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课课程性质

体育课课程性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课课程性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课课程性质

体育课课程性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衔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与应用型本科的全面衔接,为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对接提供有效的途径,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继续向上发展的空间。然而我国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更多追求的是一种学制上的衔接即外延式的衔接,以课程为核心的内涵式衔接还很薄弱,是中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协调发展的瓶颈。中职与应用型本是同一类型教育中的两个不同层次,课程结构科学合理地衔接能避免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浪费,这是一个关系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问题。

一、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职和应用型本科学校都处于彼此独立的状态,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加速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方面的问题。

1、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

中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分别是技能型人才与高级技能型人才,这是一个共识,但对于技能型人才与高级技能型人才衡量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规范和标准。由于其培养目标的层次不清晰,同类专业的课程目标没有联系性、递进性,课程目标、课程标准的制定缺乏沟通,尚未建立起衔接机制。因此培养的中职学生进入本科,难以适应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学习,从而达不到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2、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内容缺失和重复现象严重

中职与应用型本科的课程内容应该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相互递进的过程,彼此要沟通交流,由于中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各成系统,互相独立办学,致使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开设了大量相同的课程,专业课程内容存在大量重复现象,使部分升入本科的中职学生要学习和中职相同的课程。有调查研究表明,以装潢设计专业为例部分名称相同的课程的内容重复率达到30%以上,个别达到60%,教学内容的大量重复,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教学资源浪费,影响了中职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降低了教学效益。

3、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

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骨架,课程结构体现出课程设置的理念以及价值取向,是围绕教学年段的总体教育目标,对各年级的课程作出总体安排,是一个整体性问题。我国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仍未能遵从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开发贯通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培养技能人才的一体化方案,课程开发未完全摆脱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三段式课程模式,专业学科发展也不够充分,专业设置口径不一,无法实现课程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造成衔接上的实际困难。由此相应的职业能力素质尚未养成,学生普遍不能适应职业岗位技术的要求,致使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达到社会所要求的标准。

二、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难以衔接的原因

1、中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调发展的认识观念亟待转变与更新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在这一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出现重外在适应性轻内在衔接性,偏重从横向角度将中职和应用性本科分别作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层次来调控其结构平衡和规模发展,忽略从纵向角度将中职和应用性本科作为同一系统的两个递进衔接的层次来统筹发展。这就容易导致对中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教育分工不清晰在课程设置上出现重复雷同情况。

2、遵循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观亟待加强和贯彻

中职和应用性本科衔接既是结构的衔接,也是功能的衔接。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技能型人才,通过中职与应用性本科培养不同层次技能型人才来实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功能。因此实现中职和应用性本科之间目标层次、专业与课程结构的递进衔接是遵循职业教育体系的内部关系规律,顺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由低级向高级培养中身心发展与认知发展规律的内在需要。然而目前我国中高职仍未能遵从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开发贯通中职和应用性本科培养技能人才的一体化方案,造成衔接上的实际困难。

3、中职和应用性本科衔接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导向有待变革

由于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各自的主管部门不同,横向上的条块分割,纵向上的分层管理,使中职和应用性本科衔接缺少层级衔接和一体化管理体制的有力支持,增加了衔接难度,不利于制定统筹中职和应用性本科衔接的政策文件。如果能出台一体化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方案,就可以避免出现本科阶段课程重复率较高的情况。

4、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具体课程衔接的主导者,课程体系的衔接需要由具体的教师去执行。职业院校的教师比起普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从事理论教学的能力,实践教学的能力也要兼备,能指导学生的专业技术操作任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根本保证。应用型本科“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结构和层次普遍不能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一方面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实践经验不足,特别是在企业经营管理、生产操作等方面,从而影响了专业技能课程开设的数量和质量。

三、构建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课程衔接体系的研究

1、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衔接的理论依据

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课程衔接的目标是通过课程衔接实现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协调发展,满足人的可持续发展。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课程衔接的理论依据是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以系统观思考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发展的整体协调,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能力,建立结构合理化的制度和机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要遵循和适应职业教育系统的内部关系规律来考虑中职与高职之间的层次生源、专业和课程结构的相互衔接,树立科学的正确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学生个性成长特点的职业教育课程观,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具有整体结构、梯级纵深、层次沟通、开放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中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离不开这个趋势,由于中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同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有着比普通教育更加密切的联系,它要培养的各类人才要与社会实际岗位实现良好的对接,并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其价值取向。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体现这个特点和趋势,因此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能否符合这一趋势相关。

2、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课程衔接体系的内容

1)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目标衔接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在课程层面的体现,是课程改革的先导,是课程开发、实施的前提。它是一项复杂的又颇具创造性的工作。课程目标衔接是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起点,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姜大源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技能人才的教育,是要遵循技能发展的层次递进规律。旨在培养掌握经验技能的是中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掌握策略技能的知识型、高技能技术人才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不是简单地把中职与应用性本科叠加,而是在合理定位二者层次和结构的基础上,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以此为指导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衔接方案。培养目标衔接方案制订过程中,要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内涵建设为重点,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强化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实施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贯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因此,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是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立足点也是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起点。

2)专业衔接是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基础

从当前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各自专业分类的目录来看,在专业分类、名称、范围、要求等方面缺乏统一性、规范性和标准性。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学校不在同一规范下设置专业,中职教育专业种类繁多且覆盖面较窄,造成许多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对应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因此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职协调发展一定要对接产业发展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变化,以专业群为平台,修订专业目录,着力增强中职与应用型本科相近专业的相容性和衔接性,要按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建立专业衔接机制,这是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

3)建立统一课程标准是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核心

课程标准是重要的教学实施指导性文件,中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制订课程标准,是避免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重复,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课程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大类专业特点和要求,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确定中职与应用型本科相应层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并对各个不同专业课程内容的进行整合,确定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专业培养课程体系,确定合理科学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重复,同时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4)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课程结构的衔接

课程结构衔接是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主体。职业教育的结构是工作结构,是在工作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不同于学科中心的知识结构。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稳定的系统”。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是与工作体系结构相结合,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课程结构的设计要在确定两个阶段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结构和符合各层次能力标准要求下,实现职业技能的有效对接。课程的开发过程按照职业标准的分类,有各个企业行业代表、课程领域内的专业、学者、一线教师、学生等全程参与,相互协商,构建一个建立宽基础,活模块的阶梯式的不断循环上升的课程结构体系,还要以克服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重复,减少课时数量和课程门数,提高课程衔接质量,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

5)学分制管理是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重要保障。

通过学分制构筑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课程衔接的管理平台,统一各学科的学分标准,不同教学单元的学分标准及不同学历层级的学分标准,使学分成为中职学生进入应用型本科的通道。在中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部实施学分转换、资格认证制度,使中职学校已经修过在应用型本科中又重复出现的知识可经过学分转换,成为有效学分,进而免修相关课程内容。另外,学分制还能实现差异化管理,兼顾不同生源素质培养,使不同背景学生按学分制的规定灵活选修相关课程和学习内容,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也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的体现。以学分制模式进行教学管理可进一步增强教学管理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目标,确定自己的学习计划等,使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更大的选择权。

四、结语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起步较晚,不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都还处于发展探索阶段,还未建立完整的衔接体系,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以课程为核心的内涵式衔接还很薄弱,还处于经验总结归纳阶段,研究成果不多且不成熟,无法为构建中职和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提供成熟的理论支撑,这成为了中高等教育难以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在各地积极改革和创新中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新阶段,实践呼唤加强中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研究。

作者:席彬 单位: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

参考文献

[1]高原.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5):43-45.

[2邵天行.中高等职业教育街接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0):33-35.

[3]张晓拔,谢革新.课程观指导下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6(25):40-42.

[4]张东放.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研讨[J].广东教育,2010,(5).

体育课课程性质范文第2篇

当代体育 课程发展 学科性质

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广大体育教师充满了期待,一线教师更是热情投入,积极努力,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出现了“淡化运动技能教学”、“赶时髦,搞形式主义”、“体育教学虚无化”等倾向,甚至于一些优秀教师和老教师亦不知道怎么上体育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属性还未能做出科学的定位,造成体育课程性质不明确,致使体育教学出现了许多不应出现的盲目上课、随意操作的现象。

一、课程涵义的多重性

在我国课程研究的早期,对课程本质的理解已经有相当深度的认识,比较突出的是朱智贤在30年代给课程所下的定义,他认为,“学校的课程,是使受教育者在校里规定的期限内,循序继续得着各种应得的智识和训练,以求达到一种圆满生活的精密计划。”

施良方认为目前就要得出一个精确的并为大家所认同的课程定义,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他对课程进行了词源分析,归纳了六种类型的课程定义: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在此基础上,他分析了课程定义的方式,认为每一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即都是指向当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课程所出现的问题,所以都有某种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

二、体育课程性质的定位

什么是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它应区别于其他相近学科的特质反映其体育类课程的固有特点,通过分析,我们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因为无论体育课程属于什么性质,体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我们应该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体育课程,这样才能有利于体育课程的建设,笔者从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方面来反映和认识体育课程的性质。

1.综合性

体育课程是一门特殊的综合性课程。

(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相对独立于健康课程的体育课程内容;相对独立于体育课程的健康课程;体育课程与健康融合的内容。

(2)教学形式的综合性

体育课程本身又有“学科”、“术科”之分。“学科”即理论课,向学生传授体育方面与健康方面知识,教学场地为教室等空间;“术科”即技术实践课,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方面的技术、技能,教学场地为田径场、体育馆等运动空间。因此,综合性是体育课程的基本属性之一。

2.活动性

体育课程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教学和教育的,体育课程的活动性具体表现在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并使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相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与技术。体育教学过程的身体练习的内容多种多样而且活动性较强,如篮球、排球、足球等竞技运动项目;经过改造的竞技运动项目;一些非竞技性体育活动,包括我国传统的养生运动、舞蹈与健美操、民族民间体育等。通过身体的实践活动,达到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主要是在运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并完成的,必须是以运动的学习和实践体验,通过运动中的本体肌肉感觉和记忆才能准确获得。《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也指出“其学习结果主要不是体现在认知性知识的积累和深化上,而是表现在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等的改变方面。这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活动性游戏和各种运动方法构成的身体练习。

体育实践课程的“活动性”与杜威所提倡的“活动”以及课外活动的“活动”相比较,又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体育实践课程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全面发展出发,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次,体育实践课程无论是技术性的知识还是健康、安全性的知识都是通过身体的活动来学习的,在“实践中学”是体育实践课的主要学习方式。第三,中小学体育课程虽然活动性较强,但它不是一个随便的课外活动或学生自发的活动,从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评价的制定以及到课程的组织安排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系统性非常强。第四,体育实践课“活动”的目标与学校整体课程目标一致,着眼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3.体验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程总目标可以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具体描述和体现。因此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身体体验目标,一类是心理体验性目标。

身体体验也即身体认知。“身体性认知”主要是指借助身体运动进行认知。体育课程应通过运动技能的获得和运动能力的发展而形成运动认知能力,因为“身体运动不仅是世界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例如,学生在学习体操项目的某一动作技能时,从表层上看是在对体操动作进行的身体练习,而在深层次上是在对作为客体的身体的时空、位移的认知和体验,进而实现身心一统,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应该作为形成认知能力的学科予以理解”。因此,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练习更是一种身体性认知。

心理体验。任何一种知识都内在地蕴含着一定意义的精神,体育教学内容中的体育知识、技能更是如此。因此,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不仅仅是体育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和积累,更重要的是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对体育运动深层所蕴含的精神文化的理解和领悟,这也是体育课程目标更高层次的要求。

三、结论

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不同于其他相近学科的特质反映其体育类课程的固有特点,我们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应该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体育课程,笔者通过对课程涵义的多重性、体育课程的诸观点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历史经验,结合当代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和其自身固有的特性,认为体育课程基本性质是综合性、活动性、体验性,这样才能有利于体育课程的建设,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齐.体育课程性质辨析.体育与科学[J],2007,(2).

体育课课程性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而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但现行的高职教材不是将本科教材缩减就是将中职教材增加而成,导致学生不是缺乏动手能力就是没有发展潜力。因此,如何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进行了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设计,并对其实施模式进行了探索,初见成效。

一、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及开发流程

1.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特色创新、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符合岗位需求,教学内容符合技能培养。教学内容源于教材又不完全等同于教材,同时能够满足化工行业发展的需要。

2.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的开发流程如下:

二、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

1.结合企业调研及化工过程的解析,确定职业岗位

通过对渭河煤化工集团、陕西神木化学有限公司、陕西氯碱化工有限公司等化工企业的调研和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分析,选择这些企业的技术专业进行“工作分析”,确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服务于适合各类化工生产企业生产一线的化工操作岗位,即化工现场操作岗位、设备仪表维护岗位、化验分析岗位、化学反应岗位等。如图1所示:

2.根据职业岗位,产生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并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

通过职业岗位群所需技能的调研分析,产生典型工作任务,由典型工作任务挖掘职业核心能力、核心知识、核心素质,并以行动领域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重构现行的学科体系,设计专业学习领域,并设定相应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和必须的单向技能训练,全程贯穿核心能力的培养理念构建系列课程,形成基于化工生产工作过程、并以熟练从事职业活动能力为支撑的专业课程体系。具体过程如表1所示:

3.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设计

现代化工行业具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装置集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过程性控制、连续化运行等方面的特点,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岗位技能外,更注重以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合作意识、质量意识以及适应技术进步的可迁移能力等方面为代表的综合职业素质。根据职业工作过程及能力、素质要求安排课程内容;依据职业成长和认知规律,设置课程进度及接续关系。完成本专业完整课程体系的构建,如图2所示。

4.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解析

本专业课程体系无论是理论教学体系还是实践教学体系,均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第1学期公共基础领域是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第二阶段即第2~3学期专业基础领域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三阶段即第4学期专业技术领域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第四阶段即第5~6学期:第5学期专业拓展领域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方向能力,第6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的生产实训、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全程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和实践相融并进,工学结合,突出了高职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三、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的践行

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岗位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模块化进阶式“工学结合、学岗直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并融入“化工总控工”、“化工操作工”、“化学检验工”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采取认识实习、仿真模拟、上机实操、顶岗实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近几年来,学院致力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但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我们需要随时调整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也还需要在实施过程当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才能达到我们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莫足琴,梁铭,夏德洲.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过 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10,(23).

[2] 刘继平,彭跃湘.共享型实习基地建设及其工学结合人才 培养的践行[J].中国高教研究,2008,(3).

体育课课程性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课题制教学;课题的层次性;创新意识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1)06-0083-02

在中国大规模引进现代设计教育的近30年实践中,已经从过去单纯的讲授式教学逐渐向更强调互动性、自主性、研究性的课题制设计教学过渡。然而在课题制教学的实践探索中往往会过度看中西方的教学形式而忽略实施过程,略显形而上的空洞和机械。笔者认为如果在课题设置中教师能按照渐进性、个性鼓励、信息汇总与修正的次序由浅入深分层次设置每个阶段的课题任务,将会很好的诱发学生主动进入到设计的学习和实践探索中。

在课题制教学的课题设置上,要充分认识课题制教学的优越性,这样才会抓住重点,不让课题制教学成为学生眼中的作业制教学。在现代设计教育强调的美育、技能训练、创意能力三个方面的培养上,传统的讲授与辅导方式更多的会将学生导向被动的模仿、创新勇气缺失的方向。教育家阿普尔说过,“那些排除了过程、排除了事件冲突的课程,……学生只接触到那些既成的理性经验,并形成对这些概念的确定无疑的态度,那么这样的教学内容就不可能对能力的培养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1]。课题的设置必须具有变化能力和发展能力[1],无论是单个课题的内容设置还是多个课题间的衔接,都要求其必须具有明确的阶段目的性、整体间的过程性,即课题的设置本身必须是有明确层次性和过程的互动性。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中引入课题制才能真正解决讲授制教学的弊端。

在一门课程的课题设计上,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要将课题分步骤、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呈现在课堂上,要坚决回避大而盖之的笼统性课题设置。其原因是要充分考虑学生作为初学者对课程的认识是有限度的、对整个专业的认知也是有限度的。以“卡通形态日用品设计”课程为例,在做课程规划时首先授课者要理清这门课涉及的卡通情趣与城市文化、卡通形态的特征及设计方法、日用品形态设计的要点等重点诉求。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考虑学生作为初学者,虽有激情但缺少办法和耐心这一基本情况,如何将他们一步步的吸引到整个设计、学习过程之中,是整个课程设置的首要任务。

考虑到该课程的诉求及学生情况,笔者认为卡通文化已经是现代城市文化中一个非常鲜活和重要的文化范畴,大部分学生均有切身体验,因此第一个课题不妨设置为“卡通文化的特征分析及现有市场应用”,通过该课题研究过程让学生深入市场调研,先将生活中不自觉的个人爱好逐渐导向理性的造型分析、情感诉求分析,在这一阶段主要鼓励学生去分析在形态上为什么卡通形态会可爱、城市文化需要什么样的情感产品;第二步课题设置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提出“如何赋予日用品卡通形态及情感特征”,通过分组进行设计提案、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去学习掌握设计技法并提出不同角度的观察和创新设计草案,在这一阶段一方面要教授基本的设计技能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就是鼓励、激发学生在个人视角下对卡通形态的设计尝试;第三步课题设置应是深入式的,不再进行小组为单位的集体创作,而是在学生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思维碰撞、设计交流后开始整合资源独立深化自己的设计提案,这样才能让整个课程既有前期的兴趣引导、头脑发散交流,也有后期的深化和细作。因此第三步课题为个人设计制作阶段,该阶段主要以个人的方式完善一个设计提案,可进行一对一交流辅导。

其次,在整个课题的规划上应特别注意课题的开放性、交互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自然而然的诱发他们对课题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观察、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这对传统教育背景下的中国学生极其重要。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教育类型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型,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也许是合格听话的技术操作者、复制者,但难以成为大脑活力得到充分开发的创造者。而现代设计的本质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其立足的根本是创新――创造新的形式美、新的交互体验、新的情感体验,这也是苹果、宜家等跨国企业的核心文化意识。创意需要长期训练更需要鼓励。如何设置好互动环节,提高课程进行中的互动性,将是促进自主学习和表达个性思考的重要手段和保障。而过于明确结果、缺少互动性和未知开放性的课题将导致学生忽略研究的过程、忽略设计过程中的乐趣而直奔结果,其训练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过度在意现成的教条经验,一个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因循守旧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

在笔者教授的“卡通形态日用品设计”的课题设置中,会在每一阶段的大课题里设置几个子课题,如“商场里的卡通文化”课题要求学生按小组进行市场调研,对现有的卡通元素产品进行分类,找到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行业、目前卡通元素较少设计的行业,各小组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观察以这种对立的方式将调查对象进行归类分析;“简化与夸张――异化后的熟悉面孔”课题要求学生观察分析对象的特征,然后去除能够去除的细节,选择一种几何元素来重现该对象,简化后的对象要最大限度的突出观察对象给人的第一印象(即特征),该课题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设计技能和体会现代设计形态美感;“动物的拟人化与情感传达”课题要求学生寻找一种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将其进行各种表情的简化、夸张并带入明确的情感传达,如哭泣的小熊猫、贪吃的小鸟、想减肥的小猪等等,要求学生首先要带入情感去观察对象,然后抓住特征传达出该对象日常不为人们所想象到的神态和情感,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抓特征和情感带入能力。以上子课题和其他子课题一起层层渐进,将学生引导进入整个课程的学习之中,虽然各个子课题内容不同,但基本原则都是强调立意的开放性即学生自利和个人角度解释课题的可行性、评价的互动性。即所有课题均公开讨论,教师只做引导性提问不做定论式的总结,可以反问、追问但不能轻易否定学生方案,这样更容易建立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有勇气去发散自己的思维。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设计,然而不断进行的设计实践才是最好的提高设计能力的方法,设计教育需要耐心容忍初学者的错误。因此笔者认为设置开放性的课题、强调互动性的问答且在互相的答辩中引导设计方向才能够更好的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

再次,课题制教学不等于完全放任,“设计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第三条道路”[2],在完成前期的引导、中期的鼓励互动交流之后,必须给整个课题一个从个人角度出发的有创新性的设计提案,即归纳与修正设计阶段。在前期阶段学生从同学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中了解到了不同角度的设计提案和构思,最终整个课题要回归到个人,个人能够独立归纳、修正完善自己的最终设计方案。在这个阶段需要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设计规范、产业规范、市场规范,因为设计另一个本质是批量产业化的、是服务于大众的,如何吸纳城市文化而又不丢失个人审美特质,是每一个设计工作者最终要掌握的一个基本素养。在课题的最后阶段笔者主要倾向于一对一的辅导,该阶段的重点是通过修改方案帮助学生学会取舍、了解行业规范并强调个人设计特质。

最终,笔者在多年的设计教学实践中,通过这种将课题分层次设置、突出开放性与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很好的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作业量庞大(每天课后均有新课题任务)但教学过程流畅且课堂氛围积极、学生思维活跃,课程结束后学生在团队协作、独立研究、形式美感、多角度思考、创意敏感性上均有明显进步。

综上所述,课题制教学首先要明确课题制的优点和核心任务,即:强调开放性、互动性、研究性并以此诱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个性表达,进而培养出学生独立研究、坚持创新的能力;同时也要兼顾到学生作为初学者不能在课题设置上一步到位、单纯求大求形似而忽略内容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不妨以大课题下嵌套小课题的方式,循序渐进、逻辑清晰、重点递进的将学生引入到整个课程的研究、设计学习与实践中来。这样对培养具有设计情趣、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本土设计师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体育课课程性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体育 有效性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67

中职生在校期间由于文化课成绩不好,对体育技能学习兴趣也不高。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但是,中职学校中还存在不重视体育课的现象,课时减少、设备匮乏,再加上中职生纪律差,少数学生甚至想方设法的逃课。在这种情况下,要完成教学任务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亟需提高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注重关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体育教学中那些有趣的、可实现的教学过程以及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能很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学生开展运动兴趣的最直接的动力,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最本质的需要就是希望得到老师与家长的肯定。充分肯定激励学生自身的潜力的充分发挥。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把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作为职责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开展科学探究的精神。作为中职体育课堂教学,必须要结合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并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多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激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学习的快乐,不断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训练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控,以及在后续学习中活动的自我调控。这些调控都能有效帮助该学生完成训练任务,并能克服训练中遇到的某些心理障碍,从而以积极的态度战胜体育训练中的困难。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开展因材施教

新课程标准中十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同时,要求教师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体育教学。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与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来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与评价方法。让课堂教学主体化、个性化,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习目标。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技能的提高,并从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善用利用学生的这种差异来开展合作教学。把不同能力的学生相互的组合,实现因材施教。进行优势互补,诱发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并适时加以点拨与指导。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小组中合作中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例如:在教学“支撑跳跃”时,由于这项运动中的动作难度较大,于是就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了合作教学。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积极配合,并相互竞争。教师专门设置了不同的奖项,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实现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体验到成功学习的快乐。

3 激发学生体育兴趣,要让学生乐学会学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体育这门课程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以完成教学任务而制定学习指标的,而是通过体育教学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放松学习的压力并通过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打好体育各方面知识的基础。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到这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感受到运动是一种快乐,从而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例如:在学习“急行跳远”这个运动项目时,我们不妨先测定一下每个学生的最好成绩。然后以每个人的最好成绩中80%一90%的成绩作为考核目标,考核出正确完成跳远动作的成绩。由于考核目标比自己最高成绩低,促使了学生反复的练习。因为留有一定的速度与力量余地,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掌握运动技术的快乐,进一步强化了学习运动技术的积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教学“立定跳远”时,为了让学生通过自我检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不同远度的练习,让学生自己选择有把握跳过的地点,并随时的进行调整。这样,以往的失败者南于在多次跳过的较近远度后,在教师认真的讲解并激励下,逐步的消除了恐惧心理,增强了运动的自信心,立定跳远的成绩渐渐提高。

4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激发学生参与锻炼

在中职生中难免有些学生因为中考的失败,从而导致了心理自卑现象的产生。尤其是很多学生,他们自认为自己是中考的“失败者”,他们心理存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得不到老师与家长的理解与关爱。所以,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鼓励他们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的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加强耐心方面的指导与教育,避免盲目与急躁的发生。当学生取得一定的进步时,就及时地给予鼓励与表扬。对进步较大的学生就确定新的学习目标,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对出现失误的学生,首先要耐心指导,委婉地给予一些批评。只有真正的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才能认真完成运动任务。中职体育教学也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应该进行精心选择,去掉那些不合时宜或不现实的资源。这样,才能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总之,在中职体育教学中适时更新观念,在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显得非常必要。中职体育教学应该大胆的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进行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创新。中等职业教学应该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不断改进教学模式,适应现实未来就业的需要,从而建立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瑞吉.中职体育有效教学的理念及其策略[J].教育教学研究,2011,(5).

[2]刘源溪.浅谈有效的体育课堂管理策略[J].新课程(下),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