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防教育的概念和特征

国防教育的概念和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防教育的概念和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防教育的概念和特征

国防教育的概念和特征范文第1篇

国防教育中民族精神培养,是指高校针对大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上的特点,通过创新国防教育现有平台,充分利用国防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大学生中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新的时代精神,使大学生具有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精神状态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称。国防教育中民族精神培养,是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种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进一步拓宽民族精神培养的渠道,并有效增强民族精神培养的实效性。国防教育中民族精神培养具有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等四个特征。这是民族精神的基本特性和内在品格决定的,也是国防教育中民族精神培养得以存在、丰富和发展的基础。

其一,本质的民族性。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华民族精神在数千年的繁衍、传承和发展中已经深深打上中华烙印,而国防教育中民族精神培养具有鲜活的民族生活内容,其实质就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品质的教育和培养。这种培养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我们本民族独特的民族表现形式、民族气派和民族审美风格。它反映了青年大学生对本民族主体文化的自我认同和归属感,体现了本民族的独特精神风貌和性格品质。

其二,过程的传承性。民族精神是历史概念,是一种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传统,伴随着民族自身的延续发展而逐渐形成和丰富发展。因此,任何民族精神都不能凭空产生,国防教育中民族精神培养也不例外。国防教育中民族精神培养必须遵循民族精神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传承原有的国防教育经验和民族精神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的需要进行塑造和发展。这种塑造和发展本身就是一种传承的过程,使得民族精神在代与代之间、不同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从而构成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品质。

其三,内容的时代性。恩格斯说过:“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国防教育中民族精神培养也是与时俱进的,它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随着时代变化、随着民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能够在不同的时代始终起到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事业进步的作用。其四,体系的开放性。纵观世界民族发展史,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历史智慧、理性思维及进取精神,是不可能取得长足发展的。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也必须在吸收、借鉴其他民族先进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础上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国防教育中民族精神培养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且取得实效,就也必须首先是一个开放的思维体系,在实践中善于学习和综合其他培养模式的优长,要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

国防教育中民族精神培养的现实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门纯理论学科,而是研究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型学科。”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内的国防教育中民族精神培养,必须具备并能有效发挥其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培育人才方面的基本和重要功能,这一点十分重要。同志曾深刻地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可见,支撑功能是民族精神的首要功能,也应该是国防教育中民族精神培养的首要功能。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正利用经济、军事、科技以及传媒手段上的优势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向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以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消解别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国防教育中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首先要以强烈的民族精神,尤其是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支撑,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坚持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长,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才能有效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才能支撑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国防教育的概念和特征范文第2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however, in the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need to be faced and solved.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engaging in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s, and then points out the optimization principle in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ing counter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of military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问题;原则;优化对策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military theory class;teaching;problems;principle;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244-02

1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鉴于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以及机构设置和编制体系不够科学等,造成我国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军事教师培训途径相对单一,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比较困难。高职院校开展军事理论课,需要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不断丰富并更新其理论知识,同时应经常创新教学方法,然而,在近些年,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对此项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造成军事教师培训途径不丰富,缺乏专门的培训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军事理论课教师的的岗前培养与在职培训工作,在教学方面,军事教师单凭自身的学习,不能及时地更新知识,难以提高理论水平;同时,在我国军事理论课的研究中,学术研究的浓厚氛围难以形成,缺少与此相对应的学术期刊,没有理论研究的条件,并且缺少学术研讨活动和横向交流的机会。大部分军事教师并没有自觉地进行理论研究,有些教师甚至还未公开发表相关论文,不但不可以形成自己的学术成果,而且还会使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1.2 高职院校军事教师队伍建设难以落实。主要表现在:其一,军事理论课教师缺乏深厚的军事素质。作为高职院校理论教师最主要的业务素质之一,军事素质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军事战略知识、现代战争知识以及军事思想知识,然而,多数军事教师的军事素质并不博厚,继续提高,从现实情况看,军事理论教师还没有正规的、系统的学习军事知识,缺乏以活跃的灵感、创造性的想象以及敏锐的洞察力为特征的创新性思维;其二,军事教师编制难以落到实处。有些高职院校有编制无人员,其他人员占了军事教师编制或者有编制有人员,但是军事教师数量十分不足,且多数是兼职,同从事军事理论教学的教师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最后,军事教研室建设不规范,军事教研人员结构不合理。有些高职院校将军事教研室设在学工部或保卫处,有的合并到体育部或者将武装部降格为科级,设置直接撤销,将军事理论教学列入人文教育范畴;同时,高职院校还有根据年龄、职称、学历以及科研组织能力对人员进行梯次配备,导致从事军事理论教学的教师难以担负教学任务;同时部分军事教研室办公条件有待提高,所购买的相关教学资料经费难以落实,同其他教研室相比,具有较大反差。

1.3 对军事理论课计划安排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很难纳入教学计划。有些高职院校对军事理论课的开设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措施不力,使得军事理论课在教学计划中很难同其他课程有同等待遇与地位;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后,仅仅借着短期军事技能训练期间对学生讲解些基本军事知识或者开设军事理论讲座;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在开设军事理论课中,不能够严格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相关规范,存在压缩课时的情况,军事理论课被“边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军事理论教学质量。

2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优化原则阐述

军事理论课教学不应整齐划一,要灵活多样,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军事教师要科学认识军事教学的特点,结合自身因素,发挥整体优势。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要坚持以下三条原则:①时效性原则。根据我国相关教学规范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军事理论教学只有36学时,对于庞大的军事理论体系而言,授课时间不多,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要收到效果,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军事理论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②系统性原则。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和军事理论知识体系的的内在要求,系统地运用教学方法,在军事理论教学中逐步形成以某些教学方法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体系;③内容和方法内在统一原则。军事理论教学的优化要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为中心,有针对性的、科学地采取教学方法,做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内在统一。

3 加强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优化对策研究

3.1 加大军事教师培训力度,理顺军事教师编制体制。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做好军事教师培训及其进修工作。鉴于军事理论的特殊教学规律以及对教师军事素质的要求,应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才能适应。军事教师培训机构的设置能够通过军事部门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机联合的形式,对军事教师的培训工作进行负责,并对培训计划进行共同研究,同时,为有效提高军事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也可采取“轮训”的方式对军事教师进行培训,此外,高职院校为适应军事理论课学科发展的需要,还应逐步确立国防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落实军事教师的编制。具体而言,在军事教师编制体制理顺过程中,基于政治高度,将军事教师队伍建设列入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并且在配备军事教师中,应按照其自身特点,并以其他教师的任职条件作为参照,秉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一批优秀人才担任军事理论教学工作。同时还要深入研究军事理论知识,加强教学理论研讨,增强学术研究氛围。

3.2 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高职院校开设军事理论课,其突出特点是传授军事知识和进行国防教育。鉴于教育目的的综合性以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受到教学课时的约束的影响,在军事理论教学中,要创新其教学模式,以适应军事理论课特点。军事理论是有关战争与军队的概念、原则、原理等的理论体系,其每一章节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且军事理论教学的核心内容为传授国防法规、国防历史和国防思想等基本知识,内容多、涵盖面广,军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依据各章节的具体特点,并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选择主要章节,以讲授法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解,有的内容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学进行教学实施,科学优化教学方法。此外,还要军事教师与派遣军官的合作,聘请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的军官到校,将新的思想理念同高职院校军事教师进行交流,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师的授课水平。

3.3 针对军事理论教学规律和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要将趣味性、知识性和理论性相结合,通过战例和相关事例说明所讲授内容,提高学生对军事理论课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且通过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将军事理论教学形象化、生动化,例如,在讲解一些高技术武器装备时,军事教师可以将讲解同影音材料相结合,可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增强教学效果,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此外,如果学校有条件,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军营和一些实用的武器,以此培养他们的国防意识。

参考文献:

[1]王素舟.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与建议[J].科技信息,2012,35.

国防教育的概念和特征范文第3篇

自古以来就有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思想,但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生命教育是近几年才提出的。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健全人格,而生命教育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教育活动。在全社会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给予高度关注的今天,生命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意义重大。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自20世纪90年代起,对生命教育的研究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但对生命教育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

学界普遍认为,美国的华特士是最早(1968年)提出“生命教育”这一概念的。他认为:“孩子们所学习的是如何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不只是如何找到一份工作、一种职业;他们必须懂得如何明智快乐而且成功地生活,而不违背自己内在深层的需求;当然,更不会执着于金钱和权利。”史怀哲在《敬畏生命》一书中说:“……伦理学所需要解决的真正问题却是人对世界,以及他们所遇到的所有生命的态度问题。”所谓伦理,“就是敬畏我自身和我以外的生命意志。”冯建军提出:“人是集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体。生命教育在于遵循天性、身心养护,注重体育;包括生命智育、德育和美育;以及社会化、共同生活、生存的教育。”

综合分析,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和唯一性,敬畏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使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人生观,并在生活中以阳光、幸福的心态创造价值的教育活动。

(二)生命教育的特征

1.?L期性、反复性。学生成长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注定了生命教育的长期性。同时由于学生历经青春期,思想并不稳定,所以情绪极易波动,为了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健康的品格,生命教育要反复、长期地进行。

2.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生命教育不能只是在理论上进行传授,空谈理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很难有效接受,为巩固他们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对自身能够形成有效的影响和制约,必须能够与一些实践活动相联系,生动活泼地接受生命教育的相关理论。

3.互动性。首先,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生活和学习上能及时沟通,教师能及时接收到学生对生命教育的效果反馈。其次,学生自身的升华,能将所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情感、意志和行为相结合,将生命教育知识内化为情感和态度,再以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

4.系统性和完整性。生命教育是涉及到学生学习、成长的整个过程,为使学生在整个学段能够系统地接受生命教育,必须要有系统的课程体系。同时,由于学生成长过程的反复性,生命教育在设置上应该具有完整的应对体系,能够足以应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生命教育的内容及紧迫性

(一)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命安全。生命安全是生命教育的基础,保证生命的安全是获得生命意义的前提。它主要包括身体安全、性安全、环境安全等内容,主要是获得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2.生命健康。生命健康主要是包括身体的、心理的和精神层面的健康。主要是帮助学生强健体魄,并解决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上的困扰和烦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生命态度。对待生命的态度是人生命发展历程的内在动力。生命的活力离不开对生命的热情,只有学生热爱生命,才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对生命建立起敬畏感。

4.生命价值。生命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促使学生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发现人生的真善美,鼓舞学生走向光明的人生。

(二)开展生命教育的紧迫性

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部分学生沉迷于物质享受、社会道德衰落、理想信念缺失,对未来充满着迷茫和无知,心理承受能力弱化,自杀事件频繁发生,打开电视,点开网页,以及身边发生的一起起学生自杀的事件,依旧历历在目,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自己放弃了,每每发生这样的事,总让人痛心疾首。这些案例都向我们发出警示,要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为目标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数据统计显示,近年来,中国每10万人就有23人死于自杀,中国自杀率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10人/10万),每年世界1/3的自杀死亡人数都来自中国,自杀已经成为中国年轻人最主要的死因。国内的有关报道也指出,近几年来,自杀的低龄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青少年已经成为自杀的高发人群之一。

三、加强生命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意义

2010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第一部分“总体战略”中,明确指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标志着生命教育正式上升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

(一)从宏观角度看生命教育对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意义

1.生命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能够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去认识和应对社会的变化和即将迎来的挑战。据调查显示,当下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学生极其容易在生理和心理上发展不平衡,出现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全面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有利于增强学生在未来激烈竞争中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优秀的品质,确立人生的理想和信念并为之不断地努力。

2.生命教育能够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各种观念和文化的冲击下,学生思想极易产生波动。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发现人生的真善美。

3.通过家校沟通机制,学校对家长开展一系列的生命教育培训能够进一步发挥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的作用。家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学生生理或心理上的困扰,在家庭生活中会充分地体现出来。但是,一部分家长缺少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认知,没有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做指导,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加剧了一部分孩子的心理问题,有可能会产生抑郁等心理疾病,部分学生会做出如离家出走、自杀等举动。通过对家长进行生命教育的培训,强化生命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通过学校的生命教育,能够让学生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学习,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二)从微观角度看生命教育对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意义

1.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能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能够应对突发的危机,例如交通事故、两性伤害等。同时,学生通过生命教育学习能够发现生命发展规律,避免出现伤害事情发生。

2.生命教育可以通过体育课等相关课程,让学生掌握并应用基本的体育和健康知识,培养运动兴趣,保证身体的强壮。并且让学生能够坚持锻炼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

3.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适应社会规范,对未来人生充满信心和好奇,积极乐观地投身于社会生活之中。在生命教育过程之中,让学生深化对生命的意义的思考,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是个人得到满足,我们还有社会责任,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做出我们的贡献。

国防教育的概念和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精英教育;大众化;高等精英教育;内涵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人学率已经超过15%,高等教育正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人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走过精英教育阶段后,在大众化教育阶段还要不要精英教育,对此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虽然承认大众化教育阶段仍然存在“精英教育”,但却混淆了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与精英教育阶段的本质区别;一些学者仅从“大众化”概念的表象出发,试图用“量”的扩张来说明“质”的下滑的合理性,进而对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提出质疑。

对“精英教育”这个概念在认识上的分歧,必然造成指导思想上的自行其事和实践上的各取所需,进而对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重新审视“精英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科学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精英教育是伴随教育发展过程而出现的一个概念。当教育发展成为一种特权之后,它只能为所谓的“精英阶层”所享有。这其实就是一种为“少数人集团”服务的“英才教育(elististeducation,也译为精英教育)”。“英才”即精英,是指“由于具有权力、才能、财富等而被视作最好或最重要的社会集团”[1],很显然,按照今天的精英标准,当时所谓的英才未必人人都是精英。随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日渐明显,欧洲各国也越来越重视精英教育。对精英的选择逐渐摆脱了“政治经济的阶层”标准,而偏重于通过心理测验等等精确而公平的选择方式[2]。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美国朝野震惊,以科南特、里科弗为代表的要素主义教育学者猛烈抨击美国在与前苏联脑力战役中失败的原因是“对优秀智力的漠不关心”,强烈呼吁要重视“智慧的训练”[3]。美国随后制定了精英教育的政策和法规,特别是1958年《国防教育法》出台,提出“为了国家安全必须选拔我国大批的天才儿童,并努力进行天才教育”[4],把精英教育的作用提升到国家存亡的高度,这一时期,精英教育的发展可谓登峰造极。至此,不论历史上关于精英的评价标准有何变化,精英教育一般都是指一种优秀人才的培养模式,它的主要功用是“教育和培训经过严格选拔的学生,以使他们适应需要高标准和高度创造性的脑力工作”[5],这是从人才培养质量的维度上理解和使用“精英教育”一词,它既适用于基础教育领域,也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1973年,马丁·特罗教授根据他对美国高等教育历史的研究,首次提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即按照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人数占全部适龄人口的比例(毛入学率),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划分为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和普及教育三个发展阶段。他把高等教育毛人学率小于15%的阶段定名为精英教育阶段,并总结归纳出这一阶段高等教育体系的结构和特征。他的有关论文报告在OECD举办的国际会议上发表后,“精英教育”阶段这个概念被世界各国教育界广泛认同,并用以衡量本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自此,精英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按照量的规定来划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称谓,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第一阶段的标识。于是,精英教育的概念就具备了双重涵义:或指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精英教育阶段,或指一种以培养社会精荚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当从后一个角度来使用精英教育一词时,人们往往习惯于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第一阶段(精英教育阶段)的一些质和量的特征来把握它的涵义。

正是因为精英教育这一概念在发展过程中有了较大的变化,所以对精英教育的理解出现了很大的分歧。特别是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之后,人们对“精英教育”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过去的基础上,而忽视了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与“精英教育阶段”的所谓“精英教育”的必然联系与本质区别。一些学者即使把“精英教育”理解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但对精英教育的范围界定也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学者认为“精英教育”是专指高等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的学者把所有高于本科层次的硕士生、博士生教育视为精英教育,而把所有本科、大专、高职层次的教育均统一到大众教育[6];有的学者则坚持精英教育至少有两大块:一块是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另一块则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所培养的本科精英人才,也应属于精英教育[7]。还有一些学者指出,精英教育涵盖国家的整个教育层次系统,即不论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存在精英教育。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是不要精英教育,而是要更加保护精英教育,政府必须支持、保护、发展精荚教育,这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8]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的创始人马丁·特罗教授的这段话,表明精英教育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不仅必然存在,而且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大众化教育阶段毕竟不同于精英教育阶段。进人大众化教育阶段以后,高等教育不仅表现为量的扩张,还主要表现为质的转变,即在教育观、教育功能、课程与教学形式、学生经历、领导与决策、学术标准、学术管理、入学与选拔、院校管理等方面发生根本变化”[9]。如果说前一阶段对精英教育的把握还主要是从“量”上分析,那么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则更强调“质”的突破。

随着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精英教育的外延在不断拓宽,内涵在不断丰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与精英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在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上已经大相径庭。如果不给“精英教育”赋予新的内涵,或继续用前一阶段的精英教育模式来指导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不但高品质的精英教育发展得不到保证,而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也会受到阻碍。

首先,两个“精荚教育”不是同一个概念,其内涵存在质的区别。前一阶段的“精英教育”虽然也包括“培养模式”意义上的涵义,但其本意是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阶段的划分,是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这一发展阶段的指谓。虽然马丁·特罗教授本人也承认,这一数值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不是一个固定的区别标准,各国可以对精英教育阶段标准进行新的划分[8],,但15%这一数值毕竟得到了多数国家和学者的认可并采用。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不再具有划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功能,而是专指存在于高等教育始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质上具有规定性,但在量上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由于各国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其精英教育规模不可能用一个标准或尺度衡量,它是一个动态数值,其决定因素既有国别间的横向差异,也有一个国家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纵向变化。其次,两个“精英教育”的教育对象选拔墓础存在质的差别。在精英教育阶段,因为人学人数极其有限,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均被视为精英教育。进入精英教育的教育对象是进入高等教育的全体学生,其教育对象选拔的基础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其毛入学率的计算基数是全体适龄人口数。在精英教育阶段,“精英教育阶段”同“精英教育”(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同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处于“全包”的关系,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同高等教育发展阶段不是“全包”的关系,它本身处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第二个阶段,二者属于“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大众化背景下接受精英教育的对象,不再是全体进入高等教育的学生,而是其中一部分优秀学生。因此,其选拔基础应是可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少数优秀学生,其计算基数不再是全体适龄人口数,而是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

由此可见,在精英教育阶段,整个金字塔都被视为精英教育,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只能是接近这座金字塔塔尖部分的优秀学生。尽管大众化教育阶段金字塔的塔基在不断扩张,进入金字塔的门槛也在降低,但进入塔尖部分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第三,两个“精英教育”的实施主体在学术地位上存在质的差别。前一阶段的高等教育机构数量较少,既然同属“精英教育阶段”,也就基本上承担了精英教育的任务,其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多大的区别,因而也就不存在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之间的分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与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9]。特罗教授把高等教育多样化定义为“对应于规模的扩大,新阶段的要素成为制度和结构,整个高等教育多层化、多元化的过程”[5]。可见,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种类、形态和职能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资源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激烈竞争中必然进行分化和重组。高等教育机构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在层次上按照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在办学模式上按照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进行重构,并带来办学职能的重新分工、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目标的重新定位。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不再由全部高等教育机构承担,而只能由研究型教育机构和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的专业学科来承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日益表现出国际化趋势,现代性和开放性更加显著,学校的目标定位不再满足于立足本土,而是强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对精英学生的吸纳也跳出了本国的界限,向世界开放招生,表现出跨国界、多文化的特征。

第四,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的入学选拔标准将出现质的提升。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入学选拔标准一般采取刚性指标,其衡量学生能否入学的标准都是一维的,刚性的,并且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和统一招生。不管考生报考何类学校,都是采用一个评价标准。虽然国家通过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对考试科目和内容进行了改革,录取分数线根据各省(市、自治区)的招生指标划定,但结果是照顾了“公平”而牺牲了“效率”。进人大众化教育阶段后,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和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多样性的凸显,多样性必然成为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重要特征。这种变化随着高等教育机构办学模式的重新定位而出现多样化的入学选拔方式,这在已经进人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国家可以得到证明。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入学选拔方式在向柔性化、开放式转变的同时,更加突出高排斥性和高选择性。而对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而盲,其历史使命决定了入学选拔方式必然是“柔性化、开放式”与“高排斥性和高选择性”的统一,并侧重后者。因此,国家对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要逐步由面向“全体”的高等教育转向面向“精英”的高等教育。中央政府只抓“精英教育”层面,实行全国统考统招,为优秀考生进入精英教育机构接受精英教育打通渠道,而将非精英教育交由地方政府操作。

正是由于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的内涵缺乏正确的理解,因而出现许多有违精英教育规律的现象。例如,不了解现阶段精英教育只能是金字塔的塔尖部分,有的学校不顾自身的历史和条件,盲目追求发展精英教育,盲目攀高和追求升格,勉为其难地搞所谓精英教育。又如,没有弄清现阶段精英教育的入学选拔方式是“柔性化、开放式”与“高排斥性和高选择性”的统一,有的精英教育机构在招收学生的时候没有做到高排斥性、高选择性,使大批本可以接受高等精英教育的优秀青年被人为地边缘化,而一些不该或本不适合进入精英教育机构的青年却抢占了这些优质资源,使精英人才的选拔通道受阻。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有些精英教育机构为了眼前的利益,明显越位,搞短期行为,发展非精英教育,同一般高等教育机构争夺非精英教育生源。这些现象既损害了教育公平,又降低了教育效率,严重阻碍了我国高等精英教育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大众化教育阶段之前的“精英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阶段划分的数量概念,兼具“发展阶段”和“培养模式”的双重涵义,处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建立在适龄青年总量基础之上的数量概念。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不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而是处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第二阶段,是建立在高等教育总量基础之上的数量概念。前者侧重强调量的划分,而后者侧重强调质的本质。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建议用“高等精英教育”代替被泛化的“精英教育”,并赋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精英教育的定义:高等精英教育是指建立在高等教育总量基础之上的、由精英教育机构承担、具有质的规定性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赵厚勰.“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辨[J].中国特殊教育,2003,(3):90.

[2](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65—66.

[3]齐麓甫,王宏方.要素主义的天才教育观及其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4,(12):72,

[4)潘发勤,杨得国.英才教育·素质教育·学科结构[J].上海教育科研,1997,(1):16,

[5]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3—4.

[6]周云峰,朱徐瑞.浅议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J].教育与职业,2004,(17):13.

[7]赵沁平.精英教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J].高等教育,2004,(8):26.

国防教育的概念和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教师教育技术;发展历程;能力维度;能力指标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136-03

当今信息社会时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对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1993年颁布了《面向所有教师的技术基础标准(NETS-T)》(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一版),经过三次修订与不断完善,至今共颁布了四个版本的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一、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颁布的背景

美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出台了许多教育政策、法案和措施等,包括设立教育专项基金会一起推动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老布什政府在1991年颁布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克林顿总统在1992年提出:“将信息时代的威力带到我们所有的学校,要求到2000年每间教室和图书馆都能联通国际互联网;确保每个学生能够使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并且增加高质量教育内容的享用。”…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并逐步走向成熟,美国政府对教育技术的建设给予更多关注,制定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开始提上日程。

二、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提出

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是一个集合了超过85000个全球会员的、非营利性的专业组织,其宗旨是引领和服务于“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和学习中有效运用”,为会员应对教育改革挑战提供信息、网络机会和指导。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ISTE就陆续制定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诸如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s,NETS-S)、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Teachers,NETS-T)、美国教育管理者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etmology Standards for Adminstratots,NETS-A)等,对美国国内和全世界其他国家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ISTE在1993年第一次颁布了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第一版《面向所有教师的技术基础标准(NETS-T)》,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会使用计算机操作,运用教育技术于教学活动过程。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属于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的其中一种类型,即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

三、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

(一)ISTE于1993年颁布了《面向所有教师的技术基础标准(NETS-T)》第一版

1.提出背景

美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出台了许多教育政策、法案和措施等,包括设立教育专项基金会一起推动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老布什政府在1991年颁布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克林顿总统在1992年提出:“将信息时代的威力带到我们所有的学校,要求到2000年每间教室和图书馆都能联通国际互联网;确保每个学生能够使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并且增加高质量教育内容的享用。”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并逐步走向成熟,美国政府对教育技术的建设给予更多关注,制定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开始提上日程。于是ISTE在1993年第一次颁布了《面向所有教师的技术基础标准(NETS-T)》第一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会使用计算机操作,运用教育技术于教学活动过程。

2.主要内容

1993年,ISTE的《面向所有教师的技术基础标准(NETS-T)》提出了十三个能力指标,主要涉及教育应用软件、工具性软件操作运用;运用技术资源支持教学过程、设计学习活动、教学管理;计算机使用中道德和产权问题;利用技术促进专业能力提高等。1993年版标准服务对象主要是全美的大中小学教师,没有系统的框架和分类,也没有具体的绩效指标,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但引导了教师开始关注技术,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技术提高效率。

(二)ISTE于1997年颁布了《面向所有教师的技术基础标准(NETS-T)》第二版

1.提出背景

为了使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美国政府又出台了相关文件支持和促进教育技术的开发。1994年,美国政府颁布《美国学校改进法》,设立了教育技术创新专项基金会;1996年1月,克林顿总统发表了年度国情咨文,使信息高速公路通向美国的所有中小学:到2000年所有中小学与国际互联网联通。资金方面:克林顿总统在1996年提出在今后五年拨款五亿美元来改善网络,同年颁布了《技术文化挑战启动方案》,为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相应的资金援助。

2.主要内容

针对1993年版标准陈旧内容,对不符合时展的部分进行修订,时隔4年之后ISTE于1997年颁布了《面向所有教师的技术基础标准(NETS-T)》第二版(1997年版),在内容上扩充为三大能力维度和十八个能力指标,建立了一级能力维度标准,二级能力绩效指标。三大能力维度包括基本技术操作,概念、技术在生活中的使用和技术在教学的应用。要求教师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技术,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1997年第二版标准《面向所有教师的技术基础标准(NETS-T)》要求教师能运行计算机软件,用计算机获取、开发和使用数据,结果,评价硬件和软件质量,处理基本的故障等。这些标准和指标都充分说明:计算机处于普及过程中,对于教师而言,熟悉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操作成为首要任务,也是将其运用于教学的前提条件。操作本位成为这两版标准显著的技术运用特征。

(三)ISTE于2000年颁布了《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三版

1.提出背景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美国政府又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促进教育技术改革。例如,1998年美国国会颁布了《高等教育法修正案》,包括三项措施:建立远程教育示范项目、建立远程教育合作项目、建立网络教育委员会,在建立远程教育合作项目中,计划每年投入1000万美元来资助高校与中小学、社区、技术公司以及企业部门合作。1999年12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设立资金资助36所大学计算机网络连接。有了政府的支持及资金的保障,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教师教育技术在规模、层次和水平上都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政府的推动下,2000年ISTE在1997年版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并颁布了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三版,更名为《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使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不断得到完善与走向成熟。

2.主要内容

ISTE将《面向所有教师的技术基础标准(NETS-T)》第二版中的“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的这条能力维度中划分成“规划并设计学习环境与学习经验,教学、学习和课程,评估与评价”的三大能力维度,加上“技术操作与概念,工作效率和专业实践,社会、民族、法律以及人类问题”这三大能力维度,《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三版标准共分为六大能力维度,二十三个能力指标。扩大了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范围,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到教学评价,使教学水平与实际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ISTE于2008年颁布了《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四版

1.提出背景

2003年10月,美国竞争力委员会(NII)颁布了《国家创新计划》,提出国家创新战略。2006年,美国政府出台了《美国竞争力计划――在创新领导世界》:“为了保持美国竞争力,使国家处于世界领导地位,培养优秀人才。”2007年,美国政府相继推出《创新美国计划》、《美国竞争宣言》和《美国竞争法》等,特别重视培养“创新人才”。为了响应这些政策,2008年ISTE颁布了《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四版标准,内容面貌一新,适应时展,与时俱进。

2.主要内容

《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四版标准与第三版标准相比,更新了能力维度,使能力指标更明确,具有时效性和较强的操作性,包括五大能力维度和二十个能力指标。其中能力涵盖:促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性;设计和开发数字时代的学习体验和评估工具;示范数字时代的工作与学习;促进和示范数字化时代公民素养及责任意识;参与专业成长发展和领导力建设。

四、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主要特点

(一)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有相关政策和法律支持

政府长期以来都是推动本国教师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是在国家政策、措施和法案的支持下在不同时期颁布的标准。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对教育技术并不十分重视,开始只是将教育技术作为军事培养,当时主要是为了与苏联抗衡。到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美国开始意识到教育技术的落后,为了赶超苏联,美国政府于1958年出台了《国防教育法》,教育技术开始得到重视与研发。20世纪末,美国教育部专门的教育技术办公室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法案等支持教育技术的建设与开发。专门设立教育技术发展专项基金,通过指导、服务和资助等形式来推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二)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内容具有时效性

1993年的美国第一版标准提出了13个能力指标,经过修订,1997年第二版标准扩充新的内容为三大能力维度,18个能力指标,2000年第三版标准的六大能力维度,23个能力指标,到2008年第四版标准的五大能力维度,20个能力指标。1993年版标准要求教师能用计算机软件操作、多媒体和远程通信技术,处理和打印文档、表格,数据库管理。1997年版标准要求教师在运用计算机软件基础上,要理解计算机软件操作和概念,要进行技术在教学中的实践,维护、制作动画和课件。2000年版标准针对计算机技术操作技能转换成运用技术,这个技术是指信息技术,既有超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包含传统技术。运用这些技术整合教学资源,控制教学活动过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技术参与到教学过程评价及结果评价。2008年版标准把焦点集中于数字化时代,教师如何利用数字化工具与环境来促进学生学习。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学生的学习。随着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人们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师和书本知识,通过网络,打破时空的界限,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内容与时代同步,具有较强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