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三贴近”;思政实践课;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145 — 02
“三贴近”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三贴近”原则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和有效拓展。“三贴近”原则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课的教育实效,丰富和拓展实践课的内容和形式,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的思想政治目标提供了根本保证。
一、高职思政实践课“三贴近” 原则的适用性
高职思政实践课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高思政教学的有效环节,可以教学相长效果明显、教学形式多样生动,实现感性体验到理论思维的升华〔1〕。然而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高职思政实践课仍然处于探索过程之中,“三贴近”可以为高职思政实践课的创新发展开拓空间。
(1)“三贴近”原则提高对高职思政实践课规律的认识。实践的观点是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性是哲学的最鲜明特征,“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2〕当代中国处于转型社会,因此,开展高职思政实践课就必须全面系统考察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考察实践主体高职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以便准确把握实践主体的基本特征和实践条件,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政实践活动。“三贴近”原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以高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为主导,准确把握高职思政实践主体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思政实践教育规律,保证理论知识转化为行为素质,能够成为指导高职思政实践的重要原则。
(2)“三贴近”原则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思政实践课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理论的理解,强化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三贴近”原则实现时展、生活实际和实践主体的有效结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服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生活,努力增强思政实践的主体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召力、感染力,在实践过程中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保证高职学生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三贴近”原则实现思政实践教育目标的转换。思政教育承担塑造社会发展主体的重要责任,思政实践课丰富和发展了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形式,“三贴近”原则指导实践课使传统的理论教学的一维手段转换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多维手段。第二,作为实践主体的高职学生在传统思政教育中处于单纯的被动接受方,其主体性和创造性无法得到真正体现,“三贴近”实现了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的有机结合,使高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实践主体作用,实现被动教育向主动教育的转换。第三,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评价以理论知识的掌握作为评价方式的,“三贴近”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高职学生能力为实践基础,提高实践主体的发展内涵和发展水平,使以知识为中心的评价转换为以能力为中心的评价,丰富和发展了思政评价方式,促进实践主体高职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思政实践课“三贴近”原则的实践构建
“三贴近”原则是指导高职思政实践课的有机系统,贴近实际是高职思政教育的核心,主要是贴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高职学生的实际;贴近生活是高职思政教育的源泉,主要是贴近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生活实际和高职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是高职思政教育的基础,主要是贴近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发展。
(1)贴近实际,丰富实践内容。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相互交织为高职思政实践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内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宏观背景下,思政实践课要联系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联系和谐社会建设实际和科学发展实际、联系行业发展实际与阶层行业社会生活实际,正确分析全球发展趋势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显性影响和隐性作用,提高思政实践课的高度;在建设和谐校园的微观背景下,思政实践课要联系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调整实践视角,关注高职学生内在的心理健康,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切入点,联系的主导思想实际,引导高职学生认同的指导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实践内容的充实和发展。
(2)贴近生活,拓展实践形式。在具体思政实践课过程中,讲座、演讲、诗歌朗诵、参观考察、志愿者活动等往往是实践的具体形式,这些实践形式与社会生活以及高职学生生活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在宏观社会生活中技术革命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成熟为实践形式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因此在注重实体实践的同时,有效利用网络媒体,发挥网络的功能优势,开发虚拟实践形式,规避高职院校在思政实践中面临的各种挑战,通过网络提高思政实践课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在微观高职院校校园生活中,高职学生参加和组织的各种社团、院校内部传播媒介、高职学生日常交往展现了丰富的高职学生生活方式,为实践形式融入日常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生活中获得实践形式,使高职思政实践课“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非日常生活中都既能适度地运用日常生活图式和重复性思维,又能自觉地求助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3〕
(3)贴近学生,转换实践主体。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政实践理念,发挥思政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高职学生是思政实践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把高职学生的理论需求和发展要求作为思政实践的基本前提,以高职学生关注的专业学习、职业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服务和引导高职学生深入社会生活,鼓励高职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根据专业特点、学科背景和性格特征主动参与和思考;高职学生在参与实践方案的制定、计划实施和实践反馈中体现主体地位,实现由思政实践的被动接受者转换为实践的主动承担者。高职学生为实践主体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能够保证高职思政实践课的质量和水平,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在思政实践中认识社会、体验社会,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使思政实践课真正成为高职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实践的过程,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
三、高职思政实践课的创新基本进路
05方案自印发以后在高职院校也得到普遍实施,由于思政实践课没有全国通用教材、高职院校之间的实践资源的差异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了高职思政实践课暴露了内容缺乏、形式完整、教师和学生被动参与等影响思政实践课的全面发展问题。“三贴近”原则为规避和解决高职思政实践课存在的问题,强化高职思政实践课的地位和作用提供创新空间。
(1)认识创新:回归课程本性
高职思政实践课无论作为理论课程的延伸还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的定位,都是课程意义上的实践教学过程。按照05方案规定,高职思政课程有两门课,在课程内容上有重复的地方,这就要求思政教师根据课程性,立足高职思政课程的整体结构,将高职思政实践进行系统分类并形成适合两门课程的实践课,对两门课程的实践内容、实践形式、实践时间、考核方式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制定具有一定的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规范、实践课程标准、实践课程考核的实践实施体系,硬化高职思政实践课的内容、课时分配和实践考核,在“三贴近”原则指导下不断充实和完善思政实践课创新,促进高职两门思政实践课之间的系统组合和优化,使实践课成为有系统计划支持、具有明确实践目标、可以在实践中操作的实践活动,保证学生在学习两门课中的不重复实践,促进高职思政实践课的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形成与理论课相互配套、相互支持的实践课体系。
(2)组织创新:激活实践参与
高职思政实践课的有效开展依靠科学的组织方式创新。高职学生是思政实践的主体,充分体现高职学生在思政实践课中的自主性是提高高职学生参与实践的重点。根据“三贴近”原则,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合理的人员分配,形成相互合作的稳定的实践团队;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结合社会发展和高职学生能力发展实际要求,确立符合高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符合学生思想特点的开放性实践主题,以提高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使实践团队能够在开放性选题中确立该团队的实践主题,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制定实践方案;确立实践主题以后,实践团队内部按照方案分工组织实践,实践方式、实践时间以及实践地点由分工的团队成员负责;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践主题的实践团队填写实践实施手册、提交实践总结报告、制作实践演示文稿、实践交流。按照“三贴近”原则,科学的实践主题设计保证高职学生能够以组织方式参与,规范的实践组织创新保证高职学生在组织中的参与度,严格的实践过程管理保证高职学生参与组织实践的效果,以组织方式开展高职思政实践课能够引导高职学生通过思政实践课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高职学生现代政治人格的完善和塑造。
(3)制度创新:创造长效机制
高职思政实践课创新应该是长期规划,制度创新引领机制创新是保证高职思政实践课创新的重要途径。管理制度创新实现高职思政实践课的领导、组织、实施、配合和协调机制,使高职院校党委、行政、思政部门教师、相关职能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实践基地等形成推进高职思政实践课创新的合力。保障制度创新完成专兼职教师的科学合理配置、实践经费保障、稳定的思政实践基地开发,促进高职思政实践课能够按照实践内容和实践形式顺利实施,形成专兼职教师与实践基地之间的耦合机制。监控制度建立全程质量监控机制,保证高职思政实践课的质量,形成提高高职思政实践课的压力机制;建立沟通制度,接受思政课程建设专家的督查,吸收和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实践经验,根据实践反馈及时修正高职思政实践的相关内容和步骤,提高高职思政实践质量,形成提高高职思想实践课的输入机制。评价制度创新建立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机制,实现考核机制合理、力求量化,确立评价标准,保证思政专兼职教师和高职学生参与思政实践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 考 文 献〕
〔1〕费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律探索〔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网络交流新媒介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5009906
近年来随着新媒w技术的迅速发展进步,网络交流形式越来越成为社会往的重要载体和途径,特别是微博、微信、QQ等网络交流媒介,作为“青年大学生最受青睐的网络交流方式,对他们的生活、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得失并存[1]。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理论课”)来说,如何适应这种“微时代”的新形势,扬长避短,在教学方式的变革中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展现出新的教育活力,就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必须重视和认真解决的新课题。
在目前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研究中,关于课堂教学在“微时代”环境中的发展问题,已经得到较多的关注和探讨,但是对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能否向“课后”方向进一步延伸发展的问题,仍然较少有人注意和重视。事实上,在“微时代”的新媒体环境中,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拥有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能够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等网络交流媒介,将课堂教学与课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课堂教学内容转化成更为丰富多样、生动亲切的形式为学生所感受、理解和认同,也让学生与自己形成更加日常化的教学互动关系,从而更好地为学生传知授业,解惑释疑,并以切身的言行影响和涵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此意义上,毫不夸张的说,“微时代”的课后教学完全能够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重要补充,能够让后者更具有可亲可近的生活性,也更易于让思政理论课对学生发挥出入脑入心的内化影响。
一、“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发展新契机
在“微时代”兴起之前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课堂”始终是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场合与环境,也即是“主阵地”。教师的一切教学设计、言行都是围绕课堂而展开,力求通过面对面的教学方式,感染和影响学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传播与熏染。这种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方式,毋庸置疑,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
但是,时至今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发达进步,网络交流新媒介也逐渐兴起和流行,这对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理念及模式,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冲击,对其教学实效性也造成重要影响。在此新形势下,反思原有的教学模式,寻求与“微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便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当务之急。而在现有的讨论中,一般研究者仍然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上,却对“微时代”来临后可能带来的“课后”延伸教学的新契机,存在着极大的忽视,并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和探讨。这不能不说是“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研究中的一大缺憾。
在传统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课后教学”并非完全不存在,不发挥实际的作用,而是由于交流条件的现实制约,课后教学往往只能表现为师生之间的有限交流,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与完成,却无法让教师对学生进一步发挥出日常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将传知解惑、立德树人的课堂教学有效延伸至课后环境中继续开展。因此,从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来看,课后教学的现实效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受到很大的局限和制约,难以更有作为。但随着“微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课后教学问题产生了新的解决的可能性,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契机:
1.课后教学手段方式的革新性。与传统的课后教学方式相比,“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课后教学具有更为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段和方式,能够为学生广泛接受和使用,体现出较强的教学辐射力。微博、微信、QQ等网络交流新形式,在“微时代”有着极为普遍的社会影响,是年轻大学生喜欢和常用的网络交流方式。在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中,这些“微时代”的交流新媒介,日益得到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重视和认真对待,越来越成为促成教学革新发展的时代性因素。在此过程中,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教学,都逐渐显示出新的发展契机与趋势。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课后教学来说,“微时代”网络交流新媒介的普遍使用,空前地突破了传统课后教学形式的瓶颈化局限,使课后教学开始拥有形成多样化的实践方式的可能,也让授课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能够发挥出更为深入持久的教学影响。
2.课后教学教育功能的延展性。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课堂教学与课后教学的地位、功用并不等同,而是有着明确的主次之分。课堂教学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具有主渠道作用”[2],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责任。但与此同时,课后教学作为辅的教学构成,具有进一步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延展的重要责任。在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能通过课堂教学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也能够将这种教育实践深入延伸到课后的时空之中,借助网络交流新媒介,继续对学生产生教学影响,深化和丰富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对后者形成有力补充的作用。由此而言,课后教学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来说,并非可有可否无的组成部分,而是可以在“微时代”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掘,能极大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新的着力点。它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促进后者教学效果的有力夯实,进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3.课后教学发展空间的开拓性。在传统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由于教学手段方式的制约,课后教学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难以充分发挥出有力促进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微时代”的到来,让课后教学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能够在微信、微博、QQ等网络交流新媒介的带动下,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授课教师以往主要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知识思想的交流,在课后却缺少日常化的教学交集之处,这不仅使授课教师对思政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难以有更为直接准确的了解和把握,而且也使授课教师无法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微时代”的网络交流新方式,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从课堂走向课后,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采取积极介入的教学行为,随时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情况,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从中可见,课后教学在“微时代”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有着远胜以往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其广阔的拓展性[3],对高校思政理论课“超越传统课堂空间,拓展课外校园生活空间、社会实践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进而“树立全新的教学空间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因此,迫切需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对其予以高度重视和深入发掘。
“微时代”的来临,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课后教学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为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对课后教学发展空间的重视开拓,不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对课后教学有所新认识,而且让课后教学也开始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变化因素和革新内容。
二、“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新发展
“微时代”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教学,都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能够形成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内涵、新特点,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虽然目前在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研究中,课后教学问题仍未引起应有的关注和重视,但作橐桓鲐酱于发掘与开拓的教学新空间,我们可以从网络交流新媒介的视角出发,对“微时代”课后教学的新的发展形式进行初步探讨,反思其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变化,对其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影响有所新认识。具体而论,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网络交流新媒介的结合与运用,是“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发展的首要因素和基本前提。
“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的发展,与传统课后教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网络交流新媒介的产生、结合与运用。在传统课后教学中,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交流,受到时空条件的客观局限,难以形成持久适时的密切关系。加之,思政理论课教学在高校中,一般都采用大课教学的形式,这就为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进一步的广泛深入的交流,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不论是课后教学的深度,抑或是广度,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实现和保证。
随着微信、微博、QQ等“微时代”的网络交流利器的产生和普及,传统的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的不利条件,迎来充分克服与解决的现实可能。众所周知,微信、微博、QQ等网络交流新媒介具有现代信息传播的极大优势,能够随时将相关的信息资讯在最大范围内、最大程度上,直接有效地传达给受众,对后者的思想精神状态形成一定的实际影响。对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来说,这些网络交流新媒介能够打破原有的教学限制,使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教学关系,得以继续延伸向课后,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空间。因此,“微时代”的网络交流新媒介,成为促成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变革性发展的关键因素。正是这些灵活多样的网络交流方式,有效扩大了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的实践形式,让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前所未有的具有“课后教学”的充实内涵,对课堂教学发挥出强有力的促动作用。
第二,对师生之间教学关系的多样化构建,是“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主体保障。
对“微时代”网络交流新媒介的积极运用,能够让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从课堂走向课后,与学生之间构建起多样化的教学关系,更有效地面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在“微时代”的新发展,在现实中表现出来,就是主要依靠微信、微博、QQ等网络交流媒介,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灵活多样的主体化交流方式,使二者在课后也能始终保持直接密切、适时互动的教学关系。从实践来看,师生之间这种多样化的课后教学关系,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常见的表现方式:
一是在互联网上创建教学微博。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通过开设个人微博,在互联网上适时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信息,以及关涉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资讯。这样“既可以丰富教育资源,拓宽教育的渠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能够“实施立体化、精细化地思想政治教育,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吸引力”[4]。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开设的这种教学微博,必须具有正确的导向性和教学的针对性,力求通过微博信息的,将积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达给学生,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丰富,深化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同。现今社会是网络资讯空前发达的社会,海量的信息资源让高校思政理论课获得极为丰富充足的教学资料条件,因此只要使用正确,就能极大地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现实性、生动性和感染性,优化授课教师的教学话语内涵,使其更能产生说服力。而且,通过教学微博,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也能将国家发展进步的积极信息,借助图、文、音、影等综合形式,生动活泼地传达给学生,培养和涵育学生的国家关怀意识,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情感与观念。
二是在互联网上开设教学微信。在目前的网络交流形式中,微信的使用在高校学生中十分流行,成为后者学习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信息传播方式。微信作为网络交流新媒介,与微博一样,都可以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也可以借此赋予课堂教学内容以新的表现形式和生命力。通过开设个人微信,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能够“对微信进行合理规划和管控,利用其疏导并建立‘学生粉丝’、积极与学生互动、组织话题讨论和各种创意性活动”,使微信成为自己“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5]。而且,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也能够通过微信,保持与学生之间的适时交流,了解后者的思想动态,用充满正能量的信息内容影响学生,涵育其思想政治素养,并进而在学生中形成积极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是在互联网上建立QQ教学群。利用腾讯QQ的网络交流平台,建立各种特定的网络交流群体,这在高校学生中也极为普遍。QQ群不同于微博、微信,它更有利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与学生展开直接对话,通过“加强引导和交流”,起到“改进学生自制力的培养和消除师生代沟,缓解和消除学生心理压力,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6]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还能具体地建立不同的班级群体,便于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获得准确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对于学生而言,也可以通过QQ的交流平台,单独或公开向授课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难困惑之处,在沟通交流中得到后者的有效指导。因此,与微博、微信相比,QQ的网络交流方式,更能体现出课后教学的适时互动性,也更便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展开针对性的课后教学。
第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传输,是“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发展的主要内涵和实现目标。
借助多样化的网络交流方式,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能够将课堂教学有效地延伸至课后,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一步传达给学生,对其产生更为深入的影响。与课堂教学有所区别的是,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课后教学由于并不是在正式的课堂环境中展开,因此具有突出的日常化、生活化的特点,能充分体现出“理论性与生活化相统一的原则”,对“脱离生活实际的概念化、抽象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起到矫正作用[7]。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的优势所在。因为非正式的教学形态,使学生对授课教师通过多样化的网络交流方式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减少课堂学习时产生的严肃性、o张性,以较为轻松的心态来对待和接受,从而达到自然接受的学习效果。而且,由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课后教学,突破了课堂教学的现实限制,如时空条件、学生人数、教学课件等,所以能和学生建立起日常化、动态化的交流关系,也能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避免空洞乏味的说教。尤须指出的是,这种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如能较好地体现出来,获得学生的认可和支持,便可在更长的时间段里发挥出教师的教学影响力,而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思政理论课程的特定时间段内。这种持久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发挥的实际影响不可低估,而这也正是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的特殊性、重要性所在。
第四,对课堂教学与课后教学的衔接融合,是“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体现。
在网络交流新媒介的推动下,高校思政理路课课后教学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和空间,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课后教学能够同课堂教学分离开来,相反课后教学的不断发掘和开拓,始终应以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发展为前提,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落脚点。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与课后教学都不可缺少,各有其重要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当然,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并非是对等平衡的,而是有着主次区分。课堂教学作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发挥着系统化教育学生的重要职能,对后者思想政治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后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性发展,承担着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的应有责任。但是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课后教学的实现形式发生重大变化,这使课后教学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有可能发挥出以往不具有的新作用及影响,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不容轻视的构成部分。因此,对“微时代”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来说,课堂教学与课后教学的关系也处于深刻的变化之中。一方面,二者之间的主次关系由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性质、目标、任务和规律所限,并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微时代”中课后教学的特殊性、重要性,已不是课堂教学所能轻易遮蔽和替代的,而是需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重新给予审视和对待。从这两方面着眼,在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发展中,课堂教学与课后教学在“微时代”影响下,必然会进入新的衔接融合时期,从而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发展发挥出一体化、整体性的重要作用。
“微时代”中的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课后教学,不但发展内涵已产生重要变化,而且对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的实际影响,也有着深刻改变,不再是作用不显,甚至可有可无的教学构成。对课后教学的这种新变化、新发展,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教学敏感性,从“微时代”的视野出发,及时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把握。
三、“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新展望
“微时代”的到来,使高校思政理论课进入到一个新的网络交流环境中,深刻改变了原有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形成及状态,不论是在课堂之中,还是课堂之后,授课教师与学生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交流关系,而是具有更多的动态性、互动性的发展可能,从而使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更加具有丰富充实、形式多样的发展内涵。在“微时代”中,课后教学的发展变化及趋势,虽然在一定时间内,仍没有引起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但毋庸置疑,这是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发展中极有发掘价值的教育空间,有着可以预期的广阔的发展前景。对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发展的展望,从其自身已经具有和正在逐渐表现出的“微时代”特点来看,有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很值得注意:
其一,“微时代”课后教学的作用地位,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已不再是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无足轻重的辅助部分。
在某种程度上,“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开辟了光明的发展前景,让课后这一远大于课堂的时空范围,能够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更广阔的用武之地,让后者在其中充分发挥出课堂教学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取得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日常化的教学效果。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课堂教学拥有不容置疑的主干地位,对课后教学所具有的优势是压倒性的,甚至在一些时候会出现有课堂、无课后的教学情况。这种不利于课后教学发展的形势,随着“微时代”的出现,根本上有了彻底改观的可能性。通过对微信、微博、QQ等网络交流新媒介的积极利用,实际上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已然产生出一个广阔的课后教学空间,对这一新的教育空间的不断发掘和开拓,必然对课后教学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地位形成深刻改变,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也必定日益得到提升和强调。因此,“微时代”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发展的“黄金时代”。
其二,“微时代”课后教学极大地扩展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空间,使其跨越课堂,走向课后,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全天候的教学行为。
传统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课后教学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实施的途径及范围都很有限,特别是授课教师无法与最大范围内的学生进行教学交流,也无法赋予此种交流日常化的表现形态,因此课后教学在整个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远逊色于课堂教学。在“微时代”的网络交流新环境中,课后教学原先遇到的现实障碍,都已有可能被充分克服和解决,这便让课后教学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舞台空间得到空前的扩大机遇,能够发挥出以往无法施展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正是在这种变化中,真正实现从课堂向课后的历史性跨越,将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课后贯通起来,以更为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持久深入的影响,使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范畴得到进一步的充实扩展,更为有效地达到传知解惑、育人培德的根本目标。需指出的是,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来说,这种教学空间的极大拓展,既是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因为,能否从中深刻认识到课后教学的发展潜力,并有机结合“微时代”的网络交流新媒介来展开教学实践,这有待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积极深入的探索,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其三,“微时代”n后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紧密关系,以新的发展形式表现出来,寻求和实践二者之间有机统一的教学新模式,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对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有效性具有重大意义。
“微时代”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不论是课堂,抑或课后,都有着以往未有的重要变化。随着二者与网络交流新媒介的日益密切结合,如何看待与处理二者之间的教学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实现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一体化和完整性,必然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需要认真面对和解决的新课题。课后教学在“微时代”可能出现的变化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要远较课堂教学明显突出,而且课后教学的发展空间实际也要大于课堂教学,因此对传统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课堂为本、为主的基本状况,随着课后教学的新变化、新发展,将会受到显著的冲击和影响。在此形势下,重新审视、反思与构建课堂、课后的教学关系,便会愈来愈显示出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所具有的特殊的重要性。而这种新的教学关系的积极构建,对“微时代”中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发展,也必将产生突出的现实作用,成为影响其革新趋势与走向的核心因素。只有立足于“微时代”的网络交流新形式,将课堂教学与课后教学有机衔接起来,使二者之间实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新关系,才能让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贯通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之中,始终对其施加积极有效的教学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实实在在的内化于心、外显于形的良好状态。
除此以外,“微时代”中的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也会让教师更易于将自身的人文情感与关怀通过日常化的网络交流途径,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对学生政治人格的健康形塑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这能有效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内在的感化力,减少高校思政理论课因过强的政治性,而与学生之间易于出现的距离感,为教师更好地发挥柔性教学影响开辟新途径。
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而言,“微时代”的到来,实际为其进行教学探索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这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而且更反映在课后教学中。重新审视和反思“微时代”的课后教学,将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打开一扇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大门。通过对微信、微博、QQ等网络交流新媒介的积极利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能够成功架起课后师生交流的新桥梁,构建起“微时代”中师生之间的新型教学关系。这是一种充满生活性、适时性、流动性与契合性的双向互动关系。凭借此种关系,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充分延伸至课后,贴近到生活,深入学生心灵,最有力地发挥出自己作为“思政人”的主体教学功能、作用与影响,赋予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以新的生命力,真正提升和增强其应有的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明明.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4):104-106.
[2]徐跃进等.发挥课堂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5):41-42.
[3]王荣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拓展与建构――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6(1):63-67.
[4]王英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博网络平台的利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5):126-128.
[5]高莹.微信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4):27-28.
[6]张秀丽.李招淡.以QQ为平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思想教育研究,2009(5):88-91.
[7]张国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8(4):19-21.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206-02
当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念对高等院校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日益突出。现状如何改变?这一切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高等院校学生进行教育的担子更重、更神圣。、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更是提高思政课效果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手段。然而,目前实践教学很难落到实处,预期效果远没有达到。如何使实践教学的优势和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凸显?解决好这一问题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有重大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
思政课的教育目标是教育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铸造。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和充分运用实践教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的理解,不同学者之间存在不同的观点。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应该界定为:根据思政课教学大纲要求,配合理论教学,由思政课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在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首先,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之外的教学活动,既可以在课堂外进行,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1]。其次,实践教学的内容必须与理论课程的内容密切相关,但其又不是理论课程的基本内容,而是理论课程的扩展,是以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培养综合素质。再次,实践教学活动必须由教师主导,这是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最后,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其中。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自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方案实施以来,各地、各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距预期还有差距,现状差强人意,找出思政课实践教学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对症解决是思政课实践教学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一)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主体性缺失”
高等院校的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受教育者,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其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2]。学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体,而不仅是教育过程中的客体,学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主体性的发挥对实现思想课实践教学目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当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缺失现象普遍存在,没有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实际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思政课教师依然是教学活动中话语权的掌控者,使学生的主体性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被遮蔽。许多高校确实也组织了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大多形式大过内容,比如暑期“三下乡”等,这些实践活动大都不能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实践教育不仅是一种“身体在场”的活动,更是一种“心灵在场”的活动[3]。
(二)教师实践教学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毫无疑问,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大多数的思政课教师都能对理论教学得心应手,但实践教学意识不强,且经验和能力较缺乏,这就导致教师与学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平等对话很难实现,是致使思政课实践教学弱效的重要原因。教师作为教育者应先受教育,现在高校中的思政课教师自己都没有参加过实践的不在少数,因为这些教师大都是由校门到校门出身的硕、博研究生,他们本身就是纯受教育者,没有思政工作的切身经历,或者是在校学习期间参加过那些形式大过内容的效果不大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青年思政课教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比较匮乏,也致使他们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如果为了完成教学要求,而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也难免流于形式,走过场。
(三)实践教学系统规划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它不是一门课,而是几门课合起来的总称,是一个严格的课程体系。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部分,设计的范围较广、难度较大,实践教学要顺利进行就要整合教育资源,形成系统性的规划,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现在,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在思政课教学计划中设计了实践教学环节,有的还制定了比较规范的教学大纲,但是又有问题随之而来,不同思政课程老师在组织实践教学过程中自行其是,他们之间没有统一的协调、安排,每门思政课教师由教师基本上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条件来自行组织实践教学。因此一直停留在自发的、随意的的层面,导致不同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单一化,甚至重复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课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化内容,应该从整体上规划不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
(四)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欠缺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长期的、系统的教学任务,高校要把其作为长远教育规划进行设计,这就需要一套高效的保障机制。需要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关的各部门之间的通力配合,才能形成合力,为实践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有力保障。然而,事实上目前多数高等院校这方面的保障机制欠缺,主要存在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经费支持等保障机制的欠缺,进而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低效果化。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单纯依靠思政课教学部门远远不够,还需要高校领导的重视,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目前许多高校领导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每年的计划都是应时而定,形不成规范化,还有一些高校虽然设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等机构,但很少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形同虚设。制度设计的缺失也是实践教学低效化的重要因素,很大一部分高校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目的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平时处于“放羊”状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老师和学生走出教室,走上社会,这需要经费,实践教学的课题研究需要经费,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需要经费,然而许多高校经费短缺现象普遍、保障机制缺失,这都是影响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性提升的路径
如何使实践教学回到思政课教育的本真状态?唯有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才是走出当前困境的必由之路。
(一)切实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马克思始终强调人是主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实践教学又是思政课教育的重要一环,其终极目标必然是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一定要综合多种形式来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马克思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4]现实生活是人的主体性生成之地,当然它也是实践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养成之地,实践教学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生活。思政课实践教学就是要以生活为依托,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向实践学习,为社会服务。人的主体性不是先验的,而是在现实实践中产生和提升的。列宁说过:“学习、教育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5]学生自主性的培育和提升只有和生活相连,切实彰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才能获得巨大的内在动力。
(二)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素质与能力
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它对任课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的主体性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其实践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思政课教师需要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本质予以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是对者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升华,思政课教师要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接受教育。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具备必备的的理论素养,把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把控能力。高等学校十分有必要有计划地对思政理论课教师进行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培训和实践技能培训。思政课教师也要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其中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素养,只有这样思政课教师才有机会探索出实践教学的新路径、新方法,才能最终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水平。
(三)加强实践教学资源整合
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有助于顺利实现实践教学目的的人力、物力、信息等所有资源。靳诺在全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讨会上说过:“我们要考虑实际可用的实践教学资源问题。全国每个大学生要参与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实践资源如何保证充足?实际上,实践教学资源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对潜在和隐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6]因此,高校要对思政理论实践教学进行统一规划,使各个部门单打独斗、没有合力的现象成为历史,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内容选择、结构安排、系统评价等方面的零散化合为有机整体。实践教学资源的功能不会自己产生,这就需要高校领导、思政理论课教学部门以及学生等各方一起努力才能挖掘思政理论课内在的价值。
(四)建立健全实践教学长效运行和保障机制
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实现高效化,根据中央文件的精神,建立健全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效的运行和保障机制势在必行。各高等院校的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都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各方面一起努力共同合作是实践教学长效运行机制规范化、制度化的保证。有了组织保障还要有制度保障,小平同志曾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的做好事。”一些针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管理文件的制定是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的制度保障,这样才能做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最后还要配备必要的经费支持,如按照学生人数确定投入经费的比例等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诠释出其自身的魅力,实收成效。
参考文献:
[1] 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0,(2):70.
[2] 汪馨兰,戴钢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55.
[3] 汪馨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电子科技大学[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60.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关键词] 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效性
[作者简介]刘国胜(1964—),男,教授,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教务处,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 翔(1984—),男,助教,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教务处,研究方向为思想与语文。(江西南昌 330100)
江西省教育厅2011年度教改课题《“大思政”视角下旅游商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 JXJG-11-34-3)
高职院校的思政理论课是学生的必修课,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根据学生的职业特点,积极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很多老师都进行了思考和研究。针对高职教育新形势下面临的新任务,应当主动转变观念,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探索,提高思政理论课教育和学生职业特点的契合度,充分发挥出思政理论课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上应有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足的原因
(一)不少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的高职院校在办学时都过分强调就业为导向,学生职业技能学习的好坏决定着学生的就业率,就业率的高低又成为了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砝码。因此,许多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挤压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满足专业技能教育的价值趋势,使思政理论课有意无意地受到冷落和忽视。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内容的选取没有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目前,中国高校现行的思政理论课教材是统一的,没有体现出本科院校和高职类院校的生源差异,高中政治理论学习和高校的思政课的学习内容之间存在大量的重叠,难以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同一化的课程设计没有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必然无法把握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思政理论课的脉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自然就大打折扣。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没有真正建立
在不少高职院校里,仍有不少教师在进行思政理论课教学时以“你听我讲”的教学方法为主,缺乏师生互动,忽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过程相对枯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不起兴趣。使得有些学生认为思政理论课就是讲一些大道理,对现实生活没有什么作用,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学好学坏没有区别。
二、充分认识思政理论课教育的重要意义是提高思政理论课实效性的根本保证
(一)在高职院校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促进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认同有个体和社会两个不同层面,学生个体对自我的社会角度或身份的理性确认以及学生共同体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凝聚力要解决的价值问题。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反映党和国家的意志,充分体现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责任。因此,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中应当明确德能并重的教育目标,切忌重能轻德。
(二)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育人的政治责任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明确自身的政治责任,即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仅来自于理论本身的魅力,还来自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师的专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其中尤为关键的是教师的政治责任感,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感染力、凝聚力、辐射力、渗透力、影响力的基础条件。要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只有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和政治责任感,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理解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才能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才能最大程度上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利益需要,使学生通过感受、关注、参与、顿悟和内省等非逻辑方法内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
三、创新教学方法,使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与学生的工作实际有机结合是提高思政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性、职业性、岗位性、应用性、实用性等特点,决定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必须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不能单纯照搬普通院校的实践模式。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企业和实训体基地作为载体开展。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体验人生的价值、体验自我的价值,在体验中锻炼思想政治品质,充实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内容。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结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融入学生实习实训,通过生产劳动,通过职业岗位的锻炼体验,外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坚定学生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二)转变认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思政理论课教学不是一般的知识传授,是在传授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如果思政理论课的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不但无法达到教学效果,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要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真正内化思想政治内容,必须提高其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非课堂的被动接受者。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在网络普及的现代社会,思政理论课教师应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理顺教学思路,引入贴近学生活动的素材或者案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制作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课件,图文并茂,丰富课堂的内容,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比如在上《》这一章内容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复兴之路》等纪录片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不再感到学习是枯燥的,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理解教学内容,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讨论、辩论、演讲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社会问题的能力,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总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当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的特殊属性,根据学生的职业特点,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学生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主动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探索出一套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政课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力争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切实发挥出其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师勇.关于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10).
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职责,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政课;融入途径
高校思政课发挥主渠道作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是国家和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与手段,注重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坚决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加强自身素质提升,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一、教材建设是前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材过程中,要达到一个基本目标:用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特色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事实和发展成就来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增强学生们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思政课教材必须充分体现政治性、科学性、思想性、价值导向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特别是可读性,从而实现其从“理论体系”到“教材体系”的转化。广大专家学者编写思政课教材时要结合思政课四门主干课程的性质、特点、内容和培养目标等既避免重复又要有所侧重。
二、教学是决定性环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工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在讲、读、听、谈、看、走、写等教学环节,使当代大学生由认知进而认同、由信仰进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谓讲,即教师运用问题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等方法系统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必要性、深刻内涵及其重要意义;所谓读,即要求学生不仅要读课本,更要读原著和党的重要文献;所谓听,即在学校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邀请校内外专家给同学们作专题讲座和辅导报告;所谓谈,即组织学生们进行专题讨论与交流;所谓看,即组织学生们观看视频资料;所谓走,即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进行社会专题调研;所谓写,即要求学生撰写与上述一些环节有关的读书心得、调查报告、课程论文等,并且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在思政课教学环节中,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贴近学生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注重养成教育,引导大学生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实践教学是重要环节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根本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的过程中,在加强理论和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在现有实践教学学分(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专科划出1个学分)的基础上再划出1个学分,原有的实践学分用于思政课各课程课内的实践教学,新划出的实践学分用于大学生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制度、条件和环境保障,确保实践教学取得实效而不流于形式。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要对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行免费开放。
四、工作机制和融合机制是强有力的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党委行政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坚强有力,是取得这项重要工作的实效的强力保障。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建立长效保障机制。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学校坚持以“育人为办学第一使命”,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育人工作首位,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牵头,分管领导组织协调,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学工部、思政教研部、团委和其他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活动机制。学校通过建立学习培训、党团带动、争先创优、爱心帮扶、激励奖惩等长效活动机制,寓学习教育和宣传普及活动于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机融入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全过程,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各方面。三是完善考评机制。学校把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有机融入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中,列为考核校内各单位的重要指标,年初确定目标,年底述职考评,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表彰奖励,使软指标由“软”变“硬”,使各部门都把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教育作为经常性工作抓紧抓好。作为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思政课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深刻把握这一理论的内涵、精神、意义等相关问题,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同时更要带头树立和实践自己所讲授的道德标准和价值理念,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和发挥教育者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作者:李伟立 单位: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