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环境设计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他,不似陆探微那份“精利润媚、如锥刀焉”的劲拔;他,没有张僧繇“手不释卷、俾夜作昼”所赋予的“栩栩如生,皆参其妙”;但是他,无需璀璨浮华的堆砌,无视躁动不安此起彼伏的世界,不染英雄失路的忧郁,不染世俗挣扎的尘埃,但是却又眷恋意韵传神的魅力,摒弃外在形的牵强。他用连绵不断、悠缓自然的线条,如“春蚕吐丝”、流水行地”般的舒展流畅,把高古游丝描发展到了完美的境地。他让一抹传神融入笔尖,让笔尖勾勒出令人动情的唯美。
他,就是顾恺之。有先哲这样评价他,“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他身着朴实的粗衣布鞋,烘托出他清瘦俊秀的气质;他有着深谙世事的淡然,似乎看尽了人世沧桑,读透了爱恨羁绊,但又仿佛迷恋尘世中人性的纠结与缠绵;他飘忽的眼神流露出一份懒散,让人感到平和。也许正是这一份清雅,淡然,让他能够触及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差异,却又恰到好处的将这些细腻的差异传神融汇。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画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较动荡不安,人们追求超脱和宁静,人物造型追求骨秀清象和潇洒的风度,在色彩上多用冷灰色调,表现出了清淡的设色喜好。风格上由简略变为精微,人物刻画上特别注重传神及心理描写。
在这一时期许多卓有成就的人物画种异军突起,其中尤以顾恺之的传神写照最为显著。有人评其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唐—张彦远),画家必须通过描绘对象外在的“形”,刻画出内在的“神”,成功解决“形”、“神”的关系,成为此后人物画创作的准则。
气韵生动,得意忘形
■顾恺之人物画中“传神”论的提出和影响
“形”与“神”的关系历来是中国绘画理论中争论不休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在汉以来关于形神哲学探讨的基础上,在魏晋时期人物品藻风气的直接影响下,中国画论中传神和畅神审美标准得以确立。两宋时期“故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制者,神从而害”④的思想风潮,无疑也为顾恺之“传神写照”命题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顾恺之的这三篇画论,最早载于《历代名画记》卷五)是顾恺之现存的三篇画论,在画论中,顾恺之第一次提出“传神”、“写神”、“通神”的理论思想。顾恺之的一副根据三国诗人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而创作的《洛神赋图》成功的诠释了他的绘画理论,该画以“秀骨清象”的审美标准塑造了洛神的迷人形象,深入描绘人物体态与内在的精神气质,是中国人物画中最早见到具有深远意境的作品,开启了人物画对传神意境追求的先河。
顾恺之人物画中的“传神”论的影响十分广泛。它的产生,标志着艺术进入了自觉的阶段。画家们纷纷以之作为创作人物画的最高标准。在顾恺之之后,“传神写照”成为中国画创作的第一主旨,从人物的传神到花鸟的传神,从山水的传神到笔墨的传神,顾恺之的“传神”论不仅是绘画史上的宝贵财富,而且它带来的影响更波及文学等领域[2]。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从顾恺之人物画作品中观意韵传神
顾恺之传神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以形写神”。“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全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一象之明珠,不若悟对之通神也。”顾恺之通过引经据典,为自己的中心论点做了最好的解释。现在首先以他的《女史箴图》进行分析:
《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比较形象的解释了顾恺之“传神”的艺术思想。该画人物造型苗条匀称,面容肃穆,构图紧凑,动态幽雅宜人。从图中可以看出线条的连绵不断、悠缓自然、非常匀和的节奏感。
万载流芳,飘香永存
■对顾恺之传神美学的结语
《画断》中对顾恺之的评价较为精准,并且为后代画史充分承认。他对美学中“传神”的理解,把绘画境界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改变了汉代以来以宣扬礼教为主的风气,引导画家离开礼教、离开政治,注重表达人物的气质神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向国际市场打开大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个领域都开始融入国际元素。在环境设计领域,很多境外的设计师在国内环境设计工程中中标,并参与到国内的环境设计活动中来。这让国内的环境设计行业在惊呼“话语权丧失”的同时,也深深的意识到国内环境设计领域传统、民族文化的缺失。进而在我国环境设计领域掀起了一股融合传统文化的浪潮,也因此,传统文化得以在中国的环境设计活动中重生。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的科教文化行业进步迅速,人民群众的文化心理也逐渐苏醒,对外来文化开始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对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国际和异域文化产生了异议,认为这些建筑、景观不能反映出自己民族的特色,不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念。在这种社会和民众需求的推动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二、现代环境艺术中传统文化的融合优势、局限性及发展思路
(一)传统文化要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在环境设计领域中,传统文化要素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以建筑设计为例,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因素是很容易区分的,因为现代建筑设计更加趋向于建筑原本的形态,也就是说更加倾向于建筑的实用性。基本上当前建筑物的每一个结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其自身的功能作用。那么在建筑中除去建筑本身的功能需求,剩下的就可以认为是传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由此可见,在环境设计中,传统文化因素往往是非理性的,是为了提升更深层的建筑品格和审美形象才加入进去的,这就意味着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传统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融合是有局限性的,或者说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但是这只是从实用角度出发对传统文化在环境设计中应用的一种看法,单纯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是一种对环境的塑造理念,传统文化的应用能够让环境塑造更加具有历史的沿承性,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历史、创造和审美追求,这是其他任何文化理念都不能起到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要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思路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主要有儒、释、道三种学说,这三家在对文化的阐释上,各有各的特点。但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三种思想达到了空前的一致,都认为人和环境应该是和谐共存的,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息息相通的,这就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融入应该根植于传统民族文化的沃土,将传统文化与未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向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方向发展。
三、现代环境艺术中传统文化融合的应用
(一)树立自信心,破除对西方中心论的迷信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国门的初开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使得国内的环境设计项目绝大部分都是对西方思想和西方设计理念的模仿,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趋稳,这种思想的盲目和急躁退却以后,环境设计人员开始认识到环境设计必须根植于民族和国家的土壤,并以此为起点。我国的环境设计事业开始对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族特色的环境设计理念进行探索,走上了一条自我发现和自我认证的新道路。当前我国的环境设计主体,应该树立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信心,相信在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呈现出更加无可比拟的深厚底蕴和内涵。同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环境设计理念必将破除西方中心论的迷信,能够让中国的环境设计回归到传统文化延续、传承和融合创新的道路上。
(二)对世界各地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一切发展和创新都源自于对旧有事物、理念、思想的总结与提炼,在环境设计领域,我国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外国理念的一隅,也不能逡巡于传统文化的桎梏。而应该博采众长,既要研究自己民族的文化,同时也要研究一切外来文化,在了解自身的同时也了解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世界的,两者之间有什么差距,我们有什么优势,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些环境设计发展的基本概况,了解了我国和世界环境设计的最新发展,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环境设计的全面认识,才能清楚当前环境设计发展的方向。进而在根植于传统文化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环境设计理念。
(三)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完美融合
我国文化不仅具备无所不包的广域性,同时也具备纵向千年的时域性。在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上,文化的发展进步总是先驱,是历史向前的引路者。当前我国的环境设计行业也站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点上,我们的环境设计不仅要继承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兼顾现代元素,并结合中国环境设计的实际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传统文化是基于传统社会实际创造的,在现代环境设计活动中传统文化的结合应用一定会产生不适应的现象。所以在当前的环境设计领域中,设计主体一定要创造性的继承传统文化,才能将传统文化结合在现代社会的血脉中,与环境设计的现代元素一起促进我国环境设计的发展和进步。
四、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从整体来看,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但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总会有其独特之处,这一独特之处也必定依赖于一定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框架。从“环境艺术设计”这一名词就可以看出其知识基础涵盖了建筑、美术、设计等大的系统的知识,如色彩结构知识、建筑设计知识、建筑结构绘图、立体结构知识、绘画技巧知识以及化学、物理、工程知识等。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学科有工程学、生态学、生物学、物理学、地质学等。环境艺术设计还需要宏观的理论知识构成,如伦理学、教育学、民族学、美学等。环境艺术设计不仅包括室外环境设计,还包括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城市街道环境设计、公共设施服务环境设计、园林景区设计、广场空间环境设计、公共雕塑设计等;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则包括家居生活环境设计、商店空间环境设计、饮食空间环境设计、工作空间环境设计、娱乐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等。艺术体现人的精神思维,环境艺术设计也体现人的精神世界,反映人的审美意识。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
环境艺术设计并不是简单的环境改造、标新立异的变化,也不是超出人们的主观想象或脱离客观实际的制造。环境艺术设计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更是一种结合客观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结合科学与艺术不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设计风格。
1.充分结合自然环境进行设计
艺术讲究的是个性,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学科,同样讲究个性化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个性化的设计并不是设计师简单的自我创造力的发挥,而应该是结合自然环境充分展示艺术魅力的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是设计师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的反映,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由一般到特殊的规律性总结。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既要充分考虑自然空间的合理使用和开发,还要充分、合理地采用相应的艺术手段进行设计,不仅在于对现有环境的改善,还在于切合实际的大胆尝试,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2.充分发挥空间的使用程度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代,科学、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的创新能力也不断提高。各个领域所涉及的知识范围越来越广,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其涉及的知识范围更加广泛,在科学和艺术上都表现出个性化的色彩。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注重环境空间的利用是其个性化的重要体现。在考虑人文知识因素、环境条件的情况下,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客观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意和规划,充分发挥环境空间的作用,同时又要体现文化需求和人的精神需求。如,对于某一室内环境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业主的情况,把空间的利用率与业主的文化程度、个人爱好及职业等结合起来进行设计,这样不仅能满足业主的精神需求,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空间的使用功能。
3.集艺术与科学为一体的个性化设计
关键词:环境设计、设计程序、计算机软件、运用
中国分类号:TU972+1.2
有史以来,人类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使用各种方式表达艺术创作成果。欧洲史前时期,人们在洞窟石壁上使用石器和颜料绘制动物形象和箭头符号;古埃及的雕刻、商周青铜艺术的造型、纹饰;哥特式建筑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等[1],反映着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和想象,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材料、媒介来表达艺术设计成果。环境设计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主动改变环境的创造活动,
现代社会,环境设计的艺术创作过程和创作成果离不开各种计算机软件的运用。20世纪,计算机技术的诞生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环境设计行业迅速接纳并消化了这个新生的科学技术,电脑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可以直接参与到设计制作中。21世纪的高科技将人们的想象付诸于现实,计算机软件和设计行业在发展中不断成长,新科技的发展总是推动着环境设计方案的制作水平和制作手段的提高。正是环境设计同现代科技的密切联系使得设计专业凭借科技手段获得炫目的视觉效果,散发着诱人的魅力。
1.环境设计程序
环境设计的程序包括设计程序和成果制作程序两个概念。设计程序是环境设计从立项到完成的发展过程,分为四大阶段,分别为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评估阶段。[2]其中,设计阶段通过设计的准备、形成到完成,又将其划分为草图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绘制这四个环节。(见图1)成果制作程序则是设计在产生过程中将设计师将方案的理解和灵感通过软件的操作变为二维或三维图形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通常为基础、建模、渲染、后期四个环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市场的需求,在环境设计程序各个环节中,均以计算机软件的表现为主。计算机软件出图以不仅快速且出效果的优势独占鳌头。无论是室内环境设计还是室外环境设计,都有一套既定的设计程序和成果制作程序。每个环节的成果表现,均有计算机软件与其对应。
2.环境设计成果分类与表达
环境设计的成果分为二维平面型和三维空间型。二维平面型成果在室内设计中为平立剖面图、天花吊灯图、电路图、详图及效果图等的表达;在景观设计中则为总平面图、竖向图、放线图及效果图等的表达,三维空间型成果有建筑漫游,模型展示
平面图的出图过程需要经过草图、方案图、最终效果图环节,其对应软件有Auto CAD(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Photo shop(图像处理软件)等,插件有与Auto CAD(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相辅助的各种常用插件,例如面积计算插件;与Photo shop(图像处理软件)相关的则有笔刷插件等。
效果图的出图过程分为建模、渲染、后期这三个部分。包括模型的建立、材质的附着、灯光的使用、渲染器等插件的应用、后期效果制作等。使用的软件有3D Studio Max(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MAYA(三维建模和动画软件)、Sketch Up(草图大师)、Photo Shop(图像处理软件)等软件和V-Ray for 3ds Max(V-Ray渲染引擎)、Lumion(实时3D工具)等插件。
建筑漫游的制作过程和效果图较为相似,也包括建模、渲染、后期。建筑漫游和效果图不同的是渲染环节,漫游需要的是动画渲染,后期效果制作中所需要的软件也不尽相同,需要的是处理音频及视频的相关软件。三维建模软件以3D Studio Max(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MAYA(三维建模和动画软件)为主,渲染过程需要的插件为V-Ray for 3ds Max(V-Ray渲染引擎)、Tree Storm及Speed tree(树插件)、RPC(全息贴图)、Forest Pack(森林制作)、Dream Scape(自然景观)等;后期效果的制作则还需要特效校色、剪辑输出、动画特效等环节,使用After Effects(图形视频处理软件)、Premiere(视音频编辑软件)、Combustion(三维视频特效软件)等。
3.结论
好的环境设计作品需要计算机软件赋予其生命力,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决定了计算机软件的不断更新的状态。环境设计师必须在工作学习过程中保持对软件更新的新鲜感,不断的在学习中认识软件,掌握软件,才能保持行业中的竞争力。计算机软件是设计师与设计成果之间的媒介,好的软件需要优秀的设计师来使用,而设计成果也需要不断成长的软件来实现。
参考文献:
一、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缺陷
(一)教学缺乏重点
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包含了很多的学科,大多数学校在实际教?W中,没有分清所学科目的主次,基本上都是均等授课,没有主次,缺乏重点,也不具备特色性的教学,学生在环境专业设计学习中,只是学到了基本的入门知识,没有机会对某一重点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也没有完全被激发出来,缺乏专业性学习和重点研究。这样就使环境设计专业在对人才培养上没有重点,人才设计能力、技术能力都处于均衡的水平,高、精、尖人才缺乏,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明显不足。
(二)环境设计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
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虽然认识到了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性,但是在人才培养上,缺乏一个科学的定位。过于着急招生,但却没有做好办学准备工作,在专业发展上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没有对专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进行全面分析,致使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连带的无法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最终导致,人才培养没有特色,实际效果没有达到。
(三)人才培养上缺乏实践
这也是大多数学校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最大缺陷,环境设计专业人才要想满足社会实际需要,适应将来的岗位需求,就要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能够对立完成设计工作。这就需要在学校的学习中,不断地参与到设计实践中去。但是,对于实际教学来说,往往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设计实践的机会较少,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没有真正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设计灵感展现出来,致使大多数学生空有设计理论,却不能拿出富于个性,打动人心的设计作品,设计能力较低。
二、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准确定位,抓住重点
在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学校要能够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学校专业发展方向,根据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实际需要,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对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给予准确的定位,选择一个适合的培养方向,合理设计专业课程,突出教学重点,把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与教学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有区别的进行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例如: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重点环境设计师,就要有针对性的招生,重点选拔那些具有设计天分的和设计能力的学生,在重视教学基础的同时,重点发展设计方向的学科,制定科学的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具备真正设计能力的人才。
(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来说,本身就是一门具有科学精神的艺术。要想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良好的艺术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施工工艺、装饰材料、设计造型等方面的基础之外,还要把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与美学教学、艺术鉴赏、美术设计等课程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设计灵感,使设计的作品富有艺术性和创新性。例如: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建筑方面的艺术设计,引导学生鉴赏,对其设计特色、设计风格、创新性和艺术魅力等方面进行欣赏,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不断的学习,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激发学生创作的意识和能力,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把环境设计与艺术结合起来。
(三)注重设计实践
对于环境设计专业人才来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学校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个性作品。例如:学校有针对性的设立相关课题,如:某个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某个室建筑的内设计等等,给出同样的设计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所学的设计专业知识,设计出不同的作品,再 给予客观的评价,真正看到学生设计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设计动力和兴趣。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灵感,在轻松的设计分为中,扩展想象,创新能力被激发出来,作品也更加富于个性,实践能力也随之不断提高,有助于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