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改革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高职语文教学 课程改革 实践性教学
高职语文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实践性教学趋势日益明朗,这种改革的思路与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相一致,也是高职语文自身发展的使然和课程改革的必然出路。
一、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今天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办学体制的地方性四个方面。
高职教育的性质是职业教育,强调素质教育。高职生毕业之后要就业应聘,语言是频繁使用的工具,没有较高的语文素质就不能适应现实发展需要,即使过硬的专业素质尚需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奏效。目前,高职学科课程改革相当活跃,其基本趋势是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增加实践课(减少理论课时),提高实践效率。高职语文作为其中的一个学科,只有进入这种状态才能与之适应。语文教师要在实践方面多下工夫,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就高职语文而言,它不仅要培养学生“能说能写”的本领,而且要把这种能力延及工作、生活、学习、交往的方方面面。
二、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的特征
1.突出口语训练,注重能力培养。
语文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种能力。语文基础知识在中学阶段已经完成,进入职业院校后,重点应放在知识的运用上,即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使语文能力在立德树人、求职就业甚至创业方面发挥作用。
2.使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
教材是教学之本,犹如演戏,首先要有好的剧本。现行教材的特点是以讲读为主,以教师为主,以课堂为主,相关的实践内容十分匮乏。即使有些零星的内容,也仅限于知识的范畴,不能打破“书本――课堂――闭卷考试”的禁锢,不便于大面积的实践性操作。因此,改革高职语文课程,当务之急是编写易于操作的“听、写、读、说、做”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注重实用性,可按“说”、“读”、“写”分册而编。
宏观上,“说――读――写”除介绍有关理论知识外,还应将各种实践形式囊括,交互运用。如“说”的形式就有独白、交谈,“读”有阅读、诵读、速读。“读”与“说”同属动口,但“读”有“读物”,“说”可有可无。“写”的形式因文体不同,种类就更多。
微观上,可按基本知识、范例、技能实践三个层次构建教学单元,并按单元组织施教。在知识、范例、技能实践三个教学要素中,应突出知识的全面系统、范例的典型通俗、技能实践的易于操作。
某些语文教师主张把高职语文教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阅读篇,另一部分是训练篇,包括口语训练和写作训练。训练篇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口语训练应从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使用简洁、明确、得体的口头语言。
3.探索高职“语文大课堂”的教学模式。
随着高职专业教学计划的进一步优化,教材量大与教时减少的矛盾将日益加剧。完全依赖有限的课堂教学,根本无法实现教育目标,出路就是把有限的小课堂变成语文大课堂,把“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使课内与课外、生活与学习、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时事、处处都是学习训练的“语文大课堂”。
4.运用教育技术使语文教学立体化和形象性。
千百年来,语文教学给人的印象就是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这种单调而平面式的教学手段使语文课令人生厌,教师形象受损,魅力丧失。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特有的实习实训基地设施较多,设备较好,现代电化教学仪器基本齐全的资源,使高职语文走向立体化――讲、做、观、访、说、演、写、编成为现实,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一讲主宰天下”的格局。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像制品、互联网直播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其高效地服务于高职“大语文”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掌握一些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的基本方法,并利用多媒体声、光、色的直观效果和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吸引学生,并通过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引导学生,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大语文”的兴趣。例如,可以把学校广播室、闭路电视、电教室、语音室等开放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办“广播”和“电视”节目,把课堂搬上喇叭和屏幕,既增强学生“说、写”的实践能力,又活跃校园氛围。
三、课程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突出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并不意味着要淡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八字宪法”,是语文实践的基础和工具。突出实践性教学是为了促进知识的运用。可以说,突出实践性教学与加强基础知识是相辅相成的,互为需要的。
其次,突出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要求语文教师有过硬的实践本领。“严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打铁先得本身硬”,都说明了教师实践本领在教学中的特殊作用。比如,要求学生写好作文,教师自己要写得好;要求学生会说,教师要会说,这样才能令学生心服。
再次,突出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中心内容之一。改革愈是深入,牵动的方面就愈广,遇到的问题就愈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就愈必不可少。领导支持,课程改革就能顺利进行,即使出现曲折,也能勇往直前。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必须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突出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是高职语文适应和满足上述现实需要的根本途径。广大高职语文教师应抓住当前课程改革的大好契机,看准目标,勇于改革,勤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高职特色的语文教学理论,开创高职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王亿香,王桂华,王圣文,尤东升.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探索[J].上海机电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0(9).
[2]张云霞.关于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12).
每一种课程模式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的专业可能采用不同的课程模式,而同一专业也并非要完全采用同一课程模式。将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公共知识进行归纳,让学生系统学习,构建一个“专业知识支撑平台上的工作过程能力培养”的系统化课程模式将成为许多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方向。
2课程改革关注中高职衔接
十报告对职业教育突出强调“现代”二字,强调职业教育是一个体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3年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着力打通和拓宽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发展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因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加关注中高职教育的衔接。
3课程开发注重开放性
课程开发的开放性是指课程开发应从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吸取新的养分,不断拓展课程的社会功能,使之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开放性,仅仅靠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的研讨会,提提意见和建议,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行、政、企、校共同成立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和职教集团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更新课程内容,引入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专业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适应国际竞争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课程开发的必然趋势。
4课程资源注重共享性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共享”的精神,实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结合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公共平台建设和职业教育公共平台建设等项目的推进,全国拉开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和优秀网络课程建设的序幕,课程资源注重共享性。
5课程教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本质;课程结构;课程质量
中图分类号 G7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5-0026-06
新世纪以来,在国家不断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中职课程也在改革中前行。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时代课题摆在面前,对中职课程提出新的挑战。在新的历史发展关头,非常有必要全面梳理新世纪以来我国中职课程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难题,为未来中职课程改革导航。
一、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就
(一)课程本质观的深化与突破
课程本质观是一切课程改革活动的根本逻辑,对职业教育课程本质的认识是在实践中逐渐丰富和深化的。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正处于两种课程模式转换的重要阶段,即从传统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转向以任务引领型课程(或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阶段”[1]。这实质上反映出我国中职课程本质观的一种变化和转型。目前,对于中职课程本质的认识日益深刻和多元,逐渐打破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传统学科课程本质观,形成了“能力本位说”、“工作过程说”、“实践导向说”等观点,超越了过去单一的学科(学术)体系课程本质观,其主要特征是将中职课程按照完成一项任务或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来描述,把中职课程视作一个职业岗位上的工作过程,突出中职课程的实践属性。在具体的课程操作领域,重视中职课程与行业、企业、职业和工作的密切联系,按照工作逻辑组织课程,将最新技术工艺融入课程,采取工作流程实施课程。这些充分体现出课程本质观的深化和突破。
(二)课程标准建设得到重视并逐步启动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课程标准建设在中职课程改革和实施中的重要意义。《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明确规定,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根据新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面向国家产业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民族特色产业等,开发500个专业课程标准(大纲)。截至2008年,教育部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开发制定了82个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4门德育课、23种文化基础课和工程类公共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统一供中专、职高、成人中专学校使用,从而有效整合了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目前,上海市已开发出近50个专业课程标准,大连市已开发出语文、数学、德育、体育与健康等文化基础类课程的课程标准。再如,河南省在教育厅的组织安排下,由省工业科技学校牵头制定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的工作顺利完成,为全省中职学校开展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汽车专业教学质量,培养现代新型汽车专业人才提供了重要依据。2014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共涉及14个专业类的95个专业教学标准,作为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将有助于推动中职课改。
(三)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目标取向
“以就业为导向”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课程目标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综合考虑学生需要、社会需要和职业需要,确立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课程目标取向,形成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一体的能力目标结构,不仅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还特别强调学生就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道德、合作精神、团队精神、环保意识、健康心理和文明举止等方面的素养。如省域课改中,浙江省在2008年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类型为主的中职课程新模式,确立以核心技能培养为课程改革主旨、以核心课程开发为专业教材建设主体、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课程改革重点的改革思路。公共课程着眼于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为后继专业课程教学服务,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核心课程突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原则上每个专业确定5种左右核心技能,设置5~8门核心课程;教学项目努力为专业教学与岗位工作任务有效衔接服务,根据不同专业,每个专业设计70~100个“教学项目”。这一课程新模式以促进学生岗位就业能力为本位。
(四)以工作过程为逻辑进行课程内容组织
中职课程内容的选择是立足于学科体系还是工作过程?中职课程内容的组织是立足于文本中心还是行动中心?目前,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正努力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走向行动导向,以实际生产实践过程为逻辑主线,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形成以实践行动为主导的课程内容体系,呈现出以工作知识、工作过程、技术知识、职业标准、职业知识、行业企业多种视角来确定与分析中职课程内容的趋势。特别是将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引入,从企业的生产过程或实际工作岗位中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将其转化为具有学习价值的教学内容,形成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如对文化基础课程内容的改革,突出就业为导向,努力实现文化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有的学校烹饪专业将《语文》课程改造为《烹饪语文》,或有的学校直接在原有《语文》课程中加入专业元素,改为《应用语文》。此外,课程组织结构从传统单一的“三段式课程结构”发展为多元化的课程结构,如“宽基础活模块”课程结构、学习领域课程结构、阶梯课程结构。如有的学校以典型职业活动确定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按照企业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整合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构建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拓展课程+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
(五)形成多元化的课程开发模式
一方面是继续引介国外先进课程开发理论,如引入德国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另一方面是不断探索本土的课程开发模式,如探索项目课程开发模式。有研究者提出,目前我国形成了基于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开发、基于综合能力的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基于实践导向的课程开发和基于工作任务的模块式课程开发模式[2]。这些课程开发模式努力打破“三段式”(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课程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整合、工作与学习融合、行动与学术结合的发展思路,形成多元化的课程模式。这些模式的共同特点是: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作为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体现了“能力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不同程度上都运用DACUM或类似的课程开发方法。
(六)出台相关课程政策提高课程质量
为推动课程改革、保障课程质量,国家和地方层面均出台了相关课程政策。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2010 年,教育部出台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 年)》中再次明确,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式,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变化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0年3月,成立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推进教育部门与行业、企业教产合作,学校与企业一体化建设。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建立新的课程和教材体系。全指委成为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成立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2011 年1月12日,教育部批复了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加工与实训》等 11 种机械类中职国家规划新教材的立项申请。推动了中职教材建设品质和质量的提升。地方层面上,广州市2008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就进一步深化中职课改提出意见。北京市2009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特别强调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实施、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深化课程改革。
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难题
(一)课程目标的内在价值亟需关注
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力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端产品为主向高端产品为主转变。这种转变必然带来新的就业岗位、新的就业方向,也对劳动者提出新的要求,企业的工种正由单一工种向复合工种转变,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由此,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要求毕业生具备在某一个岗位就业的竞争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这迫切需要关注中职课程目标的内在价值。虽然中职课程从过去仅仅关注专业知识突破到开始关注职业实践价值,但这些仍然属于课程的外在价值,而对于人内在的职业情感、职业精神、职业态度、职业文化涵养等方面的价值有待深入关注。面对工作中所出现的“会操作、不会合作”,“有技术、缺涵养”等现象,中职课程面临着内在价值发展的挑战。当前,摆在中职课程面前的重要问题是,课程如何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如何能发展个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如何使学生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体现人生的价值?这实质上是呼唤一种关注内在价值发展、走向人格本位的课程模式。
(二)课程内容滞后于生产技术
调研发现,很多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使用统编教材,虽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努力增加了部分新内容,但整体上看来仍然存在课程内容陈旧、未能及时更新、难以适应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问题。企业方也反映毕业生所学的课程内容滞后于企业生产实践,课程内容不能及时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新规范的变化,所学技能落后于市场需求,毕业生抱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到社会上难以应用,或者所学的技术和工艺方法落后于企业生产线所实际应用的技术。然而,教材从编制、出版到使用有一个周期,这就决定了教材内容会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因此,如何实现课程内容及时更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课程结构体系需不断优化
中职课程结构体系中诸门类课程之间关系仍需不断优化。一是课程整体结构体系能否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实质上是课程结构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关系问题。二是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关系不大,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程学习兴趣不足。三是如何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有机整合问题。四是校内课程学习与校外实习如何有机整合。五是课程结构体系如何既能够体现出平面上的完整和协调,如能够体现出动态的发展阶段性?即如何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人才的职业成长规律,按照能力发展阶段来确认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课程结构体系。总之,中职课程结构体系面临如下难题:课程结构体系如何满足学生就业、升学和职业成长的需求,如何将文化基础、德育、职业基础、职业技能、职业拓展、素质拓展等多种性质的课程有机融合,如何将学科课程、技能训练课程、项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多种形态的课程有机统合。
(四)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准备不足
尽管课程理念非常先进,课程开发也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课程实施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如课程实施方式单一,实际操作、练习、实验内容少;重理论轻实践、重教法轻学法、重讲解轻训练;教师教学方法形式单一、呆板,缺乏新颖性,忽视职业教育的实训和实践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这些问题与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准备不足有很大关系。调研发现,中职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关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但不了解新技术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课程内容更新中,与企业生产实践对接的常态化不足;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但是还不能轻车熟路。成功的课改是教师深度参与的过程,因此,如何提升中职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是中职课改亟需解决的难题[3]。
(五)行业企业参与课程的力量需要深度发挥
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有些地方提出要形成行业企业参与的课程开发机制;依托行业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教材,支持开发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但是,绝大多数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的力量没有得到深度发挥。即便是有些企业参与中职课程开发,尽管拥有先进的技术信息,但由于企业人员缺乏必要的课程开发理论与技能,难以将企业要求转化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具体课程,于是形成一方面企业对学校课程的适应性差而不满意,另一方面企业对学校的课程开发又无能为力的尴尬局面,使得行业企业参与中职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难以在课程开发方面实现更深层次合作。
(六)对课程质量评价关注不够
中职课改中存在重视课程开发而轻视课程质量评价的现象。有学者提出,“各职业院校都在搞新课程开发,但对课程如何评价没有通盘的考虑和安排,更没有对课程评价进行专门组织和规划。缺乏一个对整个课程开发过程的整体反思环节。”[4]课程评价不是仅仅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现实中人们往往将课程评价窄化为学生评价,课程评价实质上是一种对课程本身的诊断。所开发的课程到底如何合理地评价?由谁来评价诊断?企业对课程的满意度如何?这些问题尚未得到全面关注。“如何通过适切的课程评价随时诊断课程设计和实施中的问题,及时修正课程,从而保证职教课程改革顺利进行,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5]
三、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研制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对接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建设将会成为中职课改的一项长期工作。实现中职课程与职业工作岗位需求相适应,需要研制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对接的课程标准。职业核心技能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属于国家确立的主导性、稳定性课程,应由政府组织统一研制课程标准;对于具有行业特色、区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专业课程,可以由行业、地方和学校根据专业岗位、人才需求、职业资格等要求制定课程标准。充分考虑中职学校课程的特殊性,区别中职课程标准与普通教育课程标准和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符合中职特点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研制的主体要多元化,不能仅局限在学校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方面,应将行业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学生和课程专家等多方面力量纳入。
(二)走向全人格的中职课程目标
中职课程目标应走向全人格本位,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素养统一于健全职业人格之中。有研究者主张,“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取向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这里的职业素养是指一个人在职业方面的专业素养和一般素养的总和,包括一个人在职业认知、职业能力、职业适应、职业发展以及职业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素质和教养,其渗透在人的内在认知与外在行为中,涵盖人的知、情、意、行整个心理结构。”[6]一方面,职业教育以某一技术或职业岗位(岗位群) 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因此专业课程目标的开发应该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相应等级能力要求准确定位,以某一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为依据,实施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开发也应该兼顾学生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素质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和人才资源,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作用,使其全过程深度参与和具体指导对行业企业调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改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和项目教材开发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等工作。
(三)构建完整的课程结构体系
建立“以强化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中职课程结构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把从业所需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要素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完整的立体式课程结构体系。因此,要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既强调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应朝着整合化的方向发展。一是体现为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即如何将基本知识、单项技能和岗位生产技能整合起来,开发大量的综合实训课程。二是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在整体上适应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三是将职业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课程体系之中。例如目前出现一种依据职业发展阶段构建课程结构体系的趋势,如广州高级技工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结构框架为:职业认知阶段课程(主要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职业培养阶段课程(主要为专业核心课程)、职业实践阶段课程(主要为拓展课程和顶岗实习)。
(四)优化课程实施条件
一是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除要求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实践丰富的生产实践知识及精湛的职业技能。因此需要有计划地派遣教师赴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及时了解掌握职业发展趋势和最新生产工艺。二是教学场所由传统的单一理论传授功能的专业学术教室,即讲授性、报告性的理论课堂,向多功能一体化的生产性教学基地,即兼有理论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的生产性教学基地转换。同时需要配备先进完整的相关教学资源,如企业相关资料、技术支持库、仿真模拟软件等资源的开发、建设。
(五)以校本课程开发深化专业课程特色
以校本课程开发深化专业课程特色、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可采取以下四种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策略:一是文化策略。以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抓手。如汽车文化与汽车专业校本课程开发,民族文化与民族工艺设计校本课程开发,海洋文化与海洋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二是优势策略。重在发掘和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如名师、技能大师的教师优势;技能大赛获奖的竞赛优势。三是职业策略。依托职业标准,以职业发展新动态为突破口开发校本课程。从职业需求出发,针对现有课程的不足,开发满足职业需求的课程。四是服务策略。文化基础课程为专业学习服务,增强文化基础课程的适应性。
摘 要 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大学体育领域研究与工作经验,在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阅读与研究基础上,结合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时代背景,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及其今后的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不断提升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总体质量。
关键词 体育课程改革 发展趋势 大学校园 对策 建议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在此基础上,我国国内现有的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在政治、文化、社会与法律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变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居民的现有生活水平与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并且其主要需求方向、内容与其所持有的价值观念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已经从对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逐渐上升到了对精神、文化以及个人素质提升的追求。而对于这些方面的满足,主要是通过教育以及文化宣传来提升。为此,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中国教育也变得尤为重视,并且不断在国内开展了一波又一波的教育课程改革热潮。教育对于中国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为重要,其能够通过影响一个人的思维、价值观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与意识,并且能够带来一个人各方面素质的提升。为此,作者在本文当中将结合当前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对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展开研究,为中国居民整体素质提升,各行业的不同层次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
二、大学体育教育对大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
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知识与文化的重要基地,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与社会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又不完全等同于社会,而是一种简化的社会形式。大学生所处的年龄使其处于了当前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价值观、思维模式等诸多方面已经趋于逐渐的完善。大学体育教育是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大学教育中发挥着塑造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体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工作压力之下依旧保持健康、活跃的身心,从而使其能够在这一素质基础下,保持更好的面貌与心态从事大学课程的学习以及进入社会后的工作。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提升大学体育教育具备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走入社会,成就今后人生的重要支持。
三、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不重视体育教学的发展
当代我国高校对于体育教学存在不重视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1.体育教学开展形式单一、内容简单。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已经开始采用选项课程的模式来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度。但是,现有选项课程存在着内容相同,仅仅在上课时间与教师选择方面存在简单不同,从而使选项课程的开设缺乏真实作用;2.高校现有体育运动器材、设备等更新不足、维护欠缺。我国高校为响应国家要求和申请办学资质,都为体育课程的开设设置了专业的器材与运动设备。但是,却存在着管理不善,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导致了现有器材、设备损坏后缺乏维修,导致其使用率较低的现状。
(二)我国高校专业教育人才的缺失
由于我国高校对于体育教学不重视,从而也引发了当前高校专业教师人才缺乏的现状。大多数从事体育课程专业教学教师仅仅拥有纸质文凭,而并不拥有相关项目运动比赛经验,从而使大学体育教学沦为补充、功能等应试教育的范畴,大大减少了体育课程开展的重要实践意义。
四、基于大学生体育课程改革的些许对策与建议
(一)开发多元化教学内容、形式,提升对大学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
大学教育对于中国现代教育而言,其既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又在其中占有关键的地位。大学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有着很大的区别,其在方法、内容以及培养目标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特征。但是,在上文分析中作者提到当前我国高校对于体育课程教学不重视事实的存在。为此,作者认为要想提升我国大学体育教学,首先要从态度上给予重视。另外,还需要对现有选项课程给予完善,开发多元化的、与时俱进的课程开展形式,不应当局限于校园内课程的开设,还应当更加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开展拓展模式的体育课程建设。并且对于现有体育运动器材以及设备的维护与更新也要给予积极的重视,其是构建与提升现有及未来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关键基础。
(二)提升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人才队伍培养与完善
高校体育教学人才队伍的建设也十分关键。缺乏拥有实战与实践经验的教师团队,将使我国体育教学延续应试教育的模式。为了扭转应试教育的思维,开发多元化的体育课程,就必须充分发挥人才的功能性作用,组建一支具有专业化水平与从业经验的教师团队。为此,我国高校可以选择聘任的方式,从当地或国家队伍中聘请校外职业运动员担任教师。除此之外,我国高校还应当积极组织教师开发多元化课程,定期开展研讨会议,以便能够坚持以学生为主角的体育教学,使当代体育课程教学在大学教育中发展更加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大学体育教育是当代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补充。但是,由于受到了多年素质教育的影响,从而使当前以及未来我国体育教学都面临着如下两个问题:第一,我国高校不重视体育教学的发展;第二,高校专业教育人才的缺失。为此,作者提出了两点改革意见:(一)开发多元化教学内容、形式,提升对大学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二)提升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人才队伍培养与完善。通过上述对策与建议的提出,以期不断完善我国当代体育教学,促进大学体育教育的未来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09-02
进入21世纪,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在"健康第一"的思想、"素质教育"的思想及"终身体育"的思想指引下,特别在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与实施以来,在全国普通高校掀起了体育课程新一轮改革的热潮,出现了多种模式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形式,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已成为高校体育领域最为关注的论题。本文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问题入手,结合相关文件的具体要求以及当前吉林省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现状,探讨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发展变化,努力探索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并为之建言献策。
1.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
1.1纲要实施情况。通过调查,针对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得出有8.3%的高校已经根据《刚要》完全实施了体育课程改革;有58.3%的高校根据《刚要》部分实施了体育课程改革;有33.4%的高校并没有实施大纲来完成体育课改。访谈过程中,根据专家、教师的总结,分析出普通高校在落实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主要在于:(1)各高校对"纲要"的意见和精神处在探讨与研究的过程中,正在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计划;(2)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师资结构、场地器材等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3)就具体教学目标而言,《纲要》一方面提出的是教育创新和改革不断出现和扩大,另一方面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体系。而已实施了新《纲要》的部分学校,其教学内容、学习的结果性目标较以前无明显变化。
1.2体育课程设置及选项课开设现状。吉林省普通高校分别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了体育基础课、体育选项课,三、四年级较少有选修课, 大部分学校不开设体育课。24所高校的体育选项课内容所占比例各不相同,但概括起来大体可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足球、篮球、排球、武术、健美操、田径,这些项目的开课率在95%以上;第二层次为乒乓球、体育舞蹈、健美,这些项目在高校开课率为38.9%;第三层次为网球、羽毛球、游泳、形体、定向运动,这些项目的开课率为12.1%。由此可见,一些传统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占较大比重。
同时,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发现,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轮滑、形体、攀岩、定向运动等新兴的潮流运动项目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有63.3%的学生在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中选择此类项目。但是据调查,在吉林省众多高校中,开设这些大学生比较喜欢、适合大学生发展具有教育意义的项目只有少数高校开设,反映出开设的选项课与学生喜爱的项目存在很大差异。其原因是吉林省通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结构极不平衡,据调查有60%的体育教师专业集中在篮、排、足、田径这些传统性项目中,而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台球、轮滑、体育舞蹈等专业教师较少,这种状况已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体育知识、健身方法多样化、娱乐化、兴趣化要求。因此,学生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来选择体育课,不能适应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的要求,从体育选项课的层面上看,选项少,内容单一,不能结合当下大学生的需求。
从另一方面了解的情况看,部分高校虽然实施了按兴趣选项分班,但没有再按素质水平的高低继续进行分班,由于他们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按统一的教学进度和统一考评标准进行,使得优生得不到优教,差生得不到补教,也同样影响了部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1.3教学评价体系。目前, 吉林省高校体育评价内容的方法, 应试教育的痕迹仍十分突出, 考什么, 学什么、练什么,表现为过分强调客观化和量化评价。方式上采用绝对式评价, 也就是上课老师教什么,期末考试就考什么,这种按照竞技运动项目的标准一味地用" 高度、远度、时间" 等统一指标去组织教学效果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本体差异性,将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磨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必须对现行的体育评价和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分析原因:主要是忽视了育人为本教育的根本要求, 致使我们在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的具体操作中偏离了教育目的。
1.4场馆设施条件。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主要集中在田经、三大球项目上,而学生比较喜爱的运动项目的场地很少或没有,所以目前各高校急需增加学生喜欢的运动场地及体育环境设施的建设,本次抽查的24所普通高校中体育馆有12个,而塑胶田经场只有7块,远远落后于吉林省普通中学,而体育场馆管理不力,周六、周日空置率比较高,也是导致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少的原因之一。
2.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四大能力,指引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初步构想,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不再一味强调"学科"、"学问"、"卓越性",取而代之的是"人性"、"个性"、"自我实现"、"文化知识基础"、"完整的人格"。当今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强化课程的理性化、人性化与开放性的研究;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性课程;重视发展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加强课程的多元整合;转变课程的设计方式。
2.1育身与育人相结合。学校体育教学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身体表现能力,挖掘和发挥学生自身内在的潜力,提高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因此,教师在注重学生实际情况下应该有计划、有目的选择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按照学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体质、技术水平和可接受能力,经过实践探索,逐步建立起适合学生体质,完善学生身心发展的快乐型体育教学内容体系。
2.2体育课程要具有理性、开放性、人文性。随着社会与时代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的人生观与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对于体育的要求更加现实,体育课程的设置应随着社会体育的不断变化以及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发展需要而做出调整。开放性的体育课程是其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体育课程中客观存在的先进社会学理论正是实现体育课程理性化、开放性最终目标构建与支撑的基础。通过体育课程改革不断的理想化、开放化、人文化,更加能够体现体育在"育人为本"这一方面的体现。体育教育是体现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体育课程内容应特别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注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2.3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体系。中国的改革开放加速了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先进的体育思想频频引进中国,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大学生更渴望能接受自身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调查显示,健身、休闲、兴趣等为主的多样化的课余体育活动己成为当前大学生追求的时尚,他们把学校体育看成是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桥梁。他们己不能满足体育课上所教的知识,希望吸收更多的体育理论和实践知识,他们不仅想做一个体育的受益者,更想在走向社会后做一个社会体育的指导者,学校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已经满足了学生这一要求。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也缓解了群体与竞赛脱节和参赛面过小的问题,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余暇生活。
3.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实施
3.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优势,为培养应用性人才服务。以体育学科特点和学生认识规律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突出健康目的,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的全面发展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3.2落实"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教育目标中的" 育人为本" 就是要真正体现出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 结合当下大学生对于体育的需求,建立适合当下吉林省大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体育课程体系。摒弃传统注重学生技术技能学习的目标,从学生个体发展着想,结合社会发展需要,顺应体育发展的新路线,注重培养学生个体在素质方面的全面提高。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体育观念。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应当是" 授之以渔" , 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自我锻炼能力。做到"育人"为最高目标," 终身体育'"为主线, "育体育心"为基本点,三者紧密结合。
3.3科学确立体育教学目标,推进素质教育。传统体育教学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通过体育达标测试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新课程改革要使体育教学目标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利用体育技能的特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银炼的理论与方法,为终身体育服务。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通过运动竞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能力。利用体育运动项目本身特点,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能力。新课程体育教学目标应使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4优化体育课程体系,培养创新能力。改革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推进终身体育教育。新课程体现多元化的教学内容,突出健康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科学性与适应性。课程设置应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和个性要求,强调运动兴趣和能力的增强,培养正确的体育与健康价值观,强调内容的可持续性,为增强学生体质和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以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建立以强身育人、发展个性、增强体育意识、培养体育能力,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必须加大体育课程改革的力度。普通高校体育要创新,最佳的选择方案只能从课程的改革中挖掘潜力,从课程的集成和重组中创新。改变过去过分注重体育学科本身系统的传统观念和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编,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必修教学与选修教学,各种体育俱乐部和各类竞赛等,多渠道多层次加强推进创新教育,力求形成有序的、规范灵活的体育创新教育体系,既有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基本要求,也有发挥其优势与特点的培养方案,使创新教育真正落实在体育教学之中。
4.结束语
总之,吉林省各高校要充分领会教育部颁布了新的《纲要》精神,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实事求是地贯彻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制定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案,避免形式主义,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才能把目标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曲宗湖.试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与构思[J].体育科学1998,(4)
[2]王临芳.关于体育课程改革问题的几点思考[J].体育科学研,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