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农村局意识形态工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校;农村;舆论场;对接模式
【中图分类号】D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5-0082-04
指出,要增强阵地意识,加强阵地管理,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高校与农村两个相当数量的群体,如果能够用双赢的模式进行舆论场的战略对接,不仅有助于巩固两个阵营的思想,同时发挥大学生的力量提升农民的素质,走进群众生活又能促进新青年的进步,最终使得两个舆论场得到共同提升和发展。
“高校与农村”两个舆论场的双赢对接模式不仅有助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和农民群体放飞中国梦,而且有助于争取“互联网+”背景下全球舆论战争的主动权,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创新,不断巩固壮大基层思想文化阵地。
一、高校与农村舆论场对接模式创新实践与研究的意义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与农村”舆论场对接模式的创新研究和践行,有助于使高校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基层群众在活动中得到实惠、基层阵地在活动中得到巩固,实现中国梦在高校和农村两大舆论场的践行和腾飞。
(一)放飞中国梦
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无论是对于实现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还是对于追求社会个人的幸福生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是一曲催人奋进的旋律,而大学生则是青年群体中主流价值的代表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中国梦视域下“高校与农村”舆论场对接模式的创新研究和践行,有助于丰富中国梦的相关理论研究和践行,有助于大学生在中国梦时代背景下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推动“美丽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使中国梦更具生命力。
(二)争取“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舆论战争的主动权
信息网络化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西方的文化霸权,威胁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网络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构成严峻挑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和农村”舆论场对接模式的创新研究和践行,有助于高校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基层群众在活动中得到实惠、基层阵地在活动中得到巩固,有助于争取“互联网+”背景下全球舆论战争的主动权,提升政府对舆论的引导力。
(三)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创新
高校舆论场反映了相关利益群体的舆论和声音,要确保主流观点在与其他各种观点的交锋碰撞中主导舆论方向,就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随着网络和各种新兴媒体的发展,复杂严峻的校内外舆论环境对舆论阵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需要从实体和意识两方面不断提高对舆论的整合能力,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和谐的舆论环境[1]。
(四)巩固壮大基层思想文化阵地
近年来,基层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高校和农村两大舆论场的宣传思想工作更加艰巨。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追求生活必需品到追求多元消费品,从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从关注经济层面到关注文化层面、精神层面[2]。“高校与农村”两个舆论场对接模式创新的渠道研究,有助于巩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
二、高校与农村舆论场互补双赢模式的创新研究――以温州“新青年下乡”为例
温州市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就是把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很好地对接起来,让高校学生在基层实践中融入群众生活、服栈层发展、感受发展成就,使个人能力得到锻炼、精神世界得到洗礼,从而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同时通过组织高校与县(市、区)结对子,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文化、科学、文艺、体育等方面的特长,巩固壮大基层思想文化阵地,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
(一)高校与农村舆论场互补双赢模式的主要运行机制:
第一,活动项目安排上,“点对点”与“面对面”相结合
“点对点”匹配挂钩。按照“一校一县、一系一乡、一班一村”的思路,每所高校联系一个县(市、区),每个学院(系)联系一个乡镇(街道),每个班级(社团)联系一个村(社区),结合温州各高校院系专业设置和基层实际需求,进行“点对点”挂钩,确定“一对一”结对名单。特别注重结对双方服务与需求对路,各高校在充分了解各个镇街、村居和社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院系、班级、社团的特长和专业进行合理的挂钩结对,使效果达到最大化。
“面对面”平台共享融合。充分运用在温州高校和农村文化礼堂双方面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已有的平台资源。在活动项目的安排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策宣传。结合“七讲”活动,组织大学生进农村讲形势政策,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普及国情省情市情。第二,科学引领。引导农民文明上网和科学用网,使广大农民参与到“互联网+”知识、技术的普及中;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做好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的宣传、推介、销售工作,助力农民增收、农业转型、农村发展;组建硕博研究生为骨干的服务团队,在发展现代农业、创意农业、观光农业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第三,主题宣讲。利用农历年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在外温商回归、冬季农闲等时机,积极开展形势政策、安全知识、生态环保等各类讲座活动,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把绿色生态健康的生活理念传递到基层,助力和谐农村建设。第四,送演乐民。充分发挥高校各类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送歌舞、送戏曲、送书画等文体活动,抓好文化惠民。第五,文化传承。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并以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为契机,开展送歌舞、送戏曲、送书画等系列活动,将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送到农村文化礼堂,巩固农家书屋建设,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移风易俗,远离不良宗族势力的影响,远离极端宗教的不良影响。
第二,空间上,有主力阵地,又兼全覆盖
以进文化礼堂为主阵地。发挥大学生的自身优势,结合腊八、小年、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喜迎猴年送春联”“送新媒体技术进礼堂”“拍摄最美全家福”“送文艺进社区”等活动,强化和充分发挥文化礼堂的主阵地作用。
做到空间上的全覆盖。在人群集聚街道,开展送枣茶、送热粥、送春联等活动;在火车站、汽车站、码头等地开展春运志愿服务,协助维持秩序,帮助搬运行李,普及防骗知识,并为新温州人购买返程车票等,使“新青年下乡”服务进街头巷尾。
第三,时间上,“集中活动+常态服务”相结合
“集中活动+常态服务”,做到服务在时间上的连续性。除了寒暑假大规模的假期社会实践外,重视周末和节假日的常规化大学生基层服务活动,以确保活动贯彻全年。同时做好“棒传棒”人员接力服务。坚持结对挂钩双方主体不变,建立不同届学生之间的接力和服务传承机制,确保为农村输送一届接一届的学生。
第四,对象上,做好重点服务,又兼面向全体
“三关爱”行动。针对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各高校纷纷组织开展慰问帮扶志愿服务活动,真正为冬日里的群众送去温暖。关爱老人,对象包含孤寡、留守、空巢在内的各类困难老人。定期入户开展探望陪伴活动,特别是在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开展与老人一起包饺子、看文艺表演、谈心等活动,为老人送去温暖和关爱。关爱特殊青少年,对象包含留守、单亲、残疾等特殊青少年。定期组织开展学业辅导、情感呵护、自护教育、心理援助等活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爱失独家庭,定期组织开展精神慰藉、生a帮扶、生活照料等关爱活动,为其提供必要支持和帮助。
“新青年下乡”活动,涵盖在温州13所高校95个院(系)的1120支实践队,结结对全市11个县(市、区)131个乡镇(街道)599家文化礼堂,做到农村和高校两个舆论场最广泛的参与。在人群集聚街道,开展送枣茶、送热粥、送春联等活动;在火车站、汽车站、码头等地开展春运志愿服务,协助维持秩序,帮助搬运行李,普及防骗知识,并为新温州人购买返程车票。组织开展防寒宣传、医疗义诊、消防安全、家电维修等志愿服务活动进村入户,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第五,组织上,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统筹安排+灵活自主”的组织安排。由温州市委宣传部、团市委统筹,各高校、县(市、区)委宣传部、团委参与,乡镇(街道)党(工)委支持,筹办“新青年下乡”活动的校县对接、启动出征等活动。同时,各高校结合院系专业设置和基层实际需求,灵活自主、科学合理地进一步细化结对要求,确定二级院系、学生社团或班级与乡镇(街道)、农村(社区)进行“一对一”结对名单。
第六,经费上,多元投入,强化经费保障
“新青年下乡”活动经费由市财政局落实,各县(市、区)配套支持,各高校、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层次、多渠道通过多种途径落实活动经费。
第七,考核上,以“老百姓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的价值引领方向
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的考核,并且制定“双向”考核评价体系,把“老百姓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有没有真心为老百姓考虑,有没有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有没有给基层百姓带来切实的好处,作为考核引领的价值方向。在此基础上评优评先,及时总结表彰,形成互学互比、先进示范的良好局面。
(二)高校与农村舆论场互补双赢模式的成效
温州市委市政府为更好地搭建“校院+农村实践基地”共建教学平台,深化实践育人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决定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2016年,在第四届“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评选活动中,以地市第一的成绩荣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在全省获得推广。该活动受到了浙江省委省政府、温州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获得了省市领导的批示肯定。省内、国内各高校的专家学者也对此项活动给予了极大关注。
“新青年下乡”活动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次创新,有助于坚定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巩固了基层舆论阵地,提升了政府公信力,增强了主流价值观在两大舆论场中的主导权,有助于凝聚人心和促进社会稳定。
第一,坚定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
“高校与农村”舆论场互补双赢模式暨“新青年下乡”活动,搭建了大学生常态化实践平台,引导广大高校学生在关注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中受教育、明责任、做贡献、长才干。高校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调研社会热点和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仔细观察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感受温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增强明辨社会纷繁复杂现象的能力,坚定对温州改革发展的信心,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第二,巩固了基层舆论阵地
发挥大学生的自身优势,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文化、科技、文艺、卫生等知识运用到农村的生活、生产中去。在文化礼堂,他们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田间地头,他们积极服务“三农”;在乡村庭院,他们寻访家风家训;在民营企业,他们用创新思维奉献转型发展金点子;在重点水系,他们致力“五水共治”;在山区海岛,他们用新知识去启迪新居民子女和留守儿童。
通过“高校与农村”舆论场互补双赢模也暨“新青年下乡”活动,进行政策宣讲、政策解读,开展送歌曲、送戏曲、送书画等活动,帮助农村加强村落文化、乡贤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和开发当地文化资源,促进移风易俗,远离极端宗教,使层群众在活动中得到实惠、基层阵地在活动中得到巩固。
第三,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愿景、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生活。“新青年下乡”活动主体是高校学生,对象是基层群众。“新青年下乡”活动的内容载体设计方面,要注重思想引领与惠民服务并重,一方面,注重通过高校学生另一方面,注重发挥高校学生的专业特长,以惠民服务为重点,“对接基层”群众的需求,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困难。
通过“高校与农村”舆论场互补双赢模也暨“新青年下乡”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的优势,让他们深入基层一线,大力宣传党委政府的方针和政策,积极为广大群众送服务、送文化、送知识,助力新农村建设,让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增进群众对党委政府的认同感,对家乡的归属感,对不良信息和文化的抵抗力,促进基层群众思想的统一,形成基层群众对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共识。
第四,增强了主流价值观在两大舆论场中的主导权
文化礼堂是抓好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争夺阵地、争夺人心的重要抓手。“新青年下乡”活动以文化礼堂为主阵地,有利于将高校的各种资源集聚到文化礼堂,使文化礼堂的内容更加充实、活动更加丰富、群众更加喜欢,进一步强化了文化礼堂在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利用高校学生激情昂扬、知识丰富、专业全面的优势,通过各类活动丰富文化礼堂的内容建设,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文化礼堂的各类活动,使群众在活动中思想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使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内容成为基层群众精神世界的主流。通过“高校与农村”舆论场互补双赢模也暨“新青年下乡”活动,增强了主流价值观在两大舆论场中的主导权。
第五,有助于凝聚人心
高校学生通过专题讲座、公益服务、爱心助学、技能培训等形式,组织开展防寒宣传、医疗义诊、消防安全、家电维修等志愿服务活动进村入户,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关怀老人、关爱儿童、就业帮扶、扶贫帮困、权益维护、科技支农、医疗义诊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真正把关心关爱送到基层,让群众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带来的温暖,使基层群众更加信任党和政府,进而实现人心的凝聚。
第六,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
农村舆论场作为基层最庞大的实践主体,因为先进舆论传播方式的相对滞后,有时候易受谣言所左右。正如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2012年研究报告》,的46.7%在农村。同时在高校舆论场,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高校师生群体,作为最具激情和最富有爱国冲动的知识分子,也容易被某些用心不良的势力所诱导。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高校师生群体,与受教育程度最低的广大农村农民群体,在“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传播能力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建立“高校与农村”舆论场互补双赢模,创新舆论渠道,健全前期处置机制,有助于稳定促进社会稳定。
同时,“高校与农村”舆论场互补双赢模,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提升群体间的凝集力,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等。
三、高校与农村舆论场互补双赢模式的推广思考
“新青年下乡”活动的开展,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高校学生只有走进基层才能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可以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和感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基层阵地只有装进内容才能吸引群众、教育群众。“新青年下乡”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实施科学理论引领计划、文艺送演乐民计划、志愿服务接力计划、文化传承星火计划和硕博服务惠农计划,每一项计划都是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群众最迫切的需求而O计的,将这些内容装到基层阵地就能使阵地的内容更加丰富,从而吸引更多的群众到我们的阵地中来。第三,党委政府只有着眼群众才能得到认同、赢得人心。对群众想知道的重要事情及时宣传,对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正确引导,对群众不明白的重要政策讲解清楚。采取了寓教于乐的方式,以大众化、通俗化的方式,把党的政策信息以最朴实的语言、最快速的方式、最准确的声音传递到每个群众心中。
(一)创建“主阵地+多个固定点”的空间网络
创建以文化礼堂为主阵地、连接全覆盖式的固定点的空间活动网络,以固定性增强原来流动服务点的不确定性,以“主阵地+多个固定点”的空间网络模式整合服务地域的资源平台,增强服务地域的空间联系,增强服务地域群众在空间点选择上的可操作性。
(二)创建结对双方的“服务供需”时间表
创建结对双方的服务活动时间表,在农村和高校两个场域各自提供时间表的基础上,增强“集中活动”的灵活性,也即在寒暑假的大时间段范围内,充分考虑结对点村民的具体时间要求;增强“常态服务”的规律性,也即增强周末和节假日活动的计划性,提高结对点双方在非假期服务上的可预见性。
(三)加强“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组织效用
创建“横向联络和协调中心”,在“调查摸底阶段+组织实施阶段+总结表彰阶段”的组织安排的基础上, 在一定范围(比如全县或全市)内,根据活动过程中反映的不同情况和问题,尤其是针对结对双方在服务“供需”上的差异,对服务的高校团队和接受服务的农村团队,进行及时的调整。通过对结对双方的横向调整,让需求的一方找到真正的服务供给,让服务的一方真正发挥自己的专业和特色,增强服务活动的组织动态效用。
(四)创建“运行机构常设化、财务保障具体化和考核量化”运行系统
建议创建常设机构,取代原来由政府文件驱动的的临时性的各级领导机构;落实专项活动经费,取代应付出的临时费用;制定具体详细的考核细则,且纳入各级政府部门、高校的述职、考核体系中。
(五)建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信息共享资源库
建议创建互联网信息推广中心,以资源库的形式,做到面向全体社会、全天候的互动机制。通过面向全体社会、全天候的互动机制,让高校主体、大学生、农民和社会资源进行良好的互动,不但可以扩大对接活动的受益面,还可以服务于更广大的社会人群。政府可以借助于这个平台,扩大政府对两大舆论场的影响力,加强政府对两大舆论场的掌控力。
参考文献:
[1]蒋立宏.高校舆论场建设试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 育,2013,(3).
[2]陈一新.深化村民中心建设打造农村红色阵地[J]. 温州人,2015,(7).
[3]杨琪.当代中国农村民意表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D].苏州大学,2013,(4).
[4]秦燕燕.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的现实困境与发展策略 探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7).
[5]聂德民.高校网络舆论场内的评价问题研究[J].教育 评论,2012,(3).
[6]郭护团.新农村建设中农业高校构建村官培训体系 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11).
[7]张景.地方性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J].知识经 济,2015,(8).
[8]黄秋生.全球化时代实现中国梦的机遇与挑战[J].南 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
[9]李钦杰.中国梦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探析[J].现代经 济信,2013,(7).
[10]苏生.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幸福观的培育和践行 [D].重庆师范大学,2015.
在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中,对于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作了专项部署,极大的推动了全国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发展。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从全国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现状来看,影响和制约农村发展的制度和体制因素还普遍存在,如城乡二元制结构,农村现行土地政策,农业生产市场化问题,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问题等。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就要从改革、创新农村管理体制,破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传统制度体制入手。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改革户籍制度,构建新型城乡一体化格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全面实施,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历史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二元结构的根本是户籍制度,由此导致城乡在就业、医疗、养老保险、粮食供给、住房、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巨大差距,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推行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扫除这个障碍,以创新户籍制度为突破点,构建新型城乡一体化格局。我国户籍制度有三大功能,一是引导人口流动的功能。二是社会福利分配功能。三是社会管理功能。从我国现实来看,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并不在于放开户籍制度对人口自由流动进行约束等问题上,着力点与突破方向应该是如何弱化户籍本身具有的福利价值而使其回归到仅仅作为对人口进行登记管理的必要手段,如何配套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福利方面,从而解决二元结构带来的城乡差距。探索试行居民证与基本公共服务挂钩,推行城乡一体的居民证户籍制度,充分考虑当今农民队伍的分化和农民集体利益的保护问题,使农民在农村既能享受与城镇相同的公共服务,又能得到本属于自己的集体利益。将居住证制度打造成享受公共服务的载体和凭证,并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流动人口市民化。
二、改革土地制度,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土地制度改革是当前城乡一体化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次更加全面深入的改革。他将彻底打破土地意识形态里的集体所有制和意识形态的私有制,建立一种混合的、多元化的、多种形式并存的土地制度。其基本内容是:一是对农民承包耕地实行确权,完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产权主体地位的法律制度。二是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三是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扶持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革将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和矛盾,在推行中要统筹考虑,妥善解决暴露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土地确权的法律问题,防止农民土地被外来侵吞。二是土地流转中的规范问题。避免流转中的口头协议流转,低报酬流转,亲属间、村内组内流转多等现象发生。三是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城镇近郊因城市发展征地,会出现失地农民,其生存状况表现为失去土地,得不到收入可观的工作,靠外出打工维持生活,出现二次贫困。虽得到一次性补贴,但失去长期的生活保障。试行破解失地农民难题,要尽快制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条例,形成多层次的保障体系。转变土地补偿方式,实行土地入股收益,让失地农民长期共享土地收益。
三、优化市场机制,激活农村资源市场价值
由于传统的的土地制度和农村资源管理制度,使农村有价值的资源无法进入市场,以土地资源为例,土地作为最重要要素的市场价值被扭曲了,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市场阻碍,制度体制阻止了国内外市场机制对农村土地的优化配置,使人才和科学技术、资本均缺乏进入农村,投入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导致农村资金供应严重不足,发展乏力,长期落后于城镇和工业发展。农产品最低收购保护价由政府制定,其中也没有充分考虑农产品生产中的市场因素,农业各种生产资料上涨,人力劳动成本提高均没有在定价机制中得到体现。因此,深化农村改革,就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积极推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活土地等多种农村资源市场价值,使农村各种资源要素进入市场,以实现应有的价值与优化配置。而政府要从对农村土地资源要素市场的过多控制干预中退出来,让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的吸引人力资源、科学技术、国内外资本向农村倾斜,促进农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
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可以说我国农村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许多不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需求的状况仍然存在,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一、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几经改革,但“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依然严重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政策制度、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存在“城市中心”取向,为农服务的自觉意识不强。
2.教育领导选拔机制处在政府化,而非市场竞争化
一线教师如果担任领导的话,首先,选用教材最起码能贴近实际,适合当地实情;第二,合理利用本校的有效资源,对症下药,做到岗位不虚、效果明显。第三,激励制度更人性化、合理化,更好的鼓励教师上进、努力等。
3.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协调不够
近年来,我国农村和农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农村面临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大量富余的劳动力需要转移,这些都对农村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4.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
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师的整体数量和结构也不尽合理,农村教师流失严重,教师进城成为一股“疯”。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比较低,而且地方政府补贴不到位的现象实属家常便饭。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工作环境条件差,其生存现状和精神状态令人堪忧。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进修学习和培训机会缺乏。
5.城乡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初中辍学问题严重,义务教育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东、中、西部农村教育存在较大的差距。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已全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中、西部地区普及初等教育仍困难重重,学生的辍学率还比较高。
二、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的成因
中国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这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但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显然还不一致,不同人看到了不同的方面,或者有人看到表面问题有人看到深层问题。众说纷纭,很给人迷惘的感觉。
专家的意见不统一,信不得一家之言,没办法,只好自己来观察、总结。我总认为,在认识不容易达成一致的情况下,问题背后的原因一定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不能首先把教育问题的成因归于一种。不同的原因会形成不同的问题,所以有必要把教育问题分解,通过分解问题来追溯其成因。
1.国情因素
从这近四十年的改革史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变化。从一开始,教育中的人格标准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政治上的要求是教育目标的首要来源,然后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个时候人的心理成长要求被严重忽视;随着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转变,意识形态对于教育目标的影响开始减小,一方面经济发展政策的要求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受开放的影响,现代教育思想也进入教育体系,对个体发育要求有所重视(当时提出了“三个面向”);九十年代以来,意识形态的影响日趋薄弱,经济发展要求对教育目标的影响成为最重要的方面,并形成对个体发育要求的压制。
2.定位因素
中国的教育也是政府控制和实施的,而不是完全以市场方式来提供和分配,但是与我们的定位不一样的是,政府不仅是教育的实施者,也取代了社会自身,成为教育目标和方针的确定者。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除了教育系统的官员,并不存在民间的影响渠道,来对教育方针的制定产生影响,这个社会其实在被动地接受政府加之于教育的目标和方针。那么政府制定的教育方针合乎我们对教育的定位吗?容易想到的是教育的意识形态化问题,它明显是政府在教育中夹带的私货,但问题不是这样简单。
我们对比西方教育。西方教育的的特点是倾向于提供适应现实社会可能需要的各项基本能力的培养,尽量不提供思想和价值上的倾向性,也就是说,西方教育对于受教育者人格的影响范围是有限制的,它的目标是使个体适应社会生存,但不影响他如何去生存。但中国的教育显然不一样,中国教育力图影响个体人格的各个方面,在各个方面都制定标准,减少个体发育中的自由度。
在同等的前提下,并没受到其它因素约束的政府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制定人格标准,把这个人格标准加之于教育,作为教育的目标。我们应该看到,政府作了两件事:一是在教育体系中尽可能多的控制个体的人格发育;二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施政需要制定不同的人格标准来作为教育的目标。其中第一个方面是不变的,而第二个方面则在不断发展。
社会对于教育对象的要求,是通过提出明确的人才评价标准,以及教育对象之间围绕这个标准的竞争而实现的。我们可以看出,人才评价标准,以及教育对象之间的竞争性,都与政府的政策紧密相关。教育对象之间的竞争性由社会的就业率决定,就业率越低,竞争性就越强,社会的人才评价标准就越容易成为人们自发的追求;反之,社会成员的价值追求就越多样化,与个性发展的冲突越小。目前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显然忽略了社会的要求,忽视了就业率等基于社会成员真实需求的指标,它使社会成员承担了沉重的就业压力。
三、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建议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三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继续探索农村教育发展的社会政策和条件支持,加快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涉及到管理体制、课程教材、经费投入、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问题,但最根本的是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政策导向的转变。
1.继续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端正农村教育的服务方向,提高“为农服务”的自觉性。
2.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3.坚持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摆在突出位置,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因为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战略发展决定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经过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发展速度缓慢且模式落后,没有给国民经济带来保障。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的提出,我国的农业经济逐渐走上正轨,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应用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化发展的理念还未普及,因此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对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对策展开了分析与探讨。
一、可持续发展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意识形态与体制上受到约束
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是需要经济体制的支持的,但目前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制约,导致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约束。现在我国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的社会体制问题,“三农”问题逐渐受到了重视,但也出现了不公平待遇的情况;同时由于我国在不断的推动农业机械化,使得原有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经营体制缺陷逐渐暴露出来,这种体制不再适用于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无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增长,不能提高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这类的意识形态和体制上的因素对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生产方式与科学技术发展受到限制
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内,农业经济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但作为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并不是可以长期发展的方式。这类依靠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源的产出方法不再适应国家经济的发展,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需要对生产方式进行改革。但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得到创新,导致发展的速度较为缓慢,国家在农业技术的研究上投入较少,形成了科学技术人才流失的情况,出现了农业科技成功低转换率的情况,这样就形成了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低效果、低发展的现状。
(三)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严重缺乏
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需要与现代化发展的步伐相适应,而经济模式的发展是需要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相互配合来发展的。目前在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和物理资源都出现了严重缺乏的情况:在我国农村地区,普通教育工作以及高等教育工作尚未普及,农村人民普遍存在教育水平落后的情况,尽管在国家政策下,许多的大学生群体投入到农村的经济发展中,但农村本体的人力资源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时,物资与资金供给经常出现短缺和不到位的情况,这就使农业经济的发展后备不足,尽管政策上已经给了农村经济发展许多的优惠但由于物力资源没有普及,导致了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只存在小范围内,对生态农业的经济增长带来严重的阻碍。
二、可持续发展下生态农业经济的特点
(一)生态农业经济的有机性
在可持续发展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将各类资源与生产技术相结合,并且保证资源技术能够互相协调发展。生态农业主要的目的是将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同时进行,因此在这个前提下能够不断地对农业的生产结构进行优化和推动发展。生产结构的优化过程中充分的利用有效地生产技术以及自然资源,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以及利用,降低了资源浪费情况现象的发生率。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提高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二)生态农业发展的开放性与局限性
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要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来不断的改变农业发展的方式与更新农业发展的技术。但由于我国的农业技术还未达到先进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在不断的摸索中发展,发掘农业生产中的巨大潜能,有效利用我国的土地优势,对这些固有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
(三)有效地提高经济水平并优化产业结构的模式
生态农业资源的开发是为了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态农业利用了农作物生长的规律采用了科学技术手段来才对农业的产业机构进行不断地优化,在优化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进行了保护。利用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作物更好的生长发育,再对科学生产技术进行提高,将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发展到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生态农业经济通过了对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不断优化,在保证了环境的基础,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水平。
三、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对策
(一)保证生态农业经济生产力
生态农业经济是发展农业的重要方式,而经济的提高是依靠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过程中要同时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也要因地制宜,对发展的结构的整体性进行优化与调控,有效地将能源与资源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合理的循环,以上均以环境的承载量为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要和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保证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开放性,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安排农业经济发展的活动,保证生态农业经济的顺利发展,(。)
(二)大力发展环保农业,促进产品结构优化
环保农业是指的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农业,这是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根本。通过改善与控制生态环境来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严格农业生产的环节,多多开发绿色产品以及搞生产量的农产品。增加生产无污染和无农药以及无副作用的农业产品数量,并带动该类农业产品的生产。对于没有符合生态经济与绿色经济的产品征收税,以此约束企业和农民来发展生态企业和绿色食品。能够从基本上保证环境不受污染以及人类的健康不受影响。同时还要建立有关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优惠政策,来提高企业和农民生产绿色食品的积极性。
(三)可持续发展下的能源型生态农业经济模式创建
在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时,要尽量减少工业产品的发展并降低化工产品的使用程度,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发展生态农业时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让生态农业的发展能够自行完成生产和组织。通过采用能源型的经济生产模式,采用自然能源如充分的利用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和水能等来有效地减少石油等化工产品的投入。一方面可以增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生态农业的潜力得到挖掘。
(四)优化农业地区的环保产业发展
环保产业在农村地区进行建设和发展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在发展环保产业的同时也可以带动农业的有效地发展,并且通过将环保产业与农业相结合与生态环境建立友好的联系,在农村建立“环境友好型农村社会”,这样一方面能够开发出具有环保价值的农副产品,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的现状。对优化农业地区的环保产业增加了动力。
结束语:
基于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经济发展的重心大部分在农业发展上,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发展较为薄弱。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平衡农业发展的环保事业的发展,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及优化能源结构,从降低环境污染的角度来发展农业经济的效益,这才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金松.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解析[J].农业经济,2013,(4)
[关键词] 城市化新农村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增长到2005年的43%。城镇人口数量由1978的17245万人增长到2005年的56212万人。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亟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税费负担过重,农业基础薄弱,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等等。“城市越来越像欧洲,农村越来越像非洲。”农村的现代化已经落后于国家现代化的客观发展要求,“三农”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平稳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按照东亚发展的经验,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即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采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平抑城乡差距的关键时期,如韩国的“新村”建设、日本的“造村”运动及我国台湾的农村建设。
一、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一致性
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应站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问题。显然,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现代化上是目标一致的。这一目标即:城乡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城乡发展中利益矛盾的缓和,包括农村的“现代化”在内的全面现代化的实现,最终达到和谐社会。
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从我国发展的事实来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明显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让更多的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同时城市经济贡献的增加,使国家财政可以减少对农村的汲取,减少农村的负担,如废除农业税。
新农村建设是现代化建设在农村的体现。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存在于农村的人地矛盾相当长时期还将存在,城市化短期内还无法转移农村剩余人口。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提供相应的医疗、教育、通讯、交通等公共用品,为农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激发农村的活力,通过发掘农村自身的潜力,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解决“三农”问题。
二、城市化带动新农村建设
1.转移剩余劳动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条件。我国农业人口近10亿,其中农业劳动力有4亿多,与此同时我国耕地面积快达到18亿亩这条红线。平均下来,每个农业人口不到2亩地,农业的经营规模很小。过多的劳动力数量限制了农业由追求产量向追求效益的转变。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只有规模化,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村人口的转移,减少了农业人口,为实行规模经营来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依赖于大城市和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来提供就业岗位。城市化的发展又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从而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使农业更大程度上摆脱目前仍然存在的自给自足的小农发展状态,促使农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2.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农民拥有使用个人经营,如此造成的分散经营使农业积累集体资金变得十分困难。而另一方面农村的道路、桥梁、水电等公用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以及农村社会福利事业等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类资金需求。所有这些都缺乏的资金,通过国家财政投入或农村自然积累显然不可能的。城市化的发展,不但让国家减少从农村的汲取,还能为城市反哺乡村提供财力。同时大量的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也会把自身积累的资金带回到农村。统计表明:2004年农民外出务工总收入约5278亿人民币,其中约3274亿元返回了农村。流回的资金主要是用于农村住房的改善,耐用品的消费,农田水利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等等。一些经受过城市化洗礼的返乡人员利用在城市中完成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学到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外加敏锐的洞察力回乡创业,盘活了农村沉积的资源。这些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
1.新农村建设扩大内需促进城市化。我国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目前又存在着流动性过剩问题,为什么不把这些资金引导向新农村建设呢?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规模大,产能已出现了过剩,投资结构不合理造成了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新农村建设需要国家把资金引导到农村的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通过扩大投资需求吸收存在的过剩能力。根据数据目前占总人口70%的农村居民只消费不到30%的商品。因此,从长远来看,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可以扩大内需,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农业现代化水平会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也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增加了,使消费市场出现,企业的生产能力扩大,劳动力需求上升,城市化的步伐会加大。
2.人的“现代化”。由于经济和文化教育水平的落后,我国农民身上普遍仍保留着封建文化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还受到已经脱离现代社会的小农意识束缚,这种意识阻碍着他们摆脱弱势处境的尝试,又造成农村经济的停滞和农村社会的衰退。如果不对农村加以现代化建设,势必造成城乡经济和意识形态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这可能会形成城乡对立,引起社会动荡,阻碍城市化的进程。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引导和教育农民实现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在新农村建设中,随着教育文化水平的不断地提高,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素质会不断提高以适应城市化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会也提高了农民快速融入城市化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