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学科教学的理解

对学科教学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学科教学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学科教学的理解

对学科教学的理解范文第1篇

作为语文学科来讲,那就是要创建充满活力而富有实效的语文课程。围绕这个主题,从教材整合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着手,来进行我们的语文教学。

一、关于语文课程整合:

1、跨学科整合:

每一册教材有针对性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单元与品生、品社课、科学课、信息技术课音乐课、美术课等进行跨学科整合。

2、教材整合方法与侧重点:

(1)一――三年级原则上不进行大的整合,但各有侧重点:

一年级:拼音、写字

二年级: 大量识字、海量阅读

三年级:单元主题整合、读写结合

(2)四――六年级进行教材的整合、拓展:

本册书中单元或课文的整合,同时拓展北师大版的教材、苏教版的教材以及从其他读物中选取的相关课文。

在教材整合的同时,各年级也有侧重点:

四年级:读写结合

五年级:阅读方法

六年级:习作――打造精品文

(3)五年级下学期和六年级上学期要侧重与中学语文教材的衔接与拓展,包括古诗词、文言文的背诵以及相关名著的阅读。

3、教材整合之后节省出来的时间重点要做好两件事情:

(1)强化训练点

每一节课要解决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课一得”。可以是读写结合的训练点,也可以是阅读方法的训练点。通过课程单元整合逐步强化训练,形成能力。

(2)拓展阅读

包括由课文引出的相关作品或名著;学生自主阅读的书目等,由老师随机安排。最好是一个班级或一个年级在同一时间阅读同一本书。

拓展阅读相关要求:

a每人准备《课外阅读记录卡》,包括日期、书目、页数、阅读时间、家长签字。要求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30分钟(包括在校时间)。

b每周最少一节课作为读书交流会时间,交流讨论读书心得,小组合作完成读书笔记,包括好词佳句好段摘抄、感悟等。

c组织全校性或年级组定期召开读书活动,包括读后感、故事会、讲评书、赛诗会等。

二、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流程

1、语文课堂应该把握两条主线:

通过阅读文本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老师的适时点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阅读能力。

2、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流程:

检查预习,明确任务――阅读文本,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适时点拨,总结提炼――拓展延伸、自主作业

3、小组合作的基本活动及评价形式:

(1)把30个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按性别、综合能力、性格等方面搭配分组,训练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分工完成学习任务。

(2)从讨论、发言、倾听、理解、评价、质疑等方面对各小组进行总体评价。

4、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确定红星海学校的作文教学流程:

读写结合、片断练习――大量阅读、注重积累――联系生活、轻松作文――有效评改、打造精品

对学科教学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音乐学科综合 理解 探究

《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的新理念,并进一步阐述了“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等三大领域。对照以往所有的教学大纲,这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一大突破,是音乐教育理论的新成果。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音乐作为一门美育学科,不仅主体内涵之间、主体与各种艺术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人文、社会学科乃至自然学科都不乏一些关联。这些丰富多彩的关系网络,为音乐的跨学科综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教材,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去寻求各方面的有机联系。

一、音乐教学内部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

音乐教学内容的内部综合是把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相关文化等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各方面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音乐文化知识可以在学生参与的创作、演唱、演奏、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结合着讲解;许多音乐欣赏内容可以通过演唱、演奏来加深体验,加深理解;可以结合唱歌与器乐来进行创作教学,并通过唱歌与演奏来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例如中国民族器乐曲《金蛇狂舞》的欣赏教学。教具准备:鼓、钹、锣、镲等打击乐器实物,学生准备5双筷子。在教学过程中,先用读、拍、筷子等做节奏练习,并用筷子为《金蛇狂舞》的B段音乐伴奏。欣赏完第一遍后提问:这首乐曲是谁写的?怎样的情绪?中国乐曲还是西洋乐曲?你认识乐曲中几件乐器?你能模仿它的演奏姿势吗?……这堂欣赏课将听、奏、演等活动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边听边动,在音乐实践中积极参与、主动欣赏,既培养了音乐审美情趣又了解了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认识了鼓、钹、锣、镲等民族乐器,有效地实现了音乐教学的内部综合。

音乐教学领域内部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沟通、彼此强化的关系。它们的相互沟通,肯定会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机会、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这种教法的教学效果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的综合

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的综合,即是把音乐与舞蹈、戏剧、美术等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音乐与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姊妹艺术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并有着许多相似的特征,如对情绪、情感的表现即是各类艺术共同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音乐与美术的融合是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可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音乐。如在欣赏曲艺音乐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演唱《重整山河待后生》;在欣赏德彪西的《大海》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日本画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或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以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印象派音乐的某些特征;在演唱《青春舞曲》时,可以引导学生跳一跳维吾尔族的民间舞蹈;在欣赏古典主义音乐时,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欧洲古典主义的建筑或雕塑;在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时,可让学生读一读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这一切的综合,都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体验、理解、鉴赏、表现音乐。

正如音乐家埃塞比乌斯说的:有教养的音乐家,能从拉斐尔圣母像得到不少启发;同时,美术家也可以从莫扎特的交响曲中获益良多。从艺术的本质上讲,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只是各自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不同的艺术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方面在审美意蕴、表现手法等方面本来就有许多相通之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各艺术门类本来是源于一家的,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从心理学角度看,“通感”这一心理现象,也使得艺术之间或同一艺术的不同内容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必要和可能。

三、音乐艺术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是指把音乐课程与包括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等在内的与音乐艺术有关的其他非艺术课程适当结合起来教学。音乐与文学关系密切,音乐教学可以与语文教学(诗词、戏剧段落等)沟通;音值、节奏等内容可以与数学课中的数量概念结合讲解;节奏与自然界现象、与人的生理现象,以及人的运动方式有关,教学时可与自然常识课沟通;体育课的广播操、韵律操等与音乐节奏感、旋律感的联系很密切,也能够有效结合;特定的音乐与这种文化产生的民族、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语言语音特点、生活习俗、文化交流等有着密切联系,故音乐课与历史课、地理课的结合也并非困难。

以第三届全国中小学音乐优秀课评比荣获一等奖的《东北好》为例:这堂课之所以精彩,首要的原因是该课体现了浓郁的“黑土地文化”——东北地区民间音乐和风俗的文化风格。从地貌景观、自然风光、特产到人文特色、风土人情,再到文化艺术、音乐、舞蹈……无不渗透着这一方水土、这一地区人民的独特风情。这种由一条音乐艺术与文化艺术主线贯穿,闪烁着多种多样“亮点”(肥沃的黑土地,分明的四季,镜泊湖、长白山等风光,人参、貂皮等特产,火暴的东北人,小品、秧歌、二人转等艺术形式,红绸、扇子、大鼓等演出道具,赵本山、潘长江、巩汉林、高秀敏等演员)的音乐课给人的强烈印象是那种身临其境般的文化感受,令人陶醉,引人遐思,使人憧憬与神往。在这节课中音乐与地理、人文等知识的结合展现得淋漓尽致。

再如对艺术歌曲《春晓》的欣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从欣赏《春晓》图到朗诵《春晓》再去理解诗中的内容和意境,然后欣赏艺术歌曲《春晓》,并体会到歌曲的基本情绪:抒情优美,恬静婉转,略带有感慨感伤,钢琴伴奏渲染了诗意的氛围,歌曲的意境很美。旋律流畅好听,与诗词结合自然贴切。接着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跟着录音小声哼唱。再是各个小组讨论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对诗和音乐的体验。有展示图画、图谱,有用道具模拟自然界万物之声,有朗诵,有唱歌……最后完整欣赏《春晓》,加入学生的创造表演。这堂课是音乐与语文学科的精彩结合。课堂上,学生很开心、很主动,他们感到新鲜和乐趣,体验到音乐是一种享受和创造。对于这种教学形式取得的实际效果,学生们给予了积极的认同和很高的评价。

这种融合式的音乐教学,不仅突出了音乐文化这条主线,有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拓宽了文化视野,丰富了知识,并以艺术化的方式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音乐学科与其他各种学科之间的联系是那样的自然、协调、有机。关键是要杜绝形式综合,追求价值综合,使之合理、自然、得体。

音乐教学的综合是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举措,全新的结合,富有鲜明的改革色彩。因此,在付诸实施、推广过程中,既要大胆实践,又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艺术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是《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提倡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其中“提倡”两字既指明了方向,又没有生硬的指令;既肯定了目标,又考虑到过程,寓意深刻,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思考。

参考文献:

对学科教学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改革;教学创新;演示实验;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一、我们应该深入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特色

物理教学的改革在一步步地深化,那么要求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尤为重要。而三维的课程培养目标是新教材中最突出的体现物理学不仅以其概念、原理和规律揭示了自然界基本运动形式的诸多真理,而且以建立这种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升华和发展了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推动科学的继续进步,与此同时,它的知识和思想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改变着人们的自然观、世界观,奏响人类思想和观念进步的伟大旋律。

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在新教材中对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多地融入了过程与方法,更好地显示了物理规律的探究之路,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旧教材多是教科书编者的“独白”,一部教材在讲解新内容时,能引起学生的期待,就已很好了,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实施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以满足教学的要求。

二、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寻求新颖的教学观念。

1. 教学应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样教学就不仅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2.教学应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流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教学过程应该从重视结论转为重视过程

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示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

4.从关注学科到关注人的发展

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它突出表现为:重认知轻情感;我们只有加快观念的转变、加快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健全的人,才能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兴趣,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三、做好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理解的能力。

教师在物理课堂上演示实验时,并不是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唯一接受实验信息的渠道,让学生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在平时实验演示时,应该有严谨科学的作风与熟练的操作技能,用尊重实验结果的科学精神去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简单的说我们应该做到四个把握:

一是把握实验的时机。

什么时间开始实验,如何与课程相配合,对此要作出适当安排。因为演示实验主要是给学生观察的,对何时看、看多久、怎么看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把握实验的尺度。

演示教具,其本身有一定尺度。但有的教具尺度很小,就有必要把关键部位的尺度放大,让全班级每个同学都能看的清楚。

三是把握实验的主次。

在实验演示中,教师对实验器材逐一介绍和说明,这是必需的。但在说明中,必须把握主次,演示的关键部位和要观察的现象的重点,是否这样做将直接影响到展示的效果。

四是把握实验的效果。

在实验演示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都可以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与兴趣。这样既营造了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同时也扩大了信息反馈交流的容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演示实验的效果。让学生乐在其中。

四、终身学习,补充新知识,提高自我素质

物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

在新形势下,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终身学习内化为自学行为,应该时刻保持学习、反思、发现、探究、创新及总结的态度,力求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工作者,素质教育改革激发我们不断进行教育反思,重新调整教学思路,使教育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庞维国?上海教育出版社

2、《冲突性学习》——史晓白朱永新

对学科教学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课堂接受 接受理论 体育教学 创新

前 言

学校教育中的“接受”指的是: “发生在学校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学校教育接受主体与学校教育接受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自自身的需要,在环境的作用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行为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接受的结果是形成人的内化的精神和外化的行为[1]”。“课堂接受理论”绝不单指教法,而是一种新的教育观。课堂接受理论强调对接受主体作用的认知和发挥,而体育教学是一个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无论体育知识的获得、身体素质的提高、各种能力的发展,还是创新精神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自主自愿的参与。将接受理论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为我们改进高校体育课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借鉴。其成果在教育界无疑会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相长: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指向

“教学相长”应当是课堂接受的一种积极性指向。教学是师生的双方活动,尽管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承担的任务不同,但相对于教学内容、教材等教学活动的其他因素,师生都处于主体地位;就师生的相互关系来说,他们又互为主客体,互为存在的条件。从教的角度看,学生是教师认识、塑造的对象,是客体,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从学的角度看,教师也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和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学习状况与结果,也会对教师的教学起部分调节作用,在某些方面,教师也可能向学生学习。这种相互影响的教学活动,如果开展得积极有效,师生双方在认知、情感、行为诸方面都会得到发展,这就是所谓教学相长。因此,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总体来看,“教学相长”应当是全部活动的一种积极性指向,也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共同的期望。我认为开展课堂接受研究,应当把“教学相长”这一积极性指向作为认识的起点。

动态实现:积极性指向的良性循环

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客体是教学内容和教材。教师要想让教学活动的结果符合预先的规定,就必须认真地做好准备工作。这准备工作主要是深入地研究教材客体,深入地认识学生主体,周密、灵活地安排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也并非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他们也在用其他的方式认识教材客体,认识作为他们学习所必需的条件之一的教师客体。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双方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时交流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以自己的文化修养、知识技能、经验阅历各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去认识,而学生则根据自己的文化修养、知识技能、生活阅历决定哪些教学内容可以被接受而产生共鸣,哪些可以激发他的思想因子而使之活跃,哪些被排斥在外视而不见,并通过一定的形式作出自己的反应。在这种反应中,学生完全有可能产生一些超过教师的认识的创造性见解,或提出一些教师完全没有估计到的疑问,从而促使教师不断丰富、修正教育内容,调整教育过程,努力从动态中实现预先规定的教学目的。如果预先规定的教学目的完全实现或基本实现,那么这一动态实现的过程就是积极的,就会进入下一个动态实现的良性循环;反之,师生双方就要回过头去检查准备工作中的失误、偏差或疏漏,加以校正或弥补,使之最终进入动态实现的良性循环,这样,“教学相长”的积极性指向也就得以实现。

课堂接受:带有鲜明主体意识的阐释性接受

在教学活动的准备工作中,深入地研究教材客体,深入地认识学生主体是关键的环节。这对体育教学来说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在体育教学教材中,审美性的内容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教材,所占比重也应最大[2]。深入研究教材——就是让学生理解和阐释接受的过程建立在内容蕴藏的潜能。也就是教师的接受和学生的接受都是带有鲜明主体意识的阐释性接受[3],即不同层面上的有倾向性的接受,这种接受既会有建立在教材蕴藏的潜能之内的共性,也必然会呈现出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既要深入研究教材,重建学生的审美想象,用整个心灵、全部感官去和它相对,更不可忽视学生在他这一层面上的接受的个体差异。如果这种差异确实是建立在教材蕴藏的潜能之内,学生的阐释性接受确有其合理的一面,则教师就应当给予鼓励、给予承认,甚至用来补充或修正自己的看法。这样,在实际的教学活动、鉴赏活动中,师生双方在不同层面上重建或再造作者的审美想象,就会异彩纷呈,在教师的引导和师生的交流中,最后达到视野的融合,实现“教学相长”。当然,为了实现积极的相互作用,学生的学习准备也很重要,至于学生的阐释性接受,就是在教师启发诱导性阐释之后,学生再沿着教师“搭桥铺路”的路标,而一步步走进“本课”的内核,一窥其奥秘。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只弄懂教师的阐释,还不算真正的“接受”。学生说“会了”、“懂了”,实际才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也只能在学生对“技能”阐释之后,才能说是“接受”。当然,这种阐释,不只是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上,还应表现在对运动技能的理解和创新。

总之,我们认为课堂接受有多层含义。教师接受的要点,一是对教学大纲的阐释性接受;二是对教材的阐释接受;三是对学生期待视野状况的阐释接受。学生接受的要点,一是对教师期待视野的接受;二是对教师阐释本文的接受;三是填补教师在阐释本文后留下的“空白”。课堂接受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接受实践、强调的是教学观念的更新,不追求某种模式化教学。观念新了,自会释放出教师个体的创造性。

结 语

在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作者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以开放性的教育思想扎扎实实地走教学改革和试验的路, 将学生意识贯彻到体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不只是在理论上知道,而且要有层次地、有步骤地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之中。作为体育教师要重视教学设计与准备,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要学、练、问结合学习与创新相结合,要注意把握时机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解决问题,掌握体育学习的方法,同时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用这种观念指导教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可以预料的。

参考文献:

[1][德]姚斯.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 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李平沤.如歌的教育历程:卢梭《爱弥儿》如是说[M].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10

对学科教学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数学教师 能力结构

一、数学教师能力结构现状

有关数学教师能力的研究,不仅在国内有了深入的研究,在国外也有着广泛的探究,可见,国内外的教师能力结构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我国数学教师的能力结构更趋向于多元化、创新化。这不仅深化了教师能力结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教育体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有关数学教师能力结构在国内外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国内现状。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传统的教师能力结构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因此,加强对教师能力结构的探讨有着深远的重要意义。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国内的很多专业学者都对教师能力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由于不同学者的出发点和理论依据不同,因此,针对于教师的能力结构分析形成了多家的观点,其中,国内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为,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基本的教学能力、较强的数学能力、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但是,随着教育体制的逐步改革,此种教师能力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

2、国外现状。

在国外的教师能力结构的探讨中,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苏联的学者,其所提出的教师能力结构不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也深化了教师职责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其中,苏联学者提出的教师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语言运用能力、洞察力、感染力、交流能力、控制力、创造力、情感能力、组织能力、知识能力等。其将教师的能力结构进行细致化的分析,这不仅拓宽了教师能力结构的实效性,同时也提高了数学教师对自身职责的清晰认识。

二、构建数学教师能力结构的途径

1、加强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课前的设计能力、课上的驾驭能力、课后的评价与反思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着教学课堂的实效性,同时也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数学教师的设计能力是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站在全体学生的高度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要求数学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案,并注重语言使用的准确性与连贯性,以便提高课堂的活跃气氛。教师的反思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素质的完善。

2、加强基础能力。

教师的基础能力不仅包括认识能力,同时也包括教师的交流能力以及语言的运用能力。由于数学本身是一门专业性强的学科,所以,数学教师应在传授学生知识时运用数学语言,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思维,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数学认识。为了保证师生间的和谐关系,数学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良好气氛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交际能力不仅局限于学生范围内,同时也包括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随着网络教学的普遍化,教师应适时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技术,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丰富数学课堂的多样性。

3、加强创新能力。

创新不仅是时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加快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在教育事业发展的道路上,加强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下完善教师素质的必要手段。教师的创新能力不仅包括教学思维的创新,同时也要实现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因此,数学教师应在教学环节中不断注入新的元素,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加强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由数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由于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所以数学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以及空间想象力,这也是数学教师与其它教师的重要差别。数学间的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数学教师应在注重知识间衔接性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推理论证的能力。数学课程中不仅包括众多的公式,同时也包罗着许多几何图形,因此,数学教师在具备抽象思维的基础上,不应具有创造性的想象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数学的课程标准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可见,数学教师的能力结构将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应在时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师能力结构的规范化、创新化。

参考文献

[1]吴华 张莉 国内外数学教师能力结构研究的比较与启示[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2]方丙丽 论教师能力素养的培养与提高[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