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历史与高中历史的区别

大学历史与高中历史的区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历史与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历史与高中历史的区别

大学历史与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思维品质;教学观念;生活实际

区别于传统历史教学中的通史式教学法,高中历史专题教学是新课改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种专题式的教学模式对高中历史学习将有很大的帮助。它的重要意义在于:

1.为学生提供了历史发展的深刻线索,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历史知识学习;

2.实现了历史不同版块知识的相互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辩证思维能力。但是广西于2012年才实施新课改,对于专题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很陌生。如何在高中历史专题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对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过程进行了充分探究和反思,总结出几点经验,希望能给教学困惑中的历史同仁更多的建议和启发。

一、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认为教师应当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但要使学生“学会历史”,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培养他们“会学历史”的能力及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为逐渐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和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学习《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和民主革命》这个专题时,我在开始就为学生列出了两条主线:

1.列强不断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军民奋勇反抗,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抗运动,为维护中国不断做斗争。

然后在课堂上有效“放手”,安排学生自由分组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总结,然后派代表到讲台上进行“小教师试讲”,这样一来,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总结历史知识、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二、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一门学科,同时也应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为现实生活服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好地结合起来,体现历史为现实服务的素质教育理念。

在进行“经济全球化趋势”这章知识的学习时,我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今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那么你们都感受到了哪些全球化成果呢?好的影响和不良影响都要举出一些例子。学生兴致高昂,积极融入讨论中:好的成果就是地理距离不断缩小,世界人民交流频繁,地球逐渐成为“地球村”;不良影响则是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容易引起民族矛盾……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经济全球化的各种表现,加深了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点。

总之,高中历史新课改既是对教师和学生的挑战,也是不断促进教师成长,培养学生良好历史思维品质的重要机遇。作为高中一线教师,我们应当努力学习新课改精神,以积极、热情的状态投入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为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历史思维品质和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大学历史与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中学历史 生活化 教学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程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用生活化的内容充实课堂教学。强调把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课程的内容,把火热的社会生活作为课程内容,充分挖掘家庭、社区、社会的课程资源,使课程与学生生活、现实社会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的源头。历史虽已过去,但它是活生生的事实。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体验历史的过程,体验人类过去的生活。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强调:“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在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强调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的理念。

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是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贯通,增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将历史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及未来的生活连接起来,让历史走进生活,使学生感悟到历史就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历史的影子,从而感受历史的趣味和作用,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中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中学历史推行生活化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历史教学观念的生活化

要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首先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实现教学理念的生活化。教师要重新认识学生成才观、学生学习历史成就观。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不在于培养历史人才、专家和工作者,而是通过历史学习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在观念上要建立起注重学生生命发展的教学价值观。“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是对生命的一种终极关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加深对历史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教师有了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学中就会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积累,把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和生命发展联系起来。

教学观念的生活化还应认识到教学主体的生活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程的主体,所以历史课教学必须改变传统 “我教你学”、“我讲你听” 老师包办“垄断”课堂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表现个性的机会,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生活知识、建构生活知识、提炼生活经验,不断积淀课内生活和课外生活的经验,把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则从学生学习活动的支配者、指挥者转变成他们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教学主体的生活化还包括师生的平等关系、互动交流。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开放、有效的教学氛围,要放下“架子”, 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平等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点拔学生的思路,助燃学生的热情。并从学生自身的可接受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尊重事实、服从真理为标准,不“惟师是从”。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互动交流,使学生进入积极、活跃、放松的状态,享受学习的快乐。

历史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历史教学内容,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思想、艺术,林林总总,令人目不暇给。历史教学内容的繁杂是由历史发展本身决定的,这是历史固有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剪裁、取舍,大胆地尝试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对教学内容处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想方设法拉近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以激发学习兴趣,便于学生接受,利于学生开扩视野、加深印象、拓展思维。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发生联系,他们有着自己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感性认识。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知识是学习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加工,把生活经验历史化,把历史问题生活化。如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将历史内容与现实家庭生活相比较,认识我们今天的家庭生活情境与历史传统的渊源,并从中发现其中的传承和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现在是历史的延续和发展。再如讲“东西方文化交流”时,可联系当前所谓的“日潮韩流”现象。讲到的起因时,可联系当今世界的危害。这样使原来索然无趣的历史有了“生活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充分开发和利用家庭、社区、社会课程资源,把历史学习过程与认识现实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拉近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如讲“海峡两岸的来往”,可利用地方优势,组织学生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让学生了解闽台两地的“五缘”渊源,进行引导学生对“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对台政策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政策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讲""时,可联系当今社会的改革潮流与晚清时期的有何区别等。从而培养学生用历史的感悟去解析现实的问题,提高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评判能力。

历史教学模式的生活化

历史教学的生活化强调教学模式应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与他人的协作、交流,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要改变传统讲、听、读、记、练的单一教学模式。提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勇于质疑,积极参与教学的教学模式。如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达到无疑而生疑,生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悦的作用。如采用鼓励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教学模式、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等。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对知识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生活化的历史教学模式还应认识到历史教学不仅仅限于课堂45分钟,应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走向现实生活,创设广阔的学习生活情景。通过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文物、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以这些形式使历史教学走向生活化,把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当我们谈及古钱币时,可不按教材上的内容逐一介绍,而是带学生仔细观察当代的钱币特点,让同学们课后做一个“小古董家”,收集不同类型的古币,再利用课余时间师生共同比较研究,帮助学生初步弄清各朝代钱币的异同点,从而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再如讲“日本侵华历史”,可告诉同学们:“日本侵华的史实,在我们家乡既可以找到人证,又可以找到物证。”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调查、采访等方式去了解这些史实。并在此基础上,以专题的形式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调查、采访的过程与感想,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

评价方式的生活化

教学评价是历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导向、诊断、促进和激励的功能,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评价“是历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课程改革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生活化的教学同样离不开生活化的学习评价,这种评价与应试教育中的学习评价相比是截然不同的。它体现的是一种人性化评价,具有“人文关怀”的特点。

首先是评价内容与方式的生活化。学生的学习就是要应用到将来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因此不能将历史课程的认识目标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与内容,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他们对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反思,使评价内容综合化。应避免以笔试作为主要的甚至惟一的评价方式,避免过于注重卷面分数的高低。应选择不同的学习评价方式,如辩论、小制作、小画报、小论文撰写等灵活多样、开放动态的测评方式。还可以用行为观察、行为记录、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和情景测验等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评价方式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同时也可以赋予学生评价的权力,让学生自评或互评,参与教学评价,改变由老师“一锤定音”的评价方式。

其次是注重评价的个性化。生活化评价应承认不同的学生由于智力上的差异,对学习内容的认知上存在着差异,不能用同一个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区别对待不同程度的学生。可通过采取分层次考查的方式,或者采取让学生自选考题、考核方式进行评价,以避免出现学困生吃不了,优等生还吃不饱的现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获得发展。同时要考虑学生的人格尊严,注意不要用筛选、甄别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学习,即使在学生的学习差异面前,也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学会赏识、悦纳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关怀,个性得以充分张扬,使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鼓舞,建立自信,进而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与价值。

第三是注重评价过程。生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习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化的学习评价不应采用静态的方法,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即看个体的纵向发展而不是横向比较依次排队。关注学生的努力过程、探究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使每个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建立自信,尝试到学习的快乐。

总之,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走向,中学历史教学要在立足于新课改的基础上,特别关注“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贯通,实现生活化教学,使学生从历史的探究中感悟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大学历史与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模式,课堂结构

相对于义务教育及大学阶段的历史教育而言,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有其独到的特点,著名历史学家郑天挺先生对由小学至大学的历史教学该怎样提高,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小学是个点,初中是一个线,高中是个面,大学是立体。”所谓“面”,指的是对历史内在联系的揭示,有一定深度的分析与评价。唯有如此,大学历史教学才有可能拓宽和加深。现行高中各册历史课本在内容编排上,比较注意与初中课本相区别,有略过程,重理论分析的特点,比较注重多层面地展开历史。高中教学在初中教学上的提高,不仅要有教科书的变化,更要有课堂教学的更新。我省全面实施新课程,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能否实施新课程的理念、精神?如何评价?如何实施?我谈几点看法:

一 、选择适宜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新课程理念环境下的历史教学中,选择和运用何种教学模式,应考虑三方面因素 :

第一,教学目标。历史教学目标从单一转向综合,就是要使学生在思想情 感、智力能力、个性特长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适合不同的目标必须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历史教学式为综合性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第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对教学模式的选择运用也具有制约作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往往在教学内容方面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当前,我国历史教材已从全国单一教材体制向多套教材并行的体制发展。所以要打破过去知识传授为目的的单一组织方法,尝试从信息加工、思维发展、技能训练和情感激发不同角度组织教学内容。如果仍以单一的模式使用风格各异的教材,是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的。

第三,学生特点。学生特点指心理特征与知识背景两方面。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学生不但在知识量方面不断增加,在知识的质的方面也逐渐提高。同时,心理特征也发生变化,例如低年级学生的兴趣主要是直接兴趣,而且兴趣具有广阔性,缺乏持久性;形象思维多,逻辑思维少;机械记忆多,意义识记少;想像力丰富 ,迁移能力不够等。因此,必须针对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学生特点既包括学生个体方面,也包括班级集体方面。班级集体的智力水平差异是多方面的,通常表现为 基础知识扎实或薄弱,思维活跃或不活跃,班级水平比较一致或参差不齐。如果一个班级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就应采用掌握教学模式或程序教学模式。

历史教学中,教师既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选择最适宜的历史教学模式,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注意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二、严谨的课堂结构

严谨的课堂结构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使学生学活历史,我认为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课堂气氛“严肃”与“活跃”的关系。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气氛控制能力。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 “严肃”表现在:课堂纪律要严;教师传授知 识应当注重准确性,做到史实准确、观点正确、褒贬分明,不可随随便便,信口开河;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对正确答案要予以肯定,对错误的答案要及时纠正。“活跃”表现在:教师要有亲切的面容 ,和蔼的态度;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历史小故事,讲述要耐人寻味;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要有层次感,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既有惊涛骇浪的叙述,更有涓涓细流的描绘。

(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有人说教给学生的知识等于教给他们“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给他们“乘法”,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史实,更重要是培养他们在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评价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提问, 扩充延伸、诱导争论、变换角度等等,启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拓展思维的广阔性、激发思维的批判性、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将学生的思维意向纳入课堂教学的轨道,与教师的思维同步。例如:讲述完德意志的统一后,可如下设问:“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英、法、美、俄、日、德等国分别具有哪些特点?你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这样,不仅保持了学生的思维热点,有助于学生联系性思维,而且也拓宽了学生对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必定要经过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理解的空间。

(三)教学过程中“设疑”与“释疑”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处理“设疑”与“释疑”的关系,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上课时,可多用一些设问句、反问句来设疑,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例如:讲爆发的原因时,我不是简单地将要点和盘托出,而是提供一些材料,在学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加以点拨提示。当然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和深刻性;不应停留在要求学生用“是”、“不是”来回答上,也不应高不可攀,无从下手,而是难易适度,“跳一跳就能摘得到”。设疑的目的在于释疑。释疑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教师讲授法、学生思考法、师生讨论法等等。教师应视问题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若是概念性、知识性的问题由教师直接解答,如:“什么是五色旗?”;分析理解型的题则应引导学生回答 ,如:“为什么必然会发生?”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和英国的社会现状,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所以教师要把握一个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三、优美的课堂语言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所说的:“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教师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你一进教室,学生就兴奋,就会觉得听你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确实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而这种高超的教学艺术则来自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对专业课的精深理解和熟练把握,来自教师的禀赋和气质。例如:“亚洲的革命风暴”与“亚洲的觉醒”的时间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学生容易记错,我简练地用“革命风暴刮起后 ,把沉睡的亚洲人吹醒了”,一句话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并且记得很牢。

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内在美主要是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富有科学美,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如“字字珠矶、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美;层次清晰、简洁明了的板书、板图美;有张有弛 、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美;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美;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美等等。我们应该长期不懈地去努力、去探索达到上述完美境界的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徐小红.高中历史教学反思[J].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第24期

大学历史与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第4篇

关键词:第二次科技革命 学科渗透

在世界近代史和各国工业化的发展中,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科学技术有了新的突破,新能源、新机器、新产品和新的通讯设备的应用,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迅速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又使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产生垄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也在这一阶段完全确立,可以说,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时期。而如何上好这一课,能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其中的各个知识点甚至一些跨学科的知识不能不说是对每一位历史教师的挑战。下面笔者就自己对本课的教学来谈谈学科渗透教学方法在这一课中的运用。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包括新能源的利用(发电机原理的创立,电灯泡的发明),电讯事业的发展(电话、电报的发明),新机器、新产品的创制(汽油内燃机、柴油内燃机、汽车飞机的发明),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钢铁工业、化学工业)。这些内容牵涉到物理、化学等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而教师只有把这些知识深入浅出的介绍给学生之后,学生才会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么回事,相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科技上的创新,从而才能更使学生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推动历史发展这一历史发展规律。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而讲清发电机电的知识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一般的历史教科书对法拉第的发电机工作原理都略有描述,在上海地区的历史教材中是这样描述的:1831年8月29日,他(法拉第)把一根长8.5英寸,直径3/4英寸的圆柱形磁铁插入用220英尺铜线绕成的线圈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动了,表明产生了电流……这对于学过电磁感应的人来说可以理解,但电磁感应的内容学生在初中时接触较少,因此对高一的学生解释这一原理就比较困难。笔者在网上下载了一个动态的电磁感应示意图:闭合线圈以固定轴匀速转动切割静止磁铁的磁力线,从而在线圈内产生电流(接入安培表可观察到)。这样直观的图片使学生对发电机工作原理有深刻的印象。可是又有学生提出:要保持持续的电流,必须使线圈不停地转动,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产生电能必须有其他能量的转化,那么其他能量从何而来呢?这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复习前面我们学过的知识:蒸气机。当时蒸汽作动能已经十分普遍了,通过蒸气机带动摇柄转动,这样蒸汽机内能就转化为机械能,使线圈持续匀速转动,切割磁力线又产生了电能,这样,蒸汽机内能机械能电能的转化就完成了,电能是人类继通过蒸气机获得内能之后获得的又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新能源。

本课的第二个难点是讲清其他几个新能源的问题,如果说电能解决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问题,那么几个新能源发动机的问世则解决的是人们的出行问题。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火车和汽船,时速在40KM左右,但是两者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汽船只适用水路,火车必须铺设铁轨,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需要一种高效、便捷的能源发动机来提升自己的速度,柴油内燃机和汽油内燃机就是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这里要做的,就是讲清楚这两种内燃机为何要比蒸汽机优越。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化学物质燃烧在汽缸内燃烧,气体急剧膨胀,推动活塞运动,活塞带动曲杆,通过方向性的转换驱动想要驱动的机器。从能量守恒方面看,这几种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无非都是把热能转化为动能,而要获得高效的热能,就要使燃烧更充分,蒸汽机的燃料是煤炭,后两者的燃料是柴油和汽油,燃烧要比煤炭充分。再从能量守恒方面看,蒸汽机燃烧煤炭使水沸腾产生蒸汽,产生的动力是间接的,而柴油或汽油发动机是直接通过气体燃烧获得推助力,热能直接转化为动能,能量转化越直接,能量流失就越少。这就是后者比前者进步的要点。对于感兴趣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个小任务: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有哪些不同,让学生回家查查资料。

历史课的人文因素要多于自然科学因素,因此我们在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中不能忘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最好的素材莫过于科学家的小故事。在这里,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他们知道的科学家的小故事,学习他们的事迹以励志成才。而教师则提供了这样一则小故事: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领着两个儿子以替别人放羊维持生计。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时,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处。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牧羊人说。他的大儿子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要飞得比大雁还高,去天堂看妈妈。”小儿子也对父亲说:“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牧羊人沉默了一下,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准能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瞅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飞了两下,也没飞起来。他肯定地说,我是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儿子们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长大后果然飞起来了――他们发明了飞机。他们就是莱特兄弟。展示完这个故事,教师没有作任何评价,只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莱特兄弟给自己的印象比较深,因为他们能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少数几位学生认为飞机的发明得益于莱特兄弟丰富的想象力,能从大雁联想到人类的飞翔,个别学生认为人应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应该有梦想,这才是每个人的翅膀。而教师个人比较推崇莱特兄弟的父亲,是他用善意的谎言给了孩子一个梦,并用这个梦造就了一明大师。那的确一个充满梦想的时代,而教师在这节课上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要从各个角度看问题,甚至从一个小故事上折射出不同的的人生理念。

考虑到当今英语学科已经与历史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上海地区历史学科的二期课改教材中,双语教学势不可挡,但本课内容因为涉及跨学科的内容比较多,一些科技术语需要用一大段中文解释学生才能明白,如果再用英文叙述这些知识会增加教学难度,所以笔者选择的英语资料偏重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人物轶事。笔者挑选了一位个性鲜明、享誉全球的人――诺贝尔的生平简介:Alfred Nobel, the great Swedish inventor and industrialist, was a man of many contrasts. He was the son of a bankrupt, but became a millionaire; a scientist with a love of literature, an industrialist who managed to remain an idealist. He made a fortune but lived a simple life, and although cheerful in company he was often sad in private. A lover of mankind, he never had a wife or family to love him; a patriotic son of his native land, he died alone on foreign soil. He invented a new explosive, dynamite, to improve the peacetime industries of mining and road building, but saw it used as a weapon of war to kill and injure his fellow men.就趣味性而言这段材料主要讲述的是诺贝尔的一生,因为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色彩和传奇性,比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就难度而言,材料中的词汇量基本上没有超出高一学生的学习范围,因此这一段材料比较通俗易懂,所以在教师出示了材料以后,大家都能看懂。教师根据材料He made a fortune but lived a simple life提问:你怎么看待诺贝尔奖自己的财产捐赠给科学事业?很快,全班开始积极讨论诺贝尔奖对全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而针对:He invented a new explosive, dynamite, to improve the peacetime industries of mining and road building, but saw it used as a weapon of war to kill and injure his fellow men.对于诺贝尔发明炸药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发明炸药的初衷是为了发展和平时期的工业、矿业、筑路业,但是炸药又是一把双刃剑,成为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因此,讨论如何利用这样一把双刃剑再次把课堂气氛推向。不少学生都能慷慨陈词,积极阐述自己的想法。而又因为这是一节历史课而非英语课,教师不必强调学生发言都用英语讲,教师运用英语仅仅起到提供原始材料的作用。

本课涉及了物理、化学、政治、英语等各门学科的知识,因此是一节比较典型的学科渗透课,历史教学中运用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就是以历史学科为载体,联系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在与其他学科的融和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历史知识、拓宽思路、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学科渗透是将来各个学科教学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像历史课这样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但是怎样才能将这种课上好,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学科渗透不能上成综合课。综合课是在同一节课里,平行地、平均地讲述各学科的知识,而进行学科渗透应该是以历史知识为线索,以历史课堂为载体,将历史上出现的各种自然知识、人文知识简明地介绍给学生,通过历史课里面的学科渗透,学生既明白各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又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活动时,学科渗透是手段,也可以是目的,但前提是在历史的视野中。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向学生讲授其它学科的知识,只是一种将历史知识讲透彻的手段。如果学生不能明白发电机比蒸汽机的优越性,他就不能理解为何第二次科技革命比第一次科技革命先进;如果学生不理解内燃机比蒸汽机优越,他就不能理解人类的物质文明是不断进步的,因此学科渗透也是教师更好的进行历史教学的手段。学科渗透又是目的,历史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一学生应该有论从史出、史由论证、史论结合的初步能力,而只有综合的掌握历史课这一坐标体系中的各项知识,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这些能力,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

其次,始终保持历史知识的传授为主,其他学科为辅的教学秩序,不能喧宾夺主。比如本课在讲到内燃机的问题时,还有很多内容是可以深入讲解的: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主要在于压缩比、点火方式、所用燃料及用途。汽油机的压缩比为4~6。柴油机的压缩比为15~18。从理论上讲,压缩比越大,效率越高。但因为气缸受材料强度的限制,而且气缸内工质的温度不能超过燃料的燃点,所以压缩比不能太大。它们的点火方式不同,汽油机是把吸入气缸的汽油蒸汽与空气混合、加压,然后用火花塞点火。柴油机是由喷油嘴喷出的雾状柴油与空气混合、加压,靠压缩来提高混合气体的温度自动点火。汽油机是用汽油做燃料,柴油机是用柴油做燃料,它们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汽油机使用铝合金、塑料等材料制成,体积小,重量轻,起动方便,运转平稳,转速快,适用于汽车、飞机等要求体积小、速度快的运输工具。柴油机的压缩比大,气缸因为要承受较大的压力而做得较为牢固笨重,一般用钢铁等材料制成。它的功率大,适用于载重较大的大型卡车、拖拉机、机车和船舰……但是如果教师如此滔滔不绝地讲下去就变成了主次不分,将历史课变成了物理课,所以教师要适可而止,将此内容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就可以了。

再次,对历史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完成这样一节与各门学科渗透的历史课,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这些知识面包括:(一)教学内容的知识。教师必须非常熟悉自己所教授的这节课的知识体系,清楚在什么时候适时地插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二)自身的知识素养。教师在平时应该广博群书,积极吸收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这样才能在上课时将一些课外知识传授给学生。(三)对学生所掌握的其他学科体系的知识。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力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在这一课中牵涉的其它学科的知识学生学过多少,以便在上课时适时对学生进行提问或者与学生一起讨论。

当然,除了知识面,教师还要有一定的教学组织能力。这包括备课过程中能积极挖取交叉学科知识点,比如能够把蒸汽机工作原理、内燃机工作原理在历史的视野下进行比较,能够说清楚贝尔的电话与马可尼的电报的工作原理的区分……在讲述这些内容的时候能够积极与学生交流,尤其像柴油与汽油的区别这一类的问题,学生是知道的,那么,这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避免一言堂。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激励学生积极在课外学习知识,活学活用。

就历史学科特征而言,历史是各门学科发展进程的坐标系。历史学科的广博性决定了历史教学必然与其他学科相关联;当今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势所趋;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决定了学生应该以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因此,在一些合适的教学内容中采用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并且能够注意到综上所述的一些问题,这种教学方法还是值得我们去积极实践的。

参考文献:

[1]常生龙.历史与科学的对话.华东师范大学,2004.

[2]杨向阳.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出版社,2004.

[3]冯常丽.关于目前中学历史双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4期.

[4]何大丰.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与迁移.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