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的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实践,进而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xx年11月本人参加了区进修举办的干训学习,对基础课程改革研究进行了专门的培训。现把自己的一些体会、认识、收获总结如下。
首先,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体系打乱了,熟悉的内容不见了,造成许多的不适应,教师因此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在这次培训中我听到一句话“你们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深受启发,对啊,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活的。所以,一名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
其次,新课标下的老师更多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新课标下的老师成功的转换了自身的角色,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他们学会了蹲下身来欣赏学生,他们尊重学生内在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顺应学生的天性,,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自我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错不以给出批评,更多的是赞扬和默许,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新课程下的老师,充分的认识到,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试和重组。
沃德曾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在每一次听课过程中我都深深的体会到了新课程下的老师们都在努力的让学生去学习知识,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更好的发展,他们的追求是走向全人教育,这也正是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发展的终极追求。培训中的老师的讲座值得我再次深深的品位。
1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需要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改革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的很大的变化,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增。高等职业教育承载着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作用,所以各专业基础课既要为后继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要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特点,满足从业后的岗位需求,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的终极目标。因此,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课程建设及教学方法改革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目前虽然出版了很多高职教育的基础课程教材,但是依然存在不少基础是本科高校教材的缩写版,属于学科性的知识体系,理论性偏强,实践案例过少,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密切,不符合目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高职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应用性和技能性是其重要特征,所以学习基础课程主要为了应用,为专业学习服务。另外,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绝大部分都偏差,他们对这种理论性强的教材缺乏有兴趣,也没有能力学好。而高职教育强调学生对相应职业技术的掌握,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时都主要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实习实训上,导致基础理论课教学课时不多,教学时数相对不足。因此,这种学科体系的教材不能适应高职学生的专业需要,也不能适应教学课时数不足的现状。可以这样说,高职教育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而他所用的教材还是高等教育时的教材,这就好比一份超级大餐虽然营养丰富,但给一个肠胃不好的人吃会导致消化不良,不如一份简单可口的家常菜既满足营养有容易消化。因此,改革高职基础课程教材的体系结构和教学方法是事关高职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也是非常迫切的。
2社会人才需求要求改革
目前,大多高职学院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等,仍然沿用的是普通高等教育或中职的模式,许多院校针对专业考虑的较多,而对基础课程体系的部分不是抛弃便是偏离,使得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的地位越来越低,甚至少得可怜。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眼高手低,一定条件下无法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对未来自己的职业没有计划,无法适应企事业的文化管理,频频跳槽。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难于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法预测行业的发展的前景和高科技带来的影响,更不能在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及时开发新专业、改造老专业、淘汰落后的过时专业,使所设置的专业更贴近市场,有更大的灵活性、针对性、适应性和前沿性,尤其是仍然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隔离,没有有机地融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去理解和体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和内涵。从而陷入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教学效率低下的恶性循环当中,使得一方面教学没有达到让学生在岗位就业时能学以致用的目的,另一方高职基础课程面临被高职课程体系“削减”的困境。如何改革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和模式,积极进行教学的改革创新,让高职基础课教学走出困境,配合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当务之急。面对当前的问题,应分析深层次的原因,不断研究、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教学,吸取德国的“项目教学法”的真谛,调整基础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课程标准,强化能力培养,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的道路,使我国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完善,进而促进我国社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学生就业现状要求改革
如何培养出适合现代企业和单位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而进行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基础课程如何与专业课程有机的衔接和融合。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课程也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课程实施又过于强调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不利于学生知识融合、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不利于学生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团队协作;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知识与企业、社会的应用脱节,不适合学生的毕业需求。基础课程改革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获得了基本工作经验,满足了企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其次,使学生明白了专业课程带有工作过程导向,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能很好的融合,能使学生较快地适应工作,做到学以致用,。这种改革是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改革并不是排斥学习,而是培养学生学习更好的学习方法,培养教师应用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轻松、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和查找资料以及分工合作等各种学习方法。总之,高职院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明确培养目标前提下,面对当前高职教育现状,认真分析学生就业趋向,为实现高职教育与市场、企业、学生零距离打下扎实的基础课功底,积极探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下基础课程的具体发展思路,更好地推进高职教育发展,推动与当地教育匹配的一系列改革,提升当地市场竞争力。促进我省高职院校基础教育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对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推动作用,对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提高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化产业整体的竞争力,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作者:高翔 王琳 张素芬 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伟,周研.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改革与发展[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04).
[2]李盟盟.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国际理念与实践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13(04).
摘要:江西省电脑作品大赛对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大赛为载体,根据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能力要求,本着“精简理论,强化实践,培养技能,重在应用,提高修养,面向未来”的原则,对高职高专“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实践与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基础;电脑作品竞赛;能力;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着电脑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渗透到各种不同的工作领域,形成了以影像、动画、图形等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的产业链条,内容涵盖信息、传播、广告、通讯、电子娱乐、出版、网络教育等领域。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多媒体产业产值将达1.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随着社会对多媒体人才的大量需求,高校相关课程的教学与改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进一步深化其教学改革,使广大在校大学生成为既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成为当前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作者以每年举办一次的江西省电脑作品大赛为契机,以竞赛为抓手,对“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研究。
2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
“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多媒体软硬件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常用多媒体应用软件的使用,并了解多媒体技术相关行业在国内的前景和其无限的潜力,为学有余力的同学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在课程设置与建设中,要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在训练和提高学生多媒体应用能力方面的意图,尤其是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体验和领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应用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技术的掌握;通过欣赏优秀的多媒体作品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在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如何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结构和体系如何进行优化,以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笔者作了探索。
一般来说,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竞赛的内容和特点代表着国家对大学生在这方面培养的具体要求。本着“精简理论,强化实践,培养技能,重在应用,提高修养,面向未来”的原则,笔者以江西省大学生电子电脑科技活动为载体,对“多媒体应用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与改进,希望探索出适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多媒体技术教学模式,并为类似的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3理论教学的研究
3.1课程目标
通过“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多媒体软、硬件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些常用多媒体应用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技术相关行业在国内的前景及发展趋势,并具备多媒体技术再学习能力和初步的技术创新能力。
3.2教学设计原则
坚持以能力、创新精神培养为本位的设计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均围绕能力培养来进行。
3.3教学内容设计
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分为四部分,如表1所示:
3.4完善教学大纲
根据调整后的教学内容,我们完善了教学大纲,总学时定为90学时,理论45学时,实验45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竞赛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作品大赛的要求,我们另外增加了几个课外实训大作业(不占用正常上课时间)。
3.5教学方法设计
“多媒体技术基础”一般开设于第四学期,是非多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的技能课或必选课。这时有些学生已大致有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所以在教学上采用隐式的分层教学法。在开学二周后进行问卷调查(表2),以摸清学生的大致专业方向,让专业方向明确的同学能更专心地主攻自己的方向。“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学习只是为其专业方向进行必要的知识补充;对还没有专业方向的同学进行相应的专业引导,并对他们进行更严格的要求,鼓励他们尝试走多媒体技术的路子,积极备战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为以后的就业打开方便之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将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相融合的思想,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多媒体应用软件。其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此外,学生实际工程项目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再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这门课的重要任务。因此,理论教学上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精选案例、分解任务、讲练有机融合,将相关知识点融入案例;通过案例实现,让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应用,并对多媒体作品有一个直观和更加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3.6完善教学课件
在完成前面的工作后,教师对已有课件进行了整理、完善和补充,使课件和教学内容保持一致,并增加了课件的趣味性。
3.7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根据课程特点,改变传统的卷面考试方法,侧重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
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评价学生所有的学习结果。即课程的考试成绩由学习期间的各项过程成绩组成,包括平时表现成绩(15%)、平时作业和上机成绩(15%)、课外实训设计成绩(30%)和期末考试成绩(40%)。
4实践教学的研究
在完成理论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本着“强化实践,面向竞赛,培养技能,提倡创新”的原则,我们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4.1实验内容的设计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教学的实例设计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1) 基本内容实践。这类练习主要是为了巩固教师授课内容,加深学生对教师演示内容的理解。一般占到全部实践内容的40%~50%。所有学生必须全部独立完成。
(2) 适当扩展加深。这类练习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适当加以提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一般占到全部实践内容的30%~40%。学生在完成基本内容基础上尽力完成。
(3) 主题设计与创新。根据电脑作品竞赛的要求,让学生围绕一些主题进行综合设计,内容和素材自己准备和选择,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一般占到全部实践内容的10%~20%。主要为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
这种分层次的实践设计方式针对学生特点,既能保证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又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真正做到了多数学生吃好,尖子学生吃饱,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学生的肯定。
4.2实践教学方法的设计
课内上机实践主要是对基本内容的实践,采用“竞赛式”教学法。要求学生模拟教师讲授过的案例,完成与知识点相同或类似的项目,以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为了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的上机积极性。引入竞赛机制和加分机制,给前5名先完成的同学记一个星,以提高学生对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并树立学生信心和成就感。
实训项目分层教学机制分为必做实训和选作作业。对于选作项目,采用“项目调研、项目开发、师生互评”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与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具体操作为:
项目调研:教师给出项目的主题要求。学生对需求进行分析,并确定开发目标,制定开发计划。学生确定的开发目标可以不局限于给定的项目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项目开发:学生按照开发计划独立完成项目的开发。整个开发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开发为主,教师的作用仅为答疑、开发过程监控以及对共性问题进行总结与归纳。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有效锻炼。
师生互评:教师对学生完成的项目进行验收与评价,采用学生互评占40%,教师评价占60%的方法。学生需提交的资料包括开发的项目、实训报
告。首先由教师按照评分标准给出成绩,初步评选出一些较成功的作业,然后组织学生陈述设计
理念和主要方法,展示作品,并由学生自己打分,点评。通过作品的互评活动增强同学们的相互了解和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兴趣,增强了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5教学改革效果
在2005级、2006级和2007级学生实践了教学改革的方案,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明显增强,适应岗位能力也大幅增强。2007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ITAT全国技能技术大赛,平面作品取得了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二个的好成绩。从2003年至今,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参加大赛的近500余人中,有251人次获奖。其中在第电子电脑大赛上,我校学生囊括了所有电脑作品大赛网页、软件、平面的“南科杯”奖(一等奖的第一名),共69人次获电脑知识赛、电脑作品赛一、二、三等奖。
参考文献:
[1] 牟磊. 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J]. 科技信息,2008,(27).
关键词:基础工业工程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一、引言
基础工业工程是我校工业工程专业重要的主干课,其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解决生产现场管理中问题,并为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备应用和创新能力以及工程素质。
基础工业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与管理工程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具有基础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由于工业工程教育教学在国内起步较晚,并且受到现有教材、资料、教学经验、实验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和影响,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偏重理论,知识点多,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实例。我校2006年之前的基础工业工程的教学一般还是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即“课堂理论知识讲授+课后理论性问答作业+结课闭卷考试“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虽然多数学生靠在期末考前死记硬背都能基本过关,但考过后很快就忘记,无法真正在后续课程学习和课程设计中应用本课程的知识,课程教学效果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需要。
二、课程教学内容优化
工业工程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基础工业工程是工业工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技术,是现场改善和创新的重要手段。基础工业工程是教育部规定的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培养阶段的第一门必修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教学,在整个专业课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
我们结合前面几届毕业生工作中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删一些内容,重点讲解学生在工作中运用比较多的内容,比如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动作分析、秒表时间研究、工作抽样、模特排时法、现场管理等,而对工作中用得不多的管理事务分析、标准资料法等内容安排学生课外自学,另外增加了“七大浪费”、“防错法”等内容。此外,在课内实验教学中,由学生动手亲自组装电机,记录自己的双手作业过程,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的组装过程进行分析改善。通过实验教学有效的增强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 教学改革措施
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我们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案例教学
我们收集了该课程中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和动作分析等的生产现场的案例,教师带领本专业学生和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合作,运用FLASH动画或视频的表达方式制作了基础工业工程案例库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的具有动感和美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后的教学手段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领悟与理解,用较少课时完成复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开展专题讲座,强调课程的重要性
由于工业工程引入我国的时间不长,人们对工业工程不甚了解。在新生入校后和课程开始前开展专业教育或专题讲座,使学生对工业工程的重要性及其研究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强调基础工业工程在本专业中的重要地位,介绍工业工程网站学习工业工程知识,以提高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积极性。
3、开展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基础工业工程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就是在学习该课程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以团队的形式,以实际的项目为对象,以项目目标作为刺激点,紧紧围绕研究项目任务,比如“我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员工作率分析”等,探究完成项目任务的方法,学习完成项目的程序。项目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使其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地锻炼和提高了自身的社会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改革考核方式,综合考查学生学习效果
近几年来我们建立了基础工业工程试题库,试题库覆盖面广,题型丰富,不仅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题型,还增加了案例分析和综合分析等题型。创建试题库,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本课程的重要地位,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在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中,改变期末书面考试一次定终身的做法,考试成绩仅占50%,其余50%,则由学生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项目实践成绩以一定的百分比计入课程综合成绩。这种考核形式减轻了期末考试给学生造成的压力,改变了学生“临阵磨枪”不良习惯,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开设课程设计,突出课程的应用性
基础工业工程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重视能力的培养。为此,近几年我们开设了课程设计,在课程理论教学结束后,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经历一次较完整的应用实践,采用“ECRS”四大原则和“5W1H”提问技术,发现现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流程分析、作业分析等技术提出新的改进方案。最后形成PPT报告形式,由学生上台报告,然后同学提问,大家讨论。开设课程设计以来,多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四、 结束语
结合2007级到2010级学生基础工业工程讲授,验证和改进相关内容、方法,通过基础工业工程教学进行改革,使教学内容更加精炼、教学方法更具针对性,更有助于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解决了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建设时间较短,实践环节硬件投入不足,案例收集不充分,有些抽象的课堂内容学生难以理解,致使课堂互动不足,缺乏感染力,学生创新意识弱的问题。从而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学生在交流能力、协作精神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也能得到很大提高,获得真正有效的知识,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反应良好。
参考文献
[1]易树平,郭伏.基础工业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依据自身的特点(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定位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的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而非科研型人才)。对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要因不同的专业而有所不同。
存在的问题
我校是文科类学校,几乎所有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均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而把Office中的三个基本组件(Word、Excel、PowerPoint)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办公自动化》,放至第二或第三学期开设。这样,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核心成了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辅之以计算机硬件及内部构成、汉字输入法,最后再介绍一些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即使再补充一些多媒体方面的知识,也只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相对而言,学生对office部分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但作为一门学期课,时间太长,学生疲惫不堪,教师也觉得没那么多内容可讲。结果一学年下来,学生的普遍感受是:基础理论掌握得不扎实,基本的上机操作不熟练。
究其原因,由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育不再是零起点,但地区差异使得新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已掌握了该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对他们如果还是“老生常谈”,学生会感到兴趣索然,自然会收效甚微。另外,计算机作为一种文化,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对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而的深刻影响,也为后续计算机相关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计算机的入门教育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其知识简单、技能简单;说其复杂,是因为要把大多数学生引进这门课中,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基于此,我考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及考核等方面进行如下改革尝试:
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优化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
应首先了解中学信息教育的教学内容,查遗补漏,及时补充或更新教学内容。有选择地把一些相关的新知识、新信息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如网络和多媒体方面的新技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从而对学习计算机知识有紧迫感,提高学习自觉性。
将Office并入《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中,以短训的方式集中介绍,以讲解基本要求为主,不按版本介绍,因为软件版本更新太快。如Word主要介绍插入艺术字(实现图文混排)、表格和邮件合并等;Excel则是以公式为主线介绍。对Windows操作系统,主要介绍菜单操作、对话框、窗口等内容,最后再将新版本软件的新增功能与特点补充到教学中去。
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不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听课和上机,只要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该课程的考试即可(所以对考试方式应很好地进行设计)。对有些内容,如中英文录入,只提要求:如在保证95%以上的正确率的前提下,英文每分钟至少录入150个字符,中文每分钟至少录入40个汉字,而不管学生采用何种汉字输入方法。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指法,提倡使用重码率较少的五笔字型输入法,实现盲打。
(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材建设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措施。传统的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教学方法已不符合计算机教育的特色。高职教育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对其学习知识非常重要。所以,可采用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难点和重点,可有意识地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总结。这同时也为教师实现启发式、研究式和讨论式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在理论教学上,可采用“问题驱动”方式进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实践环节则必须进行强化训练。教师可首先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生动的示例教学演示,然后,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上机实践题目,避免学生盲目地上机实习,从而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教材的选择对教学过程也很重要,因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范本。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应偏重于实际应用,教学内容要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注重学生上机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有关“二进制”方面的知识,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用处不大,可以删除不讲。但从目前使用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教材来看,内容大同小异,几乎没有什么特色。因此,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使用的教材要慎重选用,必要时可将本校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有经验的教师组织起来,编写适用于本校的特色教材。同时,还可将某些实用软硬件的安装、常见故障的处理、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内容一并编入教材,作为补充内容供感兴趣的学生自学。
(三)做好该课程的考核工作,处理好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关系
目前,该课程的考核以期末笔试为主,占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上课、作业、上机)占总成绩的20%。试题类型多是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掌握,不是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严重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笔者认为对该课程的考核也应进行如下改革。
在平时上机实践中进行考核,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一些应用题,训练学生掌握应用领域的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如有创新,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成绩。新的考核方法给学生一个发挥才能的空间,变被动的应试为主动的学习。这样做可以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和求知欲。
通过多种方法检查学生的技能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在校园网上设置一些学习、对话、软件等栏目板块,对参与者加分,作为考核总成绩的一部分,培养学生从各个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可以在期末笔试进行,这部分可占总成绩的30%,平时的各种考核分数的累加占总成绩的70%。
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可以高层次地实行教考分离,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等级考试是面向社会的,若仅按等级考试的要求来教学,势必会降低《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的质量,而且在进行机试时考生随机抽取题目的难易程度有时相差甚远,这就必然影响考试的公平与公正性。所以,对《计算机公共基础》的教学内容和等级考试的内容不应该完全等同起来。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一定要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充分认识《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进行正常的教学和考核。如果学生自身有参加等级考试的要求,学校相关部门可适当增加一些课时,让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考前指导与上机强化练习,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
目前,几乎所有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均以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为主体。这种教学平台固然有操作简便的优点,但却使学生对其他操作系统了解甚少。在计算机应用时代,我们还可以考虑采用Linux系统的教学内容,因为基于Linux系统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满足个人计算机的使用者,而且培养网络服务器的熟练用户,这符合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况且Linux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应用程序并不排斥微软系统的应用,这对于现阶段教学的平稳过渡是有利的。
总之,高职高专教育是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要求所产生的新型教育模式。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的教学将逐步完成向指导性、探索性和交流性的转变,促进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局面的形成,从而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