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课程的性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次颁发的新大纲是否科学、是否符合我国高中(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是否可行和能否作为 编写教材、进行体育教学、评估体育教学质量的依据,还要在试验工作结束后得出结论。我们的责任就是共同 研究、学习新大纲的精神实质,深刻体会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明了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及其目标体系。本文 仅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认识。
一、高中学生的体育,如何体现“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的精神
(一)体育是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也理所当然地是高中教育的组成部分。关键是高中学生的体育是不是具 有基础教育(或称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的性质。这里仅从高中学生的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来论述高中体育的 基础性。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讲到《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一文中指出:“体育是素质 增长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体育。健康的身体既是良好道德素质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抓智育 没有载体不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载体也不行。重视体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还要通过体育培 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体育和健康不能等同,但是健康是离不开体育的,体育的功能也首先是为了健康,为了体质的增强。因此要提 高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是离不开体育的,任何忽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完全的教 育。
(二)高中学生的身体发展尚处于发展阶段
体育课程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的教育过程,完成体育的目标,也是完成教育目标的一部分。体育课 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而体育的实践活动是本学科的主要特征。因此,制订体育课程和编写体 育教材时,必须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为基础,反映其生理和心理特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高中学生的 生长发育、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具体情况如何呢?他们的年龄一般集中在15~19岁之间,刚进入缓慢的 增长期,除少数发育指标外,大部分指标仍处于正向增长期。80年代和近几年对全国学生前后进行的近100 万 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测试与研究,所获得的有效数据表明,在高中年龄段的汉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 力,如50米跑、1000米跑(男生)、800 米跑(女生)、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生)、斜身引体(女生)等 项目的指标,除个别项目略呈平稳的下降趋势外,绝大多数项目的指标都呈缓慢上升趋势。因此,抓住高中阶 段的有利时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他们的整个人生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 为终生体育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高中阶段要教会他们锻炼身体的方法,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 的健康发展,打好强身健体的基础,既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也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归根到底 是全面锻炼身体,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逐渐形成较为正确的体 育价值观。因此,高中学生的体育教学,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仍是主要目标,这一基础的目标是不能动摇的。
(三)高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特点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力是什么?动力,来源于动机。学生是否喜欢上体育课,对体育课的态度如何,学 习动机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部趋动力。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不能否定兴趣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他们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意向、愿望、兴趣已不是他们唯一的趋动力。而且高中学生对于兴趣内涵的理 解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也可以说他们的体育价值观有了“转变”。如果把体育的功能概括为生物功能、心理 功能和社会功能,高中学生的价值观是与其功能相对应的。而且逐渐地从比较单纯地追求兴趣的心理满足,向 比较理性的、为了实现体育的生理的和社会的功能转化。
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分类,可作下列表述:
心理价值观:追求和满足自己的心理要求,寻求和
│享受体育的乐趣,把兴趣、爱好作为
│ 自己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趋动力。
│生物价值观:把体育活动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
│ ,追求锻炼身体的实效性,认为生命
学生的 │ 在于运动,把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增
体育价值观 〈 强体质作为参加体育锻炼的趋动力。
│社会价值观:加强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理性认识,并
│ 且与个人的幸福、未来事业的发展和
│ 社会责任相联系,把服务于集体、社
│ 会、国家相联系,责任感和荣誉感成
为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趋动力。
把学生体育价值观这样分类,不表明它们之间是截然分开的。特别是兴趣对各级学校的学生,都是他们积 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之一。但是,对体育的兴趣有直接的兴趣和间接的兴趣。直接的兴趣是学生在体育 的学习锻炼中,通过参加丰富的体育活动内容,追求体育成绩和竞争中获得的。而间接的兴趣则是学习目的明 确、把参加体育锻炼作为达到身心发展目标的自觉活动。这种兴趣是必要的,而对高中学生来说,间接的兴趣 逐渐得到升华。如果说初中以下学生体育价值观,是以满足心理的价值为主要倾向,而高中学生生物的、社会 的价值观则逐步成为主要倾向。这里讲的只是一种“倾向”性,而不否认几种价值观的融合兼顾性。特别是兴 趣几乎是伴随人们终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之一。
高中学生与初中以下的学生不同,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是体育课程的重 要目标之一。高中学生的体育与成年体育、康复体育、竞技体育和单纯的娱乐体育也不相同,他们仍然需要用 多种多样的体育手段与方法全面锻炼他们的身体,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在体育 课程、教材和教学中的体现。
(四)普通高中的“普通”性,决定了它的“基础”性
普通高中的体育课程,不仅与竞技体育中的运动训练不同,而且与职业中等技术学校的体育课程也不相同 。高中体育课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是否具有“普通性”和基础性?回答应当是肯定的,而且这种普通性与其 它学科相比较,更具有其现实性。因为体育课程既是学科课程之一,又具有普遍性,其目标的内涵具有教育目 标的基础性,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直接的、主要的关系。不论学生未来的去向如何,都必须具有强健的体 魄和通过体育的教育活动所获得的相关素质。即使有少数高中学生,把体育作为未来的一种职业,毕业后希望 自己成为一位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或体育的管理人员,但是就学生的学习而论,也必须在学好基础 课程的前提下,因材施教,通过各种途径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能把普通的体育课,改成某一运动项目的运动训 练。将来不论做任何事情,包括做一位体育的专业人才,都必须打好思想、科学文化和身体素质的基础。即使 是运动技术的提高,也必须在身体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发展与提高。这里还必须强调指出,不经过科学 选材、增加训练时间、强化训练、提供多种特殊的条件,只是通过体育课是不可能培养出专业运动员的。
(五)基础教育与学科发展的关系
课程教材必须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学科的知识,体育课程教材也不例外。但是,教材内容的发展 与更新,也必须体现基础教育的特点和教材相对稳定的特点。体育,就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而论,它既是一个传 统的概念,又是一个欣欣向荣不断发展的事业。新的体育项目不断增加,健身方法也不断增加并向科学化发展 。但是,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体育,特别是学生必修课程中的体育教材内容,是不能完全与社会文化体 育相提并论的。竞技体育的项目层出不穷,新的竞技项目,作为文化是一回事,作为教材内容又是另一回事。 例如,拳击运动,特别是女子拳击以及散打等项目,搏击剧烈,最容易伤害身体,不符合高中体育教学目标。 这类的运动项目对学生既无强身健体的价值又无教育意义的项目,绝对不宜选入普通高中的课程教材。但是, 新的体育思想和有关强身健体的研究成果,则必须在体育教材内容中有所反映。例如,不顾学生的具体情况, 过分要求学生达到某种不切实际的目标,或无氧锻炼的时间过长等,科学已证明对青少年的身体锻炼不仅是无 益的,而且是有害的;而有氧锻炼对改善人体健康,增强体质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在高中体育教材的构建中就 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体现基础性和科学性。
(六)高中的基础教育是义务教育后“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在论证了高中体育的基础性的同时,还必须明确高中的基础教育性质与初中是不完全相同的,它是九年义 务教育后的“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普通高中的办学任务和培养目标与义务教育不完全相同
就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目标而言,在与初中体育的目标相衔接,继续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学习体 育知识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几个方面都提高了要求。例如,在身体锻炼方面,从初中强调促进学生的正 常生长发育,改善健康状况为重点,向培养强壮型体魄,提高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方面转化。特别是要加强 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的教育,强化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养成积极、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把锻炼好身体 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且在体育学科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即具有自学、自练、自我调控、自我设计锻炼 计划、自我检测和评价体质状况能力等。
高中学生应具有与高中教育阶段相适应的体育运动文化和体育卫生保健的知识水平。
2.体育教材内容的层次提高了
高中学生的课程,有的是采用小循环排列的,作为课程的学科名称是相同的,但具体的内容和难度、高度 却不相同。甚至个别科目的内容也是相同的,但知识的深度、广度却不相同。体育教材的内容,从运动项目和 身体锻炼的手段名称来看,大体都是相同的。例如,初中有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操和舞蹈 等,普通高中几乎都重新开设,继续学习、锻炼,但是其动作的难度、定量要求、熟练程度、技术和战术(如 球类教材)都有较大的提高。其中较大的差别是加大了学生对教材的选择性。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 加注意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特长。
3.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变化
高中的办学模式与初中有所不同,普通高中的办学模式正在从比较单一的升学预备教育模式,逐步实现普 通高中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例如,一部分普通高中可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有所侧重地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 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一部分普通高中,通过分流,办成兼有为升学和就业两种预备 教育的学校;还可以试办以就业预备教育为主的学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还可以办 一些特色学校。
新大纲与高中各种不同办学模式的关系如何呢?首先不论是哪一种办学模式,都必须重视体育,体育课程 是任何一种办学模式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并保证贯彻执行新大纲的内容和规定。如果办具有体育特色的学校 或班,在使用新大纲时,应相应地有所变化。由于升学和就业的去向不同,在完成新大纲基本要求的同时,在 限选和任选教材的授课时数和有关的规定范围方面可灵活使用。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体育;实施策略
拓展运动训练课是一门区别于传统体育教学的新型体育课程,它改变了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以竞技项目训练为主的课程模式,增加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挑战性和趣味性,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效果显著。如何把拓展训练列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并完成学生价值再造过程,获得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应是未来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1 拓展训练的含义、发展概况、特点及环节
1.1拓展训练的含义
拓展训练英文为Outward Bound,中文译为“拓展”或“外展”,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暴风雨的经验。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是把受训者带到大自然中,通过专门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课程,利用种种典型的场景和活动方式,让团队和个人经历一系列的考验,磨炼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合作的团队意识。[1]
1.2 拓展训练的发展概况
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英国的舰艇和商运船队经常遭到德国潜艇的袭击,袭击发生后只有极少数人得以生还,救生专家经过研究发现:海难中的生还者不一定都是年
轻力壮的水手,而是具备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团队精神、丰富的海上求生技能等素质的人。[2]从中得到启发,人们创立了生存训练学校,以训练海员身处逆境时的求生本领和顽强拼搏精神。二战结束后,这种训练方式被保存下来,训练对象也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并扩展到管理学、心理学及成功学等诸多领域。[3]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种训练被一些企业用来训练员工和管理人员,迄今为止,很多世界知名企业的员工都参加过培训。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专门有拓展训练学校为企业培养现代企业人,如日本的鼓气学校和魔鬼训练营、美国的魔鬼训练营和德国的创意训练中心等。[4]20世纪六七十年代拓展训练传入香港,到80年代被引入到中国大陆,目前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相继成立了拓展训练机构,拓展训练在我国的发展已初露端倪,不久将会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1.3拓展训练的特点[5]
综合活动性 拓展运动的所有项目都以体育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学员全身心的投入。
挑战极限性 拓展训练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表现在心理考验上,需要学员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跨越极限。
集体中的个性 拓展训练实行分组活动,强调集体合作,力图使每一名学员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同时从集体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
高峰体验性 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课程以后,学员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
自我教育性 教员只是在课前把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学员讲清楚,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也不参与讨论,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增强自信心,改善自我形象,克服心理惰性, 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1.4拓展训练的环节
团队热身 在训练开始时,团队热身活动将有助于加深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消除紧张,建立团队,以便轻松愉悦地投入到各项训练活动中去。
个人项目 本着心理挑战最大、体能冒险最小的原则设计,每项活动对受训者的心理承受力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如跨越断桥、高空抓杠等)。
团队项目 以改善受训者的合作意识和受训集体的团队精神为目标,通过复杂而艰巨的活动项目,促进学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理解、默契和配合(如毕业墙、信任背摔等)。
回顾总结 回顾将帮助学员消化、整理、提升训练中的体验,以便达到活动的具体目的。通过总结,使学员能将训练的收获迁移到工作中去,以实现整体训练目标。
2高校引入拓展训练的意义
2.1有利于加快以教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的转变
由于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体育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无法满足培养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的要求。拓展训练这种体验式的培训方式与传
统体育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愉快、积极地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拓展训练里“学”是为了导致某些预期结果而特别为学生设计一些活动,而“教”是旨在通过信息、练习、游戏等方式为学生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和环境,教师只是给于及时的启发和诱导。拓展训练这种教育方式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对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对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产生积极的影响。[6]
2.2 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拓展训练以其特有的“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将对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产生积极的影响。
2.3 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当今社会,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造力是衡量科技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而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又是素质教育中的重点。激发想象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拓展训练的重中之重。拓展训练给了学生一个激发自己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一个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
2.4 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当代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家长的娇惯和纵容使孩子养成了任性、孤立、自私、没有爱心等不良习惯。通过参加拓展训练能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意义、怎样与别人合作,同伴间相互关爱和信任,对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具有重要意义。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就能获得成功。拓展训练能让团队中每一个队员在共同的目标下一起体验成功与失败,享受快乐的同时体会辛酸,这种特有的氛围使得每个学生都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建立起彼此间的相互信任、理解、关爱,懂得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就是在帮助自己。
2.5 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拓展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在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学生个性等方面显示出特有的价值。它就像一个安全的、充满真诚并富有挑战性的心理实验场,在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学生要不断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勇于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从中塑造冷静、果断、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7]如“断桥”这个项目要求学生在7米高处从一块木板跳到另一木板上,若学生能及时调整心态,排除身处高空这一干扰因素,就能轻松完成这个项目,提高心理抗干扰能力。从而塑造冷静、果断、坚韧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因此,开展拓展训练是对传统教育忽视心理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补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 高校开设体育拓展训练课的实施对策
3.1 拓展训练课的师资建设
专业化的师资是拓展训练课能真正达到目的的保证。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拓展训练课设计的能力和具体实施教学的能力,且做到身体力行。目前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没有拓展训练的经历,对拓展训练可能还一无所知,因此在开始拓展训练课之前必须对师资进行培训。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然后到社会上的拓展训练俱乐部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了解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在初步了解拓展训练后,应有针对性地分析高校学生的特点,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训练方法与高校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8]一方面提高教师对拓展训练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科学设计拓展训练的内容奠定基础。
3.2 拓展训练课的项目内容设计
过去,高等院校没有专门设置拓展训练课程,因此无论在硬件设施上还是在软件设施上都没有经验可循,所以在开设该课程之前,应充分考虑必要的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机构、师资配备、课程内容的设计、硬件配置和基本的管理模式,才能保证开设后不至于被动。要学会全面充分地利用校内外已有资源为开展拓展训练服务。校区较小的学校,完全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如公园、广场等地。而水上项目除了一些学校有天然的河流外,大学的游泳池也可以作为很好的培训场地。训练器材除了必须购买的以外,很多都可以发掘校内自然资源进行优化组合,达到训练的目的。高校体育开设拓展训练课,项目内容可以分为基本素质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基本素质训练主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挑战自身极限,增强团队精神。它以户外场地训练项目为主,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增设野外和水上项目。综合素质训练主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掌握人际间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综合素质训练主要结合室内和野外环境,运用模拟情景和体验性模式进行。通过设计一些模仿管理、领导、协调、沟通的实战题目,分组在室内群体讨论,然后野外实施,达到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的目的。拓展训练课的项目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因为高校学生与己在社会上工作多年的人不同,他们还不能一下适应拓展训练的精神强度,所以应该分析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部分训练内容移植来进行。拓展训练课的项目设计还要具有共同性,应达到全体受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勇于尝试、自立互助、分享体验。不同学科的学生因专业性质的差异,无形中形成他们素质的差异。所以项目设计中还应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环境分析,力求通过拓展训练,达到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专业学生能力的补充及加深。
3.3 拓展训练课的组织管理
3.3.1 管理机构
拓展训练是一个以体能作为基础,综合性很强、特殊的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高校的体育教学、心理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范畴,而现行高校体育管理机构都过于单一,无法胜任拓展训练的管理和教学领导工作。因此,可以根据该课程特点在体育教学部门下设置专门的拓展训练管理机构,采用一级管理体制,两者具有相互独立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3.3.2 经费投入
拓展训练的投资不是很多,高等院校完全可以投入必要的启动资金。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及器材的选定应根据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确定。一般是先户外场地项目,有条件再扩展到野外和水上项目。所以先根据户外训练项目购置必需的户外训练器材,在不影响学校拓展训练教学情况下,拓展训练基地可以对社会开放,这样既可服务于社会,又可以“以物养物”回收投入资金,为以后的扩展提供经费。[9]
3.3.3 安全管理
拓展项目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拓展训练中必须对安全问题引起重视。首先必要的安全保护器材不能缺少;其次项目设计时要考虑其危险因素。如对野外项目,应该预先踩点,选择最佳的地点和训练内容;再次每个项目训练前讲清实施的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训练中还要严格监督和管理。
3.3.4 评价管理
拓展训练的主要结果不是体能,而是精神。开设拓展训练课只是以体能活动为导引培养大学生素质的一种模式,不像其他课程一样有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它强调学生通过训练发生素质变化,而不是通过具体的成绩衡定优劣。拓展训练课对学生的评判方式可采用证书方式,而不用成绩单。证书主要记载学生的经历和客观表现,一般不作主观评价。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是对传统体育课的改革和创新,对传统体育教学的一个必要的补充,是一个将多学科与体育结合进行教育的尝试,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拓展了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而且对大学生增强体能、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顽强的意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10]但是,现阶段对高校体育课开展拓展训练的研究不足,为此,本文提出了高校体育课开展拓展训练的相关对策,以促进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课的开展和完善,对于推动素质教育和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4.2 建议
拓展训练不是简单的游戏加娱乐,高质量的训练课要求教师具备多种户外专业技能,了解诸如登山、野外求生、山野救护等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有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背景和一定的管理经验,这些都是高校体育教师本身知识结构中不完全具备的。因此,开设这一课程首先需要体育教师自身的学习提高针对训练课程设计内容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的拓展训练课应与专门拓展训练机构有所区别,在设计训练方案时,应主要借鉴拓展训练先进的培训理念和培训项目,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教学资源,不能简单地照搬拓展机构的常规课程模式。应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适应高校教学标准的要求,考虑场地设施的状况,设计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体育课的准备阶段或结束阶段进行简易有趣的拓展训练。
参考文献:
[1]张凡涛,宋金美.将拓展训练引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的初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3):63-64.
[2]王捷二.拓展训练在高校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34-37.
[3]毛振明,王长权.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5.
[4]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33.
[5]钱永键1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6] 苏云志,巩庆波. 人文视角下拓展运动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探讨[J]时代教育, 2008,(01) .
[7]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究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35-36.
[8]王龙飞刘沛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浅析拓展运动在高校体育中的开展[J].2005(6)
[9] 史松涛. 论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J]安徽体育科技, 2007,(06) .
[10]王长权高林沈阳体育学院学报,论大学生参加拓展训练的价值[J].2005(3)
1陈军军(1986-),男,河南焦作人,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1贾淇涛(1985-),男,河南新乡人,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课题设计;模型制作课程;专业命题
一、我院模型制作课程的教学现状
模型制作课程是我院环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根据目前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来看,模型制作课等同于制作模型的实践课,这其中其实忽略了模型制作课中重要的设计环节,现在该课程的课题从命题到课程结束就是要求学生完成景观模型与建筑室内空间模型的作品制作。学生在四周课时的时间内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购买老师指定的模型制作材料,然后去加工,“设计”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成了某个成品或者某张效果图实体的改头换面。再或者命题布置出来后,由学生拿出设计小样,然后交给模型公司去有偿制作。两种教学方式在我看来效果都是一样的。
学生既没有理解课题设计原理,老师也没有了解学生的设计思路。学生对所做模型所需的资料信息进行归纳、分析、评价这一过程是缺乏的,且学生在寻找作业资源时,对材料进行获取、筛选、交流的技能和判断也未能得到训练。
二、模型制作课程的课题设计重在“形式”
在针对模型制作课程进行课题设计时,应制定这样一个课程目标,那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分析、表现的过程中,得到设计训练的能力。并使设计意图在制作中得以充分体现,在制作中获得实践,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最终让学生学会设计的方法。
模型设计的方法训练,除模拟具体形态、研究空间内在构成之外,其教学方式还可以通过知识点如:当代艺术的理念、关键词、构成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建筑艺术的形式规律与表现手法,贝尔关于“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论,康定斯基关于抽象艺术的理论,自然与艺术中的形态分析方法,比例与几何分析方法等等来设计一个系列课题,以此来构建学生对于专业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的学习结构。以信息采集、案例整理、设计过程笔记、技法制作等形式来构成最后的作业编排结构,使设计的过程完全展现,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就会注重过程的体验与尝试,把作业看成为一种分析资料和进行推敲的分析过程,不过分追求作业的完整性与唯美感。不去过于在意分数的高低,所完成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习作”,而不是毫无意义的“成品”。
模型制作课程的课题在命题前应注重主题性、交叉性的课题构成方式,重视综合性、相关性的知识作为教学资源。一个课题可以是一件作业,也可以是一组作业。一个课题可以是规定性很明确的作业,也可以是由学生进行二次设计具有自由发挥空间的作业。其课题的构成应包括主题、资源、文本、图示、方法、程序、材质媒介和技法等要素,强调作业的系列性、研究性、探索性。以此来培养学生自觉的创新意识与求异求新的思维方式,形成一种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进而提高对趣味的鉴赏与个人风格的形成。
可以将景观模型与建筑室内空间模型制作这一命题抛开,代之以学生对某首音乐、某个文学故事、某个季节、某个人物的风格、某个城市的精神等等所产生的感受或体会来命题,让学生从中提取他最想表现的抽象力量,体现在模型设计中。比如,我们以北京印象、几米印象、秋天印象等为主题,来设计模型并选取材料进行制作,以此单纯的抽象概念来训练学生对形式因素敏锐的感受性与表现性。尽管学生可能会拿出多个设计样稿,指导老师也应该认真与学生进行理论、概念上的分析,推敲形式上的变化、色彩的情感表现,考虑各种材料的表现力、尺寸与比例、形态与体积,设想模型的整体效果等,针对设计意念与效果图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通过模型小样的制作,最终作出一致的定稿。
材料的选择当然也要具有强烈的个性表现力。模型制作前,应布置学生考察建筑材料市场、装饰材料市场,对于各种材料的应用范围、性能、规格、加工方法有最基本的了解。除此之外,一些废旧材料、工业生产边角料、日常生活用品等,只要是富有表现力,具有一定视觉效果,或在模型表现中有一定环保意义的材料都可以收集用来制作。另外,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新材料、新用途,在课程设计中也具有一定意义。
课题既要安排单项的平面、立体、空间、光影、材质形式要素练习,更要主张进行综合性的、主题性的、系列性的集合样式练习。课题内容的表现可以是从具象再现到抽象表现的演释,也可以是从正常形态到非常形态的推导,或者是从和谐结构到矛盾构成的变异,可以建立不同材料的模型小样,以此来考察各种材料的表现风格和力度。这样的课题(从不同的资源与题材入手),就要求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的概念以及材料的性质、作用、类型等知识,并将课程内容的原理、方法等知识要素转化为可实施的作业,使学生从多种角度剖析、认识艺术形式的多元化手法与无限的可能性,通过训练将思维转换为表现,使教学活动呈现为一种过程性、开放性、生成性的方式。
三、进行模型制作课程的课题设计意义
模型制作课应强化设计的过程与制作的环节,使其成为具有较大自由度的作业练习,训练学生把握多向性、多维性的形式要素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即有知识的思辨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既强调抽象与形式,探寻艺术形式的纯粹美,又强调功能、材料、工艺与形式的统一。课题设计的目的在于强调课题对于专业知识、资源、媒介、技法的整合作用;强调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以“和谐”为目标的“多样统一”法则,释放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强调由此生成的个性化设计的趣味。
模型中要体现与表现的形式不以一般意义上的美作为终极目标,在模型制作课中要体现表达设计形式的愉悦,主张吸收现当代艺术的创作理念、表达样式与手法等,注重教育研究人员或团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模型制作课题提倡设计的实验性、概念性,强调设计的开放性、自由性、游戏性,强调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强调规定性与自选性的结合,使“模型制作”真正成为设计专业课。
参考文献
[1]聂光辉.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J].中国美术教育.2008(6):27~29
[2]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邬烈炎教授的课堂内容.学理与游戏
隐性体育课程是相对于显性体育课程而言的,体育隐蔽课程:又称为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等。1966 年,杰克逊((P.W.JASKSON))首次提出“隐蔽课程”的概念。20 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开始对隐蔽课程进行研究。从课程的文化角度出发,对体育隐蔽课程定义为:“学校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要素的总和。目前国内众多学者对体育显性课程资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 如: 季浏 (2001) 、曲宗湖(2002) 、赵吉峰 (2003) 、张玲 (2003) 、许世岩 (2003) 等 , 而对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研究相对较少 , 如姚蕾(2002) 、陈莲珍 (2004) 、汤晓玲 (2006) 等。
综上所述,体育隐蔽课程资源是体育学科中以非正式中、潜在的方式对体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一切课程资源的总和。体育隐蔽课程资源具有间接性内隐性与无意识性的特点,构成课程资源的直接与规定内容,但是客观存在并起到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体育隐性课程是指受教育者通过学校体育环境,以间接内隐的方式所获得的体育教育性总和经验的总和 它重视体育环境对学生的潜在作用,主张利用环境中用,主张利用环境中的各种体育教育因素开发学生的生理潜力与心理潜力 ,体育隐性课程是相对于体育显性课程而言的,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在一起相互交叉, 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具有强迫性和被动性不具有强迫性和被动性,学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下受到教育所以,在强调以学生为本方面,隐性课程具有比显性课程更大的优势。
体育隐性课程是通过各种物质、文化和制度等载体表现出来的。我们将其分为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学校体育传媒、学校体育风气、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体育课堂心理气氛、学校管理制度等这些方面。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对于教师的创性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体育教师的良好心理品质是体育教师工作富有成效的重要条件。体育教师肩负着学校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增强学生体质的使命,一个学校的体育工作开展得好不好,与体育教师的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教师的品质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了解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构成 ,是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学问题。体育是教育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 ,所以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应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体育教师的良好心理品质是体育教师工作富有成效的重要条件。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教师,体育教师与学生有着广泛的近距离的接触,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育教师的气质魅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尽可能利用体育教师的气质魅力影响学生,促进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意志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技术、技能、技巧的学习。
体育教师的品质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属于隐形课程要素,它对师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的潜在影响力。体育教育活动同其他人类实践一样,都是在交往活动中展开的,人们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交往性和群体性。一个体育教师如果具有良好的品质和优秀的人格魅力,那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文就您认为一名体育教师最重要品质有哪些,对体育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从表1中路可以看出,对于教师调查结果,我们是从九个选项中经过排序,最后得出体育教师认为最重要的五项品质依次是: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对学生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负责态度;语言幽默风趣,能于学生建立朋友般师生关系;知识丰富,技术全面;教师精神饱满,服装整洁并大方得体。而体育教师在其他四项品质上则有所忽视,如:能以平静,严肃,积极地态度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能公平、无偏袒、客观的看待学生;体育教师言谈举止有风度,优雅;语言温和,对学生有耐心。
而从表1中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学生认为当前体育教师最缺乏的五项品质依次是:语言幽默风趣,能于学生建立朋友般师生关系;语言温和,对学生有耐心;能以平静、严肃、积极地态度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体育教师言谈举止有风度,优雅;能公平、无偏袒、客观的看待学生。
从调查结果来看,体育教师认为不重要的、有所忽视的人格品质,对学生来说却是最喜欢的品质,也是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当前最缺乏的品质。可见学生与教师在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的认识上存在很大差异。
教师的教育态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特别是对学生的社会态度,价值观形成有深刻影响;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而且对学生发展体育兴趣爱好以及养成锻炼习惯至关重要。特别是体育教师这一职业的示范性特点,表现力更为强烈:体育教师的举止言谈、衣着仪态、个性特征、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行为习惯等,无不作为文化内隐方式传递给学生和影响学生,体育教师在精通专业知识基础之上,必须博览相关学科知识,增强学科的相容性及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只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才能促进学校体育风气的形成。
教师和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学生对当前师生关系并不满
意,他们希望体育教师幽默风趣,能与教师打成朋友般的关系。学生与教师在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的认识上存在很大差异。
可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待学生和蔼,幽默风趣,并能公平、客观的评价学生。要提高教师的威信和亲和力,同时要注重良好教学氛围的创设。体育器材要保持整洁,保证学生在友好,团结,热烈的气氛中上体育课。
参考文献:
[1]姚蕾体育隐性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论在体育教学中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及其利用论在体育教学中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及其利用搏击武术科学. 2010年7月第7卷第 7期.93—94
[2]姚 蕾.体育隐蔽课程价值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
[3]向 渝.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本质 结构和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
[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5]周正平.体育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影响.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1999(1).
[6]孙一.体育教师心理品质浅谈.现代企业教育,2011(10).
舞蹈是艺术领域中独具魅力的一项活动,千百年来人们将其作为载体表达自身的情感,反映了从古至今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与艺术高度以及各国不同的民族风情。形体舞蹈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徒手或利用各种器械,在音乐伴奏下,充分展现人体自然、协调和优美动作的体育运动。形体舞蹈作为高校体育课程中的新兴课程,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充实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丰富大学生的课程内容。
1 当前高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体育课程体系传统,内容单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倾向多元化,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舞蹈作为锻炼身体,塑造身姿,培养气质的途径之一。然而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中,传统的球类等课程依旧占据绝对优势,舞蹈作为一门艺术与运动的有机结合,在高校体育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少,而在高校选修课的选课过程中舞蹈类课程的爆满现象也侧面显示出学生对舞蹈类课程的需求,另外一个层面上也映射出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未能与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相结合。因此,改变体育课程内容单一的情况,融入形体舞蹈等新型课程有利于增加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活力。
1.2 单纯强调体制训练,难以建立起激励的长期机制。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大多给人一种体能教练的印象,与一般的专业课教师有所区别。单纯讲授运动的动作、强调注意事项和反复练习等虽然也是体育训练的必经之路,然而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不足以吸引他们的兴趣。很多学生会出现上完课之后便很少再接触或坚持了,不能建立起学生的长期养成教育体系。如何让学生将课堂教学与课下练习相结合,进而培养起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运动重要性认识,端正运动态度,是高校体育老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1.3 硬件设施不完备,缺乏文化底蕴。
虽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早已经成为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目标,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学校依旧把智育放在最高位置。高校实行的综合素质测评本质上对体育成绩没有过多的要求,这种评价机制直接带来学生主观上的不重视。一方面,部分高校在教学设备、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等方面比较滞后,师生比例失调,造成体育课程无法大规模普及,无法保证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少部分教师能力不足,教学态度不端正,也是造成体育课程边缘化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迫于体育课程时间有限,体育教师不得不避开某项运动背后的文化渊源、原理等理论知识,把过多精力放在实践教学上,使得体育教学长期以来缺少文化底蕴,而没有文化底蕴的课程就如没有枝叶的大树,虽壮观却无生命力。
形体舞蹈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体育课程的缺陷,除了提高学生体能上的素质,形体舞蹈背后的文化知识更容易为教师所讲授,其与音乐相结合的方式也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课后的要求的舞蹈鉴赏等也比传统体育课课后作业要求更容易实现,对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调动积极性,提高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将高校体育课程中融入形体舞蹈的意义
2.1 有利于推进德育、智育、美育的协调发展
不论是民族舞蹈,还是外国舞蹈,每一种舞蹈的产生、发展与流传必定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与文化背景上的,高校体育课程中融入形体舞蹈,不是简单地教授学生舞蹈该怎样跳,更重要的是蕴含在舞蹈背后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素养。除了少数一特长生身份进来的学生,高校中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舞蹈是零基础的,受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影响,对学生的教育往往体现在智育方面,开设形体舞蹈课程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美育的培养。舞蹈循序渐进的特性,如舞蹈中小到一些基本功站姿、柔韧度的训练等,大到一个完成舞蹈的排练,让学生明白即使是在舞蹈中,也是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练好基本功,经历无数次的排练与团队的多次磨合才能完成。让学生从舞蹈的学习中领悟到学习、生活乃至人生上的真谛。
2.2 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
形体舞蹈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未尝不可以转化为宣泄情感压力的一种方式。形体舞蹈课程与一般的体育课程强调的体质上的提升与增强相比,更加强调身体各方面的协调,姿态的优美等美育方面的塑造,形体舞蹈的功能在于教授学生舞蹈的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感知形体与音乐、文化等因素结合后的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世界级舞蹈竞赛,在培养学生美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形体舞蹈具有在无形中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功能,首先能够促进学生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同学们之间建立比较融洽的人际关系;其次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形体表现中来,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最后形体舞蹈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参与到活动中来,从中培养他们对文化的理解和对美的向往。这些都是塑造良好心态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