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体育思政课

小学体育思政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体育思政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体育思政课

小学体育思政课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4-0051-02

党的以来,我国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距离党和国家的要求以及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习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授轻启发、重课堂轻课外等缺陷,很多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对课程缺乏学习热情,导致很多学生反映政治理论课枯燥空洞乏味。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必须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一、 改革教学内容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可以说占据着核心地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关乎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从“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在不断调整和丰富,但是,改善后的教学内容仍然在某些方面和环节还有很多不足。

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存在重复性的问题。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为例,该门课中的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等内容都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发生重复,据统计,“纲要”课教学内容的四分之一与“概论”课教学内容的六分之一存在着明显的重复。[1](P.61-64)而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内容又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发生重复。内容的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的记忆和理解,而且,不同课程的教师在讲授重复内容时也有对自身课程的定位,但如果不注重教学技巧,缺乏深厚的教学功底,长期下去会给学生一种“吃剩饭”的感觉,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整个课堂的抬头率,在相似内容的反复刺激下,学生的逆反心理也会产生。

另一方面,虽然全国统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纲领性文件”,但是在进行理论阐述时仍然比较生硬,理论多实例少,文字描述多,图例和数据过少。这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有些“假、大、空”,像就业、社会公平、社保、医疗卫生、权力腐败这样的一些大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在教材中是缺少客观分析和合理解释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补充和更新,会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离现实生活和自身实际相差甚远,与自身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无法解决生活中的思想困惑。这样,就很容易对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产生质疑,对整个课程产生排斥感,觉得与自身能力培养无关,更别说对事业前途的帮助了。此外,在实际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不同专业、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同样的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从而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首先,为避免因教学内容的重复而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情况发生,应科学划分和设置教学内容,对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涉及到的知识点可以作简单的回顾,或者根据国内外最新的学术观点作理论层次的拔高和深化;其次,由于教材的出版和实践的发展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教材中所反映的内容肯定与当下的最新成果相比总是有滞后性。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将党的最新成果和最新精神随时补充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去,真正实现新精神、新成果进课堂、进头脑。以“概论”课为例,在讲到对外开放理论这部分内容时,就应该向学生介绍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即“一带一路”。同时,把大学生关注的诸如食品安全、就业、物价调控、环保等热点社会问题贯穿于教学内容之中,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再次,截至2015年5月,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市的这2845所高校都有着不同情况和自身特点。各个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还应该结合生源以及专业实际,有针对性地构建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帮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所惑、排学生之所难。

二、 改进教学方法

曾经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2](P.139)在这里,把方法生动地比作“桥与船”。显然,如果没有正确的教学方法,我们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只有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

“如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一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难题之一。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的单边教学方法仍占重要的地位。这种机械的教学方法不是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上无法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热烈讨论的活跃氛围。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在他们身上体现得很明显,充满着个性化的气息,自我意识和感知很强烈,他们思维活跃,喜欢与人沟通。因此,“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禁锢了学生们的思想,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张扬,扼杀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激情,这就很容易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表现出厌恶、缺乏热情等表现。久而久之,教师也会出现厌教的心理。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缺乏生动性和吸引力。但究其根由,其实是学生对“灌输式”教学方法的排斥和不接纳。因此,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理论教学不是空洞的说教。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可以运用各国盛行的案例教学法。以典型案例为教学平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人都喜欢听故事,而每一个重大理论的背后其实都有鲜活的故事。案例教学的优势就在于可以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通过读懂理论背后的故事,了解理论产生的必然性。案例教学法能够轻松地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情景,把真实的典型的问题直观展现给学生,让他们愿意听,喜欢学,从而真正实现“学理论、讲真话、进头脑”的良好效果。对于内容复杂、争议性强、时间跨度大的案例,提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查阅了解;对于耳熟能详的案例,可以先于授课内容展示给学生,逐步引入对理论的讲解;对于教育意义大、感染性强的案例,可以穿插在授课内容中,给学生带去震撼的同时,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对于总结性强的案例,则可以安排在下课之前,加深学生对理论的印象。以概论课为例,在讲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部分内容可以举引起全国观众共鸣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通过中华美食的这样一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人的人生况味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再如讲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引入“婴儿安全岛”的案例,弃婴行为是违背法律原则的,但是弃婴行为又是现实社会中一直没有根除和客观存在的事实。“婴儿安全岛”项目是以生命至上为出发点,保障儿童的利益最大化,但也要看到,这个项目是国家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提出的社会救助措施,它只是整个社会救济体系中的一小环,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反思:我们国家究竟应该怎样建立健全这样的社会责任体系,怎样去完善相应的社会福利系统。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采用专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也都是切实可行的。

理论教学不是纸上谈兵。知识是引领行动的方法,而行动又是领悟和升华知识的路径,知行并重,方显理论的经世致用之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各种实践活动,更好地体验社会现实生活。通过实践教学这种方式,很容易使知识理论内化为学生修养,外化于学生行动。以“概论”课为例,在讲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分为两组,正方和反方,针对“‘和’好还是‘战’好?”这个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辩论,最终使学生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再如,讲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时,可以组织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或社会、或其他方面)的变化”、“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的影响”等课题进行分组调研,收集整理资料,最后每组选派一名学生在课上汇报调研结果。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命题,进而增强其社会主义信念和国家荣誉感。

三、结语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改进,能够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的被动局面,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能够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郭文亮.正确处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几 种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7,(19).

小学体育思政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非正式课程;英才教育;技术中心思想;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3-0118-03

日常的学校体育教学中有很多惯常的程序:穿好运动服、列队、查点人数、编排队伍、热身、技能练习、进行比赛或自由活动。虽然每周课、每堂课的主旨都有所变化,但是课程的程序以及师生互动关系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这些程序常被称作“非正式课程”(又称潜在课程),该词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主要是指那些通过一些习以为常的有规律的事物,通过学生和老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的惯常程序和仪式向学生传授的“课程”[1]。非正式课程的概念应用在学校体育领域,常作为一个分析框架,解释一些操作性的课程。McCutcheon曾提出:通过课程,学生才有机会在学校学习,但通过公开的、显性的课程,他们没有机会学到某些素材,因为有一些问题并没有被包含在显现的课程中。然而他也建议,不能只谈论非正式课程,因为立场不同,教学实践是有不同意义的[2]。

本文试图审视和诠释,在体育教学中课程的情况如何,显性课程和非正式课程又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形和关系。在我国,学校是支持功绩原则的,所有的学生都被提供一个机会,努力才能获得成绩。结果的不同是预料之中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学生在能力和动机上是有变化的。这种原则的价值基础是,只要能给予大家一个平等的机会,制度就是公平的。然而,要想更加完整的理解体育教学工作到底是怎样的,需要我们考察日常的教学生活,本文将通过观察、研究体育课的一些素材,仔细考察有关体育课非正式课程及其思想意识形态的问题。

当前有关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多数是以一种功能主义的视角,即假设在学校学到的是为学生将来参与到成年社会中做准备,很多研究都是基于一种互动或者解释主义的方式来描述行为模式,检查教师和学生相互依赖之经历的现实含义,很少有研究尝试仔细考察到底这些含义或价值是怎样融入到体育课当中的,怎样与社会现实等同起来。非正式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本研究探讨的非正式课程主要包括两方面:机械的英才教育和技术中心的思想意识。

1 机械的英才教育

“英才教育”一词是英国社会学家迈克尔·扬发明的,常常用来描述这样一种社会:人们获得的地位和权利不是由父母的财富和社会阶层决定,而是由他们自己以社会尊重的方式所展现的业绩决定的,即智商+努力=业绩[3]。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体现的的英才教育如何?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当下的体育课,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参与,却很少强调成绩。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学”,而是指导他们,向学生提供快乐,让学生参与,避免学生受伤,以及一些违规行为。老师努力使学生保持“热闹、快乐以及正当”,体育课看上去更像是在强调秩序和控制,而不是业绩。老师评价自己成功或不成功,倾向于以学生参与和学生的快乐作为评价的标准,特别是学生的出勤率、学生是否听话等指标。然而对于秩序和控制的强调,却影响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老师往往对那些顺从、合作、有技能并且表现相对较好的一些学生更加偏心。一言以蔽之,体育课似乎更加娱乐性而没有指导性和教育性。但是更倾向于一种成年人的控制,或规则管制,缺少了游戏的人的自主性的关注,也忽略了非正式游戏那种以行动为中心的品质特征。学生被默认要展现出一种顺从的姿态。

然而,从教学手段看,各种形式的现代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甚广。这种竞技性的体育运动作为学校体育以外的体育活动也都十分常见,并且担任着英才教育原则的一个象征。总体来说,现代体育对成绩的关注还是要大于对体育课本身的关注。可在现实的体育课中却是另一种相矛盾的情形:对那些学生运动员或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老师在体育教学中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教学资源。因此,这是一种机械性的英才教育,也就是说,教师在关注参与,让学生“玩”好的同时,又给“好”同学提供了额外的资源。这样一种双重制度,有可能会强化机械的英才教育思想,使学生缺少一个相对公平的发展技能和体适能的机会。这也正应了Bowles and Gintis的一句话,“教育就像体育锻炼,有些人是有更好的天分的,但是所有人都需要平等的从参与体育和接受体育指导的过程中受益。”[4]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对此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学生会努力,因为他们确实喜爱体育活动。有些学生就可能学会印象管理,即假装参与,甚至假装努力,假装在体育过程中很愉快。还有一些学生会从事一种策略性的不服从,包括篡改教师指导的一些动作,或开小差。还有一些学生会做一些未经允许的互动,如课堂上交头接耳、戏弄其他同学、做鬼脸等。参与远远不够,一个“好”学生还必须要证明他是努力的,是有热情的。老师评价学生的努力程度主要是通过非正式的观察,观察学生是否在某项比赛中努力奔跑了,是否很早来到体育课集合,是否认真的进行体育技能的练习而不交头接耳,是否对老师的指导给予积极回应,是否在比赛中不退缩,保持精力充沛和热情满满。这些评估有助于保持学生的顺从。学生则一般都接受这样的现实:一些运动成绩好的孩子会受到格外的关注和特权。因此,学生会有这样一种想法,要向成为运动员,要具有男孩子的身份,要有先天的身体优势。无形当中,女孩子、身体先天弱势的学生能上好体育课的心理暗示就会越来越小。

虽然有些学生有时会对体育课的一些毫无目的的教学进行抵抗,但是大部分学生相信运动员的地位是基于精英体制的,这个体制就是奖励那些有突出表现的人,这和学校里的其他课程异曲同工。老师也许会证明他们实际上是反对英才教育的,有些老师强调努力和成绩的同时还关注个体差异,并将此作为一个评价标准。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无条件的采用积极态度,基于努力、能力、改进和以往的运动经历,个别化的评估学生的成绩。采用一种归因理论的形式,将努力视为影响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同学生一起完成教学。如果学生参与了、努力了,他们就会认真去学,如果教师设计的课程能够使学生参与进来,学习就会成为顺理成章的事,即便没有一个专门的教学目标。本研究建议,相比支持机械的英才教育的原则,体育教师更应该强调个体的差异,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被允许和鼓励采用一种更加人文主义的立场,因为体育在学校这个整体中的地位是边缘的。由于体育不是学校教学任务的核心,所以规范化的评估学生体育成绩,有时被看做不重要。

遗憾的是,不管怎样努力,似乎在体育教育中,强调努力、业绩以及个体差异,并没有对当前学校的英才教育思想形成一定的挑战,体育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去尝试改变其他课程领域等级分化的现实。结果是,在体育课上强调努力而不是成绩并不能改变整个学校全面的机械的英才教育思想,反而使体育在学校的体系中更加边缘化。并且再次验证了身心二元论假设的强大力量。什么原因?是技术中心的思想意识, 限制了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式。

2 技术中心的思想意识

现代技术社会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技术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下,结果和目标都是理所当然的,不用经过验证,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有效实现目标的方式、手段上[5]。在这样一个技术主导的思想意识形态下,人都被视为一种资源——人力资源。人受教育是为了使其生产力最大化,特别是经济生产力。教育则被以一种经济的标准来评判,以效率和产出的测量来评判,而关于目标以及教育过程在政治的、伦理的、道德的、美学的价值却较少有人验证和核对。正因如此,这种技术中心思想主导的教育越来越繁荣,以至于对当下的社会结构形成了挑战[6]。这种思想在体育教育当中的体现是,很多体育教育工作者把人看成是机器,目的是要生产最有效的机器,以业绩作为衡量的标准。这么做的一个结果是身体被具体化(具体化为身高、体重、血压、耐力、爆发力、肌肉力量等),被视为工具和可以操控的目标,身体越来越变为交换的商品。如对女性来说,身体的外貌是有价值的商品,而对男性来说,行动和功能则更加有价值。

在体育领域,对技术中心思想的分析主要关注的是竞技体育领域,如教练员将运动员视为工具,以达到预期的成绩;运动员也将自己的身体视为一种工具被训练、操控,有时甚至施加药物的方式,为的就是运动成绩。这些事件在竞技体育比赛中很突出,但对学校体育来说,技术中心思想并没有最直接的影响,因为学校体育相对来说对运动成绩还是较少强调的。在学校体育领域,技术中心思想的影响是身体练习和体适能。

由于体适能提供了一个容易定义和测量的标杆,这就为很多学校实施体育的技术中心思想提供了一个最主要的存在的理由。大部分体育课的目标就是用身体练习作为改善健康,增强体质的一个手段和途径。这与技术中心思想意识是一致的。健康的含义和概念,到目前为止极少被反思,一个健康的身体通常等同于行为表现和外貌,而有关身体形象的社会建构以及形象与性别等要素的关系都没有被深入讨论,特别是有关不同性别、种族、阶层在身体方面的差异的影响因素较少有人讨论,也并没有人向学生介绍超重和节食等问题的危险性在有关医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总之,健康和体适能仍然是一个未经检验、理所应当的教育目标。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会采用不同策略来激发学生完成一定的目标,达到一定的健康体适能标准。有一些课程甚至带有商业性色彩。如直接诉求于外表,利用技术理性的观点来主观呈现一些信息,改变学生的行为,实际上忽略了学生主观的情感表达。还有一些教学会暗含道德上的诉求或约束,促使学生保持健康,利用内疚感激发学生锻炼身体。在小学和初中的一些体育课上,健康体适能有时会带有奖励性措施,激发学生。虽然有研究对此提出质疑,但这些质疑往往也是技术层面的质疑,仍然是在讨论如何更有效的实施课程,而不是关于价值的、道德的、伦理的问题。

在健康体适能中采用的一些术语也具有很强的技术中心思想特色,即以一种工具性的观点来使用体育活动,将其作为一种方式。当然,也有很多注意力放在了提供给学生参与的乐趣,提高主动参与、自愿参与方面,但这些“强调的”快乐,还是将运动作为一个外在的目标,运动和快乐从本质上说仍不是一个重要的活动。虽然也有一些研究者和体育工作者表达了对工具性的、特别是身心二元论的关注,但“运动不仅仅是实现健康的一个途径,还是一种健康的、和谐的生活方式”的观点,还没有受到关注。至少在健康体适能领域,还是技术中心思想占主导的。

由于健康体适能的问题已经被视为有关技术的问题,而不是有关价值观的问题,所以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多数都是生理学、心理学、测量学背景。而健康促进课程应该被归为“将价值观与科学融合打包”[7]的课程。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是否混淆了技术权威与道德权威呢?或者说专家有权利来决定其他人的价值判断吗?事实上,如果从后工业社会的角度来看,健康体适能及相关的组织实际上代表了一个日益膨胀的产业,这个产业主要是依赖于推销健康的生活方式[8]。日益增长的健康产业推销一种价值理念,而这种价值理念与体育教育有非常近的联系,所以学校体育领域往往有一种盲目的倾向支持健康产业。这也是为什么体育课上越来越多的技术中心思想原因之一。

3 如何实现批判性的体育教学

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校园内的学习经历,他还是一个社会生活的集中体验,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行公事以及一些仪式组成了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实践,这个实践传达了很重要的原则和假设,这种惯常或仪式包含的信息是强有力的,因为它们无处不在,是连续不断地被重复的,虽然这些信息常常是莫言的,但看上去更加的自然,更显得不可避免,反而使得他们更加有力。

关于非正式课程研究,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面镜子,学校体育教育者可以通过这面镜子看清楚自己的课程安排。学校体育中的非正式课程看上去是更加支持英才教育的,因为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身份地位取决于你的努力和能力。与此矛盾的是,优质的指导和竞争体验仅仅会提供给有高技能的运动员,这种机械的英才教育的思想是受到以技术中心思想的影响的。在技术中心思想中,结果和目标都未经检验,而关注途径的开发上,技术中心的观点将身体视为一种工具,对身体进行训练和操纵,以获得好的表现和成绩。

想要改变当前非正式课程的思想意识问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它需要改变一种已经习惯了的,受信念深深影响,成为一种自然反应的行为习惯。要改变这些,改变的不仅仅是课程,以及制定课程的学校,还要向目前的一些社会条件发起挑战,特别是向那些有违公平和民主的社会条件发起挑战。这并不容易,但就像批判教育学者吉鲁所说的,“主张学校自己可以创造社会变化的条件是天真的和有误导性的,而在学校里工作就事不关己的这种态度也是非常天真的。”[9]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老师是他们创造自己生活的社会条件的一个主动的主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在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因素的限制下,个体是有权利进行选择的,他们的选择有可能来改善和更改那些限制他们的社会条件。也就是说,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都可以重新诠释自己的经验,以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可以改善的余地。在这样的理念下,教育的目的就是鼓励反思,鼓励自我意识。因此,要允许学生和老师主动创造一个更好的,更加公平的一个社会环境。在学校体育课当中,如果想要呼吁这种批判性的教学,最基本的一个前提是,老师和学生应该审视一些与体育和学校体育教育有关的社会问题,并且要质疑一些理所当然的假设。但就当下而言,很难看到这种有助于解放的批判性地教学,特别是一些中小学当中。

有两个可能的模型可以作为体育课批判性教学的参考。一个是美国学校体育学者Hellison的研究,他构建的体育教育社会发展模型。这个模型当中,学生被鼓励进行思辨,虽然他的研究主要关注个体开发而不是社会改变,针对的主要是一些有犯罪倾向、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主张的是对现行制度鼓励式的调整,而不是制度的根本性批判。但这个模型可以延伸到体育教育领域,来启发一种批判性的观点。应用这个理论的优势在于,他的这些研究都是以场域为基础的,对体育老师来说更具可信性。

另一个体育课批判性教学的理论参考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认为,行动是一种合作的、分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试图通过他们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相互理解来改变环境[10],虽然大部分有关体育的行动研究的例子都是关于体育师资的培养的,但是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用在学校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表达。然而,某种程度上,行动研究为的是找到最有效的方式来达成目标,也没有审视目标本身,这本身很可能又陷入了技术中心的陷阱,而不是一种思辨的教学方式。因此,如果要采用行动研究进行批判教学法的改革,参与者必须审视目标本身以及完成目标的方式、途径。

在我们讨论了这些关于学校体育批判教学法的过程中,我们还是不能忽视,关注教学改革会产生一些政治上的问题,即关于当前现实社会的社会问题是无法回避的。教育改革者容易将体育老师描绘成问题的一个根源,特别是在整个学校的制度体系下。改革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改善教师的行为。而批判性教学提醒我们避免完全归因于老师,应该与老师共同努力来实现在学校以及社会结构下有所改变。如果真的有希望改变,那么它的基础也不在于发现合适的、称职的教学人员,而在于找到一个正确的政策上的领导者。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重庆出版社合编.社会科学新辞典[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2] McCUTCHEON, G. (1982) ‘What in the World Is Curriculum Theory?’ Theory into Practice, 21, 18-22.

[3] (英)德·朗特里.西方教育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4] Bowles, S. and Gintis, H. (1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New York: Basic Books.

[5] 赵剑英.加强对技术社会形态问题的研究[J].与现实,2011,(1):15.

[6] 阎光才.技术社会中大学教育的人文与生态关怀[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5):30-34.

[7] Vertinsky, P. (1985) ‘Risk Benefit Analysis of Health Promotion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Quest, 37(1), 71-83.

[8]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德)[M].上海:三联书店,1998.

小学体育思政课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 情境 整体情境 主线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英语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要学好英语,也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得到实现;如果脱离了生活场景,无异于“鱼儿”离开了“生活之水”,表达干瘪、不灵动。针对这一现象,英语教学提出了情景教学,可是在教学中,纷繁的教学情景却过多地扰乱了学生的视线,如何让学生在清晰、明朗的“情景之路”上畅所欲言呢?“整体情景”教学的提出则具有时代的气息和教学的积淀。所以现在的英语课程应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以“情境”为教学平台,通过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使学生习得语言。

一、整体情境整而不“散”

整体情境教学,是以一种链式的情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使整个课堂有明显的脉络,条理清晰,学生兴趣较高,学习欲望较强。如一些明智的老师通过改编通话故事,或自己根据教材编些有趣的小故事,将教学内容统统涉及到故事中去,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完整地体验故事,并在体验中学习英语。这种“整体情境”教学被广大老师赞同和认可。所以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整体课程意识,因为每个单元都是一个话题,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创设整体教学情境。

二、整体情境,“趣”“益”并肩

1.优化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效果

整体情境的创设让教学内容变得更系统性和整体性,教授起来更具灵活、趣味和连贯。情境中的每个细节的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拼凑和应付,而是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整体中的各个成分之间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了完整的过程,并且在单元版块上,也很好地起到了整体优化的作用。为达成教学目标,对所选取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科学化处理,使其更能被学生所接受。关注各教学资源的相互支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联系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进行整体优化。

2.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

创设真实的或是故事性的整体情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好奇心,引发学生去思考,而且让学生感知了词汇的意义,既让词汇教学在兴趣教学中完成,实行了趣味教学。同时故事中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不仅能吸引学生进入教学环境,也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英语情境教学就是把“快乐学英语”的理念融入英语教学中,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中,感觉到学习英语的兴趣。

3.调动学生参与,变“被动”为“主动” 。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进而产生认识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倾向,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要使教学达到“启其蒙而引其趣”的目的,就要营造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整体情境。小学生理解能力不高但擅长对感性认识的记忆,因此整体情境教学恰好激发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产生很大的兴趣和乐趣。教师应在在课堂上尽情发挥自己的“导演”角色,精心创设适合学生参与的语言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自发产生学习动机,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4.创设语言情景,利于语言输出

整体情境通过大量的视听让学生来感受和理解所学的语言知识,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口语交际兴趣,萌动想说的欲望,产生敢说的胆量,培养思维能力和英语的听说表达能力,促使语言技能逐步形成。从而达到了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能学以致用,比较自如地用英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

三、创设“整体情境”的策略与分析

在英语教学情境中,绝非有情境就是好,而是要注重情境的内在品质。情境创设在一节课中应保持完整,前后一致,使教学流程自然、流畅。创设的情境如果是多个,那也应该围绕一个主题,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情境。那怎样创设“整体教学情境”呢?下面以几个课堂教学实例来看,具体如何创设有效的整体教学情境。

1.前后连贯,突出主线。

在“整体语言教学”理念下,语言各部分本身没有意义,是整体(课文、故事)给各个部分带来了意义。下面以我听的一节公示课(三年级上册unit5 Let’s eat)教学设计为例,一开始教师用课件呈现一些学生熟悉的食物图片,让学生遍看图片边跟着音乐节奏大声读单词,并用已学的句型“I see some…”说一说自己看到的事物进行导入话题,使学生身临其境。接着是妈妈在厨房为一家人的早餐而忙碌的情景呈现新知(以Sarah饿了为情境,呈现句子“I’m hungry./Have some…”和单词bread;以Dad饿了为情境复习单词egg,并呈现juice;以Mum饿了为情境复习单词bread,并呈现单词milk),最后是给饥饿的宝宝为食物以及绘本故事《好饿的小蛇》的情景进行新知的操练和巩固及拓展。这些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教师所创设的每一个情境都是围绕主题――食物展开的。从个体情境的实现到主题情境的蜕变,使学生的思维保持连贯性,让学生既能学到语言的形式,又能真正理解语言的意义,做到活学活用,最终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以“点”为线,珠珠串。

有时,一个单元中所学的词汇彼此之间往往缺乏内在联系,呈现出一定的分散性,学生要想对所学词汇形成整体的记忆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帮助学生对所要掌握的词汇进行有机串联,将其融入一个特定的情景中去学习,便能有效促使这些词汇被加工成信息链,在学生头脑中加工储存,形成整体的感知与认识。

以《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1 Who is younger? Part B为例。该部分涉及的都是“形容词的原级与比较级”词汇,共十一组。每组词汇都由不同的图片材料呈现,相互之间缺乏关联,较为零散,不利于学生进行整体认知。于是,我对这部分内容加以重新整合,确定一个教学主线,通过一组事物的多角度对比逐步加以呈现,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全“面”整合,突显主线。

以《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5 The seasons, Unit 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 Unit 7 A letter to a pen friend的复习课教学为例。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这三个单元所学的主要词汇及重点句型。一位教师以“A letter”为教学主线,巧妙创设了一个综合性的语言操练大情境,有机地将整节课串联了起来。教师用PPT整体呈现主人公Bill的来信,然后以信件内容依次带领学生进行以下五个任务型教学活动。

一是要求学生快速阅读“信件”文本,找出各部分关键词seasons, ask for pen friends, Candy's information(信息),summer holiday plan, weather并连线。二是朗读并完成季节的表格。三是谈论徐州的季节,让学生运用句型来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或最了解的季节。四是Make a dialogue,教师用PPT呈现出Sports Club和Music Club,让学生相互对话,利用be going to的句式。 四、创设整体情境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掌握好整体与局部教学之间的比例。

在教学中不能为了整体教学而一味开展表演式的整体活动,忽视或没有安排足够的局部基本操练活动,而应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合理掌握好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比例。以《PEP1 Unit4 We love animals》为例,在创设的“去动物园参观”的整体情境中,通过和动物们交朋友与问好,操练单词“Hello, cat./ Good morning, dog. ….”;通过和动物们做游戏,练习Let’s do。一般来说,在初级阶段,局部活动比例应大于整体的比例。这样既能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2.设计有意义的语言知识操练活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现有些单词或句型等语言知识的操练活动过于单调和重复,有的表面上搞得很热闹,气氛很活跃,可是没有实际意义和效果。整体语言教学”理念强调语言是整体,让语言在“做中学”、“学中用”。因此,教师不仅要巧妙地创设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而且要千方百计地设计有意义的语言知识操练活动,在理解和使用中学习单词和句子。

整体情境教学,不仅较好的巩固了教学效果,而且给学生提供了用语言做事的环境,营造了一种受关注、能展现自我价值、身心放松的氛围,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让学生在自然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语言,习得语言。整体情境教学,可谓是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2001年7月

[2]、教育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2001.01

小学体育思政课范文第4篇

一、困境与出路: “思政课”的教学困境与体育德育资源

“思政课”课程的特征与习得主体特殊性所存在现实的冲突,使得当前“思政课”的教学深陷困境。“思政课”作为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对大学生深入开展立场、观点和方法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素质和精神修养等价值观层面的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其教学地位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非常重要。“思政课”课程涉及大量思想政治理论的灌输,内容大都是原则规范与制度条文,虽然内容都有现实问题的结合,但却理论性强,欠缺形象性,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因此,这门课程的学习,一方依赖教师教学的生动与形象,另一方面需要习得主体具有潜心学习的习惯与较为扎实的文化素质,才能收到明显的实效性。

增进体育专业“思政课”课程教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充分开发和应用体育德育资源。上述分析可知,“思政课”课程的特征与认知主体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专业“思政课”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当然,从理论上来说,虽然习得主体的现状难以改变,但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把自身的知识素养提高到完全能使体育专业习得主体兴趣浓厚的程度,则上述矛盾可以迎刃而解。然而,现实并非如此,部分教师一味照本宣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手段缺乏针对性,远离现实生活,远离学生的实际,对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现实思想没有多大帮助,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被学生戏称为“假大空”,认为该类课程就是为了适应政治宣传的需要,不理解,不接受,甚至排斥。因此,以“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为取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衔接贴近体育专业实际,使其成为学生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自主性,已成为增进体育专业“思政课”课程实效性的迫切需要。增进体育专业“思政课”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充分开发体育所蕴含的德育资源。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追求自身本质全面实现的重要载体,在人文化和社会化的衍变过程中,孕育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具有了深刻的德育价值,是实施德育的理想手段。体育德育资源具有特殊的德育价值和功能,能够很好地契合体育专业德育教育的特殊性。开发和应用体育德育资源已成为体育专业“思政课”课程教学研究不可回避的课题。

二、可能与可行:体育德育资源与“思政课”课程教学契合的理论前提

体育德育资源与体育专业“思政课”课程教学两者在教育主题与教学对象上协调一致,把体育德育资源融入“思政课”课程,可以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确保针对性和现实性,增进实效性。

体育蕴含的丰富德育资源,为丰富和优化“思政课”课程教学内容提供了可能性。体育的德育主题与“思政课”课程目标具有一致性,与“思政课”课程教学要求存在诸多契合点。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追求自身本质全面实现的重要载体,体育与德育的融通性已是人类共识。人类漫长的体育实践活动中赋予其丰富的德育内涵和功能:从“东亚病夫”到奥运金牌大国的民族崛起史;胸怀祖国、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公平、公开、公正的规则意识;团队统一、精诚团结的协作精神;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拼搏精神;增进友谊、促进和平的兼容开放精神;重在参与、淡看胜负的成败观念;公平竟技、诚信为本的竞争意识;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等等。显而易见,体育所追求的德育主题和所蕴含的德育内涵与“思政课”课程所强调的教育要求和目标是相一致的。同时,人类参与体育活动的实践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断孕育新的具有时代性特征的体育德育资源,由此可以适时性地 更新和丰富“思政课”课程教学内容。

体育德育资源的现实性为丰富和优化“思政课”课程教学内容提供了可行性。虽然,“思政课”课程教学内容获得德育资源的途径是广泛而多渠道的,以体育运动为手段的这种德育教育途径紧扣了体育专业的特殊性要求。体育德育资源的注入使“思政课”这类原本与体育专业学生特点相矛盾的文化理论课程与体育这门特殊专业得以紧密有效衔接起来。把这些相对更受学生关注或者更加熟悉的体育资源及其蕴含的丰富德育内涵有的放矢地融入课程之中进行讲解,教其所需,学其所用,实现了加强德育教育与提高专业素养的有机结合,这种内容对于长期浸在体育这个特定局域内,相对缺乏文化理论学习素养和兴趣的学生来讲更为直接,更为生动,更为深刻,对于未来将从事体育类职业的相对具有较强专业认知和评价意识的学生来讲更为实用,更为亲近,从心理上产生亲近感,解除对思想传导和理论灌输的防备,就相对更容易投入到预设情境。当然这种教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开发和运用体育德育资源,确保教学内容现实性, 增进教学实效性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三、熏陶与内化:体育德育资源与“思政课”课程教学融合的现实需要

“思政课”课程是德育课程。德育作为一种价值教育,是一种学生接受思想政治原则与规范熏陶,并把它们内化自身的内在信念的教育行为。体育德育育人对于营建一个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熏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怀,内化其接受的思想道德原则意义深远,是“思政课”课程教学的现实需要,能够有效增进“思政课”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体育德育资源的形象性、娱乐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想道德品质熏陶环境。首先,体育德育资源形象性强。思想理论原则与规范属于抽象概念。抽象概念可以生硬地说明某个观点,但难以提供活生生的感受与体验。体育德育资源却与抽象的思想理论原则与规范不同,她所展现蕴含丰富德育内涵的思想行为或个体榜样,是形象具体,生动直观、感受真切的。

体育德育资源的感染性与实践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想道德原则与规范的内化情境。无意识是德育形式的最高形式,它往往把教育的意向与目的隐藏在与之相关的载体之中,通过耳濡目染,亲历亲为,在潜移默化中自由地、自动地达到预设效果。体育就是这样一种无意识德育教育。首先,感染力强。体育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之一,参与或观看体育运动已成为许多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优秀运动员是许多大学生喜欢和崇拜的对象,加上体育竞赛和活动进行过程中本身特有的热烈生动的氛围,会让人产生一种不由自主的融入感。这使体育德育资源更容易激发受众的情感因素,继而通过情感强烈自然的迸发,在个体身上自然而然染上烙印,实现特定道德原则与规范的内化,这也是“思政课”课程教学的目的追求。在“思政课”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体育德育资源特有的感动人、愉悦人的特性,精心设计教育情境,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使其获得深切的内心体验,融理性教育与情感陶冶于一炉,就能使学生在愉悦的体育文化体验中得到熏陶,在强烈的情感陶冶中实现特定的思想道德教育。比如讲到爱国主义时,观看深受大学生喜爱和崇拜的篮球明星姚明在强手如林的NBA出色表现和随时听从祖国召唤回国参赛的视频,更能够引起共鸣,使学生愿意接受、效仿、加工,把爱国主义内化为自己的主观需要。其次,实践性显著。体育德育功能和价值的实现可以通过个体直接开展体育活动实践来进行的,它是寓教育于体育之中,通过亲身参加体育实践活动,经历直接的情绪体验,能够更深刻地接受这一教育。这种在运动中弘扬德育的寓教于“行”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比单纯进行理论性德育教育,其自我参与性使其更易被内化,由亲身体验达到内心震撼,更容易形成对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的理解和认可,内化为自身品质。“思政课”课程教学可与大学生体育实践活动实施建立紧密联系,对体育行为所展现出的竞争精神、规则意识、团队精神、责任感和意志品质等进行及时准确地思想引导。

结语

小学体育思政课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得并不理想,分析其中的不足并找到解决的对策,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活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提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很多高校都会以社会调查研究为重点,认为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只把实践教学形式局限在社会实践上,就会限制对实践教学内涵和形式的全面认识,使实践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从而制约了实践教学外延的拓展。

2.实践教学环节普及面不大

目前,即使在社会调查研究方面,很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环节还不能在大部分学生中普及,社会调查环节多是与校团委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或“三下乡”活动结合进行,目前只能做到部分优秀学生参与,停留在以点代面的层面,还没在绝大多数学生中普遍展开。这与国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要让大部分学生参与还有一定差距,从而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大大下降。

3.实践教学环节经费投入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强有力的经费保障。实践教学的经费主要用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交通、通讯、资料和聘请相关人员给学生讲课,等等。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费问题,教育部曾下发过相关文件,明确要求各高校每年要按一定的生均数额标准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但是,限于财力问题,很多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上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还十分有限,与专业教学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也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羁绊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4.实践教学缺乏规范性

虽然很多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有了一些具体形式,如观看影像资料、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但从实施情况看,规范性不强仍然是主要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部分高校尚未把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教学计划之中,对课时、具体计划、实施方法等未作具体规定;有的学校虽然建立了一些相关制度,但这些制度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另一方面,有的高校即使将实践教学纳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教学计划,但是也没有制定规范的教学大纲,大纲的缺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条件和责任心来自行决定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顺利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对策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

1.明确内涵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的主要原因是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即高校管理者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局限于社会实践这一形式,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的完整内容。有的学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界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自主研究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多种教学方式的总和。它的具体形式应该是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学生可以广泛参与的一切教学方式。”根据这样的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广义而非狭义的教学方式。换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除了社会实践以外,还可以包括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科研实践等多种形式。根据各高校本身的具体情况,找到适合自己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或形式的组合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的有效途径。

2.健全形式

要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普及面不大的问题,单一地依靠社会实践是不够的,即使有的高校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但由于经费、时间和师资等各种因素的限制,能够参与的学生也是有限的。因此,基于对实践教学内涵的认识,健全实践教学的形式是解决普及面问题的关键所在。比如,在社会实践方面,可以让学生全员参与寒暑假或节假日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在课堂实践方面,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自学自讲中来;在校内实践方面,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校内重大庆典活动,也可以通过对校史馆、校内实习工厂等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内实践机会;在科研实践方面,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全员撰写经典读后感、调研报告、命题作文、讨论提纲和自学报告等形式,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无论采用上面的哪种形式,教师的针对性指导都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研究的对象,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辩证思考,客观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3.加大投入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各种形式的顺利开展还有赖于高校长效的经费投入机制的建立,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力的物质基础。它要求高校管理者同等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与专业课的实践教学,高校相关部门应有明确的关于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使用和管理的规定,即高校不仅要有专门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专项教学经费,而且还应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量的量化标准,这样才能建立一种长效的针对实践教学的激励机制,从而保证教师的工作热情。当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践教学经费的使用上也应做到经济、节约、高效,保证教学经费真正用于实践教学。总之,只有在建立起长效的实践教学经费保障和激励机制的前提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才能可持续地开展下去。

4.规范实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除了上述影响因素之外,规范的实践教学机制是重中之重。规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制应该包括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实践教学的实施和实践教学的考核四个方面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针对性原则,即必须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教学大纲和具体内容开展实践教学;(2)规范性原则,即每次实践教学必须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既有计划,又有过程;既有结果,又有实效,不走形式,持续开展;(3)多样性原则,即实行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教师指导实践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4)因地制宜原则,即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坚实的平台。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决定了实践教学应采取的形式。目前,各个高校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教学形式,这些形式可以概括为“听”“说”“读”“写”“看”和“走”六种形式:“听”即学生根据教学大纲和内容听相关的专家讲座或学术报告,然后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见解;“说”即学生根据教师的命题进行讨论、辩论和演讲;“读”即学生根据课程特征和内容读教师指定的经典著作,然后撰写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感悟;“写”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社会重大事件,指定命题,让学生撰写论文进行评比;“看”即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观看影视资料,让学生写观后感或发表感想;“走”即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实地参观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以上六种实践教学的形式,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规范实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实施。有计划,即实践教学在实施前应制定周密的计划,教研室和教师要上报计划,通过学院审核;有目的,即实践教学的形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有组织,即实践教学过程应在学院的领导下,由各教研室直接组织实施,广大教师应广泛参与,并且在实践教学结束后,任课教师及时收回学生的调研报告或心得体会,评定实践教学成绩,及时进行分析总结。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应确立体系意识,即不仅要有明确的考核标准,而且还要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形成针对性的考核主体和考核机制,从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规范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的顺利开展需要高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的密切配合和不断创新。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完善对策和创新形式,才能达到将理论内化为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的目的。

基金项目:

辽宁工业大学2009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

高琳(1978―),女,黑龙江牡丹江人,讲师,硕士。艾志强(1975―),男,辽宁锦州人,教授,博士。

参考文献:

[1]刘世华,吴绍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局限及对策论析[J].教学与研究,200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