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231-0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推动事业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兴旺的强大动力。新形势下,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需要。为使人民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党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就是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一、加强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意义
1.加强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有希望,则国家有希望,青年强,则国强。然而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不丰富,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尚在形成期,面对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文化思想的碰撞,容易产生思想和认识上的困惑,陷入迷茫;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成为部分人的行为标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服务和奉献意识,造成大学生面对很多选择时缺少爱国情怀。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指引,迫在眉睫。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他们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自尊、自强的精神,使大学生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践行民族精神,能够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懈努力,奋发有为,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
2.加强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关系民族的希望与未来
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繁衍、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从近代到现代,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不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也是中国人民继往开来、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继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用民族精神凝聚人心、鼓舞斗志。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高级专业人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如何,直接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因此,为保证当代大学生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使我们的民族事业后继有人,最终实现我国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努力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3.加强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有利于迎接文化全球化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在21世纪的不断深化,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碰撞。从积极方面看,外来文化为我们广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文化融合与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另一方面,外来文化中的颓废主义、利己主义甚至也会迅速在一个国家里像瘟疫一样传播开来,损害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利益。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经济、政治甚至军事优势,利用网络、影视等形式,进行文化扩张和价值观等的渗透,对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时候,民族精神团结人心、激励人们捍卫民族尊严、抵御外来文化中负面因素的作用更加凸显出来。
现代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又是科技文化的运用者,极易受外界影响。民族精神通过提升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大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瑰宝,成为大学生抵御外来文化负面影响的重要精神武器。因而,必须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点燃其爱党爱国的热情,使其在思想文化的碰撞中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有效地抵制西方腐朽价值观对其的渗透和影响。
二、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途径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任务。新时期,高校应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切实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提高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保障我们的民族事业后继有人。
1.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民族精神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大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应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学习,提升自身思想觉悟,增强民族归属感和荣誉感,使民族精神的学习与践行相联系,实现民族精神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在日常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高校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主动性,敦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民族精神内化为自身思想品德的一部分。通过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友爱互助的团结风尚、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等使大学生形成主导教育与自身塑造的有机结合。
2.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创设良好的文化培育环境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038-02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民主、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青年是社会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价值观是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直接影响到将来肩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所以,当代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要全面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十分丰富,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这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更是与中国梦相一致。
二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理想社会的美好表述,同时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国家层面的延伸,当我们国家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时,就会为个人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创造平等就业的机会,营造一个法治的社会环境,为公民维持公平和正义,从而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三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涵盖了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价值准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学深学透,才能做到真正理解;只有理解透彻了,才能自觉去践行。我们要下功夫搞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发展脉络、践行要求,真正入脑入心。要以知促行,知行合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从个人层面入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养爱国意识。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爱国是一种情感,它是我们每个人对于伟大祖国的深深的依恋与自觉呵护的情感。爱国,表现在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表现在热爱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热爱它。爱国是一种责任。当代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把自己的远大理想与祖国的需要联系起来,把个人的梦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自觉担当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爱国也是实际行动。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己身边的事做起,从当下做起,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大学生最基本的任务是学习,因此,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同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加强个人修养,全面发展,理性表达爱国诉求,把强烈的爱国情感转化为刻苦学习的不懈动力,努力学习和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领。
【关键词】教学;培养;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力军,在新的时代中一直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综合人才的历史使命,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就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在大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型素质教育,创建能够激发创新行为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精神也成为新时期大学教育的关键所在。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在当前的大学教育过程中,尽管大学生不乏创新热情,但是由于缺乏沟通能力与相关实践经验,使他们缺少创新智慧,导致不能有效创新;他们也很希望在学习中能产生新思想、找到新方法,但是由于不善于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不重视同学间的交流以及与老师的讨论,所以无法营造更有利于创新的学习环境,不能很好地把握本学科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从而限制了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随着知识的积累,大学生想象力逐渐丰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知识面窄,尚无法对各学科知识进行合理整合,使他们不能灵活和全面地思考问题,导致思维方式单一,缺少创新性思维方式。
因此,在以“适合现代生产体系、现代经济体系、现代文化体系、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概念、形态和特征”为主旨的现代教育模式伴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今天,如果要在大学教育中真正实现现代教育模式“教育者以大生产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内容,把受教育者社会化培养成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代社会人”的目标,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是首先必须解决的课题。因此,笔者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分为三部曲进行阐述:第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让学生创新的智慧闪光;第二步,注重学生的创新智慧的培养,培育出真正“能思想、会创造的人”;第三步,构建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环境,做到在由陈旧的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模式“急行军”过程中的“求变向好”。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增长率加快,知识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知识转化的速度猛增。在这种情形下,知识的接受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的选择、整合、转换和操作。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是通过自我主动地“构建”和“再创造”而获得的那些牵涉面广、迁移性强、概括程度高的“核心”知识。而且,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职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学习也由阶段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化,学习将成为个人生存、竞争、发展和完善的第一需要。
所以,在知识的无限膨胀,陈旧周期迅速缩短的情况下,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如何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使之更好地达到完善自我和适应社会的目的,从而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成为一个大学教师在新的社会形势和教育形势下应当必须引起重视的研究课题――注重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这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善于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等多种逻辑思维方式,启发学生多角度独立思考问题,对同一个问题尝试从不同的途径寻找解题思路;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合理设计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通过提倡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和“纵横驰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鼓励学生用创造性思维的新视角,重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形成运动变化的观点,掌握归纳与转化的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思维探索,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做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
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事物去进行发现、分析、判断和体悟等思维活动时,必须运用创新的智慧思维活动来避免和抵制那些已经扎根于自己头脑之中的种种思维障碍对创新思维的阻碍、干扰和破坏。因此,在注重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创新智慧的培养。
智慧是指人认识客观规律并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生经验的高度凝聚。青年学生是最具创造力的,但是这些创新智慧往往是一个一个的闪光点,转瞬即逝,仅靠学生的自觉,往往无法使这些闪光点放大。因此,对于青年学生的创新智慧的闪现,其意义不仅是发现,更需要积极的孵化,“勿以善小而不为”。
其次,是要加强对基础性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支持力度。如果学生的学习成果仅仅是别人的创新成果的集合,就缺乏其真正的价值,而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上说,在科学技术领域,我们需要更多的原始创新,而不单单是跟随创新或者集成创新,而此类创新往往由于成果转化周期长、前景不明朗等客观因素不被重视,所以,作为担负着国家科技创新和发展主要任务的高校更应领风气之先,加大对这种创新智慧的支持力度,分类指导,因人施教,鼓励形成多元创新智慧文化。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育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人人都有创造力,创造力是可通过教学得以提高的,特别是直接以创造力的提高为目的的教学。在当前新的教育体制发展条件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构建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环境,做到在由陈旧的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模式“急行军”过程中的“求变向好”,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说,创新教育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那么高等教育理应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真正成为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高地,首先应该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完备而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基础。
广博的知识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造性思维必需的物质基础,没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大学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要切实做好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做到能够及时向学生介绍本学科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交叉学科知识也是创新能力培养所必需的,这就要求优化课程结构。设置“少而精”的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比重,使学生可以跨专业选修课程,开设专门的创新课程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可以依托一个专业,进行跨学科训练,整合多学科知识,从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同时,要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并通过创建宽松的课堂气氛和开展各类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教学工作的引导、咨询和服务的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从而为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空间,首先要尝试把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在这方面,很多高校已经做出了成功的探索,如济南大学开展的“课程群”建设,就是旨在加强相关专业课程之间的横向交叉和纵深联系,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交叉学科知识,更有利于相关专业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形成更完善的专业理论知识的结构体系。
与此同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课堂上通过采用针对某一具体的话题展开深入讨论的讨论教学法,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热情;通过采用活动教学法开展特定的教学活动及其讨论来交流、探讨创新的理念等,以具体的活动参与来强化创新意识和能力。还有很多高校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如“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计划)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做到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较为系统的科研素质训练。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广大同学的民族自豪感,坚定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通过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了解我们民族发展的历史,了解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使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高涨,为祖国腾飞而奋发读书的理想更加明确,增强了建设祖国,为社会做贡献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XXX同学于200X年X月X日起在我单位实习,实习期为XX天。该学生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够虚心向富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能够虚心听取。该学生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随时调整自己,能圆满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完成工作。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该学生严格遵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管理处同事和睦相处。该学生全程参与了管理处筹备“XXXX-XXX”验收、交房的工作,并先后去了XXX-XX、XXX-XX等小区。该学生在工作中所表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业主态度和蔼,热情接待,都真实体现了她对待此次实习生活的重视度和强……
通过实践活动,请保留此标记使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了体现,树立了青年一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不管去的是偏远的山区,还是繁华的都市,大学生们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给实践单位及更多的干部、群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们通过认真投入工作,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展现了自身的素质,很好的体现了一名青年大学生的价值。
该生在我单位实习期间,努力刻苦钻研业务,勤奋好学,虚心请教,不怕苦不怕累,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得到我单位领导以及同事的一致好评.该生为人诚恳,做事严谨塌实,诚实本分.望今后在工作中更加努力,争取更大成绩.学生评语.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河北省;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125-01
扩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既是政府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推动农村文化建设顺利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经过几年的努力,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目前还有些问题需要解决,而最需要解决的是农村文化人才的匮乏。农村文化精英流失,健康的文化活动贫乏,农村文化阵地往往被庙宇、迷信所占领,开展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缺少有素质的文化热心人来支撑,文化队伍建设的落后是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内在制约因素,它困扰着我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没有文化人才,再多的投资,再好的文化设施,也是浪费和摆设。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因此推动、宣传文化资源和人才更多地向农村倾斜,须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队伍建设。本文试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如何发挥大学生的作用及应努力的方向谈一点想法,以期对当前大学生如何与地方上匮乏的农村文化建设人才接轨,让高校文化走出去,进到社会,服务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上有参考作用。
一、河北大学生服务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意义
农村需要文化。人是需要文化滋养的,因为文化可以对人的气质、眼界、能力、修养、思想等各个方面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农村又缺乏文化人才,面对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召唤大学生应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既可通过社会实践提高综合素质、积累社会经验,又能服务社会,具有双赢效果。曾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大学生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能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同时对于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大学生服务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意义深远。
第一,学习社会、了解社会。社会大课堂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理解,大学生通过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就是在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也只有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才能完善。
第二,服务社会。大学生可以运用自身储备的知识反哺农民,可以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通过为村民服务,他们可以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农村是一个大舞台,这里有他们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环境。在社会的广阔天地里尽己所能,可以多做一些积极的有意义的事情。
第三,培养责任感。大学生服务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真正主动地承担起历史使命。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恰好给大学生提供了很好机会。
第四,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大学生深入农村,可以通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生动活泼的讲座、培训,搞好乡村图书阅览室,建设文化活动场所等途径,为农民带去新思想观念,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近几年,我省大学生在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方面已有成效,像“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活动,还有一些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服务农村活动,大学生基层挂职锻炼、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但是,我省大学生真正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不是很多,意识也不是很明确,他们应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发挥强有力作用,体现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高校人才服务于农村公共文化,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二、河北大学生服务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方式
第一,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他们可以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走进村庄农户,到田间地头,用自己的劳动,为农民送去丰富的精神食粮。要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开展科技文化展览、现场咨询便民活动,送科技、送知识、送健康下乡等科技文化宣传活动,为当地农民提供科技、文化及农业等各类农民需要的信息,帮助当地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上的疑难问题。但不能“来去一阵风”,要制定一个制度持久坚持下去。
第二,建立高校文化志愿者队伍,为农村提供文化服务。大学生要协助当地开展农技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开办各种文化辅导班,帮助培训农村文化人员,培养农村文化骨干,建立农村文化阵地,提高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能力。利用假期在村里组织孩子上课,绘画、手工制作、朗诵、歌唱等各种娱乐比赛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尤其对农村留守儿童意义更大。
第三,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直接从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各级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充分发挥他们服务农村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整套吸引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创出业绩的良好的人才制度,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今天来看这段话对大学生投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仍有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杨华平,女,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从事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河北印发《贯彻落实中办国办》的实施意见.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