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理财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
0引言
2010年6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的技术人才,以适应国家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该计划的实施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来调整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与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机械工程专业属于工科范畴。传统的机械工程在向现代化机械工程转变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机械工程类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急需大批量的高素质的卓越型机械类的工程师。而我国传统的机械类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往往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无论是人才的培养模式或方式,还是成长环境都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下社会发展对工程类人才提出的高标准的要求和需求。这也迫使各大高校在国家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的大背景下,必须深化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创新,以培养出卓越的工程类人才。
1人才培养现状南京林业大学是江苏省
“卓越计划”高校之一,学校根据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结合学校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制定了全面的教育培养计划方案,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水平。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自1958年招收的首届机械类本科生以来,至今已经有近60年的发展历史,多年来为国家农林机械类行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现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林业机械工程等多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农业机械化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等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点。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现在已进入到改革深水区,高校必须面向市场办学,这将会对传统办学的理念和培养人才的模式需求带来了更高的要求。但就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言,依旧沿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只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灌输,不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学院近5年的本科生就业去向统计分析,机械工程专业每年基本招生8个班左右的学生,就业率居学校各专业的前列,但是有近五分之一的毕业生并没有从事与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工作。进入机械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领域的工作的毕业生,企业虽认可机械工程的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但其存在的创新能力不强、动手能力差及吃苦耐劳精神不足等问题,更不能很好地适应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不容忽视,必须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卓越人才计划”是一个系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不仅具有独特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实施内容,也在组织实施上有着与众不同的明确规定。国内工程教育界人士经过大量研究,提出其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照行业标准和通用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本次就以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在相应工作中的思路和做法进行分析。
2校企深度合作搭建培养卓越人才的途径与探索
2.1创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基地
2014年11月至今,机械电子工程学院通过走访校友,多渠道调研与宣传等方式对有意报名参加校企合作意向的企业单位进行面试与筛选,确定出镇江中福马机械有限公司、苏州苏福马机械有限公司、泰州林海集团、南京乐鹰商用厨房设备有限公司共4家公司签订了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的合作协议,作为机械电子工程学院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践基地。这批实践基地将作为学院今后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顺利开展汲取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也为今后组建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验班而培育。2014年11月与2015年11月,经学院大四年级学生的申请报名参加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老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对学生进行一对一面试的双向选拔,即确定了一名学生由企业与校内两位导师共同指导的培养模式,共选出16名大四年级的毕业班学生分作为首批加入卓越工程师计划队伍,赶赴企业进行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经过近一年的校企合作中的摸索与探索,在双方指导老师的培养与学生自身努力下,这16名毕业生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且其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明显要高于在校学生完成的质量,缘由归于这些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能直接接触到企业生产设计的一线,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的规范与流程及企业文化,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取得了优异成绩。
2.2强化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促进校企合作双赢
在确立作为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企业过程中,学校与企业都需从各自最关心的问题角度出发,共同商议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因为产学研相结合是工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工程教育的一个本质要求。学校从学生教育的角度及办学理念出发,在校大学生的培养显然缺乏实际工程案例,企业的先进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就必然要去企业生产一线,为此,要实现工程教育的要求必然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企业从引进人才的角度来看,通过企业对学生培训,致使其能够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和考量,但这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因此,只有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才可以使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学校教育与企业的专业培训对接起来,这对学校与企业来说是双赢的结果。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与上述提到的4家企业,在制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就各自关切的问题均体现和表达出来,如学校通过企业对学生的培养的达标要求,企业需要学生完成的指标任务等进行详细商讨后在签订合作协议。
2.3强化卓越人才计划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本次选拔出参加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这批学生中,学校不仅仅关心关注他们在校期间的各方面的表现,更加注重和关心他们在企业实习期间的表现,通过校企双方的相应指导老师对其加强思想教育,让其感受到校企双方的关心和关爱。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在与企业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过程中也明确了这点,学院这边配备相应学生的政治辅导员老师作为这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牵头人,企业也专门配备一名指导老师作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通过校企双方老师的定期沟通与交流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可能存在的些许问题及时加以引导与开导并加以教育,本批次的16名学生均很好地完成和遵守学校与企业为其制定的培养指标和政治要求,校企双方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的配备为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保驾护航。
3结论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工程教育满足国家战略需要,服务企业需求、创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以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脱节的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为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教育改革项目,即卓越人才教育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为今后学院组建卓越工程师计划班的开展积累经验,从而也为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创立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吉林,翟华敏,彭斌.卓越林业工程师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2(5):1-4.
[2]王桂荣,刘元林,刘春生,等.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机电本科毕业设计改革[J].教学研究,2014(1):89-91.
关键词:个人理财;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7日
在市场经济时代,“财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理财”这个词之前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银行、网络中到处可见“理财”这一名词。相对“财富”而言,很多人认为理财就是生财、发财,是一种投资增值,只有那些腰缠万贯、家底殷实,既无远虑又无近忧的人才需要理财,在自己没有一定财富积累的时候还很难涉及理财。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财观念,生财并不是理财的最终目的。理财的目的在于学会赚钱、花钱和管钱,使个人与家庭的财务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位。
大学时代应该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对于没有收入来源(大多数依靠父母提供)的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的财商培养只是训练和演练,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一种理财的习惯,而不是看重输赢结果的比赛。美国的爱默生在其《处世之道》中说到“财富就是将智慧运用于自然;致富的艺术不是勤奋,而是选择合适的方法、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地点”。因此,在大学阶段的理财训练包括养成良好的心态、成熟的心智;培养全面的专业素质;获得人生和工作的经验、职业技能的学习;制定明确的目标、生涯的规划。系统的进行理财训练,将帮助大学生无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会受用终生。在大学时代,应培养主动理财的意识,形成一个良好的理财习惯,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财常识。
一、当前大学生理财存在的一些问题
1、资金来源基本上全部依靠家庭。大学生们一般很少考虑更多的融资渠道,独立谋生能力差,据某大学团委的一份调查显示:79.8%的同学的生活费、学费是来源于父母,这强有力地说明了绝大多数大学生依然不具备独立的经济来源,必须依赖强大经济后盾――父母来维持生活。
2、支出没有计划,主观随意性强。在校的大学生们用钱没有计划,糊里糊涂,控制不了自己的花钱习惯,导致每月的收支不能平衡,该节余的钱,不知不觉流失了。到学期末往往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勉强借债度日,甚至有的学生刚刚收到汇款没几天,就又向家里要钱,钱花到了哪里也不清楚。
3、资金结构安排不合理。一般学生在学期开始时,要么把钱全部以活期形式存入银行,不考虑更多的投资渠道;要么把钱投资于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不能很好地控制风险,行情不好往往带来较大损失,以后的生活费没有着落。
4、理财意识淡薄。中国在校大学生理财意识比较淡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理财意识。很多中国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资金来源于家庭或者是奖学金、助学金的资助,资金的用途也简单局限于把钱存入银行,缴纳学杂费和支付生活费的开销。花钱没有计划,有的甚至奢侈浪费,合理创造财富和运用财富的观念非常淡薄。因此,他们的理财意识相当缺乏,可以说并不具备一定的理财观;二是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财意识,但对理财的理解上存在误区。有的在校大学生认为理财是富人的事情,普通学生钱少没有理财的必要;有的学生认为,理财就是买基金、炒股票;有些学生认为理财就是省钱,节约就是理财;也有学生认为理财就是花钱,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种淡薄的理财意识使得在校大学生无法形成一个正确合理的理财观,造成许多在校大学生在这场经济危机中资产贬值,负债加重; 他们明显地感觉到经济危机下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以及利率上升等所带来的以前不曾有过的生活压力。
二、当前在校大学生理财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中国家庭传统上不重视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提倡重义轻利、耻于谈钱,因而大多数中国家庭传统上对孩子的教育中都排斥谈论金钱。再加上近年来应试教育的现实,使得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主要集中在书本知识和考试内容上,学而优则仕,只要考上好大学,就有光明的前途。而忽略了对孩子理财观等其他世界观的教育。同时,在这种教育下,家长往往对孩子的各种收入开支一手包办,从不让孩子自己插手理财。有的家长甚至以金钱来激励孩子好好学习,对孩子的消费要求不管是否合理都来给予满足,这种家庭理财观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当前许多在校大学生在离开家庭,独立走上社会之后,理财意识淡薄,不知理财、不懂理财、不会理财,出现了一系列理财观上的问题。
2、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理财观的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西方不良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当前,中国已经全面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在打开国门引进西方现代科技和文明的同时,西方不良文化也通过大众传媒等多种方式伺机流入中国,日益成为中国社会青年群体亚文化的一部分,对在校大学生的理财观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如前所述,诱发美国次级房贷危机膨胀的消费主义文化,一些鼓吹绝对自由,攻击传统社会公德,宣扬非理性和价值相对主义的后现代文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文化都使得中国在校大学生在理财目的上呈现出庸俗化和很强的功利性,对他们本身就不成熟的理财观造成了严重的扭曲和误导;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学校园已经告别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摆阔气、讲排场、攀比奢华等不良风气,对年轻大学生追求高消费、高享受的理财目的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直接诱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超前消费、透支消费、铺张浪费等不健康的理财观念。另外,由于近几年中国的金融和房地产市场波动剧烈,投机风盛行,全民炒股,一夜暴富的神话流传于街头巷尾,使得年轻气盛、渴望成功的在校大学生怦然心动、跃跃欲试,造成许多大学生理财目的是为了投机。但是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不足,投资者的理性决策能力和水平普遍不高,从众、跟风盛行,一旦经济危机爆发,对于理财观和理财方法本身就不成熟的在校大学生来说,盲目入市往往被深度套牢。
3、高校理财教育不完善。当前,针对在校大学生理财观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虽然不少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理财的相关课程,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目前高校对在校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并不完善,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大学生理财课程内容体系。例如,在教材选用方面,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关于理财的书籍非常之多,但专门以在校大学生为教育对象的书籍较少,因此在选用教材时既要考虑整体教学内容的合理构建,又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必须从大量理财书籍中整理、挑选、筛选出合适的教学内容,这就为理财课程教材的选择带来了不便;另一方面理财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要想真正地掌握理财方法并灵活运用,必须实际操作各类理财品种。但是,许多高校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受到设备和资金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在课堂内外增设理财课程的实践环节。课程讲解只是从理论到理论,学生无法亲自动手操作,无法真正学到理财品种的实际应用,更无法体会正确的理财观给生活带来的益处。
三、解决在校大学生理财观存在问题的对策
1、改变传统家庭理财教育,培养明确的理财意识。当前,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仍在蔓延。对于逐渐离开家庭依赖,即将独立走上社会的中国在校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不仅可以增强自身抵御经济危机风险的能力,而且也是当代大学生从我做起,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应对经济危机的责任所在。家庭理财教育是培养一个人理财意识的启蒙教育和第一课堂。中国的家庭理财教育应该摒弃传统的耻于谈钱、包办收支的旧模式,让在校大学生从小就认识到理财归根到底是为人生作一个计划。人生各阶段都会有一个(或一系列)希望或目标,理财就是将个人或家庭的希望变成可以实施的计划。从出生到求学、结婚、生子、退休,亿万富翁有亿万富翁的活法,贫民也有贫民的活法,而他们都需要计划,也就是说都需要理财。只有树立这样清晰理财的意识,才能形成正确的理财观。
2、抵制社会不良文化与不良风气影响,树立正确的理财目的。首先应该使在校大学生认识到西方传播过来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文化以及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摆阔气、讲排场、攀比奢华等不良风气具有主义的价值本质,是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针锋相对的价值取向。这些不良文化使许多在校大学生越来越沉迷于消费中,并以此为荣,有的甚至认为消费独尊,造成了他们的爱国主义被消解,集体主义被淡化。可以说,这些不良文化与不良风气是诱发今天经济危机爆发的元凶。同时,要大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提倡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反对奢侈浪费。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团讯、宣传栏等传播媒介进行正确的、直观形象的理财引导。应该使在校大学生认识到,作为即将独立走上社会的年轻一代,在理财时除了要考虑眼前学习、生活的短期收入和支出,还应该为未来工作、买房、结婚、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等一系列人生大事做好规划。理财的目的不仅是满足物质财富的需求,更应该注重实现精神财富。因此,要树立一个系统的、稳健的、长远合理的理财目的,全面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同时,经济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作为肩负未来民族振兴的青年一代,当代在校大学生的理财目的还应该充分体现社会价值,要有益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3、建立系统的大学生理财课程内容体系。让大学生掌握正确的理财方法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学习掌握正确的理财方法,形成正确的理财观,最直接、最便捷的途径就是通过学校的课堂教育。所以,各高校要建立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学生理财课程内容体系。在教材选用方面,一些有实力的高校可以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理财观现状和理财需求编写理财方法方面的系列教材;也可以选用一些国外关于大学生理财技巧的经典教材。在课堂理论教学方面,可以开设财方法选修课,系统地向学生介绍财富、道德和个人理财方法的理论知识,将理财方法教育与大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密切相连。在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充分利用各高校经济管理类院系已有的计算机网络及相关软硬件资源,指导大学生制作个人理财规划,建立个人网络虚拟资金账户,参与网络虚拟投资,进行模拟投资操作,对账户进行管理,按期进行损益评估。
四、大学生理财从细节出发制订详细的理财方案
针对大学生个人,首先应该有自己的“账簿”,养成记账的习惯,按月份和类别,简单记录每天的开支情况,合理分配生活费用;将生活费用按所需分成若干部分,留一部分作课外学习辅导,留一部分作后备资金。
学生也可以开一个个人储蓄账户,采用跟银行约定的零存整取的方式,每月定期从生活费中拿出几十元存入银行,或者将每个月用剩的钱全部存入银行,这样一学期下来也有百来元的结余。这种零存整取的方式对学生存钱有一定约束力,也有利于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对于具备赚钱能力或资金富裕的学生,不妨尝试投资一些小额基金,在“实战”中逐渐提升个人理财的能力。目前,购买基金的最低金额都在1,000元左右,国债、货币基金的风险相对较低。
大学生应该建立健康的消费心理和生活方式,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学习上。不要一味地追求档次讲究攀比,更多地应当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
余钱存银行,闲钱尽量少装口袋,平时够零用就行了。而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实记账并不难,只要你保留所有的收支单据,抽空整理一下,最好每天及时记录,这样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可以从账面看到哪些是该花的,哪些是可以节省的,从而对症下药,也有利于整体的规划。
综上,理财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理财习惯,而且可以改变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和价值观,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们应该尽早做好理财规划以面对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开国.建设我国二板市场的战略构想[J].投资与证券,2001.3.
[2]杜晓航,田璐.二板市场“买者自负”原则初探[J].投资与证券,2001.3.
[关键词] 大学生群体消费观念财商培养
[中图分类号] F713.55 [文献标识码] B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消费主体之一,他们有着这个群体特有的消费意识和特点。大学生作为走在社会前沿的一代人,他们新型的消费观也必将备受瞩目,新型消费观可能从中衍生,并引导未来社会的消费主流。与此同时,他们一些超前的理财观念也渐渐引起人们的审视。理财作为一种技能也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在以后的社会中,理财将作为一种作用不容小觑的能力,体现在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一、大学生消费的总体情况
在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社会全体的消费水平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消费群体中的一支“主力军”,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从一定角度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未来经济的发展。
(一)大学生月生活费情况的结果反映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也日益提高。与以往相比,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逐年增加。这就意味着,大学生的消费基数在不断增大,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正在大学生消费领域中,我们发现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攀比消费、奢侈消费、炫富消费等。消费观念正确与否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从月生活费的相关情况能从一个方面体现大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大学生月生活费总额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生活费水平集中在800~1500元这个区间内,生活费水平在800元以下的占样本总体的8%,1500~2500元的占14%,2500元以上的仅占2%。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大致位于800~1500元这个水平上。大学生生活费水平分布相对较为集中。
当今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独立自主,也更加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实践能力,正因如此,大学生生活费来源的渠道也越来越广。比如一些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会去做兼职,一方面可以赚取学费,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身的实践能力。还有一些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了一定金额的奖学金或助学金,或者采取勤工俭学的方式来赚取生活费用并且锻炼自己。
大学生生活费来源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生活费来源还是以父母供给为主,但相比历年情形,大学生通过做兼职方式来赚取生活费也成为了一种趋势,其中22%的大学生表示曾有过兼职经历。4%的大学生通过奖学金助学金或得了一定资助,2%的人以勤工俭学的方式作为获取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二)大学生消费支出结构的调查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改变。总体来说,大学生消费的去向主要分布在食宿、购物、交际等方面。但相比较以往,大学生消费更加多元化,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分不开。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主要消费还是用于餐饮食宿方面,这一比例占到总消费额的59%,总消费额的18%用于交际娱乐,在近年来,这一比重正有所增长。通讯网络费用占到大学生总消费额的13%,这一比例也正在逐年增长。此外,总消费额的10%用于教育学习。
(三)大学生的“预付消费”
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发生着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不再囿于时间的框架,超前消费的形式也开始为大学生所接受,一些大学生也已经开始尝试“预付消费”。“预付消费”和超前消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超前消费具有很强的享乐色彩,是一种不值得推崇的消费方式。而预付方式是一种健康的新型消费方式,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对预付消费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的大学生坚决反对预付消费,有33%的人对预付消费持无所谓的态度,26%的大学生认为预付消费要视家庭经济情况而论。所占比例最多的大学生认为,预付消费可以接受,但要引导其理性消费。
二、大学生理财的总体情况
大学是了解理财的起步时期,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阶段。大学阶段的财商培养和演练尤为重要,它将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理财习惯。理财对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完成财富累积、实现自身价值和投资目的是可以通过学习理财而实现的。没有科学、适当的理财,我们的生活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理财投资,对于精神财富相对富有,而物质财富相对匮乏的大学生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生活技能,也是一种锻炼自身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的途径。
(一)大学生对理财的认识情况
如何更好的理财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大学生中也不例外。走在社会前沿的大学生已经开始对理财有一定的认知。甚至有些大学生己经开始尝试自己理财,接触一些简单的理财产品,通过自身实践来进行理财训练。
大学生理财目的的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最主要的理财目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做准备。有23%的同学理财目的是盈利。17%的大学生理财是为了今后消费更合理。由此可见,大学生理财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有效管理金钱的能力,为以后的理财道路打下基础。另外,由于大学生可利用资金较少因此也有部分大学生希望通过理财获得盈利,改善生活。
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识情况
图6反映了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识情况,由图可知,有71%的大学生只知道有哪几类理财产品,具体不了解。15%的大学生一点也不了解,9%的大学生比较了解,而只有5%的大学生很了解,并且掌握一些投资理财方面的技术。以上表明,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缺乏了解,理财知识欠缺,理财能力薄弱。若要提高大学生理财能力,应该提高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知程度。
(二)大学生理财能力的现状
大学生理财已经不是新生事物,大学生理财的现状也将关系到大学生理财观的形成。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理财能力的培养也是尤为重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财观,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有利于推进整个社会的理财进程顺利运行,社会经济蓬勃发展。
大学生理财能力自评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对自身理财能力的评价中,仅有8%的人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很好的理财能力,73%的人认为自身理财能力一般,19%的人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仅仅是一般。认为自身理财能力一般的还是大多数,说明从大学生自身角度看,大学生群体的理财能力一般。
(三)大学生的理财需求
理财在近些年来形成了一股热潮,不知不觉间,理财已经成为了一个话题、一种趋势甚至成为了一项事业。大学生已经接触到了理财这个概念,然而要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就要清楚地掌握大学生的理财需求。
大学生对理财能力的重视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对理财能力的需求较大。有15%的人认为理财是一种生活必需的技能,73%的人认为理财的作用很大,仅有6%的人认为作用不大,6%的人认为无所谓。
另外,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一些大学生已经有了相对明确的未来理财规划,他们的理财需求较为明朗。他们表示,建立家庭账户体系,实现家庭现金管理是理财能力的一种体验。而对外投资理财要考虑到理财产品的风险度和自身的承受程度,合理规划资产配置,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和投资方法。
三、对大学生消费和理财中出现的问题的综合分析
经调查分析,从整体上看,大学生消费比较理性,但也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攀比心理、冲动消费、他人引导等。
(一)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问题反映
1.消费差异性的体现。在此次社会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群体中不同学生的消费观念也不尽相同。在大学生月总消费量的统计中我们发现,76%的学生消费水平在800~1500元,仅有2%的学生每月消费在2500元以上,由此可见,大学生普遍能够理性消费,消费观念也比较正常,盲目攀比,追求奢华的现象只是个别存在。另外,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农村和城镇群体中。这一现象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平衡。
2.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也比较大。大学生普遍能理智消费,其在消费中各项支出分配为59%用于食品开支,13%用于通讯网络,18%用于休闲文娱,10%教育学习。由此可见,大学生消费分配比较合理,大部分的消费用于食品支出。同时,相对于近几年来的消费结构,大学生在休闲文娱方面的支出正逐年增加,这也体现出大学生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由此体现出大学生消费心理较为积极,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存在较少。
(二)大学生的理财观念的问题反映
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特殊,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大学生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和理财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我们首先对大学生可支配费用进行调查并整理如下数据:91%的大学生表示对可支配费用的结余不满意,一般大学生的可支配收入只占全部生活费的6%左右。
其中,我们也对大学生如何理财进行了问卷调查,有93%的同学基本局限于将生活费活期存入银行,只有6%同学进行了理财投资。由此我们发现大学生理财存在如下问题:
1.理财观念薄弱。家庭或者是奖学金、助学金的资助是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生活费得来源,生活费的用途也普遍局限于把将钱存入银行,支付生活费的开销。不但花钱没有计划,甚至有的大学生奢侈浪费,缺乏创造财富和运用财富的观念,不能够深刻了解理财产品。因此,他们的理财意识相当匮乏,甚至可以说并不具备应有的理财观念。还有同学认为理财就是炒股,基金,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风险过大,这些都是对理财的误区。
2.资金结构安排不合理。大部分学生在新学期开始时,或者把生活费全部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入银行,不考虑其他的投资渠道;或者把钱大量投资于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不能很好地规避风险,行情不好时往往会带来较大损失,导致以后的生活费也没有着落。由此可见,大学生理财还存在着较强的主观随意性、极端性。
针对大学生理财问题我们认为大学生应该合理制定投资计划,加强理财知识的学习,了解更多适合的理财产品。虽然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局限较多,而投资理财产品收效又较低。但是大学生仍旧可以通过深入学习理财投资,合理规划个人可支配收入,掌握理财技巧,不盲目追求过高的收益,最终获得投资理财的益处。
[参 考 文 献]
[1]丁妍华,杜玮璐,李晓伟,李莹莹.当代大学生消费理财现状调查与分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16)
[2]荣海平,武伟强.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J].商业经济,2014(22)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消费主体之一,他们有着这个群体特有的消费意识和特点。大学生作为走在社会前沿的一代人,他们新型的消费观也必将备受瞩目,新型消费观可能从中衍生,并引导未来社会的消费主流。与此同时,他们一些超前的理财观念也渐渐引起人们的审视。理财作为一种技能也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在以后的社会中,理财将作为一种作用不容小觑的能力,体现在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一、大学生消费的总体情况
在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社会全体的消费水平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消费群体中的一支“主力军”,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从一定角度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未来经济的发展。
(一)大学生月生活费情况的结果反映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也日益提高。与以往相比,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逐年增加。这就意味着,大学生的消费基数在不断增大,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正在大学生消费领域中,我们发现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攀比消费、奢侈消费、炫富消费等。消费观念正确与否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从月生活费的相关情况能从一个方面体现大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大学生月生活费总额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生活费水平集中在800~1500元这个区间内,生活费水平在800元以下的占样本总体的8%,1500~2500元的占14%,2500元以上的仅占2%。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大致位于800~1500元这个水平上。大学生生活费水平分布相对较为集中。
当今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独立自主,也更加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实践能力,正因如此,大学生生活费来源的渠道也越来越广。比如一些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会去做兼职,一方面可以赚取学费,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身的实践能力。还有一些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了一定金额的奖学金或助学金,或者采取勤工俭学的方式来赚取生活费用并且锻炼自己。
大学生生活费来源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生活费来源还是以父母供给为主,但相比历年情形,大学生通过做兼职方式来赚取生活费也成为了一种趋势,其中22%的大学生表示曾有过兼职经历。4%的大学生通过奖学金助学金或得了一定资助,2%的人以勤工俭学的方式作为获取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二)大学生消费支出结构的调查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改变。总体来说,大学生消费的去向主要分布在食宿、购物、交际等方面。但相比较以往,大学生消费更加多元化,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分不开。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主要消费还是用于餐饮食宿方面,这一比例占到总消费额的59%,总消费额的18%用于交际娱乐,在近年来,这一比重正有所增长。通讯网络费用占到大学生总消费额的13%,这一比例也正在逐年增长。此外,总消费额的10%用于教育学习。
(三)大学生的“预付消费”
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发生着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不再囿于时间的框架,超前消费的形式也开始为大学生所接受,一些大学生也已经开始尝试“预付消费”。“预付消费”和超前消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超前消费具有很强的享乐色彩,是一种不值得推崇的消费方式。而预付方式是一种健康的新型消费方式,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对预付消费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的大学生坚决反对预付消费,有33%的人对预付消费持无所谓的态度,26%的大学生认为预付消费要视家庭经济情况而论。所占比例最多的大学生认为,预付消费可以接受,但要引导其理性消费。
二、大学生理财的总体情况
大学是了解理财的起步时期,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阶段。大学阶段的财商培养和演练尤为重要,它将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理财习惯。理财对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完成财富累积、实现自身价值和投资目的是可以通过学习理财而实现的。没有科学、适当的理财,我们的生活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理财投资,对于精神财富相对富有,而物质财富相对匮乏的大学生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生活技能,也是一种锻炼自身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的途径。
(一)大学生对理财的认识情况
如何更好的理财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大学生中也不例外。走在社会前沿的大学生已经开始对理财有一定的认知。甚至有些大学生己经开始尝试自己理财,接触一些简单的理财产品,通过自身实践来进行理财训练。
大学生理财目的的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最主要的理财目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做准备。有23%的同学理财目的是盈利。17%的大学生理财是为了今后消费更合理。由此可见,大学生理财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有效管理金钱的能力,为以后的理财道路打下基础。另外,由于大学生可利用资金较少因此也有部分大学生希望通过理财获得盈利,改善生活。
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识情况
图6反映了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识情况,由图可知,有71%的大学生只知道有哪几类理财产品,具体不了解。15%的大学生一点也不了解,9%的大学生比较了解,而只有5%的大学生很了解,并且掌握一些投资理财方面的技术。以上表明,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缺乏了解,理财知识欠缺,理财能力薄弱。若要提高大学生理财能力,应该提高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知程度。
(二)大学生理财能力的现状
大学生理财已经不是新生事物,大学生理财的现状也将关系到大学生理财观的形成。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理财能力的培养也是尤为重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财观,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有利于推进整个社会的理财进程顺利运行,社会经济蓬勃发展。
大学生理财能力自评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对自身理财能力的评价中,仅有8%的人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很好的理财能力,73%的人认为自身理财能力一般,19%的人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仅仅是一般。认为自身理财能力一般的还是大多数,说明从大学生自身角度看,大学生群体的理财能力一般。
(三)大学生的理财需求
理财在近些年来形成了一股热潮,不知不觉间,理财已经成为了一个话题、一种趋势甚至成为了一项事业。大学生已经接触到了理财这个概念,然而要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就要清楚地掌握大学生的理财需求。
大学生对理财能力的重视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对理财能力的需求较大。有15%的人认为理财是一种生活必需的技能,73%的人认为理财的作用很大,仅有6%的人认为作用不大,6%的人认为无所谓。
另外,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一些大学生已经有了相对明确的未来理财规划,他们的理财需求较为明朗。他们表示,建立家庭账户体系,实现家庭现金管理是理财能力的一种体验。而对外投资理财要考虑到理财产品的风险度和自身的承受程度,合理规划资产配置,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和投资方法。
三、对大学生消费和理财中出现的问题的综合分析
经调查分析,从整体上看,大学生消费比较理性,但也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攀比心理、冲动消费、他人引导等。
(一)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问题反映
1.消费差异性的体现。在此次社会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群体中不同学生的消费观念也不尽相同。在大学生月总消费量的统计中我们发现,76%的学生消费水平在800~1500元,仅有2%的学生每月消费在2500元以上,由此可见,大学生普遍能够理性消费,消费观念也比较正常,盲目攀比,追求奢华的现象只是个别存在。另外,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农村和城镇群体中。这一现象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平衡。
2.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也比较大。大学生普遍能理智消费,其在消费中各项支出分配为59%用于食品开支,13%用于通讯网络,18%用于休闲文娱,10%教育学习。由此可见,大学生消费分配比较合理,大部分的消费用于食品支出。同时,相对于近几年来的消费结构,大学生在休闲文娱方面的支出正逐年增加,这也体现出大学生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由此体现出大学生消费心理较为积极,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存在较少。
(二)大学生的理财观念的问题反映
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特殊,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大学生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和理财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我们首先对大学生可支配费用进行调查并整理如下数据:91%的大学生表示对可支配费用的结余不满意,一般大学生的可支配收入只占全部生活费的6%左右。
其中,我们也对大学生如何理财进行了问卷调查,有93%的同学基本局限于将生活费活期存入银行,只有6%同学进行了理财投资。由此我们发现大学生理财存在如下问题:
1.理财观念薄弱。家庭或者是奖学金、助学金的资助是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生活费得来源,生活费的用途也普遍局限于把将钱存入银行,支付生活费的开销。不但花钱没有计划,甚至有的大学生奢侈浪费,缺乏创造财富和运用财富的观念,不能够深刻了解理财产品。因此,他们的理财意识相当匮乏,甚至可以说并不具备应有的理财观念。还有同学认为理财就是炒股,基金,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风险过大,这些都是对理财的误区。
当前社会上存在着许多不正确的理财观念和理财行为,比如前两年很热的存高息问题,即使投资者知道这其中的风险,但由于高额利息的诱惑,很多投资者愿意参与这种民间借贷,从亲戚朋友中间借钱,有的投资者甚至出卖自己唯一的住房,一旦中间出现问题,投资者不仅仅连利息都收不回来,甚至会导致血本无归的后果,这些不正确的理财观念和行为同样也引起了大学生个人投资理财方面的诸多问题。孙凌霞与宫永建(2008)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理财观念和理财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他们得出影响大学生投资理财观念的因素有所不同,首先是来自父母的影响占据了较大的影响,其次是身边的朋友,然而学校教育的影响程度较低。任咏梅、王文青和王五祥(2009)对大学生消费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大学生无节制消费并且没有良好的消费计划,这些主要是由于大学生自身不合理消费的内部原因和家庭、社会的影响等外部原因造成的。郑述剑和陈钰(2012)通过大学生消费特征和问题的分析中指出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都要加强对学生理财能力的教育。而本文以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财经类与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投资理财的现状与问题,并分析了问题的原因。
2调查问卷说明和结果分析
21调查问卷说明
文章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河南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在所调查的对象中,大学生有大一至大五年级的在校生,其中男生68人,女生62人,男女比例接近1∶1。同时也把在校大学生的专业分为了财经类、文学类、医学类、理工类、艺术类等专业,其中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有78人,所占60%,而非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有52人,占40%。此次共发放130份问卷,回收了130份,有效率为100%。
此次调查是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个人收支消费结构和个人理财情况的调查。个人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和家庭背景等个人基本的信息;个人收支消费结构主要包括个人的收入情况、支出情况和消费结构;个人理财情况的调查主要是对投资理财意识、理财知识和理财行为方式的调查。问卷共有15个问题,包括9个单选题,6个多选题,分别对在校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家庭背景、主要收入、主要支出、消费结构、投资理财知识和行为方式的了解情况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22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1)主要收入情况。问卷调查显示了大学生生活费来源较少。他们的来源主要有父母提供、在校兼职、在校所得的奖学金或助学金,其中父母提供占79%,而有一小部分同学是通过在校兼职获得,所占比例是10%,另外大学生也通过在校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获得,但占的比例极少,只有7%,这充分表明了大学生在经济方面的不独立,大部分学生是依赖父母。在问卷调查中,大学生在校的月生活费用在500~800元的占30%,月生活费在800~1000元的占40%,1000~1500元的占15%,500元以下的占10%,而1500元以上的占5%,从大学生的月生活费用来说明他们的收入来源少,自身的生活费资金也比较稳定。
(2)主要开支情况。从调查对象的生活开支方面来看,他们用钱没有太多的计划,一般是用于基本的开支。在调查是否有记账的习惯上,无论是财经类大学生还是非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只有很少学生有记账的习惯,只占20%,而没有记账习惯或者是偶尔记账的却占80%。在调查如果有生活费剩余的情况下,有投资理财意识的只占30%,而剩余的都用于基本日常消费,因此他们的日常消费多为无计划消费。
(3)消费结构情况。在主要的开支方面的调查中,表明了他们的消费结构不是很合理。问卷调查中显示出,学生的日常伙食费用最多,在服装饰品、交流通信上占了很大一部分,而在学习用品、休闲娱乐和其他方面比例较小。由此可见,大学生更多的是关注时尚性消费,很少关注投资性的消费,这也表明大学生并不趋于投资性消费需求。
(4)投资理财知识的了解情况。调查显示,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理财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上明显要比非经管专业的学生掌握的知识要多,他们获取投资理财知识的途径也更为广泛,这主要与他们在学校中所学到的专业有关。在获取相关理财知识方面的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平时都是根据电视网络以及相关的书籍报纸来获得,而在高校课堂上,这种专业知识课程在非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中却很少涉及。在经管类专业课堂上,他们通过学习财务管理、证券投资、金融市场等课程来获取理财知识。这也表明非经管类专业的大学生在高校中大部分是很少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来获得相关的投资理财的知识。但是在调查大学生的日常投资行为时,很多财经类和非财经类的学生大都是选择余额宝的理财方式来投资理财,而更多专业性的理财产品却很少涉及,比如债券、基金、股票和保险,这种更专业性的理财产品很少作为学生的选择。在调查认为最好的理财方式的时候,学生选择余额宝这种理财产品的仍然有较大的比例,占46%,而选择基金、股票和保险这种更为专业性的理财产品才分别为15%、11%和12%。这些也充分表明了大学生投资理财暴露出的许多问题,投资理财意识缺乏,理财产品选择单一,又加上在校期间也很少学习投资理财知识,没有掌握科学理财的方法和技能。
3大学生投资理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消费无计划,理财意识淡薄
很多在校大学生在消费上没有计划、比较随意,他们在学校的日常的消费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记账习惯,这导致他们在消费中不懂得如何合理消费,没有养成良好的理财意识和习惯。现在大学生更多追求的是盲目、攀比消费,不注重投资性消费,不良的消费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理财意识,大学生自身无法做到合理安排,加上本身就缺乏理?意识,所以大学生很难在实践中进行投资理财。
32理财产品选择单一
很多在校大学生选择的理财产品单一,他们主要集中于余额宝这种理财方式,因为余额宝类似于银行活期存款,而又比银行活期拥有较高的收益,从而得到了大学生的偏好,因此大学生大部分都选择这种理财方式。而股票、基金和期货等理财产品较少地被大学生作为投资理财选择的对象,由于这些理财产品更多需要专业的理财知识和技能,再根据大学生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来说,股票这些理财产品的风险相对其他理财产品来说比较大,也超出了大学生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因此比较适合大学生个人的理财产品也比较少。
33缺乏专业的投资理财知识和技能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得出,非财经类专业与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因为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理财知识的不同,使得非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缺乏理财知识上的教育和指导。但是即使是经管类专业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理财知识的教育,他们在专业理财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仍然有许多欠缺的,高校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时很少采用具体的投资理财案例来教导学生获得知识,学生在课堂上也并没有学习过多的专业知识,而在学校中,大学生也没有过多地参加理财活动,比如理财知识交流、模拟炒股等,因此学生的专业投资理财知识仍然是缺乏的。
4大学生投资理财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今大学生在家庭里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也是过分溺爱,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没有让自己的孩子来分担,对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无限支持给予,因此许多大学生从小也?]有树立良好的金钱观念和消费习惯。加上在他们小的时候,父母缺乏对他们进行理财能力方面的培养,因此他们也没有养成良好的理财观念。父母和学生之间在这些方面是缺乏交流与沟通的,父母应该和孩子积极沟通交流,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正确消费,合理进行投资理财。
42学校教育的影响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投资理财教育的缺失是一个重要因素,一直以来学校都是重视对学生的应试教育,而缺乏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育。现在许多大学课堂大部分没有设立投资理财的相关课程,也没有在课外进行有关投资理财的知识实践,只有部分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们在课堂上涉及部分理财知识的教育,但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言,在现实理财操作中,这些具体的理财措施却很难做到。此外,大学里的各种各样的社团,如“理财协会”“金融保险协会”等,它们在此过程中未发挥出指导大学生学习理财知识的作用,也并没有开展相关的理财知识的实践活动。因此大学教育中投资理财知识教育的缺乏,也使大学生的理财知识和理财能力受到了限制。
43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人的传统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受到了影响,同样也影响着大学生的金钱观念和消费理财意识。一方面大学生的消费领域中也存在不良的消费行为,他们很难合理地进行理财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投资理财产品市场的迅速发展,而投资理财市场上符合大学生理财需求的理财产品十分有限,这也导致大学生投资理财出现了很多问题。
44大学生个人主观原因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习惯和思维方式的误区也阻碍了他们的理财能力,当代大学生主要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首先,大学生的收入资金本身就有确定性,调查得出大学生大部分的收入都是来源于自己的父母,他们自己却很少有资金收入。其次,大学生在生活花费方面上的随意性,根据大学生开支方面的调查分析中表明,他们并没有趋向于投资性消费,而更多的是进行时尚性消费。最后,大学生投资理财的非专业性,在调查大学生进行过哪些理财行为中,大部分学生选择余额宝进行理财,而较为专业性的理财产品,如股票、债券和基金等理财产品并不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