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第1篇

一、高中生加强国际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加强国际意识教育是当代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加大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相继研制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纵观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都有一个共同趋势和特点:重视历史学科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完善人格方面的特殊意义,强调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加强国际意识教育是全球化发展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呼唤。全球化对于中国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是对基础教育阶段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它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它体现着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和期待。

加强国际意识教育是我们河南省2008年进行的高中新课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们河南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全新人才观和教育理念,国际意识素养的培养也是必需的。

二、历史课堂进行国际意识培养的初步探索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全球史观

在教学中,无论是世界历史还是中国历史,都要放在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中来分析,也就是要用全球史观来进行教学。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有了进一步加速的趋势,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几乎已到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在这种背景下,若不注意学习世界先进的东西,不积极参加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夜郎自大,那么,不用多久就会被世界所淘汰出局。这方面的教训,对我们来说已够多了,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吃过苦头,几十年前也尝到过闭关自守的滋味。正可谓: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国自1978年以来积极融入国际社会,30年的变迁与成就我们有目共睹。因此,培养开放的意识,对我们来说,更有特殊的意义。

(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多元化意识

20世纪以来,美国大众文化一直以猛烈之势向境外蔓延,“美国化”成为许多国家所无法回避的一种全球现象。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具有任何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实力。正是以此为后盾,全球“美国化”似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吗?显然不是。全球文化并不是同质的,而是以多元为基础的,在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尤其是在全球史观的培养中,强调文化的多元化,强调各民族各国家的平等,我想也是世界意识培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文化全球化是建立在多元文化基础上的异质文化间的融合与发展。这种文化既非“西方中心”,也非“东方中心”,而是东西文化共存共荣,世界文化间的平等对话。多元文化的并存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

(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国际意识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合作意识的培养。在这方面我们历史课堂上可依据很多的实例。如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我们往往侧重于社会生产力、社会结构和国际格局的角度的分析,而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环境方面的影响很少涉及。而这一点恰是渗透世界意识教育的很好载体。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扩大了人与自然的分离,激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加剧了人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温室效应、海洋污染、酸雨和沙漠化等,所有这些非传统威胁是对整个人类的威胁。在这一问题上,人类更需要一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共同应对,才能保全地球这个人类的共同家园。全球问题是决定人类共同命运而又只有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

在认识合作重要性的同时,在教学中也可以通过一些正面的实例来加以说明。比如,欧共体的建立与法、德两国的和解就是典型。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兴起,固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从另一角度讲,也是欧洲人对战争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的渴望的结果。这才有了法、德这两个三代世仇的国家共同发起,将煤和钢铁——两样最重要的战争资源纳入共同管理的“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诞生。此后,在法德和解与合作的基础上,欧共体不断发展壮大,法德从世仇变为合作的伙伴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找到了一个对付潜在危险与不稳定因素的最佳方案,即将对手纳入一个既能对其实行有效控制,又能得到共同发展的机构中去。二战后欧洲几十年的和平,不能说与此无关,这就是“双赢”甚至是“多赢”。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要求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性质,充分体现了新语文教学对学生特定的心理特征的尊重。

立足于高中语文新课改 ,以中学语文课 “教什么 ” “怎么教 ”为落脚点;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方法论;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素质 ,增强自我反思、 自我发展能力等,为中学输送合格语文教师为目的。另外还要结合本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比如师资情况,当地中学情况等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关注高中新课改,提高学生理论素质

作为中学新课改引领者,通过教法课帮助大学生了解当代教育新理念和语文课程新理念。这将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站在理论的最前沿。让学生了解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即教育终身化、教育民主化、教育个性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 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要学习 ,更要学会学习,在走出校门以后,也要自己去获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满足社会需要。 教育终身化理念,对那些为了就业而对学习有浮躁情绪的中学生无疑是当头一棒。可见,终身学习是 时代赋予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也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本 要素之一。培养师范生们牢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这是新课改的根本,因为他们是新课改的未来。帮助大学生了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所需要形成的教育基本观念以及语文课程新理念。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主体性的学生观,专业化的教师观,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观,发展、交往、生成的教学观等。随着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的深入,关于语文课程的理念出现了新突破。语文科应以具性为基础,以人文性为价值取向;没有纯粹的言语能力,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化,二者相离两 害,相融两利,必须实现言语个性与人文共性的统一。另外,语文读写听说智能和谐发展观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观等课程新理念, 对师范生将是很大的触动,他们必将弥补不足,全面发展。

二、重视课堂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语文课程教学技能

目前中学教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的问题也摆在大学教育面前。中学一线老师常常抱怨,大学老师没有教会我们 “如何教语文”。细心研究起来, “如何教语文”一语包含两层意思:语文课教什么 (内容);怎样教(方法 )。语文课教什么就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问题 ,新的课程资源理念告诉我们:课本要教,社会人生也要教;知识、 技能要教,经验 、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要教 。

三、新课程背景下关于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不同于以往汉语古文学教学更多得将听、说、读、写作为终板目标,在汉语言文学新课程标准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日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奄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 汉语音文学教学不仅增加了新的内涵,而且凸现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 ,不仅体现了教育自身发展的趋势,更好地回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基本索质的需要。而要达成这一同标,就要求当前的汉语在文学教学中发生彻底转业。

1、重新定位教师职业角色,成就学生,成就教师自我

普通高中教育是继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基础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和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而要使学生能终身发展,就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在汉语苦文学专业理论、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等多元知识和能力结构,师德素养、人文关怀及科研创新等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准,拓展自己的素质,使新课程的实验过程成为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使自己的工作展现出一种研究状态下的生存姿态。教师不只在关注、成就学生,也在享受工作,享受人生,感受幸福,获得尊严,充满自信地生活,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人生理想,因为这复杂而高尚的工作使自己高尚起来,获得自己的人生美的体验。

2、新课改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师面临新的要求和任务

汉语言文学教师要扎实而彻底的贯彻新课改精神和要求,达到成就学生、成就自我的目的,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和提高自身素养。具体来讲,可以从如下内容做起:改变传统的师德标准,转变“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观念,变“师道尊严”为“平等中的首席”。从习惯的话语权威到走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交流,并从学生成长和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整体素养着眼,给于具体的引导和辅助;有广博的社科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汉语言文学教师的知识构成应突出“杂”、“精”二字,既是一位杂家,熟知生活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历史、政治、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并且了解理利的一般知识,又要通晓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理论、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与现状 ,这样在工作中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四、新课程理念下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转变的的具体措施

新课程理念在全力解决我 现阶段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存在弊端与问题的基础上,对于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指导意义。

1、积累.整合:加强语文积累,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素的融汇整合,提高语文素养。

2、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提升审美的境界。陶冶情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道德修养。

3、思考.领悟:通过阅读思考,领悟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养成独立的学风。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永恒的内容,不是三言两语就能作出判断的。不过,课程改革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人,落实到每一堂课,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憧憬课程改革远景时,上好每一堂课。我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时时以以上“六度”为标准,要求自己上出真实的、有效的、有意义的课,那我们的课程改革就会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1]张德伟.当代教育新理念 [M].北京出版社,2O0 5.

[2]郑强.实施高中新课改前沿论坛 [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专门用途英语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势头迅猛的21世纪,我国外语人才培养规格已由基础型人才、交际型人才向专门性、综合性人才过渡,这就呼唤着大学英语教学的转变:由原先的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主流转向将英语教学与某一专业知识或某一学科结合起来的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但在中国它毕竟还是新生事物,仍处在论证和尝试阶段,还需要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和探索,使其不断发展、丰富及完善。

一、ESP理论特征

ESP诞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迄今它已经成为全球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教学圈里成就最突出的领域之一。到底什么是ESP?ESP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呢?对此,许多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Tony Dudley-Evans,ESP学报的编辑在总结其他学者结论的基础上,从绝对特征和可变特征两个方面对ESP的概念进行了扩充,从而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ESP认识上的种种误区,并阐明了其真正的意义。

ESP的定义(Tony Dudley-Evan,1997):

绝对特征:ESP专门用来满足学习者的特殊需求;ESP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方法与课堂活动都与其自身所涉及的具体学科相关;根据语法、词汇、语篇及学科门类的不同,ESP所采用的语言风格也会作出相应的调整。

可变特征:ESP可能与某一具体学科相关或者为之专门设计;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ESP可能使用不同于普通英语的教学方法;ESP可能是为成年学习者设计的,他们要么具有高等教育学历水平,要么处在某个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场所。但它也可以为中等学历水平的学习者设计;通常,ESP是为具有中级或高级水平的学生设计的;绝大多数ESP课程采用的都是英语语言体系中最基础的知识。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ESP可以但不必一定为某一具体学科设计,也不必一定以某一年龄段或能力水平为标准,ESP应被看做是一种“教学方法”,或者是Dudley-Evans所描述的一种“思维态度”。这与Hutchinson对ESP所下的结论相似,准确地说,ESP不应被看成某种特别的语言产品,而应被看做一种语言教学方法,以学习者具体、明确的学习动机为指导。

二、ESP理论对大学专业英语改革的启示

依据ESP的理论,如何指导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与研究,从而使其更科学、更适应时代的要求,这成为我们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ESP的教学模式

目前在中国高校外语学习中常见的几种教学模式: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大型课堂教学模式及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等。ESP作为一种探讨各种基于学习者需求的语言教学与语言学习方法,毫无疑问必须遵循相关学习理论中的学习规律。由于ESP教学的首要原则是学生的需求,因此它并不一定会完整地采用特定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多媒体ESP教学模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ESP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ESP对教师有专业与语言的双重要求,传统的师范外语专业培养出来的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偏向纯语言知识的传授,因此已无法满足ESP教学的要求。目前我国外语师资培养结构还不合理,ESP教师教育专业存在空白,也没有一个重新培训教师的成熟体系。ESP教学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支稳固的师资队伍,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师资培训结构进行整合,尽快建立相关体系或模式培养ESP英语教师。争取让更多的有研究生学位且有专业背景的英语教师教授专业英语,在已有的专业英语渗透的基础上,全面应用ESP的理论实践于专业英语教学,尤其是至关重要的目标需求分析与学习需求分析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得到充分的贯彻执行。当然,对外语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是必要的,这主要包括:(1)在思想和心理上让英语教师做好准备,使他们明白,尽管基础英语在绝大多数学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会消失,但是部分教师的“转型”是不可避免的;(2)鼓励年轻的具有硕士学位的外语教师跨专业攻读其他专业的博士学位;(3)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业务交流,结成对子,在专业知识与语言知识方面相互协商、相互帮助。其目的是通过英语教师正确的教授与引导,使专业英语教学能真正实现。

3.ESP的教学原则

基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ESP教学必须遵循同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同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是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特点与发展趋势。这种特点和趋势是课程改革规律的反映,概括这种规律则形成了课程研制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这里所指的统一性是指国家对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的统一,如“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或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即实现了这种统一;所谓多样性,是指在统一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课程所体现的地方性和灵活性。中国有一千多所不同级别与门类的高校,每所高校的英语教学环境与现状不尽相同,客观上要求ESP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必须遵循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4.ESP教学大纲

目前,我国大学的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课双语教学都难以满足学生专业交际所必须掌握的综合技能,这一任务将历史地落在ESP教师的身上。认真学习2004年颁布的全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学大纲,领会大纲的精髓。结合实际情况,用ESP理论指导专业英语教学与研究,充实完善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通过ESP理论把专业英语教学定位在适应某些学科专业交际的一般规则和通用技巧上,把教学的切入点放在学生所缺乏的交际修辞、文化素养和应用技能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Alan 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第4篇

在21世纪地球村时代,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掌握一门或几门外语,而掌握英语则是首选。英语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的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是每一个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最近,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改将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英语教学改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英语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策略、手段、评价等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以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英语教学工作者的思考: 

一、英语教学要着眼于全面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每位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人本主义,首要定位就是人的教育。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多年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总是把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放在教学的首位,而忽视学生的精神世界。实际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学习态度、积极的情感都直接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作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注重情感教学。 

就尊重学生而言,我们也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有个性的。我们应该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针对他们的差异性提供切合他们实际的学习指导。哈佛大学教授,当代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Dr. Howard Gardner)在他的《心智的结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他将人的智力分为8种类型: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这种智力结构分类,对于我们转变教育理念,重新认识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很有帮助。实际上,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女生长于记忆单词、规则,男生长于阅读思考;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很强,有的学生善长书面表达。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所教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 

二、英语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推出的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英语课程内容和目标做了如下表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结合下图所示,从以上表述我们可以看出: 

①掌握语言技能是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所谓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也就是吸收的技能,说和写是语言输出,也就是表达的技能。一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在吸收信息与表达自己的交际过程中得到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目的,又是学习手段。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②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对于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我们反对把英语课上成语法课,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必学语法。中国人学习英语掌握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问题是不要把学习语言基础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不能把英语课上成语言知识课。目前的认识误区之一便是一提到培养学生的运用英语的能力,有人就认为是不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把知识与能力对立起来,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 

③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是与他们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相关的。英语教学一定要注重心理因素和英语文化背景,不仅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人只有对英语文化背景感兴趣才能抱着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善于配合,乐于进取,把英语学好,才能对英语学习保持一股持之以恒的热情与动力。同时还要指导中小学生选择正确的英语学习的策略。学习方法(包括应试技巧)就是充分运用智慧和智谋,也就是讲究学习策略。现在我们教学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出备课要备学生,提出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实质上就是要讲究英语学习策略,以便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英语教学要充分利用IT技术。 

IT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技术。近年来,IT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教育的极大变革。利用IT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让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课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IT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基本理念应该是什么?仅仅是追求教学方式层面上的变化吗?答案远非如此。我们认为,IT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基本理念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

一、课程体系的内涵及重要性

―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是若干课程单元的有机集合。按照“能力主线”的思路,通过对职业岗位要求的分析,确定职业能力要求,某项工作的职业能力由若干综合能力构成,若干专项能力有机构成某一综合能力,若干能力要素有机构成某一专项能力。每个课程单元中的各个内容模块与实际工作所要求的能力要素相对应。按能力要素的要求选设相应的课程单元,若干课程单元的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结构模型确保了课程内容的按需设置和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按《意见》中提出的“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等一系列明确要求。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根据这些要求组织了广泛的行业调研,认真研究分析该专业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并按如上所述的“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全新的课程体系。

二、我校材料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发展的路程

我校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前身是原国家建材局秦皇岛玻璃技工学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和河北建材学校的水泥工艺和玻璃工艺, 2000年开始创建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市场调研,材料工程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满足当时的需求,经过多次的市场调研、专业建设委员会的研讨,反复多次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教学大纲的修订,目前材料工程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截止2007年7月,本专业已有5届毕业生,共 235人 ,平均一次就业率达到100%,专业对口率高达90%以上。因此有必要对我校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情况作一介绍。

三、目前我校课程体系的设置模式、效果

在材料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理论上的新概念、技术上的新构思、工艺上的新方法不断涌现 ,各分支学科彼此间的交叉渗透更加普遍 ,这就从客观上对材料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 ,还需要了解相邻专业的有关知识,即拓宽专业口径 ,以材料科学为基础研究和开发新材料。与此相适应,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也处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之中。专业口径拓宽和共同基础加强成为材料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校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最大特点是对选修模块的改革,第五学期不再开设必修课程,全部是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由原来的3门课程,增加到现在的10门选修课程。可供选择的学时数由原来的146学时,增加到现在的546学时。选修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由原来的6%增加到21%。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在原来专业拓展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职业专项技能选修课程。重点是将“职业专项技能选修模块”与“灵活的订单培养”的有机结合,这样做的优势是:既突出了教学的开放性和职业性;又增加了顶岗实习的针对性,实现零距离上岗。同时赋予学生更好的灵活多样的学习模式;能够更加灵活的调整教学计划,实现按需培养;而且使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满足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快速性和人才需求市场的多样性的需求。

1、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

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在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中,不追求学科的完整性,但也不刻意去打破,内容的取舍遵循教学规律,知识结构有序可循,知识的综合具有有机性和相融性,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相呼应,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组合知识,确定基本内容。内容中应明确课程中主要内容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结果,教师不引导学生过多地探究“为什么”,而是使他们懂得“是什么、怎么做”。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正确运用方法进行操作,或是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将职业技能基础课程进行整合,进―步加大专业核心课程、实训课程、选修课程在总学时中的权重。如:把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整合为《无机及分析化学》,工程制图和AUTO-CAD整合为《工程制图及CAD》,硅酸盐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整合为一门课程《物理化学》,并改为必选课,课时也有原来的周4学时变为现在的周2学时。《粉磨工艺与设备》、《玻璃成型与退火》这两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由原来的68学时增加到了85学时。通过课程的整合及调整,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重,在满足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需要的基础上,对理论教学课程的学时数进行了调整,比传统的理论教学课时数有所减少。

在总量为2532学时中,包括课程教学实践和集中实训、课程设计等在内的实践教学多达1058学时,占总学时数的41.9%;理论授课学时数为1465学时,总学时数的58.1%。这些实践教学内容的开设,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

3、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用更具专业技能特点的课程取代了部分专业技能特色不明显的课程。例如:《建材深加工技术》被《玻璃深加工技术》和《混凝土及其外加剂》这两门专业技能明显的课程取代。增加了《专业导学》课程,从学生一入校的专业导学开始,学生就能够通过专业老师的讲解直接接触到一些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多媒体专业课件的直观讲解,对以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以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都尽量地将授课内容与专业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白每一门课程,甚至每一个知识点与专业之间的关系。

4、适当开设选修课,注重学生个性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个性,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就业机会,本专业建立了选修课程模块,其中有必选和限选课程两种。共有10多门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5、课程形式多样性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30门课程中,针对各门课程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例如专业课是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师授课时有的选择现场教学、有的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效果好。比如玻璃窑炉与熔制在讲授玻璃窑炉时,就在窑炉模型室讲授;讲授玻璃改板操作时,就用多媒体教学,讲授粉磨工艺流程时,就结合浅野水泥厂的实际流程进行讲述,这样也为以后到水泥厂实习打下了基础。又如专业导学,新生入学后第一周用多媒体给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并播放工厂生产的图片。使学生知道本专业是做什么的、需要什么知识、学什么东西、学业结束后能胜任什么工作等等,使学生进校后有目的的安排自已的学习和生活。另外,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要求还设置了各种实践环节的教学讨论、社会调查等。

近两年随着产学合作不断深化,企业对我校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办学水平给与较高的评价,对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评价很高,不少企业在扩建时主动与我院联系,派人员到学校商谈定单式培养,双方共商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学生提前进入企业边学习边顶岗操作,由企业派技术人员为学生选择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指导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由厂校双方共同组建毕业答辩小组,在生产现场组织毕业答辩。学生在顶岗实习和毕业环节的实习工作中增长了才干,为企业做出贡献,受到企业的欢迎。2007深圳南玻、东莞银泰技术玻璃公司,辽宁恒威水泥集团,河北奎山水泥集团等多家企业要求定单培养的人数超过了该专业毕业生的人数。

参考文献:

[1]李蔺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王艳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5,(3).

[3]吕永贵.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职业技术教育,2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