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装工程师岗位职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施工阶段;安装工程;造价控制;影响因素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建筑业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成本的控制成了工程建设中大家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尚未完全退去的情况下,如何控制工程造价,显得尤其重要。对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之一的建筑安装工程而言,如何做好工程的造价工作,也是建筑安装工程建设各部门所要着重做好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安装工程完成的质量和速度。因此,要真正做好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要有效的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就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并按实际工程情况予以实施。要控制施工阶段安装工程造价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一、材料的控制管理问题分析
安装工程包括强电、广播电视、综合布线、监控、给排水、消防、暖通等多个系统,每个系统的材料涉及的品种繁多,每个品种的材料又拥有众多品牌。在施工阶段,如何选定材料是控制安装工程造价一个重要环节。
1、材料的价格。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安装工程中新工艺日新月异,材料的更新也越发频繁,而这些新产品投入市场时间短,产品介绍说明书中又含有大量的广告色彩,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材质的好坏很难判定,其价格定位是否合理很难判断,因此造成安装材料市场上价格的混乱。对此,造价工程师可对不同的材料采取不同的方式来确定价格:设备多、金额比重大的材料,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以中标单位的投标价作为结算依据;一般通用材料的价格在市场上相对比较透明,可以以各地权威造价部门出具的定期安装工程主要材料指导价格资料为基础,实行动态管理;新技术产品需做充分的市场调查,采取多家询价、反复谈判的方式来合理的确定采购价格。材料的价格在安装工程造价中所占比重大,直接影响着安装工程的成本,所以严格控制材料价格是降低造价最有效的手段。
2、材料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在安装材料使用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不但安装工程存在着安全隐患,而且造成后期多次返工增加造价成本,因此,安装工程的材料质量是控制造价的基本保证。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是合格的,这要求工地现场有严格的规范的质检过程,质检员必须通过正规培训,材料进场要核对好品种、规格、型号及生产厂家与商标是否相符,提品合格证、使用生产许可证、质保证明或质量试验报告单等文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监理工程师必须认真负责地按规范要求检查进场的材料,尤其对隐蔽部分使用材料的检查更应一丝不苟,严格制止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从而确保了安装工程的质量,体现了安装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投资的实效。
3、材料的消耗。在施工现场,材料往往因为存放不当,进出台账管理混乱造成材料消耗增大。要节约资源控制成本,应做到先算后干,心中有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算”是由预算员以施工图为依据编制施工预算和工料分析,“干”是由工长制定限额领料单及施工任务书并安排施工,以达到控制资源消耗的目的。同时,现场应加强仓库管理,材料按品种、规格、型号分别摆放,建立良好的台账登记制度,实行资源消耗的中间控制.
二、施工技术的管理问题分析
1、在现场,安装工程的施工不但其内部各个系统要相互配合,而且还要与土建、装饰工程相配合,这些有时在设计的平面图纸上是无法体现的,致使在实际施工中存在很多冲突,需要变更签证来完善。而这些变更签证产生的费用直接影响到安装工程造价,因此变更的合理性、签证的真实性是造价管理中严格把握的环节。造价工程师必须依据工程变更内容认真核查工程量清单和估价工程变更价格,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检查每个子项单价、数量和金额的变化情况,按照承包合同中工程变更价格的条款确定变更价格,计算该项工程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如果待工程变更付诸实施后再去核实计量,现场已面目全非,不但核量不准即使核准了,也已木已成舟,难以更改。因此,施工中当无法避免发生设计变更及签证现象时,只有规范工程变更及签证程序,实行事前把关,主动监控,工程变更及签证带来的费用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2、现代房屋建筑,为了美观,安装管道大多采用暗敷,箱体多采用暗装,因此,不能直观地反映出使用材料的优劣及施工工艺的好坏,往往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问题才陆续暴露,必要的维修造成大规模的浪费,所以材料的质量、工艺的质量必须制定严格的现场管理制度,坚决按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层层控制层层把关。
三、人员的管理问题分析
建设队伍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人员的素质高低也直接影响安装造价。有的施工企业为了减少开支,对作业人员没有进行岗前技能培训,致使安装工程质量不过关,造成返工增加成本,而施工管理人员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要求造价人员高套定额、重复计算、多报项目及高报材料价格等,而对内部质量技术及造价管理不重视。有的监理单位监理人员是“现场管理水平低、技术水平低、素质低”三低人员,只谋求施工单位对自身利益,对工程质量不严加检查,对工程变更签证不认真核实就随意签字,从而造成费用增加而影响工程造价。有的建设单位管理水平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只听取施工方意见,随意更改材料,盲目修改设计,致使发生很多设计变更及签证,直接增加安装工程造价。因此,提高建设队伍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人员的素质,使其真正为业主服务,对工程造价十分有利。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考察施工队队伍,要求操作工人岗前技能培训,关键岗位需通过技能考核后方能上岗。优化生产计划,制定工作目标,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参与项目管理及造价人员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和一定的现场协调能力,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定,将造价控制情况与工资、奖金挂钩,充分发挥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强化管理绩效。
四、周围环境管理问题分析
施工现场平面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根据周边环境考虑现场场地特征而进行布置,其布置的优劣直接到机械设备的摆放及数量、材料堆放的范围,是否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同时,施工现场的条件也将影响到后续施工,不利的平面布置会造成设计变更增加成本。优化施工平面布置,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方便施工,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临时设施费用,减少工程成本。施工阶段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涉及材、技术、人、环境等众多因素,牵涉面广,综合性强,是安装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也是成效不佳的一个阶段。我们必须针对现场安装工程各因素不同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很大的成果。
五、结语
建筑安装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就增加了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要真正的做好安装工程的造价管理,保证安装工程的造价科学合理,从业人员首先在思想上一定要有清楚的认识,及时抓重点,抓关键环节;其次,作为工程管理人员要时时具有控制投资的经济头脑,认真分析、对待建设过程中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在工程实践中还要勇于实践,大胆尝试,把握住市场经济的脉搏,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浪费,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安装工程;工程造价;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安装工程的特点
1.安装工程、土建工程和装饰工程三者紧密相联,相辅相成。一旦其中一方发生变化,其他两方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变更,但由于安装工程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些变化是难以预测的,只能随着实践施工而逐渐突显出来。
2.安装工程涉及专业比较广,有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暖通工程和消防工程等,其所需材料、设备虽然数量不多,但种类繁多,而且近年来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新材料和新设备更是层出不穷,它们的价格差异也较大。如给排水工程中的管道,以往使用的是镀锌钢管,而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塑料给水管、铜管、铝塑复合管、铜塑复合管以及不锈钢管等新型材料,无论从数量、还是材质方面来说,必定造成它们之间的价格差异较大。
3.安装工程一般都较为注重整体美观的效果,因此,在大多数安装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是暗装,经过必要的处理措施后,工程外表基本还原如初,单从工程外表是看不出安装材料种类的。前文已经提到,安装工程所用的材料、设备不但种类繁多,而且价格差异也很大,因此,在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是难以从外观来检查出安装工程是否按照设计规范施工,所用材料质量是否达标,有无偷工减料等有损工程质量的现象,这极不利于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
二、安装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1按工程建设的顺序和进度,影响造价的首先是设计
对于一项工程的造价首先体现在设计上,设计是始于工程建设之初,要对整个的施工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针对每个环节需要什么样的施工材料,在这个环节上需要投入多少的人力,运用到什么样的设备,在这个环节会有什么样的意外情况发生等都要做出充分的考虑,然后制定出合理的造价支出。所以说设计环节是一项工程的重中之重,几乎全部的造价体系都是在一步来实施的。造价是贯穿工程始终的,设计之后还有施工环节,还有期间的人为因素,但是这些都是以设计为基础的,施工阶段的全部过程都是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来进行的,没有经过设计者的同意,是不能够随便的对任何一个施工环节进行改变的,改变了施工环节,那么将会对整个的过程造成影响。如果中途有不明白或者遇到了按照设计图纸无法进行的情况发生,也要先请示工程的设计者,经过协商解决之后再进行施工。对于施工中的材料都是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规定好的,需要什么样的材料才会符合工程标准,都已经在规划之内了。所以后期的施工过程不会对造价产生很大的影响,好多程序都是在设计的流程之下进行的,自主性的空间不大,所以还是设计占据了相当大的成分。影响设计的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设计人员要对自己所设计的工程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充分的了解整个工程的设计意图。不仅要求设计人员要有专业化的知识层面,对于造价系统有比较完善的科学理论研究,同时还应该具备大量的前线施工经验,不能够只是纸上谈兵,做出的造价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在实际中根本没法运行,要在实践中总结大量的经验,发现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意外情况发生,市场的规律的变换等,然后为造价留有一定的空间。最后现代的设计人员在专业水平和个人素质上都是参差不齐的,有些设计者没有职业素养,不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收受贿赂,从而影响了施工所用的材料,不仅对施工质量和工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败坏了设计单位的声誉,使业主在经济上受到损失。
2人的因素
建设队伍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人员的素质高低也直接影响安装造价。有的施工企业为了减少开支,对作业人员没有进行岗前技能培训,致使安装工程质量不过关,造成返工增加成本,而施工管理人员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要求造价人员高套定额、重复计算、多报项目及高报材料价格等,而对内部质量技术及造价管理不重视。有的监理单位监理人员是“现场管理水平低、技术水平低、素质低”三低人员,只谋求施工单位对自身利益,对工程质量不严加检查,对工程变更签证不认真核实就随意签字,从而造成费用增加而影响工程造价。有的建设单位管理水平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只听取施工方意见,随意更改材料,盲目修改设计,致使发生很多设计变更及签证,直接增加安装工程造价。因此,提高建设队伍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人员的素质,使其真正为业主服务,对工程造价十分有利。
3施工技术的因素
在现场,安装工程的施工不但其内部各个系统要相互配合,而且还要与土建、装饰工程相配合,这些有时在设计的平面图纸上是无法体现的,致使在实际施工中存在很多冲突,需要变更签证来完善。而这些变更签证产生的费用直接影响到安装工程造价,因此变更的合理性、签证的真实性是造价管理中严格把握的环节。
4材料方面的因素。安装工程未计价材料是包含在中标价中,采购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造价。采购时应根据工程所在地区的材料来源以及当地技术经济条件等来确定。对此,应积极加强对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材料调查中应注意同一种材料的不同产地、运输方式和材料价格等。在投标的同时进行材料招标,优选高质低价的材料。
三、加强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1加强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众所周知,设计阶段是建设阶段中对安装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据数据分析,建设工程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的1%左右,但正是因为这1%的费用却基本决定了工程造价75%的费用。工程造价管理应在设计阶段改变以往“重技术轻经济”的设计观念,在建筑设计中多引入价值工程的概念,在既不单纯追求低成本,也不片面追求高功能,而是通过科学管理提高成本与功能之间的协调比值,最终获得最佳的设计方案。
2提高施工参与人的水平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考察施工队队伍,要求操作工人岗前技能培训,关键岗位需通过技能考核后方能上岗。优化生产计划,制定工作目标,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参与项目管理及造价人员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和一定的现场协调能力,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定,将造价控制情况与工资、奖金挂钩,充分发挥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强化管理绩效。
3加强施工技术的控制
造价工程师必须依据工程变更内容认真核查工程量清单和估价工程变更价格,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检查每个子项单价、数量和金额的变化情况,按照承包合同中工程变更价格的条款确定变更价格,计算该项工程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如果待工程变更付诸实施后再去核实计量,现场已面目全非,不但核量不准即使核准了,也已木已成舟,难以更改。因此,施工中当无法避免发生设计变更及签证现象时,只有规范工程变更及签证程序,实行事前把关,主动监控,工程变更及签证带来的费用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4加强材料价格控制。目前通常都以现行的市场价格来确定施工材料的实际价格,建设单位或第三方中介单位在进行价格认定之后将其导入到计价表格系统中。实际的工程经验显示,不少施工单位通常会选择报价相同于或稍高于市场价格,但质量却低于工程质量等级要求的施工材料,这不仅使安装工程造价控制失去了真实性和有效性,而且也降低了整个安装工程的质量水平,为日后建筑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
四、结束语
综合以上论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坚持不懈的目标。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准确判断并掌握导致建筑安装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主要原因,是有效进行造价控制和管理的基础与前提。所以,在执行施工预算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合同规定,并根据施工工序对造价进行层层把关,从而通过造价控制目标的分解来实现预算造价。对于整个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而言,只有将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时刻控制在每个分项目的目标范围内,才能保证整个安装工程造价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吴红仙.安装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8)
[2]张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造价[J].科技信息,2010(23)
关键词:设备安装质量管理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1.加强设备安装质量管理防控的意义
建筑工程设备的安装质量不仅关系到产成品的生产安全,而且还维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近几年来看,我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被消费者投诉最多的十大类商品中,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一直位居前列,其中,设备安装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企业所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只有在工程安装全过程中注重影响安装质量方面的各种主要问题,不断强化工程安装质量管理,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才能将设备安装质量管理真正引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从而建造出更多更好的的优质工程。
2.设备安装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安装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本文所指的安装技术和管理包含安装方案的确定、安装组织设计、安装技术的实施以及安装工艺的控制,在具体实践中,应密切结合安装工程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要技术可行,能够解决安装难题,另一方面要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进度、经济合理,降低整个安装成本。从目前来看,由于部分安装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健全,对长远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制度落实缺乏足够的执行力,造成企业缺少监控与必要的指导工作,对各工程项目管理出现脱节现象,并且,无法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付诸于安装管理的全过程之中。
2.2人力资源缺乏。一是表现在技术水平结构、年龄结构以及素质结构的不合理;二是表现为安装公司从上到下缺乏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力度。此外,由于安装企业门槛较低,在竞争加剧的前提下,私营老板挂靠大企业的现象较为严重,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步履维艰,从而使企业为了节约开支,就相应减少了员工培训,从而在人力资源方面形成恶性循环。
2.3安装设备比较陈旧落后,材料的管理混乱 。从目前的行业整体来看,机械设备落后以及不配套的现状,给安装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带来很大的影响。具体而言,很多企业由于缺乏对远景规划与经营积累的注重力度,一旦行业周期从旺季转入淡季时,就容易形成资金缺乏,继而形成设备更新迟缓,生产力也就随之逐渐落后。 再从材料管理的角度来看,材料管理包括对安装原材料、安装半成品和成品以及构配件等的管理和控制,具体包括如下工作,一是严格对安装材料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并通过建立管理台帐来保证合理使用;二是为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要对安装材料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成套技术管理,三是要对库存要求较高的材料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同时不断提高工地临时仓储的防水、防潮能力。
2.4环境管理的掌控能力低下。很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工程质量,一是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等;二是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气象和水文等;三是劳动环境,如安装场所、工作空间等。复杂而多变是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特点。
3.完善安装质量管理的防控措施
3.1提高安装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从安装技术成面来看,安装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密不可分紧密相关,技术因素不仅包括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而且还包括安装装备、安装信息以及相关的检验检测技术等。为了保证设备安装的工程质量,就要重视安装中所使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先进性以及适用性,安装企业要把符合技术要求的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具体操作规程以及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贯穿于设备安装的全过程之中,并通过具体出现的问题来对安装技术和工艺水平进行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
从安装管理层面来看可采用全过程质量管理方案,第一,要根据安装工程的特点和易出质量问题的环节以及安装队伍自身情况来确定工程质量目标以及具体安装内容;第二,要结合工程质量目标以及具体安装内容来编写安装组织设计计划书,并在明确了安装内容的前提下制定出具体的工程质量保证计划以及安装措施,同时进一步选择和确定安装方案;第三,在整个工程安装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查,并对安装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由此不断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以此形成案例库,并将成熟经验逐渐转化成今后确保安装质量的“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由此进入良性循环,保证优质高效建筑安装工程的开展。
3.2提高安装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第一,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在整个安装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安装企业要选聘经验丰富,做事高效的安装项目经理,一是选聘有责任感、组织能力强、技术素质过硬的人员作为安装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要对与安装项目相关的每个部门和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从而确保岗位职责分明,技术人员选配得当。二是要对项目经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岗位责任制,形成一个由项目经理为主要责任人,项目工程师主导现场监控,并确保每个工程分包队伍能够严格开展整个安装工作,由此形成一个系统化的项目组织体系。 第二,对于工程安装技术人员而言,由于所有参加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管理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在协同工作的前提下,才能确保整个安装项目的质量,可见,安装人员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不可或缺因素。这就需要对安装人员进行优选和培训,从而保证他们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具体而言,一是要提高技术人员的质量保证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二是要培训安装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其相应《设备安装质量验收规范》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3.3加大安装设备、建筑构配件和建材的质量监督 。为了保证工程优质,设备安装工程就要分别针对设备采购环节、设备检测环节、设备运输保险环节以及设备使用环节严密把关,其中,设备采购环节是第一道需要严密监控的环节。在当前物资供应处于买方市场的背景下,各种材料的销售名目繁多,并且对采购人员还有其他方面的不良诱惑。首先如要对采购人员进行优选,甄选标准不仅要求采购人员事业心强,诚实守信,同时还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技能。还要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设备质量鉴别技术。其次充分掌握信息,要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优选送货厂家,并对设备质量、价格以及供应商供货能力等信息进行掌握和确立。在具体选择时,要选择具备国家认证许可以及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商或厂家,并详细掌握对方的厂址和各种联系方式,从而使设备质量得到有效保证。最后,由于建筑市场的产品良莠不齐,这就需要对相关设备、构配件以及安装设备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3.4努力克服不利的环境因素。在安装工程管理工作上。要明确界定各级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做好管理协调、技术协调以及组织协调工作,从而保证设备和安装人员的充裕性和及时性。 在进场前,安装企业在要做好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一是对安装场地进行充分了解;二是合理安排设备材料的堆放和防护工作;三是仔细检查现场的通讯设备以及通风、照明情况,从而合理布置好安装场地的基础设施。
结语:综上,通过对部分企业设备安装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防控措施,有利于提升设备安装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常斌,浅谈建筑设备安装施工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经济信心,2009.12.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质量问题;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Abstract: Building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qual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safety and comfor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of building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requirements are also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problems should be timely analysis of causes, prevention.
[ Key words ]: electrical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quality problem; cause analysis; 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7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电气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建筑电气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建筑电气防范意识水平的不断进步,电气安装质量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有了明显的降低;但是因为施工安装单位安装人员素质的问题或者材料的选购不尽合理等原因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完善。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将工程安装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了总纳与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的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一、电线管敷设出现问题和预防措施
(一)由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中对电线管敷设工序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施工安装人员大多没有经过比较专业化的培训,对施工规范的认知度不够,技术不过硬,企业内部的监理人员工作态度懈怠等原因致使在电线管敷是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1、黑铁管代替镀锌管,薄壁管代替厚壁管,PVC管代替金属管。
2、安装时钢管与地未接或者未接牢。
3、 出现电线死结、凹痕、多层重叠等现象
4、金属管口的毛刺未经处理就直接对口进行焊接,有把管子焊穿和“点焊”的严重现象;镀锌管和薄壁钢管不用丝接,用焊接。丝扣连接处和通过中间接线盒时不焊跨接钢筋,或焊接长度不够。
5、管子的埋地、埋墙的深度没有达到标准;如果预制板上的敷管交叉太多会影响到建筑的顺利施工;管子在通过沉降缝合伸缩缝时如果不设过路箱会存在不安全的隐患。明暗管在进箱或者进盒时挤成一捆,露头的长度没有达到合理要求,PVC管无锁紧“纳子”,钢管不套丝。
(二)预防措施
1、管材的应用必须要符合施工要求,监理工程师严把质量关,下料配管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
2、在对配管进行加工时必须要掌握下列内容:
1)在明配管只有一个900弯时,弯曲半径大于等于管外径的4倍。
2)在明配管有2-3个900弯时,弯曲半径大于等于管外径的6倍。
3)暗配管的弯曲半径大于等于管外径的6倍。
4)埋入地下和混凝土内管子弯曲半径大于等于管外径的10倍。
3、1)如果内径小于等于25MM的镀锌管和薄壁钢管,对于手动弯管器的选择适用多种不同的规格。
2)内径大于等于32MM的钢管用液压弯管器,根据PVC管子的内径选用不同规格的弹簧弯管。
3)内径≥32mm的管子煨弯,如大量加工时,可用烘箱对专制弯管进行加热,这样可以避免管子弯曲后,出现管皮褶皱、开裂和变质。
4、1)在对钢管进行切割时禁止用割管器进行切割,最好选择钢锯,用钢锯切割时锯口要平不能歪斜,管口的毛刺要用圆捶处理干净。
2)当厚壁管的直径大于等于40MM时对接用焊接的方式,禁止用管口直接对焊。
3)当厚壁管的直径小于等于32MM时管子应套丝连接、套管紧定螺钉连接,禁止用熔焊连接。
二、配电箱的安装的问题和预防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配电箱的坐标不准确和标高不准确,配电箱的安装存在变形、移位和凹人墙面的情况;箱盖内清洁度不够存在杂物或者未进行及时的防腐。箱面板与墙面的紧贴度不够,布线杂乱不整齐,导线没有绑扎多股线压接,甚至还存在被剪断的情况,管进箱没有利用敲落孔或者箱内零线,箱体内没有专用的接地螺栓。在配电箱安装好以后,施工安装人员没有对路线情况进行检查就急于送电,没有对配电箱内的导线间导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进行实际测量。
(二)预防措施
在对配电箱的安装进行施工前,技术管理人员必须要对箱盒的坐标与标高进行比较细致、准确的了解。安装后的固定措施是用钢筋套圈进行焊接,可以防止它移位;防止变形的措施是在箱内用刚性物进行十字支撑;再拆模后要及时的把杂物清除掉,休整箱内要做好防腐工作。配电箱的回路编号要齐全、清楚和正确;配电箱的安装位置应按照提前的设计要求安装;配电箱的箱体内外都需要进行彻底、全面的清洁;每一管每一孔都应利用敲落孔或用机械开孔,严禁用其它不科学的方式开孔;在施工中一旦出现导线被剪断的情况时,必须将断开的线全部拉掉,重新来穿线。配电箱安装完毕,进行细致的线路检查,把螺柱和螺丝紧固住防止导线间接地不良的情况出现,在导线间要保证无接头,并同时做好导线间、导线对地间结缘电阻的测量及记录。
三、照明器具出现的问题与预防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成排吊扇和灯具中心线偏差比较严重,超出允许偏差的范围;室内的吊扇和室内的灯具安装高度不符合标准;I类灯具与低于2. 4m的灯具无PE保护线;灯具控制系统出现故障,这与安装不符合设计要求和灯具接线错误有一定的联系。
(二)预防措施
在对灯具和吊扇的位置进行确定时最好拉十字线可提高精准度;把灯具的高度提高些,室外的灯具要达到3米以上而室内吊扇的扇叶距顶不宜小于0.5m,距地面不低于2. 5m为最佳;按照规范的要求I类灯具及低于2. 4米的灯具需要接PE保护线;安装人员必须看清设计图纸,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把每一盏灯的控制方法搞清楚,穿线时要细心谨慎严格遵循设计图纸中的线路线根数进行,接线时要分清同路径中的相线、零线和控制线的根数再进行接线。四、开关、插座安装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与预防措施
(一)有的开关和插座面板不是绝对平整,在安装时它与建筑物之间有一定的缝隙存在,开关不能切断相线,开与关的方向混乱不一致。
面对以上情况的解决措施是为调整板面保持平整再把螺丝拧紧固定好,使它与墙面紧贴而且固定好。选择开关是要细心确保质量可靠,同一建筑物内最好选择同一品牌的,开关应切断相线,通断位置应一致。开与关的方向选择一般为下为关,上为开。
(二)插座安装时存在不按照规定操作的情况,接线混乱 有的零线与底线交错,有的三孔插座甚至根本无接地线。
面对以上情况的解决措施是单相两孔插座安装时一般呈两种状态即插座孔垂直排列和水平排列,前者下孔接零线,上孔接相线;后者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相线。单相三孔插座右孔接相线,左孔接工作零线,上孔接保护线在同一建筑物内三相插座的顺序应当遵循同一顺序,另外三种线的颜色有所差异接线时要细心一般不会错接。
(三)有的插座的安装不符合建筑物的要求或者设计要求,不同高度的面板在同一高度安装。不同性质和用途的建筑物对插座的安装高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对插座进行安装时首先要对解建筑物进行了解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五、防雷、接地的安装问题与预防措施
(一)防雷、接地的安装问题
建筑物防雷措施中的避雷带能够阻止雷电对建筑物的损害,在避雷带的安装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均压环、引下线与避雷带的三者搭接处有焊接质量差和夹渣等不足;焊接时的焊渣没有被处理掉,没有避雷带上的焊接处刷防锈漆;搭接钢筋用螺纹钢代替了圆钢;防雷引下线用对头焊接的主钢筋直接做成等。
(二)预防措施
加强对焊工职业技能的提高,进行难度较高的职业培训,搭接焊出的处理应达到无气泡、平整和无杂质的焊接要求。监理人员尽好岗位职责,焊工人员的责任心要提高,发现有不合格的焊缝要进行补焊,如果有焊渣要尽早敲掉并刷上防锈漆;禁止用钢筋螺纹钢代替圆钢;作为引下线的主钢筋土建如是对头碰焊的,应在碰焊处按规定补一搭接圆钢。
结语:
“百年大计,质量弟一”,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在电气安装上处于核心地位,建筑电气安装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电气安装涉及面比较广,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技术型,出现问题也属正常;所以为保证建筑电气的施工质量,需对各方面进项严格的检查,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和预防措施,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于洪亮.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常见问题的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
【2】冼世明.浅谈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J].科技创业月刊,2005(8
【关键词】施工;质量;管理
1 引言
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而且工程项目位置固定、体积大,不同项目地点不同,不象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规范化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条件,因此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2.1 质量目标
确定质量目标是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所在。
2.2 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项目经理领导,主任工程师组织实施的质量保证体系,执行经理进行中间控制,工长(专业工程师)、质量检查员检查的质量管理系统,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实现对业主的承诺。
2.2.1 管理职责
明确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按照质量体系要素进行严格分工,各部门人员各司其职,使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在公司质量体系控制下规定了项目部各部门单位(项目经理、主任工程师、办公室、技术部、工程部、经营部、物资部)的管理职责。
2.2.2 质量体系
围绕质量目标制定质量预控,开展质量策划,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2.2.3 过程控制
(1)施工准备阶段
工程施工前,在全面、详细学习图纸、规范,领会设计师意图,并对现场周围环境、地下、地上障碍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由总工程师、项目经理组织,生产、技术、质量、安全及相关部门参加,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讨论,编制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经批准后执行。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要向施工工长、班组进行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并能有效地遵照执行。
(2)组织施工阶段
对工程图纸进行认真分析后,制定各关键工序、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
专业人员、操作工人持证上岗,持证人员包括:测量工、验线人员、试验工、质检员、电焊工、防水工、计量员等。公司选派有丰富经验的、经专门、培训的各类专业人员从事工程施工。
机械、设备进场前需经鉴定,检查其设备完好性,合格并具备保证能力方可进场。机械设备能力应满足要求,现场设备选择必须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具备保证工程施工的性能和完好条件,进场后,制定专门的维护、保养计划,由专业人员进行维护、保养。
材料进场后由专门人员进行外观检验,对需复试的材料,由有资质的试验人员取样送试验室复试,合格后方准使用。
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控制方法实行“样板制”,并实行工种自检、工序交接检和质检员专检制度,保证过程能力。
2.2.4 不合格品的控制
(1)不合格物资控制
物资进场按要求进行外观检查和取样复试检查,当发现不合格品时,由检查员标识,并进行隔离,同时通知项目主任工程师,由项目主任工程师组织专门人员鉴定,并作出处置意见。如处置意见为“降级使用或让步接交”时,必须通知业主、设计师及监理,同意后方可执行。
(2)不合格工序
工序成品验收由质量员负责,出现不合格工序必须予以整改达到合格,否则不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不合格工序由项目主任工程师组织评审,确定处置意见。其处置意见需经业主、设计师、监理认可,方准执行。
2.2.5 纠正和预防措施
(1)纠正措施
项目纠正措施的制定均围绕项目工程质量目标进行。施工前,结合公司施工实力将质量目标分解为各阶段、各工序质量预控,质量员按月对所发生项目进行检查、汇总,当与预控的目标不符合,即达不到目标时,应将项目列出,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达不到质量预控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由技术部整理汇总,编制纠正措施,并监督措施实施,使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2)预防措施
开工前,由公司组织项目经理部及公司机关部门参加,分析以往类似工程施工情况,对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制定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2.2.6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
对有特殊搬运要求的物资,项目物资部应向物资管理人员交底,搬运前写出作业指导书,审核其符合性,并在实施时予以检查,保证被搬运物资的质量。
物资贮存必须保证物资性质不受损坏,为保证现场管理,亦应按平面图的要求堆放,将施工现场库房进行分类、标识。保证各种物资的贮存条件,物资部对重点物资及在冬、雨期施工时进行抽查。
产品的防护与交付。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根据工程特点制定《成品质量保护措施》报公司总工审批后,受控发至有关人员,并报公司工程部备案,由工程部监督、指导、检查《成品质量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填写检查记录表,如有问题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
各分包之间的成品保护工作由项目部工程部负责。重点、易损部位应组织办理成品交接检,明确各方责任。
2.2.7 质量记录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质量记录,均以《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定》为标准,进行收集、整理、交工、归档。凡交工归档的资料均由技术部负责收集、整理,由公司技术部审核把关,并协助项目部进行资料整改,以确保资料形成与工程同步,确保资料的齐全、完整、准确、真实、可靠。定期的资料检查以通报的形式,将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按公司规定予以奖罚。
工程竣工后,由项目技术部将成套技术资料交公司技术部,由公司技术部进行再审核,确认无误后,进行整理、装订成册,并按要求将其移交建设单位及公司档案室。
3 结束语
在施工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将问题落实到实处,我相信只要是真的在施工的过程中下功夫了,只要认真的按照以上的方面去做了,一定可以保证工程顺利通过验收,交付使用。
参考文献:
[1]周琳. 浅谈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02期
[2]钟秀桃;;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