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1篇

一、社会事业转型发展的内涵

社会事业转型发展是指将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领域体制改革密切结合,促进社会服务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向政府、市场、社会三元共担模式转变,社会服务计划供给模式向规划和公众需求导向结合模式转变,政府单一社会管理模式向多元治理模式转变,将增加投入与转变机制相结合,促进社会事业规模扩张与内涵式发展并行,最终实现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社会事业转型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经济社会转型是社会事业转型发展的外在驱动力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资源配置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经济领域的转型通过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利益调整和社会观念转变等带动社会领域的转型,并对社会事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社会政策不断突破原有的体制框架。社会事业转型发展是对经济社会转型的直接回应。

(二)原有社会政策效能的递减是社会事业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传统的政府管理社会事业的发展模式下,行政化是绝大部分社会事业的组织形式。然而,在新体制下以行政化组织社会事业,必将导致政事不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结构的变动以及公民需求对决策影响的增强,不断挑战原有的社会管理模式,迫切需要政府提供广泛的参与渠道,提高社会事业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结构。

(三)社会事业转型发展与“十二五”确立的通过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目标相辅相成

在我国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社会事业不仅要发挥其化解社会矛盾和风险的功能,更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有效地扩大供给、促进公平、改善质量、提高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性社会服务需要。

(四)社会事业转型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密切相关

我国传统的社会事业更多是由行政部门单独承担的,社会事业的转型发展与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密切相关。在促进社会事业转型发展上,政府行政职能转变主要体现在:在职责范围上,由以往的统包大揽转变到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上,政府只做市场和社会都做不了或做不好的事,尤其要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在职能行使方式上,由过去的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的有机结合;在行政职能行使的性质上,要从过去的“服从为主”转变为“服务为主”。

二、社会事业转型发展的动力与条件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将传导并促进社会事业转型发展

未来30年,我国将进入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二次转型”时期,需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和绿色发展战略。社会事业在提升软实力方面的作用及其“绿色产业”的特征,必将为经济发展转向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和自主创新、管理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起到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作用。社会事业转型将不仅仅是适应并融入经济转型,更是主动地通过合理利用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来推动经济转型。

(二)社会需求加快升级是社会事业转型发展的持续动力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国民整体需求正经历从生存需求向发展需求转变,从物质需求向精神文化需求转变,从实物需求向服务需求转变,从外部驱动向以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为动力转变,必将促使社会服务业转变供给和服务模式,扩大民生消费,提高民生服务质量。

(三)民生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为社会事业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社会事业领域的民生服务潜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教育、文化等民生服务领域的加快发展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把人们的服务消费转化为带动社会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全国老龄办报告提出,2010年我国城市居家养老家政服务和护理服务的市场规模约为1300亿元,2010―2020年每年增加约370亿元,到2020年将超过5000亿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健康产业发展。未来3―5年内,健康保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健身娱乐产业可达800亿元。

(四)我国快速城市化促使社会事业设施布局发生重要转变

“十二五”我国将进入城乡人口构成转型时期,从形式上将由农村社会步入城市社会,大量农村人口纳入城镇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对城乡社会事业布局产生重要影响。一是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增加对城市社会资源的需求,需要社会事业投资合理预测变动趋势,相应调整资源配置格局。二是城镇化的适度规模效应将使社会事业投资效率有所提高。

(五)公共服务体制不断创新和现代管理方式逐步成熟推进社会事业治理模式创新

社会事业转型发展是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体制改革又为社会事业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方面,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界定了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责任,保障了社会事业基础部分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体制改革为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促进多元治理模式的创新,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需求,进一步推动社会事业转型发展。

(六)技术创新为社会事业发展转型提供了更好手段

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的运用提供了更强大的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服务效率的技术手段,不断渗透和应用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造力。例如: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社保卡、养老服务卡等快速发展,成为解决我国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有效途径。

(七)社会事业投入持续快速增加为社会事业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89874.16亿元,其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体育、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社区事务、地震灾后恢复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合计59601.82亿元,占全国公共财政支出的2/3,农林交通等除外的社会事业领域也占全国财政支出的32.6%①。根据现有发展趋势和部分领域的规划要求预测,到201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社会事业的支出比重将达到40%以上。近年来,社会资本投入教育、卫生、社会福利、文化体育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

三、当前社会事业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

现阶段,我国同时面临着保证基本和优质服务的问题。一方面,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且发展不平衡,保障水平仍较低,无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另一方面,优质服务需求明显得不到满足,公共服务部分领域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不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例如:农民的文化活动不丰富,导致一些不健康的文化在农村蔓延。1995―2008年,在全国博物馆、公共图书馆不断增加的同时,县市级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的数量反而在逐渐减少。

(二)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变化不相适应

受传统的城乡财政投入机制、各级行政配置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事业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变化不相适应。农村出现大量闲置教室,基层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有待调整,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缺失与过剩并存。农村学前班、幼儿园布点稀少,广大分散居住的农村幼儿基本处于无学可上的境况。2009年,全国学前3年毛入园率只有50.9%,学前1年毛入园率也只有74%,而农村幼儿园的入园率还不到30%。

(三)投入方式重速度重规模轻产出

近年来,国家不断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而我国目前对社会事业投入的监测、绩效评估和问责机制还不够完善,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制度还未全面实施,重投入、轻产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以教育为例,《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对教育部直属的69所高校进行的绩效评估显示:近半数高校在2006―2008年呈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

(四)管理方式单一与服务效率不高

社会事业发展的不同领域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传统单一管理方式,正处于由计划性向选择性转变、由行政管理向现代治理模式转变的过程中。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仍未建立,高校去行政化进程有待继续推进。大城市养老服务“一床难求”和高空置率并存,公共文化资源供给与需求脱节现象严重。

(五)社会事业领域民间参与和投入程度还不够

由于教育、文化、公共事业、体育和医疗等行业大都由国有资本垄断,缺乏竞争导致供给效率低下,质量不高,长期抑制社会服务业的发展。我国社会资金规模巨大,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近期社会资金交易规模明显提高,部分民生服务业社会资本进入步伐加快。著名风险投资机构挚信资本入股国内民营养老机构“亲和源”,首轮投资即达1亿元人民币,标志着资本市场与养老服务产业开始对接。不断寻找投资机会的社会资本长期被限制在社会事业投资之外,而民生服务需求增长又十分迅猛,发挥社会民间资本的力量势在必行。

四、推动社会事业转型发展的思路目标

(一)基本思路

社会事业转型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普惠公平目标,将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体制改革密切结合,促进社会事业转型与经济转型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从注重规模扩张向适度规模和提高质量并举转变,从政府投入为主向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结合转变,从忽视投入产出成本向增加投入与提高投入产出效率转变,从供给决定向社会需求导向转变,从统包统揽治理结构向现代多元社会治理结构转变,从公益事业为主向公益事业与社会服务产业并举转变。促进社会事业数量扩张与内涵式发展并行,实现社会事业的突破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的发展能力。

(二)“十二五”时期社会事业转型发展的阶段目标

1、社会事业的战略地位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和转型

社会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对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改善民生的极端重要作用为全社会普遍认可,长期以来重物轻人的指导思想向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转变。

2、社会事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能更加强化,社会事业体现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理应发挥的作用得以回归和转型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得以确立,并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普遍提供。同时,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居民负担过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观,政府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得到很好体现。

3、社会事业对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逐步显现

社会事业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积极作用;社会事业发展释放的居民消费需求转化为全社会的现实消费;文化、旅游、养老等社会服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显现,一批民生服务领域的新兴产业和业态涌现,改变了人们对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关系的传统认识。

4、适应社会需求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事业发展方式逐步转变

社会事业各领域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服务机构内部治理机制基本建立,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公办与民办资源共同发展,形成多元参与的社会服务供给体系,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需求。

5、社会事业领域的国际交往和国际合作更加广泛,并将丰富和发展我国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战略

社会事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在一些方面主动融入全球化的需求和惯例,社会服务诸多领域开始构建新型社会服务模式。社会事业领域的开放推动新一轮30年对外开放战略从以经济领域为重心向经济和社会领域全面开放转型,必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提升到新的高度。

(三)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及路径

1、社会事业计划供给模式向公众需求导向和规划导向结合模式转变

改变传统社会事业发展模式中政府以计划形式统筹地方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以指标的形式分部门、分层级设定各项事业发展指标的模式,协调政府计划导向与社会事业发展本身所要求的公众需求导向的本质矛盾,使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是完全取决于政府计划,而是要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充分体现公众需求,实现社会服务供给模式向供给和需求双向互动的模式转变。公众需求既是政府干预社会事业发展的理由与限度,也是社会事业转型发展的方向。

2、社会事业的基本公共服务首位职能得以回归和明确,与适应社会多元需求的社会服务产业蓬勃发展相得益彰

社会事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导向更加清晰明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覆盖全体国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根本扭转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过度市场化的指责。同时,社会服务消费的层次和边界更加清晰、细化,基本公共服务以外的教育培训、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文化产业等中高端社会服务产业成为提高消费品质、拉动消费需求升级的重要支撑。

3、社会事业政府供给模式向政府、市场、社会三元共担模式转变

积极运用政府购买、特许经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形成多元化的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鼓励和吸引社会投资主体举办公共服务,推动公共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宽社会事业发展融资渠道,畅通社会资金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通道。推动公共服务建设和运营市场化,探索由社会专业化组织负责公共服务的建设、管理和运营。

4、社会事业总体规模扩展与内涵式发展相结合,并在关键领域突破发展

在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将社会事业内部的质量、结构等优化与外部的量变相结合,注重提高社会事业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服务结构、运营机制和模式等。坚持加大投入与健全体制机制相结合,提高社会事业资金使用效率。改变政府财政投入和政府直接提供方式,深化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优化社会事业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和共建共享,减少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

5、推进传统的事业单位向现代事业制度转变

我们已经在经济领域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将来更应在社会领域建立现代事业制度,其基本目标模式是事业单位监管机构加上事业法人治理结构。政府不再举办和直接管理事业法人,实现政事分开。传统的事业单位从政府行政隶属关系向行政合同契约关系转变。这种制度变化不是简单地把公共服务推给市场,政府和事业单位承担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不能市场化,而是提供手段和提供方式的市场化。

注: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2篇

1.会计概念的比较

1.1西方非盈利组织会计一般是指适用于不以盈利为目的,业务以非营业性质为特征并居于主导地位的各种组织的会计体系。其主要特点是(1)资金供给人不期望收回其资金和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回报且其业务的运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2)非营利组织不存在可以出售、转让、赎回及所有者在该组织清算时可分享一份剩余资财的权利。

1.2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是指以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是预算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1)事业单位开展经济业务活动,从总体上讲,不以盈利为目的重视社会效益(2)不计算盈亏,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或完全的成本核算(3)外界对事业单位的投入一般情况下应当是无偿的,不求回报,也不存在业主权益问题。

1.3从特点上看,非盈利组织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基本相同。但对两概念的表述却存在很大差异:非盈利组织会计的概念比较模糊,未能确指其内涵;而事业单位会计的概念能直观地体现会计管理和预算管理的联系,简捷明了,界限清楚,概念与内涵一致,名副其实。

2.会计要素的比较

2.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内容所做的科学的、基本的分类。西方非盈利组织会计中所采用的一般是资产-负债=基金或净资产和收入-支出=溢余或损失这样的会计等式,其中就包容了资产、负债、基金或净资产、收入、费用或支出、溢余或损失等会计要素,含义丰富。

2.2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是以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项为会计要素,并由此确定了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会计等式。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3篇

城市聚集效应是研究城市发展问题过程中的重要切入点,而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展开的分析论述,能够实现对城市聚集效应问题的完整清晰认识。本文基于产业经济学角度,针对城市聚集效应,选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

城市聚集效应;产业经济学;研究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官方文件中列示的定义,城市化的基本内涵,是人类群体的基本生产生活实践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不断转化,并在此过程中逐步促进我国农村人口向着城市人口发方向转化。城市化建设事业的基本内涵,不仅仅局限于城乡之间在基础性人口结构方面的转化,其更为主要的表现方面,事实上更为鲜明地展现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在基础性产业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层面的深刻转化,是基础性生活实践方式和劳动实践方式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发展转化的具体过程。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基于产业经济学角度,针对城市聚集效应展开阐释分析。

一、城市聚集效应的基本内涵分析

聚集(Agglomeration)是现代城市经济在具体的发展演化过程中所展现的突出特征。从具体化的存在形态角度展开分析,聚集的基本内涵不仅在于系统内部涉及的各类型组成要素之间的特征化结构关系,更在于系统整体特征性经历的进化演变实践过程。在常规性系统进化分析理论的阐释视角之下,通常倾向于将上述的进化演变实践过程描述为会聚(Convergence),而且会聚的基本内涵,实质上指涉的是数量规模在两个,或者是在两个以上的独立系统之间趋向于发生的相互联锁关系,在逐步突破和超越原有系统内部组织结构层次的功能优化复杂性极点(Optima)限制标准条件下,逐步建构形成处于更高表现层级的系统形态,并且在制定形成科学合理的系统运行状态管理控制体系条件下,选择性地针对较低层级系统中的运行动态细节要素实施忽略处理。所谓聚集效应(AgglomerationEffect)。有时也被部分研究人员称作聚集经济,或者是称作聚集经济效应,通常泛指因企业组织,或者是独立存在的人类个体之间,因发生基于空间要素限制条件之下的相互集中效应而引致的经济收益获取,以及成本要素节约。在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背景之下,聚集的基本内涵,通常可以被理解为不同的经济性资源要素,以及多种多样的经济性社会实践活动在空间性存在形式方面所展现的相对密集状态,并且通常认为其本身与经济资源要素,以及社会化经济活动在空间性考量层面的密集型配置结构状态和组织形态具备直接相关性。从动态性学理分析的角度展开阐释,聚集的基本意义,在于促使各种具体表现类型的经济资源要素和社会化经济实践活动,实现基于数量层面和规模层面的不间断集中变化,确保在经济性资源要素的集中度水平不断提升背景之下,促进一定具体表现类型的社会化经济活动能够逐步呈现出同步化和关联化的实践演变过程。

二、城市聚集与产业发展的理论属性分析

城市化建设事业的本质,在于多种多样经济性资源要素基于地理空间性考量层面实现的逐渐集聚,是在现代世界工业化实践发展演进背景之下而具体形成的,人类群体各类型社会化经济活动基于特定化地理空间区位而实现的大规模集聚,在基础经济资源要素实现大规模有效集聚的实践背景下,我国城市实体经济事业将会获取到稳定充分发展优化,获取较为可观的预期收益。从整体性分析视角阐释分析,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实际获取的效能水平,与城市内部基础性产业结构的存在形态和演进趋势具备密切的天然相关性。在城市聚集效应的早期性形成演化阶段,现代重工业通常能够获取到较为稳定且相对充分的发展扩张基于,同时能够确保城市化率指标测定数值与工业化率指标测定数值之间处于相等状态。而在现代重工业的实际发展演进过程中,重点环节事实上集中展示在针对基础性生产资源要素的制造和对外供给。在城市聚集效应的中期性形成演化阶段,各种类型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配备支持规模将会不断扩展,直接导致我国现有工业企业的综合性经营发展水平,会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实践进程的不断改善,而相应性地获取到一定表现程度的改善提升。

三、结束语

针对城市聚集效应的产业经济学研究论题,本文选取城市聚集效应的基本内涵分析,以及城市聚集与产业发展的理论属性分析,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冯云廷.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聚集机制[J].经济地理,2005(6):814-816

[2]乔彬,李国平.城市群形成的产业机理[J].经济管理,2006(22):78-83

[3]张意姜.大城市:净聚集效益最高的产业空间——高雪莲博士《超大城市产业空间形态的生成与发展研究》评介[J].国有资产管理,2008(9):14

[4]贾晓华.强化中小城市的产业支撑实现城镇与产业的融合发展[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40-45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教师职业道德 科学发展观 内涵建设

一、新时期下的师德内涵

现代教育和社会发展要求新时期的教师应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内涵[1]。教师应该有正确的教师职业道德内涵。

1.师品,德高为师。热爱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的根本原则,是师德最重要的规范,也是其他规范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必须具有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和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忠诚于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坚守高尚情操,廉洁从教,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发扬奉献精神,不断探索,勇于进取,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师知,学高为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一是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二是要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知识。面对现代化的高频率的知识更新和修正,前沿知识不断扩充,教师应不断学习,形成良好的终身型学习体制,同时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师能,技高为师。新时期的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教师教书育人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学习最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使自己尽快具备多元的、合理的知识结构,积极开展教学方式的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在耕耘中拓宽视野,在教学中提升教学水平。

4.师表,身正为师。教师必须“为人师表”,遵守社会公德,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和品德,并坦诚接受学生、社会与自我的监督和评价,用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社会比较利益机制的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不容忽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除了个体因素之外,社会环境因素与教育管理体制因素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建设刻不容缓。

二、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阐述师德内涵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时代赋予教师不一样的神圣使命,老师应该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阐述教师职业道德建设[2]。

1.教师职业道德体现人文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活动中应充分把“人”作为考虑的对象。发展观的落脚点在人,归根到底是对人性的充分肯定,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个体——学生,教育就是以“生”为本,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首先,要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是教学成功的开端。其次,要尊重学生。尊重是建立在对学生爱的基础上的理解和期待,包括爱护、信赖、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最后,要肯定学生。尊重学生是理念上的支持,那么肯定学生就是教师行为上的表现,肯定学生的人格与自尊是每个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让学生在肯定中激励、发展。

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方向是让个体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持续性强调教师教育教学进程的持久性和连续性,为其不断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观是真正地调动个体主动性,激发其蕴藏的身心力量,增强并获得终身发展的动力和永不干涸的持续后劲[3]。师德是教师自我素质不断提高的动力源泉,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精神。

3.教师职业道德体现和谐观。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面、协调是完善发展的前提。教师职业的群体协调性很强,它需要教师自身内部水平的和谐,更包括教师能否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建立团结协作、相互支持的道德品质,实现教育内部中构的良性互动。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一种教师应遵守的行为规则,其所发挥的核心作用也受到在社会发展的促进与监督下和谐发展。

三、师德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

完善的师德规范只有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内化为教师的师德意识,进而成为教师的师德行为。

1.注重自律——自我塑造。首先,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其次,要求教师善于学习。铸造良好师德,就必须认真学习,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理论素质和修养。最后,要求教师身体力行。教师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要处处时时为人师表,身体力行,学为人师,行为人范。

2.以人为本——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境界。新时期在师德建设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前所未有的新境界,也是时代赋予师德新的内涵。以人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理念体现在师德建设的实践中就是要以学生的进步为本,以老师的发展为本,从而让人们重新认识新时代的教育本质特征和职业特征,反映新时代的人文精神。

3.加强他律——管理和教育。提高师德水平,基础在教师,制度是关键,领导是重点。实行学校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建立由领导、教师、社会参加的师德巡视机构,发动学生及家长、社会成员和新闻媒体等参与监督活动,发挥监督对师德行为的约束、警戒作用,不断督促教师自加压力、严格自律,符合师德规范要求。

4.建立师德建设的基本保障系统。要提倡全民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师在社会上的政治经济地位,使之真正成为一种高尚的、令人向往的职业。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实践化的道德,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师德的核心,首先就要营造现实的良好氛围,使广大教师看到职业道德水准提升的真实所在,从而更加坚定信念,树立人格,恪守道德。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变革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师德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素质要求。新时期的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夯实和践行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建设,从各方面提升自我,真正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

参考文献:

[1]连秀云.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2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5篇

党的十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内核,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与基本内涵。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重点培养对象,必须坚定不移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构建;高校学生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24个字,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进行了阐述,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体现了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全民奋斗的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对今后美好社会主义的生动描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倡导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标准。

2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具体内涵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2.1“富强”是指国富民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国民的共同期盼

只有国家昌盛,国民才能安康。高校学生要时刻铭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将实现国家富强作为求学立志的根本目标。“民主”作为国民对美好社会的憧憬和向往,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高校学生要在亲身学习生活中践行民主,在学校班委竞选、社团协会竞选、学生会竞选中充分体现民主。“文明”是评判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高校学生务必要认真学习专业领域知识,用强大的知识武装头脑,只有文化素质水平提高了,国民的整体水平才能够提高,国家才能实现文明发达。“和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追求。高校学生要践行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为即将开始的社会生活做充分准备。

2.2“自由”是指人的思想意志以及言论等的自由

大学生要在相对自由的环境里充分发展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充分提升完善自己的薄弱点。“平等”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大学生彼此之间要平等对待,和睦友爱。“公正”是一个社会最起码的社会秩序。大学生要处事公正,对人公正,只有自己对别人公正,才能同样获得别人的公正礼遇。“法治”是指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学生要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同时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2.3“爱国”是每个国民对自己的国家最庄严同时又最朴素的一种情感的表达

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发展与国家进步的相互关系,自觉做到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并时刻做好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准备。“敬业”是每个国民对待自己行业的最起码态度。大学生在校期间虽未就业,但是仍要踏实学好本职专业,刻苦钻研,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做好一切准备。“诚信”是社会公民交往的一个基本要求,没有了诚信社会将无秩序可言。大学生要诚信做人做事,并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让诚信的标签伴随自己一生。“友善”是指人与人之间要友爱关心,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大学生要富有爱心,多关心公益事业,关心身边的弱者,并以自己的微弱力量感化影响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3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途径

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的特别重视,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更需要大学生的积极践行。首先高校要发挥构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真正做到树德育人。其次教师要做好引导,特别是高校辅导员要经常性的组织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践行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良好习惯。最后学生个人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真正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当中。

作者:张静 张斌喜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博韬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