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管理科学;实证主义;管理科学
任何一门学科的构建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通常借助其它学科应用、证实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工具,汲取相关学科的研究精华,方能自成体系,对本学科要解释的现象和事实言之有道。否则,必定独木难支,经不起推敲与论证。管理学科也不例外。从20世纪初泰罗开创科学管理以来,各种管理理论纵横交织、竞相绽放,一直处于"管理丛林"状态,没能像自然科学或经济学一样形成统一的研究框架体系。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有自身特点;二是管理学科中应用的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从两方面原因的关系来看,前者决定后者。也正因为如此,对于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自身特点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般而言,对管理科学问题的研究可以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属类进行梳理,从管理学科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不同研究内容和方法出发,探讨管理研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区别主要在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不同。基于这种不同引述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科学研究是运用客观、实证和规范的研究方法获取知识的过程,研究对象要求具有可直接测量、重复出现和便于验证等特征,研究结果推崇精确性和有效性。思辨研究是研究者运用直觉判断和个人洞察力获取知识的过程,研究对象不易直接测量,研究过程难以清晰表达,研究结果不便于检验,主要靠切身体会。
从管理科学问题研究涉及的对象特点看,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不可替代。因为我们已经十分清楚的是,管理问题既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但是也正是基于“科学研究与思辨研究究竟孰轻孰重”的问题的争论,产生了管理学科长久以来百家争鸣的格局。这其中,管理科学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一直以坚持管理研究工作中的科学性作为解决管理问题的核心手段。自20世纪开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伴随科学研究中实证主义思潮的延伸,管理科学已经发展形成为以实证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以问题为基本导向,遵循由“假设检验、建模分析、实验模拟再到对策建议”这一基本流程的体现科学命题的管理学研究方法。
可以说管理科学以实证主义为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完全符合学科背景特点的。归结起来,实证主义有如下特点:实证主义有下述几种基本特征:(1)以现象论的观点为出发点。现象即实在,是有用的、确定的、精确的、有机的和相对的,与现象的这些属性相对应,“实证”一词也具有同样的意义,一切知识都是对这些现象的共存和相继的描述。实证主义者把现象当作一切认识的根源,要求科学知识是“实证的”。(2)对经验进行现象主义解释,主张从经验出发,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强调经验上的实证对科学理论的重要性。(3)把处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带有一定程度的科学至上和科学万能倾向。实证主义者认为,唯有确实根据的知识者是科学的;科学即实证知识,它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最高阶段;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社会大辩论况都要靠实证的科学方法;科学和科学方法使哲学也成为实证的。
然而,近年来,对于采用实证主义对管理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受到了一些质疑。大体上,多数反对用实证主义研究管理问题的人士认为管理科学和实证主义缺乏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他们认为管理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的主观问题。某著名行为科学研究学者认为:"作为管理研究对象的管理者和企业成员是生活在现实中有各自价值观念、个性、偏好和情感的人。管理研究就是旨在发现、辨识和解决管理领域中烙有人的活动烙印的各种问题。所以,无论采用何种研究方法,对在不同的管理情景中带有人的主观倾向活动进行适当归类和处理是任何一中研究方法都不可回避的问题。要梳理、辨析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和影响程度,不是设上几个变量,引证几个模型就可以讲清楚的。需要从全方位、多角度动态的审视管理系统。如果只是为了给文章增加点“科学”的味道,便于求证而使复杂的管理系统归结为几个单薄的变量关系,这就有点削足适履、牵强附会了。“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定管理科学遵循实证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定量方法分析管理问题的研究思路。事实上,半个世纪以来管理科学在管理研究领域的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国内外大型企业对管理科学的日益重视,已经说明管理科学在处理复杂的管理问题特别是系统集成问题上的不可取代的无限潜能。管理科学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管理科学是万万不能的。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管理科学遵循的一套从假设到求证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其实,对于管理科学研究的研究问题,最后的结论部分才是问题研究的重点。这里与科学研究区别最大的即是人的主观因素的整合。可能一个被认为是最优解的结论实际上在受到组织结构和领导者偏好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这些主观的非结构化的约束往往是很难在一开始就能够考虑进入模型的约束条件中的。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会发现实证主义对于管理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影响。当然,我们灵活运用实证主义思想,将实证主义与人为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避免单纯注意管理问题的科学与艺术性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特别是通过加强对人为主观因素的考量,将使我们能够以更全面的观点看待管理问题,利用定量方法的结论更好地为管理决策服务。
参考文献:
[1]郭奕杉.实证主义社会科学哲学思想的兴起[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论文关键词]考评制度;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大学考评制度的现状
(一)按考试分数评价的不合理
1.考试内容本身的不合理。目前,大学里的考试(尤其是文科)大多是死记硬背,考试形式单一化,考试内容片面化,老师一般都会在期末划定范围,让学生自己去准备。这样的考试等于是对记忆能力和突击考试能力的考查,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检测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由于考试和教学的严重分离,使得上课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学生不认真听课,老师为了自己的生存空问和发展前途,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科研上,使教学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但却可以蒙混过关的环节。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善于发散思维、多维思维、创造性思维,只习惯于简单的重复操练,思维僵化,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此外,考试本身也开始成为一种目的,学生抱着功利主义的态度参加考试,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工作绩效的主要甚至是惟一的依据和标准,成为评比选拔的惟一方式,教育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2.高分来源途径的多样化。大学里,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往明显减少,正因为这样,某些老师对自己认识的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定偏好,特别是在批卷和打分时,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公平竞争。另外,在大学里还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舞弊现象,严重地影响了考评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二)科研加分的不合理
对学生的考评中,有15%左右(各个大学有一定的差异)是按能力来考评的。所谓的能力,包括参加学校学院活动、加入学生会、从事科研、发表文章等方面。首先应该承认,这种考评方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学会创新和合作。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由于过分强调能力,使得一些人放松了对学习的重视,而一味追求能力上的发展,显示了很强的功利主义,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一个人的能力。
(三)志愿者加分的不合理
青年志愿者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有着神圣的使命。大学考评中,这一项也成为了衡量指标,给予了硬性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项活动的性质。我们很难衡量学生参加活动的动机是否纯正,参加活动是否是出自内心的意愿。如果带着功利主义的态度投入到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就很可能影响活动的质量,也会在社会人群中产生副作用,使大家对青年志愿者活动失去本来的信任和崇敬。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
公众的心理健康标准是指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与人善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工作,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智力正常。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做出良好的反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感情、意志、人格、行为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尤其是在现今激烈竞争的社会,心理健康与否已经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大家也在为拥有健康的身心而努力。
三、考评制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考评制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深刻的、全方位的。由于考评是按照学生综合排名先后来计量的,学生势必会考虑到自己的位置。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获得缺失需求后,自然希望获得成长需求,尤其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而竞争的激烈又使其愿望的实现面临诸多困难,很多人虽然非常努力,却很难改善自己的排名,这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他们对自己的信心。
考评制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其一,焦虑。焦虑是一种复杂的、常见的负性情绪,也是一种潜在的无意识行为,是个体对当前或未来事件产生的一种紧张、烦躁、恐惧的情绪状态。它不只是暂时的不良情绪体验,还可能成为人的某种特定的人格特征。当代大学考评制度主要是以学生的分数来评价的,大学生虽然没有了中考、高考等的压力,却也要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实现自我的价值。由于过分担心排名状况及在班级中的位次,因此,易产生较严重的考试焦虑。而且,大学的考评是以横向比较为主的,学生自己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或是相对有了进步,并不能代表其在班级中的位次也会相应地提高,这使得学生需要无止境的努力确保自己的位置,这些都无形中给大学生带来了焦虑。
其二,压力。大学生的压力来源有很多,比如,经济压力、前程压力、异性关系压力等。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位居第二。考试压力之所以对大学生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考试成绩直接与期末考评挂钩,使得学生必须尽最大可能提高分数,争取一个好的排名。
其三,兴趣贫乏。大学相对于中学而言,有了很高的自由度,可以广泛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考评制度的存在牵制了学生的自由行为,这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考评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视野的扩大,使其容易拘泥于狭隘的知识学习,缺乏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原本的兴趣,使其生活围绕着学习转,失去了本应有的活力。
其四,人际关系紧张。大学里的同学关系有一种向社会发展的趋向,由于激烈竞争的存在,势必引发一些矛盾,并涉及到利益的较量,这些都会影响到彼此感情,久而久之,同学之间变得冷漠了,失去了本该有的友谊和真诚。
四、解决措施
(一)考评制度本身的变革
其一,考试内容灵活化。作为大学里的考核,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使之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和挑战。
其二,教考分离。为了保证基本的公平,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广大学生的基本权利。教考分离作为一种新的政策,有一定的价值,有利于维护最广大学生的利益。在实行教考分离的同时,还可以采取年级分离,由其他老师来改卷。这样的话,可以较大程度地避免老师主观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其三,将活动加分从考评中撤离。这里主要包括两类活动。一是学生会之类的活动。虽然参加学生会之类的活动多少能展示一个人的能力,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许多学生在考虑参加活动可以加分的前提下,很少有时问和精力去关注本该最值得关注的学习,使得学习的重要性显著降低。二是科研和志愿者之类的活动。学校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有选择性地参加活动,对学生的奖励不只局限于从综合排名上赋予奖学金等荣誉,还可以从培养兴趣人手,酌情鼓励,开拓其发展领域。对于科研,学校应该支持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尤其是发表文章的学生,学校应给予一定的赞助与奖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从事科研创作。而对于青年志愿者活动,则应该脱离考评指标。青年志愿者活动是一项公益活动,每个人都有义务把它做好,尤其是作为有能力、有才华的大学生,更应该自觉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不能从为了加分这种功利的角度出发。
其四,充分肯定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各具特色。学生如果能多方面发掘自己的才华,并发扬光大,无疑具有很大意义。从我们现今的考评制度来看,很少在特长和兴趣方面肯定学生,以致绝大多数人都为学习所困,整天沉浸在书本中,与社会严重脱节,结果制造出了很多相同的个体,不能适应社会的千变万化。适当地在期末考评中肯定学生的特长,设立专项奖学金,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在快乐中进行。
(二)教师所需的努力
其一,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现在大学里评价老师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科研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老师积极从事科研活动,有利于教师个体和学校整体科研能力的提高,为学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由于教师把大量时间都放在科研上,很少有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教学效果的下降显而易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从为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刻思考利弊得失。当然,学校也要制定一定的措施保障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把衡量教学效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来规范教师的行为,这样,能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权利,使学生学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其二,教师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教师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给予相同的指导和帮助,要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开拓性地学习。另外,教师要从保护最大范围学生的权益出发,端正态度,客观地对待每个学生,不能因为熟悉程度和主观原因给予一定的偏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公平性,体现教师的素质。
(三)学生自身的观念转变
大学的考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作为学生,自己必须转变观念,树立长远目标,切实掌握技巧,适应社会发展。不能仅仅为了获取荣誉而放弃自己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虽然奖学金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一个学生的综合实力,但是具体的特长也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而且对于未来的生活具有更大的指导作用。
五、总结
关键词养生功法大学生思想道德
我国是一个传统文化深厚的大国,其文化的发展更是随着中国的历史而经历了上下五千年,健身气功是我国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更是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其技术运动体系,其运动理念和运动哲学无不表现出深刻的民族性和先进性。虽然养生功法不能代表民族传统体育的整体性,但其在民族传统体育的领域上可谓是独树一帜。不仅仅是运动项目本身,还有其蕴藏的雄厚的精神食粮。近年来,传统养身功法逐渐走上大学生体育课程的舞台,国家体育总局自2010年开始多次组织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大赛,至今此项赛事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年,影响甚大。
一、传统养生功法中的哲学理论
(一)道家思想
传统养生功法,顾名思义就是注重生命的调养,重视每一种生命,因此,它强调的是一种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强调的是重生、尚医,它强调的是实际存在的生命、物质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以为阳,冲气以为和”的发展观,因此,古代道门人为了长生不死,得道成仙,都会习练养生功法、习医自救,同时不忘施善积德,在尊重自身生命的同时不忘尊重他人生命。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三观的重要塑造时期,而传统养生功法中的道家哲学理论对此又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能使得当代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之处,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同时,养身功法是一项对身体各方面素质要求较低的运动项目,对于平常身体素质较差、不爱运动、没时间运动、受场地器材限制无法运动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运动项目。道家中老子提出的“顺乎自然”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形成尊重自然,尊重人与自然发展的规律,尊重自然界,爱惜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当代大学生自我价值体系。
(二)儒家思想
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曾提出“爱其死已有待也,养其生以有为也”的观点,他指出养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所作为,养生功法中的儒家思想能端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使其认真学习,端正做人,正确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成与败,提升大学生调节压力与逆境的能力,不断使其完善自身,发展自身,融入社会。可见,大学生要有所作为,“修身”是有所作为的根本基础,然后方可在家庭、社会、国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佛家思想
佛教思想中的生命观、道德观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甚大,能引导大学生从善向善,与人为善,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认识了解佛教思想的过程中,大学生们很容易形成偏差,部分大学生认为佛教思想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认为佛教是非科学的,因此,只有通过正确的途径了解佛教文化才能有效减少偏差,养生功法中蕴含了很多佛教文化,相传易筋经是古印度佛家人达摩大师所创,传统养生功法在很多方面都与佛家思想有很深的渊源,大学生在接触传统养生功法时,其佛教思想也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传统养生功法哲学理论影响大学生的因素
(一)传统养生功法自身科学发展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自从出现了很多“伪科学”形式的养生功法后,国家加大了对伪科学的打击力度,同时,政府也不断组织相关人员对传统养生功法理论和技术进行科学的研究,对相关套路和理论进行重新编排和审定,先后出台了很多传统养生功法管理条例和办法,不断提升对健身气功的管理水平,使健身气功得到了科学的发展,不论是其理论还是其运动技术体系,都广受人们喜爱和接受。
(二)大学生对传统养生功法认知水平的提升
由于传统养生功法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大学生对传统养生功法的认知水平也不断提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也不断增加,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的看待传统体育养生功法,不再是过去的全盘否定、避讳的消极态度,致使这一态度转变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素质教育、人文素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广泛开展。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也使其对传统养生功法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
(三)传统养生功法课程的普及
近年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不断发展,养生功法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部分,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很多高校不断开设体育养生功法课,传播养生功法理论与技术,主要原因在于其对场地、器材的要求非常小,对参与人数也没有要求,一人一地便可进行练习。而且,由于其动作强度小、节奏舒缓、有歌诀、口诀,很方便大学生习练。
一、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南加州大学S.D.Krashen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式,包括五个假说:
1.习得――学习假说(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hypothesis);
2.自然顺序假说(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3.监控假说(monitor hypothesis);
4.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
5.情感过滤假说(filter hypothesis)。
Krashen的理论受到广泛的注意,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网络环境下对Krashen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再认识
Krashen的习得――学习假说首先区分了“习得”(acquisition)与“学习”(learning)。他认为,习得是学习者参与社交活动的结果,是在交流信息中无意识地吸收的语言,又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语言,但并不一定知道其中的语法规则。相反,学习是有意识的,重点在于掌握语言的形式。习得来的知识用来启动语言的理解和语言的产生,而学习来的知识只能用来监控理解和产生。Krashen对习得与学得的区分,强调了学习者通过大量接触和使用目的语而获得该语言。但Krashen的理论是以美国加州的非英语本族者学习英语为背景提出来的。英语及其文化在其中占统治地位,但过去对于我国大多数学习第二语言的人而言,外语学习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根本不具备或全无Krashen所说的第二语言习得环境。随着近年来网络技术的普及,使我们有可能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意义的学习环境。
1.信息技术使外语教学、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是一个完全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学生可以直接从网上找到要学的东西。随着网络教学的普及,学生坐在电脑前就能感受到生动逼真的交际情景,做到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互联网可以使学生无需到现实生活中去就可以获得进行语言交际的语境和情景。
互联网提供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学习。此外,因特网不仅能帮助学习者接触目标语言本身,而且还是全方位、无限制接触目标语文化的最好方式,它使外语教学、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2.网络技术为我们创造了“习得”外语的条件。Krashen认为,习得是学习者参与社交活动的结果,是在交流信息中无意识地吸收的语言,又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语言。对习得与学得的区分,强调了学习者。但Krashen的理论是以美国加州的非英语本族者学习英语为背景提出来的,英语及其文化在其中占统治地位,但过去的条件下,我国的大多数学习外语者,外语学习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像Krashen要求的那样通过大量接触和使用目的语而获得该语言。
而互联网提供了Krashen要求的那样通过大量接触和使用目的语而获得该语言的条件。在因特网环境下进行外语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形式:电子邮件、电子论坛、实时交流、查找网上英语学习资源等等。这些资源学习者为在真实语境中与说本族语的人进行有意义的交流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第二语言的电子邮件、聊天室交流还可以促进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培养思考能力和交际能力。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和运用第二语言和外界交流,还可以促使学生直接运用第二语言进行思考,并使学习者在对话交流信息中无意识地吸收语言,又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语言。因此笔者认为网络技术为我们创造了“习得”外语的条件。
3.网络交流使学习者获得更多可理解的输入。Krashen的输入假说试图解释学习者是如何学习语言规则,如何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他认为,所谓输入,必须是一种可以理解的输入。就是说,这种输入的意义必须为学习者所理解,并不是说输入的形式也是学习者所知道的。可理解的输入应稍高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并且要反复出现。而互联网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通过网络的实时交谈使不同年龄、不同种族、不同性别和不同国家的人都可以直接、自由地交谈,就像面对面一样。对于在英语课堂外缺少学外语环境的学习者来说,因特网则提供了大量的图文并茂和真实易于理解的输入源泉,以及用目标语进行实时会谈和交流的场所。因特网不仅是一个庞大的语言文化资源信息库,还是语言学习者同全世界的网民进行交谈、交流信息、合作的论坛,是一个学习网络。它突破了时间、空间、顺序和物体媒介的限制,使学习者获得更多可理解的输入。
4.网络交流使学习者对第二语言学习的积极性更高。Krashen 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如学习的动机、对第二语言的态度、学习者的自信心和情绪等,它们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的作用,从而制约着学习者接受输入的多少。Krashen认为,若学习者学习的动力很大.自信心很强,对第二语言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学习情绪始终稳定,那么对语言输入的刺激的过滤作用就小.因而获得的输入就多;反之,过滤作用就大,获得的输入就少。
通过网络交流学生自己可以以某种身份参与到虚拟环境中去,通过网上阅读报纸和一些娱乐栏目,学生会真正感受到使用目的语的文化氛围。利用互联网学生可以用外语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地区和国家之间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学生不需要身临其境便可以在那个目的语的文化背景下学习目的语。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第二语言学习者和世界上说英语的本族语者进行个人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以及群体和群体之间等各种形式的交流、联络。这些都可以大大激励了他们用英语交流的兴趣和好奇心,并使学习者学习的动力更大。
电子邮件、电子论坛和公告牌等都可以为学生提供极好的用英语进行真实的自然交际的机会。这种真实交际的环境和因此产生的学习动机正是Krashen理论产生的背景。更为重要的是它能提高学生运用英语交流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即使很少甚至没有老师的帮助,也能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因此网络交流使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因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语言输入的刺激的过滤作用可以大幅减少,因而获得更多的输入。
三、结束语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业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二者虽各有侧重,但却存在许多共性,最终目标都在于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最大程度地实现其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迫在眉睫。
一、明确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制定清晰而明确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通过创业教育内容的融入、方法的借鉴、资源的运用,逐步摆脱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确保自身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的充分发挥。
知识目标方面,无论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还是“形势与政策”等课程,都要根据课程实际情况融入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在大学期间的各阶段均能有效把握创业形势与政策法规,尤其是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和优惠政策,了解创业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方面,主要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沟通、协调、管理、决策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其中,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碣动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尤其需要注重创新学习能力、创新知识基础、创新思维能力等初始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当代大学生把个人的生存价值及奋斗目标与“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总是兴趣浓厚地关注、学习、研究新知识、新问题与新方法,自觉地进行创新思维,综合地考虑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提出独到见解,在学习、研究及实践过程中实现创新。注重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人学习与工作成功的必要条件,体现的是一个人包括思想品德、协作精神、思维判断等在内的综合素质水平。注重决策能力的培养,它是保证生活质量、提高学习效率、做好工作绩效的一项核心能力,σ桓鋈说恼治素质、理论素质、创新思维等具有更加全面的要求。为此,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全方位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
素质目标方面,主要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并引导学生主动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愿意为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积极努力。
二、完善课程设置,确保课程体系的系统完善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创业教育”均是目前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必须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其中,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线,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学计划中,构建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
(一)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即各高校在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增开创新创业教育公共必修课或相关选修课,并把相关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以此作为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和自身实际情况,分阶段开设相应课程。如在大一入学后就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创业启蒙类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理性地规划自身的未来发展;在毕业前开设创业实务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而在大二、大三时可开设“企业策划”“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投资”“团队沟通艺术”等选修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创业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品质及创业所需的能力。
(二)整合相关教学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应将创业教育相应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积极推进教学内容的完善和改革。如在“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可在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等章节内容的讲述中开辟创业入门、创业项目选择、创业融资等专题讲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业观,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融入职业道德、创业品质、创业所需的《专利法》《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内容,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认识到良好的创业品质对创业的重要性,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对合法创业、依法创业的必要性。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则应适当融入我国当前创新创业的形势、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及优惠政策、所在区域创业文化的分析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共享实践教学资源
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将创业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一定学时的理论宣讲和教育,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外,还需将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资源,如课堂实践活动、校园创业文化活动、大学生创业社团、寒暑假社会实践调查、各专业校企合作单位、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当地政府设立的创业孵化基地、各级政府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等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参与到相关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既有助于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提升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又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创业教育的良好融合,共享教学资源,实现协同发展。
三、内外融会贯通,搭建“三位一体”的实践体系
即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实践活动、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校外的实践教学资源,将创业教育相应内容融入其中,实现课内课外融会贯通,夯实实践环节,搭建“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提升教学效果。
(一)充分利用课堂实践活动
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理论的重点、难点、热点,围绕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以及学生学习生活中感到困惑和迷茫的问题,精心设计讨论和演讲的主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再派代表以汇报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小组学习成果,老师根据该小组的总体表现及其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给予相应地加分奖励,这种“小组合作”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有效借助校园文化活动
一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即结合时事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成就、重大事件、重要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主题突出、内容明确、参与面广的实践教学内容,且活动内容在规划上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挂钩,力求在理论、实践、校园生活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如开展诚信演讲比赛,既可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又可以深化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在创业中的诚信品质。二是组织专题报告、讲座。即针对国内国际突出的重大事件、重大理论问题、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等,邀请知名企业家、行业领域内的创业成功者或自主业的学生来校做报告,讲述创业历程,分享创业经验,这既是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也是对学生创业热情的激发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三是组织相关竞赛。可面向全校学生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或创业大赛等,择优推荐参加更高级别的赛事,这既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三)充分利用校外实践资源
即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学基地、道德与法制教育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科技园、校企合作单位、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各级创新创业大赛等资源,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平台。尤其是在学生实习实践或顶岗实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单位和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的资源,在学生中开展广泛而深入的、针对性极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寒暑假期间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单位调查采访,了解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创业价值观及其在择业或创业过程中予以践行的情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念,实现学生个人发展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统一,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四、多渠道着手,构建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思想政治理论课已建成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师资队伍,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却相对薄弱,主要由学生处、校团委、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等“杂牌军”组成,这些老师中有的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缺乏,而有的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薄弱,无法真正为学生提供综合的创业指导与服务。因此,需要安排创新创业教育授课教师参加培训、进修、到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多渠道从校外引进人才,聘请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社会各界的优秀企业家、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或社会人士、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创业投资家、经济管理专家、政府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士、或是其他兄弟院校从事创业教育的专家学者等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通过选修课、讲座、报告等方式深入课堂,讲授创业历程,分享创业成功的经验或曾经失败的教训,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