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关系学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公共关系学课程社会化实践的必要性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交叉性、跨领域的特性,涉及传播学、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消费心理学、广告学等许多基础学科。学科以建立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为主线贯穿始终。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大陆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公共关系学在理论上对社会组织尤其是经济组织提出的指导原则,以及在实践上对这些组织提供的全方位服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所接纳。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公共关系意识的社会组织,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组织,没有公共关系能力的企业,不可能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而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2014年,中国公共关系市场延续了以往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整个市场年营业规模约为38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为11.5%左右。[1]与此同时,由于行业整体稳定增长带来的人才需求量大和人才专业化问题,依然困扰着公关行业的发展。实际上,目前高校现有的公共关系学课程大多囿于课堂,走出去的时候比较少,课程与社会接轨程度不够,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公关队伍的专业化。因此,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加深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社会融入度,加快授课内容与社会需求的接轨,已经成为高校尤其地方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
二、一个地方高校的实践改革样本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传媒与设计学院开设的公共关系学课程,面向新闻、广告、网络与新媒体三个专业的大三学生。授课对象在接触公共关系学内容之前,已经接受了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广告学概论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对于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吸收起来没有太大难度。那么,如何将概念和理论融入社会实践中?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表明,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参加实践活动在具体实施上困难重重。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常常并无能力为数目不少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学生因学业负担也很难抽出较长时间参加实践活动。[2]为此,笔者在多年公关教学的基础之上,结合本校学生特长和本地具体情况,尝试着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了两个学期的社会化教学探索。
(一)“社会化”的界定
鉴于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特性和具体的实践条件,笔者将此处的“社会化”涵义具象为两个方面:一是将社会尤其是业界的专家学者请入课堂,就具体公关议题进行指导,为学生带来业界新颖的想法和操作实践。二是将课程实践推向社会,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与社会“零距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实践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具体的实战演练对象,能够为社会组织提供相应帮助,哪怕是最微小的帮助。社会化的第一个方面相对容易操作,现实中也为众多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所采用,第二个方面有一定实施难度,需要教师在合作方的联系接洽上投入大量精力,因而往往被高校课堂实践放弃。
(二)社会化教学探索过程
在“社会化”这个总体思路指引下,笔者从课堂内外入手,借助业界专家和本地企业的力量,在连续两个秋季学期开展了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入”社会的教学探索。
1.课堂内探索:
以专家辅导配合教学内容改革公共关系行业横跨管理、传播、营销、广告等数个行业,优秀的公关人才必须懂管理、会策划、能传播。这对高校公关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就是,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在美国高校公共关系学的课堂上,“教师完全是一个指导者和答疑者,是一个指路人的角色,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主要是: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及相关学习资料的指导以及答疑解惑。”[3]为此,在两学期的公共关系学课程中,笔者改变原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原有教学内容的顺序,在课程概述和公共关系概念导入之后即采用公司制教学方式,将学生组成若干家公关公司,以公司业务培训和业务实践的方式部分替代讲授式教学。之后的课程内容都按照公关公司的实际运作来进行,从公司组织结构到公司服务内容,从公众关系处理到日常传播活动,从公关工作常规四步法到特殊情况下的危机管理,依次展开。学生组成的公关公司类型不同、各具特色,每个公司可以根据成员结构设定自己的业务优势和业务范围,在每个教学单元的讲解开始之前,会有一个相应性质的公关公司完成一次业务解析。在进入具体教学单元时,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在学生公司中进行了小型的公关活动课堂实践,如模拟新闻会、制作公共关系广告,或现场处理公关危机等。这种教师讲授与学生展示结合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课后要做大量文献查阅和PPT资料搜集,使学生在正式授课之前即对教学内容有一定了解。通过这种公司制的教学方式,学生对公关公司的内部架构和内部运作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对公司服务范围和内容也有了一定了解。几个课堂实践给学生提供了“社会化”之前的小型“练兵”,为学生面向社会完成有实际意义的公共关系策划方案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为了配合教学内容改革,每学期的课堂都组织了一次业界专家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活动。来自罗德、迪思等中外知名公关公司的专家,结合各自特色对公关公司组织结构和内部运作的具体模式进行解析,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中有关公关公司、公关从业人员、公关传播与公关管理部分有更直观和清晰的了解。来自家乐福、通力电梯等企业的公关事务负责人则从公关主体的角度,阐述社会组织需要怎样的公共关系传播,并结合各自传播案例,针对如何做好公关策划进行了具体的专业辅导。两次专家进课堂活动,正好与公司制教学改革相配合,不仅让学生的课堂知识与业界现状相互融合,加深了学生对整个公共关系行业的认识,更激发了学生对公关公司和公关传播的浓厚兴趣。另外,这两次专家活动的策划、会场布置和组织实施全部都由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学生完成。活动本身为学生们带来了更鲜活的业界动态、操作前沿和专家视点,活动的整个过程也是学生公关运作的一种实践。
2.课堂外探索:
以定向策划实现实践“入”社会高校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知识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而服务。为实现这个终极目的,社会化教学探索不仅要将“社会”引进课堂,更要将课堂带向社会。为此,笔者主动与宁波本地企业广泛联系,寻找到两个合作方,连续举行了两届校园公关策划大赛。第一个合作方是本地一家公关公司,由对方命题举办了第一届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校园公关策划大赛。参赛者以传媒专业学生为主体,学生们围绕主题自行搜集资料,完成创意和策划方案。第二个合作方是本地一家专门吸纳心智发展障碍人士为员工的公益性烘焙企业,当时正面临知名度不高和盈利困难的问题。第二届公关策划大赛没有限定主题,学生以品牌的公益性为核心,结合公司提供的资料,为品牌完成一次主题活动策划,或为品牌制作全年传播计划。同时,笔者还带领部分学生赴桐乡市石门镇调研女鞋产业,并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分论坛: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女鞋名镇”科学发展论坛提交三份公关策划传播方案,为石门女鞋的品牌化出谋划策。三次定向策划活动从命题到评审均由合作公司或主办方主导,充分因应了市场需求,体现出实践“入”社会的教学探索主旨。
三、思考与建议
(一)社会化教学探索成果
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摸索,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社会化实践体现出了一定效果。在两次校园公关策划大赛中,合作公司对每份策划方案都予以了认真评审,并给出较为详细的点评。这些点评反馈到学生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讲授内容,也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关主体的真实需求。在浙江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分论坛: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女鞋名镇”科学发展论坛上,由于有较为扎实的调研基础,三个参赛团队全部获奖,获奖方案也得到石门镇相关领导和石门湾鞋管会负责人的肯定。这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对公共关系的兴趣和公关实践的积极性,也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信心。
(二)思考与建议
在一定程度上,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社会化实践教学探索取得了某些成果,但从长远和整体看来,还有许多需要继续深化或改进的地方。
1.与业界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公共关系由组织、公众、传播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社会公众,联结主体与客体的中介是信息传播。[4]要深入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社会化教学探索,相对固定的、大型的公关公司无疑是比较理想的合作对象。虽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两次专家进课堂活动的主体都是著名公司公关负责人,但这具有偶然性,并非常态。两次校园策划大赛中,合作方一为本地小型公关公司,二为本地小型公益性企业。两次社会化探索的合作方类型不同,涉及到了公共关系三大要素中的组织和传播,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公关市场的运作。但是两家合作公司无论在规模还是在知名度方面都还远远不够。中国的公共关系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几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就省内而言,杭州公关公司相对较多,宁波公关行业的规模则比较小。如何寻找到固定的、有一定知名度的校外合作方,比如跨国公关公司或本地大型企业,这是后续改革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单凭教师个人力量难以解决,需要借助学院和学校资源,与条件适合的合作方建立战略互惠关系,为实践性课程的社会化探索提供长期支持。
2.保护或回馈创意结晶
两次校园策划大赛共产出402份策划方案,虽然这些方案的创意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但毕竟每一份方案都是学生团队的集体智慧结晶,应该得到知识产权保护。在后续研究或教学探索中,需要在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基础之上,与合作方就知识产权保护做好事先约定,比如可以根据合作方和课题组对方案的质量评估,划定一定标准,由合作方对每一份接收到的方案予以相应的创意报酬。这样既可以保护学生的创意智慧,激发学生创意积极性,也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规范创意行为。
3.拓宽实战演练领域
公共关系工作包括调研、策划、实施、评估四个部分,就这一轮社会化探索而言,探索和实践的内容主要还是局限在公共关系策划这一块。当然,在完成策划方案时,学生势必要进行相应的文献或实地调研,但这种调研是自发行为,教师难以控制和管理。至于实施和评估两块,因为条件限制较多,则基本不涉及。如果后续要展开更持久的社会化教学探索,除了继续开展策划实践外,还需要加强对实施和评估尤其实施的实战演练,比如在校内开展小型公关传播活动,或让学生参与到公关公司或公关主体的具体传播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度参与,对整个公关活动流程有更实质性的体验,同时也能检验策划方案的有效性。
4.激励教师社会化探索积极性
在这次社会化教学探索中,任课教师不仅要负责课堂内的教学内容改革,还要负责专家联系与邀请、合作方联系与沟通、策划大赛的宣传与组织,并挑选和全程带领学生团队参加省级比赛,投入精力较多。虽然从教学效果出发,教师愿意主动开展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社会化探索,但如果没有合适的激励或扶持措施,单凭教师个人力量恐难以长期支撑。因此,高校应针对一线教师的教学需求,从人力、物力或精神鼓励方面给予教师相应支持,激励教师对公共关系学这样的实践性课程展开社会化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中国公共关系业2014年度调查报告[EB/OL].
[2]梁桂军.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公共关系课程案例教学——以在新闻传播学科开展公共关系教学为例[J].现代物业,2013,(12):80-81.
[3]姚庆.从美国《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看国内高校公共关系类课程教学的改进——以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为例[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12,(2):102-105.
关键词:美国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国内高校;改进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2010204
收稿日期:2011-11-08
基金项目:安徽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SK2012A168)资助;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SK2012B130)资助;安徽科技学院教学研究项目(X201066)资助
作者简介:姚庆(1976-), 女,安徽桐城人,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公共关系。
笔者受学校选派,于2010年至2011年间赴美国康涅狄格州布里奇波特大学(简称UB)进行学术交流,期间到访了一些美国的著名高校,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深入美国大学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课堂,零距离地观察并参与了美国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与学术研讨,就公共关系学的课程教学与研究方面,与美国的大学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沟通,走出中国公共关系类课程教学的课堂,进入美国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的课堂,两相比较之下,发现了美国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的很多特点和优点,同时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的经验,认识到了国内高校公共关系类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很多改进国内高校公共关系类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美国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特点
美国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可圈可点之处非常多,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师生角色分明。在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课堂上,教师完全是一个指导者和答疑者,是一个指路人的角色,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主要是: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及相关学习资料的指导以及答疑解惑。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由于在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因此教师都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自学。学生一般都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课外阅读和作业,完成各项课外任务,而学生为何能有如此高的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这又与美国大学独特的学生考核方式分不开。
第二,成绩考核侧重过程和能力导向。 美国大学的学生成绩的考核极具个性:不仅不同的课程考核方式不同,而且不同的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和具体标准也不同。考核形式灵活多样,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考核:PPT演讲、考试及考勤。三种考核在总评分中所占比例为:632;另外,考试的次数灵活,考试的方式丰富又独特,每次考试所考核的内容都不同。
考核全面,因为每一种考核方法所注重考核的素质和能力各有不同。三种考核方式中,考核过程的演讲与考勤所占学生总成绩的比重与考核结果的考试所占学生总成绩的比重相比,是83,能力考核与知识考核在学生总成绩考核中所占比重的比例是:83。
第三,学生学习自主性得以有效激发。 美国大学生的四种主要的学习方法,分别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教师指导下的学习,通过分组讨论进行小组内成员间的相互学习,通过自己在课外时间内进行自助学习,听从教师的课堂讲解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每一种学习方法都能够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
第四,教学内容新颖,具有时代感。 美国的大学课堂非常讲究差异性与个性化,表现在很多方面,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及教材的选择方面也可以窥豹一斑,美国康州布里奇波特大学的公共关系学教授所选用的教材并不是标准教材,而是一本很时尚流行的最新出版的彩色插页图书《THINK PUBLIC RELATIONS》,这本书尽管不是规范标准的教材,但是里面的内容却紧扣公共关系学,介绍了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很多核心内容,同时又增添了很多最新的案例、研究方法、最新的调查研究数据等新的内容,使这本不是教材的教材既能够胜任教材的角色,又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
第五,教学手段高度信息化。 美国大学有完善的硬件配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便捷的因特网,为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提供最新的新闻、案例等信息素材,供学生进行分析、调查、讨论等。
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公共关系学教师为学生推荐了一些很好的公共关系学相关网站,如IPRA、Monkeysurvey等供学生在课内课外学习浏览。此外,还从网上搜索了大量的公共关系学视频资料,如优秀的广告视频、与最新的突发事件相关的网页及新闻视频等,在课堂上在线搜索,然后给学生观看,随即进行分析讨论和归纳总结。
第六,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美国大学的公共关系学课堂教学方法相当灵活,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使用,包括用实验法,借助互联网、电脑等软硬件,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如何真正成为公共关系人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教学以及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自助学习;用问答法与学生互动,帮助学生积极思维;用设疑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用讲授法介绍重点难点的知识等。
二、改进国内高校公共关系类课程教学的建议
比较中美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的全部过程之后,结合中国大学的实际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改进国内高校公共关系类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公共关系 教学改革
公共关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与应用性都比较强的新兴学科,它与其他学科例如营销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都有着密切关系。通过该课的学习,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从公共关系课程的学科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1]
一、改革教学观念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需要双方互相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已经不适应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不断从实践中获得新的教学经验,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改革教学观念。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的培养,在课堂中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发展个性的同时提高对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由于公共关系学的应用性特点,教师应加强课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能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做到学有所用。教师在设计课程与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不单单负责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组织并指导学生,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应结合课程特点,改革教学观念,以“丰富理论,加强实践,重在意识”作为公共关系学的教学理念,为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改革教学内容
当前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材内容比较笼统。高校的课程时间比较有限,教师完全不能在课堂上讲完所有的教学内容,只能针对性地对公共关系学的概论部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程设置的目的与课程学习对学生的影响与作用,在整体上分析教学内容与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只能对教学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不能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与技巧。二是教学内容混乱。教师通过概论部分的讲解,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然而实际教材中的概论部分包括了“原理”、“实务”和“礼仪”等方面,有限的教学时间加重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三是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应用。概论部分的知识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这一环节,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导致实际工作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与提升。针对上述若干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改革教学内容:
1.整合教学内容
将原先公共关系学笼统而又混乱的内容进行系统地归纳,使每章的教学内容都比较简洁清晰、有条理。比如可以设置公共关系的“概论”、“组织机构与人员设置”、“工作程序”、“实物操作技能”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对“何为公共关系”、“由谁来公关”、“如何做公关”、“公关做什么”进行系统地讲解。
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公共关系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锻炼技能与技巧。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增强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力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例如,在理论教学时增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并组织学生制定公关方案、设计问卷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一味地通过课堂讲解,对知识进行传授,学生不能真正地掌握公关技能,尽管学生能够用理论知识回答教师的问题,也只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践应用能力。由于公共关系学实践操作性、应用性强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适用于该课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不只是担任知识的传授者,更应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能够正确处理日常交际关系与突发事件,让学生真正受益于所学知识。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时间比较长,已经普遍应用于教学中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通过在教学中穿插案例分析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教师还能在课程结束后组织一个大型的讨论会,就所学的公共关系内容展开深刻讨论,让学生对课程的所有知识有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案例教学法在公共关系课的实践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2]
2.模拟教学
所谓的模拟教学,是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方式参与公共关系的具体事件中,让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处理公共关系,并从中得到体验与收获。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商务谈判或者辩论赛等教学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辩论,活动大致可以分为材料准备、课堂实践与教师点评三个步骤。模拟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实践,通过组内合作与小组竞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多媒体教学
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越来越呈现信息化趋势,在公共关系课程中应用现代化技术,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大量减轻教师上课时的任务,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关系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需要培养应用性人才。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公共关系教学,根据学科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改革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学为所用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警察公共关系 课程教学 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10-01
在社会经济转型与治安模式转换的大背景下,建构良性警察公共关系成为公安机关有效开展工作、完满完成任务、维护公众利益的必要前提与重要基础。相应地,《警察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公安高等院校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们应结合新形势与新问题,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警察公共关系》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加强相关理论创新及增强理论指导的作用
基于各种因素,以往的公安相关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实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相关理论的研究、传授与应用。然而,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客观需要。对于警察公共关系的教学模式也是如此。理论的威力在于预见。如果我们还是延续以往的教学模式,仅仅着眼于传统警民关系,在课堂上向公安专业学生讲授一些民警与群众如何相处的事例,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警察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课程能够给公安专业学生带来的益处。事实上,这样做降低了这门课程的应有层次。必须明确,在当今的社会中,警察公共关系早已超出了所谓警民关系的范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关系系统,内容上繁复庞杂,效应上又变化难测。加强警察公共关系相关理论创新,并使公安专业学生初步具备建构良性警察公共关系的理论思考与逻辑思考能力,才能使学生进入公共机关后可以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地思考与对待警察公共关系相关工作。只有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警察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与基本工作方法,才能使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超越警民关系的固有观念,在全局与规范的层面来科学考量相关工作、有效处理相关问题。
二、注重培育学生的职业素质及执法为民理念的树立
在常态的警务工作中,警察公共关系的良好建构依赖于民警整体与个体职业素质的充分具备。只有将公安工作作为一项高度职业化的特殊工作来进行对待,警察公共关系相关活动才可能被纳入到规范、高效的轨道中来。因此,在警察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明确提出职业化目标及职业化操作流程。要向学生充分强调,建构良性的警察公共关系首先要从职业素质的培养入手,应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更要明确自己工作的最终目的何在。公安机关的一切公务活动或称警务活动,都要坚决贯彻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基本理念。良性警察公共关系的建构是执法为民理念贯彻的必然结果。要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输一种基本的观念,就是处理警察公共关系相关问题要以人民群众、社会公众、公共利益、社会秩序为价值核心,不论采取何种具体的工作方法、采用何种具体的工作手段,只要将群众的利益、公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就把握住了开展警察公共关系相关工作的核心要素与基本原则。
三、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及改良案例教学模式
在警察公共关系教学中强调理论的重要意义,并非是要排除在此门课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反,警察公共关系教学的最终目的与基本核心正是在于培养公安专业学生的相关实践能力。公安高等院校对学生传授警察公共关系相关知识,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警察公共关系基本知识及相关基本技巧,使其步向工作岗位后能够正确、恰当地处理警察公共关系方面的常见问题,并使学生掌握一种思维方式,采取适当的方法来考量工作中遇到的公共关系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应改良警察公共关系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模式。以往的案例教学往往局限于教师对典型案例或事例的讲述,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故应对固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实现创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模拟新闻会、带领学生深入基层派出所实习、组织专题讨论会等等。如何建构警察公共关系课程中的新型案例教学模式是实现这门课程教学创新的关键环节。
四、法治意识的确立及灵活原则的掌握
在警务实践中处理警察公共关系相关问题,一方面要守住法律的底线,另一方面要注重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这就需要我们在警察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同时向学生传授两种基本思路与基本观念。一方面,我们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严谨的法治意识。要使学生铭记,在未来的公安工作与警务活动(包括建构良性警察公共关系工作)中,任何环节与言行都不可逾越法律的鸿沟、都不能触及法律的底线。这就需要学生主动、全面地学习法律知识,熟悉法律规定,不仅对于刑法、治安管理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公法进行全面掌握,也需要其对民法、商法等私法具有深刻的理解。此外,警察公共关系相关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灵活、机动地处理特定问题,而不能僵化、固化地进行处置。如何在实践工作中实现法制与灵活的平衡,是建构良性警察公共关系相关工作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我们在警察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五、警务礼仪的养成及行为规范的贯彻
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必须以日常工作与日常生活中民警力行规范、得体的警务礼仪为基础。警务礼仪包括民警在日常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也包括民警在执法执勤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工作规范和工作程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显著的职业特色。警务礼仪在建构良性警察公共关系的警务实践中极为重要,兼具沟通感情、协调关系、维护和谐、舆论引导、展现形象、满足期待等多重功能。因此,我们在传授警察公共关系课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警务礼仪意识及警务礼仪习惯,使其可以在未来的警务工作中贯彻行为举止的规范性要求,并养成持之以恒的工作习惯。针对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围绕日常工作中民警的着装、仪容、文明用语、行为举止等方面向学生进行全面的介绍,并采取模拟执法活动、参与执法见习、日常表现考评等多种方式有效培养学生在此方面的职业意识与执业习惯。
参考文献:
[1]崔北方,祝大安,孙国恩,于晓光.警民关系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曹向红(1967-),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管理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关系学;周筱艳(197 7-),女,江西丰城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关系学。(江西 南昌33001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105-02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集理论、实践、谋略、技巧为一体的应用学科。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体现在收集信息、协调关系、咨询建议、策划宣传等方面,极富创造性和操作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关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因此,它已被各类现代社会组织及个人广泛应用于推进社会文明、塑造良好形象、优化个人行为,有效解决了社会组织和个人所面临的各种困惑和问题。如何在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每一个公共关系学课程的任课教师认真思考。总结近年来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经验,笔者有一些想法和同行们商榷。
一、注重理论教学的科挚性和严谨性
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大多数教材的理论和概念主要沿袭于公共关系较发达的西方国家。作为教师,要舍得花工夫对学科本身进行研究,明确教学目的,提高学科理论修养。教学中不能用僵化的思维、枯燥的语言去窒息公共关系的灵魂。同时也应注意到教学中不能为一味追求“生动有趣”而随心所欲“发挥、创造”,从而忽略公共关系理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公共关系理论教学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树立起正确的公关理念。因此,教师在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理论讲授过程中,应注意紧扣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对本门课的基本要求,理论要精当,繁简要适度,内容要取舍合理,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将案例融入相关理论,使理论讲述生动形象,体现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反映最新的政策法规和制度,选用最新的数据资料,吸收最新研究成果;避免公关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与其他一些学科产生混淆。
二、强化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环节的先导。通过高效的课堂教学引领学生进入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与实务,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现今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应彻底摒弃一般院校理论、实践“两张皮”的做法,即在课堂上讲理论,实践场所讲操作。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容易造成理论学不精、实践学不会的情况。当今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要求把教师教、学生学有机结合起来,边教边做,边学边做,这样教师教和学生学得的过程就是做得的过程,教师教完了,学生也就懂得运用操作了。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 案例教学,理例结合。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间接实践。这种教学方法能使理论阐述更透彻、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和直观。教学过程中,既可以是理论阐述前的案例引路,也可以是理论阐述后的案例说明。例如,讲授公共关系职能时,笔者结合学生不同专业的特点,讲述了政府公关、商业公关、企业公关、个人公关几个典型案例,阐述了公共关系为组织、个人提供咨询、树立形象、协调关系、服务公众等职能。这些案例针对性强,一事一议,使学生印象深刻。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也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带动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的成功一方面在于选用的事例典型、精确、有代表性;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方法技巧的使用。如可以用正反对比的案例搭配,一张一弛,使学生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领悟理论真谛。
2 情景教学,寓教于乐。情景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态度的体验,从而帮助他们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一定发展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将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通过他们生活实际和生活环境中发生的问题,在一定情感驱动下,开展积极的思维想象,激起参与的愿望。为了保证情景式教学的最佳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情景时,应注意到它的直观性、可接受性、开放性和真实性。设计的内容要直观,应是学生平时实践中常遇见的,便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设计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便于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来解决问题;要有层次性、人口宽、开放性强、解决方案多,学生的思维与创造空间才大。此外,真实的情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学习情景越真实,学习到的知识就越容易在真实的情景中起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达到“景中生情,情中寓理”的境界。如在讲述组织形象塑造这一内容时,就可将学院自身形象作为背景,通过让学生分析学院自身形象的优势和不足,来领悟组织形象在组织公关工作中的重要性。由于所探讨的问题与学生生活实践吻合,学生的参与性都会很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3 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考虑到目前多媒体教学成了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的方式上应彻底改变往日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对学生已经失去新鲜感,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达到教学要求。而多媒体教学综合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多种介质,从多个方位触动学生的感官,紧紧抓住学生的视线,再加上其特有的互动性,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理论、抽象的概念,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向。例如,在讲到CIS系统(即形象识别系统)的时候,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理念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可以将一些组织的标识(Lo-go)、歌曲、宣传片等借助电脑、DVD让学生欣赏、分析,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达到教学目的。
三、突出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公关课作为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技能训练是它的一大特色。这种训练既要达到正规化、系统化,又要力求有效创新。在整个教学安排上,要注意理论讲授、训练与实践环环相扣,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训练提高自身的公关能力。可安排以下系列训练:
1 产品推销训练。美国市场学会认为,推销是用人为或非
人为的方法协助和说服顾客购买某种产品或劳务。在生活中推销可说无处不在,除了销售员向顾客推销产品外,其他不同职业的人也可理解为各类型的推销员。如演员向观众推销艺术、政治家向民众推销见解、教师向学生推销自己的学科知识等。公关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推销能力的训练,既是提高学生对组织形象这一公共关系核心概念理解的有效途径,又是对学生自信心的一种培养方式。可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任选一种熟悉的产品或服务,将老师和班级同学作为假定的推销对象来选择恰当的销售方式和销售语言,在训练中不断体验如何使自己的观念意图得到他人的认可,用自己的推销技巧博得别人的好感、理解、信任与合作,从而获得生活或事业的成功。
2 模拟应聘训练。模拟应聘训练可锻炼学生的自信、胆识和临场发挥能力。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模拟招聘小组,事先准备好一些切合学生专业和特点,并能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问题。训练过程中,可让学生分别担当招聘考官和应聘人员,通过角色互换来直观认识应聘中所需掌握的技巧和技能。
3 演讲论辩训练。这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快速思维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演讲可采取即兴方式,由教师事先准备好题目或根据教学内容即兴安排,让学生现场完成,这种演讲的题目相对要小,演讲时间控制在3~s分钟,要求学生演讲要切题、流畅、符合逻辑并有较强的感召力。论辩则一般分小组进行。辩题应尽早布置给学生,且应是大家熟悉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生活和伦理道德等关注度较高的热门问题。让学生能有较充分的时间广泛搜集资料,做好心理准备。这样才能在辩论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学会在交锋的瞬息万变中从容不迫、灵活应对。
4 策划宣传训练。公关策划宣传是公关活动的重要内容。富有创新意识的公关策划宣传也是公关的生命所在。人的一生其实也是一次策划,成功的策划能让你尽快达到成功彼岸。教师在整个公关课的教学中一定要将这一部分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可安排学生自己搞一次设计、创意竞赛,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谋略水平。如由学生为自己所熟悉的组织设计一份公共关系的活动方案,方案要求完整、系统,目标明确,切实可行,且能出奇制胜。
5 形象展示训练。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职能,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塑造良好形象。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对社会组织还是个人,形象都是无形的资产,是竞争中的有利因素。在公关课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起形象意识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公关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形象展示训练来体现,如礼仪风采大赛等就是很好的实践教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