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技术相关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从事中师“电化教育基础”课教学多年,但看了近期《中国电化教育》及相关电教书籍对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相关论述后,却被有关三个概念关系的论述搞昏了头脑:李康在他的《试论教育技术及其研究对象》一文中认为[1],教育技术是最大的概念,电化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是它的下位概念,而现代教育技术又是电化教育的下位概念。另有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化教育学》一书将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概括为[2]: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现代教育技术。作者强调: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不是相加的关系,而是相乘的关系。而李龙在他的《论我国教育技术的定位》一文[3],又提出教育技术和电化教育虽然有不同之处,但完全兼容,教育技术和电化教育不再是两样皮的观点。另有《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一文[4],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即“电化教育今天已演变为教育技术”。上述三个概念到底应怎样定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笔者认为这是个重大理论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同仁指教。
二、观点产生分歧的原因
笔者认为,之所以产生上述两种分歧观点,关键在于对三个概念的定位。第一种观点,把电化教育看成教育技术的下位概念,是把教育技术定位在美国AECT1994定义上,而把电化教育定位在必须采用现代教育媒体才算电化教育这个基本条件上。认为教育技术探讨的是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以获得教育、教学的整体优化。而电化教育探讨的只是与电教资源交织在一起的教学资源的各种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尽管两者的目的都是要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达到教育最优化,但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不同。把现代教育技术看作电化教育的下位概念,是因为狭义地定义了现代教育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概念。认为现代教育媒体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因特网等,而把常规电教媒体排除在外;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涉及的资源主要指与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和因特网等相联系的教学资源。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范围和领域只是现代教育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第二种观点,把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定位为同一概念,一是因为把系统的教育技术概念,人为地分为实践和理论实践研究两个领域,从而狭义地定义了教育技术概念(1998定义);二是把我国电化教育研究的领域和范围进行扩大。
三、对三个概念的定位及相互关系的看法
1.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概念最初产生于美国,随着美国教育的发展,这个概念也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现在应该说统一在了AECT1994定义上,即“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有人认为这个定义不符合我国国情,应该按照我国国情重新定义,从而得出1998新定义。笔者不敢苟同,但赞成梅家驹在他的《教育技术的定位与错位》(《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的观点:教育技术的定位在技术,具体地说就是对有关促进学习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几个环节。对技术方面的术语表述不应该强调国情的差别,重在对本质的理解。所以,笔者认为我国的教育技术概念应该统一在AECT1994定义上。
2.电化教育
电化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早,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个概念也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当今在对定义的论述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基本已形成了共识。梁育腾主编的《电化教育基础》将其论述为: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活动,以求实现教育最优化,叫电化教育。这个定义包括四个基本要素:一是必须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二是必须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三是必须有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四是电化教育的目标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3.现代教育技术
关键词: 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教育环境 ;教育资源;教育媒体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1/03-0044-03
在教育文献中,人们常见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媒体等概念术语。尤其在教育技术学的文献中,这三个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却常常被交互使用,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和随意性。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学科,不断出现新的名词概念是必然现象。同时,规范和界定这些名词概念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故本文分别从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的角度,对这三个概念关系给予分析。
一、从教育学的角度看
“教育环境”是指与教育这个中心有关、一切可以运用于教育教学或对教育教学产生影响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等,是教育活动一旦产生就被抛入其中的一种文化氛围。从宏观上看,它包括教育活动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从微观上讲,它又包括为具体教育活动展开所创设的种种条件1。“教育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被教师和学生利用的一切人力与非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信息、资源、设备、人员和场所等。狭义上的教学资源指资料、设备和场所。而“教育媒体”就是在教育活动中用来存储、呈现、传递信息的工具,它可分为传统教育媒体和现代教育媒体。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教育环境包含教育媒体和教育资源,而教育资源又包含教育媒体,也就是说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和教育媒体的范围依次递减(如图1所示)。
(1)教学资源包括教育媒体。从对教育资源的界定可知,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可以运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等,是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客观存在。教育媒体是教育信息的载体或加工、传递教育信息的工具,明显的,教育媒体属于运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可见,教育媒体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育媒体和教学资源密不可分,将不同的教育媒体综合运用于教学之中,对教师和学习者来说,它们就成了教学资源。因此,如果说教育媒体反映了教学材料的客观属性、技术属性,那么,教学资源则侧重于教学材料的实用属性,即教学材料是干什么用的,为谁用的。
(2)教育环境包括教育资源和教育媒体。根据定义可知教育环境是围绕着主体并对主体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因此,不管是教育资源还是教育媒体,它们都是围绕于学习者周围的,都不外乎精神方面的和物质方面的,因此,他们都包含于教育环境的范围之中。
二、从教育技术学的角度看
若从教育技术学的角度看,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和教育媒体三个概念就有了新的特定含义,与教育学的角度就有所不同了。
教育技术学所说的教育环境,实际上称之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学生如何学好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环境。2在学校中主要包括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数字电视教学系统、数字语音学习系统、电子阅览室等。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环境相比,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更加注重的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物质层面的教育环境,即我们关注的是教育学角度下教育环境的一个方面。
而教育技术学所指的“教育资源”主要是“教育信息资源”。教育信息资源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产生的,它是指信息内容、材料和信息渠道,既包括教育信息内容,也包括了信息的载体,还包括了信息的表现形式,是信息及其载体的综合。教育信息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信息资源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现代生活中的信息资源,指师生在所处的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自然和社会的事物、现象;二是由各种印刷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包括教科书、参考书、报刊、杂志,等等;三是各种视听材料和多媒体、数字化的教育信息资源。狭义的教育信息资源是指以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为技术特征的教育信息资源来源,即广义教育信息资源的第三部分。正是由于多媒体技术把教育信息以数字化方式存储、处理,以多媒体方式呈现,以超文本结构连接;网络技术又将教育信息进行大规模、集成化的传播和交流,因而,此类教育信息资源就显得格外重要起来。3而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重点就是以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为技术特征的教育信息资源,主要是对狭义的教育信息资源进行开发。
教育媒体,可分为传统教育媒体和现代教育媒体。教育技术学则重点放在“现代教育媒体”,它是指教育中应用的现代视听工具、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等媒体和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工具。值得说明的是媒体具有复合性的特点,任何媒体都是由硬件设备和软件材料两部分组成的,即由设备和载有信息的材料复合而成。仅有硬件设备而无相关的软件材料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媒体。因此,现代教育媒体不但包括基于电子、光学、机械等技术的视听媒体,基于电子、数字技术的互动媒体和技术,而且包括载有教育信息的相关软件材料等。现代教育媒体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概念,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对教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教育技术学角度来看,通常所说的教育媒体即特指现代教育媒体。
依据前述的含义,即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现代教育信息资源、现代教育媒体的含义,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有了新的界定。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物质层面的教育环境,在学校里基本上是指六室(普通电教室、多媒体综合电教室、计算机室、微型电教室、语言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和三大系统(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4,而现代教育媒体是指教育中应用的现代视听工具、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等硬件设备和相关的软件材料。换句话说,现代教育媒体既包括了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的内容也包括了相关的软件材料。因此,不难看出,现代教育媒体的范围要大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教育信息资源不仅仅指存在于教育活动中的教育信息内容,而且包括在教育活动中用来呈现和传递教育信息的载体材料等,如影视材料、课件和网络等,也就是说教育信息资源包含两部分内容,即教育信息及教育信息的物化载体或表现形式。目前,教育信息资源的物化载体或表现形式有:试听教材(如幻灯片、电影片、电视录像带、录音带、光盘等)、计算机课件、网络课程和教育网站等。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教育媒体包含了教育信息资源中呈现和传递教育信息的载体材料,但却没有包含教育活动中的教育信息内容,因此,现代教育媒体和教育信息资源是部分交叉的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现代教育媒体包含了现代教育技术环境,而现代教育媒体和教育信息资源在内容上是部分交叉的关系,如图2所示。
【关键词】教育技术 研究变迁 管窥 教育形成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040-02
从教育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技术不断地依据教育本身的特点,选择和整合那些与媒体技术配套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使技术在教育应用过程中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把一种工具和手段,逐渐演变成为教育过程本身,即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产生以数字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技术的教育适应与形成的融合的社会发展过程。
一 技术的教育适应性
依据尹俊华对教育技术的论述“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两大类。”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进入教育领域的智能形态技术是指那些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以功能形式作用于教育实践的科学知识,它是与人的智力有关的教育技术方法。如建构主义、系统方法、绩效技术等,而物化形态的技术则指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的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们是实物形态的与媒体设备有关的方面,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具到电子计算机、卫星通讯等一切可用于教育的器材、设施、设备及相应的软件。
从书本到幻灯片,从影视媒体到计算机,从时空上的限制到随时随地可以获取的学习资源,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通过教育技术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关注与应用而使技术获得教育实现,形成了教育媒体技术。而媒体技术在丰富教育手段的同时,自身也成了教育研究新的对象和资源,因为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传播工具,更需要的是有效的技术实现方法。于是,教育技术成为了技术与教育之间的一座桥梁,“给予一切教育者和接受教育技术理念、方法的人以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理念”。
二 技术在教育中的发展
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对技术的认识,经历了从“媒体—工具论”“手段—方法论”到“理论—实践论”的深化过程,它们交织在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中,不断地在实践检验、观念冲突和融合、协调和整合中逐渐形成研究者的共识,并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组成部分。
1.媒体技术至上主义
“媒体—工具论”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至今在我国还有影响。它认为,教育技术的实质是指用于教育教学的各种媒体工具,包括硬件和软件,拥有了设备器材及相应软件,就有了教育技术,因此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媒体技术。
在当时的教育实践中,“媒体—工具论”造成的结果就是,教育技术的发展变成对高精尖教学设备的不断追求,每当一种新媒体出现时,就会引起一轮新的媒体装备竞赛。“媒体—工具论”在教育技术研究界流传甚广,但存在的缺陷被一些研究者看到了。例如,针对提请美国第92届国会审议的“教育技术法案”中所说的“教育技术这个词指的是硬件、软件,包括电视、广播、幻灯、电影、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D·米切尔更是指出,“把教育技术当做教学媒体是一个范畴上的错误。”随后,这些研究者在极力寻找“扩充”与“修补”之策的过程中,产生了基于“媒体—工具论”的一些变体,比如教育传统技术教育媒体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演变”论与“现代信息技术”“革新”论等。这是技术适应教育进行自我调整的一种表现。
2.媒体技术与智能技术融合
“手段—方法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它认为,教育技术包括两部分:一是教育手段,又称“教育的技术”“物化形态的技术”;二是教育手段的使用方法,又称“教育中的技术”“智能形态的技术”,重点是系统方法。“手段—方法论”强调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方法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将媒体的运用方法和系统技术也看做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得教育技术具有一定的方法意义,它是对“媒体—工具论”的一种突破。然而,在“手段—方法论”中,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方法的移植和应用,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手段”“工具”的作用,受“媒体—工具论”的影响仍很大,对“技术”与“教育技术”本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3.整体技术观建立
20世纪90年代末期,教育技术学界开始出现“理论—实践论”,这一理论认为教育技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由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知识所形成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二是工作实践,即关于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及行业的具体实践。这种观念与美国AECT及其教育技术定义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AECT’1994及2004定义,在教育技术研究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以这两个定义为基础,教育技术研究开始步入一个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并重的时代。时至今日,绩效技术等的引入与应用,使得教育技术发展开始步入一个整体技术与综合教育效益并重的发展时代。
三 技术的教育形成
从上述教育技术研究旨趣的转移情况分析来看,1985年以前,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装备(不具备大规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条件),我国的教育技术(电化教育)
研究还保持着以视听教育技术为主的研究惯性。1990年以后,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开始具备了大规模开展以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条件。AECT’1994定义以来,我国的教育技术研究几乎与美国同步。在进入21世纪以后,还形成了与美国的“e-教育”(e-Education,e-Leaning)并列同一水平层面的“I-教育”(信息化教育)。
综上所述,并非每一种技术都能进入教育领域,并在应用过程中获得广泛的认可。从教育功能来说,教育总是选择那些促进其功能发展的相关技术;从学习过程来说,教育总是选择那些与促进教学与学习有关的技术。教育自身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一个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教育对技术的选择来说,信息传递过程主要集中在传播工具(媒体技术),选择的标准在于它们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即对媒体技术提出的要求:在信息传递载体和方式上的变化,力求提高传递效率,社会化过程主要集中在技术的有效应用(智能技术),选择的标准在于它们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徐梅林.关于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的思考[C].全球ET资讯,2006
[3]彭绍东.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命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0(10)
[4]傅德荣.教育技术概念的发展[N].中国教育报,1998.5.18
[5]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9(1)
[关键词]研究范式;研究方法;方法论;教育技术学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1-0010-04
自美国当代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Revolution,1962)(以下简称《结构》)一书中系统阐述了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后,范式(paradigm)一词不仅在哲学领域广为流行,而且也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乃至人文学科等诸多领域之中。《结构》一书中,库恩并没有给“范式”一词赋予确定而统一的定义,据英国剑桥语言研究实验室的计算机科学家马斯特曼女士统计,在此书中库恩就“范式”至少给出了21种定义(或许叫做“阐述”更为恰当)。由此可见,库恩使用范式一词的含义是不清晰的,也不是前后一贯的。正因为此,范式概念在西方曾引起热烈讨论,但最终还是得到了普遍认可。也因此,后来的研究者们都在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需要而使用着范式一词。研究发现,教育技术领域中也存在将范式和研究范式,甚至方法、方法论和研究范式混为一谈的现象,这不仅使学术交流缺少对话基础,也对研究进程造成阻滞。由此本文将在库恩“范式”概念的基础上,站在学科视角对“范式”含义重新解读,总结出范式的四个基本特征,并探讨了方法、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的关系及其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启示。
一、范式及研究范式的含义
尽管库恩在其著作中对“范式”意义有多种描述,但“范式”概念的核心要义是明确的,即科学共同体共同具有的信念、学科的理论体系以及科学研究的框架结构等。范式是与科学共同体高度相关的概念,库恩在“对范式的再思考”一文中曾指出:“范式一词无论实际上还是逻辑上,都很接近于科学共同体这个词。一种范式是,也仅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反过来说,也正由于他们掌握了共有的范式才组成了这个科学共同体,尽管这些成员在其他方面也是各不相同的”。“范式和科学共同体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科学共同体是“人”的组合,是由一系列共同要素凝聚在一起的一个研究者群体,而范式是凝聚这个群体的一系列共同要素。意即,范式是研究者群体基本认同的一定范围内事物所共有的东西――它突出地体现在科学共同体对事物共同的认识观、科学共同体所从事“专业”的知识体系和范例以及科学共同体开展研究活动时所遵从的各种规范等。
在不同学科框架下,对同样的问题,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研究者往往根据不同的“范式”来研究。因此,根据研究视角和作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范式分为学科范式和研究范式两种。就教育技术学而言,利用技术手段促进和优化学习过程和效果是教育技术学的学科范式。这里的技术包括传统技术和现代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等。在某一学科领域通常意义上的“范式”其实指的就是“学科范式”,它以某个主导概念为核心,排斥对立的概念或者使之从属于自己。学科范式是和理论流派高度相关的术语,一种学派会自然而然形成一种特定的“范式”。并以某个“主导概念”为核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派的研究进路和逻辑操作。教育技术领域已基本形成两个流派――媒体学派和学习学派。所以,教育技术学的学科范式又进一步分为媒体派范式和学习派范式。媒体派范式是以物化形态的媒体技术为主导概念,并以此为中心选择、决定和应用他们认为合理的逻辑操作和研究活动;学习派范式是以智能形态的学习技术为主导概念,并以此为中心选择、决定和应用他们认为合理的逻辑操作和研究活动。无论是媒体派还是学习派,他们都无意识地根据各自头脑中的范式来认识、思考和行动,并且用有意识的思想浇灌和滋养着某种范式的生长。
研究范式与研究过程或研究活动高度相关,“任何一类研究都需要综合运用思维工具、技术工具和符号工具,都要有一套从发现问题到检验结论正确性所必需的顺序和规范……这些工具、程序、规范的特定结构性组合,即为‘研究范式’。”研究范式只指向研究活动本身,而不涉及学科的理论框架和具体内容等。研究范式作为研究者群体开展研究活动时所遵从的一系列规范的结构性组合,是针对“问题域”而言的,它是可以超越学科疆域的研究“规则和框架”,成为跨学科的研究范式。比如,实证主义研究范式是教育技术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的主流研究范式,也是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主流研究范式,它跨越了现代学科划分的界限而横贯于多个学科之间。
应该指出的是:学科范式一定属于某一个特定的学科,而研究范式则不一定归属于某一个特定的学科,它可能横跨在几个学科之间。学科范式的意义和价值将从认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三个层面上体现出来,而研究范式的意义和价值更多地局限于方法和方法论的层面上,而不直接涉及学科本体性的东西。教育技术学的学科范式关注(甚至可以说限定)的问题是教育技术的本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以及有关教育技术的一切知识内容等;而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式关注的问题仅仅是教育技术研究者如何开展何种研究的问题。在某一学科框架下,学科范式在某种程度上规定着研究范式的形成与选择,也内在地规定着某种研究范式内基本的研究逻辑。
二、范式及研究范式的特征
从某一学科的角度来讲,范式可以分为学科范式和研究范式两种。无论学科范式还是研究范式都属于范式的下位概念,都具有范式的基本特征。在对“范式”概念和本质思考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范式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规定性
长期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范式”的形成是必然的,某一范式一旦形成就会出现一系列潜在的内在规定和研究结构,无论在认识与意识上、还是在研究的问题与内容上、甚至在方法的选择上。正如库恩在《结构》一书中指出的“正是范式决定了科学家做什么实验,提出什么问题,以及认为哪些是重要的问题”。显然,这已经至少对研究者研究课题的选择进行了限定,对研究问题的限定也就逻辑地限定了研究方法的选择以及检验研究结论正确与否的某些标准。比如,教育技术研究者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不可能研究天体物理和有机化学的课题;再如,实证主义研究者对哲学思辨的研究方法甚至研究结论持有怀疑,认为没有实证而光靠思辨的研究结论是不可靠的甚至是不科学的。然而,众所周知,哲学思辨在科学研究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这种由范式产生的消极作用可称为范式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可以为后继研究提供范例、使得同类相似研究便捷化、精细化,但也必然导致研究模式的僵化、局限研究者的探究视野和方法选择。规定性是研究范式的外显性特征,如果没有规定性的作用人们就无法认识和运用范式来指导研究工作。
2.层级性
范式在本质上等同于科学共同体。科学共同体显然是可以分为很多级的,全体科学研究者相对于从事非科学研究的群体是一个共同体,下一级可以分为自然科学研究共同体和社会科学研究共同体,再下一级是从事各个学科专业研究者构成的共同体,如,物理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等等。即使在同一学科或领域内也可能有多个研究共同体,比如,教育技术学发展到现在已基本形成媒体学派和学习学派两个流派,各个流派拥有各自独特的研究范式。科学共同体具有大小之别,凝聚科学共同体的范式也具有层级之分。
研究范式的层级性也可根据人类认识层次的定位区别开来,大致可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哲学层次,如科学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诠释主义研究范式、批判理论研究范式、整合研究范式等。这一层级的研究范式往往不是某一个学科所独有的,而是超越学科界限的;第二层级是科学层级,如关于学习的符号信息加工研究范式、探讨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范式(如:目标描述+方法性要素描述+目标与方法性要素之间的关系描述)、关于多媒体学习的认知心理实验研究范式和认知神经实验研究范式等;第三层级是具体的实践操作层级,如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等。当然,某一研究范式也可能同时属于三个层级,在不同的层次上发挥作用。
3.超意识性
范式是凝聚某一科学共同体的一系列共同要素,首先表现为潜藏在科学共同体背后的一组信念。“范式在任何理论、学说或意识形态中起一个既是地下的又是至高的作用。范式是无意识的,但它浇灌着有意识的思想,支配它,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超意识的。科学共同体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具有共同认识和信念的研究者群体,并不是专门组织或约定才形成的,而是潜藏在科学共同体背后的更深层的“共同要素”自然而然的把他们凝聚在一起的。这种凝聚力是无意识的,但它却在无意识中主导和限定了科学共同体的思想和行为,所以说它是超意识的。超意识性是研究范式的最本质特征,是形成研究者共同体的根本凝聚力所在。
4.动态发展性
在社会科学领域,没有一种范式具有统领‘天下’的能力,只有在特定学术背景和特定研究阶段占主导地位或是倍受学术研究者青睐的范式,因为范式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而是随着学科发展的需要、实践的需要、研究重点的转移等动态变化发展的整体认识和操作过程,每一种范式都有其特定的研究领域和使用范围。学科专业要持续发展,范式的完善、转移甚至革命是必然的。这从专业研究的历史中很容易看出。以教育技术学为例,20世纪20年代初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在美国诞生,那时教育技术主要以物化形态的技术(媒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者们以“媒体效果对比”为主导概念开展教育技术研究。20世纪60年代前后,一批学术地位显赫的心理学大师(如,加涅等)跨入教育技术领域,以“基于媒体的学习技术”为主导概念开展教育技术研究,使得教育技术蓬勃发展,并逐渐形成两个派系――即媒体学派和学习学派,两个学派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研究范式,且互为基础,交错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范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
三、研究方法、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的关系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而研究范式是研究规范的结构性组合,二者的切入点不同,是对认识事物本质的两种方式或者思路的抽象概括。但是,在某一学科领域里,研究方法、科学方法论和研究范式通过“研究活动”内在地关联在一起,研究活动是依据方法论的指导,在各自遵从的研究范式下,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来开展和进行的。研究方法、方法论和研究范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也有着本质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功能意义、作用对象和逻辑层次等三个方面。其关系可以用图1概括出来。
1.在功能意义上
研究方法通常是指为了达到研究目的而采用的程序、工具、途径、手段和技术等。“具体方法只是技术性工具和手段而不涉及前提性假设和分析路径,方法本身并不依附于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对于研究范式,它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研究者选择研究课题的视角、信念、意识和认识,研究范式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二是研究者在解决问题时运用方法的习惯和规律性,研究范式对特定的研究方法具有天然的倾向性;三是研究者对研究结论的价值判断,这也在一定意义上显现了研究者对科学研究标准的理解和认识。而科学方法论是讨论方法及其效用的理论,是使得科学研究得以正确进行的理论,是关于科学认识活动的体系、形式和方式的原理和学说。方法论对方法的效用具有强烈的反思性和批判性,旨在完善和科学化具体方法,使得科学研究能够正确进行。毋庸置疑,方法论已经形成了一种体系化的理论或者以构建体系化的理论为直接任务。方法论和研究范式对研究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但是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是普遍的,而研究范式常常只对某一科学共同体的研究活动起作用,对之外的其他研究者群体不一定有效。
2.在作用对象上
研究方法直接作用于研究对象,是为了认识和解决问题而采用的可操作性工具、技术和手段。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研究方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它并不是任意使用的,研究方法的选择直接决定于研究对象的性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研究者所持研究范式的限制。持有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研究者多倾向于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而持有诠释主义研究范式的研究者多倾向于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而研究范式面向整个研究过程或活动,从发现问题到检验结论正确性的整个研究过程都在研究范式“统辖”之列。在具体内容上,研究范式包括研究信念、研究方法和对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包括对研究结论的价值判断。方法论作为关于方法的理论、原理和学说,其作用对象是整个研究方法体系,而不是一个个具体的研究方法。它是在反思和批判方法效用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的方法论原理。
3.在逻辑层次上
研究方法并不具有上述研究范式所包含的三个层面的意义,更达不到方法论原理和学说的高度。具体的研究方法常常与操作步骤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逻辑上研究方法处于最底层。方法论是已经建立起来的理论或者正在建立的理论,在逻辑上它处于最高层。研究范式并不具有理论的性质和高度,它是贯穿于具体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化的科学方法论之间的东西,从思维和意识的角度来讲它更接近于方法论,从问题解决和实践的角度来讲它更接近于具体方法。研究范式对方法论的形成具有加速和促成的作用,研究范式和思维方式的更新往往会带来方法论的突破。
四、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启示
1.突破范式规定性,走向范式多元化
范式和研究范式的特征警示我们,范式理论对教育技术学的意义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可以使得同类相似研究精细化、便捷化,也由于其倡导“多元化”而有助于促进教育技术学不同范式间的理解和融合;而另一方面因其“规定性”的作用,研究者的视野和方法都会受到限制,甚至在“不同范式指导下的研究者由于概念的理解完全不同而缺少对话的基础,也可能加剧教育技术学的分裂”。在具体的实践研究中,通常要把多种范式混合或交叉使用,才能真正地把握问题的本质,有效地解决教育技术问题。所以,教育技术研究者个体不应该只沉浸在一种范式之中,更不能被动地任凭范式“牵引”,而是要敞开胸怀接纳多种范式,拥有的范式意念越多就会拥有更广阔的研究视野、掌握更多样研究方法。无论是“学科范式”还是“研究范式”,都是长期研究过程中自觉形成的一种结构式的“工具”,它应该由作为主体的“人”来掌控和使用,而不能因为已经形成某种范式就必须遵守其铁律而故步自封。
2.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发展科学研究范式
研究范式根据人类认识层次可大体分为三个层级,哲学层级的研究范式往往不是某一个学科所独有的,而是超越学科界限的,具有“通用”的意蕴,如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几乎可以在任何学科研究中发挥作用。教育技术学恰恰需要重视的是科学层级和具体操作层级的研究范式。因为这两类范式都是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相对于哲学层次的研究范式而言,它们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对教育技术研究更具有指导意义,它们可以同时促进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发展。这正是近年来“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备受关注的真正原因。
3.理清相关概念,构筑对话基础
研究方法、方法论和研究范式在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彼此的混淆是危险的。“因为如果理论研究中充斥着相对主义的主观猜想和假设,而无法用相对客观的科学方法来分辨,那么理论的客观性则难以体现”。如果将三者(尤其是方法论和研究范式)混为一谈,则方法论和研究范式对于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则无处体现,能否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只有将方法、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的概念和内涵区分开来,才不至于混淆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在学术交流中才会有对话的基础,不至于出现同是教育技术研究者却互不理解各自表述的概念的尴尬局面。教育技术研究不仅需要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更需要在各种思想碰撞中形成统一认识,只有在研究进程中形成合力才能将教育技术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关键词:知识网络;教育技术;实验平台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教育技术专业实验能够获得的信息素材越来越丰富,但当前教育技术实验教学还停留在“手工作坊”的阶段,主要表现在:第一,实验课程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过于强调各自的独立性,创新性实验不多,知识交叉融合度较低[1];第二,实验条件有待加强,教学设备较陈旧,缺乏与实验相配套的优质教学资源,教育技术专业实验落后于信息技术的步伐,实验内容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新的媒体技术和媒体构思方案得不到验证,学生积极性受到压抑[2]。由此可见,创新教育技术专业实验模式,寻求更多新鲜的媒体实验素材,帮助学习者主动建构有效学习网络,是基于知识网络的教育技术实验平台的设计目标。
1 知识与知识网络
1.1 知识及其特性
知识的内涵十分丰富,从不同学科看,知识有不同的内涵,但较为统一的看法是,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类通过信息资源对自然、社会和思维方式及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是人类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概括,是人类大脑通过思维对信息进行系统化的重新组合[3]。
1.2 知识网络的概念
国外对知识网络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对知识网络的理解有四种[4]:人、企业等知识主体之间的网络,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网络,以知识存储媒介为节点的知识网络,多类型的节点或者关系的知识网络。笔者认同第三种理解,它便于操作以及量化分析。
知识网络的内涵是多样性的。其一,知识网络形成的基础是组织之间的知识流动,可以引申理解为不同的存储媒体群落之间的知识流动,不同存储媒体群落可以是主体单位,如某高校,某门MOOC课程等。知识流动体现出信息交互的特点,也体现出组织之间知识优劣互补的特征。其二,知识网是由多条知识链编织成的网状结构,每个组织或组织群落都可以理解为其中一个节点,每个节点也可以归属不同的知识链。其三,知识网络通过知识的流动达到信息共享进而创新知识的理想状态,与此同时,有效的知识流动、知识共享可以促成良好的互动学习机制,良好的学习机制反过来又加速了新知识的生成,从而良性循环(如图1所示)。
2 实验平台的设计
教育技术专业实验室可视作知识网络的一个信息节点,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学生计算机的配置水平以及服务器的数量。教育技术实验平台采用Web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有优越的交互功能和可靠的安全机制,还要实现媒体素材和数据资源的共享,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5]:服务器端对接收到的来自客户端的实验操作请求调整仪器状态,模拟产生实验现象,提供相应媒体素材,输出对应的实验数据。客户端是IE6.0以上的浏览器,负责多媒体文件的上传或下载,并显示相应的实验进度和提示。为了保证知识网络的开放性和较好的实验成果移植性,可将媒体素材及数据资源跨平台运行。学习者在客户端进行教育技术课程相关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也可以存储于服务器端。
3 实现的技术
3.1 网络技术
TCP/IP网络协议是搭建Web服务平台的基础技术。整个教育技术实验平台架构在局域网、广域网和无线网之上,可以与包括3G移动设备在内的各类不同以太网设备连接,支持各种各样的TCP/IP协议传输,包括TCP和UDP等。
实现Web服务平台的技术还有:XML,XSD,SOAP,WSDL,UDDI。Web服务是用标准的XML概念描述操作接口,Web服务所涉及的协议和规则有三个[6]:任何平台都有它的数据表示方法和类型系统;必须有一种方法对Web服务进行远程调用,这种方法实际是一种远程过程调用协议(RPC);Web服务平台提供了一种让客户端动态和查找Web服务的机制。
3.2 多媒体技术
(1)视频采集技术:在视频采集压缩技术方面,教育技术实验平台采用VS-4000系列H.264视频音频压缩卡,该卡板具有音频视频同步编码、音频预览、活动视频预览等功能。此外卡板也可提供完整的软件开放套件开发包(包括各种开发软件、MediaPlayer控件等)、演示程序等。
(2)数字视频技术:由于采集视频或图像的数据量比较大,需要经过加工处理才能传输或者存储,所以图像压缩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在MPEG-1,MPEG-2,MPEG-4,H.264等诸多图像压缩标准中,MPEG-4标准是基于对象的,能根据需要自动分配带宽,提高重点图像的主观质量[7]。但是H.264具有较强的抗误码特性,支持分级编码传输,网络亲和性好,能在不同的网络中传输。基于稳定的考虑,笔者在搭建教育技术实验平台时采用了H.264图像压缩编码标准。
(3)流媒体技术:为避免视频传输数据相互争用有限的带宽,教育技术实验平台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了专门的视频服务器软件,该软件可以根据带宽、流量等因素分配数据流的传输,并支持多播技术。
3.3 数据库技术
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处理是教育技术实验平台的一项重要功能,基于知识网络的教育技术实验平台使用Oracle公司提供的Oracle10数据库系统实现分布存储和访问,既保证了系统的稳定,也支持对数据多种查询。
4 结束语
基于知识网络的教育技术实验平台是教育技术专业子实验室与外界进行信息互动的基础,信息资料收集室、音响技术实验室、影视创作实验室、多媒体课件制作室、远程教育研究室以及其他各子实验室[8]与外部信息网络连结成知识网络整体都是通过这个平台进行的。基于知识网络的教育技术实验平台为学习者创造了丰富的实验素材,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在管理维护等方面还有待改进,笔者将在后续的实践工作中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余武,胡晓霞.教育技术实验室开放建设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5):148-149.
[2] 郭广航.基于知识网络的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平台的共建与共享[J].实验室科学,2013(2):156-158.
[3] 万君,顾新.构建知识网络的必要性及其特性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24):223-226.
[4] 赵蓉英,丘均平.知识网络研究Ⅰ―知识网络概念演进之探究[J].情报学报,2007(4):198-208.
[5] 梁保恩,莫琳.基于统一基础数据库的信息化综合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5):83-84.
[6] 吴文明,瞿裕忠.Web服务及相关技术[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