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探究式教学研究背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开展,大部分教师都肯定了探究式教学的价值,并不断将其应用到实践教学过程中。探究式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构建知识方面更具自主性,逐渐形成科学发展的持续观念,深层次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是一项提升能力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纵观我国传统式教学方法都是以“灌输”、“填鸭”为主,整个课堂教师是中心。高中化学知识具有多而复杂的特征,这样的课堂气氛,过于单一的教学方法,时间长了学生自然会感觉到平淡,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导致注意力下降。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谈不上学生如何去灵活使用使用知识,提高应用能力。《新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加强学生亲身体验从事科学探究的活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情感,从而真正体会到科学的本质意义,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高中化学需要改革,只有改革才能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探究式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最终才能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二、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激情
1.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化学的实用性
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紧密,教师在选择内容时,应该善于从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入手,借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2.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形成假设
问题的提出是探究的前提,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能顺利开展探究式教学。探究问题的好坏大部分都来源于教材之中,可以顺着一条知识链去摸索,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去对问题进行挖掘。在实际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一定要通过观察、实验、浏览教材等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将问题作为出发点,将新知识融入到问题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敢于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过氧化钠”性质相关知识时,先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抓住时机开始举例,如日常生活中呼吸面罩中所蕴含的供氧剂就是过氧化钠,随之设计问题:为什么过氧化钠可以作为供氧剂?供氧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然后基于这个问题开展探究活动,从而让学生掌握了过氧化钠的基本化学性质,有助于学生将化学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灵活使用知识的能力。
三、重视信息技术与探究式教学的结合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已经是信息时代,多媒体与互联网等众多现代化技术被逐渐推广到社会各个领域当中,高中化学也应该重视信息技术与探究式教学的结合。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从互联网上寻找与化学知识相关的信息与材料,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电脑软件对相关化学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另外,可以建议学生到专门探究性主题网站去学习,选择与化学知识相关的研究课题,申请各方面的网络帮助,实现自主探究,这样的方式能促进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资源投入到化学探究式学习中去。
例如,在学习“大气污染”相关知识时,教师应该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然后与多媒体结合,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最终解决知识上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教授这课前一周设计三个问题给学生:一是,酸雨如何形成的,其危害是什么;二是,如何来防治酸雨,具体措施该怎么做;三是,汽车尾气造成的危害与防治措施。在课堂上让各个小组长进行小组汇报,然后由小组成员进行补充与完善。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展示各自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如数据、视频、图片等等。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构建课堂氛围,而且效果非常好,完全可以将化学课堂的枯燥与抽象程度降到最低。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探究式教学模式远比教师单一、反复讲解更具有实效性。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替代一些费时或有毒有害的实验、模拟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模拟化学实验错误操作后果、模拟实验设计、模拟化工生产过程等。对于一些可见度不是很强的试管实验,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在演示实验后,播放模拟实验的Flash课件,以放大实验现象,使全班同学都能观察到实验现象。
例如,碱金属与水的反应,教材是安排一个演示实验:绿豆大小的钠、钾分别与水反应。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得出钾比钠活泼。教材再提供实验事实:铷、铯与水的反应比钾与水的反应还要剧烈,它们遇水立即燃烧,甚至爆炸。最后得出碱金属的性质递变规律。教师在课堂上演示铷、铯与水的反应的实验是很危险的,也很难进行。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铷、铯与水的反应视频资料。
案例分析:视频资料给学生提供了鲜明的实验现象,形象的视觉和听觉效果留给学生的印象是干巴巴的文字所无法达到的,与此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探究兴趣。
四、精心设计实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在高中化学实际教学中,通过新奇的实验现象与学生正常实验与原有的知识会产生一些矛盾,这样可以有效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刺激,从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求知欲望。例如,原电池的教学,若是利用理论进行分析,会显得非常枯燥与抽象。但是如果采用“番茄电池”的实验,学生一旦听到贺卡音乐的想起必定能引起共鸣,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接着,将一些问题融入,如番茄怎么能产生电流、想要构成一个能产生电流的装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问题的出现必然能引起学生进行探究,怎么样通过探究去解决这些难点与疑问,能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实验中,亲手做,并在这个过程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顺势引导,层层深入:
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
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
锌片与铜片如果同时插入稀硫酸中然后用导线连接上端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气泡从哪里逸出,怎么样逸出的?
在导线中接入电流计,指针是否会出现偏转?偏转的方向如何呢?
在实验中设计这样的问题,通过“矛盾”的不断出现,启发学生一边思考,一边亲自试验,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在实践中将一个又一个疑惑解决的同时,总结出原电池工作的原理。通过实验的探究教学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实现导其悟而后达其辞。这样才能使其学生总是在探究的氛围中,亲身体会获得成功的快乐感,让学生明白高中化学不再是他们的“克星”,不再是他们的负担,最终必定能形成一种学习的乐趣和一种学习化学的习惯。
总之,探究式教学需要多层次、多角度的,不仅仅是在实验上,还应该从化学历史上,下一定功夫,加强对化学资料的探究,其实每一个解题方式也就是一个探究过程。思维上的跳跃也属于探究,因此,探究式教学是各式各样的。化学探究教学不仅要掌握教材要点,更需要通过教材内容设置教学情境,这才是保证探究活动与原理掌握能统一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崔杭.浅谈高中化学互动与探究式教学的构建[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19)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开始有所提升,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发展。
一、搞好探究准备,提升探究质量
探究式化学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刚刚进行普及,因此教师对该方面的了解还存在误区,不能够进行有效应用。教师需要在授课之前搞好对探究教学的认识,把握探究教学的核心内容以及探究方法。不仅如此,在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提高探究实验的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实验中。达到这一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升学生兴趣。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钠燃烧时的反应以及钠遇水时的反应,在观察过程中由于反应现象十分明显,学生会保持较好的注意力,尤其是在钠入水产生反应后,一些学生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进而想要知道为什么钠会有这样的变化。
二、鼓励学生动手,增加实验机会
演示实验再有趣再完美,学生如果无法真正进行实验的操作,仍难以达到培养探究精神,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动手实验,并尽可能多地创造实验机会。
例如,在学习酸和碱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实验室自主进行探究,借助pH试纸对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试,并让学生探析酸碱之间会发生何种反应,在酸碱性上又会有怎么样的表现?
三、利用课外时间,丰富探究内容
化学与生活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将生活与化学割裂开来,造成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的阻碍。因此在完善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建立第二课堂或者让学生组成化学兴趣小组,就生活中的化学进行探究,丰富探究内容,强化学生对化学的学习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酸和碱后,掌握了酸碱的基本判断方法,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周围的污水进行采样,测试污水的酸碱性,并对其中成分进行探究。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转变,中学化学教师应强化化学实验的探究性,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化学 实验 课堂教学 效率
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研究,发现实验在试题中占有比值越来越大。中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教学的基石。新课程下的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化学实验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1]。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结果显示,凡是有实验的课,学生总是十分兴奋,思维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2]。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化学实验,通过实验能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现象的神奇和实验成功的喜悦,强烈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而,受传统教学或旧教材实验内容的影响,教师往往重知识,轻实验能力的发展,仅把实验作为验证化学知识和巩固化学知识的辅助手段,或认为作实验太耽误课堂时间,忽略了实验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创新以及动手探索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不仅是实验操作方式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从鼓励参与、强调过程、突出开放的教学情境中,促使学生积极融入,主动研究,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要求教师首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重新调整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充分考虑学生的选择和意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合作与探究,把握好特定条件下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可行性和最佳时机,从而达到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最大效益[3]。为了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学生发展方面的功能,教师应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实验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教材中设计的实验很多,由于时间关系和本身条件的限制,大多只能设计成演示实验。视觉给我们的是最直观的印象。通过化学实验观察,我们可以获得真实的资料和素材,同时激发大多数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课本上难以掌握的知识。在做实验的同时,学生实验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因此,培养学生相信科学事实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演示实验难免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实验仪器大小、化学药品的用量等等),部分学生无法观察到完整的清晰的实验现象。如果有条件,最好用多媒体。我们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把整个过程清晰地展现在屏幕上,更有利于学生真实、形象的观察。笔者在做演示试验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时,由于坩埚太小,很多同学看不清楚,就通过实物和投影仪,全班的学生都可以真实、清楚地观察到钠块在空气中的反应现象,如图1所示。这样既增强了观察效果,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观察试验的能力。
2搞好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演示实验再好,给学生带来的仅是直观印象。说不如做,做不如亲自操作。现在大部分学校的实验室设施都比较完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资源,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然后巩固验证实验。做实验的过程其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加深他们对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一些简单的、重要的实验可以设计成分组实验,如萃取试验、钠和水的反应、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等,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步骤、操作过程和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写好预习报告。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其实验内容便胸有成竹,避免实验操作盲目,便于克服学生边看书做实验的陋习,使之集中精力于操作,达到做实验的预期效果。学生动手实验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在实验操作上的错误,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操作。当学生做不出理想的实验效果时,教师就应及时地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操作上的错误后,有时间的话重新操作,保证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良好。事实证明,通过组织分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3联系生活实际,设计趣味实验
有些学生反映,化学内容本身并不难,只是记不住课本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这种问题常常是由于课堂不专心听讲引起的。在学习原电池的原理的时候,笔者先设计了一般的原电池,但效果并不太好。后来把电解液换成了苹果,电流计也发生了偏转,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在铜片和锌片中间连接一个从废贺卡上拆下来的微型音乐喇叭,插在苹果的另一位置,美妙的音乐和奇妙的实验使学生们非常欢喜,注意力高度集中,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其产生的原理趣。这时再带领学生共同进行分析 ,既强化了的重点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多设置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趣味性实验,效果要理想得多。
4做探究试验,培养创新能力
在新教材版本中,都安排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试验。而在教科书里,对探究的问题没有给出明确解释和结论,学习者只有通过自身的亲自探究,才能寻找问题的答案,才能完成探究任务。人教版教材在必修二第70页有两个探究试验:①用食醋浸泡有水垢的暖瓶可以清洗其中的水垢。这是利用醋酸的什么性质?通过这个事实能比较出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吗?这个实验不需要做,大部分学生都了解这一常识。但是原因未必都知道。既然除水垢了,肯定发生反应了,笔者让学生试着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又让学生回忆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学生很容易想到强酸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和强酸盐的原理,这两个反应原理类似,学生大多能总结出醋酸酸性比碳酸酸性强。一步步分析,问题也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并且为第二个实验探究作了铺垫。②设计一个比较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的试验,以验证你上面所得的结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很容易可以得出原料醋酸与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接下来是实验验证,可以在实验室实验,最好进行分组试验,这样效果可能更好些。在强调学生动脑、动眼、动手的同时,还要强调学生动笔记下来。
5借助多媒体技术
由于中学化学实验技术的局限,很多实验我们看到的都只是宏观的现象,那么微观变化只能由教师理论分析,并引导学生进行推测和想象,但是这往往很难在学生肉脑中建立起对微观变化的正确理解。这时,我们如果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微观运动形象化,把微观现象以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逼真地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将宏观现象和微观变化有机地统一起来。例如,常规的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只能通过对阴极和阳极的电解产物的检验来推测和想像电解过程中各种离子的移动情况。为了形象地展示电解过程中的微观变化,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三维动画模拟电解饱和食盐水时溶液中Na+、Cl-、H+、OH-离子的运动情况,从微观本质上加深对电解过程的理解。
另外,像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以及化学反应历程等一些不能用真实实验来表现的微观概念和理论,利用计算机的三维图像与动画模拟功能,直观、形象、生动地加以展现,把难以想像的微观世界形象化,能达到其他教学技术无法达到的效果。
再者,有些化学实验中涉及的试剂有毒、易燃、易爆,实际做起来危险性较大。对于这样的实验则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不但让学生观察到了实验现象,而且还节省了药品和时间。另外,化学实验中的一些危险操作,只能由教师口头讲述其错误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却不能通过真实的实验来演示。而利用计算机的动画模拟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错误操作带来的危害,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例如,氯化氢气体制备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验原理首先在电脑实验室中模拟HCl的制备,由于学生没有想到HCl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大,因此在吸收多余的HCl时,将导管直接插入水中。这时教师不必立即指出他的错误,而是“将错就错”让计算机模拟进行实验。这时,学生亲眼观察到烧杯中的水由导管流到集气瓶进而进入圆底烧瓶,引起圆底烧瓶炸裂的现象,给学生以深刻的感性认识。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在水面倒扣一个漏斗防止倒吸的原理,而且强化了学生规范操作的意识。但是必须明确,各种媒体呈现给学生的现象只是物质运动变化的“影像”或模拟,它不能代替真实可信的具体实验,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观察实验,研究实验,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
总之,在化学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化学实验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化学实验研究的方向也有所不同。让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从学习化学开始,如今实验室开始现代化学进入到高速发展及普遍应用阶段,新课程化学教材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内容,只要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开发实验素材,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注重引导,正确创设研究氛围,注重实验教学的启发性、扩大实验教学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并通过亲自实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特别是一些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气氛中,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就会大大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热情,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磊. 理解与实践高中化学新课程――与高中化学教师的对话.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实验内容——《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食物营养成分的种类和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而安排的一个探究实验。经过一个学期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与要点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本课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交流以及小组之间的比较中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笔者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课堂组织:
一、创设情景,导入教学
用课前准备好的热馒头,让一至两个学生分别品尝大小一样的两小块馒头,第一块不要细嚼,放到嘴里很快咽下(注意馒头的大小要以不仔细嚼也能咽下为宜),第二块馒头则通过慢慢嚼碎后再咽下,然后让他们向全班同学说出这两块馒头的不同味道。这时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同样的两块馒头放在嘴里,细细咀嚼的有甜味,不细咀嚼的就没有甜味呢?”老师:“同学们都知道,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淀粉是一种没有甜味的糖类。人的口腔中有牙齿、舌头、唾液等,我们吃食物时都要经过口腔中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混合。那么细细咀嚼的馒头为什么能让人感觉到有甜味呢?这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吗?如果有关,它们各起什么作用?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发生了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由此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并设计方案和实验来验证。那么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馒头在口腔中发生的变化以及与变化有关的因素?这样,很自然引入下一个过程。
二、提供相关资料,组织设计方案
面对所提出的相对复杂的探究课题,让学生直接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此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提出一些细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的方式使实验设计方案逐步完善:
1.引导学生通过课本的提示设计实验。
2.强调对照实验的设计与变量的控制。
3.参与一个小组设计指导。
4.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鼓励创新。
三、分析实验方案,全班交流完善
选派1-2个小组为代表在全班展示其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并小组间进行互评。由于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获得了许多的知识和能力,这时都能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点评和引导,各小组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小组讨论完后,教师在全班总结,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怎样保证一个变量?
2.馒头的大小质量是否应该相同?
3.怎样才能尽快地获得较多的纯净的唾液?
4.实验装置在37℃的水温中保持多长的时间最适宜?
四、实施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的现象
各小组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在等待实验现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预测每组的实验现象,设计记录实验现象的表格。如下表格:
五、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各小组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把实验现象填写在记录表格中。联系实验假设,讨论后得出实验结论:
如果有的小组得出的现象和结论不一样,可引导其分析原因,并改进。
六、总结提升,学以致用
通过本节探究,学生知道了口腔是食物消化的起始部位,食物在口腔中经过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与唾液的充分混合都有利于食物的消化。然后让学生试着讨论解决以下问题:吃饭时为什么要细嚼慢咽?经常吃饭泡汤有什么不好?
大学化学实验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本实验课程,最主要目的就是能够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充分掌握实验方法及其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所以,加强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更好的提高理论教学的质量。此外,它对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作为化学教学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化学的精髓。但是实验教学也是当前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探索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及其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是培养北部湾经济区石油化工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当前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
(一)实验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系统。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的基础,它本身不仅超脱于化学理论,同时也与化学理论等各个方面紧密联系,因此实验课程教学想要更加充分的发挥其功能就一定要在整个化学系统当中去认真考虑课程体系的设置。但是就当前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来讲,因为一直以来都沿袭着苏联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划分为四大基础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第一,因为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与相应理论教学是同步进行的,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于理论教学,四大基础理论化学为了自身的完整性行成体系,这样的设置直接导致了化学实验教学系统不是很完备,造成了部分实验内容不必要的交叉,还有一些实验因为责任不明确导致了遗漏现象的发生。第二,因为专业实验划分的比较细,使得知识分割比较窄,学生缺乏大量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的机会,缺乏创新意识及其能力,而现代化学已经发展成为各分支间的纵横交叉的程度,逐渐的趋于整体化,假如我们的实验课程设计者不能够很好的将化学知识和技能有机的综合,那么培养出的学生也不能够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二)化学实验教学手段较为单调,缺乏现代化。
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在现场进行讲解,将相应的实验内容及其数据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去参照这些内容进行实验。这种教学几乎不应用现代的教学技术手段,显得比较单调,极大的抑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假如我们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各个角度进行化学实验,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使化学实验与时俱进。
(三)化学实验内容较为陈旧,缺乏新意。
从当前来看,很多学校的化学实验教学内容非常陈旧,大多是多年都没有变的经典性实验,涉及最新的化学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的很少。长期下来,以此类实验为授课内容的学生必然会缺乏相应的创新意识,缺乏对于化学的敏感性,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不可否认经典实验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应该明确经典实验在过去是流行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化学也必然如此,化学实验是随着化学教育、化学科学及其实验技术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为大学实验教学内容注入新鲜的活力。
三、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针对当前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我们对于大学化学实验课程体系进行了分析,开发综合的设计性实验,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完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化学实验课程体系主要体现了培养的目标,以学习实验技术理论为主要功能的实验课程系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依据化学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要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为主线,坚持能力协调发展,强化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在一级学科平台上进行“基础化学实验、合成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构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同时进行综合研究实验,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应用现代化的化学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充分的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比如,应用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渐的成为了化学实验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现代化教学的必然选择。多媒体实验教学具备了交互性、可视性、多样性等特点,具备了非常强大的优越性,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能够通过视频等教学手段强化实验操作规范,使化学实验变得可视化,对于一些综合性的实验,可以应用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模拟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及其综合素质来讲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应用数据处理软件能够对于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总之现代教学手段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是一定要重视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一定要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实际的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更好的加强。
(三)加强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
在当前化学实验改革的过程中,加强实验的考核是提高实验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需要在开始实验之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考核学生的操作水平和技能。在实验完毕后,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一般来讲,在平时的考核当中,需要将实验态度和实验习惯作为考核的内容。化学实验除了在平时的考核之外,对于基础化学实验应该进行期末考试。对于以往实验课的考试可以采用笔试或者操作考核。笔试主要侧重考察学生对于实验理论的记忆及其理解,操作考试更加注重考察实验结果,很难考察出学生实验的真实水平。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化学实验考试进行必要的改革,从实验预习开始直到最后进行全程考试。考试内容一定要包括预习报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等。通过此种形式的考试能够考察出学生真正的实验能力,并且推动学生对于实验课的重视。为了更好的加强考核,一定要在实验教学改革当中制定出抽测办法,由系教学小组对于实验效果进行不定期抽查,也可以考核学生的实验技能。分别对于应用新体系和旧体系教学的学生进行抽测,发现化学课程应用新体系教学的实验成绩要比应用旧体系教学的实验成绩好。
(四)化学实验内容的改革。
化学实验的全面改革,一定要以科学思维规律作为基础,对于实验课程体系进行分析,修改调整化学实验内容,使得实验教学的程序更加的系统化。结合北部湾经济区石油化工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确定化学实验教学的需求。以此作为基础,建立从基础到前沿,逐步提高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大力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得到“重视基础,拓宽视野”的目的。
为了能够更好的扩展化学基础实验的内容,在教学的改革当中一定要加强综合实验。第一,在各门基础实验内容当中都加了综合性的实验。第二,在开设完基础化学实验之后,增加一门综合化学基础实验课程。依据我系的实验仪器及其药品,选编了十二个综合实验,供学生选做。这些综合性的实验具备了综合性、先进性和前沿性。从实验来看,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了基本单元操作的综合应用,综合训练物质的合成及其定量分析,进一步熟练某些物性和结构测试;先进性是指应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和新的测试方法等;前沿性指的是实验内容包括了生物化学、大环化合物、金属有机化学、有机光化学合成等现代的学科知识。学生在进行综合化学基础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文献查阅、基本操作、仪器使用等进一步的训练,使得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够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