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管理知识培训

企业管理知识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管理知识培训

企业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是企业培训的竞争;未来企业,获得优于竞争对手的唯一途径,就是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通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是企业获得发展的最根本手段。

0引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焦点不仅是资金、技术等传统资源,而是建立在人力资本基础之上的创新能力。同时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范围更加广阔,市场变化速度日益加快,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企业必须保持学习的能力,不断追踪日新月异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才能在广阔的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增加对人力资源不断的投资,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管理,提升员工素质,使人力资本持续增值,从而持续提升企业业绩和实现战略规划。

1建立科学的企业职工培训体系和有效培训计划

1.1培训需求分析与评估:拟定培训计划,首先应当确定培训需求,从自然减员因素,现有岗位的需求量,企业规模扩大的需求量和技术发展的需求量等多个方面,对培训需求进行的预测,对于一般性的培训活动,需求的决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①工种、业务分析:通过探讨水电行业未来几年内发展方向及变革计划,确定工种、业务重点,并配合水电行业整体发展策略,运用前性的观点、将新开发的业务事先纳入培训范畴。②组织分析:培训的必要性和适当性,以及组织文化的配合是极其重要的前题,否则培后及组织优劣等也应该加以分析,以确定训练的范围与重点。③工作分析:企业培训体系是根源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体系之下的,只有根据企业战略规划,结合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才能量身定做出符合自己持续发展的高效培训体系。

1.2有效的培训体系着眼于水电施工企业核心需求有效的培训体系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救火工程”,而是深入发掘企业的核心需求,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预测对于人力资本的需求,提前为企业需求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1.3有效的培训体系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员工培训说到底是一种成人教育,有效的培训体系应考虑员工教育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训练技法,针对具体的条件采用多种培训方式,针对具体个人能力和发展计划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在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多渠道、多层次的构建培训体系,达到全员参与、共同分享培训成果的效果,使得培训方法和内容适合被培训者。

1.4有效的培训体系充分考虑了员工的自我发展的需要按照自身的需求接受教育培训,是对自我发展需求的肯定和满足,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同时也要与员工个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实现员呀素质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匹配。这个体系将员工个人发展纳入企业发展轨道,让员工在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战略止标实现的同时,也能按照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参加相应层次的培训,实现个人的发展,获取个人成就。另外,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也使员工认识到,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才是其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有效的培训体系应当肯定这一需要的正当性,并给予合理的引导。

培训要想获得好的效果,培训形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培训的形式很多,企业在选择具体方式的时候不必因循守旧,固执地套用已有的既定模式。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使员工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因此,企业应结合其资源优势,员工特点及培训内容,合理选择适合本企业所需的科学的培训系统和有效的培训计划,以便达到最终目的。

企业培训管理要取得成效,重点要把握以下要点:第一,要切实把握好“三性”。①系统性:根据企业现状及发展目标,系统制定各部门,岗位的培训发展计划。企业管理者必须对培训的内容,方法,教师,教材和参加人员,经费,时间等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和安排。培训内容的适当与否是培训能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为此必须作好培训前的需求分析。个人分析就是找出某一员工现有的技能水平与要求的技能水平的缺口。培训就是要填补这一缺口,雪中送炭。②前瞻性:企业培训不仅仅是为了目前的需要,更要考虑将来的长远发展。③针对性:要“有的放矢”,把握好培训的主方向,主目标,不能“漫无目的”的所有项目一起上,一定时期内,还需主题明确,中心突出。第二,要有广泛的员工参与。认清员工的需求,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适当的主题,深度及培训形式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对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一样,进行全面培训。企业应把所有那些合乎条件,渴望学习的员工都纳入培训的范围,尤其是企业的高级主管人员应首先接受培训。真正影响培训和开发效果的人不是培训人员,而是受训人员的直线管理者,如果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和技能,培训与开发的措施往往落空。第三,要有反馈与交流。每次培训结束后都要做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内容本身的可实践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程[度进行全面的评价,为以后的培训具有更好的效果奠定基础。

2搞好水电施工企业员工培训应处理好两个关系

2.1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的关系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应该从长计议,设计员工教育的方案。从世界上成功的组织或企业看,可以发现,他们开始并不急于求成,而是注重发现,组织和运用好企业的人力资源,要求员工通过学习,创造,挖掘,发挥自己的潜力。在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在日本,德国等一些比较重视企业员工团队精神,敬业精神的国家,企业历来重视员工培训教育,为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他们在教育上的投资从不吝啬。上海航空公司曾因更新飞机,有约一年半时间成为“无机公司”,面对极大的经济压力,当时有人建议将技术工人劳务输出,赚一笔钱,也有人提出让一部分职工待岗回家,省一笔线。但是公司最终没有赚那笔钱,也没省那笔钱,却投入资金搞全员培训,把公司变成了一所大学校,从而为迎接一流飞机,提供一流服务,作了人才,智力准备。从长远眼光看,这是最终出高效益的手段。

2.2在岗员工的职业教育与员工的职务,职称升迁的联系水电施工企业开展员工职业培训教育,不是纯粹为教育而教育,其最终目的是根据水电施工企业的发展目标,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挖掘,培养人才,调动,激励员工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将在岗员工接受职业教育与其职务,职称升迁联系起来,是及时“兑现”企业和员工教育投入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把企业的职业教育与企业的人事管理作为一个系统,设计一个“学习——提升”的闭环结构。即企业员工的每一次提升,都须经过相应等级的培训,而每一项培训,都是为学习者的进一步发展作准备,这样循环重复,螺旋式上升,使受教育者不断地从接受教育中得到激励,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

3制定适合水电施工企业的培训方法与技术

人员培训是一项在时间和金钱等各方面花费都比较大的工程,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对不同人员的素质提高也有轻重缓急,同时,企业培训的对象主要是成年人,且成年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社会经历及成熟的思维能力。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培训的投资效益,就必须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具体情况,合理地确定培训对象和选择培训方法和技术。归纳起来,笔者认为员工的培训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3.1在岗培训:在岗培训是指员工不脱离岗位,利用业余时间和部分工作时间参加的培训,这是企业应用最普遍的培训方式。

3.1.1根据新的技术和职业发展要求来调整,提高在岗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如资兴焦电股份有限公司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近两年来,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由党务工作部牵头,先后举办了的初级和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每周利用一至二天的时间对车间副主任以上的初级管理人员和公司副部级以上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现代企业知识,管理知识,财务知识,人力资源管理,领导艺术和市场营销等知识进行了专题的培训

3.1.2满足在岗员工要求掌握更高技能的职业要求,为其成为中等专业人员及基层管理者(如中,高级工,技术员,班组长等)作好准备。由于公司的发展,去年来,资兴焦电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技术发展部和生产安全部联合在各分厂开展的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利用工余时间对岗位员工进行了系统的岗位知识,质量管理和设备操作技能的培训,有效的提高了员工的综合技能,促进了公司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和公司的发展。

3.2脱产培训:脱产培训是指员工离开工作岗位,去专门从事知识技能的学习。如资兴焦电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湘潭矿院举办的煤化工研究生班培训,集中时间组织相关人员脱产进行培训。

无论是何种培训,下面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在日常开展的培训工作中也应用得比较广泛的,如课堂教学,视听技术(电视,录像,电影,录音带),计算机辅助指导,情景模拟,学术会议与讨论,角色扮演,案例研计,高级游戏,讲座,多媒体技术,新员工培训等。

3.3部门互动式培训:设置培训主题后,根据部门员工特点,将培训内容分解到部门相关人员,各自进行学习:培训由大家共同参与,每位员工都是老师,各负责主讲部份内容,每讲完一部份,全体员工就其授课内容及方式展开集体讨论。总结长处,改进不足,以不断完善:此种培训所产生的效果是多方面的,既可促使大家认真学习,努力掌握培训内容精要,又可提高授课者语言表达及文字组织能力,还可通过讨论阐述不同观点,帮助大家共同理解,从而使所有参与者获得提高。如“TCL电工集团”采取此种培训方法,培养并形成了水电员工自觉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互动式的培训,让员工在平常的生活与工作中不断积累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3.4岗位复训:在岗员工在从事一定时间相同的职业工作后,往往会渐生惰性,操作由熟练而变得机械,麻木,甚至将规定的程序简化“吃掉”。因此,对于在某一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的在岗员工进行岗位复训,以温故而新知,是必要的。岗位复训应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按需施教,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缺什么补什么。复训的内容包括:规范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培训,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研讨。每期复训,都应要求每位学员必须提出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案例(在实际工作中处理成功的,失效的事例)进行讨论交流,相互启发,从而不断积累岗位工作范例。

3.5导师带徒:此种方法主要适应于新员工和员工晋升,岗位轮换,当员工缺乏岗位经历或对岗位情况不熟时,可采用此种方法,通过其带岗者的言传身教,使员工获取实践经验,以尽快达到岗位要求。

企业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第2篇

1.1培训资源管理不当、难以高效利用

公司培训资源缺乏规范管理,难以有效地查询和获取,得不到动态、高效的利用,不能很好促进公司培训工作的改善。

1.2内部沟通不畅,隐性知识难以显性化

公司的隐性知识如员工个人工作经验、创意或心得等,由于缺乏知识分享激励机制,无法被记录保存,容易流失。

1.3平台建设不完善,知识共享困难

公司教育培训体系中缺少知识管理模块,教育培训系统中也缺少支持资源共享的功能,公司内部知识共享意识淡薄。近年来,公司教育培训工作得到飞速发展,但相关资源建设未同步发展,资源建设落后于培训工作,阻碍教育培训的进一步发展。基于上述不足,对于如何加强公司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并实现转型,以满足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要求,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将知识管理思想纳入教育培训工作中,通过加强培训资源开发与管理、拓展员工沟通渠道、完善相关平台建设等工作,助力公司教育培训体系转型。

2.知识管理建体系

公司从2013年开始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知识管理体系建设。围绕教育培训体系转型需求,搭建“以知识层建设为基础、以流程层建设为核心、以支持环境层建设为支撑”的知识管理体系架构,提升培训资源建设水平,支持公司建立“四位一体”的标准培训模式,助力公司成为学习型组织,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2.1知识库建设

以岗位胜任能力为依据,利用各序列各专业的岗位培训规范,根据分层分类的原则,形成相匹配的知识树。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培训成果资料,以知识树为引导,根据完全穷尽、相互独立原则,形成包括课程库、试题库、师资库、培训基地信息及公司文化、制度等的知识库。各类知识库通过知识标签建立联系,形成员工和组织知识共享和应用的基础。

2.2知识运营机制建设

知识有效运营指通过知识获取、知识固化、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及知识动态管理的闭环运作,达到知识在个人与组织中流动,并不断回馈到知识系统內,促使知识不断累积的目的。知识获取,外部知识内部化。指将企业外部环境中的知识转换到企业内部,并能够为企业所用的过程。知识获取包括采集、认证、储存和更新四个阶段,对应设立知识采集机制、知识认证机制、知识存储机制和知识更新机制,以完成获取知识的任务。知识固化,巩固知识防遗忘。通过个性化课程学习、课后及时复习和试题考核等手段,鼓励员工在工作中有意识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做到服务实践、学以致用。知识共享,管理效益最大化。为有效实现知识共享,公司构建并加强多种知识共享途径,畅通多方沟通的渠道。知识应用,实践提高生产力。知识只有在组织中得到应用时才能增加价值。公司通过搭建教育培训知识管理平台,将知识应用的效率发挥到最大化。

2.3流程及信息功能设计

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企业组织、制度、文化等环境因素的良好支持。公司在知识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重点进行制度、流程、信息系统等建设工作。知识管理流程。以业务驱动力为出发点,以利益相关者价值为最终导向设计管理流程,包括知识抽取流程、知识利用流程、知识评审流程及知识管理考核激励等流程。公司根据员工的知识贡献制定不同级别的奖励,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知识管理系统是集课件库、试题库、案例库、师资库、基地库、文档库等为一体的教育培训知识管理平台,以网络培训实体化运作为手段,构建实现公司知识协作、知识收集、知识传承等功能的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系统还紧密联系公司的生产业务、培训和评价等工作,帮助提高培训管理效率、公司知识协作共享,提高员工岗位胜任能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2.4知识动态管理运行

知识动态管理包括线上及线下知识管理。线上知识动态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岗位知识学习包、学习效果验证、建立学习档案、培训需求再分析等内容。建立个人学习档案,为下一阶段的培训需求分析提供参考。线下知识动态管理主要包括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及考核、培训服务实践、课程开发和创新等内容。公司按照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培训及考核,并反馈工作过程中的新问题、新需求反馈,公司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培训课程开发和创新,进一步丰富知识树和知识库的内容。

3.知识管理显成效

3.1建立公司知识库

知识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为公司搭建了层次分明、覆盖率高的知识树框架,并以此为基础,梳理公司几大序列包含课程库、师资库、试题库、案例库等内容的知识库,并定期邀请公司相关专业的专家对知识库内容的正确、合理性进行评审,组织人员对知识库进行更新维护。将公司知识体系内容导入信息系统,设置知识标签链接,实现知识查询和学习等功能。

3.2营造知识创造氛围

通过制定知识更新、创新、认证、共享等流程以及相关考核激励制度,鼓励员工对知识库中的知识进行维护、修改,让员工角色由知识使用者转变为知识管理者,从被动到主动,激发员工知识创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定期的班组内部分享会,实行轮讲机制,锻炼每位员工的讲授技能,促进了知识共享,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积累公司知识资产,预防人才流失的潜在风险。

3.3优化公司培训运行

通过信息系统中的岗位学习包推送、学习与测试关联、员工学习档案建立及培训需求再分析等功能,实现了员工学习、测评、档案记录、需求分析的全自动化管理,极大提升教育培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效推动公司教育培训的优化。同时,知识资本的积累和良好学习行为的培养、巩固,是建立学习型企业的重要基础。

4.结语

企业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责任制 满意度 贡献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2-0015-02

一、安全培训指标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安全生产法》,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将企业安全生产作为第一要素进行普及性宣传和学习。针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召开必要的紧急会议,增强忧患意识,确保工程施工的总体体系的安全。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严把安全质量关,禁止不规范的企业进入施工现场,禁止无符合规定的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针对企业开展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活动,须落实《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对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加强安全基础工作,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都是必要的,为形成稳健的安全生产机制所必须。

提升企业安全设备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政策的积极引导,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投入的稳定,加快安全技术改造,确保安全设施的正常使用,引导部分社会资金投入到安全性产业上来,加快安全工艺改造。

推进企业科技技术进步,针对安全项目的科研攻关,加强对安全教育的投入,进行安全培训工作的全面展开,提高科技含量水平,提高全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贡献率。

推进企业安全监督体系的建立,确保各级部门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加强安全执法,提高安全级别管理,针对重大建设项目监理安全应急机制,加强安全救援的培训力度,使企业不断具备安全级别的提升能力。

二、企业经营绩效指标

1.企业经营者绩效

绩效指标的培训需要根据员工的各种综合因素进行考虑,分析企业的绩效考核,能够使管理者在现代企业经营制度上提升软能力,加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就是要求经营者在企业满意度上加大力度,培训优秀员工,使企业的绩效不断表现突出。经营者的满意度需要与经营者的工资与福利直接挂钩,加大对经营者的奖励制度的兑现,实现股权激励。

企业经营者的管理能力表现在经营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企业的品牌运作和企业社会地位及责任的运作方面是否有着系统的管理,经营者的协调能力是针对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的总体管理,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2.竞争者的绩效指标

在行业集中度的分析基础上,分析行业的利润率,要求企业培训管理人员对企业在竞争机制上做出判断,对于企业的产品的优势所在,产品的市场份额,对于企业的现金流量、企业的研发力度和企业员工协作等问题,都须做出分析。

3.顾客绩效指标

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决定了企业的研发方向,也决定企业在产品培训方面的基本思路。针对产品质量方面的指标包括了设计、数量和价格、服务体系等。获得可供持续盈利的产品满意度的指标,要求企业在客户的收集和管理方面处于领先的地位,寻求更多的保护机制使得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同时激励企业在社会责任和产品研发方面加大投入,这些都包含在企业培训的基本内容里。

4.股东的绩效指标

股东对于市场的表现反应在产品的盈利能力上,要求市场价值能有效体现,产品的经济增加值与股东的获利能力是成正比的,在投资回报方面,股东对于经营者有着控制的能力。经营者必须满足股东的基本需求,提升自身能力。

5.员工绩效指标

员工对于企业的认知度能够体现员工的满意指标,在自我价值实现方面,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与对企业的创造力是成正比的,在员工的培训方面,要尽可能的满足员工对企业的基本诉求,能够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确保员工的生活质量。

6.债权人的绩效指标

保证债权人的满意度,保证其利息或项目利润率;还贷及时性,利用财务杠杆的活力作用实现资本的积累,增强还债能力,是负债率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7.供应商的绩效指标

供应商的满意度与存货的数量和质量有关,企业在存货上的贷款支付需要及时,对供应商的获利能力同样需要保证,对原材料的进货价格和规格要有企业谈判规则,能处理供货危机。

8.国家的绩效指标

国家的满意度体现在企业的纳税额,及时申报纳税是企业的基本能力,对于税务的减免和合理避税,需要企业在财务方面不触及税收红线。

三、劳动报酬指标的统计

劳动报酬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做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称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包 括:职工工资总额和本企业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两部分。其中主要是职工工资总额。

1.工资总额

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主要应由六个部分组成。

1.1计时工资

指按计时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1.2计件工资

指对己做的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可分:标准计件工资和计件超额工资。

1.3奖金

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1.4津贴和补贴

指为了补偿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的劳动报酬。

1.5加班加点工资

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2.平均工资统计

平均工资是指全部职工在一定时期同每人平均的工资收入。其计算公式为:

平均工资(元/人)= 工资总额(元)÷职工平均人数(人)

备注:平均工资的统计,可以按企业不同的职工范围(全部职工、管理人员、营销人员、部门主管人员、工程技术待分类统计)计算, 也可以按不同的时间范围(月、季、年)计算。采取何种方法进行统计,应视企业内部核算和管理要求而确定。

参考文献

[1]宋琳,杜成名. 企业教育培训体系完善之道[J]. 中国电力教育. 2012(36).

企业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要求传统的技能培训模式改革成新型的智能培训模式,即企业培训的功能目标要从主要针对员工个人技能提高和知识量增加,改变成提高整体组织学习能力和提升智力与创新能力。从知识管理和企业培训的整合模式和运行两个方面探讨了企业建立智能培训模式。

一、引言

在传统工业社会的企业中,人们普遍认为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劳动技能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来源,因此,企业员工劳动技能、熟练程度以及劳动生产率就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资源,进而也会要求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要围绕着企业的这个核心资源展开;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率先进人到了后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新科技革命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所造成的知识爆炸使企业信息半径急剧扩张,进而人们认为信息和知识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最重要资源;本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知识创造价值又有了新的认识,企业价值创造不仅仅是来源于知识量的增加,更重要的在于企业必须通过知识和信息的整合、交叉学科碰撞,使知识转化成智力和智能即完成知识创新,这样知识才能形成价值创造的首要资源。因此,知识经济下的知识管理要求企业通过知识创新以形成他人无法复制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为了打造这一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提出了组织学习理论,即通过组织学习以使信息与知识整合成企业智能。

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企业管理围绕的核心资源发生了变化即劳动技能一信息知识一知识智能,这势必要求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培训也做相应的改变,以适应现代企业知识管理的客观需要。

二、知识管理下新型培训模式的功能创新

工业革命以来,企业依据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将管理也运用到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上:依照大机器生产的科学和技术(工艺和工序),制定了标准操作法,简化了工人的操作步骤,提高员工劳动技能与熟练程度,进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此时企业将员工培训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并将培训目标直接指向员工个人技能、劳动熟练程度的提高,最终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跨入信息化管理时代以后,ERP,MRP等一系列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使得企业在信息资源的搜集整合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一时期,由于对信息和知识的高度重视,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不单单针对员工技能的提高,更注重员工新知识的灌输和知识半径的扩展。由于企业对系统性知识的需求,一大批咨询培训公司应运而生,其提供的统一标准化的外聘讲师培训成为企业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业务和持续竞争力将更多地依靠知识创新来维持,因此,新型的培训模式首先要更多地关注于建立学习型组织,为员工提供一个“无障碍”的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平台,进而提供知识信息碰撞机会,实现了企业的知识创新。其次,通过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和转化,提高企业智能。第三,随着各种知识管理工具的运用,现代企业已经具备开展以高科技媒介为辅助工具的新型培创“方式的条件,因此,现代企业培训要突破传统培训模式中相对单一的培训方式,实现企业培训在地点、时间、内容和考核方面的多样化和柔性化,针对知识特性展开,提高企业培训效能。第四,面对着知识信息的几何增长速度,单纯的知识灌输型培训已经无法满足知识的更新速度,因此,企业培训职能应由提供知识产品转移到提供学习服务上来。

三、知识管理与企业培训的整合模式

在当前的企业实践中,知识管理和企业培训基本上处于脱节状态。企业知识管理的引人,并没有带来培训方面的响应转变,下面本文主要从组织结构与制度、战略和观念四个方面对知识管理和企业培训的总体整合进行系统的分析。

现代企业将更多地围绕自己的核心业务来组织和运作,因此,传统的按产品或市场划分的直线制、职能制组织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而应当建立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的“全息网络制”组织结构,以加强企业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决策部门的及时沟通,提高组织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观念方面,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内部知识的传递和共享,构建学习型组织,就要建立起“知识导向型”的企业文化,营造一个和谐的组织学习氛围,使得员工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开拓思维。在制度方面,企业要创建学习与知识激励机制,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前提之下,传统企业所建立的职位晋升机制己经没有生存的组织环境,因此,新型的激励机制应该着重针对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能力从薪酬和自我实现方面来设计。在企业战略方面,企业的培训必须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企业培训部门的任务应该在于帮助企业预测执行企业战略所需要的技能,并确定合适的时间和方法帮助企业构建所需要的技能,做到公司的人才培养和岗位配置都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考虑。

四、企业智能培训模式实施与运行

企业智能培训要充分运用知识管理系统所获取、储存、生产以及共享的知识来扩充企业培训资源库,同时运用系统所具有的知识获取路径功能,来更好地整合企业内外部知识,只有在充分挖掘企业内部隐性和显性知识的同时,利用现有的信息网络技术搜寻外部的有价值的信息,针对企业发展需求,对一系列知识进行整合创新,才一能达到企业整体智能的提高。

1.将非正式学习融人到企业培训体系中

面对海量增长的信息,正规的企业培训难以满足知识的几何增长速度,而非正式学习的产生满足了学习者对于新知识的渴求。非正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一切合适的条件进行的具有明确目的指向,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活动。员工的非正式学习植根于企业日常工作、企业项目运作、企业研发等情境之中,通过群体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互动来达到工作与学习的双赢。

研究表明,当人们认识到可以立刻应用所学知识的时候学习效果是最好的,掌握的知识也最有效。首先,非正式学习作为一种情景嵌人式学习,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组织隐性知识的共享和转化;其次,员工学习自主性更强,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安排学习。因此,企业应当创设良好的非正式学习氛围,完善企业网络平台,重视提高员工学习能力,同时淡化企业正式培训与非正式学习之间的界限,实现两者的有机整合,充分调动员工的学习热情,实现企业培训效能的大幅提高。

2.利用新技术进行传统培训方式的升级

与传统企业的培训相比,知识经济下,企业面临的知识来源范围无限扩大,员工知识层次和学习能力明显提高,知识更新日益加快,传统单调的培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员工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通过网络媒介进行培训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同。搜索引擎、blog .podcasting, web2.0的应用都将被应用到企业培训,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满足了员工对于企业外部知识的搜索,便于企业内外部知识的整合,及时对企业知识进行更新;另一方面,满足了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利于员工之间,员工与组织之间知识的转化和共享。因此,随之而兴起的实践社区、试听培训、E-learning、虚拟现实、虚拟教室技术等培训方式相比于传统培训更好地满足培训需求的个性化和培训内容的多样化需求,完成了培训部门由提供知识产品向提供学习服务的职能转变。

3.提升培训单位的战略地位,创办“企业大学”

企业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第5篇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其中也包含了管理人员素质的竞争,而提高管理水平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与管理能力。这些都需要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来实现,因此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工商管理培训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企业领导层的整体素质与管理能力。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普遍存在着企业管理人员学历不高的现象,特别是很多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所以根本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与管理技能。因此,更应该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以补充领导层的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同时帮助其形成良好的管理能力。其次,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工商管理培训应运而生,特别是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指挥,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单纯的面对国内竞争环境转变为要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因此竞争更加激烈。面对这样的环境转变,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企业应不断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培养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最后,实现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工商管理培训。工商管理培训是实现企业机制环保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培训能够帮助企业领导带领员工和企业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国家所确定的企业管理领导的新要求,也应该以工商管理培训为主要内容,逐渐赶上并超过国际上管理水平先进的企业。从这个层面来说,工商管理

二、工商管理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意识淡薄。企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科学、高效的管理,所以必须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工商管理培训。但是在我国,许多企业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发展中的企业,只能看到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的眼光,只重视在工作中能够实际运用到的技术、销售等,而认为管理方面的学习是一种资金与资源的浪费。相较于,抽出时间安排管理人员参加专业的培训,企业更愿意让管理人员将时间用于监督企业员工的工作。

2.管理培训流于形式。有些企业已经逐渐成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因此在工商管理培训方面有了基本的意识,逐渐认识到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会定期安排管理人员参与专业的培训。但这种方式也还只处于初识工商管理的作用,对培训讲师的资历要求不高,最终导致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并不能培养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甚至有些企业,将培训流于形式,将其看做是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为了节省培训费用,所聘请的培训讲师通常学历低、经验少,培训效果无从谈起。

3.培训方式单一。由于培训方式过于落后,使得参与工商管理培训的人员通常都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参与其中,最终导致培训讲师与培训人员形成一种类似于对立的关系。而且培训考核的方式与内容有过于简单,为了使培训人员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同时避免过多的麻烦,培训机构往往只设立简单的笔试,而且对于作弊现象也视而不见,造成参与培训的企业管理人员并不能真正学到管理知识与管理技能,依然仅凭经验管理企业。

三、加强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培训

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来说,工商管理培训就有非常中移动意义,因此必须针对工商管理培训的现状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正确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1.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程度。要加强工商管理培训,首先应从态度上有所转变,最主要的就是领导与员工对于工商管理培训的意识,从根本上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而提高对培训的重视应从领导层抓起。只有领导首先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才能在全局上起到带头作用。参加培训后的领导,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员工进行宣讲,从而促使员工明确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企业应当将工商管理培训当做一项长远的投资,通过其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培训讲师的能力与水平。因此在聘请讲师时,首先要聘用具有工商管理教师资格的讲师,这也就要求建立严格的工商管理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对于资格申请过程要严加考察,主要从思想政治方面、工商管理知识与实践经验方面等进行综合的评估。而对于已经取得资格的教师,应督促其能够与时俱进,实时了解社会动态以及经济发展方向,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库,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以便检验,从而探讨出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新思路。另外,还应注意加强交流,通过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的交流,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另一有效途径是鼓励培训讲师开展课题调研,以及提高培训讲师对培训对象的责任感。总之,为了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改善企业管理水平,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力量作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