了可选修一般常识理论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还必须拿到专业行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分。而在授课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动,以应适应工学人才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定期不定期深入实习、实训学生相对集中的单位,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教育、进行个体心理辅导等,实行送知识到行业,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总的来说,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力度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高职院校学生行业心理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重点,让学生了解一些行业心理知识,增强行业的心理素质,在工作中形成一种自觉适应意识或行为,对学生个体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解范文第3篇

一、心理健康与基础教育课程关系的实质

(一)基础课程是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基础教育课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市一向提倡的是学科渗透,各学科课程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1)基础教育中各学科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各种事物和社会现象的科学认知,从而开发出学生的心理潜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管理能力。(2)各学科课程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提升了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有助于解决学生心理素质薄弱的问题。(4)现代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在完备的课程体系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在综合化和标准化的课程体系中更有助于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实现规范化教学下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5)新课程改革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接受,以及使用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这就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课程改革深入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保证学生心理正常发展、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渠道,而且心理健康教育是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基本思想,可以有效地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1)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要求运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个学生的问题。这要求教师在尊重学生性格特征的基础上,采用适于学生成长的课程理念与教学方法。(2)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一致,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由传统的书本教学转化为互动教学,课程内容必须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材料,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围绕学生心理需求开展教学活动。(3)活动课程、实验课程和探究课程日益成为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主体,要求在情境性的体验教学中完善基础课程教学工作。(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注重课程体系的完整和发挥教学过程的作用,要求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二、在基础教育课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整合教学目标

为了在基础教育课程中更好地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达到相互促进的目标,着力提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水平。完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着力从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四个维度来确定教育目标,更好发挥课堂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此外,注重在教育目标中贯彻落实认知、智能、情感三者的有机互动,在相互渗透中体现出良好的心理教育价值。

(二)注重挖掘教材价值

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都必须发挥出教材的实际价值。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围绕教材学习心理学知识,并且运用教材来训练、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此外,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在零散的教学素材中开展心理辅助与心理疏导工作,以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三)丰富心理教育活动

围绕基础教育课程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更好地实践心理学知识,锻炼、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围绕教学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竞赛、辩论、游戏等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心理水平,促进学生更主动地提高自己的心理稳定能力和抗压能力。此外,可以在教育学生活动中进行心理训练,围绕语文作品中的故事情节,生物、化学中的自然现象观察,体育活动中的竞争对抗,全面锻炼、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心理品质,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推动课程改革的策略

(一)发挥教师的教育作用

倡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从现有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着眼,着力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解决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教师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教育技术,帮助教师从心理学知

识中全面树立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真正从学生需求角度进行各学科课程的改革。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团队教学的思想,发挥出教师团队对学生影响的合力,有意识地从各学科角度培养学生的綜合素质,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水平。

(二)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2011年,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并进一步规范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安排。而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笔者在本文中梳理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优化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输出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高职院校应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理念,突出分类指导和因材施教,发掘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潜能,着力塑造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活、自信乐观、和谐向上的良好人格品质。

高职院校在学制上多采取“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两年的校内学习中提高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再完成一年的顶岗实习并上交毕业作品。由于时间紧迫,课程繁重,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第二次断乳期”,能否顺利地度过,对高职学子顺利走向社会、顺利实现角色转换,顺利对接产业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助推作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意义深远。学生在学习、实习、就业过程中会不断转变自身角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授课时间

多数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安排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开设32~36学时。毋庸置疑,这样的课程安排可以使许多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学生较快地适应大学新生活。但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在第一学期主要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性改变等心理目标任务,如果一味灌输课程模块中的内容,学生难以消化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待到学生步入高年级,对生命教育、完善自我意识、情绪掌控、人际关系处理、恋爱与性心理、乃至职业生涯规划等有深入的认知时,前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就会熵减。心理教育课程不能实现与学生成长的同步跟进,已成为影响课程教学实效性的一个瓶颈问题。

2.授课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与同类的公共思想政治教育类、公共计算机类、公共英语类课程一样,都属于通识类课程,采用班级授课的教学模式,且多为大容量的班级授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行为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课程。大容量的班级授课制,很难保障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度,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这一综合性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面对将近百人的班级规模,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把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很多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严重弱化了教学效果。对于教学体验活动,也难以很好地实施,只能选取时间地点均适宜的小部分体验活动(团辅活动),以此调动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学生也只是记录在教材上,或者拷贝教师的PPT 讲稿。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导致一些学生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查看其他学科的书籍或浏览其他学习网页。由于长期不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建构知识、体验教学的需求会逐步弱化,乃至于最后不再关心课堂学习,消极应对,这样的课堂教学渐渐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3.授课内容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主要涵盖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自我意识与培养、人格发展、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性心理及恋爱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职业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等内容。教材中存在一些瑕疵:首先,教材过于同质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以来,各大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都基本涵盖了教育部文件中要求的课程内容,但较为雷同,且很多教材的封面虽标注“高职专用教材”字样,内容却与普通高等教育毫无差别,真正符合职业教育的高水平的教材凤毛麟角。其次,教材缺乏个性。高职学生由于所学专业不同,需要有个性化的教材。如果以符合行业化、专业化特点的教材作为学习的专用读本,就能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心理健康的要求,使其伴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再次,教材中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过多,实践问题中解决途径类的知识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这样的授课内容、教材(讲义读本)阻碍了课程的有效实施。

4.考核评价

多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价基本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又多分为课堂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学期结束后把各项成绩与期末考核成绩按照比例进行分数核算。这样的考核评价形式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初衷难免有背道而驰之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升学生心理健康能力的一门课程,是培养学生优质心路历程的课程,如果采用上述传统的考核评价模式,也只是完成了知识点中重难点的简单背诵(复述),难以实现对学生行为表现与心灵感悟的培养。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摸索一条契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符合高职学生特点,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考核评价模式。

5.授课教师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课程的专业任课教师在一段时间内较为缺乏,只有少数教师有教育学、心理学的学科背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校只好委派临近学科的教师授课。这样的“兼职”教师队伍,缺乏良好的专业化训练,对于课程教学的目标也不能很好地认知,课堂上一味讲授,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心理需求,最终导致课程教学效果效能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的授课教师队伍也是阻碍课程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优化策略

1.因地制宜,灵活安排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适应和融入新的学习生活中,面临角色转化的心理任务。这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新生开展团体辅导、课堂讲授、名师讲座等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尽快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使W生尽早融入新的环境中;第二学期学生会遇到适应学习生活、处理人际关系、深入认识自我等新问题,面临自我统合的心理任务。大学二年级会遇到恋爱和协调人际关系等问题。大学三年级在顶岗实习阶段会遇到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等问题。在学生的每个成长阶段,都会遇到一系列“单方”或“复方”的心理问题,需要承担不断复杂化的心理任务。学校应结合学生心智发展和专业发展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同步讲授,不断深化,为学生心路成长保驾护航。

2.学思结合,切实优化课程模式

⑴注重体验式教学,融合多种教学方法

认知是体验的基础并渗透在教学体验中,学生可以通过控制情绪情感来完成体验,并分享过程学习的心得,由此进一步自省、反思,构建新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并不断完善自我意识。从教学形式来看,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变传统的单边讲授形式为师生之间的多边互融形式。例如:在讲授《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一章时,可让学生自编情景剧《我的大学宿舍》,自主创设问题情境,然后探讨如何解决宿舍中常见的矛盾和问题。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意识,吸引所有学生参与其中,积极出谋划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又如:在讲授《自我意识》一章时,可以通过“优点轰炸”和团体辅导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意识到个体的独特性,逐步摆脱自卑、自负、自私等心理,树立起悦纳自我的意识。

⑵采用信息化手段,“线上线下”相融合

基于班级容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因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可尝试“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师在课前应选取适合于“线上线下”教学的专题,给学生布置探究题目,让学生在网络课程平台上自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上教师进行分组教学,认真听取各组关于问题的解决途径汇报,做出正确及时的点评和反馈。这种“先学后教”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应推广课堂即时评价,让学生通过手机APP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这样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地变换教学策略,将教学时间用于心理问题解决思路的引领和技能的培养,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3.因材施教,高效对接课程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行教材的内容多为雷同,且每章的内容都包含了大量的心理学概念和理论知识,缺乏趣味性和普及性。高职院校可结合本校开设专业的特点,组织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专家、院内授课教师成立教材编写组,努力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学的内容与专业学习、行业工作等结合起来,编写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材和具有行业专业特点的心理发展读本。

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培养多元智能的人才要求、能力本位的教育要求和全面发展的能力要求;读本的编写要符合职业属性的专业要求、工作过程的课程要求、技术应用的教学要求。“双轨制”的教材和读本,有理论、有实践、有案例,能够体现时代性,富有实用性,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满足学生普适性学习的需求,也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渴望,对各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会有极大帮助。

4.知行统一,多元改进课程评价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可以采用情景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考核。组内的学生按照自身不同的分工,自主选取关注度较高的心理健康案例,然后自编自演,由课程组的教师担任评委,把集中评判的分数作为期末考核成绩。也可以采用策划书的方式,结合“5・25”心理活动日,安排部分学生进行策划书的调研、撰写、总结工作,然后现场答辩,以答辩成绩作为期末考核成绩。还可以采用团辅活动、案例教学等方式,既考查学生的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又锻炼学生的活动策划能力、与人沟通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5.多措并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⑴组织教师进行培训

定期组织、遴选教师参加“专业理论与规范”“教学理论与技能”“信息技术与应用”模块的培训,培养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反思与研究等能力。通过专题讲授、实时教研等途径,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资格准入标准。

⑵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调研

定期组织、遴选教师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和挂职锻炼,全面了解企业员工的心理发展状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要将心理健康教师培养成既懂得心理健康知识,又熟悉企业员工心理的“双师型”心理学教师,逐步建立起一支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学理念,高等职业院校务必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发展。要针对企业特点,对接人才发展需求,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调试心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福兵.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

[2]刘海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

[3]毛智力.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8).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解范文第5篇

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设置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构建以培养学生积极品质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实践以积极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以达到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称历经“健康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心理卫生和咨询”、“心理卫生与健康”等变化,直至近十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称才广为接受。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始走向规范化建设道路。经过近30年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卓有成效,全国普通高校大多开设相关课程,呈现出一条从单一到多样,从任选到必修的发展趋势。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主要有三种实践模式:一是学科模式,以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内容作为设计课程体系的主线,注重传授系统与完整的心理学知识;二是经验模式,采取心理训练、活动、实践等形式,旨在让学生获得经验和体验;三是问题模式,注重心理辅导与咨询,从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入手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无论何种模式,以知识本位为核心的课程设计思想依旧占主导,过分突出学科理论体系,忽视人文精神的传递与文化素养的陶冶,没有把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完美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新设课程,起步较晚,经验不足,没有太多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因而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目标上,以“问题矫治”为导向“,成长发展”不够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依据教育的三项历史使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置一般分为三级:一级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为主,注重开发潜能和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二级目标面向心理问题学生,解决问题为主,注重心理咨询与疏导,消除心理症状;三级目标面向心理障碍和疾病学生,以心理治疗为主,注重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矫治[1]。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受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影响,在教学目标上没有契合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过于偏重二、三级目标,忽视一级目标,导致过分关注学生心理问题与障碍矫治,忽视了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偏离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预防与发展为主,促进全体学生成长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教学内容上,以“理论”为主,“实践”不足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以“学科取向”为主,知识本位的课程思想严重,过分强调讲授心理学理论知识,在内容编排上呈现重症状诊断,轻预防,重障碍,轻发展的特点,凸显出过于理论化、专业化、系统化的专业心理学教学的特点。这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置未能紧贴学生实际需要,解决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违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互动”不突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决定着其是一门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所开设的课程均是大班教学,教师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缺少课堂互动,更缺少教学实践活动,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冷眼旁观,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教学效果较差,学生的心理素质未能有效提升与培养。

二、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首发,旨在倡导用一种积极的态度解释各种心理现象,致力于研究人类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支柱是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其中积极情绪体验是核心,积极体验中又以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最多、成果最丰富,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的理论体系。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点应该从单纯的问题取向转移到人类正向品质的研究与培养,通过挖掘人类自身拥有的潜能和力量来达到积极预防和积极治疗的目的,这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不同。1958年,学者Jahoda率先在反思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健康的科学概念[2];Cowen更进一步主张“健康应该是积极特征的存在程度,而不仅仅是疾病的缺乏”[3]。由此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指标正式融入心理健康的诊断治疗体系,促使人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也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应主张开发心理潜能、降低负性情绪,提升主观幸福感,从而预防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4]。可见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新的思潮已经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成为引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分析

(一)设置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智慧、感恩、乐观、美德、幸福”等积极因素被积极心理学认为是人类所固有的特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这些积极的特质被培育与强化,那么与其相对的消极的特质就会改变与消退[5]。因此,要想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品质和力量,必须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目标,协调发展、预防、干预三者之间的关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由关注学生的消极方面转向积极方面即可。在具体的目标设置上,大学身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健康、和谐、幸福的价值核心理念,关注和培养学生的优势心理品质和正向积极的力量,在协调心理问题解决与积极品质培养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人格特质的健全、心理潜能的开发。

(二)构建以培养学生积极品质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丰富了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扩大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提出了诸如增强主观幸福感、开发心理潜能、改善学习能力、完善积极人格等14项学校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5]。概括起来涵盖三层含义:一是增加积极情绪体验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其中最关键、最根本的就是增强其主观幸福感,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融入“幸福课程”;二是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必须塑造积极的人格,彼得森和赛里格曼提出了6种美德和24种积极人格特质[6],为开展大学生人格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创建积极的教学环境,增加积极体验,塑造积极人格离不开营造积极环境,一个良好而积极的教学环境是增加大学生积极体验、塑造积极人格的必要条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实践以积极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深入心灵的课程,它的开设不仅要让学生入脑,更要让学生入心,只有学生用心、用脑、用感情去实践与体验这门课,才能更好地领悟与体会,才能内化与升华。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以突出学生主体为中心、以创设故事情境为中介、以凝聚成功经验为起点、以提升积极体验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主线”的原则,通过课堂互动、团体活动、角色扮演、多元艺术表演等手段,形成自觉自愿的自我教育的氛围,培养学生用积极的角度去看待,用乐观的心态去体会,增强他们的心理免疫力和对不健康心理的抵抗力,达到预防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的目的。

作者:宋传颖 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4.

[4]葛莹莹.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J].科教文汇,2015,309(3):132.

[5]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