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教育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发展的第一任教师且持续伴随终身成长的教师。但是,并不是所有家长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就能够胜任家庭教育工作的,家长是否能够胜任“老师”是有条件的,是需要教育的。虽然当前学校和社会相关机构普遍开展了家L教育,但是由于对家长教育内涵缺乏理性思考,导致家长教育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厘清家长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有利于家校合育理论构建与相关实践发展。
一、家长教育的相关概念
家长教育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教育家长之意,但家长教育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与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等概念相联系,理解家长教育首先要厘清家长教育与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一,家庭教育与家长教育。家庭教育与家长教育是一对密切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二者关系如同学校教育与教师教育关系一样。从区别来看:首先,二者的目标不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列,是家庭中以提高儿童基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形式;家长教育是以提高父母家庭教育胜任力为主要目标的成人教育形式。其次,二者主体与教育对象不同。家庭教育(狭义上)的主体是家长,对象是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家长教育的主体是家长教育相关专业人员,对象是家长。再次,教育内容不同。家庭教育主要是家长在家庭日常生活经验和人类基本的知识经验中对孩子开展的教育;家长教育主要内容是“家庭教育学”“家庭管理学”方面的知识技能。从联系的一面看:其一,家长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家长教育胜任力;但间接目的(也是最终目的)是推进家庭教育,促进家庭子女健康成长。其二,家长教育的内容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基于家庭教育的需要,依托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展开的,家庭教育、家庭生活指导是开展家长教育的内在逻辑。
厘清家庭教育与家长教育关系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开展家长教育需要根据家庭教育的实际需要,不能脱离于家庭教育空谈家长教育;另一方面开展家长教育不是家庭教育本身,不是简单地告诉家长要教什么、如何教、如何评,而是要促进家长具备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和相关素质,能够根据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灵活多样地设计出符合自己家庭实际和子女特征的教育方式。
第二,家长教育与家长学校。在我国的官方文件中经常出现家长学校这一概念,不难理解,家长学校属于成人教育的一种形态,主要承担家长教育的任务。家长学校类似于家长教育的上位概念,是教育家长如何开展家庭教育的相应机构。这是一种相对比较松散,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模式,不像现代中小学那样有严格的制度保证。它可以是独立开办的,也可以依附于学校或社区;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开展活动,也可以临时开展活动;可以是民办的、市场的,也可以是官办的、公益的。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我国的家长学校基本上是由妇联和学校举办的;从实际影响来看,学校举办的家长学校覆盖面和教育效果要远远大于其他形式。
关于什么是家长学校,目前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虽然有人认为家长学校“是对中小学校(包括幼稚园)学生的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形式”,但具体在实践中家长学校的概念随着其承担的功能而不断发生变化。2004年教育部和全国妇联联合颁布的《关于全国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家长学校是以儿童和青少年的父母或监护抚养人为主要对象的成人教育场所,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儿童和青少年的父母或监护抚养人建立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思想观念,掌握正确的家教知识和方法,了解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人身安全保障常识,以及相关教育政策法规。这个更符合学校或教育的概念。但是,2011年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等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家长学校的任务进行了扩展:“家长学校是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升家长素质的重要场所,是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内容主要包括: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为家长提供指导和服务,帮助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难点问题;增进家庭与学校的有效沟通,努力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
比较这两个文件可以明显地看出,家长学校的功能在原有的宣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传播家庭教育知识、技能、方法、思想等内容基础上,增加了家庭教育活动、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活动、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等内容。由此也可以看出,家长学校已经囊括了许多不属于“家长教育”的功能,使得家长学校越来越游离于“学校”的内涵之外。
第三,家长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与家长教育还有一个更加接近的概念是家庭教育指导。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家庭教育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成为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成为相关部门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一个概念。有人认为:“家庭教育指导是家庭外的机构、团体和个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过程,它是以家长为主要对象的、以家庭教育为内容的教育过程,家庭教育指导具有成人教育、业余教育、师范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性质”,“其同类概念有西方国家常用的家长教育和我国台湾地区常用的亲职教育等”。这个定义列举了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内容、任务,概括出其主要特征,很显然,家庭教育指导似乎包含家长教育内容,不仅因为它明确指出类同于家长教育和亲职教育,而且在定义中也指出了就是以家长为对象、以家庭教育为内容的教育过程。但从现实逻辑看,二者之间并不是完全一致。
首先,家庭教育指导不能等同于家长教育,家庭教育指导主要指导方法指导、工作指导等,教育属于这个过程的一部分,或者是其中的应有之意,但家庭教育指导还包括诸如研究家庭教育状况,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高诊断、咨询,为家庭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设施和保障等。其次,主体不尽相同,家庭教育指导更多的是妇联、教育主管部门等机构负责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统称;而家长教育的主体是家庭教育指导专业人员(教育者)。再次,目的不尽相同,家庭教育指导主要目的是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和事业的发展;而家长教育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促使家长在家庭教育素养方面发生变化,以便更有利于进行家庭教育。所以,家庭教育指导是相关部门开展家庭教育事业的工作语言,并非严格的学术概念。
综上,家长教育与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等概念是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家L学校是实现家长教育基本形态(正规),但不是唯一形态;家庭教育指导是相关部门为开展家庭教育而对家长采取教育和指导的工作概念。厘清这些概念之间关系,有助于准确把握家长教育的内涵。
二、家长教育概念的评析与厘定
家庭教育的地位决定了家长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教育由于语言习惯不同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称谓,在德国成为“双亲教育”,在美国称之为“父母教育”,前苏联称之为“家长教育”。根据汉语的习惯,我们称之为家长教育,这里的家长包括家庭的其他监护人。尽管家长教育(或亲职教育)在字面上理解起来比较简单,但其内涵界定上还是有一定的偏差。下面对近年来关于家长教育概念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在前人界定基础上尝试对家长教育内涵加以阐释(见表1)。
第一,关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于教育者,上述概念中只有两处提及。林家兴概念中认为教育者是“正规的或非正规的亲职教育专家”,缪建东概念中认为是“社会教育机构、社区或教育、福利部门”。笔者认为,家长教育一定是家庭教育指导方面专业人员,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研究者、儿童保健、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员、有经验的家长等等。上述概念中将“社会教育机构、社区或教育、福利部门”视为教育者很明显是不妥的,这里将教育者与教育主管部门或组织混为一谈了。关于受教育者,大多数都认为是父母或准备成为父母的人,这种界定是准确的。但有人认为教育对象是“家庭教育组织者”(杨宝忠)、“家庭教育的责任者”(李俊)、“家庭生活组织者”(赵刚)等,期望将教育对象更加准确,但都存在不严密、不准确之嫌,都是不妥的。家长教育的对象就是家长(广义上的),当然有的家长在实际中没有履行没有承担家庭教育职责要另当别论,这是他(她)教育权利和责任的转移问题,不属于本研究讨论的范畴。
第二,关于家长教育目标。这是家长教育概念中的核心问题。上述概念中对家长教育目标都有涉及,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了这些关键词:管教子女的知识能力、改善亲子关系、称职父母、角色经验、有效能、履行父母责任、家庭幸福、父母自身素质、自我实现等等。这里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将家长教育带来的客观影响作为目标,如“实现家庭幸福”“自我实现”;二是将教育内容与目标相混淆,如“管教子女的知识与能力”“改善亲子关系”。笔者认为,教育目标是人的改变,家长教育目标是改变家长使之更加适应家庭教育需要,成为合格父母。如果用一个更加简洁而专业的概念概括,那就是“胜任力”,说白了,合格父母也罢、称职父母也罢,就是教育胜任力问题。
第三,家长教育内容。目标决定内容的选择,上述概念基本上都涉及到家庭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管教子女、改善亲子关系的知识能力,保育、教育儿童(未成年人)的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养的知识、技能,正确的教育态度和观念,组织家庭生活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总体来说,教育的内容大致包括了“父母对自身的教育和父母对子女实施教育两个指导维度”,涉及到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人生哲学等方面知识。笔者认为,上述内容依然没有找到一个统一的逻辑体系加以涵盖,如果以“胜任力”为目标,家长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围绕家长教育胜任力而展开,包括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动机、情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第四,家长教育的属性。从“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来看,“属”即该被定义概念的上位概念,“种差”即被定义概念与同层级概念的区别。上述家长教育概念的定义中基本上都回避了这个问题,只是个别概念提及到。有的将家长教育归类于成人教育、终身教育,有家长教育的概念将其归类于“教育”“培训”。后者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教育与培训涵盖的内容更大。笔者认为,家长教育应归类于成人教育,但不能归类于终身教育,因为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类型的总和,包括各阶段和各种教育方式。
在总结以上分析基础上,笔者认为: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主导者以家庭教育主体(家长)为对象,以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技能、观念、思想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活动,以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胜任力为目的的成人教育活动。如果从广义的角度看,凡是对家长在育儿方面产生教育影响的主体都包含在教育者的行列之中。
三、家长教育特征
当前家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重视家庭教育务必要注重家长素质,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目前虽然妇联、关工委、文明办等部门都在开展家长教育培训,但是无论从哪方面说,学校都是主体和主导者。提高家长教育效果亟待抓住家长教育的特质。
第一,家长教育是成人教育。前文有述,家长教育属于成年人,家长教育属于成人教育。“成人教育是那些不再进入正规和全日制学校的人们借此可以连续地、有组织地活动,自觉地、有目的地促使自己在信息、知识、工作技能、欣赏能力与态度等方面发生变化,或以扩充知识并解决个人或社会的问题为目的。”成年人接受教育的动机非常明确――工作或生活的切身需要,因此成人教育的办学思路和方向也非常明确――解决工作或生活中的切身问题。家长教育属于成人教育,家长之所以接受教育,根本在于在自己已有知识无法满足教育子女需要,学校和其他相关部门应该提供这种教育,在提供这种教育时需要“回归丰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园”,为此,学校和相关机构需要进一步地“解析成人群体结构、关怀成人生存境遇、解读成人学习行为、构建教育支持系统”。
第二,家长教育是非正规教育。教育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是教育制度规定的教育形态,主要指学校教育;而非正规教育是在正规教育制度以外所进行的,为成人和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包括各种岗位培训、校外教育、继续教育等。很明显,家长教育属于成人非正规教育,具有以下特征:其教育对象包括一切需要接受教育的家长;内容上主要包括“非标准化的内容体系,不一定采取阶梯式的课程结构,强调学习成果的应用性”;证书形式上,不是以证书为目的的;时间上主要是短周期、非全日制;教育主体可以在教育机构内,但主要在教育机构之外;授课体系是弹性组织,以学习者为中心,节约教育资源;从管理者来看,可以是政府部门,也可以是各类非政府机构。基于家长教育的非正规性,虽然国家可以将其纳入公共教育体系之中,但最起码从目前的条件来看,国家无法强迫要求家长必须要接受教育任务;虽然可以倡导家长要“持证上岗”,需要达到某一要求,但由于家长和家庭的千差万别,我们无法真正像要求教师那样要求家长也要具备教育资格证才能开展家庭教育。
第三,家长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家长和学校教师是学生一生中两个最重要的教育者,教师职前和职后都需要教育,家长也是这样。所谓的“入职”教育是指夫妻在成为父母之前应该掌握的、履行家长教育职责所需要的必备知识、能力和观念,这是成为父母之前的夫妻应该做到的教育铺垫。“在职”教育是指夫妻在拥有子女之后,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教育知识、技能和观念等。过去我们过多注重职后教育,现在越来越需要将职前教育纳入家长教育之中。“在职”教育是家长教育的主要形式,对家长的教育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呈现出来,家长教育的逻辑与家庭教育的逻辑有一定的关联。孩子出生后所经历的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教育挑战,都需要家长胜任,也都需要对家长进行教育。教师资格证有阶段性划分:如幼师证、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也有类型划分:如语文教师、数学教师、体育教师等。但家长只有一个证,什么都要懂,什么都要学,都是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而不断学习。
第四,家长教育是统一性和个性化相结合的教育。统一性,是因为家长共同的教育需要,也因为教育者对家长有统一的要求,每个家长都需要达到,比如掌握孩子成长的基本特点,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个性化,反映家长不同的需要和家庭教育的具体情况。人们常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如有的亲子关系不好,有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好。个性化需求就是根据家长自己那本“难念的经”而开展的教育。从正面说,个性化需要也指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比如有的家长准备让孩子出国深造,大多数则让孩子在国内发展;有的孩子想学工科,有的孩子则想学艺术。开展家长教育,既需要有统一要求,开展统一的教育,也需要具体要求,开展有差异的教育。
“残酷教育”走红教育家庭节目
不久前,“鹰爸”带儿子小鹰多多亮相某卫视的家庭节目,父子间充满“火药味”的互动,让节目备受争议。节目要求孩子完成一个高出地面近3层楼的高空悬吊动作,哭着说“爸爸我怕”的5岁多多想要退出时,“鹰爸”却严厉地将孩子一把推出高台。最终,多多顺利完成比赛,成功晋级。正当不少观众觉得“鹰爸”的做法有些不近人情时,“鹰爸”解释说:“多多从小身体不好,被医生判定为可能脑瘫或痴呆,所以才对孩子进行"鹰式教育"的强化训练。”
“鹰爸”和“鹰式教育”成名于一段小鹰多多被逼在零下13摄氏度的暴雪中裸奔锻炼的视频。问及接受如此家庭教育的感受时,多多表示,“很不高兴,我恨爸爸”;“爸爸是个凶狠的人”。
不过,暴雪裸奔以及推出高台的片段,却在网上获得很高的点击率,还被不少电视教育节目引用,成为家庭教育有必要在极端环境中逼迫孩子发挥潜能的佐证。而“鹰爸”、“狼爸”、“虎妈”等人也是近年亮相电视教育节目频率最高的嘉宾,他们严苛的家庭教育,因为孩子考上名校或多才多艺,被追捧为棍棒出孝子、打出高材生的所谓家庭教育新概念。
“不亲而教”让孩子不知为何挨打
“动作戏”式的教育行为不能被放大等同于教育和对待孩子的方法。“电视教育节目中的"动作戏",有的是为了锻炼孩子,有的是哗众取宠,还有的是为了推销商品……”复旦大学心理系副主任吴国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说,家长不能偏听偏信教育节目中的“动作戏”,这些“动作戏”中有不少是为了收视率和点击率刻意剪辑出来的。
关键词:家庭教育;公共图书馆;家长学校
当今社会,每一个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如何培养孩子成才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高尔基曾经说过:“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现实中大多数父母因为时间、精力以及能力的局限,无法通过学习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养。而从家庭里走出来的是社会人,是要参与社会生活和国家建设的,所以能否成才不仅是”家庭范围”的私事,也是公共领域的事。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职责,它应如何支持家庭教育,更好地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帮助,本文尝试对此进行一些分析。
1家庭教育内涵的界定及社会意义
1.1家庭教育的内涵
从一个人的教育背景来看,整个人生的成长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组成的,家庭教育是围绕着儿童的成长而展开的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具有基础性和不可替代性。狭义的家庭教育认为,家庭教育是家庭内家长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影响;广义的概念认为家庭教育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终身的教育影响。[1]本文所指的是狭义概念的家庭教育,这比较符合当下大众对家庭教育的普遍认识。
1.2家庭教育的社会意义
1.2.1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每一个人都生在家庭,长在家庭。教育对象来自于家庭,首先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我们整个教育系统的起点,有什么样的家庭就会有什么样的儿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特别是作为起始点的家庭教育,一旦出现失误,会给教育对象留下影响终身生活的烙印,而且是很难在以后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弥补或剔除的。[2]
1.2.2家庭教育影响社会人才的素质从家庭中走出来的不仅仅是家庭人,更是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人。家庭在社会生活中担负着人口繁衍的功能,任何人口和社会人才都是在家庭中诞生的。对于任何人来说,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熏陶和培养,从这点意义上讲,家庭教育影响一国国民素质的养成。
1.2.3家庭教育影响社会的幸福感孩子是父母的明天和希望。特别在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时代,父母更是愿意倾注一切来培养和教育自己的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不仅是家庭的荣耀,更是社会的幸福;失错的家庭教育,会导致人才的受挫以致毁灭,不仅是家庭的负担,更是社会的灾难。
2公共图书馆支持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孩子身心健康,事有所成”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现实却是许多家长缺乏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对家庭教育常识学习不足,导致对孩子的教育容易走极端:要么过犹不及,要么完全不足,无法对儿童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成败事关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否,因此社会力量有必要伸出援手,携手共教。众多的社会力量中,公共图书馆肩负着社会教化与文化传播的任务,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信息中心,有必要、也有力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和帮助。
2.1公共图书馆应尽的职责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单纯地让孩子吃饱穿暖的功能逐渐减弱,注重培育孩子的功能日益凸显。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家庭教育都得到空前重视,比如价格居高不下的学区房热,以及火爆的教育培训班市场,都反映出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家长也渴望能有渠道可以学习到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进行指导和教育,以赢在“起跑线”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所提出的公共图书馆宣言宣告:公共图书馆是传播教育、文化和信息的一支有生力量,是促使人们寻找和平和精神幸福的基本资源。各个年龄群体的图书馆用户必须能够找到与其需求相关的资料。[3]因此,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为这部分读者群体提供所需的家庭教育资源,是公共图书馆应尽的职责。
2.2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的需要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因素。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图书馆的事业才能长盛不衰。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涉及的面广、人多,如果把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服务作为一个特色服务项目,给予重视并创新发展,公共图书馆应该会更加受关注。为了满足0-6周岁婴幼儿的阅读需求,南京图书馆在2016年10月8日开放婴幼儿阅览室。这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无益是好消息,孩子多了一个学习游乐的好地方,家长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育儿知识的天地。外加6-15周岁的少儿阅览室,以及16周岁以上的成人阅览室,借此南图实现了各个年龄段读者的全覆盖,任何年龄段的读者,包括急需家庭教育知识学习的读者,都可以入馆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3公共图书馆可以发挥的优势
生在家庭,育在学校,长在社会。教育的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把教育的概念放大到了一个社会视野,要有社会资源的参与,同时把家庭教育和家长这个资源融入教育体系当中。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的设置,主要有两个目标,即文化引领和社会教育。正是由于公共图书馆承担社会教育的职能,所以它已成为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家庭教育关注程度比较高的社会支持场所,除此之外,因为提供的是公益服务,家长和儿童都愿意参与其中。
3.1充分利用借阅平台
目前,公共图书馆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广博的文献资源。鉴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果能把相关的文献资源整合在一起,就会大大方便家长读者的使用。例如,把所有家庭教育类的书籍、期刊以及光盘资源专列书架摆放,摆在显眼位置;或放置于一个专门空间。这不仅从内容上给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咨询的帮助,从形式上也体现了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3.2充分利用公益讲座平台
大部分省市的公共图书馆都会结合本区域的特点,打造属于自身的讲座品牌。以笔者所在图书馆的“南图讲座”为例,每周末两场,几乎每场讲座都座无虚席。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一平台,定期请教育学专家或在育儿方面很成功的家长来此做专题讲座,无疑会受到家长们的极大关注,从而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知识学习平台。
3.3搭建亲子活动平台
家庭教育主要是在亲子之间的互动中进行的。[4]图书馆可以依托高素质人才队伍和丰富的资源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多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活动,使他们在互动中增进彼此间的感情。以南京图书馆为例,每年寒暑假都会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书香童年”活动:“我是南图小管理员”体验活动、“畅游书海沐浴书香———南图之旅”、“书香阅读”系列、“书香影视”系列、“古书探秘”系列活动以及多样的培训活动来丰富少儿读者的假期生活。平日也会定期举办“故事妈妈”讲故事、南师大“黄领巾”阅读团伴读等活动。每次活动都受到广大家长和少儿读者的热烈欢迎。在数字图书馆支持家庭教育方面,正在探索中的江苏省的少儿数字图书馆项目,旨在推进全省公共图书馆少儿数字阅读服务,推动全省少儿阅读活动的开展,加强全省少儿图书馆工作者之间、少儿家长之间、以及图书馆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家长多一个学习了解少儿教育的平台,也使孩子们有机会共享到优质的学习资源。
4公共图书馆开展家庭教育服务的努力方向
4.1努力扩大自我宣传
目前在我国,城市大都设有公共图书馆、专门的少儿图书馆,图书馆从事公益性活动,提供公益服务,为家长教育子女提供相应的支持。但图书馆界历来都只重视被动宣传,这种方式对尚未进馆的社会公众和有潜在需求但不知道有此渠道的读者不能产生任何作用,结果无形中流失了许多读者。鉴于此,公共图书馆应重视开拓馆外活动,加强自我宣传。如南京图书馆的“陶风采”活动,把南京市知名书店和公共图书馆捆绑在一起,读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地选择需借阅的书籍,极大地提高了南京图书馆的利用率和知名度,很受有孩子家庭的好评。
4.2开办网上家长学校
目前国内的网上家长教育平台,主要是网上家长学校。网上家长学校通过在线学习,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个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网上交流互动平台,同时也为家庭教育专家及家庭教育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及经验的机会。目前几乎在全国各个省市都有这样的家校互动平台,但可能因为费用或宣传问题,家长的追捧度并不高。公共图书馆也可以依托图书馆特有的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不断发展的技术优势,借鉴省市的网上家长学校经验,建立公共图书馆网上家长学校。印发成册大力宣传,给那些有疑惑但无法亲自到馆的读者,提供一个居家就可以交流学习的途径。
4.3设立家庭教育咨询处
家庭教育像心理学一样,也是一门学问,需要专业人士研究,并给予指导。心理出问题了,可以找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家庭教育出问题了,也应该有专门的机构可以给予建议和指导。目前国内家庭教育咨询这块,主要是靠社会心理机构中的心理咨询师来承担。因为收费高昂,还有碍于面子心理,人们往往会不愿去咨询。如果作为公益服务机构的公共图书馆,能够率先设立类似于心理咨询机构的家庭教育咨询处,招募专(兼)职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为所有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困惑的家庭提供家庭教育咨询,将会受到家长和儿童的热烈欢迎。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给那些在家庭教育中遇到困惑或无所适从的家长提供帮助,而且咨询本身对人们也是一种启发,会让大家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专业性。
5结语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作为社会文化服务机构的公共图书馆的参与和支持。图书馆支持家庭教育,是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的细化与延伸,必将成为今后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图书馆+家庭”的结合不仅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亲子关系的和谐,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丛中笑.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与推进策略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2-13.
[2]关颖.家庭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45.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EB/OL].[1994-10-29].
关键词:家庭教育;比较;美国;中国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背景介绍
进入二十一个世纪,家庭教育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地方,接触社会的第一单元。家庭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连接着家庭,学校和社会。在现代社会,它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和创造家庭幸福的基本的力量,不仅包括家庭生活教育,家庭道德教育,也是孩子的教育,父母的教育等。在本文中,我将讨论儿童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定义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对应英语是home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teaching in home。
三、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父母错误的价值观念
一个孩子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尤其受他的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经常说一些消极的看法,比如,“有钱能使鬼推磨”或“金钱万能。”孩子可能形成一个概念,人活着是为了赚钱,这是一个错误的价值观念。父母有时赞同一些错误的行为,孩子可能形成一个想法,这些错误的行为是正确的。
2、对孩子过分期望的教育
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未来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当一个孩子出生在一个华人家庭,不管孩子喜欢与否,他的父母都会为他设计一个未来。也就是说,中国的父母将强制儿童执行他们设计的生活,而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和能力。父母的最大的错误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干扰儿童的自然发展。在中国,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家长带孩子到处补习。如果他们在考试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成绩,孩子们会被惩罚。
3、长辈溺爱带来的弊端
孩子在长辈的身边,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机会宠坏孩子。祖父母使用传统的观点教导孙女或孙女,样做的结果会破坏孩子的正常成长。
四、今天的美国家庭教育
不同于中国家庭教育,美国纵容型的家庭教育有更多有害的影响。因为过分放纵,这造成许多社会问题。比如,青少年犯罪。在广播或电视中,我们有时可以得到一个这样的信息,一个15岁的男孩在中学枪杀他的朋友。
同时,美国提倡快乐学习。但是,事实上,只注重快乐,家长会发现孩子的学习水平在下降。例如,有些学生适应了快乐学习,没有计算器就不能计算。
五、比较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家庭教育
从家庭教育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家庭教育不是一个系统的教育,但它仍有其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在教育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家庭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家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1、比较家庭教育的内容
教育的目的决定着教育的内容。虽然中国家庭教育的内容分为道德,智力,体育,艺术等。然而,当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智力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就变得不平衡。当孩子开始他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呈现出趋向学校教育的趋势:父母监督儿童的学习,检查他们的家庭作业,注重孩子的课外练习。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艺术教育这个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所以他们要求孩子学习绘画,舞蹈。但是,没有孩子的意愿,这只能是一个盲目的行动,它会扼杀孩子们的天赋,更糟糕的是,因此付出很多钱和多时间,却得不到好结果。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太多的压力。
相比之下,美国的家庭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和科学。反之,中国家庭教育的内容狭窄,有局限性,不科学。例如,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家长更多关注儿童的健康,忽视儿童的体育锻炼,缺乏户外运动。中国家庭教育一直忽视的技能,如,生活技能,工作技能,沟通技巧等。美国人民把这些技能看得非常重要。在他们看来,这些技能是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素质。中国的家长重视知识的学习,事实上,他们只注重低层次的知识,来应付学校的考试。在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的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问题,“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试图把钟拆开,你会做什么?”40%父母回答会责骂孩子。从本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父母的思想需要改变。相比之下,美国的父母关注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训练。大多数美国专家建议不学不理解的知识。当孩子们从学校回来,中国的父母总是问这样的问题:“你记住老师教的内容了吗?”或 “你在今天的测试中取得好成绩了吗?”然而,美国的父母会问“你问老师一些问题吗?”或是“今天的课有趣吗?“从问题中可以区别中美的父母。
2、比较家庭教育的目的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确定它的方向。因此,目的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它是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根本原因。家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一些特点。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这种期望值并不高。所以美国的父母用一个宽松的态度来教育他们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他们善于从孩子的个性中找出积极的部分,让孩子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事实上,这种教育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根据这一目的,他们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我们看看美国儿童在不同时期都做了什么。当他们是一个婴儿,他们独自睡觉;当他们长大了,他们有自己的房间,他们要自己打扫房间。从童年开始他们靠自己的力量来赚钱,例如,他们打扫房子的卫生,送报纸;当他们进入高中或大学,他们主要生活经济来源于做兼职工作赚钱。
相比之下,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成为人才,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一个光明的未来意味着一份好的工作,过着简单的生。首先,这一目标是很高,难以实现。由于这个目的,中国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唯一的要求是,他们的孩子可以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去学习。这样,他们就忽略了孩子的创造力。虽然中国孩子通过努力学习取得了好成绩,但是他们缺乏能力,很难适应这个社会,这就造成了父母的期望有时会落空。
总之,成为哪一种人,取决于他受到了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可以说家庭教育决定着孩子的性格和命运。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父母,我们应该改变和纠正家庭教育的错误概念。把“人才”教育转变成“成人”的教育,把“一边倒”的家庭教育变成“全方位”的家庭教育,采取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来加快家庭教育的改革。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中国的家庭教育将会迎接一个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叶立群 . 家庭教育学 [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 骆 风 . 21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家庭教育研究进展述评 [J]. 教育理论与实践
家庭教育是关于什么?大多数人包括一些父母会说,家庭教育仅仅意味着养育和教育两个方面。然而,家庭教育从来不应该是这样的。家庭教育的意义理应是比养育和教育更多。
在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中,对学前教育定义为“家庭教育是社会利用有目的和系统的教育去教育新的一代人”。这一定义就可以证明在这一段的幼儿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于学龄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念,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教育孩子。然而,家庭教育的定义应该需要扩展延生。家庭教育不仅是一个家庭的行动,它也关系到整个社会。家庭教育不仅是父母或长辈在家教育孩子或青少年,而且还是所有的家庭成员都相互教育。家庭教育不仅是学前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二.中美关于家庭教育之间的差异
1. 家庭教育的概念不同
中美之间的不同教育理念导致两国子女接受到的教育不同。在中国,许多家长只关心孩子是否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一个好工作,或者一个好的家庭。基于这些期望,许多中式父母认为他们对于孩子的责任仅仅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尽可能使他们的孩子将不必担心未来的一些事情。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中式父母关心的最重要的事情除了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就是开发孩子们的智力。相比之下,美国的父母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和经验。基于这样的一个理念,在美国,一旦孩子生下来,大多数美国的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因为他们认为孩子从童年开始就应该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意志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2. 家庭教育的目的不同
家庭教育的目的的含义是家长们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在某一些方面的发展。
中美两国在关于家庭教育的目的上是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大多数中国父母的教育目的是希望他们的孩子成为一条“龙”,这就是中国教育理念下的“望子成龙”。但美国父母则希望他们的孩子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对于中国的父母而言,他们的目的就是做任何事情来支持他们的孩子,使他们能得到高分。这样明显对比,美国的父母给他们的孩子更多的是关于提高能力的培养,他们设法让孩子有能力适应不同环境变化和在生活中的独立工作能力。
3. 家庭教育的方法是不同的
中国和美国的观念和目标的差异导致两国的儿童需要受到不同的方法去教育。在中国的家庭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式父母通过控制和密封环境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中国的父母尽可能的为他们的孩子准备好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在中国的家庭中,孩子们也不必做任何家务。父母保护孩子,不允许他们参加过多的社会活动。中国的父母对他们的孩子有着一个相当严格的态度。所以中国的孩子在学习上花的时间比在做其它事情的时候更多。
关于美国的孩子们呢?让我们一起分析美国著名的电影《神勇老爸》的一些情节吧。在影片中,父亲沃尔夫可能是无意识的,但是在他关心他的孩子们的同时,通过训练他的孩子们,让孩子们掌握了许多技能培训。所以美国的父母通过放任却不纵容的方法去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三.中美之间家庭教育存在差异的原因
1. 不同的历史背景
中国在它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独具其保守的可贵价值观,可这也正是缺乏的冒险和创新意识的精神。因而中国儿童更倾向于安于现状。相反的,美国是一个具有短暂历史的移民国家,在美国这个国度依然有着一些文化传统。随着在美国多元文化和追求财富意识的发展,这对于美国人民而言,接受新思像和文化是很容易的。美国儿童更富于拥有和接受冒险和创新精神。
2. 不同的经济形态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人口大国。因此,在中国这个国度,找到工作的机会又变得很少。然而又是在中国,有一个好工作,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此外,获得高分已经成为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美好的未来的必要条件。相比较而言,美国的经济状况比中国要好得多,所以在美国,人们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因而美国父母认为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只要他们的孩子能在社会上独立的生存,孩子的工作就有意义。
3. 不同的社会条件
社会条件也是形成中美关于家庭教育之间差异的一个因素。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美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在美国良好的经济条件下,美国人有着完善的社会养老制度。因此,美国人普遍认为当他们变老时,他们可以去老人之家去度过他们的余生。所以他们抚养孩子直到18岁,直到孩子成为独立的人。美国人根本不在乎孩子长大后有没有带给他们荣誉。
相比之下,中国的父母则认为孩子的教育已经和他们自己的老年时光紧密联系。因此,中式父母更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财产,并要求孩子们为他们的年老生活负责。
4. 不同的思维模式
在教育孩子方面,中国的父母关心自己的声誉,并认为教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他们的成就。但如果孩子没有成就的话,父母将会感到羞耻。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中美对家族制度地位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在传统的中国家庭里,父母的权威意识起着主导作用,而在美国的家庭中主要强调奋斗,平等,民主和人权,这是完全不同的。
四.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家庭教育和美国的家庭教育之间有着明显差异。因此,在中国,应该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转变家庭教育中的传统观念。在我看来,一方面,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从美国的家庭教育的本质出发,汲取其中的精华,以促进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的改革。所以中国的家庭教育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家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摒弃陈旧教育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
2. 建立在教育监护人的法制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民主意识,尊重孩子,平等沟通。
3. 采用激励,引导的科学方法,并不断增强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4. 紧跟发展的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进一步开放家庭教育的思想,增强开放意识;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有机合成,以及教育孩子学会学习和学会寻求知识。
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及时吸取和引进国外的思想文化的精髓,并进行中西方家庭教育之间的文化交流。在吸取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将现代科学育人知识和方法,大力普及到千家万户,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陈鹤琴.《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专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神勇奶爸》 美国 博伟国际澳大利亚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