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概念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心理学学习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概念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师,学生,发展,积极,任务,课堂等

新课改背景下新的指导思想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认为,在教学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品质的培养,是一种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下面就英语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和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以便与大家交流。

一.合作学习应用于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1.符合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在英语的教学课堂当中,合作学习就是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语言交流和实践活动,共同完成课前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并作好记录,然后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其成果。这样,每位学生都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练习到口语,互相交流意见,弥补了由于班级人数多,时间有限,提问面窄,教学任务重而无法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的缺陷,达到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2.符合学生心里特点的需要。

据统计,课堂上,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人数和年龄成反比,也就是说,越是到高年级,举手的人数反而减少,只有一部分学生很积极很踊跃举手发言,而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太主动发言,这就阻碍了这部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就其原因,大有三点:其一,有些学生害怕自己在课堂上说得不好或者说错,而遭同学笑话或者老师批评,因此,他们往往不敢举手发言来掩饰内心的恐惧;其二,有些学生本身是比较内向,从来都不会主动争取机会来发言,所以,他们往往等到老师点到他们名字的时候才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三,有些学生认为只要考试拿到好成绩就行了,口试占的比例比较少,为此,他们往往比较忽视口语,忽略口语练习的机会。

二.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1.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激情。

小组合作学习,由于人数比较少,避免了学生在课堂上当场答错时的尴尬,提供了一个相对轻松和愉快的学习空间,缓和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在没有包袱,没有压力的环境下,组员敢问敢说,畅所欲言。他们都把精神集中在如何更好更快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上面,而不再是关心自己句子是否说得正确与否这样的问题上。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利更多,语言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他们更主动更积极地学习,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参与其中的热情和激情,因此在分配到任务后,他们都能够自发地积极地去完成。

2.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

由于班级人数多,时间有限,提问面窄,教学任务重,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而小组合作学习模拟了小班化上课的形式,学生由原来的听讲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足够的机会发表意见,展现自我,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由原来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一个平等的学习氛围内进行,让学生认为 “我能说” “我可以说”。在准备完成任务的期间,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某方面成绩好的组员可以帮助这方面学习差的组员,知识技能互补,通过协商和共享,共同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他们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提供给每个学生坚强的后盾,大大地消除了一些学生焦虑的学习情绪,如消极、悲观、恐惧、自卑感等,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每位学生对每个问题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让学生既可以分享自己的意见,又可以从组员的发言当中获知其他意见或看法,从而不断受到启发,拓展了想象的空间。此外,有的时候很多问题单凭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或者每个人都只是带有片面的看法,而通过小组的集体智慧,往往会有创新的解决办法。所以说,小组的合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上必须注意的地方。

1.合理组建小组,营造氛围。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合作学习,一般是以田字座位的四位同学组建而成,这便于老师在课堂上随时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此外,也可以以单行小组(大概六至七人)围成小组。在每个组中选一个比较有主导能力的学生来做组长,既可以组织好小组每次的讨论,也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同时,可以让小组用英语给自己小组起名字,例如 “ Jane” “Maria “Ben”等等,这些让学生们熟悉的名字会营造一种轻松和愉快的学习氛围,给学习带来一定的趣味性,刺激他们合作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给予引导和帮助。

为了防止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当中,学生进行无目的、无针对性、无必要性的讨论,而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不能按要求达到合作的目的,教师一定要在小组合作前提出细化的教学要求和明确的教学任务。在学生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应给予恰当的引导以及启发式的帮助。

3.恰当的评价,适当的激励。

中学生有个心理特点,就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同时得到同学们的认同。所以,老师一定要善于运用这个课堂的杠杆,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和适当的激励。很多时候,老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动作都会让学生深受鼓舞,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同时对指导和调节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还要建立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此评价方式一定要贯穿于整个合作学习活动过程当中。合作教学评价方式大致可以分成自评、小组评和老师评三类。

4,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转换。

现在,实施了新的课程体系,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方式的变化,促使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角色由原来的传授者、训导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激励者、合作者和评价者。

传统课堂是学生各个孤立学习,老师进行一言堂式的工作,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毫无兴趣学习甚至害怕学习,而老师的一些思想方法也会变得主观,封闭甚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地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很少有效地汲取知识。”因而,在新课程的带动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个促进者,当学生讨论的声音不够响亮的时候,教师可以观察小组活动的情况,适时作出分析,促使他们进一步地交流意见;教师是一个帮助者,当学生讨论的思维受到阻碍,或者对问题的看法错误,又或者分析情况的观点不够全面的时候,教师就要及时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纠正;教师是一个激励者,当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教师是一个合作者,当学生由于现时的认知水平有限而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教师就要和学生共同研究,合力解决问题;教师是一个评价者,当学生在汇报或展示完成果之后,教师要及时给出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教师角色的转换,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展开,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对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起到重要作用,也符合了新时代新课程对合作学习的要求。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互相帮助、互相探究、共同提高。推动有效的合作学习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有利于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发,培养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有利于学生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教师的帮助和配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对角色重新定位,认识及重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概念范文第2篇

(湖南城市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摘要】本文将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教育理念融入到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改革中,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建立了“理论必修课程+基本电子技能实践课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的电子信息专业一体化综合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同时也强调教师综合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科技创新项目实施。

关键词 CDIO; 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电子信息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逐年增加。在电子信息专业人培养上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推理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而轻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个性较强,缺乏团队合作经验,社会适应能力差。这类教学模式培养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已无法满足当前市场对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需求。强化创新能力,狠抓质量工程是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指标和重要任务。探索创新教育也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如何对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任务。而将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教育理念[1-2]融入到教学改革中,是有效进行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

1 CDIO教育理念

CDIO教育理念是把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作为教育的环境背景,以培养学生必要的技术技能、知识、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强调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的培养[3-4]。在此教育理念中,教学实践活动本身是一工程实践过程,且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自我改进和完善。教学实践活动是一个面向产业实体的开放系统,可根据企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由企业、用人单位与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参与课程体系的制订、教学内容的建设以及专业实验室建设。学校则根据企业制定的人才标准量化分析评价体系对人才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产业需求和现状及时完善课程体系,修订计划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能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2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基于CDIO理念的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改革首先应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人文知识的普及,也需兼顾文理交叉和渗透,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交叉和渗透。采用“理论必修课程+基本电子技能实践课程+专业项目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的电子信息专业一体化综合课程体系模式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首先,建立“学科专业基础+通识基础”的必修课程结构体系。以培养学生道德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团队精神,广博的知识结构体系,扎实的专业知识,多元的科学思维方法。这些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等通识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EDA技术及应用等学科专业课程。第二,设置基本电子技能实践课程,建立以基本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的基础实验教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模块和以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训练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块。结合理论课程,使学生逐步掌握常用元器件,电子设计基本工具应用,电子电路的运行规律,电子组装,专题设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这些基本电子技能实践课程的设置建设,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素质。第三、设置专业工程项目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对企业和业界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特邀业界著名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基地;校企联合设计教学大纲与课程计划,开发工程实践项目;并基于真实工程环境,让学生循序渐进参与工程实践项目研发的全过程,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实现与企业“零距离”的结合,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全面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常用实验仪器,鼓励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进行各种电子设备功能开发设计、鼓励学生参与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竞赛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和主动探索精神,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 强化教师综合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实施者,应当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能力。因此,基于CDIO的电子信息专业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人才培养模式构思角度,教师应当具有扎实、宽广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完成人才培养总体方案的设计。作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监控者,需要教师及时指导学生发展,评价学生能力培养完成的质量,这都要求教师具有更加全面的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实施经验以及更高的责任心。另一方面,为更好地实施CDIO工程教育理念,应组建稳定的指导教师团队,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期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制订目标任务、指导计划、措施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甚至理解工程技术的经济价值[5];建立教学质量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强化过程管理;推进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知识的构建者,实现全程、全员、全面的育人。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成为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改革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首先在讲授应用理论与工程技术类课程时,可引入项目、案例以及现场教学等方法,通过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项目相关联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学生课堂参与、课堂反馈、教师传授知识系统性和知识更新性等作为评价标准;定期邀请相关企业的专业人士围绕某一工程技术应用领域举办针对性强的知识讲座或专题研讨会,承担工程实践性较强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强化企业联合办学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第二,推进本科生导师制,以项目的形式将课题布置给学生,由学生在课堂上阐述项目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可行性以及研究预期成果,教师对学生成果进行讲评,将课堂教学由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转变成学生主导型。通过项目的设计、构思、实施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发现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4 推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科技创新项目实施

实施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和科技创新项目是推动创新教育体系建设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和科技创新项目也是基于当前大学教育现实的、可操作性强的、探索构建创新教育体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不但是一个全新的高校教学形式,也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更是一个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推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科技创新项目实施首先应当促进形成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指导教师队伍。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地安排他们的学习和创新实践。使学生在经历创新项目的实践中,按照项目的进度安排,在不同阶段实现与项目相关的各种技能都得到明显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参与项目的学生从中感受到创新的乐趣,获得挑战自我的成就感,从而增强不畏常规、敢于超越、继续创新的意识,增强完成项目任务的毅力。第二、注重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平台是创新实验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创新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申请创新实验计划项目。通过这些平台的建设以及项目资金支持为学生广泛开展科研创新训练等活动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第三、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科研思维和方法。老师课堂上可以适当地介绍相关课题的研究内容、进展、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引出一下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或角度,逐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为他们参与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计划做些前期的铺垫和鼓励;老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同,也可将相关领域课题研究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及时传递到课堂上让学生有目的地吸收,令学生知识、思维和意识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

5 结语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优化了电子信息专业的课程体系,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推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科技创新项目实施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构建了基于CDIO的 “理论必修课程+基本电子技能实践课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的电子信息专业一体化综合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同时也要求强调教师综合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科技创新项目实施。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将CDIO教学理念融入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中,逐步完善了具有应用型特色的电子信息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John Malmqvist, Kristina Edstrm, Svant e Gunnarsson, Srenstlund, The applicat ion of CDIO Standards in the evaluation of Swedish engineering degree programmes[J].World Transaction 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2006, 5 (2):361-364.

[2]Peihua Gu, Xiaohua Lu, Guangjin Xiong, et al. Development of design directed engineering curriculum based on CDIO framework[J].World Transaction 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2006,5(2):379-383.

[3]王刚.CDIO 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5):86-87.

[4]罗高涌,张瑾.基于CDIO 模式的校企合作办学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1(5):71-75.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概念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当今社会,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信息时代下进行教育理念的创新也势在必行,以便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在此主要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借鉴。 

 

随着我国进入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也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和素质,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改革。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计划和课程及模式的改革。 

1.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与现状 

近几年,计算机软件行业人才需求量高速增长。从2010年招聘网站前程无忧所做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该年度it人才需求占五大热门行业的首位。分析内在的原因不难发现,外资it企业入驻国内市场,而国内it企业也瞄准了海外市场,政府对于该产业也非常重视,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之下,it业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大量it人才紧缺的局面。据统计,我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每年增100万,可国内仅能提供5~6万的学历教育毕业生。由于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普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软件人才随着软件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呈现结构性矛盾。其中不仅对于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和项目总设计师需求量巨大,同样,对于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和计算机基础应用的工作人员也需求旺盛。 

2.计算机专业中职生的特点 

2.1凡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每位学生都是以最后达到谋取职业这目标而进行学习活动的。这就要求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当前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千万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而搞形式主义的教学。 

2.2实践中职的课程是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安排的,既要让中职生打好文化基础,更要让中职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性,从而达到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让学生尽快掌握好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从而走向社会之后,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 

3.创新教育理念下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 

3.1注重抓好新课的导入,激发中职生对学习的兴趣。在中职生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注重结合中职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结合授课内容的特点,采取多种方法加强新课的导入效果。例如,上第一节《flash基础与应用》的时候,先不介绍flash的基本知识,而是播放时下最流行的动画短片。当学生都被吸引的时候,教师趁机介绍本课程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这门课,就能做出让人羡慕的视频。好奇心加上好胜心,适当利用中职学生的这种普遍的心理特点,就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学习。现在的学生个性特点非常明显,并不喜欢任人摆布,因此,教师上课前要做好教学设计,多设想一些情景,善于使用引导教学。 

3.2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随着电子设备在社会中广泛的应用,人民群众对视频处理和媒体编辑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网络的普及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更是让各大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让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由于中职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改革,因此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采用“大专业”和“小专门化”来进行课程组织的改革,确定一套灵活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改革方式。从创新的角度来讲,可以先进行企业岗位调研,进行岗位技能分析,然后确定专业方向,再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最后再制订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创新教育理念下中职学生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柏昌.任务驱动教学的反思与重塑[d].南京师范大学,2004. 

[2]李振娥.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协作学习的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概念范文第4篇

1.微课程概念。

“微课程是伴随教育信息化发展到Web2.0时代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资源类型和课程表现形式,具有时间短、内容选择灵活、课程之间相对独立及主题性强等特征,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和多元智力发展的需要,提高了学习者的兴趣及主动性。”可见微课程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以视频多媒体为载体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从时间来说,微课程呈现的时间较短,一般在10分钟以内;从学习内容来说,微课程是为微课而开发的课程,内容短小精悍;从知识结构来说,它往往抓住某一问题点、知识点,结构清晰地展示所要表现的知识。

2.微课程在教育心理学应用意义。

首先,微课程在教育心理学上的应用,将有助于教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微课程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的一种微型教学视频,是微型学习的一种形式。”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微课程由于抓住某一个问题点进行结构化呈现,这就为教师突出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突破难点创造了条件。其次,微课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参与愿望。微课程由于其精要,加之丰富的呈现形式符合学生的接受方式,因而能够有效促进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参与教育心理学学习的愿望。再次,有助于构建更为开放的教育心理学教学模式。微课背景下,教育心理学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微课程与传统课程教学模式能够形成有益的互补,发挥各自优势,微课程在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上的应用,将使教育心理学教学更为开放,更富有活力。

二、微课程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

1.利用微课程创设情境。

目前学生普遍认为教育心理学学习比较枯燥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心理学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心理发展”这部分教学内容,如要使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别性等内容,教师单纯地采用讲解法是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的。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微课程来创设教学情境,援引生活中“心理发展”的案例,通过微课程呈现出来,构建起教育心理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创设出生动的学习情境,使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等。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学习。

(1)互动学习。

互动学习主要包括师生、生生学习等模式。微课背景下,师生互动学习主要有课堂讨论学习与课外学习等两种形式。课堂讨论学习主要是教师抓住一个教育心理学话题,可以是一个知识点,一个易错点等,例如职校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抓住这个焦点,开发微课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强化学生对职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课外学习是教育心理学课堂学习的前置、补充与延伸,教师通过微课程,或对课堂学习内容高度概括,或对教学内容拓展延伸,或引导学生对学习的重点进行前置性学习等。生生互动是指将学生纳入微课主体,学生通过微课展示教育心理学学习成果、学习心得、学习困惑等,在班级空间进行互动,调动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主动性。

(2)片段学习。

微课最大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教育心理学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将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进行分解,构成微课程片段,这些片段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互相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在学习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发展矛盾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微课程逐点剖析:生理成熟和心智不成熟的矛盾;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自立与依赖的冲突;心理闭锁与交往需求的矛盾。这种微课程教学方式,不仅突出教学重点,又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

3.微课程创建自主学习资源库。

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构建微课程学习平台,将教育心理学学习向课前与课外延伸,丰富教育心理学资源库。“它通常由简短的微课视频及配套资源所组成,教师可在课堂上利用微课作为授课的素材,而学生可通过微课进行预习、复习等,实现自主学习。”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性学习,教师将学习方法与自主学习内容浓缩在微课程中,学生通过观看微课程进行课前预习,提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目的性;课外,教师可以将课堂学习的知识点、重难点、拓展点等浓缩在微课程中,形成教育心理学系列资源库,及时上传至班级学习平台,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等开展自主学习。

三、结语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概念范文第5篇

一、教育心理学与素质教育

1、教育心理学

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一教育心理学,其主要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在教育教学情境过程中,对教与学的基木心理规律展开研究的一门科学。教育心理学是对情境教学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个心理过程、一种心理现象的教育。换而言之,它是对两教育大主体一学生、教师,三大方面的研究。三方面的研究分别为学生心理的研究、教师教育教学心理的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教学的特征、学生自身的特点、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在教学的过程中,学、教及教学这三方面的活动组成了一个特殊的互动系统,教师课堂的“教”与学生课堂的“学”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时时刻刻受着教育活动的影响。

2、素质教育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当今的素质教育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其侧重点在于关注学生自身素质的整体的全面发展。当前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它要求教师对全体学生开展全面教学,要做到一视同仁,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知识构成、认知能力等方面,开展不同教育,基于每个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进行相应的教育方式、方法,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与开展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推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3、教育心理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素质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育心理学通过对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素质教育进行深度探讨、深刻研究。素质教育主要是对人后天的生理天赋进行后人环境的熏陶、改造、教育以及主体的自我修养的一种教育过程。素质教育是对人的体质、心理、性格、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方面品质因素的开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结合其概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方法对受教者进行教育的过程,心理学研究的是与人的心理活动相关的联接,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一一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特殊规律为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活动是个完整而复杂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从某种程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是受教育个体知、情、意、信、行的心理活动过程,要想将其做好做到位,必须遵循、尊重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规律,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调动个体的需求、动机、兴趣、信念,让个体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原理研究

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活动,揭示活动的一般规律,如需要理论、激励理论、态度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和研究依据。

2、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

通过对良好环境的积极作用的研究,探讨如何选择和创造优美和谐的自然和社会心理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心理研究

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心理研究,探讨个体心理品质完善的方法和健康心理培养的途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

4、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论研究

科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高效开展心理信息收集和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武器。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建议

1、规范学科体系建设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建设现状可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深受学科体系不成熟、理论基础薄弱等问题的困扰。然后在学科体系建设完善的基础上,对学科归属、基本范畴、内容体系、理论构建等问题进行权威论证,摆正、澄清政治教育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德育心理学的关系,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研究对象。此外,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化。

2、深化学科实证研究

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求基础上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门以应用为主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其独特的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学科属性,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学科理论是否正确,离不开实践指导和检验,实际操作、实证研究对于学科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要面向社会、面向政治教育实践,认真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如多元思想碰撞、外来文化冲击、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等问题,把握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的多样与学科与主导之间的平衡,加决探索、超越的步伐,谋求学科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同步,推动科学理论建设和实践的科学性。

3、加强专业研究和队伍建设

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规律的研究,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未来研究的重点。鉴于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界要加强对教育主客体心理矛盾、教育环境、社会要求的研究,以厘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规律的复杂变化过程,解决教育主客体、教育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在学科专业研究方面,有必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工作者队伍,并大力推进队伍的科学化、专业化,这对学科建设和发展来说必定是大有裨益。

4、推动多方联动,形成规模效应

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中过程中,学校、政府、社会是不可或缺的三方。其中,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队伍培养和实践中有着重要作用,政府与社会是学科发展强有力的后备支撑。因此,推动学校、政府、社会三防联动,给予学科建设更多的关注,为学科研究提供更多的财力、人力、物力支持,不但可以扭转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长期低迷的现状,还可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科的社会影响,加速学科体系由领域学型学科向范畴学型学科的转型。

四、如何将教育心理学较好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

1、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人们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后,就会被这个问题牢牢地吸引,不知不觉便给予高度的关注,想方设法寻求答案。心理学家指出,在学习中没有愉快的心情,学习对于学生来讲就是沉重的负担。因此,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随处得到成就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成就感就会建立起学习的信心,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也会对教师所教的科目产生兴趣。如语文教学中,教师单一讲解课文中的内容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时日一长,学生会对该门课程产生厌倦感,认为中国人都会汉语,懂不懂文章内涵没有多大影响。这样一来,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艺术美,学生便无法体会,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成绩。教师可以在课文讲授过程中,穿插一些与此相关的文学故事或者作者事迹等作为吸引学生的手段,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对相关文学语句的含义进行提问,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尽可能让学生自由发挥,不限制学生在其中举出其他典型例子作为补充,对于表现较出色的同学要表扬,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机。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一门心思想把它学好,激发较强的求知欲,会表现出一种必须要把所学内容理解透彻且必须要将其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就会取得较好的课堂成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课堂的引入是基础,教学是关键环节。较好的引入能够马上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较为抽象的概念进行直观的讲解,使学生在课堂上将课本里的知识不知不觉地记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方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课堂上要经常启发学生开口、动脑、动手,从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案,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在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个人思考或者小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要积极调动学生所有的感知器官,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授知识的效果。同时,教师有必要给予学生“情感投资”,在课堂中甚至生活中积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给予必要的关注与关心,使学生感受到被接受感以及归属感,感觉来到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学生容易爱屋及乌,因而会对教师所教科目产生兴趣,会更加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