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好化学的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激发兴趣,营造氛围,提高效率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化学用语既枯燥、抽象,又容易混淆,如果不变更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并使这种兴趣不断发展,把抽象、枯燥的学习趣味化,就必然导致学生学习沉闷、效率低下,甚至使学生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
1.明确目的,激发学生间接兴趣
课堂上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化学,学化学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学化学的关键是什么?这样就使学生明确只有掌握好化学用语这个工具,才能学好化学。化学用语是学习和交流化学知识的通用语言,学好了它便于在国内、国际上进行学术交流。这样就让学生明确了学习化学用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先决条件。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直接兴趣
从上第一节课开始,将元素符号和名称制成小卡片,让学生在课下课上同桌之间相互认识相互检查,如同玩纸牌游戏灵活方便。其次,学习化学式时在课堂内开展小组分组赛,把正(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做成卡片,玩拼字板游戏,每位学生一人拿出一张不同的卡片。另外,小组的学生来说出化学式,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浓、情绪高涨、学习就愉快。
二、树立超前教学意识,有计划地分散落实重难点
学生刚接触到化学学科,对化学学科充满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从绪言到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简单易懂,几乎没有学习障碍。这时我就让学生提前识记元素符号,每天给学生10个元素符号,要求当天就完成记忆,让学生感觉不到有负担,愿意去学。当然在给出元素符号时会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在元素符号后面给出与之相关有趣的信息来帮助学生记忆。掌握了元素符号以后,为下一节化学式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开学第一节课接触物质开始,在写物质名称时也给出了化学式,让学生经常见一见,不做其他要求,等到学习化学式时,学生已经在对化学式认识的过程中有了新的发展,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由此可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克服重难点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将各难点分散、化整为零,既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分散落实,既使整个初中化学用语教学有张有弛,又巩固了基础。
三、情景创设,规律探究,培养良好习惯
近代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因此教师在化学用语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主动探究规律而学会学习呢?如何使学生的学习有趣味感、新鲜感呢?
1.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习惯
化学用语教学中,任何情景的创设都离不开信息材料,其信息材料的收集好处是把化学用语的知识整理得有条理、有规律,为引导学生去探究规律准备了第一手材料,为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供了载体。
2.形成资料信息的重组和探究规律的意识
一、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刚进入初三的学生,拿到厚厚的化学书后,有的学生会感觉化学很神奇,会对这门课程充满学习的兴趣,但也会有不少学生觉得化学很深奥,感到不好学,因此会还没有开始学习就想放弃。也有一些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化学课程里需要学习和记住的东西太多而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也开始慢慢地失去学习的信心。面对这些现象,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不能不问不闻,一定要及时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继续认真地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方法很多。如通过一些简单而有趣的小实验来激发。这样的小实验很多,也不是很复杂。如:“烧不焦的手帕”、“玻璃棒点灯”、“点燃镁条,发热发光”等。也可以用生活中的实例来提问,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比如在教室里洒些香水或酒精,然后问学生闻到了什么?是怎么闻到的?学生就会顺着教师的问题去思考,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因势利导,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情景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很多实例都可以拿来使用。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多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创设有效的学习情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化学与我们生活的广泛联系,努力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如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上或者报纸上看到关于某座城市的空气质量报告,也会看到空气质量级别会用Ⅰ、Ⅱ、Ⅲ1、Ⅲ2、Ⅳ1、Ⅳ2、Ⅴ来表示。那么这些符号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它们又是根据什么来进行划分的呢?老师在提出这样的问题时还可以展示一张某城市的空气质量报告图,让大家来进行思考。这样的情景创设,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结合了教材中所要学习的知识,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都有了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大有好处。又如我们身边很多学生都喜欢吃油条之类的油炸食品,但这些油炸食品的炸制原因很多都不会知道,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油炸食品的炸制原理来创建一个有效的教学情景,先让同学们自己分析为什么在炸油条时先要向面团里加入纯碱和明矾,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分析在炸油条的过程中会因为加入了纯碱和明矾产生的哪些化学反应。通过这样的生活中实例来创建的教学情景,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化学的教学质量。
三、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我们都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化学实验,不但能让学生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理解和形成化学概念,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而在化学的实验中,既有教师的演示实验,也有学生的分组实验。不论是哪种实验,教师都应在实验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虽然在不少农村中学,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的分组实验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让学生失去了很多实验的机会。我所在学校就是一所农村中学,学校的实验器材很有限,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结合学校的实际,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改为课堂上的学生实验,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为我深知:“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这个道理,只有通过“练”,才能让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实验,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也会变得更周全,理解也会更深刻,记忆也会更牢固,化学课的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兴趣,是引导学生步入化学殿堂的一把钥匙。化学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正确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长久动力。化学这门自然科学是九年级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能否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来,发展下去,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要应用好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知识点,采用有效措施,讲究科学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尽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时时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情感及对周围现象、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能源开发、资源利用、卫生保健、科学生活等方面的兴趣。只有在学生产生兴趣的起点上,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对探究未知的愿望。如我在讲解混合物的分离时,事先设计问题:(1)假如你母亲不慎把白糖和面粉混在一起,你怎样帮她分离?(2)如果你母亲把白糖和食盐混在一起了,你又该如何帮她分离?同学们立即情绪高涨,纷纷举起手来,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分析,寻求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把问题一一解决,学生印象深刻,记忆长久。
把枯燥的知识点及实验现象变成押韵的短诗,让学生容易记住,使用时容易再现。这种教学方法贯穿我的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一举双得。如在讲解地壳中各元素含量时,我把这些元素概括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以外有其他。”再如学习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时,要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我把该实验现象概括为:“上冒烟,下掉面,耀眼强光中间现,放出热量于其间。”短短的两、三句,朗朗上口,方便记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做好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获取知识、解决疑难问题、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也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创造一个使学生愉快学习的环境,也是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的重要手段。新世纪的基础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重视实验,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如我在中和反应的教学中,先分别演示稀硫酸、稀盐酸、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学生观察到:在这四种溶液中,电路上的小灯光均发亮,此时我要求学生思考:溶液的导电性和金属的导电性有何不同?经过讨论、分析,得出金属的导电是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而溶液的导电是溶液中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作定向移动的结果。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有着本质的不同。解决了这一问题后,再让学生思考:若在灯泡发亮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稀硫酸,灯泡亮度会如何?请同学们边观察,边记录。接着我把稀硫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灯泡亮度变暗、熄灭。再问学生,这是何故?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方程式分析,知道灯泡由亮——暗——灭的原因。接着再问学生:若再继续滴加稀硫酸,灯泡将还会如何?实验证明,随着稀硫酸的逐渐滴入,灯泡出现由灭——暗——亮。为何又出现这一现象?经分析知,随着稀硫酸的滴入,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的增加所致。
“那么把稀盐酸逐滴加入到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灯泡亮度会和上述实验现象一样吗?”我的问话刚结束,有的同学说:“应该一样,因为都是酸、碱之间的反应”;有的说:“应该不一样,如果一样,老师还给我们准备两套实验?”听了同学们的回答,我不语,示意同学们暂不争论。我拿起胶头滴管,吸入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且边滴边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至红色刚好消失,不再滴入。向:红色为何消失?学生答:发生了化学反应。还有的说:“红色的消失,表示中和反应已完成!“好!”我高兴地表扬道。又用手指了指还在发亮的灯光,同学们又沉浸在思改之中。此时我把反应原理用方程式板书出来 ,又指了指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的方程式,同学们豁然开朗,答道:“第一个方程式中,生成主要物质是白色不溶物质,第二个生成物中没有沉淀,说明酸、碱溶液能导电,生成的氯化钠也能导电!”我会意的点点头,笑了。
通过实验,纠正了部分同学的猜想错误,鼓励了猜想正确的同学,懂得了错误的原因,知道了正确的理由,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为下次讲解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铺垫基础,埋下了伏笔,实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学生看得仔细,听得认真,回答正确,记忆长久。同时也从侧面向学生说明了化学学科不是孤立的,它与许多其他学科是有联系的,相互渗透的,要学好化学,也要学好其他学科,不能偏科的道理。
三、综合巩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合练习,我认为它不仅是习题的综合练习,也是实验探究的综合练习。习题综合练习有计算、有选择、有在综合实验的过程中进行计算,进行深入质疑,深入探究等多种类型。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第十四、十五题常出现这类习题。在综合练习的过程中,学生是直接的参与者,也是发现者,教师是指导者,也是参与者。当学生遇到难题时,老师要注意引导、鼓励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时教师就要和学生一起想法设立去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并建议学校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探究的便利,让学生带着问题、设计好实验方案、步骤和老师一同走进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他们亲自动手,完成实验、解决探究过程中的问题,还学生一个明白,达到巩固无知识,保持学习兴趣之目的。
如初三(5)班学生蔡天培同学,学习了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后,怀疑“还原出来的黑色物质是否全是铁粉?还会有其他杂质吗?”他这一问,我也感到有理。他想重新实验证明,我让他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设计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的实验方案,再带领他们走进实验室,进行实验;a用磁铁吸引验证法:实验结果,黑色粉末全被磁铁吸引。B用稀盐酸验证法:黑色粉末全溶于稀盐酸中,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且有许多小气泡产生。C用硫酸铜溶液验证法: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试管,再加入二毫升左右的硫酸铜溶液,静止观察,黑色粉末逐渐减少至消失,试管底部有少量红色固体析出,溶液蓝色变浅。通过他们设计的三个实验,都证明了黑色粉末是铁粉,不含有其他杂质。通过实验探究,同学们解决了疑问,加深了认识,开拓了视野,熟练了实验技能,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扬了科学探究精神,形成了爱学习、会学习的好习惯,他们终生不会忘怀。
关键词:农村高中生 学习化学 心理碍障
21世纪是知识的世纪。高中生所面临的是海量的信息,大量无效的、有效的信息需要高中生去区分、吸收。面对各种信息,高中生容易产生吸收疲劳,只愿意吸收那些有趣的、内容短的、容易吸收的信息,对于枯燥的化学知识不愿意去学习。作为农村高中的学生,意味着已经失去了进入重点高中的机会,基本失去了考入重点大学的机会,再加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很多高中生认为学不学一个样,是否学好也一个样,缺乏了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影响了学习化学的效果,容易产生影响化学学习的障碍。高中化学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学习化学过程中的主要心理障碍
由于学校布局的调整和优质高中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再加上适龄学生人数的逐年减少,影响了农村高中学校的生源和学生素质。大批学习素质好,学习成绩高的学生被优质高中录取。考入农村高中的学生综合素质比较低,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基础、学习成绩和学习方法比较差,在高中化学学习方面存在着以下学习障碍。
1.态度消极。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对高中化学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学习的上进心和进取心。
2.基础较差。在初中时就没有学好、学会化学,不能做到初高中化学的顺利衔接,导致高中化学学习根本不懂或者有心无力。
3.缺乏方法。缺乏学习高中化学的科学方法,不能正确区分易混淆的化学概念,记不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典型反应,缺乏严密的思维,抓不住问题的关键,不能够使用规范标准的化学语言去组织答案,表述不准确,书写也不规范。
4.缺乏刻苦精神。在化学学习中充满了畏难情绪,面对教材中不懂的知识和问题,没有能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导致化学成绩每况愈下,最终丧失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5.能力不足。只注重具体知识的记忆和背诵,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审题能力差,缺乏获取和使用有效信息的能力,造成解题错误。
二、农村高中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1.对自己缺乏长远的规划。中考失利,进入农村高中以后,很多高中生对自己的学习前途感到渺茫,认为自己缺乏学习的天赋,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进入梦想中的重点大学,从而降低了自己的人生规划,甚至不再去考虑以后自己准备去做什么,缺乏学习化学的持久动力,读高中就是混三年以后拿到一个高中毕业证。
2.家庭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到自己长辈的宠爱,过着优越的生活,多数孩子的性格自私、内向和懒惰,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已经不在把子女升学做为孩子的唯一出路,对自己的子女只关心生活,不再关心他们的学习,也缺乏和学校、教师的沟通,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导致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形不成合力,学生容易产生学习障碍。
三、克服农村高中生学习化学心理障碍的措施
1.坚持化学新课程改革,是克服农村高中生学习化学心理障碍的重要前提。针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弊端,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坚持新课程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过程学习、体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喜欢学习和愿意学习,从而克服学习化学的心理障碍。
2.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习。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制作教学课件,将声音、视频、动画等融为一体,作用于学生的眼睛、耳朵等器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化学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开展小制作、小创新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操作中感悟,激发创新思维,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化学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师生座谈、家长会等渠道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较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克服学习化学的心理障碍。
化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具体体现课程改革理念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深造或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情况分析
从上期所任教的班级的化学成绩来看,成绩有所改观,但仍有许多低分。随着化学课改的推进,自己在教学资源的利用还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一些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材分析
1、绪言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许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使学生从开始学习化学起,就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教材抓住学生的这种情感,从具体事例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明的语言,概括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再次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2、第一单元具有以下特点:①作为起步阶段的化学学习,教材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尤其注意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化学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能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责任感。
②突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强调走进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意义,以及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等的优良品质。
③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并通过探究活动与合作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注意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本单元教学重点: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本单元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教学。
3、第二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又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气的知识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是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占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动形成风筝;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在自然界中颁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工厂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4、第三单元是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的同时,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力图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素材和线索,以及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的意境。因此本单元的特点是将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穿插于紧密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的内容之中。从知识结构上看,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三块:
一是从社会学角度认识水,包括水在自然界的作用,水资源状况及其保持等;
二是一些化学基本概念;三是几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其中重点内容是:①人与水的联系,以及人其中的能动作用。②原子、分子的概念。③过滤、蒸馏等基本操作技能。
5、第四单元教材共分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化学式和化合价四个课题。它们包括原子结构模型,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核外电子排布观念、离子、化学式、化合价、相对分子质量及其有关的计算等内容。本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教材对于学生十分重要。本单元重点: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号和化学式。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观念、化合物。
6、第五单元共有3个课题。课题1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课题2讲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这是本单元的中心。课题3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
7、第六单元包括三个课题。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课题2是引导学生探究实验中制取co2的装置。课题3是通过实验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本单元教材重点:①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②实验中制取co2的装置。③培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④培养和关注社会与环境的责任感。本单元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
8、第七单元是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和绘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
五、具体措施
1、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密切联系实际生产、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成立化学课外兴趣小组。
3、对学习化学兴趣不高的同学实行个别辅导。
4、对学生进行自己出题自己测试的训练。
六、课时安排
绪言 1课时
第一单元 7课时
第二单元 6课时
第三单元 7课时
第四单元 8课时
第五单元 5课时
第六单元 6课时
第七单元 4课时
期中素质检测 6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