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大学生 传统文化 素质教育
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现状
近年来,笔者为学生开设了选修课《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课前调查以及与学生的谈话,了解到很多大学生上大学之前,主要应对升学考试,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知之甚少,一些基础知识都谈不上来,所以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度不高,而且他们认为,在日常学业和就业过程中实用性不大。
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现状的原因探究归结为: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西方文化同质化趋向尤为突出,对传统文化有所冲击;社会重视程度较低,未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现行教育模式的影响,其一:高等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其二:家庭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大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存在问题。因此形成了:①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较低;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度不高;③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适用度不高。[1]
加强对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
通过对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优秀的道德品质。老一辈教育家张岂之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的最好的载体。[2]
在爱国主义方面,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国家民族意识和“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重视气节操守的民族性格。
在修身方面,强调“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上交不谄,下交不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大公无私”、“言必信,行必果”等。
在社会和谐方面,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衷共济”、“天人合一”、“仁者爱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和谐关系,注重人与人,人与集体和国家的和谐关系。
在刚健有为方面,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坚强不屈,永远前进,绝不停止”的精神。这些是支撑着中国历史上仁人志士英勇奋斗的精神支柱。
在人格精神方面,“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士可杀不可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勇敢地承担对国家的义务。
著名哲学家张岱年说过:“如果一个民族具有优秀文化传统,而人们对之无所认识,也就无从萌生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3]
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措施
素质教育首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性。只有当他们有了对自己文化的正确认识,将本民族的文化融入到世界文化体系中,才会有坚定的理想与信念。
1.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课程。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靠熏陶,也要靠灌输。提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和内容,这是提高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入耳、入脑、入心,将中国传统价值观贯穿于高校育人的全过程,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志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2.在大众传媒发达的背景下,弘扬传统文化、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种载体,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介绍同学们观看相关的历史电视剧、《百家讲坛》等栏目,请相关老师指导大学生阅读“四书五经”、中国古典名著等,以及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林语堂的《老子的智慧》、香港城市大学的《中国文化导读》等。拓宽知识面,增加自身的文化内涵,丰富精神生活。
3.介绍同学们了解中国历史,尤其是陕西得天独厚的十三朝古都积淀的传统文化,陕西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文明构成了中华古代文明的骨架。比如,参观大小雁塔、秦始皇陵兵马俑、法门寺、华清池、汉阳陵、乾陵等,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内涵。
4.通过对本专业历史的发展、专家学者故事的了解,增强大学生在思维方式和处世方式上的体悟,将文化知识转化成为内在的文化素养和人生智慧。在历史上,我们的祖先保留自己的文化并吸收外来文化因素,加以改造。接受了印度传来的佛教;在艺术方面大量吸收了沿丝绸之路传来的异国音乐、舞蹈,并使之中国化;中国很多的传统乐器都是外来乐器本土化。从这个角度来讲,传统文化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相应,呈现出博大、开放、海纳百川的特点,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
5.着力培养大学生文化创意的经历。只有搭建宽广的实践平台,使大学生关于文化的设想在校园、社区、社会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经历,他们才会有投身文化建设的自信。在日常学习、参与科研项目、服务社会时,让同学们参与宝鸡周礼文化的发掘和整理,楼观台道家文化的整理和乐谱的传承,以及汉唐音乐史国际研讨会,协助台湾刘凤学博士重建唐乐舞的活动,对学生都大有启发。还有本科学生通过为朗诵配乐,创作了专门的古筝音乐作品,体验音乐与文学的相融;有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传说整理创作了太极音乐文化,颇有收获。
传统文化是思想道德建设强大的精神动力,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人文精神的需要,也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更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丽平,吴海霞.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调查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8,(9).
[2]张岂之.大学生与传统文化[J].中华文化,1993,4.
关键词: 全球化思潮 中国大学生 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全球化思潮。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历史潮流,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为个体和国家带来了新的机遇。全球化不仅造成人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剧烈变化,而且对传统的道德规范造成了一定冲击。如何认识和把握全球化思潮中我国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和发展趋势,更加理智、科学地加强和改进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全球化思潮对人们的理想信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于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关键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更是如此。大学生是对社会思潮最敏感的群体,总体来说,全球化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消极影响。
一、全球化思潮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客观上增强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竞争意识。
中国近几年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明显增强,对外援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综合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上的影响和所起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全球化浪潮下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使大学生增强了对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尤其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奥运会成功举办、应急事件恰当处理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要事,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进一步激励当代大学生锐意创新,进而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全球化背景下这种自由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经济法则,十分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努力进取、顽强拼搏,使他们明白今天的努力是为明天积蓄竞争的实力,从而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全球意识和维权意识。
当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而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人炸、能源危机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了各国利益的一致性,这些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携手来完成。这种全球化氛围有利于大学生从人类整体利益考虑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全球意识。同时,随着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市场经济的法则带给我们许多先进的理念和优秀的文化,竞争、效率等在当代大学生的心目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位置。全球化浪潮下,大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思维更加活跃与开放,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增加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维权意识,他们更加懂得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更加关注未来、关注世界。
3.大学生的思想更为活跃、自由和开放,更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和革新。
全球化使得大学生的观念意识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化的开放性使大学生思想更为活跃和自由,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同时,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我国高校全面开放和国际化逐渐成为现实,有利于更好地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进而推动我国大学的现代化建设,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与革新。
(二)消极影响
全球化思潮在为我国高校的现代化建设带来新的文明和成果的同时,也使中西方不同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与碰撞更为激烈,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1.给大学生的“三观”带来一定冲击。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全球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把其政治经济体制、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通过“信息霸权”的方式强加给中国,随心所欲地推行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些西方意识形态和不良信息无疑对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行为和“三观”等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遭到冲击,造成传统权威价值观缺失,价值取向处于多元化和无主化状态。在其影响下,部分大学生思想上开始出现困惑,把有利、有用、方便、实惠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实用主义人生态度开始泛滥,人生观更具个性化和功利性。他们在由关心国家、关心社会,逐渐转变到更关心个人的机会和个人发展的同时,对社会政治理想和长远目标的追求却相对单薄。学生中讲究实用,重视现实利益的现象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也逐渐增多。
2.少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受到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的发展、国际媒介的介入,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开始向我国渗透,使得部分大学生的道德取向发生突变和分裂,表现为漠视传统,转而尊崇西方的道德标准、道德内容和道德取向。一些大学生认为西方的道德标准是与先进的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其重视物质利益、强调个人索取的道德取向是与时代相一致的,这严重脱离了我国传统的“先公后私”、“见义勇为”等道德标准,导致了他们的道德迷失。部分大学生在新旧道德的历史嬗变中,道德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具体表现为道德观念淡漠、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迷乱、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等若干方面。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少数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心呈现下降的趋势。
3.淡化了部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当代大学生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思想观念有了新的变化,以“民族国家终结论”为首的西方思潮的渗入使部分大学生对爱国主义产生了模糊的认识,扭曲了爱国主义的应有之义,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全球化问题的解决方式,以及全球化中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作用的日益增强,都从事实上和观念上给国家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削弱了国家政府的权威性,从而引发了部分大学生对国家民族归属感的淡化。
4.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
西方文化的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排斥感,改变了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思维方式。少数大学生对低品位文化信息通常采取被动而麻木的接受方式,可能会极大地弱化道德情感和理智感,阻滞理性分析判断和逻辑能力的发展,导致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准狭窄化和浅薄化,个别学生情感放纵、思维惰怠。另外,网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也扩展了大学生的人际沟通渠道,改变了大学生的娱乐方式,同时也对他们的自制与自律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对大学生的个性品质产生影响。
在部分大学生的人格构建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十分突出。西方国家大肆张扬青年人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的一面,使得偏爱西方文化的部分学子以此为美,走向狭隘的个人主义,具体表现在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重个人权利、轻他人权利;重外表打扮、轻内涵发展。
二、因势利导,创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观念创新。
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自身情况,树立和弘扬教育的人性化观念和终身教育观念。
1.坚持人性化观念,就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找到学生个人兴趣、能力与职业的结合点,尊重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个性,促进其健康成长。
2.坚持终身教育理念,就是面向学生建立终身教育机制,用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为人才培养和长期成长服务,为学生将来投身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动力,不断促进学生自我人格的完善。
(二)内容创新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要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内容,要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1.要把握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近现代革命文化,增强学生爱国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更好地承担起传承文明的使命。
2.要注重学生的时事和形势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全球化进程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投入到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潮中去。
3.要在继续加强“三观”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加强科技观、成才观和就业观的教育,使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4.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资源整合,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心理问题逐渐突出的新情况,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三)形式创新
高校要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由单纯地灌输知识向多角度地培养能力转变。
1.注重学生参与,搭建师生互动平台。
比如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组织课堂辩论、分组团体训练、学生辅讲、案例分析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敢讲心中所思,乐言心中所想。以切近实际、贴近生活为准则,提高学生自觉实践的能力。
2.创新教育载体技术,搭建网络平台。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变成了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应主动开发网络教育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利用网络平台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和网络诚信,利用网络不失时机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网络媒体错误信息和观点的免疫力,构建起立体的、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
3.重视道德践行,搭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鼓励大学生多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更好地了解社会及其对自身的要求,以激活学生的道德需要,强化道德情感,丰富道德经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锻炼意志、人格、增长才干,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建设鞠躬尽力。
总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全球化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准确把握全球化思潮对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同时,我们也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式方法,与时俱进,善于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为做好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洪晓楠.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
[2]丁银河.全球化思潮述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1).
[3]查国平.全球化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1):121.
[4]徐志军.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2):44.
高校大学生 道德教育 现状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肩负着建设祖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其道德素质如何,不仅对社会上同龄人以及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社会公民道德素质的高低。因此,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如何,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而高校作为“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的灵魂”,担负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1、功利思想明显,价值取向扭曲。一些大学生敬业意识薄弱,理想追求淡化;过分关注自我价值,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视为人生追求的核心,从而造成价值取向扭曲,甚至形成极端的自私人格。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地强调索取,造成个人贡献与社会索取失去平衡。2、缺少社会公德意识,生活行为失范。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不少学生对这一体现大学生责任感与文明程度的规范未加重视,甚至行为失范。个人情感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大学生,处理不好恋爱与学业、爱情与性等诸多问题,导致抑郁、敌意等心理症状,造成未婚同居、未婚先孕、为情自杀他杀等诸多问题。3、拜金思潮泛滥,贪图安逸享乐。大学生高消费既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滋长了校园的奢侈风,又使得拜金思潮泛滥,对当今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身心健康都极为不利。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1、家长过分溺爱。许多父母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尤其忽视了孩子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的发展。2、社会上诚信缺失的不良环境影响。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固有缺陷,加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特别是还未建立起健全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体系,致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出现了为追逐利益而抛弃诚信的现象,并形成了诚信缺失的不良环境。3、学校德育教育的缺陷。目前各类学校正在推行素质教育,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我们也发现,传统的“应试教育”、“唯分论”的思想,在学校教育中仍然根深蒂固,重智育而轻德育、片面追求成绩的现象依然明显存在。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1、加强传统教育。在传统教育方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引导:(1)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包括哲学、教育、史学、经济、文学、艺术、宗教、科技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一个跨越人类生存时空的概念,具有超越历史阶段的绵延特性。(2)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首先高校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大学生的基础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并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其次是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公德教育不仅仅只是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加强管理,包括公德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为习惯的养成。2、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引导:(1)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加强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要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二要大力开展社团活动、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三要加大经费投入,尽量改善教学、实验设备和更新补充图书资料,大力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设施建设。(2)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外的人文景点、历史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参加社会调查、访谈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3、强化心理素养。心理素养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正确引导:(1)着重加强对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多途径地指导和训练学生学会独立探索、规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和课余生活;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觉抵制生活中尤其是网络中的负面诱惑、消极影响,做自我的主人,指导他们在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有意识地磨练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刻意培养个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2)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尤其是自我调适方面的小常识,必要时进行自我调节;另一方面使他们懂得健康的重要性,自觉地维护心理健康。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想起心理咨询,想起寻求帮助。(3)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遵循“道德以德育为首,德育以教育为先,教育以文化为本”的原则,积极拓展道德教育路径,树立与公民教育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使大学生提前进入公民角色,让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在大学生身上得以内化,实现公民身份真实化,运用多种教育方法,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保证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大学生代表___
20__年9月1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叫___,毕业于___师范大学,现分配在___市___县___镇小学。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作为今年志愿服务苏北的大学生代表在这里发言。
记得刚步入大学的门槛时,也曾庆幸自己终于跳出了农门,也曾决心毕业后要“孔雀东南飞”,去大城市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20__年,网络让我认识了徐本禹——一个感动了全中国的年轻大学生。是他,用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大山深处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于是,“到大山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样的音符开始强烈地冲击着我的心胸。今年5月,即将毕业的我幸运地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相遇了,当“到苏北去、到基层去、在服务‘两个率先’中建功立业”的口号在大学校园刚一响起时,我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于是,我在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后,成了服务苏北的志愿者之一,开始了我人生的新征程。
当我背起行囊,父母又一次问我:“真的决定了吗?你准备好了吗?”是啊,我花样年华般的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告别父母的亲[您阅读的文章来源ˇ文秘站 -文秘站 !注:]情呵护,告别都市的繁华喧嚣,选择了苏北农村,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青春。噢,同学们,我感觉到了,我们的心在一样的跳动:服务苏北,是我们无悔的选择!
选择苏北,是因为我们深爱着这片伟大而神奇的土地:___的摩崖“天书”记录着原始的文明,___的汉墓诉说着曾经的辉煌,盐城、宿迁和淮安的山水养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选择苏北,是因为我们感受到了这片热土渴望崛起的召唤:曾经落后的苏北呼唤人才、呼唤教育,呼唤我们大学生投身苏北建设。同学们,被人需要是种幸福,被祖国需要是最大的幸福!选择苏北,更是因为我们有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有着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有着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巨大热情。大学生服务苏北计划无疑为我们实现成才报国的愿望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亲爱的同学,到苏北去,让我们做好准备;尊敬的领导,到苏北去,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去苏北,我们准备好了不断学习的大脑。学习是一个人成长和进步的根基。到苏北后,我们将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先进的思想,学习科学的理论,学习成功的经验;不仅向书本学习,还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
去苏北,我们准备好了吃苦在前的意志。艰苦磨练意志,奋斗成就人生。苏北的农村,可能是贫困而孤独的;苏北的教育,可能是充满艰辛的。但是,我们相信:人生百味,苦辣酸甜都是营养,风风雨雨都是滋润。我们到苏北,不是去享受的,而是去树木、育人的。我们要让自己的价值、人生和事业,在艰苦奋斗中日臻完善、充分施展。
去苏北,我们准备好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将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和苏北开发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自觉服务,无私奉献。我们将发扬青年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作用,在奉献中完善自我,在奉献中成就事业,在奉献中建设富强的新苏北。
去苏北,我们准备好了实践创新的品质。苏北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锻炼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将努力实践,在实践中汲取营养、完善自我;我们将大胆创新,在创新中促进苏北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腾飞。
亲爱的同学,或许有些人将不会理解我们,甚至有些人还会鄙视我们,但请相信时代将永远铭记我们这批热血沸腾、无私奉献的青年,[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文秘站 =站注:]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在苏北这片热土上洒下的汗水,因为我们是时代的践行者,是历史的见证者。我们应该为此而自豪!
尊敬的领导,感谢你们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提升自我素质、展现自我价值的人生舞台。我们相信:随着省政府振兴苏北计划的实施,随着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的无私奉献和当地人民的不懈奋斗,苏北必将实现新的跨越。
关键词:爱国主义;多元文化;挑战;教育创新
经济全球化为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同时,由于多元文化的相互冲击,对本地文化起到了削弱作用,国家的文化安全、文化独立甚至民族利益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偏差以及在新时期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高校要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工作的重心。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把握全球化的特点,认清大学生的历史责任,要深入、广泛地进行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
一、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
1.爱国主义教育面临多元文化对民族国家意识的冲击
民族国家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国情的认同和了解,是公民对国家的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民族国家意识促进了公民的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了爱国主义热情。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频繁,加之目前网络发展迅猛,由微博、微信等无线终端软件构成的社交网络,使得多元文化传播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作为信息社会的大学生群体,是网络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下,容易使大学生迷失民族国家意识,削弱爱国主义精神,甚至有些大学生认为爱国主义已经不符合新时期的形势。
2.爱国主义教育面临多元文化对民族责任感的冲击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利己主义和自由主义大量涌入我国,侵蚀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试图将我国大学生的民族意识观念、社会主义观念转变成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这对于人生阅历浅,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正在建立过程中的大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民族责任感被侵蚀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作为国家的栋梁,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建立不起来,就不能担负起对自己民族、国家兴衰的责任。因此,我们要非常重视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创新
1.开展民俗教育活动
所谓的民俗教育活动,是在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体现课堂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利用重大节日和民间活动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我国的传统节日和民间活动能反映出大量的爱国主义信息,高校教育者可以利用这些重要的节日,组织节日庆祝活动、纪念活动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2.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
高校的教育者要充分开发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例如举行爱国主义知识竞赛、红色歌曲比赛、爱国主义电影观赏,进行社区爱国主义调查问卷以及参加志愿者活动等等,这些创新的教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爱国主义主题的教育活动,能够使大学生坚定自己的价值观,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服务。
3.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
学校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平台。高校可以在已有的校园网络上建立爱国主义教育专区。首先,可以建立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站,上传图文、视频资源,供学生浏览和学习。其次,可以建立专题论坛,例如事件等,请专家进行网上的实时交流,这样的交流平台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再次,可以通过图书馆的检索系统,为学生提供爱国主义著作的检索和借阅服务,将马列经典著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以纸质书和电子文档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使用笔记本电脑以及手机就可以进行随时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当今多元文化时代的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对我国社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以及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森林.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9):123-125.
[2]李炳元.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88-89.
[3]延高.深化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J].中国职工教育,2013(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