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小学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体育教学过程是对学生加强运动学习指导的过程,掌握这一过程的特点对于体育教师将起到很好的理论支撑作用。
1.行为性
体育教学中的行为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社会基本规范与行为的重要学段。学生通过运动学习过程的感悟与实践,初步形成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行为与习惯。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学生运动行为习惯的现行状态,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体育学习活动与运动技术学习,激发小学生的运动学习兴趣、启发小学生通过运动学习正确认知运动学习行为对生活行为的引导与促进作用,积极地将在运动学习中获得的行为知识与技能,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与学习中。
2.方法性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不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运
用。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小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着重向小学生传授简单的、容易学会的,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内容与方式,要让小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在玩中想,让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运动学习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兴趣与积极性。
3.安全性
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小学体育中的安全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对小学生运动安全的教育,保证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安全性。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向小学生传授自我保护、保护他人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练习之前检查场地安全、个人安全措施的落实;练习之中要关注学生练习的安全性;练习之后要保证学生的安全恢复。教师要把安全运动、安全卫生、安全预防作为体育教学的内容,在小学生运动实践过程中,以运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使得学生保持身体的正常发育与身心健康。
二、小学生技能学习的要点
1.学习内容的生活性
小学生的运动健身大多数在于平日里的锻炼,让其不断地跑、跳、投,就是健身最简单的方式,教师没有必要对于这些还不懂得太多的小孩子们给予太多的技术性过强的运动技能学习的练习方式,而是可以大多数以生活中的活动来代替,通过运动学习,促使小学生正确认知生活中体育的多样性与适用性。这样更有利于小学生今后技能的学习与发展。
2.运动方式的协调性
运动方式的不同,对于小学生运动素质的培养也是有所不同的,其中,运动教学过程中的协调灵活极为重要。因此,全身的协调性、灵活性将成为小学生进行运动的一大重要因素。
3.组织方式的简易性
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尝试改变教学分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处理好知识学习与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组织方式的创新应该从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以“量”的多少和合理性进行正确评价。组织方式的创新应给小学生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体现在内容、难度、量、方法、条件、手段和学习的组织形式等方面。
三、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
开展体育教学的策略研究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应该结合小学教育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从教师、条件、资源、适应、家庭、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提高教学策略的针对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模式进行教学。以学生探究为主,把互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以身体活动为基础,通过开放教学,使学生动脑、动智、动情,主动地、直接地去学习掌握技术与技能;培养学生探索运动学习创新的精神和创造的能力。
体育教学评价是评价活动在体育教学活动领域的具体表现。体育教学评价既要重视学习的结果,又要看重学习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对学生体育学习应该从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进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新的结构评价注重综合教育的效应,关注学生的运动参与表现和态度,对体育学习以及认知的能力,掌握与应用科学的、合理的运动实践方法以及体育的综合能力。因此,只有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体育教学评价更加全面,
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目标实现和教学目标达成的整体优化产生积极的效果。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体育系, 广西桂林541006)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从现代教学论的角度,将体育教学论划分为多个原则,并讨论如何通过这些原则的运用将体育教学论合理地运用到足球课教学中,达到提高高校足球教学质量及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论 原则 足球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6—0070—02
作者简介:陈俊吉(1985~),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1 前言
足球课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针对高校学生“足球基础差,课时数少”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足球课的教学质量及效果, 这是摆在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体育教学论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概括并上升为理论的科学体系,是研究教学规律的科学。因此,把现代先进的体育教学论思想应用到足球教学中势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完成足球教学任务,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体育教学论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体育教学论的分析研究, 阐述如何运用体育教学论提高高校足球教学。
2.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教学论的概念
体育教学论是研究体育教学现象和特征、本质和规律等基本理论问题的一门学科。体育教学论从动态的体育教学整体着眼,全面考察和研究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现象、特征、本质和规律等基本理论问题,以便科学地指导体育教学实践,不断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
3.2 体育教学论的原则
通过对现代教学论的研习, 同时结合教育心理学与体育教学的具体情况本文将体育教学论划分出以下几个原则, 通过这些原则实现体育教学论在体育教学方面的应用。
第一,教学的实践性原则。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这就使体育教学不同于普通课程教学,而是要求体育教学应当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做中学”,通过不断的体育实践来完成体育技能的学习。但在坚持实践为主的原则下也应当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 强化运动技能的形成。第二,教学准备性原则。体育教学是以实践教学为基础的教学,实践教学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是主体,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注重教学的各项准备。在教学前充分准备教学用具,预先划定教学负荷等;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与心理,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发生受伤等意外事故。第三,教学的科学性原则。体育教学是基于体育科学的一门教学,在教学中必须遵循体育科学的基本规律, 在科学规律的指导下进行教学与训练,所有违反科学原则的体育教学都不能达到教学目的,反而会破坏体育技能的形成。科学性原则不但包括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还需要在教学安排,教学考核中坚持科学性。第四,教学的直观性原则。由于体育教学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体育教学应当注重教学的直观性, 直观的将体育技能及其练习方法呈现到学生面前,可以使学生形成深刻的技能表象,加快技能学习过程及牢固建立技能。第五,教学循序渐进性原则。体育技能形成是需要一定过程的,是需要通过各种阶段来完成技能自动化的,因此体育教学中应当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由简到繁,有难到易的教学安排帮助学生形成运动技能。第六,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较为明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第七,教学的启发性原则。体育技能的形成是以学生为主体,且并不是使学生将体育技能的要点倒背如流, 而是要使学生在体育实践中形成体育技能,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练习与体会完成体育技能的形成。
3.3 体育教学论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运用
坚持体育教学论就必须坚持体育教学原则, 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运用体育教学原则正是将体育教学论运用于高校足球教学之中。在高校足球教学之中运用体育教学论可以提升教学的水平,明确教学的目的,优化教学的结构,提高教学的效率。合理的将体育教学论运用到高校足球教学之中, 教师的教学将更加高效实用,学生的学习则会更加得心应手。
3.3.1 科学安排高校足球教学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由于体育教学的实践性与高校足球教学课时较少的特点,因此科学安排高校足球教学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成为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合理安排适当的理论课不但不影响教学的具体实践,而且会促进实践课的教学更好更快的得进行,学生学到的不但是如何去做,还能学到为什么做。但是由于足球运动技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形成稳定的技能,如果安排过多实践课,而使实践课时间过短则会影响足球运动技能的形成。
3.3.2 认真准备高校足球教学课,尤其是实践课
足球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有器械参加的教学过程, 因此在进行足球教学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分为三个内容:一是对教学内容合理得安排,教学前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是至关重要的, 在教学前对当节课程进行合理规划可以更好地控制课的节奏与负荷,使课堂既完成教学目标又合理有趣。二是课前教学用具的准备,进行足球教学前器械的准备是必要的,提前安排好教学器械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 不至于出现临时无器械而改变原有教学安排的情况。三是教学前学生身体的准备。足球是一项身体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因而必须安排学生进行热身活动,通过适当负荷的活动使学生达到热身的目的。
3.3.3 在高校足球教学中多进行示范教学
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需要通过大脑将抽象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形象的肢体动作,而人对文字的理解以及转化能力是不同的,这就会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差异性。在学习足球技术的过程中,如果能多进行示范教学,也就坚持了体育教学论中的直观性原则,同时使学生可以省去转化过程,直接了解技术动作的全貌,进而进行模仿练习,再加上教师对技术动作要点的讲解,学生将会更快且更好地学习到技术动作要点, 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掌握并巩固技术动作。
3.3.4 应当由简至繁地进行足球教学
足球运动是一个有球参加的运动, 不单是人体自身完成动作,而是通过人体结合足球做出动作,产生相应效果的运动。足球运动不同于篮球和排球这样运用人体做灵活的手去完成技术动作,而是运用相对比较笨拙的脚去完成复杂的技术动作,因而足球教学更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高校足球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在教学由无球向有球过渡, 由单一动作向组合动作过渡,切不可由于急功近利忽略了基本动作的学习,而直接跳向高难动作,这样会产生根基不稳的现象。
3.3.5 进行合理的分组教学
人与人是不同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在高校足球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将不同类型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同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对这些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教学。进行分组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资源,不同的学生技术的缺陷是不同的,分组教学可以强化对其缺陷部分进行练习,全面发展技术动作。例如,在足球教学中有些学生传球技术较好但射门技术较差,有些学生对脚型的把握较好,但对触球点的把握较差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分组练习解决,不能“一刀切”。
3.3.6 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
足球技术是一门系统的复杂深刻的技术, 教师应当通过不同的手段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创新学习, 使学生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学习技术,当学生通过被启发真正理解了技术的真谛时, 技术自然牢固地被掌握,且可以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张学忠,毛振明等.体育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对象和任务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
[2]刘锦,张松奎.论现代教学论思想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3]王洁.现代教学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山东师大学报,1998.
【关键词】运动生理学 研究方法 生理学机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05-01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科学;运动生理学研究人体在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影响下结构和机能的变化,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的规律,以及形成和发展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探讨人体运动能力发展和完善的生理学机理,论证并确立各种科学的训练制度和训练方法。运动生理学是体育科学基础学科之一;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人体的机能和形态是密切联系的,因此学习运动生理学不但要从人体生理学入手,还需要掌握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运动力学、运动医学等基本知识;只有和这些相关学科相互配合,进行综合、系统研究,才能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一、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运动生理学以正常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体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它的任务是:在正确认识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的影响;阐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过程的生理学原理;掌握不同年龄、性别,不同运动项目和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生理特点,从而能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更好地为体育实践服务。
二、运动生理学研究方法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在人工创造的条件下,使一定的生理现象按所要求的时间和空间正常出现,借以观察和分析机能活动变化的过程及其因果关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手段有了很大的改进,肌肉活检、电镜观察、微电极生理和超微分析等技术已把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带进以分子为基础的微观世界;另一方面,多种生理现象又可通过换能、遥测、多导记录,在不影响人体运动状态的条件下获得实验数据,利用电脑记忆、系统处理、综合分析,使动态的和整体水平的研究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动物实验也是运动生理学实验中不研究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的生理学分支。具体任务是: 在正确认识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的影响教学现状涉及知识面广,运动生理学课程学习需要有一定的运动解剖学,组织细胞学等知识为基础,而体育系因专业限制仅进行了运动解剖学的初步学习。运动生理学又是学习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医学、运动处方等课程的基础,具有多学科交叉性。这就给运动生理学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
三、运动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抽象。运动生理学教学内容多、理论性强,学生学起来普遍感到抽象、枯燥,缺乏兴趣。特别是学生刚开始接触运动生理学时,肌肉的收缩过程、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等内容复杂、抽象,老师又很难讲述清楚,造成许多学生一开始就丧失了学习运动生理学的信心。
2.理论与运动实践脱节。运动生理学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科学交叉的学科,而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运动生理学的知识既可为竞技训练服务,又可指导群众的健身活动。而在以往的运动生理学教学中常常忽视体育实践,把运动生理学当成人体生理学来讲。
3.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体育运动学校不同学生之间文化基础不同,不同专项对应掌握的生理学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时应针对不同学生传授不同的知识,对知识的要求也应有所区别。在以往运动生理学教学中常常忽视了这一问题,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真正实现培养目的。
4.缺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体育科学中的许多课程与运动生理学关系密切,运动生理学是学习其他课程如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医学、运动处方等的基础。以往教学中常常忽视这种联系,把该课程当成一门孤立的课程来讲,给其他课程的学习造成了困难。
四、教学方法的运用
我们是在现时代的条件下从事教学工作的,因而运用教学方法时要考虑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以及现代科学的新进展。
在运用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发展学生的智能。这无疑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需要学生成长为具有高度科学精神的、智能型的,具有创造力的人。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两点是同样重要的,离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目的;而离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也将无所适从。这方面最重要的是采用那些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更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从而达到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能受到思维训练的教学方法。在这类方法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对学生进行激励、组织、点拨、引导,使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3.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一般地说,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把学习方法作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还是比较少的。当然,一般地说,学习方法是第一个层次的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实际上都是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是一个正在探讨的课题。
4.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进行的主要是认识活动。不过在进行认识活动时,必然会有情感活动随之发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识和情感是不可分割的,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有推动作用,消极的情感则会阻抑认识活动的开展。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有益于把学生从“刻苦”学习中解放出来,使学生能愉快地、活泼地学习,这才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
总之,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而作为艺术就必须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创新、发展,让学生在心理上认可与欣赏。
综上所述,以上措施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社会实践能力及科学创造能力,实验证明讲授――实践――科研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教学研究是无止境的,更好的、更适应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职业高中;体育教学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职业高中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新一轮课程改革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带来了全新观念,促使教育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新课标对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影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中很多旧观念制约着当前职业技术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新大纲不相适应。要想使学校体育向纵深发展,符合新大纲的要求,就必须转变旧思想和旧观念。
1.技术技能教学内容
传统体育教学中技术、技能的内容以田径、体操和三大球为主,学习时不分性别、年龄、体质状况、技术基础,全班统一,忽视了学生个人的特点、兴趣和各方面的差异,不利于学生学习。
2.体育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封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只关心教什么,不关心怎么教,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呆板,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殴性。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他们认为“严师出高徒”,对课堂上学生的一些“出轨”行为严厉批评,甚至体罚,这样加深了学生的消极情绪,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
3.教师角色理念的转变
在传统观念中,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中的领导者,往往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现代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独奏者”的角色转变成“伴奏者”的角色,不再是领导者,而是引导者;要由“学适应教”转变到“教适应学”;要把主动性还给学生,把体育课当成是给学生提供充分锻炼、发展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
1.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体育教学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如何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中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
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可采用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3.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
【关键词】高中体育 体育教学 师生关系
体育是一门以运动实践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一起训练、运动、游戏、竞赛,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同欢乐、共“患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和谐师生关系,不仅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本文拟就高中体育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
一、找准教师角色定位,彰显师生人格平等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们的沟通、理解,合作共事也要基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因此,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要构建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颇为重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就高中体育教学本质而言,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不再仅仅是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更在于从教学目标出发,立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启发与诱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与指教,因此,教师应定位于指导者角色;就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而言,体育运动技术与技能的形成并不是通过精讲多练就能实现的,而更多的是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示例与表演。教师的作用重在给学生以范例与引领,因此,教师应定位于示范者角色;就体育教学的目标追求而言,体育教学应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让学生初步形成规划健康人生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并着力实施教学创新,如采用分层教学、小组合作、自主创编等方式方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创新求趣的状态下学习,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因此,教师应定位于组织者的角色。
要实现上述角色定位,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保持教师与学生的人格平等。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师与学生只是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不同,并没有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的基本观念,认真研究学生,理解、认同学生,真心帮助学生,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姿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力求做到师生心理相容、互相接纳,以形成真挚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都形成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优化体育教学策略,突出师生良性互动
在体育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教师应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教学方案,这就是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策略,突出师生良性互动,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由之路。在教学中,要做到三点:一要突出课程意识。教师要从体育课程标准出发,不断丰富体育课程资源,重视传统体育项目改造与优化,引入一些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运动类项目。同时,要紧跟时代要求,突出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二要改变教学方法。体育课大多在室外进行,学生与教师接触多,互动多。教学时,教师要力求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教学氛围。同时,教师不仅要关注讲解,更要关注演练。教师只有做到身体力行,主动与学生一道练习、活动、游戏,才能在无形中缩短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三要突出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现代教学的基本形式,在体育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应从安排好体育课的活动量和活动密度着手,掌握好互动的时机,做到相互尊重、合作、信任,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积极的人际关系实践。例如,为了让学生较好地了解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教师宜从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形态结构出发,帮助学生选择跑步、弹跳最合理的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在教与学的双边互动中,在讲解、示范和辅导过程中,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从而形成自己的动作技能。只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学得其乐,师生关系就会更为和谐、融洽。
三、坚持教学发展评价,打造和谐心理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